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土壤地理學知識點總結_第1頁
2023年土壤地理學知識點總結_第2頁
2023年土壤地理學知識點總結_第3頁
2023年土壤地理學知識點總結_第4頁
2023年土壤地理學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土壤發(fā)生學研究土壤形成因素-土壤發(fā)生過程-土壤類型及其性質三者之間的關系的學說。土壤分類學土壤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是以土壤及其與地理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關系為研究對象,它是研究土壤的發(fā)生發(fā)育、土壤分類及時空分異規(guī)律,進而為調控、改造和運用土壤資源提供科學依據的學科第一章土壤形成因素分析1、成土因素學說的發(fā)展:道庫恰耶夫、土壤發(fā)生學派土壤是歷史自然體西比爾采夫三個土綱1)顯域土綱(Zonalsoil)地帶性土壤2)隱域土綱(Introzonalsoil)隱地帶性土壤3)泛域土綱(Azonalsoil)泛地帶性土壤2、氣候因素是如何影響土壤的形成發(fā)育的?1、氣候影響有機質積累和分解過度濕潤和長期冰凍有助于有機質的積累干旱和高溫有助于有機質的礦化2、氣候影響巖石礦物風化強度溫度增長10℃,化學反映速度平均增長2—3倍熱帶風化強度比寒帶高10倍,比溫帶約高3倍—熱帶地區(qū)巖石風化和土壤形成速度,風化殼和土壤厚度>溫帶和寒帶地區(qū)3、氣候影響粘土礦物的形成不同氣候帶的土壤中,具有不同次生粘土礦物:干冷地區(qū)的土壤—水云母溫暖濕潤或半濕潤氣候條件下—蒙脫石和蛭石濕熱地區(qū)—高嶺石類高度濕熱地區(qū)—鐵、鋁氧化物巖石的原始礦物的風化演化系列,即從脫鉀、脫鹽基和脫硅三個階段性系列,形成伊利石(脫K)、蒙脫石(緩慢脫鹽)、高嶺石(迅速脫鹽)和三水鋁石(脫硅)等,這些階段性與其風化的環(huán)境條件——即氣候條件有關。4、物質遷移隨水分和熱量的增長而增長從風化和成土過程產物的遷移規(guī)律看:在濕潤地區(qū)(如灰化土地區(qū)),土壤中游離的鹽基遭到強烈的淋洗;在半干旱氣候條件下(如黑鈣土地區(qū)),土壤中易溶性鹽分受到淋洗,而碳酸鹽則在土體中相對聚積;在干旱地區(qū)(如棕鈣土地區(qū)),易溶鹽分僅在土壤上層遭到淋洗。5、氣候影響土壤分布規(guī)律溫度:寒溫帶——灰化土溫帶——暗棕壤暖溫帶——棕壤亞熱帶和熱帶——紅壤、磚紅壤等干濕限度:溫帶濕潤氣候區(qū)——淋溶土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區(qū)——弱淋溶土,鈣積土溫帶干旱區(qū)——荒漠土3、巖石的原始礦物的風化演化系列:脫K、脫鹽基等各形成什么礦物?巖石的原始礦物的風化演化系列,即從脫鉀、脫鹽基和脫硅三個階段性系列,形成伊利石(脫K)、蒙脫石(緩慢脫鹽)、高嶺石(迅速脫鹽)和三水鋁石(脫硅)等,這些階段性與其風化的環(huán)境條件——即氣候條件有關。4、生物成土因素是如何影響土壤形成發(fā)育的?生物因素是土壤發(fā)生發(fā)展中最重要、最活躍的成土因素。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從土壤質地特性具有肥力這個結識出發(fā),由于生物的作用,才把大量太陽能引進了成土過程的軌道,才有也許使分散在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的營養(yǎng)元素向土壤聚積,從而發(fā)明出僅為土壤所固有的肥力的特性,并推動了土壤的發(fā)育和演變。從這種意義上說生物因素在成土過程中起著主導的作用。生物因素涉及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在土壤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樣的。(1)、地質大循環(huán)與生物小循環(huán)(2)綠色植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綠色植物是土壤有機質的初始生產者。它的作用一方面表現(xiàn)在把分散在母質、水圈和大氣中的營養(yǎng)元素選擇性地吸取起來,運用太陽輻射能,進行光合作用,制導致有機質,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再以有機殘體的形式,聚積在母質表層。然后,重要通過微生物的分解、合成作用,或進一步的轉化,使母質表層的營養(yǎng)物質和能量逐漸地豐富起來,改造了母質,產生了完整的肥力特性,形成和推動了土壤的發(fā)展。

