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級語文不懂就要問教案(7篇)教學目標:
1、熟悉11個漢字,把握2個多音字,積存有新奇感的詞句,使用工具書或依據上下文弄清詞語的意思。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和同學溝通對這件事的看法。
3、懂得“不懂就要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不懂就要問”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熟悉11個漢字,把握2個多音字,積存有新奇感的詞句,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和同學溝通對這件事的看法。
教學難點:
懂得“不懂就要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不懂就要問”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在學習中有沒有遇到過不懂的問題?當你遇到不明白的問題的時候都是怎么處理的?
學生自由表達。
預設:問家長、問教師、小組爭論、上網學習、查字典等。
2、同學們的學習途徑可真多,我想這也正是同學們學習優(yōu)秀的緣由。
可是在很久以前,那時候的小朋友卻沒有我們這么好的條件。今日教師帶著大家熟悉一個人,看看他是怎樣學習的。
課件出示:走近人物——孫中山
常識提示:孫中山,廣東香山人,中國近代宏大的民主革命家。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學說,1911年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孫中山是怎樣學習的呢?讓我們聽讀課文,了解一下。留意:在聽的時候,畫誕生字詞,讀準字音,畫出新奇感的詞句。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有新奇感的詞語。
三、生字認讀,讀準字音
1、課文中有許多生字,有些還比擬難,不知道在朗讀的過程中你都熟悉了嗎?誰可以帶大家領讀一下?
2、出示生字指名領讀。
3、去掉拼音,小組同學進展“你指我認”的活動。
4、重點認讀“段、練、戒、厲、楚”等生字。
6、開火車讀準字音,也可以開火車組詞。
7、剛剛在聽讀和自讀課文時,你畫出了多少有新奇感的詞語,跟本小組同學溝通一下吧!
8、教師找到了這些詞語,請你談談自己的熟悉,你可以說一下詞語的意思或者是造個句子。
出示詞語:搖頭晃腦鴉雀無聲糊里糊涂咿咿呀呀連連點頭私塾戒尺
學生依據詞語進展解釋或造句。
四、讀文見義
導學:讀了課文,你知道以前的私塾是怎樣上課的嗎?看看課本上是怎么說的。
1、出示課文第一段內容,學生自讀。
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那時候上課,先生念,學生跟著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樣。學生讀熟了,先生就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背誦。至于書里的意思,先生從來不講。
(你喜愛這種學習方式嗎?讀出你的情感來。)
隨文識字:了解多音字“背”的用法。
2、課文中詳細寫孫中山讀書的狀況的是哪一局部?圈出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預設:
讀書流程圖。
孫中山背誦學過的功課。
先生圈出要學的新內容。
先生教讀要學的新內容。
孫中山回座位練習背誦。
你覺得這種學習方式怎么樣?枯燥乏味。
隨文識字:了解多音字“圈”的意義和用法。
3、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孫中山有沒有放棄學習?他學得怎么樣?
預設:
從“先生聽了,連連點頭。”“讀了幾遍,就背下來了。”“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钡鹊胤娇梢钥闯鰧O中山學習是特別勤奮的。我們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勤奮好學。但是孫中山學得不明白——糊里糊涂。依據上下文理解“糊里糊涂”的意思:熟悉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處于模糊不清的狀態(tài)。
4、面對這種糊里糊涂的狀況,孫中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學生自讀課文,圈出相關內容。
預設:
想:這樣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做: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剛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么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
5、對于孫中山的做法,同學們是怎么看的?大家有什么反響?
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堂里霎時變得鴉雀無聲。
小組爭論:
同學們?yōu)槭裁磭槾袅??向教師問問題很可怕嗎?同學們究竟在怕什么?
預設:戒尺,以前做錯事或者不會背是要用戒尺打手心的。
依據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當時的情景。
6、聽到孫中山的問題,先生是怎樣做的呢?
出示:先生拿著戒尺,走到孫中山跟前,厲聲問道:“你會背了嗎?”
