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垃圾編制深度課件_第1頁
污水、垃圾編制深度課件_第2頁
污水、垃圾編制深度課件_第3頁
污水、垃圾編制深度課件_第4頁
污水、垃圾編制深度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鎮(zhèn)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

云南省設計院2009年1月城鎮(zhèn)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

云1主要內容一、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三、編制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主要內容一、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2一、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1.國家相關規(guī)定《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4年3月)2.涉及階段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一、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1.國家相3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一)云南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深度

1設計說明書1.1概述1.1.1設計依據設計委托書(或設計合同)、批準的可研報告、環(huán)境影響評價報告及選廠報告等的批準機關、文號、日期、批準的主要內容,業(yè)主的主要要求,采用的規(guī)范和標準,詳勘資料及工程測量資料。1.1.2主要設計資料資料名稱、來源、編制單位及日期,一般包括1:500地形測量圖(場區(qū)、道路、中轉站等)、場區(qū)水文地質資料及區(qū)域水文地質資料、多年平均逐月降雨量及蒸發(fā)量資料、用水、用電、征地協(xié)議,環(huán)保部門的批準書,流域或區(qū)域環(huán)境治理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等。1.1.3城市(或區(qū)域)概況及自然條件建設現狀、總體規(guī)劃、分期修建計劃及有關情況,概述地表、地貌、工程地質、地下水水位、水文地質、氣象、水文等有關情況。1.1.4現有環(huán)衛(wèi)工程概況及存在問題現有街道清掃、垃圾收運系統(tǒng)、垃圾處理及回收利用現狀、處理工藝、設施的利用情況,垃圾無害化處理程度及其它的相關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一)云南41.2設計概要1.2.1總體設計1垃圾產生量及成分復核可行性研究中規(guī)劃人口、人均垃圾產率等設計參數并說明采用的計算公式。復核可行性研究中提供的現狀垃圾成分資料。說明垃圾的回收利用情況。綜合說明近、遠期垃圾產生量及工程分期建設的確定。2工程規(guī)模工程規(guī)模指項目服務期限內的平均規(guī)模。復核可研確定的工程規(guī)模,最終確定設計工程規(guī)模并說明理由。3垃圾收運及垃圾處理工藝說明服務區(qū)域內垃圾收運所采用的方法及垃圾處置所采用的工藝。4收運、處置系統(tǒng)總體布置根據城鎮(zhèn)總體規(guī)劃、分期建設的要求,結合環(huán)衛(wèi)設施現狀,提出可能的收運、處置系統(tǒng)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論證方案的合理性和先進性,擇優(yōu)推薦方案,列出方案的系統(tǒng)示意圖。1.2設計概要51.2.2收運系統(tǒng)設計1收集系統(tǒng)設計:說明不同片區(qū)的服務面積、垃圾收集方式、垃圾收集容器配置、垃圾收集車輛配置的原則,收集路線、轉運方式、及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等。2垃圾收集轉運站或垃圾中轉站設計:說明收集轉運站或中轉站采用的形式、設備選型、性能與臺數、主要設計參數、運行要求、交通組織、相關的土建、供配電、供排水、通風除臭等配套設施。1.2.3垃圾處理場設計1說明垃圾處理場位置的選擇,選定場址考慮的因素,如相關規(guī)劃要求、地理位置、地形、工程及水文地質、防洪標準、衛(wèi)生防護距離與城鎮(zhèn)布局關系,占地面積、相關建設條件(如供水、供電、道路交通)等。還應按照相關的規(guī)范要求,進行必要的復核。2根據垃圾量及垃圾成分,說明垃圾處理處置采用的方法,工藝流程,總平面布置原則,預計處理后達到的目標。3按流程順序說明各構筑物的方案比較或選型,工藝布置,主要設計數據、尺寸、構造材料及其所需設備選型、臺數與性能,采用新技術的工藝原理特點。4如采用衛(wèi)生填埋工藝,應根據場址的綜合情況,重點進行庫區(qū)防滲、進場及場內道路、垃圾滲濾液處置的設計。5簡要說明場內主要輔助建筑物及生活福利設施的建筑面積及其使用功能。6說明場內給水管及消火栓的布置,排水管布置及雨水排除措施、道路標準、綠化設施。1.2.2收運系統(tǒng)設計61.2.4建筑設計1說明根據生產工藝要求或使用功能確定的建筑平面布置、層數、層高、裝修標準、對室內熱工、通風、消防、節(jié)能所采取的措施。2說明建筑物的立面造型及其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3輔助建筑物及職工宿舍的建筑面積和標準。4除滿足上述要求外,尚需符合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3年版)的有關規(guī)定。