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57檢驗方法的建立及實驗室比對結果的報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679c16506f3d776e9df00297a9cb35/b4679c16506f3d776e9df00297a9cb351.gif)
![O157檢驗方法的建立及實驗室比對結果的報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679c16506f3d776e9df00297a9cb35/b4679c16506f3d776e9df00297a9cb352.gif)
![O157檢驗方法的建立及實驗室比對結果的報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679c16506f3d776e9df00297a9cb35/b4679c16506f3d776e9df00297a9cb353.gif)
![O157檢驗方法的建立及實驗室比對結果的報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679c16506f3d776e9df00297a9cb35/b4679c16506f3d776e9df00297a9cb354.gif)
![O157檢驗方法的建立及實驗室比對結果的報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4679c16506f3d776e9df00297a9cb35/b4679c16506f3d776e9df00297a9cb3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B4789.36-2008
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埃希氏菌O157:H7/NM檢驗廖興廣
liaoxg@
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3.14一、背景任務來源
2.項目負責與協(xié)作單位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協(xié)作單位:河南CDC、浙江CDC、北京CDC、湖北CDC、吉林CDC、上海CIQ3.背景資料認識爆發(fā)與流行情況:國際、國內二、標準制訂遵循的原則參照美國FDA、美國USDA、北歐食品分析委員會(NMKL)、AOAC的有關標準。結合標準的比對與驗證試驗結果,吸取快速檢測方法,力求科學實用、準確可靠,易于掌握和推廣使用。三、國際現狀食品中O157:H7大腸桿菌檢驗的傳統(tǒng)方法,FDA/BAM、USDA/BAM、NMKL、CCFRA、AOAC/BAM等均制定了相關及檢測方法標準,FDA/BAM、AOAC/BAM、CCFRA方法中將免疫磁珠分離技術作為選用方法,USDA/BAM、NMKL將免疫磁珠分離技術作為指定方法。富集培養(yǎng)基:FDA/BAM使用EHECEnrichmentBroth(EEB)+CCV,USDA/BAM使用mEC+n,NMKL使用mTSB+Nov20mg/l,CCFRA使用BPW-VCC或mEC+n,AOAC/BAM使用mTSB+Nov。分離培養(yǎng)基:FDA/BAM為CT-SMAC、USDA/BAM為Rainbowagar、NMKL為CT-SMAC、CCFRA為SMAC和CT-SMAC、AOAC/BAM為Rainbowagar。分析樣品量USDA/BAM為65g,其余為25g。培養(yǎng)溫度:NMKL為41.5±0.5℃,USDA/BAM為35±2℃,其余為37℃。質量控制與安全性控制:USDA/BAM四、主要修訂內容
本標準第一法修改采用美國FDABacteriologicalAnalyticalManualOnlineChapter4ASeptember2002。第二法修改采用歐洲NMKLNordicCommitteeOnFoodAnalysisNo1641999。第三法修改采用AOAC-RIPerformanceTestedMethodsVIDAS
