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污染物控制原理演示文稿_第1頁
顆粒污染物控制原理演示文稿_第2頁
顆粒污染物控制原理演示文稿_第3頁
顆粒污染物控制原理演示文稿_第4頁
顆粒污染物控制原理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顆粒污染物控制原理演示文稿第一頁,共四十九頁。1優(yōu)選顆粒污染物控制原理ppt第二頁,共四十九頁。2補充:顆粒污染物成因第三頁,共四十九頁。3顆粒污染物的來源大氣中的固體或液體顆粒狀的物質被稱為顆粒物。

可以分為一次性顆粒物和二次性顆粒物。又分為:天然來源:地面揚塵、火山爆發(fā)、地震灰和森林火災;海浪沫,海鹽粒等;宇宙來源的隕星塵及生物界產生的花粉、袍子等

人為來源:生產、建筑和運輸過程以及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如各種工業(yè)生產中排放的粉塵;燃料燃燒中產生的煤煙、飛灰等;汽車尾氣排出的鹵化鉛凝聚而形成的顆粒物以及人為排放SO2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硫酸鹽粒子等的二次顆粒物。

第四頁,共四十九頁。4顆粒污染物的來源人為來源:工業(yè)粉塵是指能在空氣中浮游的固體微粒。主要來源包括:固體物料的機械粉碎和研磨,例如選礦、耐火材料車間的礦石破碎過程和各種研磨加工過程;

粉狀物料的混合、篩分、包裝及運輸,例如水泥、面粉等的生產和運輸過程;

物質的燃燒,例如煤燃燒時產生的煙塵;

物質被加熱時產生的蒸氣在空氣中的氧化和凝結,例如礦石燒結、金屬冶煉等過程產生的鋅蒸氣,在空氣中冷卻時會凝結,氧化成氧化鋅固體微粒。

第五頁,共四十九頁。5顆粒污染物的分類根據顆粒污染物進入大氣的途徑,分為自然性顆粒污染物,例如風力揚塵、海浪濺沫、火山飛灰、植物花粉等等。生活性顆粒污染物,例如打掃衛(wèi)生揚起的塵埃,使用噴霧劑、燃料產生的霧、煙,煤塵等等。生產性顆粒污染物,通常稱之為粉塵。其中以電站鍋爐、工業(yè)與民用鍋爐、冶金工業(yè)、建材工業(yè)最為嚴重。第六頁,共四十九頁。6顆粒污染物的分類按照氣溶膠的來源和物理性質,分為粉塵飛灰煙、黑煙霧滴(如水霧、酸霧、堿霧、油霧等)懸浮體。其中工業(yè)粉塵種類較多,性質差別較大。第七頁,共四十九頁。7顆粒污染物的分類按照粉塵的成分,可分為:無機粉塵,包括礦物性粉塵(如石英、石棉、滑石粉等)、金屬粉塵(如鐵、鋁、錫、錳、鉛及其氧化物等)和人工無機性粉塵(如金剛砂、水泥、耐火材料、石墨等)。有機粉塵,包括植物性粉塵(如棉、亞麻、谷物、煙草等)、動物性粉塵(如毛發(fā)、角質、骨質等)和人工有機粉塵(如炸藥、有機染料等)?;旌闲苑蹓m,包括數種粉塵的混合物。大氣中的粉塵通常都是混合性粉塵,因此在進行空氣過濾器實驗時所采取的人工試驗塵,除了有無機性粉塵外,通常還要加入少量棉塵。第八頁,共四十九頁。8顆粒污染物的形成機理燃燒過程中顆粒物的形成碳粒子的生成燃燒過程中生成一些主要成分為碳的粒子,通常包括由氣相反應生成積炭,由液態(tài)烴燃料高溫分解產生的結焦或煤胞。積碳:(氣相析出型)蒸發(fā)的燃料氣體在空氣不足時發(fā)生熱分解而形成的碳黑,氣、液、固燃料都會發(fā)生。氣體燃料擴散燃燒(多數工業(yè)設備采用)更容易發(fā)生。機理復雜,有多種假說。預混燃燒、補充足夠氧氣可防止。第九頁,共四十九頁。9顆粒污染物的形成機理燃燒過程中顆粒物的形成碳粒子的生成石油焦或煤胞:(殘?zhí)夹停┮后w燃料油霧滴在被充分氧化之前,被熾熱火焰包圍或與熾熱壁面接觸,導致液相裂化,接著發(fā)生高溫分解,最后出現結焦。由此產生的碳粒叫石油焦,是一種比積炭更硬的物質。多組分重殘油的燃燒試驗表明:燃料液滴燃燒的后期,將生成一種稱為煤胞的焦粒,并且難以燃燒。煤胞外形為微小空心的球形粒子(發(fā)泡和固化同時進行而產生),其大小與油滴的直徑成正比,一般為10~300μm。第十頁,共四十九頁。10顆粒污染物的形成機理燃燒過程中顆粒物的形成燃煤煙塵的形成固體燃料燃燒產生的顆粒物通常稱為煙塵,它包括黑煙和飛灰兩部分。黑煙主要是未燃盡的炭粒,飛灰則主要是燃料所含的不可燃礦物質微粒,是灰分的一部分,可富集數百至數千倍多種污染元素,有害健康。減少燃煤層氣中未燃盡碳粒的主要途徑應當是改善燃燒條件,包括燃料和空氣的混合,合適的燃燒溫度,以及碳粒在高溫區(qū)必要的停留時間。不易燃燒又多出現黑煙的燃料順序為:無煙煤→焦炭→褐煤→低揮發(fā)分煙煤→高揮發(fā)分煙煤。

