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白邑中學高三生物聯考試卷_第1頁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白邑中學高三生物聯考試卷_第2頁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白邑中學高三生物聯考試卷_第3頁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白邑中學高三生物聯考試卷_第4頁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白邑中學高三生物聯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白邑中學高三生物聯考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將燕麥胚芽鞘尖端放在瓊脂小塊上,正中插人生長素不能透過的云母片,瓊脂被分成相等的兩部分見右圖。單側光照射后,瓊脂內生長素含量A.左右相等B.左多右少C.左少右多D.左右均無參考答案:B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物難以克隆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組中的基因不完整B.胚胎細胞核的移植成功率遠高于成體細胞C.克隆羊多利是利用胚胎細胞進行核移植所得的個體D.核移植后的重組細胞在最初分裂時就完成了DNA的復制和基因的轉錄參考答案:B3.如圖為原核細胞中轉錄、翻譯的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轉錄尚未結束,翻譯即已開始B.由該DNA模板產生了三條肽鏈C.原核細胞轉錄和翻譯在時間和空間上完全分開D.圖中多個核糖體完成不同的mRNA的翻譯參考答案:A4.下列關于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和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的改變說明物種在不斷變化B.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數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群體C.基因頻率改變則生物發(fā)生進化D.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種群中,A的基因的頻率大于a基因的頻率參考答案:C5.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交配,子代雌、雄果蠅都表現紅眼,這些雌雄果蠅交配產生的后代中,紅眼雄果蠅占1/4,白眼雄果蠅占1/4,紅眼雌果蠅占1/2。下列敘述錯誤的

A.紅眼對白眼是顯性

B.眼色遺傳符合遺傳規(guī)律

C.眼色和性別表現自由組合

D.紅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參考答案:C6.下列哪一項不是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方式(

)A.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B.精子和卵細胞通過相互接觸完成受精作用C.胰高血糖素通過血液運輸作用于組織細胞

D.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相互連接參考答案:A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是細胞膜的功能之一,但不屬于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精子和卵細胞通過相互接觸完成受精作用,這是相鄰細胞間直接接觸進行信息交流的方式;胰高血糖素通過血液運輸作用于組織細胞,這是間接的信息交流方式;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相互連接,也屬于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方式。7.如圖表示某家系中有甲(相關基因為A、a)和乙(相關基因為B、b)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其中一種是伴性遺傳?。嚓P分析不正確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乙病是伴X隱性遺傳B.Ⅱ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C.Ⅲ6的致病基因來自于I1D.若Ⅲ3與Ⅲ7結婚,生一患病孩子的幾率是1/4參考答案:D【考點】伴性遺傳;常見的人類遺傳?。痉治觥扛鶕}意和系譜圖分析可知:Ⅱ4和Ⅱ5均患有甲病,但他們有一個正常的女兒(Ⅲ7),即“有中生無為顯性,顯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說明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Ⅱ4和Ⅱ5均無乙病,但他們有患乙病的兒子,說明乙病為隱性遺傳病,又已知“一種是伴性遺傳病”,則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據此答題.【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乙病是伴X隱性遺傳,A正確;B、Ⅱ3患有兩種病,其基因型為A_,由Ⅰ1(aa)可知,Ⅱ3的基因型為AaXbY,B正確;C、Ⅲ6的基因型為aaXbY,其致病基因來自于I1,C正確;D、Ⅲ3的基因型為aaXBY,Ⅲ7的基因型及概率為aaXBXB()、aaXBXb(),他們婚配,后代患甲病的概率為0,患乙病的概率為,所以他們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為1﹣1×(1﹣)=,D錯誤.故選:D.8.下列關于細胞這一最基本生命系統(tǒng)共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都有磷脂和蛋白質構成的細胞膜