*.有限養(yǎng)分無限使用

*.補充淋失損失,養(yǎng)分富集

*.選擇吸取使養(yǎng)分組成質量提高

*.固氮(3)動物在成土過程中的作用:土壤動物,如蚯蚓、嚙齒類動物、昆蟲等的生命活動,對土壤形成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森林下的枯枝落葉層、繁茂的草原被復層,是土壤動物、昆蟲的大千世界,生活在土壤中的動物,通過其生命活動、機械擾動,參與了土壤與動物之間,以及土壤中的物質和能量的互換、轉化過程,相稱深刻地影響土壤的形成與發(fā)育。*養(yǎng)分轉化*挖掘

混和

土壤組成性質變化*動物遺體增長土壤有機質(4)微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微生物是分解者、還原者。土壤中微生物種類繁多,數量極大,對土壤的形成,肥力的演變起著重大的作用。微生物一方面將有機質完全分解;另一方面合成土壤腐殖質,其后又進行分解。這樣構成了土壤中營養(yǎng)元素循環(huán),并導致腐殖質的形成和土壤腐殖質曾中能量及有機元素的積累。*分解*合成*固氮*轉化硅、鐵、磷、鉀細菌5、母質的概念及類型?形成土壤的巖石風化物經外力搬運堆形成的殘積物、

坡積物、

洪積物、沖積物、湖積物、海積物、冰水沉積物、風積物等殘積類型運積類型6、地形因素影響土壤形成的重要作用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1)、一方面是使物質在地表進行在分派;2)、另一方面是使土壤及母質在接受光、熱條件方面發(fā)生差異,以及接受降水或潛水在土體的重新分派方面的差異7、土壤的相對年齡及絕對年齡?土壤發(fā)生發(fā)育時間的長短,成為土壤的年齡。絕對年齡:指該土壤在本地新鮮風化層或新母質上開始發(fā)育時算起迄今所經歷的時間。相對年齡:指土壤的發(fā)育限度,一般用剖面分異限度加以擬定,無具體年份。8、人類因素從哪幾個方面來影響土壤的形成發(fā)育?*加速演化

