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蟲害發(fā)生與防治_第1頁
植物蟲害發(fā)生與防治_第2頁
植物蟲害發(fā)生與防治_第3頁
植物蟲害發(fā)生與防治_第4頁
植物蟲害發(fā)生與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蟲害及其防治2015年6月2日主要內容昆蟲學基礎知識昆蟲的生物學特性昆蟲的分類農業(yè)常見昆蟲昆蟲的外部形態(tài)六足四翅。身體分為頭、胸、腹昆蟲基本形態(tài)1、頭部有一對觸角,一對復眼、0-3只單眼和口器,因而是感覺和取食的中心2、胸部著生有兩對翅和三對足,是運動的中心3、腹部包藏著主要內臟器官,后部有生殖器官,是生殖和代謝的中心昆蟲的體驅的一般構造頭部胸部腹部觸角復眼單眼口器前足中足后足氣門產卵器尾須聽器前翅后翅前胸中胸后胸昆蟲的口器咀嚼式刺吸式銼吸式虹吸式嚼吸式舐吸式咀嚼式昆蟲的危害狀咀嚼式昆蟲的危害特點植物受到機械損傷,如:沿葉緣蠶食葉片成缺刻在葉片中間嚙成大小不同的孔洞鉆入葉片上下表皮之間蛀食葉肉,形成彎曲的蟲道或白斑;鉆入植物莖稈、花蕾、鈴果,造成作物斷枝、落蕾、落鈴;在土中取食剛播下的種子或作物的地下部分,造成缺苗、斷壟吐絲卷葉,躲在里面咬食葉片咀嚼式口器是最原始和最典型的口器刺吸式昆蟲的危害狀刺吸式昆蟲的危害特點被害植物外表通常不會殘缺、破損,一時難以發(fā)現。葉面形成變色斑點,主要是由于注入植物組織內的唾液酶,破壞葉綠素所致;枝葉生長不平衡而卷縮扭曲;因取食刺激形成癭瘤;取食的同時傳播病毒病。虹吸式昆蟲的危害狀吸果夜蛾薊馬虹吸式昆蟲的危害特點1、虹吸式口器的昆蟲只有極少吸果夜蛾類能穿破果皮吸食果汁,大部分蛾蝶類成蟲不危害植物,僅通過虹吸式口器吸取花蜜。但蛾蝶類幼蟲期為咀嚼式口器,很多種類是重要農業(yè)害蟲。2、銼口器為薊馬類所特有。取食時以左上顎銼破植物組織表皮,然后吸取汁液。被害植物常出現不規(guī)則的變色斑點、畸形或葉片皺縮卷曲等癥狀。昆蟲的生物學特性1、昆蟲生殖方式的多樣性兩性生殖孤雌生殖卵胎生多胚生殖2、不全變態(tài):昆蟲的一生只經過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