B.都有膜包被的功能專一的細胞器C.都以核糖體作為蛋白質合成場所

D.都在DNA分子中儲存遺傳信息參考答案:B【知識點】細胞與化學組成綜合解析:磷脂是細胞膜的骨架,細胞膜的功能是通過蛋白質實現的,A正確;原核細胞只有核糖體一個細胞器,且核糖體沒有膜結構,B錯誤;原核和真核細胞都具有核糖體,核糖體是蛋白質的合成產生,C正確;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遺傳物質都是DNA,D正確9.在調查某林場松鼠的種群數量時,計算當年種群數量與一年前種群數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右圖所示的曲線。據此圖分析得到的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A.前4年該種群數量基本不變,第5年調查的年齡組成可能為衰退型B.第4到第8年間種群數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敵增多C.第8年時種群數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間種群數量增加,且呈“S”型曲線增長D.如果持續(xù)第16到第20年間趨勢,后期種群數量將呈“J”型曲線增長參考答案:【知識點】J2

種群的特征、數量變化及種群密度調查【答案解析】C前4年,λ值為定值,λ-1=0,說明種群增長率為0,種群數量保持不變,第5年λ-1小于0,說明種群增長率為負值,種群數量下降,年齡組成為衰退性;A正確;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有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等;B正確;第8到16年間λ-1不是一個定值,說明種群呈“S”型曲線增長,第10年的種群數量最少,C錯誤;由圖示曲線圖趨勢知如果持續(xù)第16到第20年間趨勢,后期種群數量將呈“J”型曲線增長,D正確。10.下面是用35S標記的噬菌體進行實驗的過程,回答問題。(1)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2)簡要說明如何實現用35S對噬菌體進行標記

。(3)以上實驗結果

(能/不能)說明遺傳物質是DNA,理由是

。參考答案:(1)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示蹤法)(2)先將大腸桿菌在含35S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再用噬菌體去侵染該大腸桿菌(2分)(3)不能;它只能證明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沒有進入細菌體內

11.假設某動物的一個初級卵母細胞在產生卵細胞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個次級卵母細胞在分裂后期,由一條染色體上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形成的染色體移向了同一極,則該初級卵母細胞產生正常卵細胞的幾率是

