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7至18世紀上半葉西歐各國哲學_第1頁
第七章17至18世紀上半葉西歐各國哲學_第2頁
第七章17至18世紀上半葉西歐各國哲學_第3頁
第七章17至18世紀上半葉西歐各國哲學_第4頁
第七章17至18世紀上半葉西歐各國哲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17至18世紀上半葉西歐各國哲學1歐洲哲學史緒論第一編

古代哲學第二編

中古哲學第三編

近代哲學第一章

早期希臘自然哲學第二章

古典時期希臘哲學第三章

晚期希臘哲學第四章

教父哲學第五章

經(jīng)院哲學第六章

文藝復興時期哲學第七章

17至18世紀上半葉西歐各國哲學第八章

18世紀法國啟蒙哲學第九章

德國古典哲學2第七章17至18世紀上半葉西歐各國哲學第一節(jié)概述第二節(jié)16世紀末~17世紀中期英國哲學第三節(jié)17世紀的法國哲學第四節(jié)17世紀中后期的英國哲學第五節(jié)17世紀的荷蘭與德國哲學第六節(jié)18世紀的英國哲學

3第一節(jié)概述一、社會政治背景二、自然科學發(fā)展背景三、哲學理論背景四、哲學理論的基本特征

五、本章的階段劃分

4二、自然科學發(fā)展背景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狀況

機械自然觀的影響

5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狀況(一)伽利略:

GalileoGalilei,1564~1642年,天文學家、物理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qū)者。

6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狀況(二)開普勒:

JohannsKepler,1571—1630年,德國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被稱為“天空立法者”,現(xiàn)代實驗光學的奠基人。7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狀況(三)牛頓:

IsaacNewton,1642~1727年,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哲學家。 代表作:《自然哲學中的數(shù)學原理》(1687)8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狀況(四)哈維:

WilliamHarvey,1578~1657年,英國醫(yī)生,生理學家、胚胎學家,實驗生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代表作:《關于動物心臟與血液運動的解剖研究》(1628年)9機械自然觀的特征人與自然的分離;自然由堅硬的、不可再分的、占有空間而具有廣延的物質(zhì)微粒組成;物體是運動的,運動的原因則在于外力的推動;運動的形式主要、甚至唯有機械的位置移動;傾向于用機械運動的形式去解釋自然界中的一切運動變化,用機器模型去說明自然;從數(shù)學關系的角度去把握自然,努力尋求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10三、哲學理論背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中世紀的唯名論與實在論的影響

唯名論經(jīng)驗論

實在論唯理論11經(jīng)驗論與唯理論經(jīng)驗論

Empiricism,又被譯為“經(jīng)驗主義”

在認識中重視感覺經(jīng)驗的作用,強調(diào)從經(jīng)驗出發(fā)去論證認識世界的途徑與方法,借以說明普遍必然性知識的構成問題。

唯理論

Rationalism,又被譯為“理性主義”

認為感覺經(jīng)驗不能提供普遍必然的知識,在認識中強調(diào)理性思維的功能,期望在理性思維范圍內(nèi)解決認識世界的途徑與方法。

12四、哲學理論的基本特征以認識論和方法論為研究主題;自然觀方面的機械性;哲學思維方式上的形而上學性;唯物主義立場上的不徹底性。13五、本章的階段劃分

16世紀末到17世紀上半期的英國哲學

17世紀的大陸唯理論哲學17世紀下半期至18世紀上半期的英國哲學

介紹順序14介紹順序培根

笛卡爾霍布斯 洛克 斯賓諾莎貝克萊 萊布尼茨休謨經(jīng)驗論唯理論15第二節(jié)16世紀末~17世紀中期英國哲學

一、培根

二、霍布斯

16一、培根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弗蘭西斯·培根

知識就是力量。要命令自然,就要服從自然。——弗蘭西斯·培根17培根哲學

FrancisBacon,1561~1626年,英國哲學家。主要生平主要著作主要思想18對仕途的感嘆

居高位者是三重仆役:君主或國家的仆役,名譽的仆役,事業(yè)的仆役。因此,他們既沒有人生自由,也沒有行動自由和時間自由……人們千辛萬苦地爬上高位,得來的卻是更大的痛苦。攫取高位時要靠卑鄙的手段,人們不惜低三下四也要出人頭地的尊嚴。高位朝不保夕,容易滑跤,一旦退到,不是身敗名裂,至少也是聲望盡失。

