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部編版(2023)必修下冊第三單元9說“木葉”《說木葉》導學案(教師)_第1頁
高中語文部編版(2023)必修下冊第三單元9說“木葉”《說木葉》導學案(教師)_第2頁
高中語文部編版(2023)必修下冊第三單元9說“木葉”《說木葉》導學案(教師)_第3頁
高中語文部編版(2023)必修下冊第三單元9說“木葉”《說木葉》導學案(教師)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班級姓名評價導學案導學案說“木葉”(教師)【學習目標】1.積累古詩詞名句;學習理解古詩詞語言富有暗示性的特點。2.根據(jù)詩歌語言的特點,領略詩歌的精妙之處,提高鑒賞古典詩詞的能力?!局攸c難點】1.理解“木”與“樹”,“樹葉”與“木葉”,“落木”與“落葉”,“木葉”與“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詩歌的意境差別;“木”在形象上的藝術特征的理解。2.學習文章由“木葉”這一特殊意象入手分析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有暗示性的從小處著手的寫法。【學法指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師點撥。預習案自主學習—臺前幕后,先睹為快【知識鏈接】1.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林庚先生在《說“木葉”》一文中提出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閱讀文章第5段)詩歌中的形象,即意象,具有暗示性。意象無論在任何詩人筆下,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具有了一定約定俗成的意義,它們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化入了中國人的思維?!澳尽薄叭~”如此,更有其他意象。如松、菊、梅、竹、蘭等多用來表達高潔情操,關山、楊柳、蘭舟、長亭等物多用作揮寫離別之苦,而南山、幽居、禪寺等則多與隱逸情懷相連。這些意象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相對穩(wěn)定的含義,從而為我們理解詩歌內容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2023年全國卷17題選擇了李白《春夜洛城聞笛》,題目為:“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許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張冠李戴。由于”折柳“的寓意又影響了第二個問題的思考,因此此題得分普遍較低。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詩詞的許多意象有著特別的含義?!傲?,留,二字同音,有“留客”的含義。因此古人有折柳贈送的習俗,也寓示著朋友、親人將要遠離。“折柳”是漢代惜別的風俗。漢樂府就有《折楊柳》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園情”呢?弄懂來龍去脈,寓意自然明矣。由此啟發(fā)在古詩鑒賞備考復習中,不能不熟知一些常見意象的寓意。2.詩歌意象“意象”一詞是詩詞欣賞的一個重要概念。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作家作品”。3.走近作者林庚(1910年2月22日-2023年10月4日),字靜希。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福建閩侯人。詩人、文史學家,1933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編文學刊物。1933年初出版了第一本自由體詩集《夜》,以后又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1937年到廈門大學任教十年,1947年為燕京大學教授,1952年至今為北京大學教授。曾任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早年以詩聞名于世,與戲劇家曹禺、小說家吳組緗,并稱“清華三才子”,是著名的唐詩楚辭研究專家。對明清小說也很關注,并提出頗多精辟的創(chuàng)見。著有《唐詩綜論》《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和《中國文學簡史》等多部著作。獲國家教委教材一等獎。出版過《春野與窗》《問路集》等六部新詩集。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諄諄教導后學,桃李滿天下。2023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97歲。

4.人物評價:(1)燕園,少了一位良師;天堂,多了一位詩人。――載自北京大學校園網(2)靜希師首先是一位詩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詩人,超越平庸以達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極致。他有博大的胸懷和兼容的氣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對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總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袁行霈【自學檢測】——基礎積累1.注音征戍(shù)橘頌(jú)招徠(lái)

落木蕭蕭(xiāo)涔陽(cén)無妨(fáng)隴首(lǒng)得魚忘筌(quán)寒砧(zhēn)桅桿(wéi)漂泊(bó)

秋風裊裊(niǎo)疏朗(shū)窸窣(xī)迢遠(tiáo)灼灼其華(zhuó)亭皋(gāo)冉冉(rǎn)門栓(shuān)翩翩起舞(piān)2.解釋下列成語

