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第二十二單元學案4_第1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第二十二單元學案4_第2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第二十二單元學案4_第3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第二十二單元學案4_第4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第二十二單元學案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十二單元現代中國的科技、教育與文學藝術學案42現代中國的科技、教育與文學藝術[課標要求]1.列舉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發(fā)展的主要成就,認識科技進步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作用。2.知道我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討論在貫徹“雙百”方針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和教訓。3.了解我國教育發(fā)展的史實,理解“國運興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義。一、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1.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1)決策:發(fā)展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wèi)星,即“兩彈一星”。(2)目的:打破美、蘇等國對核武器和空間技術的壟斷。(3)重大成就①原子彈:______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加強了中國的國防能力。此后,我國又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作了很大努力,相繼建成了秦山核電站和大亞灣核電站。②導彈: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仿制近程導彈成功。1964年,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中近程導彈試驗成功。③人造地球衛(wèi)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______________”發(fā)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fā)射衛(wèi)星的國家,開始進入航天時代。④載人航天:1992年,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研制計劃;從1999年起,“神舟”號飛船在經過4次無人飛行成功試驗后,于2003年10月15日載著宇航員楊利偉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__________技術的國家。2.袁隆平與雜交水稻(1)成就:1973年,袁隆平選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南優(yōu)2號。2023年,袁隆平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評價eq\b\lc\{\rc\(\a\vs4\al\co1(①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yōu)勢的第一人。,②他選育出的雜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中國的水稻產量,也被認為有助于解決未,來世界性饑餓問題。,③聯合國糧農組織把在全球范圍內推廣雜交水稻技術作為一項戰(zhàn)略計劃,,聘請袁隆平為首席顧問。袁隆平多次獲國際大獎,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3.計算機和生物技術的發(fā)展(1)計算機技術eq\b\lc\{\rc\(\a\vs4\al\co1(①20世紀50年代中國開始了計算機研制工作。,②年,中國成功研制出第一臺每秒運算速度上億次的計算機,定名,為“銀河-Ⅰ號”。))(2)生物技術eq\b\lc\{\rc\(\a\vs4\al\co1(①1965年,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是世界上第一個蛋白質的全合成。,②中國積極參與人類基因的研究。))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1.“雙百”方針的提出(1)背景:新中國成立和三大改造完成,社會制度發(fā)生根本變化,黨中央提出讓知識分子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fā)揮更大作用。(2)提出:______年春,毛澤東正式提出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3)含義: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問題思考】想一想中國成功研制“兩彈一星”有何意義?議一議中國農民說,吃飯靠“兩平”,一靠鄧小平,二靠袁隆平。為什么農民會這樣說?想一想毛澤東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目的是什么?(4)成果:老舍的話劇《茶館》,郭沫若的歷史劇《蔡文姬》,楊沫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等。2.曲折的年代(1)原因:政治運動的擴大化,特別是“文化大革命”。(2)表現eq\b\lc\{\rc\(\a\vs4\al\co1(①一些優(yōu)秀作品受到錯誤批判。,②許多知識分子受到傷害,文藝園地百花凋零。,③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響。))3.文藝的春天(1)背景eq\b\lc\{\rc\(\a\vs4\al\co1(①“文革”結束后,文學藝術和學術領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極“左”路線。,②黨總結社會主義時期文藝工作的經驗教訓,明確文藝必須植根于人,民生活。,③鄧小平強調堅持貫徹“雙百”方針。))(2)表現eq\b\lc\{\rc\(\a\vs4\al\co1(①20世紀80年代初,以“五講”“四美”為內容的精神文明建設開展起來。,②出現了以反映“”為主題的“反思文學”“傷痕文學”,以及以,改革實踐為主題的文學作品等。,③學術討論空前熱烈。,④進入21世紀,中國文化正走向世界。))三、現代中國教育的發(fā)展1.人民教育的奠基(1)建立人民教育事業(yè):1949年底,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決定建立人民教育事業(yè),確立教育要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要向廣大______開門。(2)制定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毛澤東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3)倡導并實施兩種教育制度:在發(fā)展全日制學校教育的同時,建立起半工半讀的學校教育制度。(4)成果:成功地將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變?yōu)檠刂鐣髁x方向前進的新中國的人民教育;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____________體系。2.動亂中的教育(1)“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很多師生被卷入“掃四舊”批走資派活動中,各地大中小學一度停課。(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廢止。