E.ColiO157(ECO)Test,2005.18。第四法等同采用AOAC-RIPerformanceTestedMethodsBAX?E.ColiO157:H7,2004.3。本標準第一法與美國FDA/BM方法的主要差異如下:—文本的格式、文字描述?!鼍囵B(yǎng)基以mEC+nov肉湯替代了EEB+CCV肉湯?!黾恿薈HROMagarTMO157顯色培養(yǎng)基?!黾恿速|量控制與生物安全方面的內容描述。本標準第二法與NMKLNordicCommitteeOnFoodAnalysisNo1641999的—文本的格式、文字描述?!鼍囵B(yǎng)基以mEC+nov肉湯替代了mTSB肉湯?!薷脑鼍囵B(yǎng)溫度41.5℃±0.5℃為36℃±1℃。—增加了CHROMagarTMO157顯色培養(yǎng)基。本標準第三法與AOAC-RIPerformanceTestedMethodVIDAS
E.ColiO157(ECO)Test的主要差異如下:—文本的格式、文字描述?!霸鼍囵B(yǎng)基以mEC+nov肉湯替代了mTSB肉湯。腸出血性大腸埃希氏菌O157:H7/NM檢驗
標準操作程序一、常規(guī)方法檢樣↓25g(mL)+改良EC肉湯(mEC+n)225ml
快速篩選陰性
36±1℃18~24h
陽性報告CT-SMAC平板和改良CHROMagarO157顯色瓊脂平板
36±1℃↓18~24h挑取可疑菌落5~10個,氧化酶陰性,革蘭氏陰性桿菌接種TSI↓MUG-LST36±1℃18~24h
陽性陰性↓↓非O157菌血清學試驗↓生化試驗
↓報告操作步驟1增菌以無菌操作取檢樣25g(mL)加入到含有225mLmEC+n肉湯的均質袋中,在拍擊式均質器上連續(xù)均質1~2
min。于36±1℃培養(yǎng)18~24h。同時做陽性及陰性對照。
CCP:無菌操作,陰陽行對照避免交叉污染。2.分離取增菌后或篩選試驗陽性的mEC+n肉湯,分別劃線或適當稀釋后取0.1mL涂布接種于CT-SMAC平板和改良CHROMagarO157顯色瓊脂平板上,于36±1℃培養(yǎng)18~24h,觀察菌落。必要時將混合菌落分純。在CT-SMAC平板上,發(fā)酵山梨醇的菌落為紅色;典型菌落為不發(fā)酵山梨醇的圓形、光滑、較小的無色菌落,中心呈現較暗的灰褐色,用接種針挑起時無拉絲現象。在改良CHROMagarO157顯色瓊脂平板上為圓形、較小的菌落,中心呈淡紫色-紫紅色,邊緣無色或淺灰色。CCP:增菌后的肉湯在取樣前,應輕微搖晃混勻。劃線時應多次往返,保證分離效果。涂布時應適當稀釋。注意區(qū)分典型菌落,必要十分純。大部分非O157E.coli發(fā)酵山梨醇,仍有6%不發(fā)酵山梨醇,它們與摩根氏菌和哈夫尼亞菌一樣在TC-SMAC上表現為與O157相同的菌落特征。3.初步生化試驗在CT-SMAC和改良CHROMagarO157顯色瓊脂平板上挑取5~10個典型或可疑菌落,分別接種TSI瓊脂,同時接種MUG-LST肉湯,于36±1℃培養(yǎng)18~24h。必要時進行氧化酶試驗和革蘭氏染色。在TSI瓊脂中,典型菌株為斜面與底層均呈陽性反應呈黃色,產氣或不產氣,不產生H2S。置MUG-LST肉湯管于長波紫外燈下觀察,陽性對照應無熒光產生,陰性對照應有熒光;對分解乳糖且無熒光的菌株,在營養(yǎng)瓊脂平板上分純,于36±1℃培養(yǎng)18~24h,并進行下列鑒定。CCP:菌落選擇:挑取典型菌落,數量在5個以上,盡量多挑。注意混合菌落的識別,進行分純后挑去。在觀察MUG實驗時,與陰性、陽性對照一起觀察,應帶上防紫外線的護目鏡,注意紫外線對眼鏡的傷害
。4.鑒定4.1血清學試驗在營養(yǎng)瓊脂平板上挑取分純的菌落,用O157:H7標準血清或O157乳膠凝集試劑作玻片凝集試驗。血清凝集試驗應做生理鹽水對照。對于H7因子血清不凝集者,應穿刺接種半固體瓊脂管,檢查動力,經連續(xù)傳代3次,動力試驗陰性,H7因子血清凝集陰性者,確定為無動力株。CCP:先做O157血清凝集,后做H7因子凝集,注意自凝菌,用生理鹽水做對照。4.2生化試驗用API20E或VITEK-GNI+或其它腸桿菌科生化鑒定試劑盒,按照生產商提供的使用說明進行。CCP:進行生化試驗時應是用新鮮培養(yǎng)物(24h)。菌液的稀釋應注意無菌操作,濁度應達到使用說明的要求。二、免疫磁珠捕獲法檢樣↓25g(mL)+改良EC肉湯(mEC+n)225ml
快速篩選陰性
36±1℃18~24h
陽性報告免疫磁珠捕獲CT-SMAC平板和改良CHROMagarO157顯色瓊脂平板