(1)得魚忘筌quán筌:捕魚用的竹器。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

(2)得意忘言:原意是言詞是表達意思的,既然已經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詞。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說?!菊w感知】第一部分(1~3段)列舉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現(xiàn)象即“木葉”,成為詩人鐘愛的一個形象,并且形象的關鍵就在一個“木”字。第二部分(4~6段)說明“木”的兩個藝術特征即“含有落葉的因素”,“有顏色的暗示性”(“木葉”成為詩人鐘愛的一個形象的原因)第三部分(7段)說明“木葉”與“樹葉”在概念上相差無幾,但在藝術形象上的差別幾乎是一字千里。探究案學始于疑—質疑解疑、合作探究1.快速閱讀第一段,概括中心?!澳救~”突出的成為詩人筆下鐘愛的對象。2.第二段在引用詩句時有“樹”“木葉”“落木”等意象,作者想表明一個什么觀點?古代詩人在創(chuàng)造中學習,又在自己的學習中創(chuàng)造,使得中國詩歌語言如此豐富多彩。3.“木葉”意象在古典詩歌中廣泛應用關鍵在于一個“木”字,“木”字有哪些藝術特征呢?(1)含有落葉的因素。(2)具有顏色的暗示性4.本文僅僅是為了介紹“木葉”的藝術特征嗎?寫“木葉”的真正目的何在?作者又是如何闡釋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的呢?是為了闡述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這種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yǎng)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詩歌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和啟示性。5.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卻擬題為“說‘木葉’”,若改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以為如何?標題若擬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就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而標題擬為“說‘木葉’”,就可以把深奧的文學理論滲透于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化深奧為簡單,化抽象為形象,既體現(xiàn)了作者的科學態(tài)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6.“樹葉”與“木葉”、“落葉”與“落木”的區(qū)別有哪些?意象顏色觸覺意味或韻味樹葉褐綠色密密層層濃陰繁密充實木葉微黃干燥不濕潤舒朗飄零之意落葉繁密綠色飽含水分春夏之交落木(意味)比木葉還顯得空闊,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疏朗與綿密交織,一個迢遠而美麗的形象。【當堂檢測】1.請同學們?yōu)橄铝性~語“速配”A.春秋菊月梅B.蕭瑟高潔生機勃勃傲然惆悵2.經過了一定時間的文化沉淀,"木葉"這個詞就往往出現(xiàn)在清秋的氛圍中,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暗示性。這樣的現(xiàn)象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條,明月等等。我們熟悉的"歲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潔,耐寒,堅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詩人都這樣寫,那就成了鸚鵡學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詩人往往能打破常規(guī)。詩人們把它們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里使之表現(xiàn)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詠梅詩:梅花王安石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卜算字·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卜算子·詠梅毛澤東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注意三首詩詞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較三首詩詞中梅的不同生長環(huán)境,試對梅的三種不同形象做點分析,并說說詩人對自己筆下的梅分別賦予了些怎樣的情感。王詩:強調了凌寒獨開的一枝獨秀,高貴圣潔(白雪世界,墻角飄來縷縷清香,讓人發(fā)現(xiàn)那正怒放著一簇梅花)--一枝獨秀,冰清玉潔的女子,當如寶釵--愛慕陸詞:無奈凄涼,孤傲清高(黃昏風雨之中,驛外斷橋邊上,香飄萬里無人曉)--敏感憂傷,質本潔來還潔去,當如黛玉--愛憐毛詞:達觀堅定,壯美豪放(在風雨飛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綻放著笑臉)--達觀豪放,當如史湘云--欽佩【感悟總結】1.中心主旨作者以深厚的學養(yǎng)與豐富的聯(lián)想力,對“樹”與“木”、“樹葉”與“木葉”、“木葉”與“落葉”、“木葉”與“落木”所造成的詩的意境的差別,作出了極為精細的辨析,從而告訴我們詩歌的語言是具有暗示性的,使我們對古詩詞中藝術的精微之處有了更深的體察。2.寫作特色——根據(jù)分析文字歸納寫作特點(1)選題小,論理深。文章旨在闡釋文藝學原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若從純理論的角度論述,恐怕會寫成比較艱深的學術論文。作者沒有擺出學者的面孔嚇唬讀者,而選取了古詩中的木葉形象作為論題,把深奧的文學理論附麗并滲透于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這樣,言近而旨遠,深入而淺出。(2)深入意境,比較分析。文章一個主要的特征是采用比較分析的方法,引領讀者一起進入“樹葉”與“木葉”的不同意境,品味“木葉”的形象魅力。在比較分析的過程中,采用了由現(xiàn)象到本質、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思維模式。先由詩句總結“木葉”出現(xiàn)的場合,再由此深入到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由于作者緊扣詩句,并對詩的意境進行想像挖掘,讀者也一同進入詩歌鑒賞的境界,學會品味詩歌的內部和外部語言。(3)巧妙聯(lián)想,豐富內涵。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該借鑒文中的聯(lián)想的寫作技巧。