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學解題技巧超強及練習題含答案_第1頁
初中物理力學解題技巧超強及練習題含答案_第2頁
初中物理力學解題技巧超強及練習題含答案_第3頁
初中物理力學解題技巧超強及練習題含答案_第4頁
初中物理力學解題技巧超強及練習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物理力學解題技巧(超強)及練習題(含答案)一、力學.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C.物體間不接觸就一定沒有力的作用D.施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受力物體【答案】C【解析】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故A正確;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故B正確;C、兩個不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也會有力的作用.如磁鐵吸引鐵釘,故C錯誤;D、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受力物體,故D正確;故選C.【點睛】此題考查了力的概念,為“物體間里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知識點做一個很好的鋪墊,也是后面學習受力分析的基礎,同學們應聯系實際認真分析和領會..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A.一個中學生的重力約500N B.人步行速度約10m/sC.人體的正常體溫約37℃ D.人體平均密度約lg/cm3【答案】B【解析】【解答】A.一個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G=mg=50kgxl0N/kg=500N/A不符合題意;B.人步行速度約1.4m/s,B符合題意;C.人體的正常體溫約37℃,C不符合題意;D.人體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當,約lg/cm?,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o【分析】A、先估計人的質量,再根據G=mg求出重力后判斷;B、根據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分析判斷;C、根據人的正常體溫分析判斷:D、人體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當。3.下圖為“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在彈簧測力計拉力作用下,重6N的物體2s內勻速上升0.1m,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示(不計繩重與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2.4NA.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2.4NC.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功率為0.12WB.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05ms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83.3%【答案】C【解析】【解答】A.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2.4N,A不符合題意;S0.llhB.物體上升的速度為:v=:—云=0.05ms,B不符合題意;C.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功率為P=Fv=2.4Nx2x0.05m/s=0.24W,C符合題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n=X10氓=Gh金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n=X10氓=Gh金XI0(K=6NXh2.4NX3hX100%=83.3%,D不符合題意。s【分析】A、根據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分度值讀出拉力;B、根據v=7求解;&根據P=Fv求——X10^解;——X10^解;D、根據『“怒 求解。故答案為:Co.兩個物體分別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將它們同時浸沒到水中,發(fā)現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的減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斷()A.兩物體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B.兩個物體一定是等重的C.浸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是相同的 D.兩個物體一定處在液體中相同深度【答案】A【解析】【解答】???物體都浸沒在水中,「.F*G-F,即兩物體受到的浮力相同,A項正確;因為只知道物體受浮力的大小關系,據F產G-F所以不能確定物體受重力.浸沒水中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的大小關系,B.C項錯;浸沒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所處的深度無關,D項錯.故選A.分析物體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減少的示數就是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減小的示數相同說明受到的浮力相同.

.如圖所示懸空的磁環(huán)活動中,假設甲、乙、丙三個磁環(huán)相同,中間塑料管是光滑的.當磁環(huán)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甲對乙的作用力h和丙對乙的作用力F2的大小關系是()A.%小于F2 B.%等于F2 C.Fi大于F2 D.無法比較【答案】A【解析】【解答】對乙進行受力分析可在,此時乙受到三個力的作用,豎直向下的重力、甲對乙的豎直向下的作用力%和丙對乙的豎直向上的作用力F2,這三個力平衡,向上的合力等于向下的合力,所以可得甲對乙的作用力Fi小于丙對乙的作用力F2,故答案為:A.【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的能力,在初中物理中算是難題。要找到物體所處的狀態(tài)(物體平衡狀態(tài):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然后按先重力,然后彈力,最后摩擦力的順序分析。不能漏力或多力。6.在學習物體受力分析時,小東對靜止在斜而上的物體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受力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F3是物體受到的重力 B.F4是物體受到的重力,并且等于FiC.F2是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D.h和F3是一對相互作用力,F1=F3【答案】D【解析】【解答】分析4個力的如圖所示:E是木塊受到的重力且是斜面對木塊的支持力F2是木塊受到的摩擦力E是木塊受到的重力且是斜面對木塊的支持力F2是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地面%是斜面受到木坡的壓力可見F3不是重力,故A錯誤:F4雖然是重力但和Fl不相等,而是大于F],故B錯誤;物體是靜止的,不存在滑動摩擦力。F2是靜摩擦力,故C錯誤;F1和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線、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是相互作用力,故D答案正確。【分析】本題學生要明確力的三要素,并能進行受力分析,能準確畫出力的示意圖。.物體被豎直向上拋出后,一個物體被豎直向上拋出后,則A.在上升過程中,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在下降過程中,物體受到的重力較大C.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時,所受重力為零D.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答案】D【解析】物體在上升過程中仍會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錯;同一個物體不論上升還是下降,受到的重力都是相等的,故B錯;上升到最高點時,速度為零,但重力不為零,故C錯;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故D正確;應選D°.下列哪個單位不是SI制基本單位A.牛頓B.秒C.米D.千克【答案】A【解析】在國際單位制中共有七個基本量:長度,質量,時間,電流,熱力學溫度,物質的量和發(fā)光強度。物理學各個領域中的其他的量,都可以由這七個基本量通過乘、除、微分或積分等數學運算導出。故A符合題意。選A。如圖所示,物體A放在斜面CD上靜止,CE為水平面,0表示物體A的重心。圖中OBillCDS0B2_LCE、0B3_LCD、0B4/7CE,能正確表示物體A所受重力方向的是0B20B3OB4【答案】B【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即豎直向下,故OB?是重力的方向.