1.2.5結構設計1工程所在地區(qū)的風荷、雪荷、工程地質條件、地下水位、冰凍深度、地震基本烈度。對場地的特殊地質條件(如軟弱地基、膨脹土、滑坡、溶洞、凍土、采空區(qū)、抗震的不利地段等)應分別予以說明。2根據構(建)筑物使用功能、生產需要所確定的使用荷載、地基土的承載力設計值、抗震設防烈度等,闡述對結構設計的特殊要求(如抗浮、防水、防爆、防震、防蝕等)。3闡述主要構筑物(如滲濾液調節(jié)池、垃圾壩等)結構設計的方案比較和確定,如結構選型,地基處理及基礎形式、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的設置、為滿足特殊使用要求的結構處理、主要結構材料的選用,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的采用。4除滿足上述要求外,尚需符合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規(guī)定》(2003年版)。1.2.4建筑設計71.2.6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1設計范圍及其他專業(yè)提供的本工程設計資料等。2設計計算參數:室外主要氣象參數,各構(建)筑物的計算溫度。3采暖系統(tǒng):各建(構)筑物熱負荷:熱源狀況與選擇和換氣次數;通風系統(tǒng)的形式及補水與定壓;室內外供熱管道布置方式和敷設原則;采暖設備、散熱器類型、管道材料及保溫材料的選擇。4通風系統(tǒng):需要通風的房間和部位:通風系統(tǒng)的形式和換氣次數;通風系統(tǒng)設備大的選擇;降低噪音措施;通風管道材料及保溫材料的選擇;防火技術措施。5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需要空調的房間及冷負荷;空調(風、水)系統(tǒng)、控制簡述及必要的氣流組織說明;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設備的選擇;降低噪音措施;空氣調節(jié)管道材料及保溫材料的選擇;防火技術措施。6鍋爐房:確定鍋爐設備選型(或其它熱源);供熱介質及參數的確定;燃料來源與種類;鍋爐用水水質軟化、降低噪音及消煙除除塵措施,簡述鍋爐房組成及附屬設備間設置的布置。鍋爐房消防及安全措施。7采暖通風與空調設計節(jié)能環(huán)保措施和需要說明的問題。8計算書(供內部使用):對負荷、風量和水量、主要管道水力等應做初步計算,確定主要管道和風道的管徑、風道尺寸及主要設備的選擇。9對大型廠站及廠前區(qū)綜合管理樓和宿舍樓等建筑物的設計要求參見《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中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熱能動力及建筑給排水有關章節(jié)的深度要求。1.2.6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81.2.7供電設計1說明設計范圍及電源資料概況。2電源及電壓:說明電源電壓,供電來源,備用電源的運行方式,內部電壓選擇。3負荷計算:說明用電設備種類,并以表格表明設備容量,計算負荷數值和自然功率因數,功率因數補償方法,補償設備的數量以及補償后功率因數結果,補償方式。4供電系統(tǒng):說明負荷性質及其對供電電源可靠程度的要求,內部配電方式,變電所容量、位置、變壓器容量和數量選定及其安裝方式(室內或室外),備用電源、工作電源及其切換方式。5保護和控制:說明采用繼電保護方式。控制的工藝過程,各種遙測儀表的傳遞方法、信號反映、操作電源類型等,確定防雷保護措施,接地裝置,防曝要求。6廠區(qū)管纜敷設、主要設備選型、電話及火災報警裝置的設置。7計量:說明計量方式。1.2.8儀表、自動控制及通訊設計1說明廠站控制模式、儀表、自動控制設計的原則和標準,全廠控制功能的簡單描述,儀表、自動控制測定的內容、各系統(tǒng)的數據采集和調度系統(tǒng),包括帶監(jiān)控點的流程圖(P&I)。2說明通訊設計范圍及通訊設計內容,有線及無線通訊。3儀表系統(tǒng)防雷、接地和克服干擾的內容。1.2.7供電設計91.2.9機械設計1說明垃圾場所需設備的選型、規(guī)格、數量及主要結構特點。機修間說明書、表明機修間維修范圍、面積、設備種類、人員安排等。1.3環(huán)境保護1.3.1處理場所在地點對附近居民點的衛(wèi)生環(huán)境影響。1.3.2尾氣及填埋產生氣體排放對大氣環(huán)境可能產生的影響、滲濾液處理后排放對地表水體和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響及防范措施。1.3.3垃圾處理場環(huán)境監(jiān)測手段和方式。1.3.4垃圾收集轉運站或中轉站的通風除臭等環(huán)保措施。1.3.5如采用衛(wèi)生填埋工藝,應說明垃圾滲濾液的處理工藝和預期處理效果。1.3.6鍋爐房消煙除塵措施和預期效果。1.3.7降低噪音措施。1.4勞動保護1.4.1泵房地下部分散發(fā)有害有毒氣體的可能性和防范措施。1.4.2垃圾處置過程中所產生的易燃易爆氣體的可能性和防范措施。1.4.3采用減輕勞動強度,電器安全保護,防滑梯、護欄、轉動設備防護罩等防護措施。1.2.9機械設計101.4.4作業(yè)人員的職業(yè)衛(wèi)生防護措施,如個人防護用具的配備及醫(yī)學防護措施。設置浴室、廁所、更衣室等衛(wèi)生設施。1.4.5作業(yè)場所的灑水降塵措施及防止使用殺蟲滅鼠藥劑造成二次污染的措施。1.4.6安全設施。1.5消防根據構(建)筑物的消防保護等級,考慮必要的安全防火間距,消防道路、安全出口、消防給水等措施。1.6節(jié)能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敘述能耗情況及主要節(jié)能措施,包括建筑物隔熱措施、節(jié)電、節(jié)藥和節(jié)水措施,余熱利用,說明節(jié)能效益。1.7人員編制及經營管理1.7.1提出需要的運行管理機構和人員編制的建議。1.7.2提出年總成本費用并計算每噸垃圾處置的成本費用。1.7.3單位庫容的投資指標。1.7.4分期投資的確定。1.8下階段設計要求1.8.1需提請在設計審批時解決或確定的主要問題。1.8.2