完全變態(tài):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完全變態(tài)3、蛻皮昆蟲幼蟲期的主要特點是不斷取食與快速生長發(fā)育,使得昆蟲原有的體壁限制了它的生長,必須周期性地脫去舊表皮代之以新表皮,這個過程稱蛻皮,脫下的舊表皮稱為蛻。昆蟲每脫一次皮,就增加一齡。兩次脫皮之間的時間稱為齡期。害蟲的食量和抗藥力是隨著蟲齡增加而加大的,且同一種昆蟲幼蟲剛蛻皮后或低齡期體壁較薄,藥劑也易進入,因此應抓住害蟲的低齡階段開展防治,可收到較為理想的防治效果。4、世代昆蟲的卵或若蟲,從離開母體發(fā)育到成蟲性成熟并能產生后代為止的個體發(fā)育史,稱為一個世代。完成一個世代所需要的時間,稱為世代歷期。5、習性食性休眠滯育趨性:趨光性、趨化性假死性:甲蟲受震動后從樹上掉下遷飛性:稻飛虱、稻縱卷葉螟昆蟲分類直翅目Othoptera纓翅目Thysan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同翅目Homoptera鱗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直翅目昆蟲直翅目昆蟲簡介前翅革質,后翅膜質靜止時成扇狀折疊口器咀嚼式,雄蟲常具發(fā)音器,不完全變態(tài)例如:包括蝗蟲、蟋蟀、螻蛄等纓翅目昆蟲纓翅目昆蟲簡介纓翅目昆蟲通稱“薊馬”體微小至小形,口器銼吸式,左右不對稱翅狹長,具少數翅脈或無翅脈漸進變態(tài)。一般吸取植物汁液,為害禾谷類、棉花和煙草等,半翅目昆蟲半翅目昆蟲簡介半翅目的昆蟲人們習慣叫做“椿象”口器是刺吸式前翅為半鞘質,后翅為膜質在胸部腹旁邊有臭腺,能揮發(fā)臭液椿象又被叫做“臭屁蟲”例如:綠盲椿、三點盲椿同翅目昆蟲同翅目昆蟲簡介為不完全變態(tài),屬于刺吸式口器類前后翅均為膜質,靜止時呈屋脊狀覆于體背,很多種類的雌蟲無翅例如:飛虱類、蚜蟲類、粉虱類鱗翅目昆蟲鱗翅目昆蟲簡介包括所有的蛾類和蝶類:最大的特點是翅面上均覆蓋著小鱗片,口器為虹吸式幼蟲為多足型,屬于完全變態(tài)類型例如:菜粉蝶、斜紋夜蛾、棉鈴蟲、菜青蟲、稻縱卷葉螟、鉆心蟲、蘋果小卷葉蛾、玉米螟等鞘翅目昆蟲鞘翅目昆蟲簡介鞘翅目昆蟲也就是甲蟲前翅堅硬,后翅膜質化口器咀嚼式,屬于完全變態(tài)類型食性復雜:有肉食性、植食性、腐食性等例如:金龜類、豆象類螨類螨類的特點:1、身體分節(jié)不明顯;2、一般有足4對,某些(如癭螨)

