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3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1.(2023·天津文綜·2)秦漢時期設立了朝議制度,凡遇軍國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議”于群臣,議定的結果,通常由宰相領銜上奏,最后必須經(jīng)皇帝裁決,方能施行。這一制度()A.表明軍國大事最終由朝臣議定 B.反映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監(jiān)督皇權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決策時集思廣益【考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朝議制度【解析】由材料內(nèi)容“最后必須經(jīng)皇帝裁決,方能施行”可知軍國大事最終是由皇帝裁決的,而不是由朝臣決定,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出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故B項錯誤;群臣的議政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權的作用,故C項錯誤;通過材料可知,群臣議政起到了集思廣益的作用,使皇帝在作出最終決策時能夠更加科學,故D項正確?!敬鸢浮緿2.(2023·新課標全國Ⅱ卷文綜·25)漢宣帝曾稱:“與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來的帝王反復重申上述觀念。這主要體現(xiàn)了()A.地方吏治是國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之間的矛盾C.漢代地方行政制度為后代所沿用 D.歷代帝王將漢宣帝作為治國榜樣【考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漢代地方吏治【解析】從材料可知漢宣帝強調(diào)的是天子與稱職郡守能維護天下穩(wěn)定,后被歷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視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出中央和地方權力關系的變化,故B項錯誤;“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稱職的郡守,后來帝王采用的是維護官吏清廉的觀念,而不是采用漢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項錯誤;D項與“后來的帝王反復重申上述觀念”不符,故D項錯誤?!敬鸢浮緼3.(2023·安徽文綜·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諶,以知人出名。田歆對他說:“如今應推舉六名孝廉,多有貴戚書信相命,又不好違背,我想自己選一位名士以報效國家,你助我求之。”這體現(xiàn)了()A.地方無選官權 B.選拔官吏以品評為主C.察舉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選官方式【考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察舉制【解析】“河南尹田歆”“想自己選一位名士以報效國家”說明地方是有選官權的,故A項錯誤;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在選拔官員時主要由中正官按照家庭出身、才能、品德等綜合品評,這與材料中的“孝廉”不符,故B項錯誤;“推舉孝廉”反映了西漢開始的察舉制,但是“貴戚……相命”又反映了權貴開始干涉控制察舉制,客觀上反映了察舉制的弊端,故C項正確;察舉制是自下而上的選官制度,故D項錯誤?!敬鸢浮緾4.(2023·新課標全國Ⅰ卷文綜·25)兩漢時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執(zhí)政大臣也主要從他們之中選擇。這被當時人視為“安宗廟,重社稷”的“漢家之制”。漢代出現(xiàn)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權 B.“家天下”觀念根深蒂固C.母族親屬關系受到重視 D.劉氏同姓諸侯王勢力強大【考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漢代外戚干政【解析】“執(zhí)政大臣也主要從他們之中選擇”,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權,與“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權”信息不符,故A項錯誤;“家天下”觀念強調(diào)的父系血緣關系,與外戚干政無關,故B項錯誤;外戚屬于母族親屬關系,漢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親屬關系受到重視,故C項正確;劉氏同姓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緣關系,與外戚干政無關,故D項錯誤?!敬鸢浮緾5.(2023·四川文綜·2)“中書、尚書令在西漢為少府屬官,在東漢亦屬少府,雖典機要,而去公卿甚遠。魏晉以來,浸以華重。唐遂為三省官長,居真宰相之任?!边@段話意在指出()A.漢代少府份屬九卿,位尊權重B.唐代中書令和尚書令是真宰相C.中書令和尚書令地位逐漸提高D.三省制經(jīng)歷了曲折的發(fā)展過程【考點】【解析】【答案】C6.(2023·北京文綜·13)某朝官員王鍔通過賄賂企圖兼任宰相?;实弁饬送蹂姷恼埱?,并下詔“鍔可兼宰相”。時任給事中的李藩行使職權,駁回詔書。由此推斷,給事中隸屬于()A.唐朝的門下省
B.宋朝的樞密院C.明朝的內(nèi)閣
D.清朝的軍機處【考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解析】根據(jù)材料,給事中的職權為封駁審議,加上當時有“宰相”一職,可知給事中隸屬于唐朝門下省,故A項正確;宋朝的樞密院執(zhí)掌軍權,與材料無關,故B項錯誤;明太祖廢丞相,明成祖設內(nèi)閣,當時不可能有“宰相”一職,故C項錯誤;軍機大臣只能跪奏筆錄而無權否決皇帝的詔書,軍機處之下也未設置下屬機構,故D項錯誤?!敬鸢浮緼7.(2023·廣東文綜·13)針對皇帝頻頻越過中書省直接向六部官員下達詔令的現(xiàn)象,有朝臣說:“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由此可知,該朝臣()A.反對中央集權 B.主張建立內(nèi)閣C.主張加強相權 D.