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第八中學2022年度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聊城市第八中學2022年度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聊城市第八中學2022年度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聊城市第八中學2022年度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聊城市第八中學2022年度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聊城市第八中學2022年度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漢口鎮(zhèn)、佛山鎮(zhèn)、景德鎮(zhèn)、朱他鎮(zhèn)成為最著名的四大商業(yè)名鎮(zhèn)是在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參考答案:C2.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將主宰多久》一書中寫道:“大多數(shù)中國皇帝擔心的,不是自己如何獲得更多財富,而是外貿可能使不受歡迎的商人階層致富?!睘榇嗣髑寤实鄄扇〉恼呤茿.工商皆本B.海禁和閉關鎖國C.重農抑商D.斷絕中西貿易參考答案:B根據材料“而是外貿可能使不受歡迎的商人階層致富”結合所學可知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即海禁和閉關鎖國,故D項錯誤,B項正確。工商皆本是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提出的新思想,而不是政府的政策,故A項錯誤。題干主要針對外貿問題,故C項錯誤。3.里根總統(tǒng)在1981年的就職典禮上說道:“美國政府應該讓自由市場機制能夠自動修正所面臨的問題,而不是聯(lián)邦政府管理經濟的茁壯成長?!睋丝芍锔暮诵闹鲝埵茿.主張回歸自由主義經濟時代B.對國家商業(yè)的發(fā)展撤銷管制C.降低財政赤字促進經濟發(fā)展D.減少國家對經濟發(fā)展的干預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應該讓自由市場機制能夠自動修正所面臨的問題”,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經濟危機的發(fā)生,國家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逐漸失靈,很多西方國家都不同程度的減少了國家對經濟發(fā)展的干預,材料中里根主張就是這種變化的體現(xiàn),D項符合題意;A項回歸表述錯誤,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撤銷表述錯誤,排除;C項從材料的信息中無法體現(xiàn),排除。故選D。4.法國下列政體的演變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①法蘭西第一共和國②法蘭西第二共和國③法蘭西第一帝國④法蘭西第二帝國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參考答案:B5.“鞭春”(見下圖)是我國的傳統(tǒng)民俗活動。立春日,造土牛以勸農耕,農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開始,以示豐兆,策勵農耕。這最早起源于周朝,至唐朝、宋朝時期則更加盛行。這反映我國古代

A.重視農業(yè)祭祀B.以農為本理念C.崇拜耕牛傳統(tǒng)D.小農經濟盛行參考答案:B【詳解】從材料“造土牛以勸農耕”“以示豐兆,策勵農耕”中可以看出,“鞭春”體現(xiàn)出對農業(yè)的重視,這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以農為本的理念,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到祭祀,故A項排除;牛耕開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與材料“最早起源于周朝”的時間不符,故C項排除;小農經濟出現(xiàn)于春秋時期,與材料“最早起源于周朝”的時間不符,故D項排除?!军c睛】關鍵信息是“造土牛以勸農耕”“以示豐兆,策勵農耕”。6.二戰(zhàn)后,針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率先進行改革的是(

)A、斯大林

B、赫魯曉夫C、勃列日涅夫

D、戈爾巴喬夫參考答案:B7.一戰(zhàn)期間,中國民族工業(yè)獲得迅速發(fā)展,但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卻把這一發(fā)展稱之為“沒有前途的經濟奇跡”。他判斷的主要依據是(

)A.中國的社會環(huán)境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B.中國民族工業(yè)結構不合理C.中國正處于軍閥割據的混戰(zhàn)狀態(tài)

D.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具有軟弱性參考答案:A考點:考查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因素主要有本國封建主義、帝國主義以及民族資本主義自身的局限性,而所有上述因素根本原因都在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選擇A項8.對“斯大林模式”的評述,正確的是①是指蘇聯(lián)在20世紀20-50年代斯大林執(zhí)政時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體制②經濟上高度集中,實行指令性計劃③政治上高度集權,個人崇拜④思想文化上,高度集中,行政干預⑤曾使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在后來的歷史進程中卻嚴重地制約著蘇聯(lián)經濟的發(fā)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參考答案:D略9.有史書記載:明朝時期,浙江的棉紡織業(yè)出現(xiàn)“商賈從旁郡販棉花列長期如吾土,則民以紡織所成,或紗或布,頃晨入市,易棉花而歸,仍治而紡織之,明旦復持以易”。這段材料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當?shù)爻霈F(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B、大量棉花紡織品投入市場C、有的城市發(fā)展成為棉紡織業(yè)中心D、商品經濟滲透浙江農村參考答案:A10.如果請你擔任歷史紀實片《1911年的北京東交民巷》的導演,在拍攝當時的北京東交民巷時,不應該出現(xiàn)的畫面是A、西方各國使館林立

