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表達技巧yong_第1頁
鑒賞表達技巧yong_第2頁
鑒賞表達技巧yong_第3頁
鑒賞表達技巧yong_第4頁
鑒賞表達技巧yon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3鑒賞表達技巧-語言表達技巧

一、考點分析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是高考詩歌鑒賞命題涉及最多的的內容,也是整個詩歌鑒賞中的難點。對詩歌技巧的考查在高考試題中常常體現(xiàn)為準確判斷詩歌運用的藝術技巧,并賞析其表達效果。詩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即詩歌的思想內容與情感要借助各種藝術技巧來表現(xiàn),可以說理解了詩歌的藝術技巧,也就打開了詩歌殿堂的深奧的大門。表達技巧又稱藝術技巧,是對描寫、修辭、抒情技巧的統(tǒng)稱。對其鑒賞,就是要分析詩歌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這些表達技巧在詩歌中表達了什么內容,起到了什么作用,達到了什么效果等。描寫手法

1、襯托:正襯/渲染、烘托反襯(反襯:以動襯靜以明襯暗以樂景襯哀情)

2、虛實結合/聯(lián)想和想象

3、白描4、對比5、細節(jié)描寫

6、側面描寫描寫技巧之烘托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這種“烘云托月”的修辭手法叫襯托。運用襯托手法,能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使之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俗語說:「牡丹雖好,也要綠葉扶持?!褂眉资挛铮ㄙe)配襯乙事物(主),就是襯托。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襯,就顯得更清楚,更鮮明,更突出。

描寫技巧之烘托1.烘托,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通常就叫烘托,指從側面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表現(xiàn)的事物(景物或人物)鮮明突出。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

《采蓮曲》刻畫人物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樣的藝術效果?

烘托《采蓮曲》王昌齡《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問題:《采蓮曲》刻畫人物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樣的藝術效果?答: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襯托的表達技巧,將采蓮少女和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讓少女的邏裙和碧綠的荷葉,粉嫩的臉龐與鮮艷的荷花互相映襯,襯托出少女的清新嬌艷。少女形象在畫中若隱若現(xiàn),若有若無,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

回目錄對比和襯托

對比和襯托是不同的兩種表現(xiàn)手法,不能混為一談。對比是黑與白,襯托是紅花和綠葉。

對比是兩者并重,并不是只突出其中一方。

襯托就是用次要的事物使主要的事物顯得更突出、更明顯。襯托與對比。正襯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條件來突出主體。反襯就是主體與襯體相反,襯體從反面作背景,襯托主體。對比就是把不同的兩個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進行對照,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用對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對比鮮明,反差強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襯托與對比的區(qū)別:1、

對比的兩個事物的關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襯托可以明顯的分出襯托事物和被襯托事物來,有主次、偏正之分。2、對比常用于議論,襯托常用于描寫。

例:

1、

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2、我那倆丫頭,一個特愛干凈,一個特不講究。

上面的例1就用了襯托的手法,寫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是為了反襯我內心的不寧靜。例2用了對比,告訴我們兩個女孩的不同。例1: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白居易《賣炭翁》)這是兩種事物的對比。“一車炭,千余斤”,說明物質之多,“半匹紅綃一丈綾”,說明價值之少,兩相比較,揭露了宮市的掠奪性質,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人民疾苦的同情。2、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3、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典型例題(09年海南、寧夏卷)鷓鴣天代人賦①辛棄疾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注】①這首詞作于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②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詞的最后兩句作者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說明?!敬鸢浮窟\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作者將城里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xiāng)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相對照,借景抒情,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后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

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手法?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主要運用了襯托(用冰雪襯托梅之堅毅)、對比(用桃李對比以顯示梅之高潔守志)的手法,來表達堅持理想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技巧答題模式方法總結1、準確判斷運用的手法2、結合詩句分析手法表現(xiàn)的內容。(句意)3、分析手法的作用。(詩情或哲理)正面與側面。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側面描寫的方式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描寫技巧之側面描寫1.正面描寫《詩經(jīng)·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彬搎iúqí

