誡子書諸葛亮課件_第1頁
誡子書諸葛亮課件_第2頁
誡子書諸葛亮課件_第3頁
誡子書諸葛亮課件_第4頁
誡子書諸葛亮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誡子書誡子書詠懷古跡杜甫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詠懷古跡作者簡介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三國時期蜀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作者簡介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瑯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諸葛亮集》卷一?!墩]子書》是諸葛亮晚年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自己一生的總結。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信中。他在信中對道德、修養(yǎng)、教育方法的重視,更值得我們今天對加強自身修養(yǎng)和后代教育的重視。寫作背景本文選自《諸葛亮集》卷一?!墩]子書》是諸葛亮誡子書諸葛亮課件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020年9月28日6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字詞學習夫()

淡泊()

淫慢()遂()

窮廬()險躁()fú●◆生難字dànbóyínsuìlúzào●●●●●●字詞學習夫()淡泊(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助詞,用于句首,表示發(fā)端。字詞釋義品德高尚的人。操守、品德內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確志向。明,明確,堅定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達到遠大目標。致,達到增長才干介詞,用來沒辦法陶冶德行修養(yǎng)身心成就,完成誡子書助詞,用于句首,表示發(fā)端。字詞釋義品德高尚的人。操守、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放縱懈怠。淫,放縱。慢,懈怠。振奮精神。勵,振奮輕薄浮躁。險,輕薄修養(yǎng)性情。治,修養(yǎng)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怎么來得及疾行,指迅速逝去歲月年紀最終凋落,衰殘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古今異義夫君子之行()夫君子之行()非寧靜無以致遠()古義:助詞,用于句首,表示發(fā)端今義:丈夫古義:操守、品德今義:行為,行動古義: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今義:指環(huán)境安靜◆古今異義夫君子之行(非學無以廣才()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古義:增長今義:廣泛;寬廣險,古義:輕薄今義:危險,驚險治,古義:修養(yǎng)今義:治理古義:疾行,指迅速逝去今義:奔馳,奔跑非學無以廣才(◆一詞多義意與日去()與人期行,相委而去()靜以修身()可以為師矣()消失離開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目的,用來介詞,憑借◆一詞多義意與日去()靜以修身(◆詞類活用非學無以廣才()非寧靜無以致遠()形容詞做動詞,增長形容詞做名詞,遠大的目標◆詞類活用非學無以廣才(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誡兒子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2020年9月28日14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020年9月28日14文中表達中心意思的關鍵句是哪一句?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本文就哪幾方面進行了論述?從這幾個方面是如何展開論述的?你能再補充一個論據(jù)嗎(道理或事實均可)?學習和做人兩個方面無論做人還是學習,作者都強調一個“靜”字,修身要靜,學習要靜,獲得成功也取決于靜,把失敗歸結于“躁”字,把靜、躁加以對比,增強了論述的效果。2020年9月28日15文中表達中心意思的關鍵句是哪一句?2020年9月28日15本文中作者認為成才成學的條件是什么?淡泊

立志惜時本文中作者認為成才成學的條件是什么?A、淡泊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陶淵明);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guī)煟ò拙右祝〣、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C、惜時: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盧梭);時間有三種步伐,未來的時間踟躕接近,現(xiàn)在的時間似矢飛去,過去的時間永遠靜止。(席勒) 2020年9月28日17A、淡泊2020年9月28日17“儉以養(yǎng)德”與“靜”有什么關系?因為節(jié)儉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費。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豐厚的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儉以養(yǎng)德”是建立在“靜”的基礎上的美德。“儉以養(yǎng)德”與“靜”有什么關系?

畫出文中提到“志”的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你對文中“志”與“學”的關系是如何理解的。語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志與學的關系:非志無以成學。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常被后人當做“志存高遠”的座右銘。現(xiàn)在的“淡泊”“寧靜”求清凈,不是不想有什么作為,而是要通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干一番事業(yè)。立“志”當先,為“學”要實,心無雜念、凝神安適,直至達到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長遠而寬闊的境界。畫出文中提到“志”的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你對文中“