36±1℃↓18~24h挑取可疑菌落5~10個,氧化酶陰性,革蘭氏陰性桿菌接種TSI↓MUG-LST36±1℃18~24h
陽性陰性↓↓非O157菌血清學試驗↓生化試驗
↓報告操作步驟1.增菌:同常規(guī)法。2.磁珠分離:2.1將Eppendorff管按樣品和質控菌株進行編號,每個樣品使用1只Eppendorff管,然后插入到磁板架上。在漩渦混合器上輕輕振蕩E.coliO157免疫磁珠溶液后,用開蓋器打開每個Eppendorff管的蓋子,每管加入20μL
E.coliO157免疫磁珠懸液。CCP:磁珠在加入前在混旋器上短暫混勻,不可劇烈震蕩,避免產生泡沫。
2.2取mEC+n肉湯增菌培養(yǎng)物1mL,加入到Eppendorff管中,蓋上蓋子,然后輕微振蕩10s。每個樣品更換1只加樣吸頭,質控菌株必須與樣品分開進行,避免交叉污染。
CCP:取樣前混勻,避開脂肪層與雜質,必要時使用濾網。
加樣后立即混勻。對照同時做。
2.3結合:在18~30℃環(huán)境中,將上述Eppendorff管連同磁板架放在適合的裝置上轉動或用手輕微轉動10min,使E.coliO157與免疫磁珠充分接觸。
CCP:注意室內溫度,保證結合時間。結合時不要將磁鐵插入到磁板架中。
用手轉動時應輕輕顛倒Eppendorff管架,不可劇烈搖動。保證磁珠與O157的結合。2.4捕獲:將磁板插入到磁板架中濃縮磁珠。在3min內不斷地傾斜磁板架,確保懸液中和蓋子上的免疫磁珠全部被收集起來,此時,在Eppendorff管壁中間明顯可見的圓形或橢圓形棕色聚物。2.5吸取上清液:取1支滅菌的加長吸管,從免疫磁珠聚集物對側深入液面,輕輕吸走上清液。當吸到液面通過免疫磁珠積聚物時,應放慢速度,以確保免疫磁珠不被吸走。如吸取的上清液內含有磁珠,則應將其放回到Eppendorff管中,并重復2.4步驟。每個樣品換用1支加長吸管。免疫磁珠的滑落:某些樣品特別是那些富含脂肪的樣品,其磁珠積聚物易于滑落到管底。在吸取上清液時,很難做到不丟失磁珠,在這種情況下,可保留50~100μL上清液于Eppendorff管中。如果在后續(xù)的洗滌過程中也這樣做的話,脂肪的影響將減小,也可達到充分捕獲的目的。2.6洗滌:從磁板架上移走磁板,在每個Eppendorff中加入1mLPBS-Tween20洗液,轉動磁板架3次以上,洗滌免疫磁珠混合物。重復上述步驟2.4~2.6。2.7重復上述步驟2.4~2.5CCP:洗滌共3次,動作要輕柔。吸取上清液至磁珠聚集物處時,應放慢速度。上清液的吸取應盡量完全。使用多塊磁珠分離裝置時,磁鐵與磁鐵應遠離放置。
2.8免疫磁珠懸浮:移走磁板,將免疫磁珠重新懸浮在100μLPBS-Tween20洗液中。
2.9涂布平板用漩渦混合器將免疫磁珠混勻,用加樣器各取50μL免疫磁珠懸液分別轉移至CT-SMAC平板和改良CHROMagarO157顯色瓊脂平板一側,然后用涂布棒將免疫磁珠涂布平板的一半,再用接種環(huán)劃線接種平板的另一半。待瓊脂表面水分完全吸收后,翻轉平板,于36±1℃培養(yǎng)18~24h。注意,若CT-SMAC平板和改良CHROMagarO157顯色瓊脂平板表面水分過多時,應在37℃下干燥10~20min,涂布時避免將免疫磁珠涂布到平板的邊緣。2.10菌落識別、初步生化試驗、鑒定同常規(guī)法。五、第一法與美國FDA方法比較實驗設計
-樣品的選擇:生豬肉餡、生菜。
-樣品的染菌:將樣品充分混勻,稱取25g樣品,加入O157:H7標準菌株(ATCC43888)生理鹽水懸液,染菌樣品的各種濃度見表1。
-實驗操作:大腸埃希氏菌O157:H7檢驗SOP。
-結果判斷:大腸埃希氏菌O157:H7常規(guī)檢驗方法與美國FDA方法、免疫磁珠捕獲方法與NMKL方法進行兩兩配對檢驗,經統(tǒng)計學的方法Chi-squareTest(X2檢驗)進行分析。結果表1常規(guī)法與美國FDA方法檢出率的比較表產品類別方
法0.5cfu/g1cfu/g5cfu/g合
計樣品數檢出率(%)P值樣品數檢出率(%)P值樣品數檢出率(%)P值樣品數檢出率(%)P值肉類常規(guī)法6561.50.8566587.70.7956595.40.69819581.50.897美國FDA法6563.16586.26593.819581.0蔬菜類常規(guī)法6558.50.8596586.20.6276592.30.73019579.00.805美國FDA法6557.96582.96593.819577.9總計常規(guī)法13060.01.00013086.90.59413093.81.00039080.30.789美國FDA法13060.013084.613093.839079.0