施工圖設計階段需要的資料和勘測要求。1.4.4作業(yè)人員的職業(yè)衛(wèi)生防護措施,如個人防護用具的配112

工程概算書見《投資估算經濟評價和概預算文件》的相關章節(jié)。3主要材料及設備表提出全部工程及分期建設需要的三材、管材及其它主要設備、材料的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量等(以表格方式列出清單)。4設計圖紙初步設計一般應包括下列圖紙,根據工程內容可增加或減少。4.1總體布置圖比例一般采用1:5000~1:25000,圖上表示出地形、地物、河流、道路、風玫瑰等,標出座標網,繪出現有和設計的環(huán)衛(wèi)工程系統(tǒng)及服務范圍,列出主要工程項目表。4.2垃圾收運系統(tǒng)垃圾收集轉運站或中轉站工藝平面布置圖:比例一般采用1:100~1:500,圖上表示出坐標軸線、等高線、風玫瑰(指北針)平面尺寸,繪出現有和設計的建、構筑物及主要管渠、圍墻、道路、及相關位置,綠化景觀示意,豎向設計,列出構筑物和建筑物一覽表、工程量表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2工程概算書124.3垃圾處理場4.3.1垃圾處理場總平面圖:比例一般采用1:100~1:500,圖上表示出坐標軸線、等高線、風玫瑰(指北針)平面尺寸,標注征地范圍坐標,繪出現有和設計的建、構筑物及主要圍墻、道路的相關位置,綠化景觀示意,豎向設計,列出構筑物和建筑物一覽表、工程量表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4.3.2工藝流程圖:采用框圖或其它方式表示出生產流程中各工段之間的關系,主要技術指標。4.3.3填埋庫區(qū)縱、橫剖面圖:采用比例一般1:100~1:500。繪出填埋庫區(qū)典型、特殊的庫區(qū)縱、橫剖面圖,表示出各主要設施之間的豎向標高關系。4.4主要構筑物工藝圖(主體工程設計)采用比例一般1:50~1:200,圖上表示出工藝布置、安裝尺寸、相關位置、標高。列出主要設備、材料一覽表,并注明主要設計技術數據。4.5特殊設施的設計圖:如填埋場的滲濾液處理、焚燒爐煙氣處理等,應滿足有關專業(yè)的設計要求。4.6場區(qū)給排水設計:包括場區(qū)給排水、消防系統(tǒng)設計及排洪系統(tǒng)設計圖。4.7進場道路(含填埋場場內道路)4.3垃圾處理場134.7.1平面設計圖:一般采用比例1:500~1:2000。包括規(guī)劃道路中線位置、紅線寬度、規(guī)劃道路寬度、道路施工中線及主要部位的平面布置和尺寸。4.7.2縱斷面圖:一般采用比例縱向1:50~1:200,橫向1:500~1:2000。包括道路高程控制點及初步確定縱斷線型及相應參數。4.7.3橫斷面設計圖:采用比例1:100~1:200,包括設計橫斷面圖、現狀橫斷面圖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現狀地上、地下桿管線位置、兩側重要建筑、路面結構設計圖。4.7.4擋土墻、涵洞及附屬構筑物圖。4.7.5必要的交通標志、標線布置圖。4.8主要建筑物、構筑物建筑圖應包括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采用比例一般1:50~1:200,圖上表示出主要結構和建筑配件的位置,基礎做法,建筑材料、室內外主要裝修、建筑構造、門窗以及主要構建截面尺寸等。4.9供電系統(tǒng)和主要變、配電設備布置圖,廠區(qū)管纜路由圖表示變電、配電、用電啟動保護等設備位置、名稱、符號及型號規(guī)格,附主要設備材料表。4.7.1平面設計圖:一般采用比例1:500~1:200144.10自動控制儀表系統(tǒng)布置圖儀表數量多時,繪制系統(tǒng)控制流程圖,當采用微機時,繪制微機系統(tǒng)框圖。4.11通風、鍋爐房及供熱系統(tǒng)布置圖4.12機械設備布置圖4.12.1專用機械設備和非標機械設備設計圖,表明設備的規(guī)格、性能安裝位置及操作方式等設計參數。4.12.2機修車間平面圖,表明機修設備型號、數量及布置。附件:各類批件和附件4.10自動控制儀表系統(tǒng)布置圖15(二)云南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深度

1設計說明書1.1設計依據1.1.1摘要說明初步設計批準的機關、文號、日期及主要審批內容。1.1.2施工圖設計資料依據。1.1.3采用的規(guī)范、標準和標準設計。1.1.4詳細勘測資料。1.2設計內容1.2.1工藝設計。1.2.2建筑結構設計(詳見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3年版)。1.2.3其它專業(yè)設計。1.2.4對照初步設計變更部分的內容、原因、依據等。1.3采用的新技術、新材料的說明。1.4施工安裝注意事項及質量驗收要求有必要時另編主要工程施工方法設計。1.5運轉管理注意事項。(二)云南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深度1162修正概算或工程預算見《投資估算經濟評價和概預算文件》的相關章節(jié)。3主要材料及設備表4設計圖紙4.1總體布置圖采用比例1:2000~1:10000,圖上內容基本同初步設計,而要求更為詳細確切。4.2垃圾收集轉運站或中轉站總平面布置圖:比例一般采用1:200~1:500,圖上表示出坐標軸線、等高線、風玫瑰(指北針)平面尺寸,繪出建、構筑物及主要管渠、圍墻、道路、及相關位置,綠化景觀示意,豎向設計,列出構筑物和建筑物一覽表、工程量表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4.3垃圾收集轉運站或中轉站工藝設計圖及相關專業(yè)設計圖:比例一般采用1:50~1:200。