B、某國使館舉辦舞會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駐扎有外國軍隊參考答案:C11.國民黨元老邵力子曾說:“無論哪個國家,當它強盛的時候,一定是邊疆安全的時候。因為國家的強盛,必須先把邊疆做成金城湯池,使敵國外患無由侵入,然后中樞權威才能鞏固,整個國家的安全才有了保障?!毕铝信e措能體現(xiàn)這一觀點的是A.文成公主入藏B.鄭成功收復臺灣C.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D.新中國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材料強調了邊疆安全使外國無由入侵,是一個國家中樞權威得到鞏固和整個國家安全的前提保障;A項是唐朝促進國內民族關系發(fā)展的措施;B、C兩項都是抵御外來侵略的措施,故都與材料觀點不符;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實施實現(xiàn)少數(shù)民族的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保障了邊疆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為國家安全提供保障。故選D。考點: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12.2008年4月,河北省永定河流域發(fā)掘出一個新石器時代遺址。據了解,挖掘出來的有陶片、石器、角器等。石器有磨制雙面弧刃石斧、墊石等;鹿角器保存完好,其使用痕跡明顯。這反映的主要現(xiàn)象是(

A.中國農業(yè)仍然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代B.中國原始農業(yè)還處于相對落后階段C.農耕文化是中國古代唯一的文化形式D.中國古代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參考答案:B13.下面是攝于洛陽“天子駕六”博物館的“周代列鼎列簋(gui)制度一覽表”。材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點是:A.貴族階層生活奢侈腐化B.以血緣關系維系政治等級C.貴族層層接受分封食祿D.貴族統(tǒng)治階層內部等級森嚴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材料的理解能力及與教材知識的聯(lián)系能力。鼎和簋都是古代的禮器,代表著森嚴的等級。所以D正確;A奢侈化看不出來;B血緣關系看不出來;C中材料反映的不是分封食祿的情況。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等級制度14.與以往的農民戰(zhàn)爭相比,太平天國運動新的時代特點表現(xiàn)在(