(3)70年代初,高等院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4)“文化大革命”使中國的教育事業(yè)遭到極大破壞,整個民族文化素質大大下降,中國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拉大。3.教育的復興(1)“文革”結束后,鄧小平在教育戰(zhàn)線全面撥亂反正,整頓教學秩序,恢復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2)在實行改革開放的同時,鄧小平提出教育應優(yōu)先發(fā)展的思想,實行“____________”發(fā)展戰(zhàn)略。(3)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思想,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4)20世紀90年代,國家著手實施發(fā)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計劃。(5)啟動了“__________”,到20世紀末,我國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6)國家加大西部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的力度,大力推動少數民族地區(qū)教育的發(fā)展。辨一辨“百花齊放”與“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是指文學藝術的不同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fā)展;“百家爭鳴”指科學上的不同派別,可以自由爭論。具體來說,“雙百”方針是提倡在文學藝術、科學研究領域,有獨立思考和辯論的自由,有創(chuàng)作和批評的自由,有發(fā)表意見和保留意見的自由。想一想黨和國家為什么要提出“科教興國”戰(zhàn)略?議一議建國以來科技成就的重大作用考點一新中國的科技和文學藝術1.什么是“兩彈一星”?中國在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2.新中國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條件和原因有哪些?3.毛澤東這一題詞是怎樣出現的?這一方針后來發(fā)展成為我國科學文化事業(yè)的指導方針,這一方針是什么?4.什么是“雙百”方針?“雙百”方針的提出產生了什么影響?5.“雙百”方針在貫徹執(zhí)行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又是怎樣解決的?考點二新中國的教育1.新中國成立后,黨和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為人民教育奠基?2.“文革”結束以來,鄧小平在教育事業(yè)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新中國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業(yè)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曲折歷程。20世紀5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但“文化大革命”期間,許多文藝、教育和科技人士慘遭迫害,教育領域混亂不堪,文學藝術領域一片凋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共中央堅持貫徹“雙百”方針,提出并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中國科技領域成就突出,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走向繁榮。一、選擇題1.(2023·泰安模擬)如果將建國后的歷史分為四個時期:1950~1959年、1960~1971年、1972~1977年、1978年以后,下列示意圖最能準確反映上述階段我國科技引進情況的是()2.2009年10月31日,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勛、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錢學森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yè)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包括()①成功組織第一枚近程導彈的制造和飛行試驗②成功組織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的飛行試驗③最早研究星際航行理論的可行性④根據世界高科技發(fā)展趨勢,提出“863計劃”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2023·大連模擬)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國的李宗仁向來訪者說:“西方人終于將我們視為一個智慧的民族了。”導致西方人觀念發(fā)生變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B.中國建成了大亞灣核電站C.中國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D.中國成功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4.新華社電:“這次……成功,是我國發(fā)展空間技術的一個良好開端,是毛澤東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偉大勝利……”電文講的是()A.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B.第一枚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導彈發(fā)射成功C.“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D.“神舟5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5.(2023·哈爾濱模擬)人們對當時的景象用戲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個沙家浜;跑著上氣不接下氣,看個紅燈記;朝鮮電影哭哭笑笑,越南電影飛機大炮,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中國電影新聞簡報。該時期最可能是在()A.反右斗爭擴大化中 B.“文化大革命”中C.1958年“大躍進”中 D.人民公社化運動中6.2023年8月教育部一份關于對44個漢字寫法的改革方案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早在1950年毛澤東就指示:文字改革應首先辦“簡體字”,不能脫離實際,割斷歷史。當時簡化漢字的出發(fā)點可能是()A.有利于掃盲,普及文化B.有利于對傳統文化的全面清算C.有利于“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實施D.有利于“雙百”方針的貫徹7.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下圖是“科技發(fā)展”方陣通過天安門城樓的情景。這一方陣的組建,說明了我國對科技和人才的尊重。我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在下列的哪一年表現得最為突出()A.1947年 B.1958年 C.1967年 D.1977年8.20世紀50年代,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的陸定一曾強調:“我們所主張的……是提倡在文學藝術工作和科學研究中有獨立思考的自由,有辯論的自由,有創(chuàng)作和批評的自由,有發(fā)表自己意見的自由。”由此可知他是在闡釋()A.“雙百”方針 B.階級斗爭學說C.過渡時期總路線 D.人民公社化運動題號12345678答案二、非選擇題9.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2005年10月17日,中國“神6”載人航天飛船成功返回地面。航天人說:“古代五千年文化給我們留下了值得驕傲的遺產,中國近代……沒有值得驕傲的,也沒有給后代留下一定的遺產;建國后,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給后代留下了值得驕傲的遺產?!