反對三省六部制【考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三省六部制【解析】材料沒有涉及到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管理與控制,故A項錯誤;結合所學可知,內(nèi)閣制度出現(xiàn)在明朝,明朝建國之初,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由皇帝親自管理六部,不可能出現(xiàn)“皇帝頻頻越過中書省直接向六部官員下達詔令的現(xiàn)象”,故B項錯誤;依據(jù)材料中“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信息可知,該朝臣認為皇帝頻頻越過中書省直接向六部官員下達詔令是“亂政”,他希望用中書省來牽制皇帝,即加強相權,故C項正確;該朝臣主張加強中書省的權力,材料沒有體現(xiàn)出他反對三省六部制,故D項錯誤?!敬鸢浮緾8.(2023·山東文綜·14)唐宋時期,地方官任職避親、避籍漸成定制。該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體系 B.防止地方勢力膨脹C.健全地方行政機構 D.完善地方監(jiān)察制度【考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唐宋時期地方官吏任免制度【解析】宗法體系在中國古代一直存在,而且占有重要地位,且與題干材料不符,故A項錯誤;依據(jù)材料“避親”,可知,“避親”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勢力,進而造成地方割據(jù),因此是為了防止地方勢力膨脹,故B項正確;題干材料中并沒有涉及地方機構的設置問題,故C項錯誤;題干材料中主要強調(diào)的是地方官任職避親、避籍,并沒有強調(diào)完善監(jiān)察制度,故D項錯誤?!敬鸢浮緽9.(2023·重慶文綜·4)《金史》記載:“贊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內(nèi)小康,乃正禮樂,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規(guī)……亦可謂有志于治者矣?!边@表明金章宗()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 B.開始推行內(nèi)閣制度C.治國理政不如金世宗 D.照搬金世宗時的律令【考點】從漢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變——金代典章制度【解析】材料“乃正禮樂,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規(guī)……亦可謂有志于治者矣?!笨煽闯鼋鹫伦趶亩Y樂、刑法、官制等方面著手,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治國理政思路,故A項正確;明朝實行內(nèi)閣制,與材料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材料“贊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內(nèi)小康”可看出史家對金章宗不惜溢美之詞進行贊賞,故C項錯誤;材料“乃正禮樂,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規(guī)……亦可謂有志于治者矣?!笨煽闯鼋鹫伦谠谑雷诘幕A之上進行制度建設,并不是照搬,故D項錯誤。【答案】A10.(2023·福建文綜·15)元初,中書省“省規(guī)”:三日一奏事,軍國急務不拘于此限;定時由首領官排定需議事項,逐項討論,事關重大且意見不同時將實情稟奏皇帝。這表明中書省()A.專為處理軍國急事而設 B.強調(diào)集體議決防止大臣專權C.通過分割權力強化相權 D.任何決策之事實時稟報皇帝11.(2023·浙江文綜·15)下列地方行政區(qū)劃級別最低的是()A.漢代益州郡B.唐代揚州 C.宋代揚州D.元代順寧府【考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地方行政區(qū)劃【解析】漢武帝發(fā)巴蜀兵臨“滇”,以其地置益州郡;唐代揚州在蜀岡下筑起了南北十五里、東西七里的“羅城”;北宋初年,揚州成了隔江而治的邊防;元初改宣德州為順寧府,宣化為順寧府治所,很明顯,唐代揚州和宋代揚州地位高于漢代益州郡,順寧府低于州郡,選擇D項符合題意。【答案】D12.(2023·浙江文綜·17)歷史發(fā)展既有傳承又有創(chuàng)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確的是()①通政司、復社、都察院、風力水車②政事堂、北門學士、內(nèi)作使綾匠、高轉(zhuǎn)筒車③樞密院、土司、木活字、監(jiān)察御史④中書門下、三司使、《武經(jīng)總要》、草市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考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古代中國農(nóng)業(yè)的主要耕作方式——灌溉工具變革;古代中國商業(yè)的發(fā)展——草市;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四大發(fā)明(印刷術)【解析】①通政司、復社、都察院、風力水車出現(xiàn)于明朝;②政事堂、北門學士、內(nèi)作使綾匠、高轉(zhuǎn)筒車出現(xiàn)于唐朝;③樞密院、土司、木活字、監(jiān)察御史出現(xiàn)于元朝;④中書門下、三司使、《武經(jīng)總要》、草市出現(xiàn)在宋朝,依照唐、宋、元、明順序排列,選擇B項符合題意。【答案】B13.(2023·天津文綜·12)(22分)古代中國和古代羅馬相距遙遠,然而兩者的歷史發(fā)展可做一些比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歷史時期古代中國古代羅馬①公元前5世紀~前4世紀秦國商鞅變法(前356年)羅馬制定《十二銅表法》(前451年)②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前221年)羅馬統(tǒng)一意大利(前270年左右)③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西漢、東漢王朝強盛時期(前202年~公元184年)羅馬強盛時期(前201年~公元192年)④公元3世紀漢末混亂、三國鼎立(184~280年)西晉統(tǒng)一王朝(280~316年)羅馬“三世紀危機”(192~284年)羅馬帝國中興(284~336年)⑤公元4世紀北方少數(shù)民族南下中原東晉南遷(317~420年)北方十六國時期(308~439年)羅馬帝國首都東遷(330年)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羅馬帝國東西分裂(395年)⑥公元5~6世紀南北朝對峙(420~589年)隋朝再次統(tǒng)一中國(589年)西羅馬帝國滅亡(476年)歐洲日耳曼人小國林立——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1)依據(jù)材料,概括①至⑤各個時期古代中國和古代羅馬的歷史特征。(7分)(2)比較①至⑤時期兩國歷史發(fā)展的特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再比較其歷史軌跡及變化節(jié)奏,你又有哪些發(fā)現(xiàn)?在此基礎上,你有何進一步的理論認識?(8分)(3)第⑥時期中國和歐洲的歷史走向有何不同?