)①運動規(guī)??涨熬薮?/p>

②反封建同時反侵略

③《天朝田畝制度》的平均主義思想

④《資政新篇》的資本主義色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C15.18世紀中后期的英國“選擇了海洋”,中國卻“選擇了陸地”。“選擇了陸地”是指中國A.重視塞防忽視海防B.積極培育國內市場C.奉行“閉關鎖國”政策D.加強發(fā)展陸路交通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分析題干,英國選擇海洋是指英國建立海上霸權,跨過大洋對落后國家進行侵略、掠奪。比較而言,中國選擇陸地,尤其是18世紀中后期,應該指的是“閉關鎖國”政策。因為A、B、D三項所述都不符合史實,18世紀中后期的封建中國既沒有積極發(fā)展國內市場,也沒有加強發(fā)展陸路交通,而A項所述也沒有相關史實支持,答案為C。考點:古代中國的經濟?資本主義萌芽與“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閉關政策【名師點睛】明朝以前,漢、唐、宋、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對外開放政策,中華文明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中國成為周邊國家、亞非地區(qū)經濟文化中心,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明清時期由于中國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和腐朽,加上西方殖民者的東來,對外政策由開放到閉關自守。中國古代對外關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的,其主要表現(xiàn)為政治外交往來,經濟貿易往來和科技文化交流。由此增進了中外雙方的了解、聯(lián)系和友誼,促進了中外雙方的交流和發(fā)展。明清時期,中國與外來侵略勢力的矛盾日益尖銳,甚至發(fā)展成為大規(guī)模的侵略與反侵略的斗爭。16.始于弘治十年(1497)的《大明會典》是以記載明代典章制度為主的官修史書,但該書中始終沒有將“內閣"單列章,而將內閣職權附于翰林院(最高學術機構)之下。這主要是因為A.內閣地位無足輕重B.內閣權力來自于皇帝C.內閣不是法定機構D.編纂者對內閣存偏見參考答案:C【詳解】縱觀明代政治,內閣地位舉足輕重,但卻始終不是法定的國家機構,既無實際決策權,也無行政權,只是皇帝的顧問機構,故C正確;明代,雖然內閣不是法定的國家機構,但地位舉足輕重,A錯誤;B不能成為材料描述現(xiàn)象的原因,排除;官修史書反映官方的觀點,不是編纂者的偏見,排除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將內閣職權附于翰林院(最高學術機構)之下”,聯(lián)系所學明朝內閣的職能和實質分析解答。17.下表是美國鋼鐵業(yè)統(tǒng)計情況表下列選項中對19世紀后期美國鋼鐵業(yè)發(fā)展變化的解讀正確的是A.重工業(yè)發(fā)展速度遲滯B.企業(yè)的生存環(huán)境有所好轉C.私人壟斷時代的到來D.工廠制度不適應社會發(fā)展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是在考查美國的鋼鐵壟斷組織。從表格來看重工業(yè)發(fā)展速度迅速,不能選A。企業(yè)的生存環(huán)境是非常惡劣的,因為競爭是非常殘酷的,不能選B。工廠制度仍然適應社會發(fā)展,不能選D。l9世紀后期隨著美國開展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私人壟斷時代的到來,鋼鐵工業(yè)不斷的兼并,鋼鐵工業(yè)在數(shù)量上減少,但是在規(guī)模上不斷出的增大,所以本題答案只能是C??键c: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fā)展?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美國鋼鐵業(yè)發(fā)展變化18.2017年3月29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開啟空前的“脫歐之路”。而就在四天前,歐盟國家還在紀念開啟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羅馬條約》簽署60周年。同日,其他27個歐盟國家簽署了代表各成員國一致立場的《羅馬聲明》。對此解讀最合理的是A.《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合稱《羅馬條約》B.歐洲-體化進程曲折發(fā)展C.移民問題與恐怖主義擴散是英國脫歐的根本原因D.全球民粹主義高漲,由此出現(xiàn)了逆全球化浪潮參考答案:B材料表明英國要求脫歐,其他27個歐盟國家簽署了代表各成員國一致立場的《羅馬聲明》,表明歐洲一體化進程并不順利,曲折發(fā)展,B正確;A表述正確,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移民問題與恐怖主義擴散是英國脫歐的重要因素,英國脫歐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的國家利益,C錯誤;當今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是全球化,D表述錯誤。19.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各民族的歷史逐漸融合為一部統(tǒng)一的人類歷史。當時,這種“融合”和“統(tǒng)一”得以實現(xiàn)的主要方式是?A.東方的借鑒學習B.西方的殖民掠奪

C.正常的文化交流D.封建地主階級衰落參考答案:B20.兩漢時期,選官實行鄉(xiāng)舉里選的察舉制。曹魏時期改為九品中正制,規(guī)定負責評定人才等級的大中正官必須由在中央任職的官員且德名俱高者擔任。據此可知,九品中正制()A.導致世家大族壟斷了政權 B.有利于強化中央政府權力C.否定了地方官員的特權 D.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識水平參考答案:B【詳解】由材料中“大中正官必須由在中央任職的官員且德名俱高者擔任”可知,九品中正制將評議權收歸中央,與察舉制相比,這顯然有利于強化中央政府權力,故選B。材料沒有提及中正官選拔人才的依據,僅從材料無法得出A項結論,排除;九品中正制收回的地方選拔人才的職能,卻并未否定地方官員所有的特權,排除C;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注重門第高低,排除D。21.《全國工業(yè)復興法》規(guī)定:由國家調節(jié)雇主和工人的關系,雇員有權組織起來集體談判雇傭合同,禁止以參加公司工會作為雇傭條件。這一規(guī)定的主要目的是。A.促進供需平衡B.防止盲目競爭C.實行計劃經濟D.緩和階級矛盾參考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材料“調節(jié)雇主和工人的關系,雇員有權組織起來集體談判雇傭合同,禁止以參加公司工會作為雇傭條件”反映了緩和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矛盾的目的,故D正確;材料與供需平衡無關,故A排除;調節(jié)雇主和工人的關系與防止盲目競爭沒有直接聯(lián)系,故B排除;羅斯福新政并不是實行計劃經濟,故C排除?!军c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材料信息“調節(jié)雇主和工人的關系”,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羅斯福新政緩和階級矛盾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答案。22.不久前,美國《福布斯》雜志評出中國10個變化最大的城市,其中,深圳排名第一,北京排名第五。如果說北京的變化得益于北京奧運會,那么深圳的變化則得益于A.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

