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析關鍵日期在國際法中的設定與使用,國際法論文在1928年帕爾馬斯島仲裁案的裁決中,時際法〔intertemporallaw〕的概念被引入了國際法領域。所謂時際法是指,假如一個事件發(fā)生于好幾百年前,中間經(jīng)過兩三百年演變,最后問題發(fā)生爭訟,之后要進行審訊,則其法律要按何時之法律來判定這一問題。時際法的調整對象是法律在時間上的沖突,核心是法律的溯及力問題。也正是在討論時間的問題上,胡伯使用時際法判案時,初次提出了關鍵日期〔criticaldate〕的概念。換言之,關鍵日期的出現(xiàn)是為了確定和適用時際法原則。然而,直至今日,國際法上對時際法的部分內容和關鍵日期的適用問題仍存在很大的爭議。本文將重點討論關鍵日期能否已成為一項原則,能否已經(jīng)作為國際社會的寶典必須用在所有爭端案件的審訊中,或者僅僅只能被看做是一種學講、一種工具來審慎使用。一、關鍵日期的來歷1906年1月美國發(fā)現(xiàn)位于菲律賓棉蘭老島與印度尼西亞納努薩島之間的帕爾馬斯島上插有荷蘭國旗,于是兩國產(chǎn)生爭端。1925年1月23日,美國與荷蘭簽訂仲裁協(xié)議,同意將爭端交給國際常設仲裁法院進行仲裁,并由胡伯〔MaxHuber〕擔任獨任仲裁員。美國方面的證據(jù)是:根據(jù)美國與西班牙于1898年簽訂的結束美西戰(zhàn)爭的(巴黎和約〕,西班牙已將其殖民地菲律賓包括帕爾馬斯島在內的領土割讓給了美國。美國從西班牙手上繼承該島權利的來源是16世紀上半葉西班牙航海學家發(fā)現(xiàn)了帕爾馬斯島。根據(jù)那時的國際法,西班牙獲得了該島的領土所有權。時隔多年,國際法固然發(fā)生變化,但主權一經(jīng)獲得就不會消失。因而,該島以(巴黎和約〕通過割讓轉移給了美國。美國以西班牙權利繼承者的身份獲得了該島的主權。①荷蘭方面的證據(jù)主要有:第一,不能證明西班牙發(fā)現(xiàn)了帕爾馬斯島,也無法證明它采用其它方式獲得了該島主權,所以西班牙無權將帕爾馬斯島割讓給美國;第二,即便西班牙曾于16世紀獲得過帕爾馬斯島的領土主權,它于1898年簽訂(巴黎和約〕時已不再擁有對該島的主權,因而西班牙不能向美國轉讓其沒有擁有的權利;第三,荷蘭東印度公司從17世紀開場就與該島的人有來往,且1700年起就把該島變成它的殖民地進行有效管轄,所以荷蘭一直擁有該島的領土所有權。②在審訊中,胡伯似乎沒有斷然地對先前源于發(fā)現(xiàn)的自然權利的問題進行表態(tài),而是從解決爭端的時間往前推斷。要判定當下帕爾馬斯島的主權歸屬問題,必須判定爭端發(fā)生時該島是屬于哪國的;要判定爭端發(fā)生時該島的主權歸屬問題,就必須考慮爭端發(fā)生之前哪國有效控制了該島。他采取了兩個假設,即絕對理論和帶有未成熟權利的絕對理論。在前一個假設下,他必須判定西班牙的權利在1898年能否被證實。在后一個假設下,他必須判定西班牙在必要的、合理的時間內有沒有完善其權利。并且,即便未成熟的權利持續(xù)著,它能不能戰(zhàn)勝其他國家持續(xù)且平穩(wěn)地展示其對爭議領土的權利。為了解決第一個假設,胡伯發(fā)明了時際法理論,并定義為:在一個詳細的爭端案件中,會包含下面四個不同時期的法律:權利產(chǎn)生時適用的法律、權利繼續(xù)存在期間適用的法律、爭端產(chǎn)生時正適用的法律、解決爭端時正適用的法律,法律事實應根據(jù)和它同時代的法律來評價,而不應該由該事實有關的爭議產(chǎn)生或提交解決時有效的法律來進行評價。①怎樣區(qū)分看待上述概念中時間段的問題,使得胡伯在詳細運用時際法原則時順勢提出了關鍵日期這一術語,并指出:假如對領土一部分的主權發(fā)生爭端,習慣的辦法是審查哪一個主張主權的國家擁有所有權---割讓、征服、占領等---高于其他國家所可能提出的主張。