4.4垃圾處理場4.4.1垃圾處理場總平面圖:比例1:200~1:500,包括風玫瑰圖、等高線、座標軸線、構筑物、圍墻、綠地、道路等的平面位置,注明廠界四角座標及構筑物四角座標或相對位置,構筑物的主要尺寸和各種附屬設施尺寸、位置等,并附構筑物一覽表、工程量表、廠區(qū)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圖例及有關說明。2修正概算或工程預算174.4.2工藝流程圖:采用比例豎向1:100~1:200,表示出生產工藝流程中各構筑物及其標高關系,主要技術指標。(如采用衛(wèi)生填埋工藝,可不附此圖)4.4.3填埋庫區(qū)縱、橫剖面圖:應包括滲濾液調節(jié)池等,圖上內容基本同初步設計,要求更為詳細確切并附必要的大樣圖。4.4.4場內各構筑物和附屬設備的建筑安裝詳圖:采用比例1:10~1:50。4.5特殊設施的設計圖:如填埋場的滲濾液處理、焚燒爐煙氣處理等,應滿足有關專業(yè)施工圖的設計要求。4.6場區(qū)給排水設計:包括場區(qū)給排水、消防系統(tǒng)設計及排洪系統(tǒng)設計圖,圖紙應滿足施工圖的設計要求。4.7進場道路(含填埋場場內道路)4.7.1平面設計圖:一般采用比例1:500~1:1000。包括規(guī)劃道路中線位置、紅線寬度、規(guī)劃道路寬度、道路施工中線坐標、平曲線要素及主要部位的平面布置和尺寸,各種桿、管線和附屬構筑物的位置、尺寸、征地范圍等。4.7.2縱斷面圖:一般采用比例縱向1:50~1:100,橫向1:500~1:1000。包含設計路面高程、邊溝縱斷面設計線、坡度及變坡點高程、豎曲線及其參數等。4.7.3橫斷面設計圖:采用比例1:100~1:200,應示出設計橫斷面圖、現狀橫斷面圖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現狀地上、地下桿管線位置、兩側重要建筑、路面結構設計圖,大填大挖方路基設計,特殊橫斷面及邊溝設計、路拱曲線大樣圖等。4.4.2工藝流程圖:采用比例豎向1:100~1:200184.7.4路面結構設計圖:路面結構組合大樣、構造大樣及分塊大樣,特殊路段路面結構大樣等。4.7.5擋土墻、涵洞及附屬構筑物平、立、剖面結構詳圖。4.7.6必要的交通標志、標線設計圖。4.8單體建構筑物設計圖4.8.1工藝圖:比例一般采用1:50~1:100,分別繪制平面、剖面圖及詳圖,表示出工藝布置,細部構造,設備,管路系統(tǒng)等的安裝位置和方法,詳細標注各部尺寸和標高(絕對標高),引用的詳圖、標準圖,并附設備管件一覽表以及必要的說明和主要技術數據。4.8.2建筑圖:比例一般采用1:50~1:100,分別繪制平面、立面、剖面圖及各部構造詳圖、節(jié)點大樣,注明軸線間尺寸、各部分及總尺寸、標高設備或基座位置、尺寸與標高等,留孔位置的尺寸與標高,表明室外用料做法,室內裝修做法及有特殊要求的做法,引用的詳圖、標準圖并附門窗表及必要的說明。尚需滿足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3年版。4.8.3結構圖:比例一般采用1:50~1:100,繪出結構整體及構件詳圖,配筋情況,各部分及總尺寸與標高,設備或基座等位置、尺寸與標高,留孔、預埋件等位置、尺寸與標高,地基處理、基礎平面布置、結構形式、尺寸、標高,墻柱、梁等位置及尺寸,屋面結構布置及詳圖。引用的詳圖、標準圖。匯總工程量表,主要材料表、鋼筋表(根據需要)及必要的說明。尚需滿足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3年版。4.7.4路面結構設計圖:路面結構組合大樣、構造大樣及分塊194.8.4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鍋爐房(其它動力站)、室內外給排水施工圖。1包括圖紙目錄、設計與施工說明、設備表、設計圖紙、計算書。2一般建(構)筑物要求表示出圖例,各種設備、管道、風道布置與建筑物的相關位置和尺寸繪制的有關安裝平面圖、剖面圖、安裝詳圖、系統(tǒng)(透視)圖、立管圖。3鍋爐房繪出設備平面布置圖、剖面圖注明設備定位尺寸、設備編號及安裝標高,必要時還應注明管道坡度及坡向;系統(tǒng)圖應繪出設備、各種管道工藝流程,就地測量儀表設置的位置,按本專業(yè)制圖規(guī)定注明符號、管徑及介質、流向,并注明設備名稱或編號。室外管網應繪出管道、管溝平面圖,途中表示管線支架、補償器、檢查井等定位尺寸或座標,并注明管線長度及規(guī)格、介質代號、設備編號,簡單項目或地勢平坦處,可不繪管道縱斷面圖而在管道平面圖主要控制點直接標準或列表說明,設計地面標高、管道敷設高度(或深度)坡度、坡向、地溝斷面尺寸等;管道、管溝橫斷面圖,應表示管道直徑、保溫厚度、兩管中心距等,直埋敷設管道應標出填砂層厚度及埋深等;節(jié)點詳圖,應繪制檢查井(或管道操作平臺)、管道及附件的節(jié)點等。大型廠站以及廠前區(qū)綜合管理樓和宿舍樓等建筑物其出圖深度參見《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中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熱力動力及建筑給排水有關章節(jié)的深度要求。4.8.4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鍋爐房(其它動力站)、室內204.9電氣4.9.1廠(站)高、低壓變配電系統(tǒng)和一、二次回路接線原理圖:包括變電、配電、用電啟動和保護等設備型號、規(guī)格和編號。附設備材料表,說明工作原理,主要技術數據和要求。4.9.2各構筑物平面、剖面圖:包括變電所、配電間、操作控制間、電氣設備位置,供電控制線路敷設,接地裝置,設備材料明細表和施工說明及注意事項。4.9.3各種保護和控制原理圖、接線圖:包括系統(tǒng)布置原理圖,引出或引入的接線端子板編號、符號和設備一覽表以及動作原理說明。4.9.4電氣設備安裝圖:包括材料明細表,制作或安裝說明。4.9.5廠區(qū)室外線路照明平面圖:包括系統(tǒng)布置原理圖,架空和電纜配電線路,控制線路及照明布置。4.9.6非標準件加工詳圖。