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新航路開辟后的食物物種交流 課件 【知識梳理+點播拓展】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1頁
第2課 新航路開辟后的食物物種交流 課件 【知識梳理+點播拓展】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2頁
第2課 新航路開辟后的食物物種交流 課件 【知識梳理+點播拓展】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3頁
第2課 新航路開辟后的食物物種交流 課件 【知識梳理+點播拓展】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4頁
第2課 新航路開辟后的食物物種交流 課件 【知識梳理+點播拓展】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生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解讀:新航路開辟;(2分)新舊世界(或新舊大陸)之間物種交流、疾病傳播;(4分)物種交流密切了各地區(qū)聯(lián)系;疾病傳播給人類帶來災難。(4分)人口遷移:物種交換:商品流動:族群混合,新民族誕生豐富了食物種類,優(yōu)化了飲食結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貿易疾病傳播:造成美洲大洋洲人口大量死亡全球聯(lián)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全球聯(lián)系的初步建立世界格局的演變知識回顧:橫向:分散→整體;縱向:封建制度瀕于解體;資本主義發(fā)展歐洲美洲非洲亞洲社會轉型:資本主義加速發(fā)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迫入世界:傳統(tǒng)社會遭到滅頂之災客觀上加強了與世界聯(lián)系機遇挑戰(zhàn):白銀大量流入刺激經濟發(fā)展;部分地區(qū)開始遭到殖民侵略(1)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2)以歐美為主導的世界格局逐漸形成商業(yè)革命價格革命早期殖民擴張交流范圍有限,交流物種較少

凡是名稱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為兩漢兩晉時由西北引入;凡冠以“?!弊值闹参铮蠖酁槟媳背笥珊M庖?;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為南宋至元明時由“番舶”引入。——農史學家石聲漢結合教材課前導言,概括新航路開辟前物種交流的特點。

新航路開辟以前,食物物種交流主要在彼此鄰近的地區(qū)和各大洲內部進行,也有一些跨洲的食物物種交流。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亞的小麥、大麥等進入了歐洲。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2世紀間,通過絲綢之路,葡萄、苜蓿等傳到中國,櫻桃、杏等也從亞洲傳到羅馬。回顧:《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7課人口遷移物種交流疾病傳播商品世界性流動√全球聯(lián)系的初步建立第2課

新航路開辟后的食物物種交流新航路開辟是一場關于生物、農作物、人種、文化、傳染病以及思想觀念在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的一場引人注目的大轉換。課程標準了解新航路開辟后食物物種交流及其歷史影響學習目標(1)通過美洲與亞非歐洲的食物物種交流,學會用聯(lián)系的眼光看問題。(素養(yǎng)目標:唯物史觀)(2)通過繪制玉米、馬鈴薯、甘薯在歐洲傳播的時空路線圖,學會用恰當的時空觀表達敘述歷史。(素養(yǎng)目標:時空觀念)(3)學會從史料中提取“明清時期玉米在我國種植情”、“甘薯傳入中國并大量種植的原因”等。(素養(yǎng)目標:史料實證)(4)學會嘗試從來源、性質和目的等問題提出自己的解釋。(素養(yǎng)目標:歷史解釋)(5)通過了解不同大洲間的物種交流及其影響,認識世界歷史多元一體的發(fā)展趨勢;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培養(yǎng)國際視野,形成正確的國家觀和世界觀。(素養(yǎng)目標:家國情懷)一.美洲物種的外傳1.外傳概況同學們自主梳理:物種外傳的時間、種類、傳播區(qū)域。一.美洲物種的外傳2.表現(xiàn)同學們自主梳理:物種傳入歐洲和中國的情況,完成表格內容。類型物種

傳入歐洲傳入中國糧食作物玉米馬鈴薯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庭院種植→推廣南歐

→傳遍歐洲

16世紀中葉起17世紀供觀賞

主糧和飼料

僅次于小麥

的糧食作物16世紀末,作為食用作物開始在歐洲推廣甘薯引入歐洲后,傳播比較緩慢傳播途徑:

明朝時傳入(三路并進)

丘陵山地→平原地區(qū)清朝前期,各地多有種植;乾隆、嘉慶年間,大規(guī)模推廣;鴉片戰(zhàn)爭前夕,遍布全國在中國的傳播歷程與玉米相似被“穿越”的玉米玉米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材料一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歷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值閩中旱饑,振龍子經綸白于巡撫金學曾令試為種時,大有收獲,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磽確之地遍形栽播。

