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天津市高考文綜歷史試卷(原卷版)_第1頁
2008年天津市高考文綜歷史試卷(原卷版)_第2頁
2008年天津市高考文綜歷史試卷(原卷版)_第3頁
2008年天津市高考文綜歷史試卷(原卷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卷(歷史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0分)1.(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13題)我國古代中央機構不斷變革,曾出現(xiàn)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內閣、軍機處等制度。這些變革反映的趨勢是不斷強化()A.專制皇權B.中央集權C.檢察權力D.對農民的控制2.(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14題)王安石變法解決“積貧”的指導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稅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15題)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這一政策的特點是()A.限制封建剝削B.解放廣大農民C.保護封建剝削D.廢除封建剝削4.(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16題)隋唐時期民族大融合導致了社會觀念的諸多變化,在社會生活方面的表現(xiàn)是()①貴人御饌,盡供胡食②飲茶之風開始盛行③喜吃胡瓜、核桃、甘薯④婦女盛行穿男裝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17題)中國讀書人歷來“恥于言商,恥于言利”,而清末“狀元實業(yè)家”張謇卻放棄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業(yè)。這里反映出的觀念意識是()A.實業(yè)救國B.工商皆本C.重利輕義D.重商輕農【答案】A6.(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18題)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門外(南市一帶)出現(xiàn)了租界與天津地方當局均不實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榮的地區(qū),俗稱“三不管”。這本質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A.封建落后性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D.建設的散亂隨意性7.(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19題)下表為1800—1950年日本東京人口變化狀況(單位:千人)年份1800年1880年1900年1950年人口800105016005425表中人口變化的趨勢表明日本()A.已成為資本主義國家B.工業(yè)化速度加快C.消除了封建生產關系D.成為世界商業(yè)中心8.(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20題)修筑大京九鐵路是中華民族的一個“世紀夢”。上世紀90年代,這個“夢”,僅用了3年時間就變成現(xiàn)實。其主要原因是()A.國家財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資金B(yǎng).改革開放后綜合國力的迅速提高C.國家已具備自主設計施工的能力D.國家加快經濟發(fā)展的迫切需要9.(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21題)下表為1870—1900年世界鐵路發(fā)展狀況(單位:千米)年份世界總里程歐洲美國187021000010500085277188037300016900014400018906170002240002690001900790000284000320133表中信息反映的情況不包括()A.30年間美國鐵路發(fā)展超過歐洲總和B.1870年歐洲資本主義經濟處于領先地位C.鐵路的發(fā)展擴大了歐美之間經濟聯(lián)系D.歐洲地區(qū)內及美國國內貿易不斷擴大10.(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22題)1895年4月,俄國財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領南滿(今東北南部),對我們將是威脅”,為保護西伯利亞鐵路的修筑,應“采取適當措施”。此措施是()A.阻止簽訂《馬關條約》B.聯(lián)合德、法干涉還遼C.租占旅順、大連D.修建滿洲鐵路11.(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23題)對圖7反映的信息理解準確的是()A.國際聯(lián)盟在巴黎和會上誕生B.英法操縱國際聯(lián)盟C.美國無法實現(xiàn)操國際聯(lián)盟計劃D.國際聯(lián)盟不能維護戰(zhàn)后和平12.(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24題)在紐約,一群青年人狂喊:“與其讓俄國人的原子彈來轟擊,不如自己毀滅算了!”在莫斯科,幾名女大學生躲在宿舍內相擁哭嚎,等待末日的到來。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個黑影、聲響都令市民心驚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1961年柏林危機B.蘇伊士運河戰(zhàn)爭C.1964年越南戰(zhàn)爭古巴導彈危機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0分)13.(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37題)(31分)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內容變革與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論語》曰:“學而優(yōu)則仕”。宋真宗在《勸學詩》中說:“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據《明史》記載,明代科舉制“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1)依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核心內容及特點。(4分)(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中“稍變其試士之法”的表現(xiàn)及產生的影響。(4分)材料二19世紀60年代起,我國出現(xiàn)一批新式學堂,開設了外語翻譯、輪船駕駛、天文、測算、軍械、行軍面陣等課程。(3)材料二中新式學堂由何者創(chuàng)辦?(2分)從課程內容說明新式學堂在當時所起的作用。(3分)材料三1904年清政府學部頒行《奏定學堂章程》,規(guī)定中學堂課程,課時如下:課程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學外語歷史地理幾何代數植物動物理化圖畫法制理財體操合計課時5451936111120884310180(4)與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學堂課程內容有哪些特點?(4分)你怎樣評價?(2分)材料四德國萊比錫大學建于1409年,初期開設的課程有神學、文科(語言)、法學、醫(yī)科。以后逐漸增加,至19世紀開設了數學、天文學、哲學、邏輯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解剖學等幾十個科目,并設立了研究院,鼓勵科學研究。德國的其它大學也普遍發(fā)生了這樣的變化。由于教育的高度發(fā)展,德國創(chuàng)造了19世紀末的奇跡。(5)依據材料四歸納15至19世紀德國大學課程改革的趨勢。(4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各舉一例說明這一趨勢對19世紀末的德國產生了哪些影響?(6分)(6)綜上,談談你對教育變革與社會發(fā)展關系的認識。(2分)14.(2008年高考天津文綜39題)糧食問題引發(fā)全球廣泛關注,我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閱讀以下圖文材料產,回答問題。材料一西周時,耒、耜是主要農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過十畝”。戰(zhàn)國時,李悝說:“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1)材料一的歷史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4分)材料二18至19世紀英國議會通過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萬公頃,1790年前后英國開始使用打谷機,以后使用許多新的農業(yè)技術和農業(yè)機械,糧食總產量1700年為3.175百萬夸特,1845年為18.665百萬夸特(夸特:計量單位)。(2)歸納材料二中18至19世紀英國農業(yè)發(fā)展的狀況。(3分)并具體分析農業(yè)進步與工業(yè)發(fā)展之間的關系。(4分)材料三我國糧食產量1959年3400億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