4.10儀表及自動控制需要表示出有關工藝流程的檢測與自控原理圖,全廠儀表及控制的布置、儀表控制流程圖、儀表及自控設備的接線圖和安裝圖,儀表及自控設備的供電、供氣系統(tǒng)圖和管線圖、工業(yè)電視監(jiān)視系統(tǒng)圖、控制柜、儀表屏、操作臺及有關自控輔助設備的結構布置圖和安裝圖,儀表間、控制室的平面布置圖,儀表自控部分的主要設備材料表。4.9電氣214.11機械設計4.11.1專用機械設備的設備安裝圖,表明設備與基礎的聯接,設備的外形尺寸、規(guī)格、重量等設計參數。4.11.2非標機械設備施工圖,包括負荷國家標準的機械總圖、部件圖、另件圖。4.11.3機修車間平、剖面圖、設備一覽表,表明設備的種類、型號、數量及布置。4.11機械設計22三、編制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一)可行性研究報告1.編制要求: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經濟合理性、技術可行性、實施可能性,進行綜合的研究和論證,對不同建設方案進行比較,提出推薦建設方案,為項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著重論述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經論證后確定項目的主要特征(服務范圍、規(guī)模、處理工藝、投資、效益等)。3.確定項目的建設目標:針對項目所在地的具體情況,結合相關規(guī)劃要求,確定出項目的建設目標(含可量化的目標和不可量化的績效)。

三、編制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一)可行性研究報告23(二)需注意的方面:1.污水項目(1)城市給排水現狀及存在問題:應作詳盡的敘述;(2)相關規(guī)劃概況(包括城市總體規(guī)劃、給排水專項規(guī)劃、防洪規(guī)劃):簡述相關內容并進行分析,說清其相關關系

;(3)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4)合流制管道截流倍數的確定;(5)排放污水水量情況論證(人口預測、人均用水量標準);(6)排放污水水質情況論證(旱季、雨季設計水質);(7)廠址比選;(8)污水處理工藝選擇;(9)污泥干化的問題;(10)工程效益分析:環(huán)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二)需注意的方面:242.垃圾項目(1)城市環(huán)衛(wèi)系統(tǒng)現狀;(2)項目區(qū)域人口預測;(3)工藝比選;(4)填埋場場址選擇;(5)庫區(qū)分期;(6)雙層防滲的問題;(7)滲濾液調節(jié)池的計算、調節(jié)池加蓋;(8)滲濾液處理;(9)設防火隔離帶、綠化隔離帶;(10)油站的設置;(11)進場道路及總圖;(12)庫區(qū)排水;(13)消防系統(tǒng)。2.垃圾項目25謝謝謝謝26城鎮(zhèn)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

云南省設計院2009年1月城鎮(zhèn)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

云27主要內容一、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三、編制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主要內容一、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28一、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1.國家相關規(guī)定《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4年3月)2.涉及階段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一、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1.國家相29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一)云南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深度

1設計說明書1.1概述1.1.1設計依據設計委托書(或設計合同)、批準的可研報告、環(huán)境影響評價報告及選廠報告等的批準機關、文號、日期、批準的主要內容,業(yè)主的主要要求,采用的規(guī)范和標準,詳勘資料及工程測量資料。1.1.2主要設計資料資料名稱、來源、編制單位及日期,一般包括1:500地形測量圖(場區(qū)、道路、中轉站等)、場區(qū)水文地質資料及區(qū)域水文地質資料、多年平均逐月降雨量及蒸發(fā)量資料、用水、用電、征地協(xié)議,環(huán)保部門的批準書,流域或區(qū)域環(huán)境治理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等。1.1.3城市(或區(qū)域)概況及自然條件建設現狀、總體規(guī)劃、分期修建計劃及有關情況,概述地表、地貌、工程地質、地下水水位、水文地質、氣象、水文等有關情況。1.1.4現有環(huán)衛(wèi)工程概況及存在問題現有街道清掃、垃圾收運系統(tǒng)、垃圾處理及回收利用現狀、處理工藝、設施的利用情況,垃圾無害化處理程度及其它的相關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一)云南301.2設計概要1.2.1總體設計1垃圾產生量及成分復核可行性研究中規(guī)劃人口、人均垃圾產率等設計參數并說明采用的計算公式。復核可行性研究中提供的現狀垃圾成分資料。說明垃圾的回收利用情況。綜合說明近、遠期垃圾產生量及工程分期建設的確定。2工程規(guī)模工程規(guī)模指項目服務期限內的平均規(guī)模。