結論常規(guī)法與美國FDA法比較,分生肉類和蔬菜類兩類樣品進行檢驗,染菌量在0.5cfu/g、1cfu/g、5cfu/g時,檢出率比較P值范圍在0.594~1.000,均大于0.05,無顯著性差異。六、免疫磁珠捕獲方法與NMKL方法的比較
產品類別方
法0.1cfu/g0.5cfu/g1cfu/g合
計樣品數檢出率(%)P值樣品數檢出率(%)P值樣品數檢出率(%)P值樣品數檢出率(%)P值肉類磁珠法6572.30.6906590.80.2866592.30.46519585.11.000NMKL法6575.46584.66595.419585.1蔬菜類磁珠法6572.30.8466587.70.5716590.81.00019583.60.891NMKL法6570.86590.86590.819584.1總計磁珠法13041.50.87913089.20.69813091.50.64239084.40.921NMKL法13042.313087.713093.139084.6表2磁珠法與NMKL方法的比較表結論磁珠法與NMKL法比較,分生肉類和蔬菜類兩類樣品進行檢驗,染菌量在0.1cfu/g、0.5cfu/g、1cfu/g時,檢出率比較:P值范圍在0.286~1.000,均大于0.05,無顯著性差異。七、增菌培養(yǎng)溫度對結果的影響選擇36和42℃進行比較(常規(guī)法)樣品種類樣品份數加入菌量
cfu/25g36℃42℃陽性數陽性率%陽性數陽性率%生豬肉51.25120120512.5360360香菜51.25360240512.551005100八、不同培養(yǎng)基分離效果CT-SMAC:菌落較大,存在較多的山梨醇發(fā)酵陰性的細菌菌落生長,干擾O157的檢出。CHROMagarO157:較多的非O157菌落生長,菌落較大,影響O157菌的檢出改良CHROMagarO157:非O157細菌生長較少且菌落相對局限,O157菌落特征性明顯。九、O157檢驗方法的條件優(yōu)化1.增菌培養(yǎng)基:國際上采用的為mEC+n、mTSB+n、EHECEnrichmentBroth(EEB=TSB)+CCV、BPW-VCC。通過比較,mEC與mTSB差異不大,且為我國“污染物監(jiān)測網”和“全國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感染性腹瀉”檢測中普遍使用。2.增菌培養(yǎng)溫度:國際方法中有3個培養(yǎng)溫度:NMKL為41.5±0.5℃、USDA/BAM為35±2℃,其余為37℃。實驗結果表明,在41.5±0.5℃時,溫度作為一個選擇性因子,能夠抑制雜菌叢的生長,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主播詐騙合同范本
- 代理設備合同范本
- 餐飲消費提升的多維度策略與實施路徑
- 防靜電地坪銅箔漆施工方案
- 化肥種植采購合同范例
- 和平解約合同范例
- 農光互補光伏發(fā)電技術背景
- 百色市重點中學2025屆中考生物對點突破模擬試卷含解析
- 正規(guī)勞動局勞動合同
- 公司知識產權保密合同范文
- 中考記敘文閱讀
- 《計算機應用基礎》-Excel-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產科溝通模板
- 2023-2024學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期末提升試題
- GB/T 7462-1994表面活性劑發(fā)泡力的測定改進Ross-Miles法
- GB/T 2934-2007聯運通用平托盤主要尺寸及公差
- GB/T 21709.13-2013針灸技術操作規(guī)范第13部分:芒針
- 2022年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語文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急診科進修匯報課件
- 一年級家訪記錄表(常用)
- 信息技術基礎ppt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