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生物講練一輪復習講核心考點·全突破1種群的特征和種群數量的變化含答案_第1頁
2021版高考生物講練一輪復習講核心考點·全突破1種群的特征和種群數量的變化含答案_第2頁
2021版高考生物講練一輪復習講核心考點·全突破1種群的特征和種群數量的變化含答案_第3頁
2021版高考生物講練一輪復習講核心考點·全突破1種群的特征和種群數量的變化含答案_第4頁
2021版高考生物講練一輪復習講核心考點·全突破1種群的特征和種群數量的變化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馨提示:此套題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鼠標滾軸,調節(jié)合適的觀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關閉Word文檔返回原板塊。講核心考點?全突破考點一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L考直精析,1.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樣方法標志重捕法調查對象植物或活動范圍小的動物活動范圍大的動物調查程序確定調查對象選取1五點取樣法樣方1等距取樣法計數計算種群密度(取平均值)確定調查對象捕獲并標記(數量為M)壬棒4米一捕獲數〃重捕、計數j廣口粉1標記數m計算種群密度公式.('=")乙、工根)注意事項①隨機取樣②樣方大小適中③樣方數量不宜太少①調查期間沒有遷入和遷出、出生和死亡;②標記物不能過于醒目,對動物不會產生傷害④宜選用雙子葉植物2.樣方法的關鍵點:⑴取樣原則:隨機取樣。⑵常用取樣方法:常用五點取樣法(如圖1)和等距取樣法(如圖2)。□□□□□□□□□□圖【 囹」⑶計數原則:同種生物個體無論大小都要計數,若有正好在邊界線上的,應遵循“計上不計下,計左不計右”的原則,即只計數相鄰兩邊及其夾角上的個體(如圖1、2)?!镜淅浚?017?全國卷山)某陸生植物種群的個體數量較少,若用樣方法調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將樣方內的個體進行標記后再計數B.進行隨機取樣,適當擴大樣方的面積C.采用等距取樣法,適當減少樣方數量D.采用五點取樣法,適當縮小樣方面積【解析】選B。樣方法估算種群密度時采用直接計數的方法,由于該植物個體數量較少,分布相對稀疏,不需要將個體標記后計數,A項錯誤;在使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時,應該適當增加樣方面積,保證每個樣方之內該植物的數量差異較小,B項正確;樣方法常用的取樣方法有等距取樣法和五點取樣法,為了減少調查誤差,若采用等距取樣法,應適當增加樣方數量;若采用五點取樣法,應適當擴大樣方面積,C項、D項錯誤。高考還會這樣考(1)樣方法進行取樣的關鍵是做到隨機取樣,不能摻入主觀因素。其中,等距取樣法和五點取樣法分別適合的地塊形狀是長理和正方形。⑵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動物種群密度時,對標志物有什么要求?(至少答出2項)提示:不能對生物造成傷害;不能過于醒目;能夠維持一定的時間等。|變式訓煉,某農場面積約140hm2,農場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黑線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鷹前來捕食。某研究小組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該農場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了100只,標記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獲了280只,發(fā)現其中有2只帶有標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鷹的遷入率增加會影響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B.該農場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約為100只/hm2C.黑線姬鼠種群數量下降說明該農場群落的豐富度下降D.植物一鼠一鷹這條食物鏈,第三營養(yǎng)級含能量最少【解題指南】解答本題應注意以下兩點:⑴利用標志重捕法計算種群密度的計算方法:初次標記數義第二次捕獲數/第二次標記數,所得數據應再除以調查面積。⑵應注意區(qū)分“種群密度”和“物種豐富度”的概念:前者強調同一物種數量的變化,后者強調不同物種種類的變化?!窘馕觥窟xC。本題以農場生態(tài)系統為命題線索,綜合考查種群密度、能量流動等知識。鷹以鼠為食,因而鷹的遷入率增加,會導致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降低,故A正確;該農場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100義280/(2X140)=100只/hm2,故B正確;群落豐富度由該群落中物種種類數的多少決定,故C錯誤;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特點,因而在食物鏈中,營養(yǎng)級越高,所含的能量就越少,故D正確?!疽族e提醒】種群數量調查數據統計中“誤差”分析⑴標志重捕法誤差歸納。①標記物易脫落:可導致重捕個體中帶標記的個體數據偏小,據計算公式N總二初捕數X再捕數/再捕中標記數推知,N總會比真實值偏大。