A.0

B.l/2

C.l/3

D.1/4參考答案:A12.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達爾文的實驗證明生長素在背光處的分布比向光側多B.脫落酸不能為植物提供營養(yǎng),但可以調控細胞的基因表達C.相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促進效果可能相同D.生長素的極性運輸發(fā)生在幼嫩的部位,且極性運輸方向與光照無關參考答案:A達爾文的實驗證明胚芽鞘產生的某種物質在背光處的分布比向光側多,導致背光側生長快,彎向光源生長,A錯誤;脫落酸是一種植物激素,不能為植物提供營養(yǎng),但可以調控細胞的基因表達,B正確;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相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促進效果可能相同,C正確;生長素的極性運輸發(fā)生在幼嫩的部位,且極性運輸方向與重力有關,但是與光照無關,D正確。13.據圖判斷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垂體可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直接調節(jié)甲狀腺分泌激素B.垂體可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C.下丘腦可調節(jié)垂體的活動D.血液中含有較高的甲狀腺激素對垂體、下丘腦有抑制作用參考答案:A14.某個春季低溫潮濕、夏季高溫干旱的地區(qū)生長著一種春、夏季葉型不同的植物,其葉型數據如下表。試推斷:A.甲型葉生長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葉生長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C.甲型葉生長在夏季,降低蒸騰作用D.乙型葉生長在夏季,增強蒸騰作用參考答案:A15.下列有關人體內細胞多樣性和物質多樣性的說法錯誤的是A.細胞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樣性B.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數目、種類、排列順序有關C.纖維素、糖原、淀粉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分子D.DNA分子的多樣性主要與脫氧核苷酸多變的排列順序有關參考答案:A人體內所有體細胞都是由同一個受精卵經有絲分裂形成,都具有相同的DNA分子,人體細胞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導致mRNA分子的多樣性,A項錯誤;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數目種類排列順序以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有關,B項正確;纖維素、糖原、淀粉都屬于多糖,它們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分子,C項正確;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導致DNA分子的多樣性,D項正確?!究键c定位】人體內細胞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16.下列關于細胞分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A.細胞分化與生物個體發(fā)育有密切關系B.細胞分化是多細胞生物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C.細胞分化僅發(fā)生在胚胎發(fā)育時期D.細胞分化是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參考答案:C17.圖中甲圖是一組目鏡標有5×和16×字樣、物鏡標有10×和40×字樣的鏡頭,乙圖是在甲圖中選用的一組能放大160倍的鏡頭組合所觀察到的圖像.欲將乙圖視野中處于右上方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放大640倍觀察,下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A.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至右上方的細胞位于視野正中央B.將顯微鏡的光圈調小,反光鏡調成平面鏡C.目鏡不需要換,轉動轉換器將物鏡換成鏡頭③D.物鏡換成高倍鏡后,如果視野模糊,應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參考答案:B【分析】根據有無螺紋可以判斷出(1)(2)是目鏡,(3)、(4)為物鏡,目鏡的放大倍數與鏡頭的長度成反比例,物鏡的放大倍數與鏡頭的長度成正比例;由于顯微鏡成像為倒像,故欲將乙圖視野中處于右上方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玻片標本;原放大倍數為160倍,現放大倍數為640倍,故將物鏡由10×換為40×即可?!驹斀狻坑捎陲@微鏡成像為倒像,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至右上方的細胞位于視野正中央,A正確;換上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故應將顯微鏡的光圈調大,反光鏡調成凹面鏡,B錯誤;原放大倍數為160倍,現放大倍數為640倍,故將物鏡由10×換為40×即可,即轉動轉換器將物鏡將④換成鏡頭③,C正確;換成高倍鏡后,如果視野模糊,應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D正確?!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高倍鏡的使用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顯微鏡的應用能力。18.觀察DNA和RNA分布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先用甲基綠染色再用吡羅紅染色B.實驗材料可選擇口腔上皮細胞或紫色洋蔥外表皮細胞C.用鹽酸水解,目的之一是使染色質中DNA與蛋白質分離D.實驗結論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和線粒體中,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參考答案:C