但是,假如這種爭訟是以另一方已經(jīng)實際地表現(xiàn)了主權的事實為根據(jù)的,它缺乏以確定使領土主權在某一時間有效獲得所根據(jù)的所有權,而還必須表示清楚領土主權是繼續(xù)存在,并且成認在爭端的裁決中關鍵之時是存在的。②分析胡伯的判案思路可知,他假設占有的實際來源的時間本身不是關鍵的,就不再需要決定領土原來能否無主地,或占有能否存在合法或不法之時獲得,而趨向于尋找一個所謂的關鍵日期,以關鍵日期時正在適用的法律進行裁判。在帕爾馬斯島案中,胡伯以為最關鍵的問題是主權在(巴黎條約〕締結及生效時能否存在,并把關鍵日期設定為1898年12月10日。③由于西班牙與美國簽訂(巴黎條約〕這一天,成認了菲律賓為美國的殖民地,并將帕爾馬斯島割讓給了美國。爭論的焦點就在于簽訂該條約之前,西班牙和荷蘭哪方顯示了對帕爾馬斯島愈加充分的主權。經(jīng)法院認定,荷蘭在1898年以前的200年時間段里,持續(xù)且平穩(wěn)地對帕爾馬斯島行使了主權權利,所以該島在關鍵日期之前已經(jīng)歸荷蘭所有,西班牙在關鍵日期之后行使主權的觀點不予考慮,美國也因而不能從西班牙那里繼承該島的主權。實際上,胡伯并沒有對關鍵日期進行明確定義。國際法院和其他仲裁機構也從未將關鍵日期確實定列為程序事項。關鍵日期的內涵、設定標準、設定目的和作用也是后來的學者在研究牽涉關鍵日期問題的領土爭端案件時提出來的。值得注意的是,近來有些學者夸張了關鍵日期的作用和適用范圍,有失偏頗。于此,有必要討論一下關鍵日期的適用問題。二、關鍵日期適用問題在理論上存在爭議如前所述,關鍵日期是國際法院在司法實踐中構成的概念,是經(jīng)過國際法院的判例發(fā)展而來的。然而,其他國際法庭和國際仲裁機構不像國際法院那樣重視關鍵日期的價值,學界對于關鍵日期在領土爭端中的適用問題也存在較大爭議。爭論的焦點集中在關鍵日期能否存在于所有領土爭端案件中?國際法院或仲裁機構解決領土爭端能否一定要設定關鍵日期?任何情況下設定關鍵日期能否對當事國各方都公平、公正?英國的法律參謀菲茨莫里斯在討論敏基埃群島和??死锖伤谷簫u〔MinquiersandEcrehos〕案件時,對關鍵日期的適用問題和確定標準作出了詳盡的分析。他強調,關鍵日期一定存在于所有訴訟爭端中,假如僅僅基于它永遠不可能晚于法律程序開場日期的理由④.而且,關鍵日期的選擇是一個本質事項而非程序事項,所以是在法院裁決經(jīng)過中最終由法院本身作出決定的事項,關鍵一詞就含有這樣的意思。然而,法院不大愿意接受這種目的在于作出判決前阻礙法院考慮整個證據(jù)的關鍵日期的論點。在敏基埃群島和??死锖伤谷簫u案件中法院就沒有明確設定關鍵日期,法院決定關鍵日期不應排除對各方后來行為的考慮。菲茨莫里斯以為關鍵日期在一切審訊領土爭端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觀點是令人懷疑的。除此之外,菲茨莫里斯還撰文深切進入討論了關鍵日期,以為在構成當事國尚未進行交涉,也沒進行抗議,也沒試著講服對方的狀態(tài)之前,都不能以為關鍵日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即建議把爭端明確化的時間設為關鍵日期作為一個確定標準。在這里基礎上還提出其他幾種確定關鍵日期的標準,甚至作出了多種假設。⑤然而,時至今日,離菲茨莫里斯提出假設的日子過去了60多年,他的假設在現(xiàn)實中都還沒有出現(xiàn)過,這在某種程度上否認了關鍵日期學講的普遍適用性。從2002年的利吉丹島和西巴丹島案、2007年加勒比海海洋劃界案、2008年對中巖礁、南礁的主權爭端案件的判決中可見,國際法院更傾向于將關鍵日期設定在爭端發(fā)生的時候。①這就否認了菲茨莫里斯最初提出的爭端明確化概念。這里存在一個什么才算是爭端明確化的問題。菲茨莫里斯的構成爭端相關的重大事實,高物理強度的行為才能使關鍵日期誕生的觀點是很不合理的,與禁止使用武力的當代國際法相違犯。他試圖對關鍵日期進行廣泛適用的概括反而加大了法院運用關鍵日期的難度。