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課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基礎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記載不可能發(fā)生的是()A.秦始皇時,“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帝?!?B.漢武帝時,有人因為孝順父母被推薦為孝廉 C.唐太宗時,為了文成公主進藏的問題召集三省長官進行討論 D.元太祖時,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而設立軍機處解析:秦朝以法治國,創(chuàng)立皇帝制度,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漢武帝時期,實行察舉制,可以憑孝廉而任官,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而且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清朝雍正年間設立軍機處,D錯誤符合題意。答案:D。2.下列不能反映魏晉南北朝時期歷史特點的是()A.南北分裂割據 B.民族交流大發(fā)展 C.南方經濟發(fā)展 D.社會平和安定解析:A.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分裂割據,這與題意不符。B.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zhàn)亂不斷,北方民眾大量南遷,加速了民族融合,這與題意不符。C.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zhàn)亂不斷,北方民眾大量南遷,推動了南方的開發(fā),促進了南方經濟發(fā)展,這與題意不符。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社會平和安定不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點,與題意相符。答案:D。3.《荀子?王霸》曰:“歲終奉其成功,以效于君,當則可,不當則廢?!鄙眺敝ㄍ菩小皯?zhàn)斬一首者,賜爵一級,欲為官者五十石官?!边@表明戰(zhàn)國時期()A.官僚政治已出現 B.實用人才得到重用 C.社會流動性加快 D.兼并戰(zhàn)爭作用明顯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官僚政治的顯著標志是官員由上級直接任命,有一定的任期。材料“戰(zhàn)斬一首者,賜爵一級,欲為官者五十石官”體現的是官僚政治已經出現,A選項符合題意;實用人才得到重用的說法與材料無關,B選項排除;材料未體現社會階層的流動,當時仍然以世襲為主,C選項排除;材料與兼并戰(zhàn)爭無關,D選項排除;答案:A。4.中國古代屢見重用低品級官員的現象,如漢朝的刺史,可以代天巡狩;明代的內閣大學土,成了事實上的宰相;清朝的軍機大臣,能夠駕馭外臣。這些現象反映了()A.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B.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不斷發(fā)展完善 C.刺史、內閣和軍機處的職權擴大 D.皇帝依靠品級低的官員抑制宰相解析:材料中“漢朝的刺史”“明代的內閣大學士”“清朝的軍機大臣”這樣的“低品級官員”受到“重用”,說明中國古代君主不愿將國家權力分配到真正的國家權力機構,而是希望將國家權力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以加強集權,鞏固統治。故答案為A項。B項,材料中只有“刺史”具有監(jiān)察權,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都不具備監(jiān)察權,排除;C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內閣、軍機處都不是國家法定的中央機構,他們的職權大小完全取決于皇帝(君主),“職權擴大”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刺史”“代天巡狩”時代表皇帝和中央政府,而不是抑制宰相,明朝時在廢除宰相制度后才設立了內閣,內閣大學士職權大小、有無取決于皇帝(君主),清朝軍機大臣也只能“跪受筆錄”“上傳下達”,他們的權力有限,品級低下,都不能與以前位高權重的宰相相比,排除。答案:A。5.我國古代中央機構不斷變革,曾出現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內閣、軍機處等制度。這些變革反映的趨勢是不斷強化()A.中央集權 B.專制皇權 C.監(jiān)察權力 D.改革力度解析:結合所學可知,秦朝三公九卿以皇權為核心、均由皇帝任免,三省六部下相權一分為三,皇權得以加強,內閣充當顧問咨詢機構,軍機處的設立使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均體現了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故B項正確。A項,題干信息與中央集權無關,排除。C項題干與監(jiān)察權力無關,排除。D項,題干與改革無關,排除。答案:B。6.“詔遷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于是代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蔽闹刑岬降脑t書出自北魏孝文帝遷都原文,其意義是()①適應了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需要②不僅打擊了鮮卑貴族勢力,而且加強了對中原統治③促進了民族間交流和大融合④使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荒地,并取代了為豪強地主把持的宗主督護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北魏孝文帝遷都適應了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需要,不僅打擊了鮮卑貴族勢力,而且加強了對中原統治,促進了民族間交流和大融合,故①②③均正確。均田制使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荒地,三長制取代了為豪強地主把持的宗主督護制,④所說的意義與遷都無關,排除。答案:B。7.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后,在基層推行了宗主督護制。出任宗主大多是()A.鮮卑貴族 B.少數民族首領 C.地方豪強地主 D.