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1973-1997 加氣混凝土抗凍性試驗方法》相比于《GB 11973-1989》,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diào)整和更新:

  1. 適用范圍細化:新標準可能對加氣混凝土的類型或應用領域做了更明確的界定,確保測試方法的針對性和適用性更強。

  2. 技術指標更新:針對加氣混凝土的抗凍性評價指標,新標準可能引入了更為嚴格或具體的測試參數(shù),如凍融循環(huán)次數(shù)、凍融溫度范圍、凍融后的強度保持率要求等,以適應材料性能提升和工程實踐需求的變化。

  3. 試驗方法優(yōu)化:在樣品制備、凍融循環(huán)的具體操作流程、以及試驗設備和環(huán)境條件等方面,新標準可能提供了更為詳細的操作指導或引入了新的技術手段,旨在提高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重復性。

  4.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新標準可能對試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處理方法及最終結果的判定標準給出了更詳細的說明,包括統(tǒng)計分析的要求,以確保測試結論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5. 術語和定義明確:為了統(tǒng)一行業(yè)理解和操作,新標準可能對關鍵術語進行了重新定義或補充,消除潛在的混淆,增強標準的可操作性。

  6. 標準結構和表述:從格式到表述,新標準可能按照當時的標準編寫規(guī)則進行了調(diào)整,使其更加規(guī)范、清晰,便于使用者理解和執(zhí)行。

這些變動旨在反映材料科學的進步、施工技術和質(zhì)量控制要求的提升,以及標準化工作的國際化趨勢,確保加氣混凝土抗凍性試驗方法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xiàn)行標準GB/T 11969-2008
  • 1997-11-12 頒布
  • 1998-06-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1973-1997加氣混凝土抗凍性試驗方法_第1頁
GB/T 11973-1997加氣混凝土抗凍性試驗方法_第2頁
GB/T 11973-1997加氣混凝土抗凍性試驗方法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1973-1997加氣混凝土抗凍性試驗方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91.100.300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1973-1997加氣混凝土抗凍性試驗方法Testmethodforfrost-resistanceofaeratedconcrete1997-11-12發(fā)布1998-06-01實施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

GB/T11973-1997前本標準1980年第一次制定為JC272—80部標準,1989年制定并首次發(fā)布為國家標準,1997年第一次修訂,修訂時參照了國外先進標準,結合我國國情,保留了原標準中科學合理的部分,對部分內(nèi)容和條款進行了修訂,將強度損失改為用凍后強度平均值作為評定抗凍性的一個指標。本標準自生效之日起,同時代替GB11973—89。本標準由國家建筑材料工業(yè)局提出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國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常州建筑材料研究設計所。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上海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姜炳年、姚國偉、王其平、金孝杰、李建中。本標準1989年首次發(fā)布,1997年第一次修訂。本標準委托中國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常州建筑材料研究設計所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1973-一1997加氣混凝土抗凍性試驗方法代替GB11973-89Testmethodforfrost-resistanceofaeratedconcrete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加氣混凝土抗凍性試驗用儀器設備、試件、試驗步驛、結果評定和試驗報告,本標準適用于加氣混凝土。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1969—1997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總則GB/T11971-1997加氣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3儀器設備3.1低溫箱或冷凍室:最低工作溫度-30C以下。3.2恒溫水槽:水溫(20±5)℃。3.3托托盤天平或磅稱:稱量2000g·感址!8。3.4電熱鼓風干燥箱:最高溫度200C.4試件4.1試件制備按GB/T11969有關規(guī)定進行。4.2試件尺寸和數(shù)量100mm×100mm×100mm立方體試件一組3塊。5試驗步駿5.1將凍融試件放在電熱鼓風干燥箱內(nèi),在(60±5)C下保溫24h.然后在(80±5)(下保溫24h,再在(105+5)C下烘至恒質(zhì)。5.2試件冷卻至室溫后,立即稱取質(zhì)量精確至1g.然后浸入水溫為(20±5)℃恒溫水槽中.水面應高出試件30mm,保持48h.5.3取出試件,用濕布抹去表面水分,放入預先降溫至-15℃以下的低溫箱或冷凍室中,其間距不小于20mm,當溫度降至-18℃時記錄時間。在(-20±2)C下凍6h取出,放入水溫為(20±5)C的恒溫水槽中,融化5h作為一次凍融循環(huán),如此凍融循環(huán)15次為止。5.4每隔5次循環(huán)檢查并記錄試件在凍融過程中的破壞情況。5.5凍融過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驍?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zhì)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