——弗蘭西斯·培根

19培根墓碑銘文

我把靈魂留給上帝,

……

把軀體留給黃土, 把名字留給未來的時代和 異國他鄉(xiāng)的人們。

20主要著作《學術的促進》(1605年)《新工具》(1620年)《政治和倫理論說文集/培根論說文集》(1625年)《新大西島》(1627年)等21其他著作22主要哲學思想(一)清除認識障礙、提倡科學知識(二)自然觀和關于形式的學說(三)唯物的經(jīng)驗認識論(四)以經(jīng)驗歸納為實質(zhì)的方法論

23(一)清除認識障礙、提倡科學知識對經(jīng)院哲學的批判

經(jīng)院哲學的兩大缺陷:四假相說

使哲學不能進步不能產(chǎn)生實際的效用

種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場假相劇場假相主觀性片面性表面性盲目性24(二)自然觀和關于形式的學說世界的物質(zhì)本性物質(zhì)的運動及其形式物質(zhì)的“簡單性質(zhì)”與形式

形式的新內(nèi)涵 決定物體的簡單性質(zhì)的本質(zhì)規(guī)律和內(nèi)在規(guī)定性。

形式的特征 ①與物質(zhì)不可分離;②是事物的內(nèi)在本質(zhì)規(guī)定性;③形式的普遍性;④形式是也永恒不變的;⑤具有效用性

25(三)唯物的經(jīng)驗認識論認識的對象與目的認識的起源感性經(jīng)驗的局限性感性與理性的關系蜘蛛、螞蟻和蜜蜂的著名比喻

經(jīng)驗與理性聯(lián)姻26著名比喻歷來處理科學的人,不是實驗家,就是教條者。實驗家像螞蟻,只會采集和使用;推論家像蜘蛛,只憑自己的材料來織成絲網(wǎng)。而蜜蜂卻是采取中道的,它在庭園里和田野里從花朵中采集材料,而用自己的能力加以變化和消化。哲學的真正任務就正是這樣,它既非完全或主要依靠心的能力,也非只把從自然歷史和機械實驗收來的材料原封不動、囫圇吞棗地累置于記憶當中,而是把它們變化過和消化過放置在理解力之中。——培根:《新工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75頁27經(jīng)驗與理性聯(lián)姻我以為我已經(jīng)在經(jīng)驗能力和理性能力之間建立了一個真正合法的婚姻,二者的不睦與不幸的離異,曾使人類家庭的一切事務陷于混亂。——培根:《新工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8頁

28(四)以經(jīng)驗歸納為實質(zhì)的方法論搜集材料整理經(jīng)驗材料歸納存在表差異表程度表去偽存真初步收成完善修正29二、霍布斯

ThomasHobbes,1588~1679年,英國哲學家。主要生平主要著作主要思想30主要著作

《論公民》(1642年)《哲學原理》《論物體》(1655年)

《論人》(1658年)《利維坦》(1651年)

31主要哲學思想哲學研究的對象人造物體自然物體人物體論人造物體論人論自然32論自然關于物體的定義

“物體是不依賴于我們思想的東西,與空間的某個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樣的廣袤?!?/p>

關于偶性

“某個物體借以在我們心里造成它自身的概念的那種能力。”

關于運動物體與運動運動的形式關于因果聯(lián)系

機械的自然觀33論人認識論關于認識的開端和來源關于理性思維關于認識的方法倫理學人的自然本性人的自然權利人的自然狀態(tài)自然法尋求和平,信守和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競爭,而求利猜忌,為求安榮譽,為求名