國內外大多數(shù)學者支持菲茨莫里斯的觀點,主張在一個詳細的案件中一定會出現(xiàn)一個確定的日期或時期,它被以為對此案的判決極為關鍵。布朗利〔Brownlie〕以為:在任何爭端中,某一個或若干個日期在評價事實的經(jīng)過中顯得尤為重要。②格爾蒂〔Goldie〕、羅塞恩〔S.Rosenne〕、約翰遜〔D.H.N.Johnson〕等以為關鍵日期是在該日期后,為防止作為國際爭端的某個事實的法律地位發(fā)生法律效力而援引的法學理論。成認關鍵日期適用于解決大多領土爭端中的重要性,甚至上升為一種潛在的理論、原則。部分日本學者以為關鍵日期是領土主權爭端問題中不可繞開的話題。石黒行雄提出,關鍵日期是在當事國各方共同決定將案件交由第三方仲裁來解決的情況下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事項。是在當事國之間發(fā)生爭端,或者需要決定領土主權的歸屬問題時,確定需要被斷定的時期所采用的技術。③中國學者清華大學張新軍以為,國際法上的爭端產(chǎn)生和爭端解決之間時間上相距甚遠,法律上爭端產(chǎn)生確實定不如國內法容易。這就導致在國際法上爭端產(chǎn)生日期確實立在詳細案件中具有重要意義。確定關鍵日期對于法律適用的時間要素的討論來講,實際意義非常重大。④校王軍敏以為,司法機構在裁決領土爭端,十分是在出現(xiàn)時際法的情況下,提出了關鍵日期,并且總是根據(jù)關鍵日期時的事實和法律來裁決案件;國際條約暗含地成認了關鍵日期;公法學家意識到關鍵日期對解決爭端的重要性??傊?,關鍵日期得到司法機構、條約和公法學家的成認,是國際法的一部分。⑤上海對外經(jīng)貿大學劉丹對國際爭端解決機構涉領土爭端判例中的關鍵日期進行了統(tǒng)計學上的整理和分析,得出從法庭查明事實和適用法律的角度看,關鍵日期存在于包括領土爭端在內的一切法律爭端中.通過列表分析國際法院受理領土爭端案件牽涉關鍵日期問題的13件中,明確采用關鍵日期的有10件,便以為關鍵日期確實定再牽涉領土爭端判例中不可或缺。⑥這種研究方式方法其實是不科學的。法律案件不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它具有個案的特點,一般沒有規(guī)律可循,需要根據(jù)詳細情況來考慮。關鍵日期對于一些問題來講是具有開放性的。因而,僅僅由于這些特殊的案件都包含著具有關鍵性作用的詳細日期,就把對數(shù)量繁多且各式各樣的真實法律情況的考慮壓縮成一種形式,這在多大程度上是有用的,這是很值得懷疑的??傊?,大部分學者在理論上特別強調關鍵日期在案件審理中的重要意義,以為關鍵日期經(jīng)常性地與領土爭端聯(lián)絡在一起,但在實踐上對關鍵日期適用于領土爭端案件中的看法較為慎重。有些學者過于看重關鍵日期的作用和價值,甚至每討論一項領土爭端案件就要首先考慮關鍵日期。對此,一些學者對視關鍵日期為一項法律原則和規(guī)則必須使用于案件審訊中、關鍵日期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觀點進行了批判。美國著名國際法學家菲利普杰賽普〔PhilipC.Jessup〕對胡伯采用時際法、設定關鍵日期解決帕爾馬斯島仲裁案進行了有代表性的批判。他以為胡伯的仲裁程序上及證據(jù)上偏袒荷蘭,本質上判定有問題。所有權的連續(xù)性的要求在實際上使新法具有追溯效力,而危及舊的所有權,胡伯能否提出了一個極端的學講以致難以和他自個對關鍵日期的講法相一致,似乎是值得懷疑的。⑦關鍵日期模糊的定義給與了法庭自由裁量權,簡化了裁判經(jīng)過,卻忽視了某些國家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極易造成符合法律但違背公益的判決。詹寧斯〔R.Y.Jennings〕以為,并不是每件案子都能出現(xiàn)一個明顯的關鍵日期。在很多案例中,有些案件的事實是占主導地位的,有些案件存在幾個不同的非常重要的日期。