朗讀句子,重點讀好動詞和語言描寫。必要時請幾個同學演一演。
想象一下在當時的狀況下,假如不會背,結果會怎樣?
學生大膽發(fā)言。
7、最終的結果怎樣?孫中山挨打了嗎?
預設:先生講得很具體,大家聽得很仔細。
思索:孫中山沒有挨打的緣由是什么?
預設:由于孫中山學習勤奮,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任務。
8、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為什么教師一開頭不講呢?找出相應的句子
我原想,書中的道理,你們長大了自然會知道的?,F在你們既然想聽,我就講講吧!
體會這句話的含義。重點思索關聯詞“既然……就……”的關系。
出示關聯詞:“雖然……但是……”“盡管……還是……”“無論……都……”“由于……所以……”等四組關聯詞,看看哪一組可以替換文中的“既然……就……”。體會“既然……就……”的因果關系。
9、同學們都不敢問,只有孫中山去問,這反映了孫中山怎樣的學習態(tài)度?
讀一讀相關的句子,尤其讀好最終一段孫中山的名言:“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晰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备爬ㄟ@段話的內容,并想一想這段話與題目的關系——照顧題目,點明中心。
五、力量提升
讀書是有方法的。我們來想一想,讀書都有哪些方法?
預設:
1、課文中的“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
2、本文是略讀課文,略讀的意思就是了解大意,不必深究。
3、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要大膽地去跟別人溝通,也可以去問教師或者其他人。
4、讀書時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可以大膽地依據上下文的意思去猜想,也可以大膽地猜想故事的情節(jié)。遇到不熟悉的漢字可以查看工具書。
5、你還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跟大家共享一下吧!
六、拓展閱讀
快速閱讀《魯迅的讀書秘訣》,回答下列問題。
1、閱讀成果,魯迅先生少年時用得到的金質獎章做了什么?
預設:賣掉獎章,買了幾本書,買了一串紅辣椒。
2、魯迅先生靠什么度過嚴寒的夜晚?
預設: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里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方法驅寒堅持讀書。
七、穩(wěn)固練習
1、翻開“根底訓練/閱讀訓練—《不懂就要問》”,一起來闖關吧!
2、完成配套練習冊。
三年級語文不懂就要問教案2
教學目標:
學問與力量:
1、學會“要、先、思、很、少、講、于、氣”8個字,會認“那、背、跟、著、答、怕、識”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練習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及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遇到問題要積極面對,不懂就要問。
教學重點:
1.學會16個生字,熟悉新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學習孫中山刻苦讀書,勤學好問的精神。
教具:生字詞卡片。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
1.學習生字詞。
2.學習課文1—2段。
學習重點:
1.會讀16個生字。
2.會寫“要、先、思、很”。
學習難點: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孫中山是我國的國父,是個很有學問的人,今日我們來學習一個他小時侯上學的事情。
2、板書課題,讀題。
二、找“生字伙伴”,評“識字大王”
1、教師范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生用自己喜愛的符號勾畫出“生字伙伴”。
2、合作溝通:
這些生字你熟悉幾個?做“小教師”教同學們讀一讀,爭取把字音讀準。
3、以小組形式向全班展現學習狀況,評比“識字大王”。
4、出示生字詞卡片,全班認讀。
三、學習1—2段。
1.生自由讀課文,想:你讀懂了什么?
2.同座相互溝通。
3.指名答復。
4.指導朗讀。示范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孫中山背得這么流利,可課文說的是什么意思,他卻一點也不懂,那孫中山會怎么做呢?
四、學習生字
1、借助多種識字方法識字。
方法: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識字、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識字等。
2、寫字競賽:教師范寫,學習新筆畫,引導書空筆順。學生練習后,自薦寫字,并評獎。
其次課時
學習內容:
1.學習3—4自然段。
2.學習孫中山勤學好問的精神。
3.學會“少、講、于、氣”
學習重點:
1.學習3—4自然段。
2.學會“少、講、于、氣”
學習難點:
學習孫中山勤學好問的精神。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認讀生字卡。
二.學習3—4自然段。
過渡:面對不懂的問題,孫中山會怎么去做呢?
