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關祖國疆域統(tǒng)一、民族關系的史實-高三統(tǒng)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1頁
中國歷史上有關祖國疆域統(tǒng)一、民族關系的史實-高三統(tǒng)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2頁
中國歷史上有關祖國疆域統(tǒng)一、民族關系的史實-高三統(tǒng)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3頁
中國歷史上有關祖國疆域統(tǒng)一、民族關系的史實-高三統(tǒng)編版歷史一輪復習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歷史上有關祖國疆域統(tǒng)一、民族關系的史實一、秦朝(1)東方:統(tǒng)一六國“遠交近攻政策”(2)南方:征服南越地區(qū),加強了對云、貴一帶西南夷的控制。(3)北方:①擊退游牧民族匈奴的進攻;②在原有北方諸侯國舊長城的基礎上,修筑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4)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二、漢朝(1)諸侯國:平定七國之亂、推恩令(2)北方:①任用衛(wèi)青、霍去病為將,經過三次較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控制了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區(qū)域。②在河西走廊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3)西域:①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西要道,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聯(lián)系。②BC60漢宣帝在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4)南方: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三、唐朝(主要是民族關系)對少數民族采取開明、因地制宜的措施,唐太宗被稱為“天可汗”(1)軍事戰(zhàn)爭:①貞觀初年,唐滅東突厥汗國;②唐高宗聯(lián)合回紇滅西突厥;③744年,唐聯(lián)合漠北回紇、葛邏祿等平定后突厥汗國。從此,突厥退出中國歷史舞臺。(2)設置機構:①西北設安西、北庭都護府(統(tǒng)轄天山南北);②北方設安北、單于都護府;③東北設安東都護府;④南方設安南都護府;⑤邊疆設大都護府、都督府、羈縻州府。其中都督府都督、羈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領擔任,由大都護府直接管轄,上統(tǒng)于中央政府。(3)冊封:①唐玄宗冊封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后改名為回鶻,元朝時稱畏兀爾,后發(fā)展為維吾爾族);②唐玄宗冊封東北部靺鞨族粟末部首領大祚榮為渤??ね酰ㄓ商普畠苑夂臀危x上由唐政府管轄,唐政府對其有一定的制約性)(4)和親: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進藏。唐蕃和親促進了漢藏的友好關系和經濟文化交流。(5)會盟:唐穆宗時期,唐蕃會盟,史稱“長慶會盟”(唐蕃是完全對立的政權關系)P.S.隋唐民族關系發(fā)展的原因:①魏晉南北朝以來民族交融的發(fā)展奠定基礎;②國力強盛,為民族關系的發(fā)展提供了政治和經濟保障*;③開明的民族政策;④交通的發(fā)達便利了多民族之間的發(fā)展;⑤少數民族自身政治、經濟的發(fā)展。四、宋朝(主要是民族關系)政權地理位置民族建立時間建國者都城與宋關系補充知識點遼北方契丹族916耶律阿保機上京與兄弟相稱(歲幣)南北面官制西夏西北黨項族1038元昊興慶向宋稱臣(歲賜)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機構除漢式官稱外有一套本民族稱謂的官稱金東北女真族1115完顏阿骨打上京宋向其稱臣(歲貢)猛安謀克制12C金世宗“大定之治”蒙古漠北草原蒙古族1206鐵木真/成吉思汗大都1279宋被其擊敗/五、元朝(1)行省制度: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統(tǒng)一;③是我國省制的開端;④也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其創(chuàng)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2)吐蕃地區(qū)——宣政院;西域——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澎湖(隸屬福建晉江)——澎湖巡檢司(3)歷史縱橫評價:元朝不僅版圖遼闊,而且對邊疆地區(qū)實施了長時間和比較穩(wěn)定的政治,這是前代大一統(tǒng)王朝沒有做到的。漢唐王朝疆域遼闊,對內陸邊疆地區(qū)往往是通過冊封和朝貢實施控制,很不穩(wěn)定。元朝的遼闊疆域則與王朝統(tǒng)治相始終,邊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現出與內地一體化的趨勢。(4)民族關系:元朝存在民族矛盾,但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期間,形成了我國回族的前身——回回。蒙古統(tǒng)治者為維護自身統(tǒng)治實行“四等人制”,依次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隨著時間推移,民族矛盾逐漸減弱。六、明朝(1)戚繼光抗倭: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浙江臺州九戰(zhàn)九捷,在福建、廣東與抗倭將領俞大猷共同抗倭,東南沿海形勢逐漸穩(wěn)定。(2)澳門:16C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曬貨物為借口賄賂香山縣地方官,獲得了在濠鏡澳(今澳門)的租住權。(3)臺灣:荷蘭和西班牙分別占據了臺灣島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蘭擊敗退出臺灣。(4)蒙古人形成的韃靼、瓦剌:明為抵御其南下修筑長城。明中期,瓦剌、韃靼威脅北部邊防,兩次突破長城深入內地,包圍北京。瓦剌曾俘虜明英宗。