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考專題復習(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_第1頁
歷史中考專題復習(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_第2頁
歷史中考專題復習(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_第3頁
歷史中考專題復習(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_第4頁
歷史中考專題復習(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一、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演變過程時間戰(zhàn)爭條約主要內容影響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南京條約》割香港島,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協定關稅。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近代史的開端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侵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894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馬關條約》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白銀二億兩,增辟蘇州、杭州、重慶、沙市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侵略的主要方式改為:資本輸出或開設工廠)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辛丑條約》賠償白銀4.5億兩,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反帝,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不準中國人居住。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22年華盛頓會議《九國公約》1921-1922年,巴黎和會后,美、英、法、中、日等9國,舉行了華盛頓會議。主要內容:廢除二十一條,取消外國在華的一切特權,要求中國“門戶開放”,各國在華“機會均等”。打擊了日本獨占中國的計劃,為列強共同掠奪中國提供了條件。使中國重新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專題啟示1、閉關鎖國導致了愚昧落后,所以要堅持對外開放。2、落后就會挨打,所以我們要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3、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的根本原因,使中國人民陷入了苦難的深淵。

二、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包括:經濟、政治、思想近代化三部分;經歷了由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三個階段。近代化的核心是經濟上的工業(yè)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原因指導思想時間\事件主要內容目的影響兩次鴉片戰(zhàn)爭失敗魏源《海國圖志》“師夷長技以制夷”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經濟近代化)①.“自強”:興辦軍事工業(yè)②.“求富”:興辦民用工業(yè)③.籌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④.開辦新式學堂:同文館。為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甲午中日戰(zhàn)爭失敗嚴復《天演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1898年戊戌變法(政治近代化)(君主立憲制)①.政治上: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②.經濟上: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③.文化上;開辦了“京師大學堂”。④.軍事上:訓練新式軍隊。為了變法圖強。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孫中山“三民主義”1911年辛亥革命(政治近代化)(民主共和制)①.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孫中山:三民主義②.意義:推翻了滿清的統(tǒng)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被袁世凱竊取了勝利果實。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現狀,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袁世凱準備復辟民主、科學1915年新文化運動(思想近代化)①.口號:民主、科學②.主陣地:陳獨秀創(chuàng)辦的《新青年》③.內容: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后期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掀起了思想解放的風暴