1.自由讀3—4自然段,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2.同座溝通各自學習的狀況。
3.全班爭論讀懂的內容。
重點指導:孫中山為什么會這樣想?
他為什么能做到“不懂就問”?
4.指導朗讀孫中山的話。
5.拓展訓練: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會怎么辦?
三.朗讀全文。
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明白什么道理?
四.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卡片。
2.出示四個生字。
3.生溝通如何記憶字形。
4.重點字師范寫。
5.生描寫。
板書:4不懂就要問
孫中山勤學好問
三年級語文不懂就要問教案3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并連續(xù)復習和穩(wěn)固看拼音寫句子的力量。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孫中山小時候刻苦讀書、勤學好問的學習精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孫中山思索的問題和他答復同學的那兩句話,學習他勤學好問的精神。
理解課文最終一段中孫中山說的一句話:“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p>
教學思路:
首先讓學生熟悉孫中山,向學生簡潔介紹孫中山的生平事跡,使學生對孫中山有個初步的了解,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愿望。然后讓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大致有個初步的印象,再抓重點語句逐段講解,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中山“不懂就要問”的仔細學習的精神。最終通過總結朗讀,加強對課文內容的整體熟悉,并組織學生綻開爭論:你從孫中山勤學好問的故事中受到了什么教育?從而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養(yǎng)成“不懂就要問”的好習慣。
教學時要留意把識字教學融于講讀教學之中,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要在肯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學詞。而且生字的教學也應有所側重。
教學用具:
孫中山的照片掛圖一張、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孫中山是誰嗎?(出示孫中山的大幅照片掛圖)
教師簡介孫中山的生平事跡。
2.今日,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二、提醒課題,初讀課文。
(板書課題)
1.出示字卡“懂(d%ng)”,熟悉“懂”字,再齊讀課題。
2.讀題后,你們想知道些什么?(誰不懂向誰詢問?問明白了嗎?)
3.下面,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問題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
(1)用“12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畫誕生字新詞,然后借助拼音反復讀幾遍。
三、檢查初讀狀況。
1.指名答復: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逐段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啟發(fā)學生評議、訂正。
3.教師范讀課文。要求:留意聽生字的讀音,同時看清字形。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思索:
1.孫中山小時候在哪里讀書?(私塾)
2.教師簡介“私塾”:是舊時私人設立的教學處所。一般只有一個教師,采納個別教學的方法,沒有肯定的教材和學習年限。
3.那時候的私塾是怎樣上課的呢?畫出有關詞語。[依據學生的答復板書:念——熟讀——背誦(不講)]出示字卡,熟悉“誦”字。
4.現在學校的教師是怎樣上課的?
5.爭論:你認為是現在的學習方法好還是過去那種“只背不講”的做法好?為什么?
6.過渡:孫中山對私塾這種只管會背,從來不講書里意思的做法是怎樣對待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其次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1.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理清私塾上課的情形。
2.導語過渡。
孫中山是怎樣對待私塾這種只背不講的做法的呢?我們連續(xù)學習課文。
二、學習其次自然段。
1.指名讀,思索:孫中山每天到私塾以后是怎樣學習的?有哪些詞語能表現他學習的情景。
2.出示字卡,熟悉“照”、“例”兩個生字。
3.“按例”是什么意思?(根據尋常的做法,課文指每天都是這樣。)“流利”一詞說明白什么?(說明孫中山學習特別專心,是個勤奮學習的孩子。)
4.先生聽后,有什么反響?這又說明白什么?表現“先生”動作的詞語有哪些?