2020年9月28日20

2020年9月28日20本文的藝術特點1.多用對偶句,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2.對比鮮明:文章從正(靜)反(躁)兩方面論證了治學、修身的條件。同時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jīng)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本文的藝術特點1.諸葛亮在《誡子書》中主要闡述的觀點是: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2.《誡子書》中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的句子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3.《誡子書》中闡述“學、才、志”關系的句子是: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4.《誡子書》中闡釋過度享樂和急躁對人修身養(yǎng)性產(chǎn)生不利影響的句子是: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1.諸葛亮在《誡子書》中主要闡述的觀點是:演講完畢,謝謝觀看!Thankyouforreading!Inordertofacilitatelearninganduse,thecontentofthisdocumentcanbemodified,adjustedandprintedatwillafterdownloading.Welcometodownload!匯報人:XXX匯報日期:20XX年10月10日演講完畢,謝謝觀看!Thankyouforreadin誡子書誡子書詠懷古跡杜甫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詠懷古跡作者簡介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三國時期蜀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作者簡介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瑯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諸葛亮集》卷一。《誡子書》是諸葛亮晚年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自己一生的總結。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信中。他在信中對道德、修養(yǎng)、教育方法的重視,更值得我們今天對加強自身修養(yǎng)和后代教育的重視。寫作背景本文選自《諸葛亮集》卷一。《誡子書》是諸葛亮誡子書諸葛亮課件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020年9月28日29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字詞學習夫()

淡泊()

淫慢()遂()

窮廬()險躁()fú●◆生難字dànbóyínsuìlúzào●●●●●●字詞學習夫()淡泊(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助詞,用于句首,表示發(fā)端。字詞釋義品德高尚的人。操守、品德內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確志向。明,明確,堅定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達到遠大目標。致,達到增長才干介詞,用來沒辦法陶冶德行修養(yǎng)身心成就,完成誡子書助詞,用于句首,表示發(fā)端。字詞釋義品德高尚的人。操守、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放縱懈怠。淫,放縱。慢,懈怠。振奮精神。勵,振奮輕薄浮躁。險,輕薄修養(yǎng)性情。治,修養(yǎng)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怎么來得及疾行,指迅速逝去歲月年紀最終凋落,衰殘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古今異義夫君子之行()夫君子之行()非寧靜無以致遠()古義:助詞,用于句首,表示發(fā)端今義:丈夫古義:操守、品德今義:行為,行動古義: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今義:指環(huán)境安靜◆古今異義夫君子之行(非學無以廣才()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古義:增長今義:廣泛;寬廣險,古義:輕薄今義:危險,驚險治,古義:修養(yǎng)今義:治理古義:疾行,指迅速逝去今義:奔馳,奔跑非學無以廣才(◆一詞多義意與日去()與人期行,相委而去()靜以修身()可以為師矣()消失離開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目的,用來介詞,憑借◆一詞多義意與日去()靜以修身(◆詞類活用非學無以廣才()非寧靜無以致遠()形容詞做動詞,增長形容詞做名詞,遠大的目標◆詞類活用非學無以廣才(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誡兒子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2020年9月28日37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020年9月28日14文中表達中心意思的關鍵句是哪一句?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本文就哪幾方面進行了論述?從這幾個方面是如何展開論述的?你能再補充一個論據(jù)嗎(道理或事實均可)?學習和做人兩個方面無論做人還是學習,作者都強調一個“靜”字,修身要靜,學習要靜,獲得成功也取決于靜,把失敗歸結于“躁”字,把靜、躁加以對比,增強了論述的效果。2020年9月28日38文中表達中心意思的關鍵句是哪一句?2020年9月28日15本文中作者認為成才成學的條件是什么?淡泊

立志惜時本文中作者認為成才成學的條件是什么?A、淡泊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陶淵明);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guī)煟ò拙右祝〣、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C、惜時: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盧梭);時間有三種步伐,未來的時間踟躕接近,現(xiàn)在的時間似矢飛去,過去的時間永遠靜止。(席勒) 2020年9月28日40A、淡泊2020年9月28日17“儉以養(yǎng)德”與“靜”有什么關系?因為節(jié)儉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費。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豐厚的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儉以養(yǎng)德”是建立在“靜”的基礎上的美德?!皟€以養(yǎng)德”與“靜”有什么關系?

畫出文中提到“志”的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你對文中“志”與“學”的關系是如何理解的。語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志與學的關系:非志無以成學。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常被后人當做“志存高遠”的座右銘?,F(xiàn)在的“淡泊”“寧靜”求清凈,不是不想有什么作為,而是要通過學習“明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