第十一頁,共四十九頁。11顆粒污染物的形成機理燃燒過程中顆粒物的形成燃煤尾氣中飛灰的產生

燃煤尾氣中飛灰的濃度和粒度與煤質、燃燒方式、煙氣流速、爐排和爐膛的熱負荷、鍋爐運行負荷以及鍋爐結構等多種因素有關?;曳衷礁撸吭缴?,則排塵濃度就越高。第十二頁,共四十九頁。12顆粒污染物的形成機理生產和交通過程中粉塵的產生

物料間剪切壓縮造成的塵化作用如破碎巖石、篩分物料等誘導空氣造成的塵化作用

車輛揚塵、砂輪磨光金屬下來的細粉塵隨其擴散、鋼鑿沖擊石塊飛濺石粒產生的誘導空氣造成塵化。

熱氣流上升造成的塵化作用當煉鋼電爐、加熱爐以及金屬澆鑄等熱產塵設備表面的空氣被加熱上升時,會帶著粉塵一起運動。

第十三頁,共四十九頁。13顆粒污染物的形成機理生產和交通過程中粉塵的產生

通常,把上述各種使塵粒由靜止狀態(tài)進入空氣中浮游的塵化作用稱為一次塵化作用,一次塵化作用給于粉塵的能量是不足以使粉塵擴散飛揚的,它只是造成局部地點的空氣污染。造成粉塵進一步擴散,污染環(huán)境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氣流,即由于空氣流動或冷熱氣流對流所形成的氣流。二次氣流帶著局部地點的含塵空氣流動,使粉塵擴散或遷移。

第十四頁,共四十九頁。144.1粉塵的粒徑及其分布第十五頁,共四十九頁。15粉塵顆粒的粒徑粉塵的粒徑是指粒子的直徑或粒子的大小,是粉塵的基本特征之一。粉塵顆粒大小不同,不僅其物理、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同時對除塵器的除塵機制和性能也有很大影響。若顆粒為球形,則可以用其直徑作為表示其大小的代表性尺寸。粉塵顆粒的性狀多是不規(guī)則的,一般用當量直徑或粒子的某一特征長度表征。

第十六頁,共四十九頁。16投影徑a面積等分徑dM(Martin):指將顆粒的投影面積二等分的直線長度,與所取的方向有關,通常用于等分線與底邊平行的情況。b定向徑dF(Feret):塵粒投影面上兩平行切線之間的距離,可取任意方向,通常取向與底邊平行。c投影面積直徑dA(Heywood):與顆粒投影面積相等的圓的直徑d長徑dL,不考慮方向的顆粒最長的長度;短徑dl,不考慮方向的最短長度。第十七頁,共四十九頁。17投影徑abcd第十八頁,共四十九頁。18幾何當量徑等體積徑dv,與顆粒體積相同的某一圓球體直徑。等表面積徑dS,與塵粒的外表面積相同的某一圓球的直徑。體面積徑,與顆粒的外表面積與體積之比相同的圓球的直徑。周長徑,與顆粒投影面L的周長與圓的周長相同的圓直徑。第十九頁,共四十九頁。19物理當量徑斯托克斯(Stokes)直徑ds:與被測顆粒的密度相同,并且在同一種流體中與顆粒終末沉降速度相同的球形顆粒的直徑??諝鈩恿W當量直徑da:在空氣中與顆粒沉降速度相同的單位密度(p=1g/cm3)圓球的直徑。第二十頁,共四十九頁。20粉塵粒徑分布

頻率分布

g(%)頻率密度分布f(%·m-1)篩上累計分布R(%)篩下累計分布G(%) 當質量累積頻率R=G=50%時,對應的粒徑稱為質量中位直徑(MMD),記作d50。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九頁。21粉塵粒徑分布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圖示法函數法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九頁。22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九頁。23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九頁。24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九頁。25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九頁。264.2粉塵的物理性質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九頁。27粉塵密度單位體積粉塵的質量稱為粉塵的密度,其單位是kg/m3或g/cm3真密度ρp:定值,用于研究塵粒在空氣中的運動