全文從“木葉”開始,聯(lián)想到歷代詩人筆下的“木”與“葉”,并且對這些詩中所表達的意境進行分析,使人體會到語言的精美和不斷的發(fā)展與完美,這種精妙的聯(lián)想使文章內容充實,且富有說服力。訓練案舉一反三—有效訓練,反饋矯正一、基礎知識1.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纏綿寒砧垂手可得俗不可奈B.桅桿夢魘突如奇來混為一團C.窸窣招徠飛黃騰達火燒眉睫D.干燥緘默捍然不顧同仇敵愾答案C解析A項垂—唾,奈—耐;B項奇—其,團—談;D項捍—悍。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1)“木葉”鮮明的形象,影響了此后歷代的詩人們,許多為人________的詩篇正是從這里得到了_______。(2)這當然還可以說是由于詩人們文字________的緣故,可是這樣的解釋是并不解決問題的,因為一遇見“木葉”的時候,情況就________不同起來。A.傳誦啟示精煉顯著B.傳誦啟發(fā)洗練顯然C.傳頌啟示洗練顯著D.傳頌啟發(fā)精煉顯著答案B解析要結合語境辨析。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A.近年來,中國新一代電影女導演異軍突起,她們的作品不少在國際和國內贏得了聲譽。B.在這次亞運會中,中國男子田徑運動員的表現(xiàn)并不像預期的那樣好。在男子徑賽中,中國運動員獲得了金、銀、銅牌各三枚;在田賽中僅獲得一枚銅牌,更是差強人意。C.今天的主題討論,各組角度不同,因而側重各異,如此南轅北轍,怎么能達成協(xié)議呢?D.在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施工過程中,我們將始終高度重視安全,將以謹慎小心、如臨大敵的工作態(tài)度,確保安全生產,創(chuàng)造安全工程。答案A解析B項差強人意:意為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與文意不符;C項南轅北轍: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不能用于表達雙方的意見分歧;D項如臨大敵:形容把情況看得很嚴重,不能表達謹慎小心的態(tài)度。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不但“木”讓我們容易想起了樹干,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B.盡管在這里“木”是作為“樹”這樣一個特殊概念而出現(xiàn)的,而“木”的潛在的更為普遍的暗示,卻依然左右著這個形象。C.因為那黃葉還是靜靜地長滿在一樹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雖然是具有“木葉”微黃的顏色,卻沒有“木葉”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飄零之意。D.像“無邊落木蕭蕭下”這樣大膽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難道不怕死心眼的人會誤以為是木頭自天而降嗎?而我們的詩人杜甫,卻寧可冒這危險,創(chuàng)造出那千古流傳的鮮明形象。答案C解析A項應是“‘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了樹干”;B項應是“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D項結尾應為“千古流傳、形象鮮明的詩句”。5.默寫。(1)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曹植《美女篇》)(2)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沈佺期《古意》)(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4)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曹植《野田黃雀行》)二、文本閱讀(20分)閱讀教材第六段的文字,完成6~9題?!@里又還需要說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藝術特征?!澳尽辈坏屛覀內菀紫肫鹆藰涓桑疫€會帶來了“木”……這卻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6.分條簡述“木”的更為普遍的暗示。答案(1)暗示疏朗的清秋氣息;(2)暗示詩人的情感;(3)暗示人物性格形象。7.比較“木葉”“黃葉”“落木”在詩歌形象上的異同,分別寫出其特征。(6分)木葉:有清秋的綿密、纏綿,又有干燥感。黃葉:滿樹微黃,有雨的濕潤。落木:干燥、空闊、失落。8.如果屈原在《九歌》中用“落葉”表達湘夫人的性格形象,肯定不如用“木葉”,根據(jù)文中所給信息說說理由。答案“木葉”的秋意纏綿,與湘夫人寂寞、失落的心境正好相應。9.試對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的四句詩作一點鑒賞。(不多于100字)答案(1)“雨中黃葉樹”既是比喻又是襯托,借以表現(xiàn)作者年事已高,晚景凄涼的景況。(2)通過凄涼孤苦的處境,反襯外弟來訪帶來的極大慰藉,從而體現(xiàn)一個“喜”字。素養(yǎng)案夯實語文基礎,提高人文修養(yǎng)2023年國人常犯十大語文差錯新華社上海12月12日電(記者孫麗萍)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上?!兑慕雷帧肪庉嫴?,21日公布了2023年中國出現(xiàn)頻率最高、覆蓋面最廣的十大常犯語文差錯。這十大語文差錯分別是:

一、社會影響最大的語文差錯是:“捍”誤為“撼”。2023年5月,故宮送給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錦旗上,把“捍祖國強盛”錯寫成“撼祖國強盛”,輿論嘩然。語文專家指出,“捍”是保衛(wèi)、防御的意思;“撼”是動、搖動的意思。雖然讀音相同,但兩個字并不通用。故宮“撼”事,令人遺憾。二、最容易混淆的繁體字是:復/複。2023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光復”一詞頻繁現(xiàn)諸媒體報章。電影《辛亥革命》中多次把“光復”誤寫為“光複”。其實,“復”表示還原、恢復;而“複”的本義是“有里子的衣服”,引申指重復。三、出現(xiàn)在媒體上的重大知識差錯是:2023年也是建黨九十周年,但一些媒體把中國共產黨黨徽上的鐮刀與錘頭,誤說成“鐮刀與斧頭”?!吨袊伯a黨章程》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辩牭洞磙r民階級,錘頭代表工人階級。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是共產黨依靠的兩大基本階級。錘頭和鐮刀交叉的圖案,代表工農聯(lián)盟。四、災害事故報道中經?;煜脑~語是:泄露/泄漏。日本地震引發(fā)核泄漏危機,但媒體在報道這一事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