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fā)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飳n}啟示1、對外開放,學習世界先進技術,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重要保證。2、民族獨立,是國家富強的前提。3、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先進思想的引領。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三、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中國共產黨召開的重要會議)名稱時間地點主要內容歷史意義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嘉興南湖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了黨的中心任務、建立了黨的領導機構。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遵義會議1935年貴州遵義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的工業(yè)化。這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良好開端。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北京①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②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③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共十四大1992年北京確立鄧小平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中共十五大1997年北京把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確立鄧小平理論為全黨和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重要的意義★專題啟示1、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新中國。2、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是由于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從國情出發(fā),實事求是。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1、開國大典——新中國的誕生及歷史意義。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國誕生了。意義:①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人民結束了100多年來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②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端。③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維護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guī)定: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qū)外,全國大陸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①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②農民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③鞏固了人民政權;④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yè)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fā)展,為國家工業(yè)化建設準備了條件。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3、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1953—1957年,為了改變我國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我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①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②1956年底,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③中國試飛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④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⑤東北工業(yè)基地形成;⑥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⑦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4、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我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內容:①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②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③確立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意義:①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②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5、三大改造。1953—1956年,引導農民參加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引導手工業(yè)生產者參加手工業(yè)生產合作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實行公私合營和贖買的政策。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志。五、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富強中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1、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史上的偉大轉折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1).背景:人們要求糾正長期以來的“左”的錯誤(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文革);當時黨中央主要領導人仍然堅持“左”的指導思想;思想理論界展開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并得出結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2).時間、地點:1978年底,北京。(3).主要內容:①思想上: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③組織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4).歷史意義:①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②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③標志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2、農村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1).開始時間: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2).形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公有制基礎上,把集體所有的土地長期包給農民使用,把農民的責、權、利緊密結合起來,即:“包干到戶,自負盈虧”。)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3).進程:①開始: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農民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隨后在中央指導下逐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②發(fā)展:取消人民公社,設立鄉(xiāng)人民政府。促使農業(yè)生產向專業(yè)化、商品化、社會化方向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異軍突起,一批新型中小城鎮(zhèn)隨之出現。(4).作用: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糧食連年獲得豐收;農村開始富裕起來。3、城市改革:深圳等經濟特區(qū)的建立,經濟特區(qū)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1).對外開放的過程:①1980年,設四個經濟特區(qū)(對外開放的“窗口”):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福建的廈門。其中,深圳最早,為80年代對外開放的代表,被譽為“一夜崛起的城市”。②擴大:1984年,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興辦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1985年開辟珠三角、閩東南、長三角、環(huán)渤海4個經濟開放區(qū)),增設海南省經濟特區(qū)(最大);1990年設立了上海浦東開發(fā)區(qū),它成為90年代對外開放的代表。③格局:4個經濟特區(qū)——14個沿海開放城市——4大沿海經濟開放區(qū)——西部大開發(fā),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2).經濟特區(qū)的作用:①利于引進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②利于中國融入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③利于培養(yǎng)人才;④利于中國現代化。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4、進一步深入推進改革開放(1)法律上:為了推動改革開放的深入,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全國人大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2)思想上:①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南巡),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是經濟手段。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指明了方向,帶來改革開放的第二個春天。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將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正式確立了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地位。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歷史性飛躍產生的理論成果,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十五大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3)制度上:1993年,中共中央通過《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議》,規(guī)定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大批國有企業(yè)開始進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4)就業(yè)上:為了配合現代企業(yè)制度的建立,我國開始實行“勞動者自主就業(yè)、市場調節(jié)就業(yè)、政府促進就業(yè)”的方針,建立市場導向的就業(yè)制度。人們在就業(yè)觀念上告別了“鐵飯碗”、“大鍋飯”。(5)社會保障上:為適應國有企業(yè)改革和社會發(fā)展穩(wěn)定的需要,我國建立起養(yǎng)老、醫(yī)療、失業(yè)保險和社會救濟的社會保障體系。(6)教育上:1977年底,恢復高考制度。為振興科技和繁榮經濟,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7)國際上:為了融入經濟全球化,1991年,我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專題啟示1、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2、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3、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富強中國。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專題訓練:一、1894年中日甲午一戰(zhàn),古老帝國命運聚變,不可逆轉地卷入歷史大潮。120年斗轉星移,大國興衰變化,世界走過戰(zhàn)爭與和平。120年國運滄桑,甲午二字,早已印刻在中國人的骨髓之中,中國的崛起之路指向何方?身處不同時空的人們,各自尋找著答案。請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甲午,恐怕是所有干支紀年當中最讓中國有切膚之痛的一個。甲午一戰(zhàn),大清王朝輸的丟人,這個跟斗跌得很重,但也痛醒了中國人。再不變,怕是不行了,而怎么變,大清朝輸給日本,不在武器而在制度。從那時起,中國人對于道路問題的思索從未停止過。

——鳳凰大視野甲午啟示錄之《問道》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甲午一戰(zhàn)”后,簽訂了什么條約?這場戰(zhàn)爭給中國帶來怎樣的嚴重危害?

《馬關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2、“痛醒后的中國人”在“制度”層面展開什么改革運動?該運動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1954年是一個凱旋的甲午年,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誕生。兩年后,宣布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中,中國有了奇跡般增長,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年代,一切本應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接踵而來的現代化道路上卻一次次頓挫。

——鳳凰大視野甲午啟示錄之《窺鏡》3、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一五”計劃中取得了哪些“奇跡”?指出“現代化道路上一次次頓挫”有哪些?

【材料三】:20世紀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的大幕終于拉開,這是中國走向現代化以來,朝著改革邁出的最堅定的一步。

——鳳凰大視野甲午啟示錄之《碰撞》4、“改革開放的大幕終于拉開”是以中國共產黨哪次重要會議為開端?

2、運動:戊戌變法運動。作用: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3、①A.第一架噴氣式飛機、B.長春第一輛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的建成、C.武漢長江大橋、D.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②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4、十一屆三中全會。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材料四】:兩甲子的輪回,我們又站在歷史的十字路,中國的崛起之路指向何方?不管哪條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自己的路終歸自己來走。

——鳳凰大視野甲午啟示錄之《憂患》5、結合所學知識,中國的崛起之“路”是什么?

【材料五】:甲午戰(zhàn)爭120年來,中國從未像今天這樣,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中國人已找回自信,但歷史的慘痛教訓,必須銘記在心。

——鳳凰大視野甲午啟示錄之《追夢》6、依據以上材料及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華民族復興歷程的認識。6、①落后就要挨打。②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則昌,逆則亡。③不斷解放思想;④堅持改革開放;立足國情,⑤堅持科學發(fā)展觀;注重培養(yǎng)人才。5、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專題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二、近代中國、經濟、政治、社會生活具有明顯的近代化趨勢。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