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戰(zhàn)后世界文明的演變考點分布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總分2010年客觀題8分主觀題7分客觀題4分19分2011年客觀題4分主觀題6分主觀題2分無12分2012年客觀題4分主觀題4分客觀題4分主觀題6分客觀題4分22分宏觀理解(寫)微觀把握(憶)真題回顧(練)歷史反思(思)宏觀理解:二戰(zhàn)后世界文明的演變政治史:文化史:經濟史:兩極格局形成及其瓦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并不斷加強。戰(zhàn)后蘇聯的經濟改革、戰(zhàn)后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戰(zhàn)后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趨勢(體系化、制度化、集團化(一體化)、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fā)展,現代文學與現代美術、音樂。二戰(zhàn)后世界文明的演變
——微觀把握: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三、兩極格局瓦解,多極化趨勢加強。一、兩極格局下的世界二、世界格局出現多極化趨勢。
“我認為國際形勢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世界上現在有兩股風:東風,西風。中國有句成語: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薄?957年11月18日毛澤東同志在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莫斯科會議上的講話。(1)美蘇冷戰(zhàn)
(原因、表現、影響)一、兩極格局下的世界(2010·廣東文綜22)1959年,美國國家展覽會在莫斯科舉辦。對于榨汁機和洗碗機等展品。赫魯曉夫表示工人階級決不會購買這些無用的小器具,當場引起了美國副總統(tǒng)尼克松的反對。這反映了當時
A.美蘇冷戰(zhàn)的重點從軍事領域轉向經濟領域
B.美國霸主地位動搖,急需打開蘇聯市場
C.蘇聯輕工業(yè)發(fā)達,不需要進口這些器具
D.經濟文化交流沒有改變兩國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D廚房辯論現場美蘇冷戰(zhàn)(2011廣東.23)二戰(zhàn)后初期,有政治家認為,當時美國在歐洲實施的某項戰(zhàn)略措施“最初不過是一種經濟手段。現在卻成課美國武器庫里對付蘇聯的一種主要武器”這一措施是A.推行馬歇爾計劃
B.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C.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D.倡議簽訂《關稅與貿易總協定》A美蘇冷戰(zhàn)(3)中蘇關系(歷程、趨勢、因素)(2)局部熱戰(zhàn)(朝鮮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時代、影響)(1)美蘇冷戰(zhàn)
(原因、表現、影響)一、兩極格局下的世界1950《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1989年戈爾巴喬夫訪華從盟友到敵對,從敵對到緩和(2012·海南單科卷·24)我國“一五”計劃期間,大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196.1億元,其中東北占實際投資總額的44.3%,已建成投產的重工業(yè)企業(yè)也多集中在東北。促成這種現象出現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就近接受蘇聯援助
B.美國形成對華包圍封鎖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D.中日兩國關系發(fā)生變化A冷戰(zhàn)中的中蘇關系(2010全國文綜)1960年起,《人民日報》、《紅旗》雜志等對歐洲共同體的正面報道逐漸增多。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中蘇關系的惡化中國首任駐法大使黃鎮(zhèn)與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等1964年中法建交(2010廣東.18)下表是我國某時期的國際郵件資費表(部分),從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實的結論是A.香港已回歸,成為中國與西歐交往的重要橋梁B.改革開放前,中國沒有與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系C.新中國外交史上,蘇聯及東歐民主國家曾有特殊地位D.捷克已加入歐盟,成為中國往西歐各國郵件的中轉地C冷戰(zhàn)中的中蘇關系(2011惠州模擬)20世紀50年代,蘇聯服裝在中國流行,城里滿街穿的都是布拉吉(連衣裙)和列寧裝,請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歷史背景。(4分)冷戰(zhàn)中的中蘇關系背景:新中國成立,外交上“一邊倒”;中國照搬蘇聯模式,向蘇聯學習。(4分)(4分,每點2分,答出2點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3)中蘇關系(從盟友到敵對,從敵對到緩和)(2)局部熱戰(zhàn)(朝鮮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時代、影響)(1)美蘇冷戰(zhàn)