考點: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分析:“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步驟:取口腔上皮細胞制片→水解→沖洗涂片→染色→觀察.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甲基綠使DNA呈現綠色,吡羅紅使RNA呈現紅色.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鹽酸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體中的DNA和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解答:解:A、觀察DNA和RNA分布的實驗,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使用,A錯誤;B、實驗材料可以選擇口腔上皮細胞或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不能選用外表皮細胞,因為其細胞內含有紫色色素,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B錯誤;C、用鹽酸水解,可以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質中的DNA和蛋白質分離,有利于染色,C正確;D、該實驗的結論是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RNA主要分布于細胞質,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細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的能力.19.科研人員設計了一段DNA序列并導入人體細胞,該序列僅與癌細胞內的特定蛋白結合,啟動相關基因的表達,表達產物可“命令”淋巴細胞殺死癌細胞。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過程體現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B.該過程既有體液免疫又有細胞免疫C.基因表達產物需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及運輸D.效應T細胞殺死癌細胞體現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功能參考答案:B【分析】針對癌細胞的免疫過程屬于細胞免疫,效應T細胞可識別癌細胞表面的抗原,根據“科研人員設計了一段DNA序列并導入人體細胞,該序列僅與癌細胞內的特定蛋白結合,啟動相關基因的表達,表達產物可“命令”淋巴細胞殺死癌細胞”,說明癌細胞內相關基因表達的產物不是自身利用,即該基因表達產物需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及運輸。【詳解】該序列僅與癌細胞內的特定蛋白結合,啟動相關基因的表達,體現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A正確;針對癌細胞發(fā)揮作用的免疫過程為細胞免疫,B錯誤;癌細胞內相關基因表達產物可“命令”淋巴細胞殺死癌細胞,說明不是癌細胞自身利用,故該產物需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及運輸,C正確;效應T細胞殺死癌細胞是通過細胞膜的接觸實現的,體現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功能,D正確。故選B。20.對于多細胞生物而言,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分化導致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B、細胞癌變是所有細胞都要經歷的一個階段C、細胞衰老時細胞呼吸的速率減慢D、細胞死亡是細胞癌變的結果參考答案:C21.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A.細胞分裂過程中不進行基因表達B.免疫系統(tǒng)中的記憶細胞既有分化潛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C.某人的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中的核酸相同D.凋亡細胞內的基因表達能力全部下降,酶活性減弱參考答案:B22.獲2013年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發(fā)現了與囊泡運輸相關的基因及其表達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號如何引導囊泡精確釋放運輸物。突觸小泡屬于囊泡,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神經元中的線粒體為突觸小泡的運輸提供了能量B.神經元特有的基因決定了突觸小泡的運輸方式C.突觸前膜的特定蛋白決定了神經遞質的釋放位置D.突觸小泡中運輸物的釋放受到神經沖動的影響參考答案:B【知識點】神經調節(jié)及動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解析:線粒體是細胞的動力車間所以細胞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線粒體,A正確。神經元中的基因和其它體細胞中的一樣,B錯誤。由題目可知,囊泡運輸相關的特定蛋白質能引導囊泡精確釋放運輸物,故能決定神經遞質的釋放位置,C正確;當神經末梢有神經沖動傳來時,突觸內的突觸小泡受到刺激,就會釋放神經遞質,D正確?!舅悸伏c撥】本題考查神經元間興奮的傳遞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程度23.小麥抗稈銹病對易染稈銹病為顯性?,F有甲、乙兩種抗稈銹病的小麥,其中一種為純合子,若要鑒別和保留純合的抗稈銹病的小麥,應選用下列哪種方法最簡便易行A、甲╳乙B、甲、乙分別測交C、甲╳甲,乙╳乙D、甲╳乙得F1再自交

參考答案:C24.下列關于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用無水酒精或丙酮分離濾液中的色素

B.在健康人的尿液、胃液、唾液、甲狀腺激素液體4種樣本中,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的是胃液和唾液C.在還原糖鑒定的實驗中,應先加氫氧化鈉溶液,后加硫酸銅溶液D.在用洋蔥鱗片葉表皮作為材料,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時,看不到染色體的連續(xù)變化是因為細胞已死亡參考答案:B25.實驗發(fā)現,葡萄糖進入紅細胞時,如果使用藥物限制細胞膜上蛋白質的活性,則葡萄糖的運輸速率迅速下降,如果減少能量的供應,卻對運輸速率沒有影響。由此推斷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方式是A.自由擴散

B.協助擴散

C.主動運輸

D.逆濃度梯度運輸參考答案:B26.某高中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進行人類遺傳病調查時,發(fā)現了兩個家庭都有甲遺傳?。ɑ驗锳、a)和乙遺傳?。ɑ驗锽、b)患者,系譜圖如下。查閱文獻發(fā)現,在正常人群中,Aa基因型頻率為。據此分析正確的是:

A.甲、乙兩病的遺傳方式分別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和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B.假如Ⅱ7和Ⅱ8又生了一個患乙病的女兒,則Ⅱ9的基因型為aaAbYC.假如Ⅱ3和Ⅱ4再生一個孩子,則該孩子患甲病的概率為D.Ⅲ1和Ⅲ2都患乙病,如果他們都能正常結婚生子,則他們與正常女人結婚所生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相同參考答案:C解析:本題通過遺傳系譜圖考查伴性遺傳和遺傳定律,難度較大。本題難度較大,在考試時可通過排除錯誤選項的方法找出正確選項。通過分析遺傳系譜圖,甲乙兩種病均為無中生有,都是隱形遺傳病,1號家庭有甲病女患者,因此甲病是常染色體遺傳,而乙病無法判斷染色體位置,A項錯誤、B項錯誤。D項,由于正常女人關于乙病基因型不確定,因此不能確定Ⅲ1和Ⅲ2與正常女人結婚所生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是否相同,D項錯誤。C項,Ⅱ3是Aa的概率為2/3,Ⅱ4是Aa的概率為1×10-5,則他們所生孩子患甲病概率為2/3×1×10-5×1/4=,C項正確?!疽渍`警示】(1)本題乙病基因染色體位置無法判斷,因此本題乙病有兩種可能。(2)本題雖然涉及基因頻率,但題目給出的信息是“在正常人群中,Aa基因型頻率”,因此該數據就可以表示正常人是Aa的基因頻率,不需要再根據哈代-溫伯格定律計算。27.吹打發(fā)霉物體時,常有粉塵飛揚,這粉塵的主要成分是A.物體上的灰塵