34論人造物體契約論第一次訂約:約束自然權利,遵守自然法第二次訂約:放棄部分權利,成立國家國家的政體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

利維坦35國家機器靈魂: 主權骨骼: 官吏體力: 財富神經(jīng): 賞罰健康: 民和疾?。?民怨死亡: 內(nèi)亂國家36第三節(jié)17世紀的法國哲學

愈學習,愈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知。

37笛卡爾

RenéDescartes,1596~1650年,法國哲學家。主要生平主要著作主要思想38墓碑銘文笛卡爾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第一個為人類爭取并保證理性權利的人。

39主要著作《談談這種為了更好地指導理性并在各科學中探求真理的方法》,簡稱《談談方法》或者《方法談》(1637年)《第一哲學沉思集》或譯《形而上學的沉思》(1641年)《哲學原理》(1644年)40行為守則始終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運,只求改變自己的欲望,不求改變世界的秩序。

——笛卡爾41知識體系形而上學物理學具體科學42主要哲學思想(一)“普遍懷疑”的方法和二元論世界觀(二)唯心主義的唯理論(三)自然哲學中的機械唯物主義43(一)“普遍懷疑”的方法和二元論世界觀普遍懷疑的緣由普遍懷疑的成果“我思想,我存在?!? 第一條原理上帝存在 第二條原理物質(zhì)存在 第三條原理二元論世界觀44我思想,我存在?!拔摇钡暮x

“我”

=“自我”

=“我思”該命題的理論意義我只是一個在思想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只是一個心靈,一個理智或一個理性。

——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6年,第25~26頁。

45二元論世界觀心靈物質(zhì)上帝?46(二)唯心主義的唯理論天賦觀念論理性演繹法真理觀天賦觀念直接呈現(xiàn)說天賦觀念潛在發(fā)現(xiàn)說天賦能力潛存說

內(nèi)容特點出自純粹理智本身清楚明白無可質(zhì)疑普遍有效

47理性演繹法決不把任何沒有明確認識其為真的東西當作真的加以接受;把所考察的每一個難題都盡可能地分成細小的部分,直到可能而且適于加以圓滿解決的程度為止;從最簡單、最容易認識的對象開始,逐步上升到對復雜的對象的認識;把一切情形盡量完全地列舉出來,盡量普遍地加以審視,而確保毫無遺漏。

大前提真實尋找大前提的具體方法推理的步驟全面考察48唯理論的真理觀凡是我們十分明白清楚地設想到的東西,都是真的。我可以把這條規(guī)則當作一般的規(guī)則。

——

笛卡爾49(三)自然哲學中的機械唯物主義物質(zhì)觀物體即廣延;物質(zhì)永遠可分。運動觀

運動即為機械位移;運動、靜止與物質(zhì)不可分;物質(zhì)運動有其規(guī)律可循;運動的絕對、普遍地存在。如果給你我物質(zhì)和運動,我就能給你建造一個世界。

——笛卡爾50第四節(jié)17世紀中后期的英國哲學

JohnLocke,1632~1704年,英國哲學家。主要生平主要著作主要思想51墓志銘約翰·洛克長眠于此。如果你好奇他是一個怎樣的人,那么答案就是:他是一個滿足于謙虛的人,一個致力于尋求真理的訓練有素的學者。對此,你們可以從其著作中得知,他的著作比之碑文上令人生疑的頌揚之詞,將更為忠實地告訴你們有關他的一切?!?632年8月29日,死于1704年10月28日。這快本身亦將蝕滅的石碑即是證明。

52主要著作《人類理解論》(1689年)

《政府論》(1690年)《論宗教寬容的書信》(1689年)53主要哲學思想(一)對天賦觀念論的批判(二)論觀念的起源(三)論感覺經(jīng)驗的客觀基礎(四)論觀念(五)論知識(六)社會國家學說