(原因、表現、影響)一、兩極格局下的世界(4)中美關系(歷程、趨勢、因素)(5)中日關系(歷程、趨勢、因素)1970年尼克松在《時代》雜志發(fā)表文章表示:如果說在我去世之前有什么事要做的話,那就是到中國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去。表達訪問中國的意愿。從敵對到緩和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毛澤東20世紀70年代,促使中美關系走向緩和的因素有哪些?簡要分析材料五中第⑥個階段“中國形象”形成的政治背景。(6分)(2013廣州一模)材料六:伴隨著朝鮮戰(zhàn)場烽煙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戰(zhàn)形象重新在在美國人腦海中浮起中國被視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負義的“侵略者”。中國在美形象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閱讀材料六,指出這一時期美國人的中國觀(2分),并簡述其形成的歷史背景。(6分)(2008廣東高考)材料五:1958年美國人伊羅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國關于中國與印度的形象》一書,將美國對中國的總體看法分為六個階段:①尊敬階段②輕視階段③樂善好施階段④贊賞階段⑤清醒階段⑥敵對時期(1949-1958).冷戰(zhàn)中的中美關系、中蘇關系、美蘇關系、朝鮮戰(zhàn)爭(2012廣州一模)材料二:1945年至1970年左右這段時間也是美國霸權在世界體系中的全盛時期。一旦美國與另一個軍事強國蘇聯達成協議,美國霸權基本上就是不受挑戰(zhàn)的了?!妒澜珞w系的結構性危機:我們將何去何從?》(2)概括這一時期美國與新中國兩國關系的發(fā)展趨勢。(4分)趨勢:由敵對走向緩和(4分)冷戰(zhàn)中的中美關系(2012惠州模擬).觀察右圖,從中獲取的歷史信息是A.時間定格在1971年B.中美已經建立外交關系C.外交上“一邊倒”D.中日關系走向正?;?/p>
毛澤東將《楚辭集注》贈送田中角榮冷戰(zhàn)中的中日關系D越頂外交(3)中蘇關系(從盟友到敵對,從敵對到緩和)(2)局部熱戰(zhàn)(朝鮮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時代、影響)(1)美蘇冷戰(zhàn)
(原因、表現、影響)一、兩極格局下的世界(4)中美關系(從敵對到緩和)(6)美歐、美日關系(歷程、趨勢、因素)(5)中日關系(從敵對到緩和)(2012廣東23.)1962年法國某報紙說,戴高樂總統(tǒng)應該時刻準備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這張外交王牌,通過向美國購買黃金而對其施壓。美國政府對此頗為重視,認為“法國持有的美元所表現的既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一個經濟問題”。這反映了①世界的多極化趨勢②不結盟運動的發(fā)展③布雷頓森林體系面臨挑戰(zhàn)④法國抵制馬歇爾計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從依賴、依附到競爭、自主)冷戰(zhàn)中的美歐關系(3)中蘇關系(從盟友到敵對,從敵對到緩和)(2)局部熱戰(zhàn)(朝鮮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時代、影響)(1)美蘇冷戰(zhàn)
(原因、表現、影響)一、兩極格局下的世界(4)中美關系(從敵對到緩和)(6)美歐、美日關系(從依賴、依附到競爭、自主)(7)第三世界(萬隆會議、不結盟運動)(5)中日關系(從敵對到緩和)(2011上海)“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周恩來說這段話是在:(2012上海)“我們亞非國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獨立,我們并無意于使亞非國家同其他地區(qū)的國家對立,我們同樣需要同其他地區(qū)的國家建立和平合作的關系?!边@段話出自:(2008廣東)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有色人種的首屆洲際大會”是
A.日內瓦會議
B.萬隆會議
C.第26屆聯合國大會
D.上海APEC會議B
(2010年福建)1961年,為尋求穩(wěn)定和平的發(fā)展道路,不結盟運動興起,這一運動A.標志著區(qū)域合作進入新階段B.推動國際政治力量向多極化方向轉化C.動搖了美蘇的霸權地位D.促進了世界政治、經濟一體化B(2007年廣東)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反映了A.第三世界國家的政治影響力擴大B.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平起平坐C.西方國家放棄了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控制D.發(fā)展中國家放棄了彼此間的合作A★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具體因素(1)根本因素★歐共體的形成與發(fā)展★日本成為經濟大國★不結盟運動的興起★社會主義陣營逐漸瓦解整體認識: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三足鼎立沖擊了兩極格局,政治上第三世界登上國際舞臺,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沖擊了兩極格局。世界經濟力量的多極化二、世界格局出現多極化趨勢。
材料二
當我發(fā)表就職演說的時候,我提到一個需要談判時代,而不是對抗時代。我們一直在進行談判,我們在談判中取得了一些進展,重要的事情上,我們在世界上許多地區(qū)正在進行談判而不是正在對抗,在這些地區(qū),對抗可能導致爆炸性的局面……現在,當我們環(huán)顧我們所處的世界時,我們發(fā)現美國已經不再處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薩斯城的講話》(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尼克松為什么認為需要談判而不是對抗?(8分)(2)20世紀70年代,越南戰(zhàn)爭的影響;美蘇爭霸,美國處于劣勢;西歐和日本等國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崛起。(8分,每點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1991年12月25日19時38分,克里姆林宮上空印有鐮刀和鐵錘圖案的蘇聯國旗降下,俄羅斯白藍紅三色旗升上了旗桿。有人這樣評價當今世界:“當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國是萎縮的巨人,日本是獨腳巨人,俄羅斯是生病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一)蘇聯解體★斯大林模式(利弊)★戈爾巴喬夫(直接)★和平演變(外因)★東歐劇變(實質)(二)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現狀:一超多強★趨勢:多極化趨勢大大加強(表現)★如今面臨世界主要問題與中國的對外關系三、兩極格局瓦解,多極化趨勢加強。蘇聯解體后,如何體現世界多極化趨勢在加強?主要力量力量變化對多極化的影響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
