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詩經里的植物_第1頁
于詩經里的植物_第2頁
于詩經里的植物_第3頁
于詩經里的植物_第4頁
于詩經里的植物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有關于詩經里的植物《十畝之間》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逝兮。午飯后,一場雨迎面而來,按捺不住心里的竊喜。迎著雨去了一處桑樹林,隔著車窗便看到肥厚的桑葉,綠瑩瑩的在雨中搖曳。迫不及待地下車,紫紅的桑葚,就這么裝進視線,歡呼一聲,喜悅到無法控制情緒。桑樹很多,何止十畝,無論是溝溝坎坎,還是大片整齊的田地,都是綠油油的葉子。我站在路邊,不需要借住任何家伙什,只需要抬手,就能摘到紫紅的桑葚。桑葚長得奇怪,和其它的果子不一樣,長在枝頭或葉間,它掛滿整個枝條,或三,或兩,或四五個湊成一堆,成熟的紫,半熟的紅,不熟的綠,它們簇擁一起,讓整個枝條碩果累累。我摘桑葚,撿最大的,最紫的摘。經過雨水的清洗,桑葚皮表上帶著油亮的光澤。紫紅的桑葚,一經入口,絲絲酸,絲絲甜,通過口腔送入腹內,于是,心扉都漫延著桑葚的酸甜。因下雨,不見采桑葉的農人,偶有幾個摘桑葚的,打著雨傘,在地里大驚小怪。婦人們歡快的聲音,和紅綠相間的人影,讓一個桑園靈動無比,我的腦海就冒出了《詩經》中的《十畝之間》。經年里,在一片很大很大的桑園里,年輕的姑娘們采桑多悠閑,她們一道唱著歌兒回家轉。在相鄰一片很大的桑園里,漂亮的姑娘們采桑多悠閑,她們一起說說笑笑往家轉。情景何其相似。她們采桑葉養(yǎng)蠶,心情好的出奇,一邊采一邊唱著歌兒。我們摘桑葚,亦是歡呼雀躍。千年前的采桑情景,和千年后的摘桑葚場景,不斷重疊,不斷交替。我在綠色的光影中,暢想遨游。猶記得兒時,村里只有一棵桑樹,長在四姑家的廚房后,樹冠已經高過房頂。四姑本來遠嫁外鄉(xiāng),但是丹江大壩的建設,她的村莊要移民。四姑又回到故鄉(xiāng),被冠以“投親靠友?!辈粫缘盟墓眉艺烷L出一棵桑樹,每年立夏前后,桑樹結了桑葚,為了一飽口福,我們經常在四姑家房子前后轉悠。有時候趁四姑不注意,抱著樹,蹭蹭地爬上去。那會兒,似乎從來沒有吃過長紫的桑葚。桑葚還是淺紅色,酸得澀口,就這也不影響大家對桑葚的喜愛。有些淘氣的孩子,拿石頭扔上樹枝打,用棍棒敲,這些家伙什不長眼,經常落在四姑的屋頂上,茅草屋經不起這些磚頭瓦礫的肆虐,被砸出一個又一個破洞。善良的四姑惱怒了,她拿著棍子站在樹下,大聲呵斥,嚇得還沒有靠近桑樹的我們,四散而逃。盡管這樣,依舊不影響我們偷摘桑葚的樂趣。讀小學的時候,鄰村的村子比較大,桑樹也多。有個同學從小殘疾,兩腿彎曲,走路一跳一跳,模樣長得也嚇人。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玩。有一天,他竟然從書包里掏出一把一把泛著紅的桑葚,那些好像蟲子的桑葚,極大地吸引著味覺。于是,一班同學擁蜂而上,爭著搶著把他的桑葚弄到自己的瓶子里。讀小學那幾年,每每到吃桑葚的時節(jié),殘疾同學就用這樣的方式,迎來大家的追捧。他瘸著腿,一跳一跳,把桑葚挨個分給同學們。大家說謝謝的時候,他只是咧著嘴巴,傻乎乎地笑。許多年后,我在寺灣鎮(zhèn),見過千畝桑園,那是地方政府打造的示范基地。桑樹枝條綠得耀眼,被修剪得矮矮的,我蹲在地里摘桑葚,吃桑葚,手被染紫了,嘴巴也染紫了。時隔幾年,我再次來到這片種植桑樹的土地,入眼的還是那么綠,村莊在綠葉的襯托下,特別白。