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二節(jié) 都廣艷_第1頁
第七章第二節(jié) 都廣艷_第2頁
第七章第二節(jié) 都廣艷_第3頁
第七章第二節(jié) 都廣艷_第4頁
第七章第二節(jié) 都廣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陸棲脊椎動物地理主要內容一、陸棲脊椎動物區(qū)系二、自然條件與動物分布三、中國陸棲脊椎動物地理生態(tài)地理群

一、陸棲脊椎動物區(qū)系特點一:動物界組成豐富。我國所產陸棲脊椎動物有2000多種,約占世界全部種數的10%。其中鳥類占比例最高,獸類次之,兩棲類及爬行類居后。特點二:特產種類繁多。1)產于我國的陸棲脊椎動物中,有不少種類為我國所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國;如:如鳥類中的馬雞(Crossoptilon

sPP.)、丹頂鶴(Grus

japonensis)、長尾雉(Syrmaticus

sPP.)、鴛鴦(Aixgalericu-lata)獸類中的金絲猴(Rhinopithecus

sPP.)、羚牛(Budorcas

taxicolol)、毛冠鹿(Elaphoduscephalophus)和梅花鹿(Cervus

nippon),等等大熊貓──(獸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別名:竹熊

學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

大熊貓科:Ailuropodidae大熊貓性情溫順,行動逗人喜愛。體長120-180厘米,體重60-110公斤。棲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的山地竹林中。

分布:四川、陜西和甘肅局部地區(qū)。

橫斷山脈北部及其附近地區(qū)

2)中國保存著許多古老和珍稀的動物種類

洞庭湖和長江下游的白鰭豚是世界留存到現代的兩種淡水鯨的一種

華南至華北都有分布的大鯢,即娃娃魚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兩棲類動物柴達木西部和塔里木沙漠深處,可能還有野生雙峰駝

新疆和蒙古交界的戈壁上,尚保存現今唯一生存的野馬(EquusPrzowalsk)

古北界北方至青藏高原屬于古北界,為舊大陸寒溫帶動物的現代分布中心地區(qū)

東洋界亞洲東部熱帶動物現代分布的中心地區(qū)特點三:區(qū)系及生態(tài)的地理變化明顯。我國大陸的動物區(qū)系分屬于東洋界和古北界。陸棲脊椎動物區(qū)系南方屬東洋界,為亞洲東部熱帶動物現代分布的中心地區(qū);北方至青藏高原屬于古北界,為舊大陸寒溫帶動物的現代分布中心地區(qū)。此兩大界在我國的分界,以喜馬拉雅山脈部分最為明顯;橫斷山脈地區(qū),兩界動物成分混雜,并呈垂直分布:有不少古北界的種類沿山脊向南延伸,沿河谷有不少熱帶種類向北分布;在黃河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兩大界動物互相滲透,大致以淮河-秦嶺一線為分界,是許多分布于亞熱帶、熱帶種類分布的北限。

喜馬拉雅山脈部分最為明顯

橫斷山脈地區(qū),兩界動物成分混雜,并呈垂直分布:有不少古北界的種類沿山脊向南延伸,沿河谷有不少熱帶種類向北分布

黃河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兩大界動物互相滲透,大致以淮河-秦嶺一線為分界,是許多分布于亞熱帶、熱帶種類分布的北限

二、自然條件與動物分布除少數廣泛分布的動物種類外,大多數種類和類群的分布受三大自然區(qū)(季風區(qū),蒙新區(qū),青藏高原區(qū))和溫度帶的影響都較明顯。

1、廣泛分布,幾乎遍見全國各地的種類。少數適應性很強的世界性或舊大陸廣布的類群或種,幾乎可見于全國各地。屬于此種分布的只見于鳥類和獸類。2、三大自然區(qū)與動物分布。三大自然區(qū)對動物分布的影響,分別表現為濕潤、干旱和高寒環(huán)境的作用。3.溫度帶對動物的阻限作用。溫度帶對動物分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某一溫度帶或亞帶的南界或北界對于北方類群或南方類群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的阻限作用??偟膩碚f,北方代表性類群大多以北亞熱帶北界為其南限。南方代表性科從熱帶向北遞減。

三、中國陸棲脊椎動物生態(tài)地理群

寒溫帶針葉林動物群

寒溫帶針葉林動物群

溫帶森林-森林草原、農田動物群

溫帶草原動物群

溫帶荒漠、半荒漠動物群

高地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寒漠動物群

亞熱帶林灌、草地-農田動物群

熱帶森林、林灌、草地-農田動物群

三.中國陸棲脊椎動物生態(tài)地理群

1.寒溫帶針葉林動物群(1)分布:大、小興安嶺北部和阿爾泰山,地處寒溫帶泰加林南緣(2)特點:組成比較簡單,但數量比較豐富2.溫帶森林-森林草原、農田動物群(1)分布:針葉林帶以南到秦嶺-淮河之間的季風區(qū)(2)特點:動物群的組成和生態(tài)習性的季節(jié)變化明顯3.溫帶草原動物群(1)分布:內蒙古高原東部至西遼河平原的干草原帶(2)特點:組成比較簡單,但數量多4.溫帶荒漠、半荒漠動物群(1)分布:內蒙古西部至新疆的半荒漠、荒漠帶,包括柴達木盆地(2)特點:種類少而數量多5.高地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寒漠動物群(1)分布:青藏高原及其周圍山地(2)特點:種類貧乏6.亞熱帶林灌、草地農田動物群(1)分布:相當于中亞熱帶和北亞熱帶區(qū)域(2)特點:組成豐富,以中小型為主,大型動物少7.熱帶森林、林灌、草地-農田動物群(1)分布:相當于南亞熱帶和熱帶區(qū)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