復核可研確定的工程規(guī)模,最終確定設計工程規(guī)模并說明理由。3垃圾收運及垃圾處理工藝說明服務區(qū)域內垃圾收運所采用的方法及垃圾處置所采用的工藝。4收運、處置系統(tǒng)總體布置根據城鎮(zhèn)總體規(guī)劃、分期建設的要求,結合環(huán)衛(wèi)設施現狀,提出可能的收運、處置系統(tǒng)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論證方案的合理性和先進性,擇優(yōu)推薦方案,列出方案的系統(tǒng)示意圖。1.2設計概要311.2.2收運系統(tǒng)設計1收集系統(tǒng)設計:說明不同片區(qū)的服務面積、垃圾收集方式、垃圾收集容器配置、垃圾收集車輛配置的原則,收集路線、轉運方式、及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等。2垃圾收集轉運站或垃圾中轉站設計:說明收集轉運站或中轉站采用的形式、設備選型、性能與臺數、主要設計參數、運行要求、交通組織、相關的土建、供配電、供排水、通風除臭等配套設施。1.2.3垃圾處理場設計1說明垃圾處理場位置的選擇,選定場址考慮的因素,如相關規(guī)劃要求、地理位置、地形、工程及水文地質、防洪標準、衛(wèi)生防護距離與城鎮(zhèn)布局關系,占地面積、相關建設條件(如供水、供電、道路交通)等。還應按照相關的規(guī)范要求,進行必要的復核。2根據垃圾量及垃圾成分,說明垃圾處理處置采用的方法,工藝流程,總平面布置原則,預計處理后達到的目標。3按流程順序說明各構筑物的方案比較或選型,工藝布置,主要設計數據、尺寸、構造材料及其所需設備選型、臺數與性能,采用新技術的工藝原理特點。4如采用衛(wèi)生填埋工藝,應根據場址的綜合情況,重點進行庫區(qū)防滲、進場及場內道路、垃圾滲濾液處置的設計。5簡要說明場內主要輔助建筑物及生活福利設施的建筑面積及其使用功能。6說明場內給水管及消火栓的布置,排水管布置及雨水排除措施、道路標準、綠化設施。1.2.2收運系統(tǒng)設計321.2.4建筑設計1說明根據生產工藝要求或使用功能確定的建筑平面布置、層數、層高、裝修標準、對室內熱工、通風、消防、節(jié)能所采取的措施。2說明建筑物的立面造型及其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3輔助建筑物及職工宿舍的建筑面積和標準。4除滿足上述要求外,尚需符合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3年版)的有關規(guī)定。1.2.5結構設計1工程所在地區(qū)的風荷、雪荷、工程地質條件、地下水位、冰凍深度、地震基本烈度。對場地的特殊地質條件(如軟弱地基、膨脹土、滑坡、溶洞、凍土、采空區(qū)、抗震的不利地段等)應分別予以說明。2根據構(建)筑物使用功能、生產需要所確定的使用荷載、地基土的承載力設計值、抗震設防烈度等,闡述對結構設計的特殊要求(如抗浮、防水、防爆、防震、防蝕等)。3闡述主要構筑物(如滲濾液調節(jié)池、垃圾壩等)結構設計的方案比較和確定,如結構選型,地基處理及基礎形式、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的設置、為滿足特殊使用要求的結構處理、主要結構材料的選用,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的采用。4除滿足上述要求外,尚需符合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規(guī)定》(2003年版)。1.2.4建筑設計331.2.6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1設計范圍及其他專業(yè)提供的本工程設計資料等。2設計計算參數:室外主要氣象參數,各構(建)筑物的計算溫度。3采暖系統(tǒng):各建(構)筑物熱負荷:熱源狀況與選擇和換氣次數;通風系統(tǒng)的形式及補水與定壓;室內外供熱管道布置方式和敷設原則;采暖設備、散熱器類型、管道材料及保溫材料的選擇。4通風系統(tǒng):需要通風的房間和部位:通風系統(tǒng)的形式和換氣次數;通風系統(tǒng)設備大的選擇;降低噪音措施;通風管道材料及保溫材料的選擇;防火技術措施。5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需要空調的房間及冷負荷;空調(風、水)系統(tǒng)、控制簡述及必要的氣流組織說明;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設備的選擇;降低噪音措施;空氣調節(jié)管道材料及保溫材料的選擇;防火技術措施。6鍋爐房:確定鍋爐設備選型(或其它熱源);供熱介質及參數的確定;燃料來源與種類;鍋爐用水水質軟化、降低噪音及消煙除除塵措施,簡述鍋爐房組成及附屬設備間設置的布置。鍋爐房消防及安全措施。7采暖通風與空調設計節(jié)能環(huán)保措施和需要說明的問題。8計算書(供內部使用):對負荷、風量和水量、主要管道水力等應做初步計算,確定主要管道和風道的管徑、風道尺寸及主要設備的選擇。9對大型廠站及廠前區(qū)綜合管理樓和宿舍樓等建筑物的設計要求參見《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中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熱能動力及建筑給排水有關章節(jié)的深度要求。1.2.6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341.2.7供電設計1說明設計范圍及電源資料概況。2電源及電壓:說明電源電壓,供電來源,備用電源的運行方式,內部電壓選擇。3負荷計算:說明用電設備種類,并以表格表明設備容量,計算負荷數值和自然功率因數,功率因數補償方法,補償設備的數量以及補償后功率因數結果,補償方式。4供電系統(tǒng):說明負荷性質及其對供電電源可靠程度的要求,內部配電方式,變電所容量、位置、變壓器容量和數量選定及其安裝方式(室內或室外),備用電源、工作電源及其切換方式。