B.地理位置優(yōu)越C.歷史文化悠久

D.改革開放的政策參考答案:D略23.長征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典范。下圖中有關紅軍活動的表述正確的是()A.在①處四渡赤水B.在③處強渡大渡河C.在④處中央紅軍和陜北紅軍會師D.在⑤處三大主力會師參考答案:B地圖中①是瑞金,紅軍長征開始之地,④是甘肅會寧,三大主力會師地方;⑤是中央紅軍和陜北紅軍會師地方,只有③處強渡大渡河正確,選擇B24.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和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的標志是A.中共一大召開B.北伐戰(zhàn)爭的開始

C.中共三大的召開D.國民黨一大的召開參考答案:D25.秦始皇說:“天下共苦戰(zhàn)斗不息,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秦始皇為此而采取的舉措是A.制定律例

B.推行郡縣制

C.強化中央機構

D.統(tǒng)一文字參考答案:B本題主要考查秦朝的郡縣制,旨在考查再認再現(xiàn)相關史實的能力。題目中的材料大意為:天下之所以戰(zhàn)斗不止,大家受苦的原因就是因為有諸侯存在。依賴祖宗積德,現(xiàn)在天下剛剛穩(wěn)定,如果又去分封諸侯國,這不是在樹立敵對勢力嗎?要想達到安寧,那就難了。這反映了秦始皇以郡縣制取代分封制作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的史實。排除均與此表述不符的A、C、D三項,故選B。26.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義性質”,“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挖掉了占老民族工業(yè)的基礎,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新的工業(yè)。其中“‘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挖掉了古老民族工業(yè)的基礎”在近代中國的表現(xiàn)是A.中國社會經濟卷入世界市場

B.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入侵C.家庭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分離

D.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參考答案:C解析:“資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義性質”指的是資本主義的擴張性,“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挖掉了古老民族工業(yè)的基礎”,指的是,資本主義瓦解了被侵略地區(qū)的原有經濟,即自然經濟,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新的工業(yè),指近代工業(yè)產生。就中國來說,鴉片戰(zhàn)爭后,隨著外國商品輸出,家庭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的自然經濟的逐漸的解體就是主要的表現(xiàn),故選C,ABD項都無法體現(xiàn)挖掉“古老民族工業(yè)的基礎”的內容?!久麕燑c睛】西方工業(yè)革命完成,急需擴大海外市場,商品輸出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的侵略方式。鴉片戰(zhàn)爭后,伴隨著外國列強的經濟侵略,中國的經濟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是自然經濟的解體,也就是挖掉“古老民族工業(yè)的基礎”,另一個方面中國也出現(xiàn)了新的經濟因素,主要是洋務工業(yè)和民族工業(yè)。27.希臘半島的地理特征對于其居住者的生存提出了很高的挑戰(zhàn):山多、石多,土地貧瘠,巴爾干山脈更是阻礙了人們的出行和交流.所以,城邦時代希臘社會的發(fā)展主要依靠()A.農業(yè)生產 B.海外殖民C.奴隸貿易 D.海外貿易參考答案:D希臘半島東臨愛琴海,海岸線曲折,天然良港眾多,航海和海外貿易的條件得天獨厚,因此城邦時代希臘社會的發(fā)展主要依靠海外貿易。故答案為D項。希臘半島沒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廣闊平原,不利于農業(yè)生產,排除A項;B項不符合史實,排除;奴隸貿易與希臘半島的地理特點沒有必然聯(lián)系,排除C項。28.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則合淮水南北為一;中書省直轄地區(qū)卻跨太行山東西兩側,兼有山西高原、華北平原和山東丘陵三種不同的地理區(qū)域;至于江浙行省,乃從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對上述關于行省制度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是(