一般平民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后,在基層推行了宗主督護制,出任宗主大多是地方豪強地主,故C正確;AB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答案:C。8.史料記載,北魏初年“州郡之民,或因年儉流移,棄賣田宅,漂居異鄉(xiāng),事涉數世”,后來卻紛紛“返舊墟”,引起這種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當時統治者實行了()A.屯田制 B.均田令 C.征役制 D.雇募制解析:北魏初年,州郡之民棄賣田宅,漂居異鄉(xiāng),后來卻紛紛“返舊墟”,主要是因為當時統治者實行了均田令,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農民向政府交納租稅,并承擔一定的徭役和兵役,使自耕農民能比較穩(wěn)定地占有和使用土地,故B正確;A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答案:B。9.北魏統一北方后,在黃河流域逐漸采用先進的經濟形式發(fā)展經濟,這種經濟形式的實質是()A.奴隸制經濟形式 B.半封建半奴隸制經濟形式 C.封建制經濟形式 D.半畜牧半農業(yè)經濟形形式解析:結合所學可知,北魏統一北方后,在黃河流域逐漸封建化,采用漢族先進的封建經濟發(fā)展經濟,因此實質是封建制經濟形式,故C項正確。ABD三項均錯誤,排除。答案:C。10.成書于5世紀的《洛陽伽藍記》記載:“自晉宋以來,視洛陽為荒土……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边@段文字主要反映了()A.北魏遷都洛陽,促進了洛陽的繁榮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發(fā)展 C.南朝統治下的洛陽,經濟得到恢復 D.洛陽成為當時的商業(yè)中心答案:依據材料“5世紀”可知,處于孝文帝改革時期,依據材料“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可以看出孝文帝遷都洛陽,促進了洛陽的繁榮,故A項正確。B項是對材料的誤解,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遷都洛陽的影響,故C項錯誤。材料體現了遷都洛陽后,洛陽經濟發(fā)展的表現,但是不能說明洛陽成為當時的商業(yè)中心,故D項錯誤。答案:A。二.材料分析題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時民困饑流散,豪右多有占奪,(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納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詔均給天下民田:“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奴婢依良。丁牛一頭受田三十畝,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還受之盈縮……”于是海內安之。﹣﹣《魏書》材料二: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評價,學術界有不同的聲音。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認為北魏政權的衰落和滅亡緣于“漢化”政策;而當代著名史學家黃仁宇卻認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國再統一的工具”。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據材料一概括指出采取這一措施的原因。(2)你同意材料二中哪種觀點?說明同意的理由。解析:(1)第一小問的措施,依據材料一“高祖深納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可以得出措施是均田制。第二小問的原因,依據材料一“時民困饑流散,豪右多有占奪”概括即可。(2)本小問屬于開放性題,可贊同趙翼,也可贊同黃仁宇,如贊同趙翼,結合孝文帝漢化政策的消極影響解答即可;如贊同黃仁宇,結合孝文帝漢化政策的積極影響解答即可。答案:(1)措施:均田制。原因:百姓貧困;人民流離失所;土地兼并現象嚴重。(2)觀點:同意趙翼,認為北魏政權的衰落和滅亡緣于“漢化”政策。依據:北魏推行“漢化”政策放棄了本民族的歷史傳統,改鮮卑族的勇武之風為漢人的文弱之氣,削弱了北魏的軍事力量。也造成了鮮卑族內統治階層的分裂,失去了統治的根基,最終導致國力日衰。觀點:同意黃仁宇,認為改革對國家的再度統一有重大意義。依據:漢化政策改變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經濟發(fā)展,促進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發(fā)展,為隋唐大一統奠定基礎。北魏孝文帝改革極大地促進了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后,這種隔絕的局面被打破了。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以洛陽為陣地,復興了北方的中原文化,為南北文化的雙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礎。南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官制律例禮樂文化的建構當中,南方文化充當著輸出者的角色,經由士人北來等傳播途徑,成為北方制度文化建設的重要元素?!蔽盒⑽牡弁菩袧h服,褒衣博帶,而其時南朝服飾卻是“小作冠帽,短制衣裳”?!硪环矫?,南方的聲韻之學又深深地影響了北朝士人。﹣﹣摘編自楊柳《從<洛陽伽藍記>看北魏后期南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材料二:對于南朝北投者,拓拔氏尤能注重拔耀……這種情況與南朝統治者專重僑姓,排斥南人,而晚渡北人又被目為荒愴,備受排斥,北方各族更不予考慮者,迥不相同。﹣﹣摘編自周一良《魏晉南北朝札記》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孝文帝漢化改革的主要內容,并分析當時南北文化交融的具體表現和顯著特征。(2)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引發(fā)民族交融的主要因素及影響。解析:(1)第一小問的內容,依據材料一可以看出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移風易俗和政治措施,結合所學知識解答即可。第二小問的表現,依據材料一“在官制律例禮樂文化的建構當中,南方文化充當著輸出者的角色,經由士人北來等傳播途徑,成為北方制度文化建設的重要元素?!蔽盒⑽牡弁菩袧h服,褒衣博帶,而其時南朝服飾卻是“小作冠帽,短制衣裳”。