5保護和控制:說明采用繼電保護方式??刂频墓に囘^程,各種遙測儀表的傳遞方法、信號反映、操作電源類型等,確定防雷保護措施,接地裝置,防曝要求。6廠區(qū)管纜敷設、主要設備選型、電話及火災報警裝置的設置。7計量:說明計量方式。1.2.8儀表、自動控制及通訊設計1說明廠站控制模式、儀表、自動控制設計的原則和標準,全廠控制功能的簡單描述,儀表、自動控制測定的內容、各系統(tǒng)的數據采集和調度系統(tǒng),包括帶監(jiān)控點的流程圖(P&I)。2說明通訊設計范圍及通訊設計內容,有線及無線通訊。3儀表系統(tǒng)防雷、接地和克服干擾的內容。1.2.7供電設計351.2.9機械設計1說明垃圾場所需設備的選型、規(guī)格、數量及主要結構特點。機修間說明書、表明機修間維修范圍、面積、設備種類、人員安排等。1.3環(huán)境保護1.3.1處理場所在地點對附近居民點的衛(wèi)生環(huán)境影響。1.3.2尾氣及填埋產生氣體排放對大氣環(huán)境可能產生的影響、滲濾液處理后排放對地表水體和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響及防范措施。1.3.3垃圾處理場環(huán)境監(jiān)測手段和方式。1.3.4垃圾收集轉運站或中轉站的通風除臭等環(huán)保措施。1.3.5如采用衛(wèi)生填埋工藝,應說明垃圾滲濾液的處理工藝和預期處理效果。1.3.6鍋爐房消煙除塵措施和預期效果。1.3.7降低噪音措施。1.4勞動保護1.4.1泵房地下部分散發(fā)有害有毒氣體的可能性和防范措施。1.4.2垃圾處置過程中所產生的易燃易爆氣體的可能性和防范措施。1.4.3采用減輕勞動強度,電器安全保護,防滑梯、護欄、轉動設備防護罩等防護措施。1.2.9機械設計361.4.4作業(yè)人員的職業(yè)衛(wèi)生防護措施,如個人防護用具的配備及醫(yī)學防護措施。設置浴室、廁所、更衣室等衛(wèi)生設施。1.4.5作業(yè)場所的灑水降塵措施及防止使用殺蟲滅鼠藥劑造成二次污染的措施。1.4.6安全設施。1.5消防根據構(建)筑物的消防保護等級,考慮必要的安全防火間距,消防道路、安全出口、消防給水等措施。1.6節(jié)能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敘述能耗情況及主要節(jié)能措施,包括建筑物隔熱措施、節(jié)電、節(jié)藥和節(jié)水措施,余熱利用,說明節(jié)能效益。1.7人員編制及經營管理1.7.1提出需要的運行管理機構和人員編制的建議。1.7.2提出年總成本費用并計算每噸垃圾處置的成本費用。1.7.3單位庫容的投資指標。1.7.4分期投資的確定。1.8下階段設計要求1.8.1需提請在設計審批時解決或確定的主要問題。1.8.2

施工圖設計階段需要的資料和勘測要求。1.4.4作業(yè)人員的職業(yè)衛(wèi)生防護措施,如個人防護用具的配372

工程概算書見《投資估算經濟評價和概預算文件》的相關章節(jié)。3主要材料及設備表提出全部工程及分期建設需要的三材、管材及其它主要設備、材料的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量等(以表格方式列出清單)。4設計圖紙初步設計一般應包括下列圖紙,根據工程內容可增加或減少。4.1總體布置圖比例一般采用1:5000~1:25000,圖上表示出地形、地物、河流、道路、風玫瑰等,標出座標網,繪出現有和設計的環(huán)衛(wèi)工程系統(tǒng)及服務范圍,列出主要工程項目表。4.2垃圾收運系統(tǒng)垃圾收集轉運站或中轉站工藝平面布置圖:比例一般采用1:100~1:500,圖上表示出坐標軸線、等高線、風玫瑰(指北針)平面尺寸,繪出現有和設計的建、構筑物及主要管渠、圍墻、道路、及相關位置,綠化景觀示意,豎向設計,列出構筑物和建筑物一覽表、工程量表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2工程概算書384.3垃圾處理場4.3.1垃圾處理場總平面圖:比例一般采用1:100~1:500,圖上表示出坐標軸線、等高線、風玫瑰(指北針)平面尺寸,標注征地范圍坐標,繪出現有和設計的建、構筑物及主要圍墻、道路的相關位置,綠化景觀示意,豎向設計,列出構筑物和建筑物一覽表、工程量表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4.3.2工藝流程圖:采用框圖或其它方式表示出生產流程中各工段之間的關系,主要技術指標。4.3.3填埋庫區(qū)縱、橫剖面圖:采用比例一般1:100~1:500。繪出填埋庫區(qū)典型、特殊的庫區(qū)縱、橫剖面圖,表示出各主要設施之間的豎向標高關系。4.4主要構筑物工藝圖(主體工程設計)采用比例一般1:50~1:200,圖上表示出工藝布置、安裝尺寸、相關位置、標高。列出主要設備、材料一覽表,并注明主要設計技術數據。4.5特殊設施的設計圖:如填埋場的滲濾液處理、焚燒爐煙氣處理等,應滿足有關專業(yè)的設計要求。4.6場區(qū)給排水設計:包括場區(qū)給排水、消防系統(tǒng)設計及排洪系統(tǒng)設計圖。4.7進場道路(含填埋場場內道路)4.3垃圾處理場394.7.1平面設計圖:一般采用比例1:500~1:2000。包括規(guī)劃道路中線位置、紅線寬度、規(guī)劃道路寬度、道路施工中線及主要部位的平面布置和尺寸。4.7.2縱斷面圖:一般采用比例縱向1:50~1:200,橫向1:500~1:2000。包括道路高程控制點及初步確定縱斷線型及相應參數。4.7.3橫斷面設計圖:采用比例1:100~1:200,包括設計橫斷面圖、現狀橫斷面圖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現狀地上、地下桿管線位置、兩側重要建筑、路面結構設計圖。4.7.4擋土墻、涵洞及附屬構筑物圖。4.7.5必要的交通標志、標線布置圖。4.8主要建筑物、構筑物建筑圖應包括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采用比例一般1:50~1:200,圖上表示出主要結構和建筑配件的位置,基礎做法,建筑材料、室內外主要裝修、建筑構造、門窗以及主要構建截面尺寸等。