我一邊摘桑葚,一邊想著經年里的《十畝之間》。無限的拓展思維,我甚至想到了華夏的始祖嫘母,發(fā)現(xiàn)桑蠶,教人們養(yǎng)蠶,才有了絲綢的誕生。中華絲綢澤被古國,惠及全球,在中華和世界文明史上,都寫下了極其光輝燦爛的篇章。而今我所站立的這塊土地,雖然很小,但是因了桑蠶而享譽中原。這里的農人采桑養(yǎng)蠶,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像柔滑的綢緞一樣,柔美,嬌艷,讓人艷羨的同時也欣慰的很?!渡n莨萿》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对娊?周南.卷耳》最初讀《詩經》,字也沒認全,囫圇吞棗,什么也不懂,看一眼,也就過去了。而立之年再讀《詩經》,很多字依舊不認識,但是卻發(fā)現(xiàn)它和生活如此接近,而我,也總是被一些意想不到的事物驚嚇到了。比如“卷耳”。怎么也沒有想到,鄉(xiāng)下再普通不過的一種綠植,竟然被寫進《詩經》,千古流傳,讓人心神震蕩。這首《卷耳》在詩經中排列靠前,隨手點開后,便沉溺其中。詩中采卷耳的是一位思念丈夫的女子,她采了一筐卷耳,因思念丈夫,便棄置路旁,而后的惆悵,憂傷,無奈,讓人不得不感嘆,一位女子對丈夫的思念和愛戀。感慨之后,我想到的是鄉(xiāng)下,那塊我出生成長的地方。在那里卷耳不叫卷耳,大家都叫它“蒼莨萿”。小時候,這種綠植太多了,滿山遍野,那那都是。春來,一場春雨澆透大地,最先冒出兩瓣葉子的便是它,蒼莨萿的兩瓣葉子和鳳仙花的兩瓣葉子是一樣的。而我們也總是分辨不清,曾多次把蒼莨萿誤認為鳳仙花,移栽到花盆中,待到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瓣葉子長出來,才能確認,蒼莨萿和鳳仙花葉子的區(qū)別。蒼莨萿太多了,而且味道不怎么好聞,所以不招人待見,在鄉(xiāng)下,這種綠植牛羊都不吃。書中說它可以食用。我吃過很多種野菜,唯獨沒有吃過蒼莨萿,也沒有見過旁人吃。不過查了資料,得知蒼莨萿籽卻是可以入藥的。曾經和一個老中醫(yī)聊天,他說自然萬物,不僅天生地長的綠植,就是小孩子的尿,成人的糞便,都能治病。想想也是,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在很久的從前,祖先不都是靠這些綠植入藥治病嗎!詩經中采卷兒的婦人,他的丈夫遠行在外,他正行進在崔嵬的山間。留下她形單影只,她想象中丈夫的虺(hui)|?(tui),—種無奈的憂傷,在采卷兒的時候,全部迸發(fā)出來,讓她惆悵不已。印象中,蒼莨萿的葉子很大,蒲扇型的葉子上帶著細絨絨的毛,手摸,有粗糙感。已經記不得它的花長什么樣子,唯一難忘的是它的果實,橢圓形的小小果實,像刺猬一般,渾身長刺,青果果的時候,刺是柔軟的,放在手心,會有癢癢的感覺。成熟的果實扎手的很,那些褐色的果實,不敢觸碰,一不小心,便粘的'滿身都是,又扎又癢。童年,和小伙伴們一起瘋摘蒼莨萿,男孩子總是趁我們不注意,一把蒼莨萿撒到頭發(fā)上,無論多么漂亮的頭發(fā)辮子,也被摧毀到極致。那些蒼莨萿也是無孔不入,打泥的豬從它們中間穿過,帶著厚厚泥漿的身上,便沾滿了蒼莨萿,急得它們滿地打滾,那些帶刺的家伙,卻隨著它們的滾動,沾得越來越緊。游泳過的鴨子,鵝,一搖三晃,路過蒼莨萿叢,一趟下來,羽毛上也沾滿了蒼莨萿籽。還有牛羊,凡是長毛的動物,都逃不過蒼莨萿籽的虐待。這好像也是蒼莨萿的一種手段,只有這樣,它們的籽才能被運載到遠方某個角落,生根發(fā)芽,開辟新的生長空間。