瓠h(huán)ù雙手白嫩如春荑,膚如凝脂細又膩;脖頸粉白如蝤蠐,齒如瓜子白又齊;笑靨醉人真美麗,秋波流動蘊情意。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當,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曹植形容洛神用: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齒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描寫技巧之側面描寫2.側面描寫:漢樂府《陌上?!穼η亓_敷的描寫:“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I倌暌娏_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摈趜ī走路的人看見羅敷,放下?lián)愚壑樱ㄗ⒁曀?。年輕人看見羅敷,脫掉帽子整理儀容。耕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犁地,鋤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鋤地;回來后互相埋怨生氣,只因為觀看羅敷。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的題目。聽蜀僧濬彈琴李白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注:1、綠綺:古代名琴。2、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3、霜鐘:《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載,豐山有九鐘,霜降而鳴。分析第四聯(lián)“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的藝術手法?!敬鸢浮恐饕昧藗让婷鑼?,(步驟一)詩人聽完蜀僧彈琴,舉目四望,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青山已罩上一層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疊疊,布滿天空。時間過得真快?。。ú襟E二)寫詩人沉醉于琴聲之中的狀態(tài),側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步驟三)描寫技巧之側面描寫“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I倌暌娏_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髻jì

前四句夸張地寫羅敷的服飾之美,是為了襯托人物的高貴和美好。至于羅敷具體怎么美呢?這是很難描繪的。于是作者筆勢一蕩,不直接寫羅敷本身,而去寫周圍的人為羅敷所吸引的神態(tài),通過側面描寫,給人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你自己想她怎么美,她就怎么美。回目錄描寫技巧之虛實結合

1.虛寫,不是寫眼前的實景,而是寫想象中的景象。實寫,恰好與之相反。2.虛寫的三種內容類型:(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2)已逝之景之境。(3)設想的未來之境。虛寫3-1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xiàn)實。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xiàn)實的黑暗。虛寫3-22.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或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并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虛寫3-33.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例如柳永《雨霖鈴》中云:“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虛實相生2-11.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醋竺?,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虛實相生2-22.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的。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鞭\pèi

上闕實寫,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虛寫。通過設想“行人”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虛寫習題:蘇軾《江城子》例一:閱讀下面宋詞,回答問題。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注:這首詩是詩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問: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表達技巧?虛寫習題:蘇軾《江城子》答:這首詩其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虛實結合。詞分上下兩片,各分兩層。上片先寫入夢前的思念,屬于實寫,接著寫設想相逢的情景,屬虛寫。下片先寫夢中相見的悲喜,屬虛寫,后寫夢醒后的感慨,屬實寫。這樣由實而虛,由虛而實,充分表達了詞人對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最后三句從字面來看是寫亡妻;“年年斷腸”,實際上是詞人自己念念不忘亡妻。

回目錄典型例解: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虛實結合。寫一年的清明節(jié),詩人去都城郊外南莊踏青,因為口渴,就向一位農(nóng)家姑娘討水喝,姑娘給了他一杯水,并倚在桃樹旁凝視著他,這情景難以忘懷,第二年,他又來到這里,雖然景物依舊,但姑娘卻不知哪里去了,于是在緊閉的門上寫了這首詩,表達了對并不在眼前的姑娘的思念之情。渲染烘托,突出中心。

采用了什么表達技巧,又何作用?明作用明作用1、“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2、虛實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有時能形成強烈的對比效果,從而突出詩歌的中心。《念奴嬌·赤壁懷古》

3、虛實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有時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從而突出詩歌的中心?!对乱埂?/p>

描寫技巧之動靜結合

1.動靜結合:在中國古代詩歌里,詩人們?yōu)榱藙?chuàng)設意境,特別注意動態(tài)描寫,動靜結合是常用的一種寫景手法。2.動靜結合的寫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種意境里描寫動態(tài)與靜態(tài),并且往往是以靜為主,以動襯靜的方式。3.以動襯靜如:王維《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①這首詩著眼于表現(xiàn)禪寺后院的環(huán)境,主要運用了的手法。

②末聯(lián)表面上是進一步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深幽寂靜以動寫靜

以聲靜來襯寫自己的心靜,抒發(fā)自己萬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雨后池上

劉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問題:這首詩用哪些手法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答案:1.比喻,水面好像輕輕磨過的鏡面一樣,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水面的清澈平靜。表達作者對景色的喜愛之情。2.動靜結合,以動襯靜。“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是靜態(tài),“垂楊舞”“萬點聲”等是動態(tài)。本詩動靜結合,以動襯靜,突出了雨后池塘的平靜。表現(xiàn)作者雨后觀自然的怡然心態(tài)。描寫技巧之色彩的渲染

1.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作者突出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成了絢麗的圖景。描寫技巧之色彩的渲染

2.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通過紅日映花襯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憶江南美景的?;啬夸浢鑼懠记芍酌?/p>

1.白描:就是不用形容詞和修飾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而是抓住描寫對象,用準確有力的筆觸,明快簡潔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干凈利素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以表現(xiàn)作者對事物的感受。描寫技巧之白描

2.

