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對病因的認識方法及分類_第1頁
中醫(yī)對病因的認識方法及分類_第2頁
中醫(yī)對病因的認識方法及分類_第3頁
中醫(yī)對病因的認識方法及分類_第4頁
中醫(yī)對病因的認識方法及分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病因與發(fā)病主要內容

一、中醫(yī)對病因的認識方法及分類二、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特點三、七情的概念及七情內傷四、痰飲、瘀血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點五、中醫(yī)學發(fā)病原理六、中醫(yī)臨床發(fā)病類型1目的要求1、掌握六淫各自的致病特點2、掌握七情的致病特點3、掌握痰飲、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點4、熟悉發(fā)病原理5、了解病因的其他內容2第一節(jié)病因

病因:導致疾病發(fā)生的原因中醫(yī)學認為

整體觀念-→動態(tài)平衡-→失調-→疾病

△破壞人體相對平衡狀態(tài)而引起疾病的原因--病因

3中醫(yī)認識病因的方法1、詢問病因2、辨證求因根據疾病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和體征

進行綜合分析,來推求病因辨證求因-→審因論治4

附:中醫(yī)病因學說的發(fā)展

《內經》首次將其分為陰陽兩類

生于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于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

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宋·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三因學說”

“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合于臟腑,為外所因;

七情,人之常性,動之則先自臟腑郁發(fā),外形于肢體,為內所因;其如飲食饑飽,叫呼傷氣、金瘡踒折癥忤附著畏壓溺等,有背常理為不內外因

5中醫(yī)病因外感病因其它病因外邪。指來自外界,從皮毛肌腠,或從口鼻等體表部位侵入人體,引起外感病的致病因素

六淫、癘氣內傷病因指人體的情志、飲食勞逸等不循常度,導致氣血津液失調臟腑組織異常的致病因素七情、飲食、勞逸△痰飲、瘀血、結石(病理產物)外傷、寄生蟲、藥邪、醫(yī)過;先天因素6附:西醫(yī)病因1、生物病原:細菌、病毒、真菌2、營養(yǎng)因素:偏食、營養(yǎng)不良3、精神因素:情緒、心理4、物理因素:噪音、高溫、氣壓、放射線5、化學因素:化學藥品、污染、毒物6、遺傳因素:遺傳病7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總稱氣候變化人體正氣強弱六氣一、六淫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六氣太過、六氣不及非其時而有其氣氣候變化過于急驟89六淫致病的一般特點★1.外感性:六淫之邪多從肌表、口鼻侵犯人體2.季節(jié)性:春多風、夏多暑、長夏多濕、秋多燥、冬多寒3.地區(qū)性:與居住地區(qū)和環(huán)境密切相關4.相兼性:單獨侵襲人體,或兩種以上同時侵犯人體

風熱、風寒、(風)寒濕5.轉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條件下,其證候可發(fā)生轉化風寒表證-→里熱證,多與體質有關10

自然界中具有風之輕揚開泄、善動不居特性的外邪。春季主氣但四季皆有風,故風邪引起的疾病雖以春季為多,但不限于春季

1、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襲陽位2、風性善行而數變3、風為百病之長4、風性主動

風邪11風寒、風熱、風濕風寒濕等兼夾證多兼邪致病風者,百病之始也

為百病之長眩暈、抽搐、拘攣角弓反張類似搖動的癥狀肢體異常運動主動風疹塊皮疹時隱時現此起彼伏變幻無常發(fā)病迅速行痹

四肢關節(jié)疼痛游走不定病位游移行無定處

善行數變頭痛、鼻塞、咽癢惡風、發(fā)熱、汗出無孔不入,腠理開泄病位在上、在表傷于風者,上先受之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襲陽位

主要病癥致病特點性質風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12寒冷性,冰塊試驗陽性皮劃痕試驗陽性癮疹蕁麻疹13