——陳世元《金薯傳習錄》

材料二萬歷庚辰,客有泛舟之安南者,公偕往。比至,酋長延禮賓館,每宴會,輒饗土產曰薯者,味甘美。公覬其種,賄于酋奴,獲之。……未幾伺間遁歸?!晌缦?,乃抵家焉?!?,公至自安南也,以薯非等閑物,栽植花塢,冤白日,實已蕃滋,掘啖益美,念來自酋,因名“番薯”云。——《鳳岡陳氏族譜》【學思之窗】p9依據上述材料,談談甘薯是如何傳入中國的。陳益從越南引種番薯至廣東東莞明朝萬歷年間,甘薯通過海外貿易傳入中國。陳振龍從菲律賓引種番薯到福州長樂縣一.美洲物種的外傳2.表現(xiàn)同學們自主梳理:物種傳入歐洲和中國的情況,完成表格內容。類型物種

傳入歐洲傳入中國糧食作物玉米馬鈴薯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16世紀末,作為食用作物開始在歐洲推廣甘薯引入歐洲后,傳播比較緩慢觀賞→食用栽培→農藝家改良品質①15世紀末傳入西班牙②16世紀傳到英國等歐洲國家在中國的傳播歷程與玉米相似明萬歷年間引入,當作觀賞和藥用植物清光緒年間,開始作為食用蔬菜種植明朝時,傳入中國,被稱為“番椒”傳播途徑:

明朝時傳入(三路并進)

丘陵山地→平原地區(qū)清朝前期,各地多有種植;乾隆、嘉慶年間,大規(guī)模推廣;鴉片戰(zhàn)爭前夕,遍布全國庭院種植→推廣南歐

→傳遍歐洲

16世紀中葉起17世紀供觀賞

主糧和飼料

僅次于小麥

的糧食作物一.美洲物種的外傳2.表現(xiàn)二.其他地區(qū)物種在美洲的推廣類別物種糧食類水果類蔬菜類經濟類小麥和水稻對美洲人的社會生活影響最大小麥:由歐洲移民帶到美洲,最初僅供富人享用,后來被迅速推廣,成為美洲的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由西班牙人帶到美洲。18世紀中期,成為北美第二大農作物,產量僅次于小麥。小麥、大麥、水稻蘋果、葡萄、甜橙、檸檬黃瓜、甜瓜、豌豆甘蔗等2.禽類的推廣用途物種影響用于役畜牛、驢、騾極大地改變了美洲的動物群落,推動了農業(yè)的發(fā)展。用于食用豬、羊、雞1.農作物的推廣閱讀教材P10【歷史縱橫】:咖啡和咖啡館。

請結合你的理解試談談對咖啡傳播到世界各地并形成特有的咖啡文化的認識。①改變了歐美等地的社會生活;②不同膚色的人們在咖啡館休閑聊天,咖啡館成了社會的重要場所,形成了各地特有的咖啡文化。③一粒??Х榷箮淼牟粌H僅是物質生活的豐富,還蘊含世界文化的融合。物種交流既是經濟交流,也是文化交流的載體。思考:新航路開辟后物種交流有什么特點?提示:內容、

范圍、

時間、

交流、結果方面歐洲發(fā)揮主導作用特點:歐洲具有主導性;

范圍具有全球性;

交流具有雙向互補性;

內容具有豐富性;

結果具有雙重性(積極和消極);時間具有長期性。材料

(歐洲人)不但自己大發(fā)其財,同時一手塑造了整個新世界的風貌與歷史……看不見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倫布航行引發(fā)的生物大交換,是由肉眼可見的生命形式組成,從南瓜到野水牛均是。這個大交換的結果——從人類觀點視之——也是正負參半……時至今日,兩半球之間的動植物交換并來停止,依然在進行。

——[美]艾爾弗雷德·克羅斯比《哥倫布大交換》

沒有玉米,就必須休耕:休耕,眾人就饑餓不足。任何鄉(xiāng)間居民若有此作物可以仰賴,可以為小麥季做準備,同時還可以讓他們的牲口肥壯,就等于擁有一大寶物。

——《哥倫布大交換》三.食物物種交流帶來的影響非洲:玉米使干旱的非洲有了可靠的食物來源。中國:玉米豐富了糧食種類,擴大了種植面積。歐洲:馬鈴薯提高了抗饑荒能力,加速了人口增長。1.提高了全球糧食產量,使世界人口激增。三.食物物種交流帶來的影響

歐洲人已經如此徹底的接納美洲食物,實在很難想象哥倫布時代之前他們的飲食是何等模樣,你能想象沒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有辣椒粉調味的菜嗎?誰能想象一位無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廚子?