②被捕一次后,難以被再次捕獲:可導致再次捕獲的個體中標記數偏小,最終統計結果偏差應與①相同,即N總會比真實值偏大。③標記物影響了動物活動,導致易被捕捉:可導致再次捕獲的個體中標記數偏大,依據公式可推知,計算所得結果比真實值偏小。⑵樣方法誤差歸納。①未做到“隨機”取樣。②未找到“分布比較均勻”的地塊,導致數量“過密”或“過稀”。③未對“多個”樣方取平均值。【加固訓練】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獲鯽魚106條,做上標記后放回,第二次捕獲鯽魚91條,其中有標記的25條。由此可以估算出該池塘中鯽魚的種群密度。后來發(fā)現這次估算的結果與實際結果誤差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確的是()A.捕魚用的漁網網眼太大B.被標記的魚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C.兩次捕獲的鯽魚數量較少D.重捕方法不當使捕獲的魚部分死亡【解析】選D。若捕魚用的漁網網眼太大,導致所捕鯽魚為魚塘中個體較大的魚,而個體小的鯽魚未能捕獲到,最終導致種群密度的估算值偏小,A正確;被標記的魚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會導致第二次捕獲的鯽魚中被標記的個體數偏小,最終導致種群密度的估算值偏大,B正確;若兩次捕獲的鯽魚數量較少,則存在偶然性,會使實驗誤差較大,C正確;雖然重捕方法不當,使捕獲的魚部分死亡,但對統計結果無影響,因而不會與實際結果誤差較大,D錯誤。考點二種群特征及其內在關系L考點精析,.各數量特征間的關系(如圖):⑴最基本的數量特征一一種群密度。

⑵決定種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⑶決定種群密度的間接因素一一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4)主要預測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一一年齡組成。'增長型:出生率〉死亡率一增長 、<穩(wěn)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基本不變!種群密度、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f減小.有關種群特征的實際應用歸納:⑴城市人口的劇增一一遷入率>遷出率造成的。⑵中國人口的增長一一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單純說是出生率高造成的。⑶計劃生育政策一一控制出生率,使增長率下降。(4)利用性外激素誘捕雄蛾一一改變性別比例來降低出生率。(5)將性外激素釋放到大田里,干擾雌雄蛾正常交尾一一降低出生率。3.種群年齡組成類型的表示方法:【高考警示】表示方法增長型3.種群年齡組成類型的表示方法:【高考警示】表示方法增長型種群數量特征的四點提醒⑴種群數量與種群密度的關系:種群密度是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強調“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即種群數量多,種群密度不一定大。⑵決定種群密度變化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在具體環(huán)境中的種群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⑶決定種群密度的間接因素: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其中年齡組成既能影響出生率,又能影響死亡率,而性別比例只能影響出生率。(4)預測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年齡組成。但這種趨勢不一定能實現,還要看影響種群密度變化的其他因素,如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等。I縣例一示范》【典例】(2015?全國卷I)現有一未受人類干擾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組考察了該湖泊中處于食物鏈最高營養(yǎng)級的某魚種群的年齡組成,結果如表。年齡0+1+2+3+4+5+6+7+8+9+10+11+三12個體數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魚的年齡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類推。回答下列問題:⑴通常,種群的年齡結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研究表明:該魚在3+時達到性成熟(進入成年),9+時喪失繁殖能力(進入老年)。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個年齡組個體數的比例為,由此可推測該魚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是。⑵如果要調查這一湖泊中該魚的種群密度,常用的調查方法是標志重捕法。標志重捕法常用于調查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⑶在該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鏈流動時,所具有的兩個特點是【解析】(1)種群的年齡結構分為增長型、穩(wěn)定型和衰退型三種類型。