是自然界中使人致病而產生具有寒冷、凝滯、收引特性病狀的外邪

寒即陰氣勝,冬季主氣*淋雨涉水,或汗出當風

1、寒為陰邪,易傷陽氣2、寒性凝滯3、寒性收引寒邪14寒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四肢拘急,屈伸不利筋脈牽引拘急惡寒、無汗、發(fā)熱腠理汗孔收縮收引寒痹關節(jié)冷痛傷寒頭身疼痛中寒脘腹冷痛氣血凝結、阻滯不通

遇寒加重,得熱減輕

凝滯傷寒惡寒、無汗中寒脘腹冷痛、嘔吐腹瀉伴有形寒肢冷寒為陰氣盛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寒為陰邪易傷陽氣主要病癥致病特點性質15夏季火熱之邪,夏季主氣,乃火熱所化暑邪致病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邪純屬外邪,無內暑之說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2、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3、暑多夾濕

暑邪16身熱不揚,煩渴,身重倦怠,胸悶,嘔惡,苔黃膩暑濕夾雜證多夾濕氣短乏力,神疲脈虛(氣隨津泄)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氣隨津脫)中暑口渴喜飲,尿赤短少大汗不止腠理開泄心煩悶亂而不寧擾動心神傷暑頭昏、目眩上犯頭目暑性升散傷津耗氣高熱,煩渴,面紅,目赤,脈洪大實熱證暑為陽邪其性炎熱主要病癥致病特點性質暑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17

指自然界中使人致病而產生具有水濕之重濁、粘滯趨下特性病狀的外邪

濕為長夏主氣

1、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2、濕性重濁3、濕性粘滯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

溼濕邪18經絡阻滯不暢胸悶脘痞,關節(jié)腫脹疼痛小便短澀,大便不爽阻遏脾胃氣機脘腹脹滿,食欲不振脾陽不振腹瀉、水腫☆阻遏氣機損傷陽氣為陰邪淋濁、帶下、泄瀉、痢疾下肢水腫、下肢潰瘍下趨、下注多見下部的癥狀趨下濕痹、濕溫、濕疹病程的纏綿性病程較長、反復發(fā)作排出物及分泌物多粘膩滯澀而不暢大便粘滯不爽,小便澀而不暢,苔膩癥狀的粘滯性粘滯小便混濁、大便溏泄、下痢粘液膿血面垢眵多、婦女白帶過多、濕疹浸淫流水分泌物排泄物穢濁不清頭身困重,四肢發(fā)沉,關節(jié)重著疼痛沉重或重著重濁主要病癥致病特點性質濕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19濕疹多發(fā)于耳、手、乳房、肛門陰囊,小腿等處濕熱蘊結,復感風邪,郁于肌膚20燥為秋季主氣燥邪為病有溫燥、涼燥之分

初秋有夏熱之余氣,燥與溫熱結合而侵犯人體--溫燥

深秋有近冬之寒氣,燥與寒邪結合侵犯人體--涼燥

1、燥性干澀,易傷津液2、燥易傷肺燥邪21干咳少痰,或痰粘難咯痰中帶血,喘息胸痛肺為嬌臟,喜潤而惡燥易耗傷肺津燥易傷肺皮膚粗糙不滑利痰少不易咯出臟腑組織失去滑澤澀滯不利口干唇燥,鼻咽干燥皸裂小便短少,大便干結干燥、澀滯易傷津液燥性干澀易傷津液主要病癥致病特點性質燥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22是自然界中使人致病產生炎上、傷津耗氣,生風動血等特性病狀的外邪

1、火為陽邪,其性炎上2、火易傷津耗氣3、火易生風動血4、火易致腫瘍火邪23火與溫熱熱為溫之漸、火為熱之極

熱多屬于外淫,風熱、暑熱、濕熱之類

火常由內生,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膽火橫逆等

熱多屬病邪,火則有正邪之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壯火食氣”、“少火生氣”

壯火指陽盛的病理邪火

少火指對人體起溫煦作用的正常陽氣五氣化火:火由風、寒、暑、濕、燥邪轉化而來五志化火:火由七情太過在一定條件下轉化而來24火熱邪氣的性質及致病特點癰腫,瘡瘍癰疽原是火毒生