這時,對于法院來講沒有必要選取任何日期。①除此之外,他提出在帕爾馬斯1術語有很大的差異。無論當事國一方何時聲稱通過割讓獲得權利,國家在某一日期簽訂割讓協(xié)議是至關重要的事情,這同時也是該國權利的來源。在這里,完全不需要考慮能否某個包含權利問題的爭端已經(jīng)到達一個詳細化的階段。毋庸置疑,即便沒有爭端出現(xiàn),割讓領土的日期對于該權利的建立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②深町朋子反對在一切領土爭端案件中都使用關鍵日期,她分析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ElSalvadoandHonduras〕案件得出,有關保持占有原則〔theprincipleofutipossidetisjuris〕的問題,殖民地獨立時的狀況經(jīng)常具有決定作用。不是所有的領土爭端案件都能夠設定明顯的關鍵日期。③劍橋國際法大師麥耐爾勛爵〔LordMcNair〕以為關鍵日期的嚴格適用很有可能阻礙決策。他在阿根廷和智利的邊界案〔ArgentineandChileFrontiercase〕中就成認了關鍵日期的觀念沒有多少價值,法院應該審查所有提交的證據(jù),而不問與這種證據(jù)有關的行為的日期。由于在缺乏可信歷史證據(jù)的情況下,法庭被義務要求去依靠近期的事件來審訊。很多事件是發(fā)生在爭議領土的權利處于沖突狀況之后。除此之外,當事國各方都沒有懇請法院設定關鍵日期。④事實上,麥耐爾勛爵表示清楚關鍵日期不是任何時候都能使用的。馬爾科姆〔Mal-colmN.Shaw〕提出,以為在領土爭端當中將會或總是會存在關鍵日期的看法是不正確的。關鍵日期的重要性相關于并且完全取決于案件的實際情況。⑤通過分析可知,關鍵日期適用問題在理論上存在很大的爭議。筆者以為,這種爭議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是沒能客觀分析關鍵日期在已經(jīng)知道案例中的使用情況,沒能認清關鍵日期的本質是審訊案件的一個技術性的工具,并非原則或規(guī)則。關鍵日期的適用范圍并不廣,不是所有爭端案件都必須確定關鍵日期,也并非如菲茨莫里斯所言存在那么多關鍵日期確實定標準。能適用關鍵日期的情況也就幾種〔下文會有較具體的闡述〕.既不是一種習慣告訴我們什么是最關鍵的一個時間點或時間段,也沒有一種標準的操作確定這個工具開場運轉。因而,關鍵日期不能作為原則固定在國際法上。須知在很多援引了關鍵日期的爭端案件中,其關鍵日期確實定以及能夠作為爭端各國舉證的時期的選定都被以為是不證自明的事實,不需要刻意進行一般的定義,也不需要程序性地進行設定。三、關鍵日期在實踐中較少適用且作用不大日本國際法協(xié)會在20世紀70年代所編的(國際法辭典〕中早已記載,在國際法上沒有一個固定的關鍵日期確實定基準。無論在國際審訊中,或者在判例法方面都未成立。國際法院規(guī)則對這個問題沒有做出直接的規(guī)定。這個日期是當事者在它以后的行為對所爭論的法律關系不產(chǎn)生任何影響的日子。⑥隨著國際訴訟法的發(fā)展和國際法學者對國際爭端的實際情況的研究發(fā)現(xiàn),關鍵日期并不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多年來仍然很難在法理方面對其價值作出判定。從國際常設法院、國際法院、常設仲裁法院等處理的所有領土爭端案件來看,牽涉關鍵日期的案子不到總數(shù)的一半。除此之外,就算設定了關鍵日期,其對案件審訊的作用不大。很多情況下,法院還是會考慮關鍵日期之后的證據(jù)。一方面,在很多領土爭端案件中并沒有設定關鍵日期。仲裁庭在1966年阿根廷與智利〔ArgentinaandChile〕的邊界爭端判決中指出:關鍵日期的概念在本訴訟中沒有一點價值,法庭已經(jīng)審查了向它提交的所有證據(jù),無論這些證據(jù)能否與有關行為的日期相關,在該審訊中無需進行考慮。