……另一方面,南方的聲韻之學又深深地影響了北朝士人”可知,表現是禮儀文化的建構;服飾風俗的交流;聲韻之學的互動。第三小問的特點,依據材料一“為南北文化的雙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礎”可以得出特征是雙向的交流與融合。(2)第一小問的因素,依據兩則材料可以看出因素是遷都洛陽;漢化改革;吸納南方賢才。第二小問的影響,結合所學可知,影響是促進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北方少數民族的封建化;為隋唐大一統奠定基礎。答案:(1)內容:說漢話、穿漢服、改漢姓、學習漢族典章制度。表現:禮儀文化的建構;服飾風俗的交流;聲韻之學的互動。特征:不是一邊倒“漢化”,而是雙向的交流與融合。(2)因素:遷都洛陽;漢化改革;吸納南方賢才。影響:促進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北方少數民族的封建化;為隋唐大一統奠定基礎。13.閱讀下到材料。材料一:史書記載,孝文帝與心腹大臣拓跋澄討論遷都洛陽的問題。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誠知不易,但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丈軌表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蓖匕铣蔚幕卮鹗牵骸耙谅逯袇^(qū),均天下所據,陛下御華夏,輯平九服,蒼生聞此,應當大慶?!辈牧隙翰牧先荷眺闭J為以詩書禮樂為代表的儒家學說是于國有害的寄生蟲。他把禮樂、詩書、修善、孝悌、誠信、仁義、貞廉、非兵和羞戰(zhàn)統稱為“六虱”,認為應統統毀滅。材料四:如圖反映了孝文帝改革時的措施請回答:(1)結合材料一、二分析孝文帝提出遷都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你認為孝文帝遷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材料三、四分別反映的是商鞅變法和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同時指出這些措施在政治、思想上所起的作用。(3)商鞅變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改革的重點、難點和推進改革舉措方面給后人哪些共同的啟示?解析:(1)第一小問的理由,根據材料一“但國家興白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丈軌表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得出民族之間差異很大,且民風強悍,難以文治;根據材料二得出理由二、三:柔然經常南下進犯;洛陽經濟文化發(fā)達,遷都洛陽有利于政治統治。第二小問的主要目的,根據材料一“伊洛中區(qū),均天下所據,陛下御華夏,輯平九服,蒼生聞此,應當大慶”得出學習先進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更好地推進改革,維護統治。(2)第一小問的措施,商鞅,根據材料三“把禮樂、詩書、修善、孝悌、誠信、仁義、貞廉、非兵和羞戰(zhàn)統稱為‘六虱’,認為應統統毀滅”得出“燔詩書而明法令”(或毀滅儒家書籍);孝文帝,根據材料四圖片得出“移風易俗“(或穿漢服,行漢禮等)。第二小問的作用,商鞅,結合所學知識直接作答:加強思想統一;孝文帝,結合所學知識直接得出:加快封建化進程(或促進民族大融合)。(3)根據前面的分析可以直接作答:以推進土地制度(或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革為重點;難點是與舊勢力的斗爭;采取多種方式,推進改革。答案:(1)理由:民族之間差異很大,且民風強悍,難以文治;柔然經常南下進犯;洛陽經濟文化發(fā)達,遷都洛陽有利于加強對中原地區(qū)的統治,有利于鞏固北魏政治統治。主要目的:學習先進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更好地推進改革,維護統治。(2)“燔詩書而明法令”(或毀滅儒家書籍);加強思想統一?!耙骑L易俗“(或穿漢服,行漢禮等);加快封建化進程(或促進民族大融合)。(3)以推進土地制度(或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革為重點;難點是與舊勢力的斗爭;采取多種方式,推進改革。啟示:改革需要堅定的信念敢于和舊勢力斗爭,改革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道路是曲折復雜的。(言之有理即可)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太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貨運車輛掛靠經營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幕墻工程材料運輸與倉儲合同4篇
- 高速公路路面銑刨、攤鋪施工合同范本(2025年)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藝術品拍賣風險評估與控制合同4篇
- 2025年專業(yè)銷售技能培訓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上海市分期付款買賣合同(2篇)
- 2025年ktv裝修合同標準版本(三篇)
- 2025年一年臨時工勞務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個人借款合同擔保人范文(2篇)
- 礦山機械振動篩設備、輸送設備及配件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建議書
- 衛(wèi)生服務個人基本信息表
- 醫(yī)學脂質的構成功能及分析專題課件
- 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的策略創(chuàng)新與實踐路徑
-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北省知名中小學教聯體聯盟中考語文一模試卷
- 安徽省蕪湖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含解析
- 交叉口同向可變車道動態(tài)控制與信號配時優(yōu)化研究
- 燃氣行業(yè)有限空間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
- 數列練習題(含答案)基礎知識點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級上冊英語期中+期末學業(yè)質量測試卷 2套(含答案)
- 通用電子嘉賓禮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