B.霉菌的孢子

C.霉菌的種子

D.細菌的芽孢參考答案:B28.植物體內的哪種生理活動與生物膜沒有關系(

)A.光合作用 B.主動運輸C.有氧呼吸 D.無氧呼吸參考答案:D29.下列關于細胞內合成ATP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在有氧與缺氧的條件下,在細胞質基質中都能形成ATP

B.只要供給二氧化碳,在葉綠體中就能形成和利用ATP

C.在葉綠體中形成ATP需要光能

D.在線粒體中形成大量ATP需要氧氣參考答案:B30.如圖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合成過程圖,請根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R所示的階段正處于解旋狀態(tài),形成這種狀態(tài)需要解旋酶B.圖中②是以4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合成的C.如果圖中③表示酶分子,則它的名稱是DNA聚合酶D.圖中②合成后,直接進入細胞質中,在核糖體上合成具有特定空間結構和功能的蛋白質分子參考答案:A31.右圖表示以洋蔥表皮為實驗材料,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進行相關實驗(時間m表示開始用四種溶液分別處理洋蔥表皮;時間n表示開始用清水處理洋蔥表皮),測得該細胞原生質體體積變化,圖中代表尿素溶液處理結果的是

(

)A.a

B.b

C.c

D.d參考答案:B32.發(fā)生在人體內環(huán)境的生理過程是()A.腸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 B.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被分解C.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多肽 D.mRNA經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參考答案:B【考點】內環(huán)境的組成.【專題】正推法;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分析】內環(huán)境又叫細胞外液,由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組成,凡是發(fā)生在血漿、組織液或淋巴中的反應都屬于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的反應,發(fā)生在細胞內的反應不屬于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是反應,消化道內的消化液不屬于體液,不是內環(huán)境.【解答】解:A、腸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發(fā)生在消化道內,不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A錯誤;B、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被分解,發(fā)生在突觸間隙中的組織液中,是發(fā)生在人體內環(huán)境的生理過程,B正確;C、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多肽,發(fā)生在細胞內,不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C錯誤;D、mRNA經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發(fā)生在發(fā)生在細胞內,不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的知識點是內環(huán)境的概念,內環(huán)境的組成,對于不同化學反應發(fā)生的場所的判斷和對內環(huán)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題的關鍵.33.右圖為一個家族中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傳遞情況,若③號個體為純合子的概率是1/2,則該病最可能的遺傳方式為(