5.小結:孫中山每次都是仔細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他讀書仔細,功課完成得很好,教師也相當滿足。接著,先生又開頭教課了,先生是怎樣教課的呢?畫出有關句子。
6.熟悉“圈”、“段”兩個生字。
7.結合上堂課所講的板書內容幫忙建立“前后照顧”的學問概念。
上堂課我們通過學習第一自然段,知道了私塾上課的情形,這一自然段中哪句話又提到了這一內容?(這就叫做“前后照顧”。)
8.孫中山為什么壯著膽子向先生提問?當時他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這說明白什么?(說明孫中山不滿意于只能夠流利地背誦,要求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9.指導朗讀。讀孫中山的話時要讀出那種渴求學問而又緊急擔心的心情。
10.過渡:當孫中山壯著膽子向先生提出懇求時,同學們表現得怎么樣?請看課文第三自然段。
三年級語文不懂就要問教案4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不懂就要問》
看到這個題目,同學們心中會產生哪些疑問?
(課文里是講誰不懂?哪兒不懂?要問誰?“不懂就要問”是誰說的?他為什么要這樣說?……)
2.帶著問題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不明白的字、詞意可查字典,字典解決不了的問題可劃劃、圈圈。讀完讀文還可跟四周的同學小聲談論談論。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根底上,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記敘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里讀書,為了弄懂書里的意思而大膽向先生提出問題的故事。)
4.同學們溝通有關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
二、深入學習,質疑解疑。
細讀課文,圍繞重點綻開質疑、爭論討論,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什么叫“私塾”?“私塾”與現在的學堂教與學有什么不同?
(這一問題的提出,要讓學生懂得,正由于先生只教讀和背,從來不講意思,所以才發(fā)生了孫中山提出問題,要先生講意思的故事,這也是故事發(fā)生的緣由。)
2.指名讀其次自然段,質疑、解疑。
“按例”、“流利”、“連連點頭”在課文里是要說明什么的?課文前面寫了先生對孫中山的學習背誦是“連連點頭”,而后面孫中山自己卻認為這樣糊里糊涂地讀書沒有什么用。孫中山是怎樣對待學習的?對先生的提問為什么要“壯著膽子”?對先生懇求時用了禮貌用語說明白什么?
(通過二次問題的爭論,讓學生從“按例”、“流利”、“連連點頭”、“壯著膽子”等詞語中領悟到孫中山讀書仔細,學業(yè)完成得極為精彩,表達了他不滿意已有的成績,有進一步要求理解課文意思的愿望。)
3.找出帶有以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
“嚇呆了、可怕、霎時、鴉雀無聲、拿著戒尺、厲聲問道、收起戒尺、讓孫中山坐下”。
接著看課文插圖,比照想一想,同學們的表現與先生的態(tài)度怎樣?
圍繞上列詞語綻開爭論討論:當孫中山提出問題后,學生的表情有什么變化?先生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出示課文插圖,啟發(fā)學生綻開想象,并能有感情地運用有關詞語復述圖意。
4.學生質疑:向先生提出問題為什么還要挨打呢?而今日的教師為什么卻鼓舞學生提問呢?
(教師幫忙學生區(qū)分清晰:過去私塾封閉式的封建教育與今日民主開放或教育的不同。)
師:孫中山在那種棍棒教育下敢于提問,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樣的精神?課文是怎樣告知我們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明確:孫中山當時就有寧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學好問的珍貴精神。)
三、深入畫面,指導朗讀。
1.自由組合,三人為一組(一人讀孫中山先生的話,另一人讀私塾先生的話,一人讀旁白)練習。
2.請兩組同學匯報。
在分角色朗讀時,留意引導學生依據句子所表達的意思讀出不同的語氣。
如“……,有什么用呢?”這句話是說孫中山認為糊里糊涂沒有用,要讀出確定的語氣;“……,不怕挨打嗎?”是別的同學感到驚奇,不明白,才問孫中山的,要讀出疑問的語氣;“你會背了嗎?”是先生厲聲問的,要讀出嚴厲、生氣的語氣。又如“請您給我講講吧!”應讀出請求、期盼的語氣;“我就講講吧!”應讀出表示同意的語氣。
四、深入探究,學習精神。
師:學習了課文,你有哪些體會?