根據表格數據計算各年齡段的個體數量,0+、1+、2+的個體總數為400,3+T8+的個體總數及9+及大于9+的個體總數均為400,幼年、成年和老年3個年齡組個體數的比例為1:1:1。推知該湖泊中種群的年齡結構為穩(wěn)定型,種群數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⑵標志重捕法常用于調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⑶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答案:(1)增長型、穩(wěn)定型、衰退型1:1:1保持穩(wěn)定⑵活動能力(其他合理答案也可)⑶單向流動、逐級遞減高考還會這樣考⑴年齡組成通過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響種群密度。⑵若外界因素導致種群的性別比例失調,則對種群密度有什么影響?提示:個體間交配繁殖的機會較少,種群的出生率會降低,種群密度也將隨之降低。I變式訓練,“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目前有許多家庭響應國家政策,生育了二胎。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兒“二孩政策”的出臺旨在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B.“三孩政策”可能會改變男女比例失調的現狀口“二孩政策”可以有效地調整我國勞動力結構,緩解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口.“二孩政策”符合我國經濟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解析】選A?!岸⒄摺钡某雠_旨在提高出生率,A錯誤。“二孩政策”可能會改變男女比例失調的現狀,B正確?!岸⒄摺钡奶岢鍪腔谖覈M入老齡化社會的基礎上,所以可以有效地調整我國勞動力結構,緩解人口老齡化等問題,C正確。該政策符合我國經濟未來的發(fā)展方向,D正確。【加固訓練】1.如圖是種群數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確的是()(-特征]

神用鼎度i

!聯決1

Id>j[ ]]汪必—][汪:?A.種群密度能夠反映種群的數量變化趨勢B.春節(jié)前后,我國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數量變化主要取決于①、②C.預測未來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依據是④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某種害蟲的雄性個體來控制特征④,進而影響種群數量【解析】選C。圖中①?④分別表示死亡率、出生率、性別比例和年齡組成,能夠預測種群數量變化趨勢的是種群的年齡組成,A錯誤、C正確;春節(jié)前后,我國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數量變化主要取決于遷入率和遷出率,B錯誤;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害蟲雄性個體,改變了害蟲的③性別比例,進而影響種群數量,D錯誤。2.某生態(tài)系統中生活著多種植食性動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動物種群個體數量的變化如圖所示。若不考慮該系統內生物個體的遷入與遷出,下列關于該種群個體數量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個體數量個體數量A.若a點時環(huán)境因素發(fā)生變化,但食物量不變,則a點以后個體數量變化不符合“S”型曲線增長B.若該種群出生率提高,個體數量的增加也不會大幅超過b點C.天敵的大量捕食會導致該種群個體數量下降,下降趨勢與b?c段相似D.年齡組成變動會導致該種群個體數量發(fā)生波動,波動趨勢與c?d段相似【解析】選A。從圖示分析,題圖坐標圖為某種群的季相圖,縱坐標為種群個體數量變化。從圖中個體數量在K值附近波動可以看出,該生態(tài)系統是一個相對成熟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若該種群出生率提高,數量將增加,但應該也在K值附近波動,不會大幅超過b點;種群數量下降的原因與食物、天敵等因素相關,所以下降趨勢與b?c段相似;年齡組成變動導致該種群數量波動,但也應該在K值附近波動;若a點時環(huán)境因素發(fā)生變化,但食物量不變,增長的過程可能會有所波動,但仍按'飛”型增長,只是增長速率有所增加或減少而已。考點三種群數量的變化1.“『型曲線和“S”型曲線:兩種增長曲線的差異主要是由于環(huán)境阻力的有無造成的,“J”型曲線兩種增長曲線的差異主要是由于環(huán)境阻力的有無造成的,“J”型曲線環(huán)境阻力飛”型曲坡砥環(huán)境容納")因環(huán)境阻力被淘優(yōu)的個體個體數時間2.不同曲線模型中“K值”與“K個體數時間2.不同曲線模型中“K值”與“K/2值”:個體百分比死亡率一\-出生率用向k限arrd時間個悻仃分比一A死亡率Xp;出生率圖中A、B、C、D時間所對應的種群數量為K值,A'、C'、D'時間所對應的種群數量為K/2值。