批判建構54(一)對天賦觀念論的批判對“普遍同意說”的批判不存在所謂的“普遍同意的觀念”;即使有個別普遍同意的觀念,也不一定是天賦的。對“天賦觀念潛存說”的批判對“天賦能力潛存說”的批判對天賦觀念論危害的揭露

理論意義批判內(nèi)容55(二)論觀念的起源“白板說”心靈就像一快白板或白紙;知識和觀念完全源于后天的經(jīng)驗印記?!皟芍亟?jīng)驗論”外部經(jīng)驗內(nèi)部經(jīng)驗對外部對象的感覺對內(nèi)部心靈的反省56(三)論感覺經(jīng)驗的客觀基礎兩種性質(zhì)兩種觀念性質(zhì)與觀念間的關系第一性的質(zhì)第二性的質(zhì)廣延、形狀、數(shù)目、運動和靜止等

顏色、聲音、味道等

關于第一性質(zhì)關于第二性質(zhì)的觀念的觀念原型摹本57(四)論觀念簡單觀念與復雜觀念“實在本質(zhì)”與“名義本質(zhì)”觀念間的各種關系心靈三種能力復雜觀念簡單觀念樣式或?qū)嶓w觀念關系觀念一般觀念組合比較抽象觀念凡是在理智中的,無一不是在感覺中。

——洛克

58觀念間的各種關系同一性和差異性關系并存或必然聯(lián)系實在的存在59(五)論知識知識的分類知識的實在性知識的范圍兩種真理觀

直覺知識論證知識感覺知識

可靠性簡單觀念復雜觀念客觀事物觀念性原型60知識的范圍感覺經(jīng)驗觀念知識不可知論傾向61不可知論傾向我們的少許虛浮的事物觀念只是由感官從外面得來的,或是由人心反省它自身中的經(jīng)驗得來的,而且外面除了這些虛浮的觀念而外,再沒有其他觀念。因此,再超過這個界限,則我們便一無所知,至于事物的內(nèi)在組織和真正本質(zhì),則我們更是不知道的因為我們根本沒有達到這種知識的官能。……科學的知識終究是可望而不及的。

——洛克

62兩種真理關于客觀事物之知識的真理標準:

觀念與客觀事物相符合

關于抽象觀念之知識的真理標準:

觀念與自身相符合

63知識觀念經(jīng)驗心靈認識過程知識的根據(jù)64(六)社會國家學說關于自然狀態(tài)

自然狀態(tài)是一種自由、平等、和平的狀態(tài)。社會契約論分權思想轉(zhuǎn)讓的權利統(tǒng)治者的地位霍布斯一切權利不受契約約束洛克生命、財產(chǎn)和自由除外要受契約約束立法權行政權聯(lián)邦權(外交權)

65第五節(jié)17世紀的荷蘭與德國哲學一、斯賓諾莎二、萊布尼茨66一、斯賓諾莎

BenetictdeSpinoza,1632~1677年,荷蘭籍猶太哲學家。主要生平主要著作主要思想67主要著作《笛卡爾哲學原理》(

1663年)《神學政治論》(

1670年)《倫理學》(1677年

)《理智/知性改進論》(未成稿)68主要哲學思想面臨的問題

走出笛卡爾二元論的困境哲學思想的特點

以德性、至善作為全部哲學的起點和終結,以至把全部哲學體系理解并規(guī)定為倫理學體系。哲學思考的任務

認識自然,探求人生的幸福和自由以及人的認識能力。

哲學體系的組成69哲學體系的組成論自然論心靈論人的幸福和自由以實體說為基礎的本體論認識論社會政治學說和倫理思想70(一)論自然關于實體關于屬性關于樣式關于自然規(guī)律性、必然性和因果性71實體說實體的含義

