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_第1頁
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_第2頁
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_第3頁
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_第4頁
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1878年,勃拉姆斯(JohannesBrahms)創(chuàng)作了獻給他的好友匈牙利小提琴家約瑟夫·約阿希姆〔1831—1907〕的《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這幾年是勃拉姆斯創(chuàng)作生涯中最充盈的時期,大型作品源源而出。

首先,1876年,43歲的勃拉姆斯完成了《第一交響曲》,1877年乘勝前進,以極短的時間完成《第二交響曲》,1879年創(chuàng)作《第一小提琴奏鳴曲》,1880年完成《高校典禮序曲》和《悲劇序曲》,1881年又完成了特大型樂曲《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時隔一年之后,1883年誕生了《第三交響曲》。由此可見那時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正像爐火一般旺盛地燃燒著,那時的勃拉姆斯簡直在邁著巨人的步伐。1877年9月,勃拉姆斯在巴登巴登欣賞薩拉薩蒂演奏布魯赫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他被小提琴家的演奏深深打動,但對布魯赫的作品卻不滿足。他說:“像那樣的曲子我也能寫。好吧,讓我來寫一首吧?!边@大略就是他寫作這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徑直動機。那么,間接的動機和緣由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他和約阿希姆的深厚的友情。1853年5月,勃拉姆斯和約阿希姆初次相逢,從各種意義上講,那都是難忘的一年。應當說一向沒有出門旅行過的勃拉姆斯和匈牙利小提琴家雷梅尼搭伴參與旅行演出,就是這事的開端。在那次旅行演出的路上,雷梅尼帶他一同去拜見了約阿希姆。雖然約阿希姆僅僅年長勃拉姆斯兩歲,但是,他已是國際知名的小提琴家,而勃拉姆斯不過是一位無名的青年作曲家。勃拉姆斯15歲時聽過約阿希姆演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為之心醉。如今,和約阿希姆面對面相見,他欣喜假設狂。生來沉默不語的勃拉姆斯突然打開了禁錮,把自己的各式各樣的苦惱和理想都傾吐了出來。而且,他竟然毫無顧忌地坐在鋼琴前,彈奏他的作品給約阿希姆聽。約阿希姆對初次見面的這位青年的才華大為驚異,勃拉姆斯精彩的演奏和富于制造性的充盈的作品,制服了他。雖然他倆是初次相逢,卻有相見恨晚的感覺。4個月之后,勃拉姆斯拿著約阿希姆的推舉信,拜見了住在杜塞爾多夫的舒曼,打算得到舒曼夫婦對他的才能的確定。年輕的勃拉姆斯彈奏的鋼琴音樂制服了舒曼,舒曼為了贊美勃拉姆斯超群的才能,重新?lián)炱鹚麛R置已久的音樂評論之筆。在《新音樂時報》上發(fā)表了題為《新的道路》的激昂人心的文章。勃拉姆斯的大名由于這篇文章而在全德國音樂家之間廣為傳播。

由于這樣的淵源,盡管兩人之間曾經有過臨時的齟齬,但是他們是終生不渝的莫逆之交。勃拉姆斯為了報答約阿希姆的情意,很早就想寫一部精彩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獻給他。然而,他是一位為了寫作《第一交響曲》就花費了20年光陰的謹慎的人,所以很久也未動筆。雖然前面說過他于1877年9月就決心要寫這部小提琴協(xié)奏曲,但是,當他真正提筆開始創(chuàng)作時,已經又過了10個月,到了1878年的7月了。那年夏天,勃拉姆斯去意大利旅行,歸途上來到奧地利南部的波爾恰克。這個波爾恰克位于維爾它湖畔,是風景特別精美的避暑地,前一年他寫《第二交響曲》時就在那里住過,是他最喜愛的地方。他安排下來以后,8月底寫完了第一樂章,他將獨奏譜送交約阿希姆征求看法,約阿希姆在信中對他說:“你在寫4個樂章的協(xié)奏曲,使我大為驚詫。我認真地看過你送來的獨奏譜,改正了幾處。但是,不看全部總譜是不能拿出明確看法的。不過,我已經盡力而為了。樂譜中有很多完全是獨創(chuàng)的小提琴音樂,在演奏會上能否順當演奏,不經過實踐是不能預言的……”正如信中所說,他原來想寫4個樂章的協(xié)奏曲,但是,11月,他在給約阿希姆的信中說:“我刪去了中間的兩個樂章,當然,這樣做是最恰當?shù)牧?。不過,我又添上了一個柔板……”結果,他恪守協(xié)奏曲的傳統(tǒng),把它寫成了3個樂章的協(xié)奏曲。有趣的是,3年后,他創(chuàng)作《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時,又貫徹了他的初衷,寫成4個樂章的協(xié)奏曲,由此可見勃拉姆斯固執(zhí)的一面了。