⑦究其原因,第一,當事國之間并沒有要求嚴格確定一個關鍵日期,而選擇更多地交給國際法院去評判、決定。第二,這日期能夠使從1902年到1964年之間的某幾個有意義的日期。需要考慮的關鍵時期比擬多。第三,以為沒有必要強調關鍵日期的概念,證據(jù)和有關行為發(fā)生的日期之間沒有關系,當事國雙方提出的所有證據(jù)都能夠考慮。①在1990年厄立特里亞和也門〔EritreaandYemen〕案件中,仲裁庭注意到案件爭議雙方都沒有將關鍵日期的主張和案件的本質問題聯(lián)絡起來。因而決定不考慮確定主權行為的關鍵日期,對當事方提交的所有證據(jù)進行審查。②在1953年敏基埃群島和??死锖伤谷簫u案中,國際法院否認了將未牽涉爭議島嶼主權的條約簽訂日設定為關鍵日期,以為在這里案設定關鍵日期的意義不大,爭端發(fā)生前后的事情但凡與這兩組小島的主權有關的都要考慮。最終,法院對關鍵日期問題的態(tài)度是保持慎重、不予確認.③在1999年喀麥隆和尼日利爾〔CameroonandNigeria〕陸地和海洋邊界案中,國際法院表示清楚其不受理尼日利爾的初步反對意見與關鍵日期無關,拒絕考慮關鍵日期問題。在1999年博茨瓦納和納米比亞〔Botswa-naandNambia〕案件中,國際法院以為案件中牽涉的重要條約很重要但含義模糊,仍需通過當事國各方嗣后行為的證據(jù)進行判定。因此沒有確定某一關鍵日期以排除當事國各方提交的行為證據(jù)。④無獨有偶,在1959年比利時和荷蘭〔BelgiumandNetherlands〕邊界案、1962年柬埔寨和泰國〔CambodiaandThai-land〕的隆端寺案⑤、1994年利比亞和乍得〔LibyaandChad〕領土爭端案、2001年卡塔爾訴巴林〔QatarandBahrain〕案中,國際法院都由于個案的特殊情況,需要綜合考慮爭議雙方提交的全部證據(jù)而沒有設定關鍵日期。在2018年烏克蘭和羅馬尼亞〔UkraineandRomania〕的黑海劃界案中,國際法院否認了兩國主張的關鍵日期,對關鍵日期問題不予理睬。另一方面,設定了關鍵日期的領土爭端案件中,存在很多考慮關鍵日期之后當事國行為的情況,以及使用關鍵日期工具后沒有能實現(xiàn)良好的判決結果的情況。例如,在1988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IsraeliandPalestinian〕的塔巴仲裁案中,仲裁庭以為該案存在若干關鍵日期,需要考慮一個時間段而不只是一個時間點。同時還成認在該關鍵時期之后有關行為的證據(jù)原則上是能夠考慮的。外表上看似乎只是關鍵日期的內涵擴大了,一個案件中能夠有多個關鍵日期,可以以是一段關鍵時期。然而,反過來一想,這其實是對關鍵日期作用的否認。假如一個案件中關鍵日期不是唯一的,則它挑選證據(jù)的功能難以得到具體表現(xiàn)出。同樣,在1992年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邊界爭端案中,分庭使用關鍵期間〔criticalmoment〕代替關鍵日期,決定的關鍵期間是從西班牙獨立的1821年到雙方達成一致協(xié)議將爭端提交給國際法院的1986年。⑥對于這種情況,設定關鍵日期的意義不大。在2005年貝寧和尼日爾〔BeninandNiger〕邊界這爭端案中,國際法院以為固然殖民立法本身不起作用,但可作為在關鍵日期殖民地繼承的一種證據(jù),因此設定1947年為關鍵日期。法院在判案經(jīng)過中發(fā)現(xiàn),為了查明關鍵日期時爭議雙方的法律地位,關鍵日期之后的有效統(tǒng)治證據(jù)也是能夠采納的。⑦這無疑否認了關鍵日期的證據(jù)可采性的價值,暗示了關鍵日期前后的證據(jù)都能夠采納,可能只是分量上的差異不同??梢婈P鍵日期內涵的不確定性以及在實踐中被賦予較小的價值。除此之外,關鍵日期的設定目的并不像很多學者所以為的保障爭端以公平、共正的證據(jù)得到解決,而是在于為當事國雙方領土主張的認定設定標準,決定與領土爭議相關的證據(jù)效力。