(①孫中山小時候讀書背誦,毫不糊里糊涂,能夠自己對自己提出問題,正如名人所講“讀書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對他小時候的學習成績是“連連點頭”,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②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會里,孫中山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問,他認為“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這種“勤學好問、讀書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師:說說你在平日的學習中是怎樣勤奮好學的。
(……)
板書設計:
三年級語文不懂就要問教案5
一、教學目標
(一)練習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穩(wěn)固復習生字新詞,會聽寫字詞。
(三)做課后作業(yè)練習第3題,看拼音寫句子。
二、教學重點、難點
看拼音寫句子,完成課后練習3,提高拼讀力量。
三、教學過程
(一)練習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進展朗讀指導。
(1)課文中的問句和感慨句,要依據句子所表達的意思讀出不同的語氣。如“這樣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這句話反映了孫中山認為胡里胡涂背沒有用這一看法,要用反問表示確定的語氣;“不怕挨打嗎?”這句話是那個同學不明白孫中山怎么敢問的,要讀出疑問的語氣;“你會背了嗎?”是先生厲聲問的,要讀出嚴厲、生氣的語氣;又如“請您給我講講吧!”應讀得稍重些,表示出請求、期盼的語氣。
(2)第三段是一個長句,要讀出課堂上當時緊急的氣氛??砂聪旅娴耐nD和重音來讀。
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堂里|霎時變得|鴉雀無聲。
(二)穩(wěn)固復習生字新詞。(出示小黑板)
1.比一比,組詞語。
列()孫()通()例()孔()誦()提()厲()堂()題()歷()黨()
2.給下面的字加部首組成生字,再組詞語。
董()________昭()________卷()________木()________
3.填空組詞語。
弄清()搖頭()胡里()連連()壯著()()無聲
4.從下面的詞語中各找出兩組近義詞和反義詞填空。
照樣仔細糊涂具體馬虎認真明白按例
近義詞:()——()()——()反義詞:()——()()——()
5.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看拼音寫句子。
(1)心里拼讀,對齊拼音寫漢字,默讀句子。
(2)指名讀拼音寫出兩句話,訂正錯的,再齊讀。
(三)聽寫本課生字詞。
(四)作業(yè)。
1.把聽寫中的錯詞各改三遍。
2.寫課堂練習題。
3.熟讀課文。
三年級語文不懂就要問教案6
【教學目標】
學問與技能:
1.熟悉本課的“誦、例”等11個字,熟悉多音字“背、圈”。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
1.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獨立閱讀課文,提出疑問,小組合作解決。
2.指導朗讀,溝通體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孫中山對待學問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不懂就要問的學習習慣,從而學習孫中山勤學好問的精神。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獨立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培育學生“好問”的習慣,把“不懂就要問”化為學習的自覺行為和重要的學習方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預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簡介偉人,導入課文。
1.(孫中山先生的畫像)
這位偉人,大家熟悉嗎他就是近代宏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
2.簡介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
3.今日,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孫中山先生少年時候學習生活的課文。
板書課題:不懂就要問。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
略讀課文,應當放手讓學生自學,給出自讀提示,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出示提示,自學感知。
1.自讀提示:
(1)默讀課文,畫出有新奇感的詞語和句子,與同學溝通。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學溝通你對這件事的想法。
2.依據提示,學生自讀課文,解決相關問題。
三、獨立學習,提出質疑。