自然土壤--耕作土壤

*改變方向

荒漠土壤--綠洲土壤

*改變肥力

褐土---(土婁)土

*消除障礙層

粘盤層

流沙層

鐵盤層

白土層9、基本成土過程及形成土壤發(fā)生層的成土過程?10、地質大循環(huán)和生物小循環(huán)的概念。地質大循環(huán):是指地面巖石的風化、風化產物的淋溶與搬運、堆積,進而再次成巖作用,這是地球表面恒定的周而復始的大循環(huán)。地質小循環(huán):是指生物在其風化產物的基礎上進行植物營養(yǎng)元素的富集、保蓄,使部分營養(yǎng)元素暫時脫離地質大循環(huán)的軌道。11、表征地質風化度和土壤淋溶限度的幾個指標:土壤風化淋溶系數、土壤淋溶系數、土壤風化系數、硅鋁率及硅鐵鋁率、鐵的游離度。書P35土壤風化淋溶系數(ba值):土壤淋溶系數:土壤風化系數:硅鋁率及硅鐵鋁率:鐵的游離度:13、土壤剖面、土壤發(fā)生層、土體構型等的含義。土壤剖面:是一個具體土壤的垂直斷面,一個完整的土壤剖面應涉及土壤形成過程中所產生的發(fā)生層次以及母質層次,即A,B,C層。第二章土壤分類1、土壤分類單元:就是在所選擇的作為區(qū)分標準的土壤性質上相似的一組土壤個體,并且依據這些性質以區(qū)別其它土壤個體。2、中國現(xiàn)行土壤分類體系中的分類等級,各高級分類單元及低檔分類單元的劃分依據是什么?命名方法是什么?地理發(fā)生學土壤分類體系核心:每一個土壤類型都是在各成土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由特定的基本成土過程所產生,且具有一定的土壤剖面形態(tài)和理化性狀特性的土壤。我國現(xiàn)行的土壤分類系統(tǒng)采用連續(xù)命名與分段命名相結合的方法。3、美國土壤系統(tǒng)分類的分類原則與命名方法。美國《土壤系統(tǒng)分類》的土壤分類單元的命名采用拉丁文及希臘文詞根拼綴法,試圖國際化。事實上這是一種連續(xù)命名法,即以土綱名稱為詞根,累加形容詞或副詞,分別依次構成亞綱、土類、亞類、土族的名稱。土系的名稱仍然用一方面發(fā)現(xiàn)它的地方命名。4、診斷層、診斷特性、制圖單元、圖斑、圖斑:是制圖單元在圖上所表達的有區(qū)界的空間范圍,每個圖斑都有一定的幾何形狀和面積。5、國際土壤分類的發(fā)展趨勢。6、中國土壤系統(tǒng)分類的特點?診斷現(xiàn)象?第三章中國土壤形成的地理基礎1、我國氣候帶的劃分:根據熱量及濕度各分為哪些氣候區(qū)?2、我國重要成土母質(風化殼)的類型?3、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帶性、垂直地帶性、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隱地帶性土壤?我國重要的緯度地帶性及經度地帶性土壤都有哪些?水平地帶性: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帶性是指土壤分布與熱量的緯度地帶性和濕度的經度地帶性的關系,但是大的構造地理——如大的山脈、高原等可以明顯地影響這一格局。垂直地帶性:巖石風化,自然植被,農業(yè)運用等也發(fā)生類似于自南向北的地理變異,稱之為垂直地帶性隱地帶性土壤:由于土壤侵蝕、成土母質、地下水等區(qū)域成土因素的影響,尚有一些土壤與地帶性土壤不同樣,稱為隱地帶性土壤。如紫色土、石灰?guī)r土、草甸土、潮土等。緯度地帶性:由于自赤道向兩極,地球接受太陽的輻射量呈有規(guī)律的遞減,所有的巖石風化、植被景觀也都呈現(xiàn)出有規(guī)律的變化,土壤也相應發(fā)生這種緯度性的變化。經度地帶性:濕度帶基本平行于經度,而土壤亦隨之發(fā)生規(guī)律的分布,稱之為土壤分布的經度地帶性。我國濕潤區(qū)土壤的緯度地帶性分布規(guī)律:氣候帶植被帶風化殼土壤帶寒溫帶針葉林不飽和硅鋁風化殼灰化土.漂灰土中溫帶針闊混交林不飽和硅鋁風化殼暗棕壤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不飽和硅鋁風化殼棕壤北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弱富鋁硅鋁風化殼黃棕壤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富鋁風化殼紅壤.黃壤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季雨林富鋁風化殼赤紅壤熱帶雨林.季雨林富鋁風化殼磚紅壤經度地帶性土壤都有:溫帶地區(qū)的經度地帶性由東往西為:黑土、黑鈣土、栗鈣土、棕鈣土、灰漠土暖溫帶地區(qū)的經度地帶性由東往西為:棕壤、褐土、黑壚土、灰鈣土、棕漠土第四章棕色針葉林土、暗棕壤和白漿土1、棕色針葉林土、暗棕壤及白漿土的概念。棕色針葉林土,寒溫帶濕潤針葉林下的淋溶土,表層有一定厚度的酸性粗腐殖質,但冬季嚴寒而漫長,凍層(涉及季風性和永久性的)存在時間長(一般可達半年以上),影響土體淋溶,因而酸性絡合淋溶的灰化過程不明顯,這有別于歐亞同緯度的海洋性氣候地區(qū)的灰化土帶。暗棕壤,溫帶針葉林下的淋溶土,低溫時間長,僅有助于有機質積累,粘化現(xiàn)象不明顯,因而也有別于一般的棕壤。白漿土,形成于一定地形和母質條件下的潴育淋溶的土壤,具有特有的漂白層,大面積分布于溫帶濕潤地區(qū)。2、為什么棕色針葉林土沒有發(fā)生典型的灰化過程,而僅發(fā)生了隱灰化過程?3、白漿土的E層與灰化土的E層有什么不同?