只有2對足;3、螨類均無翅4、可分為卵、幼螨、若螨(又分為第1若螨和第2若螨)及成螨幾個發(fā)育階段;幼螨只有3對足,若螨和成螨具有4對足農業(yè)常見昆蟲一、蔬菜害蟲二、柑橘害蟲三、水稻害蟲四、棉花害蟲五、地下害蟲蔬菜害蟲-吸汁類-粉虱蔬菜粉虱1、形態(tài)特征:成蟲淡黃色2、危害癥狀:吸食植物汁液,使葉片發(fā)黃、萎蔫3、發(fā)生規(guī)律:趨綠性4、防治要點:連續(xù)多次用藥5、防治藥劑:吡蟲啉、啶蟲咪蔬菜害蟲-吸汁類-薊馬1、形態(tài)特征:體淡黃至深褐色2、危害癥狀:群集于蔬菜葉背吸汁危害3、發(fā)生規(guī)律:一般溫度25°以下,相對濕度60%以下有利于薊馬發(fā)生,高溫高濕不利于發(fā)生4、防治要點:在植物生長受害初期開始防治,每隔7天用藥一次5、防治藥劑:吡蟲啉、噻蟲嗪蔬菜害蟲-吸汁類-蚜蟲1、形態(tài)特征:有翅雌蚜蟲頭、胸黑色;無翅雌蚜蟲呈黃綠色2、危害特點:附在葉面,吸取葉片的營養(yǎng)物質,是傳染病毒的主要媒介3、發(fā)生規(guī)律:時晴時雨天有利于蚜蟲蟲口增長4、防治要點:害蟲發(fā)生時開始用藥,每隔7天用藥一次,建議輪換使用農藥5、防治藥劑:啶蟲咪、功夫蔬菜害蟲-食葉類-小菜蛾1、形態(tài)特征:成蟲為灰褐色2、危害特點:將菜葉食成空洞,嚴重時全葉被吃成網狀3、發(fā)生規(guī)律:長江流域3-6月和8-11月兩次高峰期,秋季重于春季4、防治要點:在幼蟲低齡期用藥最佳5、防治藥劑:阿維菌素、氟蟲腈、氟啶脲蔬菜害蟲-食葉類-甜菜夜蛾1、形態(tài)特征:體色變化大,腹部有明顯的黃白色縱帶2、危害特點:將葉片吃成缺刻,嚴重時僅剩葉脈和葉柄3、發(fā)生規(guī)律:晝伏夜出,秋季發(fā)生量大4、防治要點:建議傍晚用藥5、防治藥劑:甲維鹽、氟啶脲蔬菜害蟲-食葉類-斜紋夜蛾1、形態(tài)特征:頭部黑褐色,胸足近黑色,腹足暗黑色2、危害特點:幼蟲食葉、花蕾、花及果實,嚴重時可將全田作物吃光3、發(fā)生規(guī)律:3齡前僅食葉肉,呈白紗狀后轉黃,4齡后進入暴食期;傍晚出來危害,在7-10月發(fā)生嚴重4、防治要點:群集危害,要在卵孵化后立刻用藥,每隔7天用藥一次5、防治藥劑:虱螨脲、氟啶脲、甲維鹽蔬菜害蟲-食葉類-菜青蟲1、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灰黑色,翅白色,頂角灰黑色2、危害特點:2齡幼蟲只啃食葉肉,3齡后可蠶食整個葉片,輕則蟲口累累,中則只剩下葉脈3、發(fā)生規(guī)律:春秋兩季是高峰期4、防治要點:幼蟲3齡前施藥,采收前10天停止施藥5、防治藥劑:高氯、毒死蜱、氟啶脲蔬菜害蟲-食葉類-跳甲1、形態(tài)特征:黑色小甲蟲,鞘翅上各有一條黃色縱斑2、危害特點:幼苗期危害最為嚴重,蛀食根皮,咬斷須根,使葉片萎蔫枯死3、發(fā)生規(guī)律:濕度高的區(qū)域的發(fā)生高于濕度低的區(qū)域,秋季發(fā)生重于春季4、防治要點:防治要采取藥水灌根的辦法5、防治藥劑:毒死蜱、啶蟲咪、異丙威蔬菜害蟲-鉆蛀類-豆莢螟1、形態(tài)特征:幼蟲初為黃色,后轉綠色。老熟后轉紫紅色2、危害特點:幼蟲常卷葉危害或蛀入莢內取食幼嫩種粒3、發(fā)生規(guī)律:干旱條件下發(fā)生數量多,危害較重4、防治要點:幼蟲一般早晚時候轉株,抓住這些用藥環(huán)節(jié),效果最佳5、防治藥劑:甲維鹽、氟啶脲蔬菜害蟲-鉆蛀類-美洲斑潛蠅1、形態(tài)特征:成蟲小,淺灰黑色,后變?yōu)槌赛S色2、危害特點:幼蟲危害葉柄,產生不規(guī)則的的白色蟲道3、發(fā)生規(guī)律:溫度在20-30°之間危害大;5月以及11月危害嚴重4、防治要點:初見食痕時開始用藥5、防治藥劑:阿維菌素、滅蠅胺、毒死蜱柑橘害蟲-銹蜘蛛1、形態(tài)特征:成螨似胡蘿卜形,淡黃色2、危害特點:吸食柑橘汁液,使果皮變成黑褐色3、發(fā)生規(guī)律:6-9月為發(fā)生盛期,久旱之后降雨,蟲害發(fā)生量大4、防治要點:柑橘果皮呈黑色時立刻用藥5、防治藥劑:四螨嗪.