局部紅腫高突灼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故名曰癰出血癥。血色鮮紅,粘稠,量多熱迫血妄行高熱,神昏譫語,四肢抽搐,牙關緊閉兩目上視,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熱極生風口渴喜飲,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結;少氣懶言,肢倦乏力熱邪發(fā)散,腠理開張熱邪消灼煎熬陰津高熱,狂躁,神昏,譫語。易擾心神發(fā)熱,頭昏,頭痛,面紅目赤咽喉紅腫疼痛,口舌糜爛炎上,癥狀多見于上部高熱,面紅,心煩,口渴,尿赤,脈洪陽勝則熱,實熱證火為陽邪其性炎上主要病癥致病特點性質火易傷津耗氣火易生風動血火易致腫瘍25四肢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高熱神昏26癰圖注:癰生于右側小腿外側焮紅漫腫,邊界不清色赤拒按,灼熱疼痛根盤不聚,按無波動行走痛劇

27癘氣是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外邪

疫氣、疫毒、戾氣、乖戾之氣癘氣引起的疾病--疫病、瘟病、瘟疫病

癘氣致病,可以散在發(fā)生,也可以形成瘟疫流行如“大頭瘟”、“疫痢”、“白喉”、“天花”、“霍亂”“鼠疫”等,實際上包括了現代許多傳染病和烈性傳染病二、癘氣癘氣的概念28癘氣的致病特點1.發(fā)病急驟,病情險惡2.傳染性強,易于流行3.一氣一病,癥狀相似癘氣形成及疫病流行原因1.氣候反常2.環(huán)境污染和飲食不潔3.預防隔離工作不好4.社會因素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29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的變化是人體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是人體的生理本能

在一般情況下,七情屬于人類正常的心理活動范圍不會致病

現代心理學:情緒、情感過程,亦涉及到認識過程七情的概念內涵內傷病因三、內傷七情30七情致病的條件

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刺激,超越了人體的生理調節(jié)范圍引起七情的異常變化,使氣機紊亂,臟腑損傷,陰陽失調而導致疾病的發(fā)生由于七情直接影響有關臟腑而發(fā)病,病由內生--內傷七情1、情志異常變化是否超出了人體的適應范圍2、個體耐受、調節(jié)能力31(一)七情與臟腑氣血的關系不同的情志變化←→臟腑氣血的變化七情以臟腑的氣血陰陽精津等為物質基礎“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

附:七情內傷的形成原因1、社會因素2、疾病因素3、體質因素32情志致病約占病因的7.9%33怒思悲憂喜恐驚34(二)七情的致病特點1、直接傷及內臟:以心肝脾三臟和氣血失調為多見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

2、影響臟腑氣機★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憂則氣郁3、影響病情變化:情志異常波動,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惡化

351、怒則氣上:過度憤怒→肝氣逆而上沖,血隨氣逆2、喜則氣緩:氣緩包括緩解緊張情緒和心氣渙散兩個方面3、悲則氣消:過度悲憂→肺氣抑郁,意志消沉,肺氣耗傷4、恐則氣下:恐懼過度→腎氣不固,氣泄于下5、驚則氣亂:突然受驚→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6、思則氣結:思慮勞神過度→脾氣郁結36(一)水濕痰飲病理產物致病因素四、水濕痰飲、瘀血1、相同點:皆為陰邪都是津液代謝障礙停留于體內的病理產物2、不同點:同源而異流

濕聚為水,積水成飲,飲凝成痰

371、濕:多呈彌散狀態(tài)布散全身,其性粘滯、重著2、水:質地清稀,多溢于體表肌膚3、飲:質地較清稀,即水液停留于人體局部者4、痰:質地較稠濁,可隨氣流行,外而皮肉筋骨