故選:B.【點睛】知道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作用點在重心,規(guī)則形狀的物體(如球、方形物體等)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一物塊放在斜面上保持靜止不動,圖中關于該物塊受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A.C.A.C.【答案】D【解析】物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根據四個選項可知,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此題主要考查了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畫法,關鍵是確定這幾個力的方向..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下端與物塊相連,一起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現用手對彈簧上端施加5N豎直向上的拉力,物塊沒有被提起來.則擎IA.彈簧對手的拉力大小也一定是5NB.彈簧對手的拉力作用效果使彈簧發(fā)生了形變C.物塊對彈簧的拉力和手對彈簧的拉力的作用點相同D.物塊沒有被提起來,所以彈簧對物塊的拉力沒有產生作用效果【答案】A【解析】【詳解】用手對彈簧上端施加的拉力與彈簧對手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故A正確;手對彈簧的拉力作用效果使彈簧發(fā)生了形變,故B錯誤;物塊對彈簧的拉力和手對彈簧的拉力的作用點分別作用在彈簧頂端和下端,即作用點不相同,故C錯誤;物塊沒有被提起來,是因為受到的合力為零,但彈簧對物塊的拉力的作用效果是存在的,故D錯誤,故選A.12.以卜.為小明的物理筆記摘錄,正確的是A.游泳時,產生了使人前進的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人B.跑步時,腳應向后蹬地,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飛行,此時足球受到重力和腳的踢力D.雞蛋碰石頭,雞蛋破了,說明石頭對雞蛋的力比雞蛋對石頭的力大【答案】B【解析】A、游泳時向后用力劃水人就前進,手對水施加向后的力,水同時對人施加向前的力,人才能夠前進,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水故A錯誤:B、跑步時,腳應向后蹬地,說明物體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確;C、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飛行,此時足球不在受到腳的踢力,故C錯誤:D、雞蛋對石頭的作用力和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它們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錯誤.13.卜.列估測符合實際的是A.人的心臟正常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5sB.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5mC.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00ND.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0m/s【答案】C【解析】【詳解】A.人的脈搏在每分鐘60次多一點,即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絕不會慢到5s跳一次;故A錯誤;B.中學生的身高一般是170cm左右,170cm=1.7m:絕不會達到165m:故B錯誤;C.中學生的質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根據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可得重力G=mg=50kgX10N/kg=500N;故一名中學生所受的重力約為500N符合實際;C正確;D.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Llin/s左右,達不到lOm/s,故D錯誤;故選C..《村居》詩中“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鴨”,描繪兒童放飛風箏的畫面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放風箏的兒童在奔跑中慣性會消失 B.越飛越高的風箏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C.兒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 D.線對風箏的拉力和風箏對線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析】【解答】A、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A不符合題意;B、越飛越高的風箏相對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所以是運動的,B不符合題意;C.兒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C不符合題意;D.線對風箏的拉力和風箏對線的拉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同一直線上所以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質量是物體慣性的唯一量度.參照物:在研究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或者說被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即看該物體相對于所選的參照物位置是否發(fā)生改變即可.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和使接觸面粗糙些.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觸面光滑和減小壓力;(2)用滾動代替滑動;(3)加潤滑油;(4)利用氣墊.(5)讓物體之間脫離接觸(如磁懸浮列車).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力)..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人推車時,人也受到車給人的推力B.兩個物體只要互相接觸,就一定發(fā)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個空易拉罐,易拉罐變癟了,表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D.排球運動員扣球使球的運動方向發(fā)生了改變,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答案】B【解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人推車時車也推人,故A正確;兩個物體即使相互接觸,但是如果不相互擠壓,也不會發(fā)生力的作用,故B不正確: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癟了,說明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C正確;扣球使球的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說明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D正確,故符合題意的是B.16.