溫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問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是膾灸人口的名句。它的語言結構有什么特點?它集中地表現(xiàn)了什么內容?【析】這句詩的語言結構特點是純用名詞組合,沒有(動詞)形容詞的修飾點綴。即所謂白描手法。如第二聯(lián),即是六個名詞(即六種景物)的組合,沒有任何修飾語。它集中地表現(xiàn)了早行的辛苦。在雞鳴聲起,殘月未落之時,冒著寒霜上路,可見早行辛苦?;啬夸浖毠?jié)描寫

細節(jié)描寫是指對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環(huán)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細微事

實所作的具體、深入的描寫。(2008山東) 畫堂春秦觀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撚①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注]①撚(niān):持取,捻弄。1.“憑欄手撚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4分)

〖參考答案〗A.這兩句詞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細節(jié)描寫(動作描寫)。B.作者用“捻花”表達對春天的喜愛,用“放花”表達對春去的無奈。C.用“撚花”、“放花”兩個細節(jié)(動作)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

待儲光羲不至王維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要欲聞清佩,方將出戶迎。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了自不相顧,臨堂空復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經(jīng)明了??諒颓椋鹤远嗲椤H姳磉_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作者是通過哪些具體細節(jié)來表達這種感情的?答:盼好友到來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悵惘之情。清早就已經(jīng)打開層層的屋門;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傾聽有沒有友人車子到來的聲音;以為聽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響聲,正要出門去迎接,哪知卻原來是自己弄錯了。

描寫技巧之詩中有畫

1.詩中有畫:詩中有畫,就是在寫景詩歌中,運用工筆手法,描寫出一個個畫面,表現(xiàn)一種意境。2.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1)寫出這首詩歌的藝術手法。答:詩中有畫,本詩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對仗工整,又自然流暢,毫無雕琢。(2)這首詩歌表現(xiàn)出春天怎樣的特征?答:寫出初春時節(jié)自然界一派生機、欣欣向榮的景象?;啬夸浭闱槭址ㄒ恢苯邮闱椋笔阈匾芏g接抒情:1借景抒情—觸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2借事抒情/即事感懷3

托物言志托物寓理4

借古諷今借古喻今詠史言志借古鑒今借古抒懷懷古傷今5用典抒情表現(xiàn)手法之借景抒情

1.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詩人在其詩作中袒露襟懷,不假掩飾地抒發(fā)激情、快意或秋緒。這種方式比較直觀,這里不深入討論。例: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例:李白《夢游天姥呤留別》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作者在敘事描寫的基礎上,大聲疾呼,抒發(fā)了自己不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手法之借景抒情

2.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表現(xiàn)手法之借景抒情

3.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邊關落日、夜月清風、梧桐細雨、長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詩人藉以抒情的對象,承載傳遞了人們極為豐富復雜的思想情感。如: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fā)對自然規(guī)律不可抗拒。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無限離愁別恨。

回目錄借景抒情之樂景與哀景

1.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2.我們只需記?。涸姼柚兄灰芯罢Z,就一定與作者的情感有關,即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關鍵在于情是何情,事實上也就是要求我們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樂景、愁景?借景抒情之以樂寫樂

(1)以樂寫樂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鶯爭”“燕啄”“綠楊”“白沙”,從動態(tài)到色彩,無處不體現(xiàn)詩人對西湖的獨有鐘情。——樂景。借景抒情之以樂寫樂

(2)以哀寫哀如: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析:此詩描寫作者夜泊楓橋時的情景,屬寫景詩。詩中所描寫的景物帶有凄清蕭瑟孤寂特點,這正與作者的羈旅之愁相融。借景抒情之以樂寫哀

(3)以樂寫哀:以樂景寫哀,更見其哀。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析】本詩作于詩人客寓成都思東歸時,因戰(zhàn)亂未能成行,所以有后兩句的嘆息。但詩的前兩句卻勾畫了一幅幅濃麗的春日畫面,極言春光融洽,寫出詩人歸心殷切: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鮮明對照,反襯詩人思鄉(xiāng)之情更加濃厚。借景抒情之以樂寫哀(4)以哀寫樂:以樂景寫哀情或以哀景寫樂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樂的效果。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