1571年,韃靼首領俺答汗與明朝簽訂和議、接受冊封。雙方恢復并擴大貿易關系,直到明末基本維持和平。(5)藏族地區(qū)(明朝時稱烏思藏):明封授當地僧俗首領法王、王等稱號,并設立行都指揮使司等機構管理西藏軍民事務,任用藏族上層人士進行管理。(6)東北地區(qū):明朝前期,在黑龍江流域設立了奴兒干都司,并對東北女真各部落首領封授官號。七、清朝(1)東南: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1684年清朝在臺灣設府,隸屬福建省。(2)東北:17C中葉,沙皇俄國入侵黑龍江流域,康熙領導清軍展開雅克薩之戰(zhàn)。1689年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qū)都是中國領土。(3)西北:①17C后期,漠西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叛亂,向東進攻漠南和漠北蒙古,1757年被康熙帝平定。②維吾爾族貴族大、小和卓叛亂,最終被乾隆帝平定。③乾隆在蒙古族地區(qū)設立蒙、旗兩級單位進行統(tǒng)治,任命蒙古王公為盟長、旗長。④1762年,乾隆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總領軍政事務。(4)西藏:①康熙冊封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②1727年雍正設立駐藏大臣,代表朝廷共同治理西藏(金瓶掣簽制度);③1793年乾隆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條,以法律形式明確和落實了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管轄權。(5)西南:改土歸流(任命有任期、可調動的流官)強化了清政府對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6)專設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務,對邊疆地區(qū)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優(yōu)待各族上層分子,保證了局勢的穩(wěn)定。(7)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西南抵喜馬拉雅山脈。八、近現代(1)1840-42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敗,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2)1856-60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敗,與英法聯(lián)軍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司。(3)1858年,與俄國簽訂《璦琿條約》割讓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余萬平方千米的中國土地。(4)19C60S后,中國出現了嚴重的邊疆危機:①新疆:1864年少數民族上層分子反對清朝,英國支持的浩罕國軍事首領阿古柏入侵,占領南、北疆部分地區(qū),俄國出兵占領伊犁地區(qū)。1878年左宗棠收復新疆。1884年在新疆正式建省,使西北邊疆渡過了危機。②中法戰(zhàn)爭:1883年底中法戰(zhàn)爭打響。1884年8月,法偷襲馬尾軍港,炮毀福州造船廠。同年法進攻臺灣,臺灣軍務大臣劉銘傳多次擊退法軍。1885年3月,馮子材領導清軍取得鎮(zhèn)南關大捷。6月中法簽訂《越南條款》,承認法國占領越南。1885年臺灣建省,清政府強化了對臺灣的管轄。(5)1894-95中日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后被俄、德、法干涉還遼,并向清政府索取贖遼費)、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致遠艦鄧世昌、經遠艦林永升、臺灣義勇軍劉永福)(6)各帝國主義國家紛紛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在從渤海到南海的中國沿海地區(qū)強租租借地;俄國租旅大,英國租威海衛(wèi),德國租膠州灣,英國租九龍,法國租廣州灣。(7)1931-45日本侵華戰(zhàn)爭勝利,臺灣光復,作為中國的一個省回到祖國懷抱。(8)1949.04.23渡江戰(zhàn)役勝利,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統(tǒng)治覆滅后退至臺灣,臺灣問題開始形成。(9)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基本實現了祖國大陸的統(tǒng)一。(10)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11)20C80S初,針對臺灣問題,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12)1984.12中國政府同英國政府簽署中英聯(lián)合聲明。1997.07.01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正式成立。(13)1987.04中國政府同葡萄牙政府簽署中英聯(lián)合聲明。1999.12.20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正式成立。(香港和澳門的歸回標志著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向前邁出重要一步)(14)現代以來對臺灣問題的解決:①1979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布《告臺灣同胞書》;②1981.09.30全國人大常委會會長葉劍英進一步闡明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tǒng)一的九條方針政策;③1992.11海協(xié)會(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與?;鶗ㄅ_灣海峽交流基金會)達成“九二共識”,即“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tǒng)一”;④1993.04海協(xié)會會長汪道涵與?;鶗麻L在新加坡進行汪辜會談,標志著兩岸關系發(fā)展邁出了重要一步,兩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