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受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施力物體B.兩個力大小相同,產生的效果一定相同C.只有直接接觸的物體才可能產生力的作用D.一個物體不能同時與兩個物體有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A.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所以一個物體是施力物,同時也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確:B.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兩個力的大小相同,但如果力的作用點和方向不同,則產生的效果不同,故B不正確;C.力是物體與物體的作用,但受到重力的物體不一定與地球接觸,即兩個物體間不一定接觸也能產生力,故c不正確;D.地球表面上的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即地球能同時與多個物體有力的作用,故D不正確。故選.關于物體重心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B.任何物體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幾何中心上C.不規(guī)則物體沒有重心D.人體具有重心,人體的重心會隨人體的姿態(tài)而發(fā)生變化【答案】D【解析】A、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故A錯誤;B、形狀規(guī)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故B錯誤:C、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任何物體都有重心,故C錯誤;D、重心位置隨質量分布的變化而變化,人體的重心會隨人體的姿態(tài)而發(fā)生變化的,故D正確。故選D。【點睛】質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質地不均勻,外形不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可以利用懸吊的方法確定重心,物體的重心可能不在物體上。.如圖所示實驗中:小鐵球從斜面上滾下,鐵球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線AB運動;若在小球運動路徑旁放一磁體,小鐵球運動路徑將變成曲線AC.該實驗說明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C.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 D.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答案】C【解析】【詳解】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狀態(tài).小鐵球從斜面上滾下,在小球運動路徑旁放一磁體,小鐵球運動路徑將變成曲線AC,即磁體的吸引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方向,故C正確:現象中沒有揭示力的作用相互,也沒有改變物體的形狀,沒有改變物體的快慢,故ABD錯誤.故選C.

.已知被測物體的重力略超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圖中的方法中無法完成測量的是B.C.勸滑輪的電力蛀址小「物體%,B.C.AD.物體物體物體【答案】D【解析】【詳解】A.兩個相同彈簧測力計共同提著一個物體,由力的合成和力的平衡可知兩個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之和等于物體的重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體的重力的一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會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不符合題意;B.動滑輪的重力遠遠小于物體的重力,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約等于物體重力的一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會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不符合題意:C.杠桿的質量忽略不計,由圖可知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F必可知動力小于阻力,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小于物體的重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會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不符合題意;D.下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體的重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超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上面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體的重力和下面測力計的重力之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超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符合題意。.如圖所示,浸在水中的A物體的質量為5kg,B物體的質量為3kg,且整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和細繩自身重力不計,滑輪摩擦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B①物體A處于平衡狀態(tài)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0N③物體A浸在水中的體枳為1000cn?④物體人受到的浮力為20N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②③正確C.只有①②④正確 D.只有①②③正確【答案】C【解析】【詳解】由題意可知,物體A整體處于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①正確;A物體的重力為GA=〃?Ag=5kgx10N/kg=50N:B物體的重力為GB=/〃Bg=3kgx10N/kg=30N:滑輪摩擦不計,由于整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定滑輪不省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體B的重力,大小為30N,故②正確:由圖可知,物體A受到30N的向上的拉力、受到50N的重力,所受浮力為:F;}=G-F^=50N-30N=20N,故④正確;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得到物體A浸在水中的體積為20NV,=v;=£-20NV,=v;=£-'p*g1x1kg/n{x1ON/kg=2x10*3m3=2dm3=2000cm3,故③錯誤。.