能否能得到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結果還必須根據(jù)個案的實際情況而定。在敏基埃群島和??死锖伤谷簫u案中,法國和英國都出于各自利益的考量要求法院設定某關鍵日期。法院則以為本案存在很多個與判決有關的重要時期,假如僅采納某段時期的證據(jù)是會偏袒一方,造成審訊結果的不公。⑧臺灣政治大學的李子文教授曾對帕爾馬斯島案中使用時際法及關鍵日期判案進行批判,以為刻意設定關鍵日期,排除對該日期之后證據(jù)的考慮造成了對美國極為不利的審訊結果。關鍵日期的設定時期對判定爭議領土主權的歸屬有重要的影響,稍有不慎則會導致嚴重不公。這也是為什么法庭在判案時不愿意去設定一個精到準確的關鍵日期,他們希望自個外表上看起來能夠在缺乏對關鍵日期進行明確指定的情況下,通過全體一致的裁定來解決這個案子。在薩爾瓦多訴洪都拉斯案中,法院將兩國獲得獨立的1821年設定為關鍵日期。但為了避免判決不公,法院協(xié)調了雙方在關鍵日期上的分歧,對所采證據(jù)進行公平調整,方能實現(xiàn)較為公正的結果。①綜上所述,關鍵日期在解決領土爭端的實踐中較少適用,除此之外多數(shù)設定關鍵日期的情況也是形同虛設,作用不大,需要審訊機構進行公平調整、合理協(xié)調。在案件中設定關鍵日期不一定能實現(xiàn)判決的公平、公正,很多時候當事國各方會把關鍵日期學講視為辯護藝術中一件精妙的工具,利用其維護本國利益??偨Y分析諸多領土爭端案件的審訊情況可知,關鍵日期的定義很難保持一貫性,所以關鍵日期也只能是相對的關鍵.關鍵日期并非解決領土爭端的重要的原則或規(guī)則,國際法院和其他仲裁機構也都深知關鍵日期工具的利弊,很少使用。四、結論:關鍵日期并非原則、要慎重對待造成關鍵日期在實踐上很少適用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幾點。第一,關鍵日期概念在國際法上還沒確定下來,關鍵日期的適用問題在理論上存在很大的爭議。什么情況下應該設定關鍵日期,怎樣設定關鍵日期,至今學界也是議論紛紛。關鍵日期在理論上的含糊不清使得其在實踐中很難被廣泛應用。例如,在2007年尼加拉瓜訴洪都拉斯案〔NicaraguaandHon-duras〕中,國際法院設定了兩個關鍵日期②.在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邊界爭端案中,分庭用關鍵期間代替關鍵日期.在阿根廷和智利的邊界爭端案中,法庭甚至直接否認關鍵日期的價值。以上做法都是關鍵日期定義不明、內涵模糊的表現(xiàn)。第二,大多數(shù)國家之間的領土爭端都來歷已久,伴隨著各自不同的地理、歷史、人文的情況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演變。在這段漫長的歲月里存在著很多有意義且很關鍵的日期,硬性地設定一個或幾個關鍵日期是無意義的。換言之,關鍵日期的證據(jù)可采性的價值經(jīng)常被削減為采納證據(jù)分量大小的意義。在厄立特里亞和也門案中,法庭決定考察當事國各方提交給他的所有證據(jù),不會從日期上或者行動質量上挑選可采納的證據(jù)。③第三,當事國的殖民獨立日或簽訂有關爭議領土主權歸屬的條約的日期能夠當作是關鍵日期的效果來判定,沒有必要設定一個詳細的關鍵日期。例如,在博茨瓦納和納米比亞案中,國際法院就以1969年(維也納條約公約〕第31條到第33條確立的條約解釋一般規(guī)則來解釋1890年(英德條約〕第3條,并重點結合當事國各方嗣后的實踐,便可確定爭議島嶼的主權歸屬。④第四,設定關鍵日期容易忽略一些重要的證據(jù)或真實存在的歷史情況,造成判決結果的不公。很多情況下當事國各方的目的只是利用該日期防止審訊機構考慮他方的行動。馬丁狄克遜〔MartinDixon〕在其(國際法教學材料〕中批判了關鍵日期,稱其會助長一些虛偽的主張,且會造成領土權利的普遍的不安寧。