實體

=自然=神實體的特點實體(substantia),我理解為在自身內(nèi)并通過自身而被認識的東西。換言之,形成實體概念,可以無須借助于他物的概念。

72實體的特點實體是自因;實體是無限的和絕對的;實體是唯一的;實體是永恒的;實體是不可分的。

73屬性屬性的含義屬性的內(nèi)容屬性(attibutus),我理解為由知性看來是構成實體的本質(zhì)的東西。

思維廣延

屬性實體“心物平行論”或“心物兩面論”74樣式樣式的含義樣式的多樣性樣式的種類樣式(modus),我理解為實體的分殊,也就是在別的物體內(nèi)通過他物而被認識的東西。

無限樣式有限樣式規(guī)定即是否定。75(二)論心靈心靈及其與身體的關系知識的種類與獲知的方法真觀念和真理標準76知識的種類間接的感性知識直接的感性知識推論知識直觀知識

知識《理智改進論》意見或想像推論知識直觀知識知識《倫理學》77真觀念真觀念的含義

就是關于事物的本質(zhì)的真理性認識。

真觀念的特點本身是簡單的或由簡單觀念構成反映了事物的本質(zhì)

與其對象本身的形式相符合

判斷真觀念的標準外在標準:內(nèi)在標準:觀念與對象的符合

觀念本身的明白清晰

78(三)論幸福關于“人性”和至善人的本性:自保至善:對人的有用性國家學說和民主自由理想國家的產(chǎn)生國家的政體民主與自由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保存自我的努力乃是德性的首先的唯一的基礎。79二、萊布尼茨

GottfriedWilhelmLeibniz,1646~1716年,德國哲學家。主要生平主要著作主要思想80主要著作《形而上學論》《神正論》《單子論》《人類理智新論》

81主要哲學思想(一)單子論提出背景單子的含義和特性單子的等級預定和諧論辯證法思想理論局限(二)唯理論的認識論

潛能說真理觀82單子的含義與特性單子的含義

作為世界萬物單純的實體是實在存在的、單純的,沒有部分的點。單子的特性優(yōu)點局限數(shù)學點不可分間斷性不實在物理點實在連續(xù)性無限可分哲學點單子實在不可分既間斷又連續(xù)83單子的特性不可分性或單純性;客觀實在性;永恒性;孤立性;差異性;能動性。單子只是一種組成復合物的單純實體;單純,就是沒有部分的意思。

單子沒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口。世界上不存在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84單子的等級構成無生物和植物的單子

構成動物的單子

構成人的單子

上帝

清晰程度和性質(zhì)的不同

85真理觀兩種真理兩種原則兩種標準推理的真理事實的真理觀念自身的清楚明白觀念與事實的符合矛盾律充足理由律86第六節(jié)18世紀的英國哲學一、貝克萊二、休謨87一、貝克萊

GeorgeBerkeley,1685~1753年,英國哲學家。主要生平主要著作主要思想88主要哲學思想(一)感覺主義唯心論【本體論】(二)非物質(zhì)論【物質(zhì)觀】(三)真理觀

【認識論】89(一)感覺主義唯心論觀念的存在在于被感知

存在就是被感知存在就在于感知和被感知

認識的對象認識的主體觀念心靈被動的存在能動的存在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陳設,總之,構成大宇宙的一切物體,在心靈以外都沒有任何存在;它們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90存在就在于感知和被感知觀念個體性的心靈無限的心靈,即上帝存在心靈的一切不能思想的對象,都同樣是完全被動的,而且它們的存在只在于被感知;至于靈魂或精神則是一個能動體,它的存在不在于被感知,而在于感知觀念和思想。

91(二)非物質(zhì)論對洛克關于兩種性質(zhì)學說的批判物就是觀念的集合物質(zhì)是虛無

92對洛克關于兩種性質(zhì)學說的批判通過否定人心的抽象作用來否定普遍抽象的觀念的存在而排斥物質(zhì)概念;通過曲解洛克關于事物第一和第二性質(zhì)的學說來排斥物質(zhì)概念;認為觀念和事物的不同類而否定物質(zhì)存在;進一步否定洛克的物質(zhì)基質(zhì)概念。93(三)真理觀判斷真理的標準真知識的含義

真實的知識就是比較規(guī)則的、比較經(jīng)常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