)A.細胞質遺傳

B.Y染色體遺傳C.X染色體隱性遺傳

D.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參考答案:C34.細胞間的信息傳遞有賴于一定的物質基礎。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膜外表面有一層糖蛋白,能參與細胞間信息傳遞。B.細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動性,有利于細胞間的信息傳遞。C.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甲狀腺,實現細胞間的信息傳遞。D.T細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細胞,實現細胞間的信息傳遞。參考答案:C35.以下對DNA和血紅蛋白的提取與分離(鑒定)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A.都要用豬血細胞來做實驗B.在DNA的粗提取與鑒定試驗中,有兩次DNA析出,所用的方法相同C.在實驗中都要進行除雜處理以便得到較純凈的DNA或血紅蛋白D.將析出的DNA溶解在2mol/L的NaCI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試劑后呈現藍色參考答案:C36.現在正在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如果該流感病毒的組成物質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徹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產物主要有()A.堿基、脫氧核酸、磷酸、氨基酸B.堿基、核糖、磷酸、葡萄糖C.堿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D.堿基、核糖、磷酸、氨基酸參考答案:D【考點】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分析】核酸分為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們的組成單位依次是四種脫氧核苷酸(一分子脫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和四種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據此答題.【解答】解:甲型流感病毒的組成物質是蛋白質和RNA,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故水解產物為氨基酸;RNA的組成單位是核糖核苷酸,由含氮堿基、磷酸和核糖組成,故徹底水解的產物為含氮堿基、磷酸和核糖,故徹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產物主要是堿基、核糖、磷酸、氨基酸.故選:D.37.下列實驗過程所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實驗過程實驗結論A將稀鹽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腸腔內,會引起胰液分泌增多鹽酸對胰液分泌起體液調節(jié)作用B向小鼠注射大劑量胰島素,小鼠逐漸反應遲鈍,以致昏睡胰島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C把黑藻放入盛滿清水的燒杯中,滴入適量的溴麝香草酚藍試劑,黑暗處理48小時后水溶液變黃,移入光下照射12小時,水溶液轉藍黑藻呼吸作用釋放CO2,光合作用吸收CO2D甲、乙兩種傘藻的帽形不同,切除帽后將甲乙的傘柄與假根嫁接在一起,發(fā)現第一次長出的帽狀體呈中間類型嫁接后兩種傘藻細胞出現了DNA重組

參考答案:C38.(06江蘇卷)纖維素被稱為第七營養(yǎng)素。食物中的纖維素雖然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能促進腸道蠕動、吸附排出有害物質。從纖維素的化學成分看,它是一種A.二糖

B.多糖

C.氨基酸

D.脂肪參考答案:答案:B解析:此題從生活入手,考查纖維素的化學本質,屬于識記水平。39.嫩肉粉是以蛋白酶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劑,就酶的作用特點而言,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是A.炒肉的過程中加入B.肉炒熟后起鍋前加入C.先用沸水溶解后與肉片混勻,炒熟D.室溫下與肉片混勻,放置一段時間,炒熟參考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酶的使用方法,酶的活性容易受到溫度,酸堿度影響而失活,所以要保持酶的活性,才能使之發(fā)揮作用。ABC在反應之前都經高溫處理了,所以酶失去活性,只有D,先讓酶反應,后炒熟,不影響酶的作用發(fā)揮。40.老年人的皮膚上出現“老年斑”,主要原因是皮膚的細胞內A.水分增多 B.代謝速率加快 C.色素積累增多 D.酶的活性升高參考答案:C【分析】細胞衰老的特點:細胞體積變小;核體積變大;色素積累;物質運輸效率下降;多種酶活性下降等。【詳解】老年人因為色素沉積,導致出現了老年斑。綜上所述,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41.研究發(fā)現,將心肌細胞直接移植到心臟受損部位能夠改善心臟功能,是一種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有效方法。胚胎干細胞(ESC)在體外能誘導分化為心肌細胞,但同時會產生大量非心肌細胞。科研人員利用基因工程技術,使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EGFP)基因在心肌細胞特異性表達,以利于從ESC分化來的細胞中篩選心肌細胞。該基因工程技術基本流程如下圖。請回答:(1)

過程①中,利用限制酶MluI、NheI處理以獲得

。(2)

過程②的目的是使 基因在

細胞中特異性表達。(3)

過程③中,從囊胚分離出

,進行培養(yǎng)可獲得ESC。(4)

進行過程④時, (能/不能)在飼養(yǎng)層細胞上進行。參考答案:42.(8分)受損傷的馬鈴薯細胞內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類物質)直接接觸,引起馬鈴薯的褐變,為探究溫度對PPO活性的影響,實驗小組進行如下實驗:(1)PPO粗提液的提取低溫下將新鮮馬鈴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