試從制度層面分析中國出現(xiàn)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7分)【考點】(1)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古代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法(2)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古代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法(3)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古代羅馬的政治制度【解析】(1)由材料①中古代中國商鞅變法和古羅馬制定《十二銅表法》可以看出該時期的歷史特征為兩者都制定法律;由材料②階段關鍵詞“統(tǒng)一”可以看出,該時期的階段特征是國家統(tǒng)一;由材料③中關鍵詞“強盛”可以概括其特征為兩者進入強盛時期;由材料④中兩個階段“混亂”到“統(tǒng)一”,“危機”到“中興”可以概括其特征為兩者都出現(xiàn)混亂、分裂或危機,但都走向了統(tǒng)一或中興;由材料⑤中“南下”“十六國”“入侵”“分裂”可以概括其特征為兩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規(guī)模遷入,走向分裂。(2)第一小問現(xiàn)象,對第一設問的特征概括可以看出兩者非常相似;第二小問發(fā)現(xiàn),從縱向來看兩者的變化軌跡類似,都呈現(xiàn)出政治統(tǒng)一和分散交替的軌跡;第三小問認識,由本題前兩問可以得出認識,即人類歷史發(fā)展是有共同性的。(3)第一小問不同,由材料⑥中“對峙”到“統(tǒng)一”,“滅亡”到“小國林立”總結出其不同;第二小問原因,從主要政治制度角度考慮,即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促進了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敬鸢浮浚?)特征:①兩者都制定了法律。②兩者都實現(xiàn)了國家統(tǒng)一。③兩者都進入強盛時期。④兩者都出現(xiàn)混亂、分裂或危機,但都走向了統(tǒng)一或中興。⑤兩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規(guī)模遷入,走向分裂。(7分)(2)現(xiàn)象:兩者雖相距遙遠,但各個時期歷史特征非常相似。(2分)發(fā)現(xiàn):兩者歷史都呈現(xiàn)了政治統(tǒng)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軌跡,變化節(jié)奏也十分相近。(4分)認識:人類歷史發(fā)展是有共同性的。(2分)(3)不同:中國從分裂走向統(tǒng)一;西羅馬滅亡,歐洲走向分散。(4分)原因: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促進了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3分)14.(2023·江蘇單科·21)(12分)中華文明燦爛輝煌,對保持國家的穩(wěn)定和統(tǒng)一發(fā)揮了積極作用。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對于一個旁觀者來說,4世紀時世界歷史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羅馬帝國總算歷劫而存,而中華帝國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墒侵腥A帝國在羅馬帝國已不復存在時最后重新組成。中華帝國為什么能恢復而羅馬帝國卻不能,一個原因可能是中國王朝比拜占庭帝國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國的傳統(tǒng)。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機遇而是按才干選拔的官僚知識分子行使權力,那他就會實行公正的道德的統(tǒng)治。中國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臘文有著更大的文化上的連續(xù)性?!幾再M正清《中國:傳統(tǒng)與變革》請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國穩(wěn)定和統(tǒng)一的因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機遇而是按才干選拔”所涉及的制度。(6分)【考點】(1)漢到元政治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湘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2.5《整式的加法和減法》聽評課記錄1
- 人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28.2.2 《應用舉例》聽評課記錄3
- 生態(tài)供應鏈管理合同(2篇)
- 環(huán)境檢測設備銷售代理合同(2篇)
- 人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26.1.1《反比例函數(shù)》 聽評課記錄1
- 魯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級上冊《學習與探究 學用交通地圖》聽課評課記錄1
- 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1.2《我們怎樣學地理》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6.2 《集體生活成就我》 聽課評課記錄4
- 2022年新課標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 聽課評課記錄(1、2課共4課時)
- 蘇科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菱形》聽評課記錄
- 商業(yè)銀行的風險審計與內(nèi)部控制
- 2024項目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及參考答案AB卷
- 2025年與商場合作協(xié)議樣本(5篇)
- 網(wǎng)絡與社交媒體管理制度
- 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傭金返點合同范本6篇
- 2025-2030年中國配電變壓器市場未來發(fā)展趨勢及前景調(diào)研分析報告
- GB/T 45120-2024道路車輛48 V供電電壓電氣要求及試驗
- 2025年上海市嘉定區(qū)中考英語一模試卷
- 潤滑油、潤滑脂培訓課件
- 2025年中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寒假綜合實踐活動作業(yè)展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