3.K值和K/2值在實踐中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有害生物的防治K值(環(huán)境容納量)保護野生生物生活的環(huán)境,減小環(huán)境阻力,增大K值增大環(huán)境阻力(如為防鼠害而封鎖糧食、清除生活垃圾、保護鼠的天敵等),降低K值K/2(最大增長速率時)捕撈后,使魚的種群數量維持在口2,魚的種群數量會迅速回升務必及時控制種群數量,嚴防達到K/2值處(若達到K/2值處,可導致該有害生物成災)4.K值變動示意圖分析:⑴同一種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變的,會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①在環(huán)境不遭受破壞的情況下,K值會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動。②當種群偏離平均值的時候,會通過負反饋調節(jié)機制使種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圍內。⑵環(huán)境遭受破壞,K值會下降;當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改善,K值會上升。|典例示范,【典例】(2019?全國卷I)某實驗小組用細菌甲(異養(yǎng)生物)作為材料來探究不同條件下種群增長的特點,設計了三個實驗組,每組接種相同數量的細菌甲后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定時更新培養(yǎng)基,三組的更新時間間隔分別為3h、10h、23h,得到a、b、c三條種群增長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培養(yǎng)時間電23A.細菌甲能夠將培養(yǎng)基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B.培養(yǎng)基更換頻率的不同,可用來表示環(huán)境資源量的不同C.在培養(yǎng)到23h之前,a組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和空間條件都是充裕的D.培養(yǎng)基更新時間間隔為23h時,種群增長不會出現J型增長階段【解析】選D。本題考查種群的數量變化。細菌甲為異養(yǎng)生物,能夠將培養(yǎng)基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A項正確;培養(yǎng)基更換頻率越快,細菌可利用的資源就越多,所以培養(yǎng)基更換頻率的不同,可用來表示環(huán)境資源量的不同,B項正確;在培養(yǎng)到23h之前,a組培養(yǎng)基中的細菌呈J型增長,說明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和空間條件都是充裕的,C項正確;題圖中三組起始段曲線是重合的,c組曲線在種群數量達到k/2之前,其增長曲線符合J型增長,種群增長出現J型增長階段,D項錯誤。高考還會這樣考⑴種群數量呈“S型”增長時,增長速率隨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是先增加后減少,原因是種群數量較少時,食物、空間相對充足;當種群數量超過K/2時,食物、空間不足,天敵數量增加。⑵在野生生物資源合理開發(fā)利用方面,要保證捕撈或利用后,生物種群數量不低于K/2,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可獲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種群數量的快速增長。I變理訓緘,(2019?江蘇高考)如圖是一種酵母通氣培養(yǎng)的生長曲線,a、b是相同培養(yǎng)條件下兩批次培養(yǎng)的結果,下列敘述合理的是()培養(yǎng)時間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細菌污染B.b批次的接種量可能高于a批次1時兩批次都會產生較多的乙醇1時兩批次發(fā)酵液中營養(yǎng)物質剩余量相同【解析】選8。培養(yǎng)條件相同,如果a批次大量細菌污染,存在競爭,則K值與b批次不可能相同,A項錯誤;b批次增長速度快,可能與初始接種量有關,B項正確;題圖中曲線是在通氣的條件下繪制的,t1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說明此時氧氣充足,酒精發(fā)酵需要在無氧條件下進行,此時產生的酒精很少或幾乎沒有,C項錯誤;t時,a、b均

達到K值,但由于b條件下酵母菌數量首先達到K值,消耗的營養(yǎng)物質較多,則營養(yǎng)物質的剩余量相對較少,D項錯誤?!炯庸逃柧殹?.如圖表示在一個10mL封閉培養(yǎng)體系中酵母細胞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關于酵母細胞數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C203040506070]C203040506070培養(yǎng)時閡(h)A.種內競爭導致初始階段增長緩慢B.可用數學模型N=N入t表示t0C.可用取樣器取樣法計數D.K值約為120000個【解題指南】(1)題干關鍵詞:10mL封閉培養(yǎng)體系、細胞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2)圖示信息:曲線呈'0”型,酵母細胞數量變化:緩慢增長T快速增長T保持穩(wěn)定。【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種群的數量變化。