列賓演奏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

說到勃拉姆斯的頑固,他在創(chuàng)作這首樂曲當中多次征求約阿希姆的看法,約阿希姆很慷慨地給了他一些專業(yè)性的建議。但是,他并不能爽快地接受那些建議。他一一地征求第三者的看法,那或許是可怕動搖了該曲的基礎,但是,他這種立場招來了約阿希姆的不滿。這首協(xié)奏曲于1879年1月1日,在萊比錫的格萬特豪斯演奏會上進行了首演。勃拉姆斯指揮,約阿希姆獨奏小提琴。雖然這次首演由于樂隊練習不夠,有些瑕疵;但在總體上是相當勝利的。究竟是名家約阿希姆的獨奏和勃拉姆斯超卓的指揮。其實,樂隊練習不夠的責任也在作曲家本身,在首演之前樂譜還沒有寫完,當然役有足夠的時間練習了。對于勃拉姆斯和貝多芬那樣手慢的人,應從首演的評論當中減去對這方面的責難。

全曲按傳統(tǒng)方式共分三個樂章,但是,人們經常說它不是給小提琴寫的協(xié)奏曲,而是和小提琴唱對臺戲的協(xié)奏曲。樂隊伴奏部分富麗堂皇、音響渾厚、寫得有如交響樂;小提琴獨奏部分大略考慮到發(fā)揮約阿希姆的技巧,屢次運用九度或十度的大音程,對于手小的演奏家就成犯難曲了。而且,多處技巧特別難的地方并沒有烘托出獨奏部的華彩,獨奏家徒勞無功,聽眾們評論這樂曲平淡無味。不但在當時,就是到了后來,人們也敬而遠之。譬如,薩拉薩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認為第二樂章小提琴精美的旋律涌現(xiàn)之前,卻被雙簧管把那旋律毫無保留地宣泄出來,精髓部分已經黯然失色。薩拉薩蒂說,他無法耐煩等待雙簧管冗長的演奏,他不愿演奏這首協(xié)奏曲。

沙漢姆演奏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

由于這般緣由,這首樂曲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后,才漸漸得到人們的承認。這首協(xié)奏曲發(fā)表時,當時的聞名音樂評論家漢斯利克評價它是“勃拉姆斯和約阿希姆的友情之樹上結出的碩果”,被傳為佳話。但是,這首樂曲誕生不久,雖非出于勃拉姆斯的本意,卻使他和約阿希姆陷入絕交狀態(tài)達數(shù)年之久。勃拉姆斯感到缺憾,但又沒有機會修補。然而,在《小提琴協(xié)奏曲》問世9年之后,勃拉姆斯創(chuàng)作《小提琴與大提琴二重協(xié)奏曲》時,他盡棄前嫌,坦誠地征求約阿希姆看法,在這首樂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他倆又復原夏原來的友情。因此,克拉拉·舒曼把這首《二重協(xié)奏曲》稱為“和解協(xié)奏曲”。

1979年,我訪問奧地利和意大利,而且也去過蒂羅爾。那時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奧地利克恩滕地區(qū)的維爾塔湖畔的波爾恰赫。那里位于阿爾卑斯山麓,是一個風光明媚,令人心曠神怡的避暑勝地。勃拉姆斯從1877年夏天經常去那里停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