灰化土的E為灰白色富硅的灰化淋溶層,更為重要是具有暗棕色Fe、Al的腐殖質結合的灰化淀積層。白漿層E層:,厚度一般在20cm左右,灰白色(10YR7/1),濕時淺黃色(5Y6/3),雨后常會流出白漿。以粉沙為主,質地中至重壤,結構呈水平層理的片狀,濕潤狀態(tài)下結構不明顯。有較多的白色SiO2粉末,緊實。植物根系少,有機質含量很低,經常低于10g/kg。該層有大小不等的鐵錳結核或銹斑(潛育白漿土)。4、白漿土的低產因素何在?如何改良?因素:(1)耕層構造不良,白漿土Ah層肥力狀況較好,但Ah層很薄,其下面是養(yǎng)分貧瘠、水分物理性質不良的白漿層,是托水、隔水、阻礙作物生長的障礙層次;再往下便是粘緊不透水的淀積層,根系難以向下伸展,但淀積層養(yǎng)分比較富集。這樣的耕層構造,使土體貯水量小,易導致表澇、表旱。絕大部分根系分布在很薄的表層內,營養(yǎng)容積小,作物生長后期供肥局限性。所以,白漿土種植作物,一般植株矮小,產量不高不穩(wěn)。(2)養(yǎng)分總貯量不高,分布不均。白漿土有機質和全量氮、磷、鉀等養(yǎng)分重要之中分布在Ah層,含量較高,但養(yǎng)分有效性較低,特別有效磷更缺;E層養(yǎng)分迅速下降,表現(xiàn)特別貧瘠,Bt層好轉。由于養(yǎng)分分布不均,總貯量不高,有效性也不高,難以滿足作物生長過程中對養(yǎng)分的需求。3)水分物理性質差:由于白漿土土體構型不良,白漿層透水性很弱,粘化淀積層幾乎不透水,致使土體容水量小,春天化凍時,不煞水,夏秋雨季不下滲,容易產生上層滯水的內澇和地表積水的表澇。土壤上層干濕交替頻繁,春季降雨少就出現(xiàn)明顯旱象。水分狀況十分不穩(wěn)定,既不耐旱,也不耐澇。由于質地粘重,難以耕作。春天融凍時,土壤過濕冷漿,影響種子萌芽和苗期生長,也經常影響春麥適時播種,使其在生長季節(jié)正值雨季,易感染銹病,導致減產。改良:(1深松深施肥:深松能打破梨底層,加深耕層,通過深松把有機肥深施入白漿層,對改造白漿層,使其逐漸熟化,達成土肥相融,可增長總孔隙度和通氣空隙,減少容重,提高土壤貯水能力,有助于作物根系向下擴展。但深松必須結合施有機肥,否則影響該土的效果。(2)秸桿還田與施用草炭:兩者對提高有機質含量,增長土壤養(yǎng)分,增強生物活性及改善土壤物理性質等均有良好效果。應用得當,其增產效果達10%左右。配施化肥可增產30%以上。還田秸桿要粉碎,并配合以一定量的氮肥,以改變C/N比。并且還田時間以早為佳,因秸桿水分較多,有助于腐解。3)種稻改良:白漿土種水稻可趨利避害,從水分與養(yǎng)分兩方面消除了旱作弊端。白漿層低滲透性有助于節(jié)水種稻,由于種稻的還原條件,使高價鐵轉為低價鐵,故可使鐵態(tài)磷釋放出有效磷。使稻作在一定期間內不缺磷或很少缺磷。并且種稻水田有助于有機質的積累,水稻產量高達7500kg/ha以上。(4)種植綠肥與施用石灰:種植綠肥如與發(fā)展牧業(yè)結合,更易為群眾接受,綠肥培肥土壤可增產15%~40%,且有3年后效。適宜綠肥品種有油菜、碗豆、草木樨和秣食豆等。施用石灰,據黑龍江省農場總局的852農場和云山農場,在白漿土上石灰施用量150~750kg/ha,大豆增產11.7%~22.3%。(5)水土保持和排水:崗地白漿土應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低地白漿土要開溝排水,調節(jié)土壤水分狀況。這是崗地、低地白漿土建設高產穩(wěn)產農田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才干發(fā)揮其它改土措施的作用。5、棕色針葉林土、暗棕壤、白漿土的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上有什么異同?。。。棕色針葉林土它與暗棕壤的區(qū)別:棕色針葉林土不似在溫帶濕潤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針闊混交林下發(fā)育的暗棕壤具有明顯的淋溶過程,因此它在AB、B層沒有明顯粘粒增多現(xiàn)象,土壤結構體表面常見有無定形SiO2粉末,腐殖質組成以富里酸為主,Ah層的鹽基飽和度較暗棕壤的低,土壤呈微酸性反映,自然肥力較低。暗棕壤與白漿土的區(qū)別:白漿土在剖面中有明顯的白漿層和典型的淀積層。雖然暗棕壤也有一部分有白漿化作用發(fā)生;但層次分化不如白漿土明顯,并且土層不厚,全層呈暗棕色,多含角礫石,無明顯的淀積粘化層。白漿土與棕色針葉林土的區(qū)別:在于它在SiO2粉末富集的漂白層之下有明顯粘粒淀積層,而棕色針葉林土的淀積層是鐵、鋁、腐殖質淀積,粘粒增長不明顯。白漿土與棕壤、暗棕壤的區(qū)別是在粘化層之上有明顯的白漿層,而后兩者則無。第五章棕壤與褐土1、棕壤、褐土、粘化過程(兩種類型),。。。棕壤淋淀粘化機械淋移淀積非碳酸鹽母質;褐土以殘積粘化為主碳酸鹽母質2、棕壤與褐土的重要成土過程有哪些?棕壤的形成過程的基本特點是:有明顯的淋溶作用、粘化作用和較強烈的生物積累作用。褐土的形成過程:干旱的殘落物腐殖質積累過程、碳酸鈣的淋溶與淀積、殘積粘化、淋移粘化3、棕壤的粘化過程與褐土的異同點是哪些?1.都有粘化過程:這是暖溫帶土壤風化與形成的特點,正如寒溫帶濕潤森林條件下的灰化過程同樣,這種粘化也可稱之為硅鐵鋁化,但是棕壤以淋移粘化(也可稱之為機械淋移粘化)為主,而褐土則淋移粘化和殘積粘化均有之,但多以后者為主。兩者在粘化層的層位、厚度及粘化層的色澤方面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