從圖中信息可以看出,該種群的數量增長呈空”型,曲線初始階段上升緩慢的原因是酵母菌不適應環(huán)境,且繁殖率較低,故A項錯誤;數學模型NjNJt對應的增長曲線應為“廠型,故B項錯誤;取樣器取樣法一般用于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調查,酵母菌數量的計算一般用抽樣檢測的方法,故C項錯誤;該種群的最大值約為120000個,即k值約為120000個,故D項正確。2.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時間,用固定數量的鳥籠捕捉,統計大山雀種群數量。在連續(xù)10年內得到如圖所示的曲線(圖中人表示該種群數量是前一年種群數量的倍數),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因為放置鳥籠的位置固定,大山雀種群數量的調查方法為樣方法B.0?2年大山雀種群的年齡組成為穩(wěn)定型C.大山雀種群數量下降是從第4年后開始的D.第4年和第8年大山雀種群數量相等【解析】選C。調查大山雀種群數量的方法為標志重捕法;由圖可得,0?2年種群增長率大于1,則年齡組成為增長型;第4年增長率開始小于1,種群數量下降;第4年和第8年種群增長率相等,但第4年種群數量多于第8年??键c四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實驗|考點精析?1.實驗原理:⑴用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酵母菌,種群的增長受培養(yǎng)液的成分、空間、pH、溫度等因素的影響。⑵在理想的無限環(huán)境中,酵母菌種群呈“J”型增長;自然界中資源和空間總是有限的,酵母菌種群呈“S”型增長。

⑶計算酵母菌數量可用抽樣檢測的方法一一顯微計數法。2.實驗流程:分別將10mL無菌馬鈴薯培養(yǎng)液或肉湯培養(yǎng)液加入1、2、3號試管中2.實驗流程:分別將等量酵母菌接種到各支試管中的培養(yǎng)液中混合均勻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將試管在28°C條件下連續(xù)培養(yǎng)7d,每天取樣計數酵母菌數量:將酵母菌培養(yǎng)液滴在計數板上,進行觀察和計數.計算1mL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個體的平均數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將所得數值用曲線圖表示出來,分析實驗結果,得出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規(guī)律血細胞計數板有兩種常見方格網,對于16X25的方格網而言,計四角的4個中方格共計100個小方格中的個體數量;而對于25X16的方格網而言,計四角和正中間的(共5個)中方格共計80個小方格中的個體數量,如圖所示。⑵計數方法:3.血細胞計數板有兩種常見方格網,對于16X25的方格網而言,計四角的4個中方格共計100個小方格中的個體數量;而對于25X16的方格網而言,計四角和正中間的(共5個)中方格共計80個小方格中的個體數量,如圖所示。⑵計數方法:大方格長、寬均為1mm,高度為0.1mm(即規(guī)格為1mmX1mmX0.1mm),則每個大方格的體積為0.1mm3(10-4mL),故1mL培養(yǎng)液中細胞個數_口方格中的細胞總數口方格_口方格中的細胞總數口方格中小方格個數X400X104X稀釋倍數。【高考警示】實驗的五個易失分點⑴顯微鏡計數時,對于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應遵循“計相應兩邊及其夾角”的原則計數。⑵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目的是使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均勻分布,減小誤差。⑶結果記錄最好用記錄表,如表所示:時間/(天)123456……數量(個)(4)每天計數酵母菌數量的時間要固定。⑸培養(yǎng)和記錄過程要尊重事實,不能主觀臆造。I典例示范,【典例】(2019?海南高考)將接種在馬鈴薯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充分混勻并隨機分成不等的兩組后分別進行培養(yǎn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酵母菌種群增長所需的能量全部來自于馬鈴薯培養(yǎng)液B.若要估算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數量,可借助顯微鏡進行C.培養(yǎng)液被分成上述兩組時其中的酵母菌種群密度是不同的D,給營養(yǎng)充足的培養(yǎng)液通入0有利于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增加2【解析】選C。酵母菌利用馬鈴薯培養(yǎng)液中的營養(yǎng)物質,其種群增長所需的能量全部來自培養(yǎng)液,A項正確;若要估算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數量,可借助顯微鏡以及血細胞計數板進行計數,B項正確;培養(yǎng)液被分成題述兩組時,根據題干“充分混勻”,推測其中的酵母菌種群密度應該是相同的,C項錯誤;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可大量繁殖,給營養(yǎng)充足的培養(yǎng)液通入O2有利于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增加,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