三唑錫、雙甲脒、噠螨靈柑橘害蟲-紅蜘蛛1、冬卵呈淡橘紅色,取食后變暗紅色,夏卵呈淺黃色,逐漸變暗綠色2、危害特點:受害后出現失綠小斑點,甚至葉片蒼白或焦枯的斑塊3、發(fā)生規(guī)律:4-5月和9-10月為發(fā)生高峰期4、防治要點:發(fā)生高峰期進行重點防治5、防治藥劑:阿維菌素、三唑錫、缺螨特柑橘害蟲-介殼蟲1、形態(tài)特征:雌成蟲介殼黃褐色,邊緣灰白色2、危害特點:葉片受害處輕則出現淡黃色斑點,重則出現黃色大斑塊3、發(fā)生規(guī)律:5月盛發(fā)期,溫暖潮濕和隱蔽的環(huán)境最利于介殼蟲發(fā)生呢個和危害4、防治要點:低齡時使用5、防治藥劑:毒死蜱、噻嗪酮柑橘害蟲-潛葉蛾1、形態(tài)特征:成蟲全體銀白色,幼蟲黃綠色2、危害特點:在嫩葉表皮蛀食后形成白色的彎曲蟲道3、發(fā)生規(guī)律:8-9月危害最盛,幼樹發(fā)生嚴重4、防治要點:重點噴施在樹冠外圍和嫩芽嫩梢處5、防治藥劑:滅蠅胺、阿維菌素、甲維鹽柑橘害蟲-椿象1、形態(tài)特征:成蟲盾形,若蟲橢圓形,初孵時紅色2、危害特點:成蟲吸食葉片,使吸食部位呈現褐色灼傷狀3、發(fā)生規(guī)律:4、5月尾產卵盛期4、防治要點:3-4月用藥5、防治藥劑:氟蟲腈、毒死蜱、功夫、氟啶脲水稻害蟲-二化螟1、形態(tài)特征:老熟時的幼蟲體背有5條褐色縱線,腹面灰白色2、危害特點:前期造成水稻枯鞘和枯心苗,后期造成白穗3、發(fā)生規(guī)律:在嫩葉上產卵;2-3齡蛀入莖稈;3齡后造成轉株危害,一株內幼蟲多達幾十條4、防治要點:施藥前先將田塊灌水,根據病蟲情報用藥5、防治藥劑:水胺硫磷、三唑磷、丙溴磷、氟啶脲水稻害蟲-三化螟1、形態(tài)特征:老熟時的幼蟲淡黃綠色,體背有一條半透明的縱線2、危害特點:幼蟲鉆入稻莖蛀食危害,抽穗期危害形成枯孕穗3、發(fā)生規(guī)律:黃昏后飛出活動,三化螟危害稻株一般一株內只有1頭幼蟲4、防治要點:施藥前先灌水,根據病蟲情報施藥5、防治藥劑:氯蟲苯甲酰胺、甲維鹽、氟啶脲水稻害蟲-稻縱卷葉螟1、形態(tài)特征:幼蟲黃綠色,成蟲翅中部有3條黑色條紋2、危害特點:幼蟲吐絲將葉片卷成管狀蟲苞,嚴重時造成全田葉片枯白3、發(fā)生規(guī)律:晚上活動,有趨密、趨那嫩綠和群集習性,危害后使葉片呈白條狀4、防治要點:稻葉剛出現被啃食的白點時施藥5、防治藥劑:甲維鹽、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酰胺水稻害蟲-稻飛虱1、形態(tài)特征:有褐飛虱、白背飛虱、灰飛虱三類2、危害特點:大量吸食稻株汁液,以及產卵時所造成的傷痕,可造成稻株基部莖枯黃倒伏,籽粒不實,甚至引起嚴重減產3、發(fā)生規(guī)律:稻飛虱喜溫愛濕,濕度越大越有利于其發(fā)生;夏季多雨、種植過密、長勢過旺都有利于其發(fā)生4、防治要點:田間蟲口密度達到5頭/從時,施藥一次,收獲前14天停止用藥5、防治藥劑:噻嗪酮、噻蟲嗪、吡蚜酮地下害蟲蠐螬地老虎金針蟲根蛆螻蛄土蠶危害特點:若蟲喜食剛剛播下的種子和幼芽;成蟲咬斷植物主莖,造成缺苗斷壟防治要點:播種前用藥劑淋濕苗床,防止地下害蟲危害種子和種苗,移栽時用藥劑兌水灌根殺地下害蟲,也可用藥劑拌毒土撒在幼苗附近防治藥劑:功夫、百樹菊酯、高氯、毒死蜱、辛硫磷糧食作物主要病蟲害防治及推廣產品作物病蟲害名稱首推產品次推產品其他產品水稻蟲害稻縱高威嚴、濃稠勝青、眾銳、天震英皇二,三化螟(低齡)寶鉆天震皇鉆二,三化螟(高齡)科鉆稻飛虱皇令、皇炮總威、徹除敵敵畏稻象甲甲級毒火高氯福壽螺剿螺殲螺

病害稻瘟病溫科溫潔溫盡條枯玉米蟲害玉米螟勝青高威嚴

病害大小葉斑皇托皇多靈寶托行間除草火鷹,百草枯

經濟作物病蟲害及推廣產品作物病蟲害名稱首推產品次推產品其他產品甘蔗蟲害甘蔗綿蚜甲極毒火

甘蔗螟蟲科鉆勝青皇鉆行間除草火鷹,百草枯

花生蟲害地下害蟲杰樹皇功地蟲版毒火病害葉斑慧博,丙環(huán)唑甲托,多菌靈炭威拌種雙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