內而經絡臟腑

有形之痰:指咳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液

無形之痰:瘰疬、痰核和停滯在臟腑經絡中的痰液38痰的致病特點主要病癥阻滯氣機阻礙氣血痰阻經絡、筋骨瘰疬痰核,肢體麻木屈伸不利或半身不遂痰阻于肺胸悶、咳嗽、喘促痰阻于心,心血不暢胸悶,心悸痰停于胃,胃失和降惡心,嘔吐,胃脘痞滿痰濁上犯于頭,阻滯清陽眩暈,昏冒,頭重頭脹痰氣凝結咽喉(梅核氣)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致病廣泛,變化多端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易擾亂神明痰迷心竅神昏,癡呆神志失常精神不振,甚則發(fā)狂痰火擾心失眠易怒;喜笑不休,癲狂痰蒙清竅頭昏頭重,精神不振多見滑膩舌苔39瘀血:是指體內有血液停滯包括:離經之血停積于體內

血運不暢,阻滯于經脈及臟腑內的血液血液停滯于體內又能導致新的病變,而成為繼發(fā)病因二、瘀血40外邪情志飲食勞逸外傷外傷—絡傷血溢氣虛—氣不攝血血熱—迫血妄行損傷機體血離脈道停積體內氣虛—血行無力氣滯—血行受阻血寒—寒凝血滯血熱—煎熬粘滯血行不暢阻滯臟腑經絡瘀血1、瘀血的形成412、瘀血的致病/癥狀特點疼痛多為刺痛/絞痛;部位固定不移,疼痛拒按,夜間痛甚

腫塊固定不移,在體表局部青紫腫脹(外傷性)在體內多為癥積(質硬、壓痛)出血血色紫暗,夾有血塊望診顏色面部、口唇、爪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皮下紫斑;久瘀--面色黧黑、肌膚甲錯脈診澀、遲、弦、結、代42皮膚瘀斑瘀點肌膚甲錯43附:瘀血的致病特點(1)易于阻滯氣機:血瘀←→氣滯(2)影響血脈運行:局部或全身氣血運行失常(3)影響新血生成:“瘀血不去,新血不生”(4)部位固定,病證繁多:瘀血為有形之邪44(一)飲食失宜(二)勞逸失度(三)外傷(四)寄生蟲(五)先天因素其它病因45勞逸失度過勞飲食失宜饑飽失常過饑,過飽飲食不潔

飲食偏嗜寒熱、五味、肥甘過逸勞力過度

勞則氣耗、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坐傷肉勞神過度:久視傷血房勞過度氣血不暢,脾胃功能減弱久臥傷氣

46外傷槍彈、金刃傷、跌打損傷、持重努傷燒燙傷、凍傷(全身、局部)化學傷、溺水、雷擊傷、蟲獸傷蛔蟲、鉤蟲、蟯蟲、絳蟲瘧原蟲、血吸蟲蟲積先天因素指人未出生前因父母體質或胎兒發(fā)育過程中形成的病因實際上包括了現代醫(yī)學中某些先天性或遺傳性的致病因素寄生蟲47

發(fā)病:指疾病的發(fā)生過程是機體處于病邪的損害和正氣的抗損害之間的矛盾斗爭過程第二節(jié)發(fā)病原理*陰平陽秘:人體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正常,氣血陰陽協(xié)調平衡*發(fā)?。寒斎梭w在某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體臟腑、經絡等生理活動異常,氣血陰陽平衡協(xié)調關系受到破壞,導致“陰陽失調”,出現了各種臨床癥狀正邪相搏--邪正盛衰(力量對比)48一、邪正與發(fā)病泛指人體的生理機能和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復能力★正氣★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內因與外因49一、邪正與發(fā)病1、正氣不足是發(fā)病的內部因素2、邪氣是發(fā)病的重要條件發(fā)病的性質、類型與特點、病情與病位3、正邪相搏,決定疾病發(fā)生與否邪氣損正←→正氣抗邪501、正能勝邪-→不發(fā)病2、邪勝正負-→發(fā)病3、影響疾病發(fā)展與轉歸的因素(1)正氣強弱的差異-→實證;虛證,或虛實錯雜證(2)病邪性質的不同:陽邪、陰邪(3)感邪的輕重:邪輕則病輕,邪重則病重(4)所在部位的淺深:皮毛、筋骨經脈、臟腑51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被负钤唬骸肮讶藷o疾?!北怡o出,桓侯曰:“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被负畈粦?。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被负蛴植粦?/p>

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