)A、體現(xiàn)了元朝統(tǒng)治者實行省界犬牙交錯,以北制南的治國理念B、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軍事行政管理權C、借鑒了秦漢時期的地方管理方法D、體現(xiàn)了肥瘠搭配的劃界原則參考答案:A29.唐代和宋代都有諫官。唐代諫官由宰相薦舉,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宋代諫官由皇帝選拔,主要評議宰相是非。這說明

)A.唐代君主的權力不受制約

B.唐代以諫官削弱宰相的權力C.宋代諫官向宰相和皇帝負責

D.宋代君主專制的程度高于唐代參考答案:D30.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

A.面積狹小

B.小國寡民

C.互相攻伐

D.主權在民參考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五”期間我國生產資料的進口一覽表年份19531954195519561957進口額(億元人民幣)42.941.555.749.046.3占進口總額的%93.092.894.592.492.7“一五”期間我國出口商品構成一覽表年份出口貿易額構成(總額為100)工礦產品農副產品加工品農副產品195318.425.955.7195424.027.748.3195525.528.446.1195626.131.342.6195728.431.540.1材料二、1960年12月,中央決定:“對蘇聯(lián)的出口額,由1960年的預計31,9億盧布,減為22.2億盧布。增加糧、棉、油等主要農副產品基本補給。但是日用工業(yè)品和礦產品大體照舊?!睂|歐的欠賬,糧、油也予以緩還。1961年2月,中央規(guī)定了如下進口次序:“第一,糧食;第二,化肥、農藥、藥品、油脂;第三,用于加工成品出口的原料和化工材料;第四,政治照顧性的物資;第五,橡膠、石油、銅、鋁、鋼材、尖端技術和國防所需器材、工業(yè)設備?!?月8日,外貿部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當年只訂購前三類進口物資,對四、五類暫停進口?!幾陨虚L風《三年困難時期中國糧食進口實情》(1)根據材料一,指出“一五”期間我國生產資料的進口商品結構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此特點產生的影響。(8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進出口商品結構發(fā)生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導致此變化的原因。(8分)(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國家進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的主要因素。(4分)參考答案:答案:(1)特點:進口商品主要是生產資料,比重大;出口商品以農副產品為主。(2分)影響:彌補了我國工業(yè)落后的不足;有利于工業(yè)化建設的進行;客觀上推動了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進程;促使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6分)(2)變化:減少了生產資料的進口,糧食等生活資料加大進口、減少出口。(2分)原因:工業(yè)化建設已取得初步成就;“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導致國內經濟的困難;為解決糧食短缺而調整了國民經濟各部門比重。(6分)(3)因素:國家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國內經濟發(fā)展狀況;國家內外發(fā)展戰(zhàn)略需要;等等。(4分,答出兩點且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3)本題切學生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國家進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的主要因素。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分析出:國家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國內經濟發(fā)展狀況;國家內外發(fā)展戰(zhàn)略需要,言之有理即可。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和曲折·一五計劃三大改造大躍進人民公社化·影響【名師點睛】本題以不同時期國家進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為切入點,考查一五計劃、三大改造、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等史實的特點、影響。一五計劃使中國工業(yè)化建設取得初步成就;三大改造促使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大躍進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人民公社化導致國內經濟的困難,這些都通過國家進出口商品結構變化體現(xiàn)出來,學生需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32.古往今來,社會經濟處于不斷的調整之中,并由此引發(fā)相應調整。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國古代農業(yè)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它畢竟主要是在小農分散經營的條件下形成的……由于傳統(tǒng)農具明清后沒有繼續(xù)得到改進,由于人口增加,勞動效率低下,這極大地限制了其他經濟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廣度和深度。另一方面,盡管中國古代很早就出現(xiàn)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全面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經營條件下,不可能更大規(guī)模合理利用經濟資源協(xié)調發(fā)展。﹣﹣李根蟠《中國古代農業(yè)》材料二