1.這篇課文同學們都預習過了,現在請大家大聲朗讀一遍課文,讀完之后,想一想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2.鼓舞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3.依據學生的溝通匯報,教師板書和解決主要問題:
(1)“按例”是什么意思
(2)“先生”是誰
(3)“戒尺”是什么
(4)什么是“私塾”
(5)為什么孫中山問問題要壯著膽子
(6)為什么孫中山問問題其他同學都嚇呆了
……
既然同學們有這么多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爭取把這些問題都弄明白。
設計意圖:
自學,提出自己的困難,找出認為有新奇感的字詞和語句,共同協商解決。熬煉學生自學和質疑的力量。
四、研讀課文,溝通展現。
1.指名讀課文,留意讀準字音。
教師指導:留意讀準平舌音“誦”,翹舌音“楚”,前鼻音“圈、段”,邊音“例、厲”。
另外留意多音字“背”,在文中讀“bèi”,組詞為“背誦”,還有一個讀音是“bēi”,組詞為“背包”。多音字“圈”,在文中讀“quān”,組詞為“圓圈”,還有一個讀音是“juàn”,組詞為“羊圈”。
2.教師補充資料,
私塾:孫中山小的`時候是沒有學校的,想上學就要到私塾。私塾是那個時候由教師自己設立的教學處所,一般只有一個教師,采納個別教學,沒有教材,也沒有學習的年限。
先生:那個時候稱呼教師為“先生”。先生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一切都得聽先生的,學生不很多問。
3.學生溝通如下:
通過兩次問題的爭論,讓學生從“按例”“流利”“連連點頭”等詞語中領悟到孫中山讀書仔細,學業(yè)完成得極為精彩,“壯著膽子”表達了他不滿意已有的成績,想進一步要求理解課文意思的愿望。(板書:背誦——很快心想——不懂(好習慣))
4.找出帶有以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嚇呆了、霎時、鴉雀無聲、拿著戒尺、厲聲問道、收起戒尺、讓孫中山坐下”。(板書:提問——壯膽)
(1)課文插圖
看課文插圖,比照想一想,同學們的表現與先生的態(tài)度怎樣
(2)圍繞以上詞語綻開爭論討論:當孫中山提出問題后,學生的表情有什么變化先生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3)看課文插圖,啟發(fā)學生綻開想象,并能有感情地運用有關詞語復述圖意。
5.學生質疑:向先生提出問題為什么還要挨打呢而今日的教師為什么卻鼓舞學生提問呢(教師幫忙學生區(qū)分清晰:過去私塾封閉式的封建教育與今日民主開放式教育的不同。)
6.孫中山在那種棍棒教育下敢于提問,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樣的精神課文是怎樣告知我們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明確:孫中山當時就有寧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學好問的珍貴精神。)
五、深入畫面,指導朗讀。
1.自由組合,三人為一組練習。
2.請兩組同學匯報。
3.教師評議,引導學生依據句子所表達的意思讀出不同的語氣。
(1)(如“……,有什么用呢”這句話是說孫中山認為糊里糊涂地背沒有用,要讀出確定的語氣。
(2)“……,不怕挨打嗎”是別的同學感到驚奇,不明白,才問孫中山的,要讀出疑問的語氣。
(3)“你會背了嗎”是先生厲聲問的,要讀出嚴厲、生氣的語氣。
(4)又如“請您給我講講吧!”應讀出請求、期盼的語氣;“我就講講吧!”應讀出表示同意的語氣。
設計意圖: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部編版教材的教學重點,三年級應當訓練這樣的力量。
六、深入探究,學習精神。
1.學習了課文之后,你有哪些體會
(1)孫中山小時候讀書背誦,不糊里糊涂,能夠自己提出問題,正如名人所講“讀書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對他小時候的學習成績是“連連點頭”,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2)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會里,孫中山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問,他認為“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這種“勤學好問、讀書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們學習了。(板書:不懂就要問)
2.說說你在平日的學習中是怎樣勤奮好學的
七、拓展提高,積存運用。
1.遷移練習。用“糊里糊涂、壯大膽子、不懂就要問、弄清晰、連連點頭”等詞語寫一段話來贊揚一位同學勤學好問的精神。
2.積存格言,明白讀書道理。
同學們,我這里有一些關于讀書方面的格言,請你專心讀一讀,悟一悟,定會有收獲。
①奮勉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②蜂采百花釀佳蜜,人讀萬卷知深理。
③書聲歌聲聲動聽,粉筆鋼筆筆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橋,勤奮撥開才智門。
⑤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⑥千古文章書卷里,百花消息雨聲中。