這在那些盡管合法獲得了領土主權,但是在國家機能的行使方面不那么廣泛或頻繁的地區(qū),將會成為十分嚴重的問題。⑤在敏基埃群島和??死锖伤谷簫u案中,國際法院并沒有賦予關鍵日期一個明確的界定。他們注意到了在??死锖伤谷簫u案件中法國直到1886年都沒有實際聲張過對該島的主權,法國也是在1888年第一次對敏基埃群島提出主權要求。國際法院以為在這里案特殊的情況下,關鍵日期之后的事情仍須予以考慮。因而,法院反駁了法國關于1839年作為關鍵日期的論證,同時他們也沒有采納英國設定的有利于英方的1950年作為關鍵日期的建議。⑥除此之外,格爾蒂在(關鍵日期〕中以為關鍵日期作為穩(wěn)固歷史性權利的組成部分以及有助于領土的一個好的權利來源的建立等功能將會被重點考慮和分析。⑦筆者以為不然。國際法院若傾向于將確定關鍵日期視為本質性管轄事項,注重把有效控制而并非權利來源的構成要素作為前提,來討論關鍵日期的設定問題。①便會造成對爭議領土擁有歷史性主權的國家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傊?,關鍵日期概念作為一個新的學講、審訊案件輔助的工具,其本身有很多缺陷和不成熟的地方,它的使用遭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14課《給圖畫添加文字》教學設計
- 第四章《程序設計基礎》第 5 課時運用循環(huán)結構描述問題求解過程(2)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粵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術必修1
- 古詩詞誦讀《登岳陽樓》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高中信息技術必修教學設計-4.2.1 表格數(shù)據(jù)的處理7-教科版
- 第1單元 第3課 太平天國運動2024-2025學年八年級歷史上冊同步教學設計 河北專版
- 2025至2031年中國手電筒燈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軸承卷邊金屬防光蓋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防護網(wǎng)圍欄網(wǎng)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焙烤食品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密胺雙耳杯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人事專員簡歷模板
- 超聲心動圖診斷心肌病臨床應用指南解讀
- 地面工程油氣集輸工藝介紹
- 漂流規(guī)劃設計方案
- 移動取消寬帶委托書
- 國際市場營銷(高職)教學教案
- 消防設施維保服務投標方案
- 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電氣控制 課件 趙麗 第1-4章 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電氣控制系統(tǒng)構成、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輔助供電系統(tǒng)、電動列車常用電氣控制系統(tǒng)及其控制方法
- (2024年)新版黃金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圖圖身體部位-課件
- 資產(chǎn)拆除報廢申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