卜?列數據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一個雞蛋的重力大約為5N一名初中學生的體積大約為50dm3C.教室內的大氣壓約為1x104paD.人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大約為1.5xlO3Pa【答案】B【解析】【詳解】A.根據生活經驗知道,10個雞蛋的質量約是500g,所以,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g,一個雞蛋的重力在0.5N左右,故A錯誤;B.人體密度與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x103kg/m3左右,中學生的質量在50kg左右,體積大約是:V=/H=50kg=0Q5m3=5Qdm3>p1.0x10kg/m故B符合實際;C.教室內的大氣壓接近標準大氣壓,在1X105Pa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D.中學生的重力大約為500N,兩只腳的面積在0.05m2左右,中學生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是:F500Ngnp=—= =10Pa,S0.05nr故D不符合實際。22.如圖所示,是重慶市第14屆芙蓉江龍舟錦標賽舉辦時的現場,下列關于劃龍舟的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員用漿向后劃水使龍舟前進,說明物體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龍舟在最后的沖刺階段速度很快,慣性很大C.運動員不再劃龍舟,龍舟會慢慢停下來,說明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D.龍舟到達終點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答案】A【解析】【詳解】A.運動員用槳向后劃水,對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會對船槳產生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龍舟前進,故A正確。B.因為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與運動速度無關,故B錯誤;C.運動員不再劃龍舟,龍舟會慢慢停下來,原因是龍舟受到水的阻力作用,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c錯誤;D.龍舟到達終點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具有慣性的原因,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不能說”受慣性的作用”,故D錯誤。.手通過繩子提起水桶,手受到向下的拉力,這個拉力的施力物體是A.手 B.水桶 C.地球 D.繩子【答案】D【解析】【詳解】通過繩子提起水桶,與手接觸的是繩子.手對繩子有一個向上的拉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繩子也會對手有一個向下的拉力.所以手受到一個向下的力的作用,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繩子.故選D..用橡皮筋、回形針、棉線、小瓶蓋、牙膏盒、鐵絲、鉤碼和刻度尺等,做一個如圖所示的橡皮筋測力計.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刻度可以標在牙膏盒上B.可以把回形針上端當作指針C.可以利用鉤碼拉伸橡皮筋標注刻度D.不同橡皮筋做的測力計量程都相同【答案】D【解析】【詳解】A.如圖橡皮筋固定在牙膏盒上,豎直放置,測量物體重時,橡皮筋豎直向下伸長,所以刻度可以標在牙膏盒上,故A正確;B.回形針與托盤固定在一起,橡皮筋伸長時隨托盤一起向下運動,所以可以把回形針上端當作指針,故B正確:C.因為鉤碼的重一定,即每個鉤碼的重相同,所以可以利用懸掛不同鉤碼時,拉伸橡皮筋的不同長度,來標注刻度,故c正確;D.材質或粗細不同的橡皮筋,其彈力不同,所以做成測力計后,其量程也不同,故D錯誤:25.關于力的知識,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用手捏一個空礦泉水瓶,瓶變癟了,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B.足球運動員用力把足球踢向遠方,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C.人推車時,同時人也受到車對人的推力D.兩個物體只要接觸,就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詳解】A.用手捏一個空礦泉水瓶,空礦泉水瓶變癟了,是力改變了空礦泉水瓶的形狀,故A正確;B.運動員踢球使球由靜止變?yōu)檫\動,屬于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故B正確;C.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人推車時,人也受到了車對人的推力,故C正

確;D.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例如:兩個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并接觸的木塊間沒有推、拉、擠、壓等作用,沒有發(fā)生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D..“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的成功發(fā)射,標志著中國人實現“奔月”的夢想將成為現實,試分析,下列哪種活動在月球上不可實現.A.利用凸透鏡探究成像規(guī)律 B.利用錄音機錄下自己的歌聲C.利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 D.利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體的重力【答案】B【解析】【詳解】A.可以實現,因為光能在真空中傳播,所以能利用凸透鏡探究成像規(guī)律;B.不能實現,因為聲音傳播靠介質,月球上是真空,聲音不能傳播,所以不能利用聲波進行遠程測距;C.可以實現,因為天平是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工作的,月球上也有引力,只要有引力就能利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D.可以實現,因為彈簧測力計能測量力的大小,月球上存在重力,所以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重力;.踢足球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運動,下列與踢球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踢球時,腳對球施加了力,球對腳沒有力的作用B.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