辈牧隙q\x(“東方紅一號”嫦娥一號在軌“神舟7號”)eq\x(發(fā)射成功運行圖成功返回)材料三北京時間2010年1月17日零時十二分,中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第三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這標志著中國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衛(wèi)星組網正按計劃穩(wěn)步推進。衛(wèi)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廣泛用于經濟社會發(fā)展各個領域。中國高度重視衛(wèi)星導航系統建設,一直努力探索和發(fā)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2000年,中國北斗導航試驗系統建成運行,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wèi)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該系統已成功應用于測繪、電信、水利、漁業(yè)、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國家安全等諸多領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特別是在2023年中國南方冰凍災害、汶川特大地震救災和北京奧運會中發(fā)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請回答:(1)材料一中“中國近代……沒有值得驕傲的,也沒有給后代留下一定的遺產;建國后,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給后代留下了值得驕傲的遺產”說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從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你能獲得哪些歷史信息?對此你有何感想?(3)你認為航天技術的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會產生什么影響?【答案解析】課前準備區(qū)一、1.(3)①1964③東方紅一號④載人航天2.(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3.(1)②1983二、1.(2)19563.(2)②文化大革命三、1.(1)工農(4)國民教育3.(2)科教興國(5)希望工程問題思考想一想“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美、蘇等國對核武器和空間技術的壟斷,不僅加強了中國的國防力量,而且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和地位。議一議這里主要是指鄧小平在全國農村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責任制使農民獲得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義,經營管理上過于集中和單一的方式,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推動了農業(yè)的發(fā)展。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產量,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解決了農民的吃飯問題。想一想使知識分子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繁榮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yè)。想一想(1)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動力。(2)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在于人才的培養(yǎng)。(3)教育是培養(yǎng)科技人才的基地。議一議(1)政治:加強了中國國防力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穩(wěn)定的和平環(huán)境。增強了綜合國力,從而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2)經濟:帶動相關領域經濟的發(fā)展,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3)社會生活:振奮了民族精神,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4)文化:推動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fā)展,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貢獻。課堂活動區(qū)考點一1.(1)“兩彈”指原子彈和導彈,“一星”指人造地球衛(wèi)星。(2)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同年,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中近程導彈試驗成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發(fā)射成功。2.(1)新中國的成立是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保障。(2)黨和政府在不同時期對科技發(fā)展的重視和決策,為科技的發(fā)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證。(3)社會的穩(wěn)定是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前提。(4)科學家無私奉獻和勇攀高峰的精神。(5)有關領導對“左”傾錯誤的抵制和人民群眾對基礎工程的大力支持。3.1951年,文藝界在關于京劇的發(fā)展問題上出現爭論,毛澤東為此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主張對待戲曲藝術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后來發(fā)展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4.(1)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即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2)“雙百”方針提出后,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領域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文學藝術界的許多作家、藝術家生動描繪了人民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新風貌,取得了累累碩果。5.在貫徹執(zhí)行中遇到的問題:由于一些政治運動的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來,一些學術問題被當成政治問題,甚至把學術爭論說成政治斗爭,不同的學術觀點,被當作是代表不同的階級利益。一些正確的甚至是優(yōu)秀的作品錯誤地受到批判。解決:“文化大革命”結束和改革開放的到來,文學藝術和學術領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極“左”路線,總結了社會主義時期以來科學、文藝工作的經驗教訓,“雙百”方針重新得到貫徹??键c二1.(1)接收改造舊教育①人民政府接管各級各類學校,復課開學,并進行初步改革。②從列強手中收回教育事業(yè)的自主權,教育事業(yè)真正回到了人民手中。③1949年底,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決定“以老解放區(qū)新教育經驗為基礎,吸收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