小時候,蒼莨萿籽的存在,好像就是為了捉摸人似的。最要命的被娶進村的新娘子,鬧洞房的人可勁兒地鬧新娘子,一把一把蒼莨萿籽揉到新娘梳理得漂漂亮亮的頭發(fā)上,甚至被塞進了衣服里,原本幸福得一天,卻成了悲催的一天。洞房花燭夜,那些美麗的新娘子,被丈夫笨手笨腳的摘去頭上的蒼莨萿籽,頭發(fā)都被揪掉了不少。盡管如此,大家依舊是歡喜的,不管是黏在身上的蒼莨萿籽,還是沾在頭發(fā)上難以摘掉的蒼莨萿籽,都是刻在心上的記憶,那里邊融合了童年的歡樂,承載了少年的友情,更是增加了愛情的溫度,那雙大手,一遍一遍撫摸過柔軟的青色,日子竟然這般美好。卷兒,從經年走來,盡管其中的細節(jié)不盡相同,但那些思念都是歷經滄桑,讓我們在暢懷古人的同時,也感嘆綠植的生命力,穿越千年,還是那么青蔥?!盾嚽安荨凡刹善]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对娊?周南.芣苢》從來沒想到車前草竟然有這么一個好聽的名字“芣苢?!狈丛娊?,看到這兩個字的結構,便由不得的喜歡,看了拼音,才識得它的讀音。讀了釋意才明白,芣苢就是車前草,那是一種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綠植了。芣苢,在我心里,它的名字應該叫“車前子”。鄉(xiāng)下遍地都是,它的用途很廣泛,苗子嫩的時候,被我們挖回家,除水分后涼拌吃,抑或當下鍋菜,下面條。最常用的一種是當做“藥引子”。即醫(yī)生開好的藥方里,需要它做一個引子,放在藥里,加強藥的效果。還有一些人挖了車前子,擺放在窗臺上曬干,說是泡茶喝。能讓我記著車前子,而且對其印象深刻,念念不忘,源于二哥。有一次二哥病了,父親抓了藥,醫(yī)生說需要車前子做藥引。父親放下藥,讓母親熬,他著急慌忙喊我去挖車前子。我不明所以,不懂二哥生病為什么要用車前子,父親心急,懶得和我解釋,抓起一把鐮刀就朝村前跑,在村前的的地埂上,從來不割草的父親,像尋找寶物一般,低著頭在地埂尋上找。對于經常割草的我來說,車前子再熟悉不過。噘著嘴巴跑到河邊的堤岸上,我知道那里車前子最多。車前子的根是直長的,根莖很短。葉子像蓮花一般盛開,那些橢圓形的葉片或平臥、或斜展或直立,花長得奇怪,花莖好似小很細小的花。鄉(xiāng)村花太多,以至于我從來沒有注意過車前子的花,印象中只記得那一根根花莖上的絮絮。什么顏色也沒有概念了。用鐮刀將車前子連根挖起,待父親用籃子裝上,回家后洗洗干凈,放進藥罐中。嗅著那些苦苦的中藥,我第一次知道車前子原來可以入藥。讀了《詩經》中的芣苢才曉得,在很久很久的從前,這種古老的植物已經被人們廣泛應用了。那些綠綠的植物,還有治療不孕不育的功效。想想也是,本草綱目言,草木皆入藥。每一種植物都是獨特的,都有不同的藥性。它們生于空曠的自然,吸納天地靈氣,吞吐精華,最后孕育成精靈,為人們做出自己的貢獻?!对娊洝分胁善]苢的場景很大,那些挎著籃子的女子,采呀采,采呀采,一片一片摘下來,一把一把捋下來,最后多得沒有地方放了,掖起衣襟兜回去。這樣的場景,和我兒時的故鄉(xiāng)何其相似,村子里大嬸大娘,在各種綠植返青之后,頭上裹了毛巾,胳膊上挎著籃子,便興沖沖地出門去。春天,放眼看去,山坡上,地埂上,河堤上,到處都蹲著人影。她們左手提著籃子,右手拿著鐮刀,見到能吃的野菜便挖出來,擻擻根部的土,用嘴吹吹葉子上的浮灰,然后才放進籃子。在眾多的野菜中,芣苢便是其中的一種。那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