中國其它發(fā)展中國家
惟一超級大國,積極推行單邊主義無法解決多種問題
促其重視多邊合作不再是超級大國政治軍事影響猶在歐元啟用,合作深化影響力不斷發(fā)展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保持著經濟大國地位經濟大國謀求政治/軍事大國地位改革開放,實力增強政治經濟影響加強國家眾多,聯合自強;印\巴等國影響較大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2廣州一模)材料三:蘇聯解體了。對美國而言,這是個災難!我知道沒人這幺說,他們只是說這對美國而言是個巨大的勝利,但它確實是個災難。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蘇聯的存在,才給了美國與其盟國結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協議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雙方都不得輕舉妄動,都得阻止任何導致核戰(zhàn)的可能。而今,蘇聯對那些國家的約束作用沒有了。
——據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國世界》
(3)閱讀材料三,用史實說明蘇聯解體“對美國而言,這是個災難”。(8分)(3)西歐國家一體化進程加快,進一步擺脫美國控制;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國際關系出現新矛盾和新沖突,削弱美國霸權;國際恐怖主義呈泛濫趨勢,嚴重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核擴散問題等(8分)(2009年廣東)下列關于當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確的是A.蘇聯解體后兩極世界變成了單極世界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C.中國和美國的綜合國力遠遠超過其他國家D.即便是最強大的美國也無法控制當今世界D有人這樣評價當今世界:“當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國是萎縮的巨人,日本是獨腳巨人,俄羅斯是生病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比绻@一評論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概括性,說明當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點是
A.美、日、歐、俄、中共同主導的多極世界
B.世界多極化格局的最終形成
C.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開始呈現多極化趨勢
D.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正在發(fā)展之中,而且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
D(2012蘇州月考)“歷史發(fā)展的邏輯可能是極具諷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國無法放棄借助蘇聯解體的歷史契機圖謀世界霸權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國越是想稱霸,越是無法實現稱霸的夢想,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生建議書15篇
- 小學語文學習計劃集錦四篇
- 2021個人軍訓后心得感想總結九篇
- 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習作:變形記教學實錄 新人教版
- 關于開業(yè)慶典策劃方案范文5篇
- 關于慶祝教師節(jié)2021活動方案策劃
- 產品營銷方案策劃錦集五篇
- 餐飲十年工作感悟心得7篇
- (水滴系列)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五章 第3節(jié) 聚落 人類的聚居地教學實錄 (新版)商務星球版
- 黑龍江省青岡縣興華鎮(zhèn)中學九年級化學下冊 生活中常見的鹽-食鹽教學實錄 滬教版
- 大學生醫(yī)療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
- 石油管道保護應急專項預案
- 危險化學品無倉儲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新導則版)
- 2024-2030中國滾珠絲杠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MOOC 企業(yè)內部控制-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人機交互技術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GB/T 144-2024原木檢驗
- YS-T 650-2020 醫(yī)用氣體和真空用無縫銅管
- 共同出資成立新公司專項方案
- 建筑景觀設計勞務合同
- 露天煤礦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告編寫細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