宋代經濟已含有近代商業(yè)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紀中國出現(xiàn)了匯票形式的紙幣(飛錢),用于從遙遠的外地購買商品。隨后私人金融家開始發(fā)行票據,只需付3%的手續(xù)費即可兌換成現(xiàn)鈔。1023年政府收購了最有名的一家錢莊,票據首次兌換成由政府擔保的紙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分工需要同樣發(fā)達的經濟組織。宋朝時的中國已經有了一些經紀人,奔走于地方市場與中央市場之間。宋朝人精通批發(fā)和零售的概念,諳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營銷點、特許經銷權、倉儲和傭金。宋朝的中國已經有了專業(yè)經理,負責經營與自己非親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時還有理財專家,負責客戶的投資業(yè)務。﹣﹣(美)查爾斯?默里《文明的解析》材料三

1587年“并無大事可敘”。學者黃仁宇卻從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會,寫成《萬歷十五年》。該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時年24歲的萬歷皇帝。他一方面依賴內閣,另一方面又以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加以牽制,后來創(chuàng)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專制主義君主制史上“荒誕奇跡”;已經去世了5年的內閣首輔張居正。他生前雖然守住了內閣只是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不能正式統(tǒng)率六部百司的底線,卻把內閣政治演繹得有聲有色;在這年去世的名將戚繼光。他曾在浙閩粵沿海大敗倭寇,保衛(wèi)了東南海防;在內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傳教士利瑪竇。他從歐洲出發(fā),經過葡萄牙占領的澳門,活躍于廣東一帶。﹣﹣據《萬歷十五年》編寫玉米、番薯等“種出西土”,在不少地方開始種植。﹣﹣據李時珍《本草綱目》、徐光啟《農政全書》等材料四

史學家戴逸指出:“18世紀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輝煌,實則正在滑向衰世凄涼,可當時中國沒有人認識這一歷史真相。歷史的悲劇只有在悲劇造成以后很久時間,人們才會感到切膚之痛?!闭埢卮穑海?)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國古代農業(yè)生產的主要特點。(2)據材料二,宋代出現(xiàn)了哪些近代經濟因素?(3)閱讀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概括明清時期在經濟領域中(含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等)日益凸顯出來的新氣象。(4)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四中國“實則正在滑向衰世凄涼”的原因。參考答案:考點:25:中國古代農業(yè)經濟的特點;2N:宋朝的商業(yè)發(fā)展;2P:明清時期的商業(yè)發(fā)展;2X:重農抑商政策及其影響;2Y:明清海禁與閉關鎖國政策及其影響;2Z: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緩慢發(fā)展.分析:(1)解答的關鍵是從材料“小農分散經營的條件下”“勞動效率低下”切入,結合中國古代農業(yè)進行思考;(2)解答的關鍵是從材料“出現(xiàn)了匯票形式的紙幣(飛錢),用于從遙遠的外地購買商品.隨后私人金融家開始發(fā)行票據”切入,結合宋代經濟進行思考;(3)解答的關鍵是從材料“玉米、番薯等“種出西土”,在不少地方開始種植”切入,結合明清時期經濟的發(fā)展進行思考;(4)解答的關鍵是從“實則正在滑向衰世凄涼”切入,結合明清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思考.解答:(1)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從材料“小農分散經營的條件下”“勞動效率低下”可以概況中國古代農業(yè)生產的主要特點;(2)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從材料“出現(xiàn)了匯票形式的紙幣(飛錢),用于從遙遠的外地購買商品.隨后私人金融家開始發(fā)行票據”可以概況宋代出現(xiàn)的近代經濟因素;(3)主要考查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材料“玉米、番薯等“種出西土”,在不少地方開始種植”可得出明清經濟領域中的新氣象;(4)主要考查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明清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作答.答案:(1)分散經營;勞動效率低下;經濟資源協(xié)調能力不高.(2)近代經濟因素:紙幣、票據、經紀人、批發(fā)和零售的概念、合同、利息、合股公司等、專業(yè)經理、理財專家等.(3)氣象:蠶桑、棉花種植面積普遍擴大:美洲作物開始傳入我國;資本主義萌芽;會館出現(xiàn),商幫勢力強大.(4)原因:小農經濟占主導,農民貧困,農業(yè)經營落后;商品經濟雖然得到發(fā)展,但重農抑商政策扼殺了經濟活力;海禁和閉關鎖國使中國以極端封閉落后的面貌進入近代世界;文化專制;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教育大辭典》的釋文中明確稱其為“教育家”的中國有398位,人多集中在三個時期: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770一公元前221年)兩宋時期(960一1279年)近現(xiàn)代之際(1840年一1919年)。時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