4.9供電系統(tǒng)和主要變、配電設備布置圖,廠區(qū)管纜路由圖表示變電、配電、用電啟動保護等設備位置、名稱、符號及型號規(guī)格,附主要設備材料表。4.7.1平面設計圖:一般采用比例1:500~1:200404.10自動控制儀表系統(tǒng)布置圖儀表數量多時,繪制系統(tǒng)控制流程圖,當采用微機時,繪制微機系統(tǒng)框圖。4.11通風、鍋爐房及供熱系統(tǒng)布置圖4.12機械設備布置圖4.12.1專用機械設備和非標機械設備設計圖,表明設備的規(guī)格、性能安裝位置及操作方式等設計參數。4.12.2機修車間平面圖,表明機修設備型號、數量及布置。附件:各類批件和附件4.10自動控制儀表系統(tǒng)布置圖41(二)云南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深度

1設計說明書1.1設計依據1.1.1摘要說明初步設計批準的機關、文號、日期及主要審批內容。1.1.2施工圖設計資料依據。1.1.3采用的規(guī)范、標準和標準設計。1.1.4詳細勘測資料。1.2設計內容1.2.1工藝設計。1.2.2建筑結構設計(詳見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3年版)。1.2.3其它專業(yè)設計。1.2.4對照初步設計變更部分的內容、原因、依據等。1.3采用的新技術、新材料的說明。1.4施工安裝注意事項及質量驗收要求有必要時另編主要工程施工方法設計。1.5運轉管理注意事項。(二)云南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深度1422修正概算或工程預算見《投資估算經濟評價和概預算文件》的相關章節(jié)。3主要材料及設備表4設計圖紙4.1總體布置圖采用比例1:2000~1:10000,圖上內容基本同初步設計,而要求更為詳細確切。4.2垃圾收集轉運站或中轉站總平面布置圖:比例一般采用1:200~1:500,圖上表示出坐標軸線、等高線、風玫瑰(指北針)平面尺寸,繪出建、構筑物及主要管渠、圍墻、道路、及相關位置,綠化景觀示意,豎向設計,列出構筑物和建筑物一覽表、工程量表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4.3垃圾收集轉運站或中轉站工藝設計圖及相關專業(yè)設計圖:比例一般采用1:50~1:200。4.4垃圾處理場4.4.1垃圾處理場總平面圖:比例1:200~1:500,包括風玫瑰圖、等高線、座標軸線、構筑物、圍墻、綠地、道路等的平面位置,注明廠界四角座標及構筑物四角座標或相對位置,構筑物的主要尺寸和各種附屬設施尺寸、位置等,并附構筑物一覽表、工程量表、廠區(qū)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圖例及有關說明。2修正概算或工程預算434.4.2工藝流程圖:采用比例豎向1:100~1:200,表示出生產工藝流程中各構筑物及其標高關系,主要技術指標。(如采用衛(wèi)生填埋工藝,可不附此圖)4.4.3填埋庫區(qū)縱、橫剖面圖:應包括滲濾液調節(jié)池等,圖上內容基本同初步設計,要求更為詳細確切并附必要的大樣圖。4.4.4場內各構筑物和附屬設備的建筑安裝詳圖:采用比例1:10~1:50。4.5特殊設施的設計圖:如填埋場的滲濾液處理、焚燒爐煙氣處理等,應滿足有關專業(yè)施工圖的設計要求。4.6場區(qū)給排水設計:包括場區(qū)給排水、消防系統(tǒng)設計及排洪系統(tǒng)設計圖,圖紙應滿足施工圖的設計要求。4.7進場道路(含填埋場場內道路)4.7.1平面設計圖:一般采用比例1:500~1:1000。包括規(guī)劃道路中線位置、紅線寬度、規(guī)劃道路寬度、道路施工中線坐標、平曲線要素及主要部位的平面布置和尺寸,各種桿、管線和附屬構筑物的位置、尺寸、征地范圍等。4.7.2縱斷面圖:一般采用比例縱向1:50~1:100,橫向1:500~1:1000。包含設計路面高程、邊溝縱斷面設計線、坡度及變坡點高程、豎曲線及其參數等。4.7.3橫斷面設計圖:采用比例1:100~1:200,應示出設計橫斷面圖、現狀橫斷面圖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現狀地上、地下桿管線位置、兩側重要建筑、路面結構設計圖,大填大挖方路基設計,特殊橫斷面及邊溝設計、路拱曲線大樣圖等。4.4.2工藝流程圖:采用比例豎向1:100~1:200444.7.4路面結構設計圖:路面結構組合大樣、構造大樣及分塊大樣,特殊路段路面結構大樣等。4.7.5擋土墻、涵洞及附屬構筑物平、立、剖面結構詳圖。4.7.6必要的交通標志、標線設計圖。4.8單體建構筑物設計圖4.8.1工藝圖:比例一般采用1:50~1:100,分別繪制平面、剖面圖及詳圖,表示出工藝布置,細部構造,設備,管路系統(tǒng)等的安裝位置和方法,詳細標注各部尺寸和標高(絕對標高),引用的詳圖、標準圖,并附設備管件一覽表以及必要的說明和主要技術數據。4.8.2建筑圖:比例一般采用1:50~1:100,分別繪制平面、立面、剖面圖及各部構造詳圖、節(jié)點大樣,注明軸線間尺寸、各部分及總尺寸、標高設備或基座位置、尺寸與標高等,留孔位置的尺寸與標高,表明室外用料做法,室內裝修做法及有特殊要求的做法,引用的詳圖、標準圖并附門窗表及必要的說明。尚需滿足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3年版。4.8.3結構圖:比例一般采用1:50~1:100,繪出結構整體及構件詳圖,配筋情況,各部分及總尺寸與標高,設備或基座等位置、尺寸與標高,留孔、預埋件等位置、尺寸與標高,地基處理、基礎平面布置、結構形式、尺寸、標高,墻柱、梁等位置及尺寸,屋面結構布置及詳圖。引用的詳圖、標準圖。匯總工程量表,主要材料表、鋼筋表(根據需要)及必要的說明。尚需滿足建設部《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3年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