⑦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讀書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抄一些用來自勉呢
本課的學習方法:
1.概括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溝通對這件事的看法。
2.溝通有新奇感的詞句。
三年級語文不懂就要問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孫中山對待學問的態(tài)度,學習他刻苦讀書、勤學好問的精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指導學會本課“要、先、思、很、少、講、于、氣”9個生字,熟悉四個偏旁。
教學重點:
理解孫中山答復同學的那句話,學習他的勤學好問的精神。正確標準書寫生字。
結合詳細的時代背景,理解為什么孫中山寧可冒著挨批判的危急,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融入情境,以疑促學。
1.小朋友們,誰知道孫中山先生?你給大家介紹一下好嗎?(同學們溝通有關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
2.今日我們來學習孫中山先生小時侯的故事,叫“不懂就要問”(板書課題)
3.看到這個題目,小朋友們心中會產生哪些疑問?(課文里是講誰不懂?哪兒不懂?要問誰?“不懂就要問”是誰說的?他為什么要這樣說?……)鼓舞學生在朗讀中查找答案。
二、嘗試學習,識字讀文
1.自由讀課文,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教師范讀課文,溝通: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合作學習。(各組選一段嘗試自學)
學習任務:
a.用喜愛的符號標誕生字、讀準字音。
b.用好方法記住生字的字形,并給它們找找朋友(組詞)。
c.先畫出帶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讀一讀,再把這段話連起來讀正確、讀流利。
d.合作方式:
組長組織大家圍繞上述任務學習、溝通。
明確分工各負其職,人人做好當小教師的預備。
如:可以一人負責教生字的讀音,一人負責介紹識記生字的方法并組詞,一人負責領讀帶有生字的句子,一人負責指導朗讀整段話。
e.教師巡察,了解學情。
三、學生匯報溝通,教師點撥指導。
1.各組輪番上臺,人當小教師,指導其他小朋友學習課文的其中一段。
a.在匯報溝通過程中,各組的組員之間、臺上的小教師與臺下的小朋友之間可以相互補充。
b.教師點撥:
引導學生讀準生字字音:“思”是平舌音,“很”是前鼻音,“著(zhe)、要(yao)、背(bei)”是多音字。“著”是輕聲。
鼓舞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有效的方法識記生字,并熟悉“心字底(心)、雙人旁(ㄔ)、言字旁(讠)”。
幫忙學生把每一段課文都讀得正確、流利。
指導學生學會評價。
2.小組合作學習本組選擇的段落之外的三個自然段,教師巡察指導。
四、朗讀全文,穩(wěn)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個人心理咨詢與治療服務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幕墻工程勞務分包合同售后服務及質量保證3篇
- 個人與個人之間股權轉讓合同(2024版)5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廠房產權分割與共有權轉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行業(yè)安全教育培訓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儲煤場租賃及煤炭供應鏈金融服務合同3篇
- 2024版谷穎的離婚協議書c
- 2025年度智能廚房設備升級采購與安裝服務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廚師長餐飲企業(yè)廚師團隊培訓與提升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個人間二手車買賣合同4篇
- 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算題每日一練(25套打印版)
- 2024年甘肅省武威市、嘉峪關市、臨夏州中考英語真題
- DL-T573-2021電力變壓器檢修導則
- 繪本《圖書館獅子》原文
- 安全使用公共WiFi網絡的方法
- 2023年管理學原理考試題庫附答案
- 【可行性報告】2023年電動自行車相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歐洲食品與飲料行業(yè)數據與趨勢
- 放療科室規(guī)章制度(二篇)
- 中高職貫通培養(yǎng)三二分段(中職階段)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yè)課程體系
- 浙江省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及答案(推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