——《哥倫布大交換》

美洲的農作物,如煙草、玉米、馬鈴薯,甜菊、花生、西紅柿傳到歐洲、亞洲和非洲,增加了人類的食品種類,改變了人的飲食結構,歐洲的家畜,如馬、牛、山羊則影響和改變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煙草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歐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習慣。

——周一良吳于廑《世界通史資料選輯》改變了當地食物結構,豐富了人們的飲食種類。玉米、馬鈴薯、甘薯促進了畜牧業(yè)的發(fā)展,深刻影響著人類的日常生活。2.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三.食物物種交流帶來的影響

在北美地區(qū),水稻僅有3%供本地消費,其余全都用于出口。玉米、番薯的上市貿易,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起到了平抑糧價的作用。北美和俄國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qū);澳大利亞有我們的牧場;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1865年英國經濟學家杰文斯北美:水稻主要用于出口,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fā)展。中國:玉米等外來高產農作物增加了糧食供應總量,促進了商品經濟發(fā)展。3.推進了當地經濟和貿易的發(fā)展三.食物物種交流帶來的影響

清代以來,人口壓力不斷增加,原本人煙稀少的廣大山區(qū),因為“老林初開,包谷不糞而獲”和番薯“備荒第一物”的特性,番薯等栽種遍野,“生齒日繁”?!芭锩褡馍綁ǚN,阡陌相連,將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隨水落,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納?!薄伪?、陳樹平美洲4.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影響

【史料閱讀】p12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給,則于山上種包谷,洋芋、蕎麥、燕麥或蕨蒿之類。深林剪伐殆盡,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

——袁景暉《建始縣志》馬牛羊繁殖數量遠超土地承載能力;大量種植農作物,導致原始森林被濫伐,地表植被遭到破壞。引進推廣耐旱高產的玉米、甘薯,使以前不適應耕種的荒山、丘陵、沙地得以利用,擴大了耕地面積。但過度墾荒造田,也導致水土流失。中國明清雙重影響據材料指出袁景暉喜悅中的“隱憂”?(1)新航路開辟后,食物物種在全球范圍的交流傳播,提高了全球糧食產量,使世界人口激增。(2)食物物種交流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改變了當地食物結構,豐富了人們的食物種類,深刻影響著人類的日常生活。(3)不同物種的交流推動了當地經濟和貿易的發(fā)展。(4)新物種的引進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也產生了一定影響。歸納:新舊世界食物物種交流帶來的影響。P11思考點:食物物種交流怎樣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極大豐富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原有的飲食結構,逐漸形成新的飲食文化。高產作物的引進,緩解了糧食緊缺,保障了糧食供應,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以往的奢侈品變?yōu)槿粘OM品,沖擊了原有的社會等級,豐富了普通人的生活。一稻濟世,萬家糧足東方魔稻,在四十多個國家,種植800多公頃。馬達加斯加將雜交水稻的圖案印在最大面額的紙幣上,來感謝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救了無數非洲人的命?!緦W習聚焦】:外來物種的交流傳播豐富了人類生活的同時,但也出現(xiàn)了生物入侵現(xiàn)象,參看圖片,閱讀材料,談談我們應如何對待外來物種的傳播?食人魚

材料: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指出:當前,外來生物入侵是導致原生物種衰竭、物種多樣性減少和遺傳多樣性的喪失的重要原因。外來物種入侵是一場生態(tài)災難,現(xiàn)已成為全球問題?!吧锶肭趾蜌夂蜃兓⒌販p少、環(huán)境污染防治一樣,已經成為全球面臨的重大環(huán)境問題?!薄?019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公報》顯示: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1)加快推進生物安全法的立法工作。(2)加強外來入侵物種的防控。(3)加強外來生物入侵的科普宣傳教育

物種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文明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不是沖突的根源,而是互補的基礎,是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前提。不同文明國家之間,交流互鑒越頻繁、越深入,彼此之間也就越認同、越尊重,國家之間的關系也就越穩(wěn)固。交流互鑒越稀少、越浮淺,相互之間也就越容易誤解,越容易產生矛盾和沖突。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面對當前世界各國之間、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和摩擦,我們要以開放的態(tài)度,堅持文明的交流與互鑒,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拔拿饕蚨鄻佣涣鳎蚪涣鞫ヨb,因互鑒而發(fā)展”糧食作物(玉米、馬鈴薯、甘薯)美洲物種的外傳其他地區(qū)物種在美洲的推廣蔬菜作物(番茄、辣椒)農作物(糧食、水果、蔬菜等)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食物物種交流帶來的影響禽畜(雞、牛、驢、馬、豬、羊)提高了全球糧食產量,使世界人口激增推動當地經濟貿易的發(fā)展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新航路開辟后的食物物種交流特點積極消極新航路開辟后的食物物種交流哥倫布大交換全球聯(lián)系的初步建立小結

據文獻記載,乾隆年間,河南巡撫陳宏謀“募間人種紅薯”:江西大廣縣知縣余光璧也在當地大力推廣種植并“告以種法”。上述史料可用來說明當時

A.富民思想的踐行

B.新農作物的傳播

C.飲食結構的改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