堆積密度

ρb:考慮空隙,用于計算存?zhèn)}或灰斗的容積等

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九頁。28粉塵的比表面積單位體積(或質量)粉塵所具有的總表面積稱為粉塵的比表面積Sp

(cm2/cm3)。對于平均粒徑為dp、空隙率為ε的表面光滑的球形顆粒,其比表面積定義為

Sp=6(1-ε)/dp

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九頁。29粉塵的含水率和潤濕性顆粒的含水率是指顆粒中隨含水分質量與顆??傎|量(包括干顆粒與水分)之比。顆粒的含水率與吸濕性有關,并會影響到顆粒的其他物理性質,如導電性、粘附性、流動性等,粉塵能否與液體相互附著或附著難易的性質稱為粉塵的潤濕性。分親水性粉塵(如鍋爐飛灰、石英粉塵等)和疏水性或憎水性粉塵(如石墨粉塵、炭黑等)(相對)。粉塵的潤濕性除了和粉塵的性質有關外,還與它的粒徑、生成條件、含水率、表面粗糙度和荷電性有關。在除塵技術中,粉塵的潤濕性是選用除塵設備的主要依據之一。對水泥、熟石灰等粉塵,由于吸水后易形成不溶于水的硬垢,并附著在設備和管道內,因此這類粉塵不宜采用濕式除塵器。

第三十頁,共四十九頁。30粉塵的荷電性與導電性粉塵的荷電性是指粉塵在產生和運動過程中,由于相互碰撞、摩擦、放射、照射、電暈放電以及接觸帶電體等原因而帶有一定的電荷。粉塵的荷電性與粉塵的化學成分等因素有關。溫度升高、比表面積加大及含水率減小都可以使粉塵的荷電性增大。粉塵荷電后將改變其某些物理性質,如凝聚性、附著性和在氣體中的穩(wěn)定性等。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九頁。31粉塵的荷電性與導電性粉塵的導電性通常用比電阻ρd(Ω·cm)來表示。比電阻是指電流通過面積為lcm2、厚度為lcm的粉塵時具有的電阻值。粉塵的導電性主要取決于粉塵、氣體的溫度和成分。在高溫(200℃以上)時,以容積導電為主;在較低溫度(100℃以下)時,以表面導電為主。因此,粉塵比電阻與測定時氣體的溫度、濕度以及粉塵的粒徑等條件有關。粉塵的比電阻對電除塵器的工作有很大影響。過低或過高都會使除塵效率下降,最適宜的范圍是104~5×1010Ω·cm。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九頁。32粉塵的粘附性粉塵顆粒相互附著或附著于固體表面上的現象稱為粉塵的粘附性。一般情況下,粉塵的粒徑小、形狀不規(guī)則、表面粗糙、含水率高、潤濕性好以及荷電量大時,易產生粘附現象。粉塵的粘附性還與周圍介質的性質有關,例如塵粒在液體中的粘附性要比在氣體中弱得多;在粗糙或粘性物質的固體表面上,粘附力會大大提高。利用粉塵的粘附性可以使粉塵相互凝聚和附著在固體表面上,這有利于粉塵的捕集和避免二次揚塵。但在含塵氣體通過的設備或管道中,又會因為粉塵的粘附和堆積,造成管道和設備的堵塞。

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九頁。33粉塵的安息角與滑動角

將粉塵通過小孔連續(xù)自然堆放在水平面上,堆積錐體的母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稱為粉塵的安息角或堆積角。是評價粉塵流動性的重要指標。

粉塵粒徑越小,安息角就大;粉塵含水率增大,安息角增大;球形粒子或球形系數接近于1的粒子比其他粒子的安息角??;表面光滑的粒子比表面粗糙的粒子安息角小;黏性大的粉塵安息角大。

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九頁。34粉塵的自燃性和爆炸性粉塵的自燃性是指粉塵在常溫下存放的過程中自然發(fā)熱,此熱量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達到該粉塵的燃點而引起燃燒的現象。引起粉塵自然發(fā)熱的主要原因:氧化熱、聚合熱、分解熱和發(fā)酵熱自燃重要決定因素是自燃溫度點,各種顆粒的自燃溫度點相差很大。注意自燃溫度較低粉塵,如黃磷、還原鐵粉、還原鎳粉、烷基鋁等。除顆粒結構、理化性質外,還與顆粒存在狀態(tài)和環(huán)境有關。處于懸浮狀態(tài)的顆粒的自燃溫度要比堆積狀態(tài)粉體的自燃溫度高很多。懸浮顆粒的粒徑越小、比表面積越大、濃度越高越易自燃。堆積粉體較松散,環(huán)境溫度較低,通風良好,就不易自燃。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九頁。35粉塵的自燃性和爆炸性懸浮在空氣中的某些粉塵(如煤粉等)達到一定濃度時,若在高溫、明火、電火花、摩擦、靜電、撞擊等條件下就會引起爆炸,稱這類粉塵為爆炸性粉塵。粉塵爆炸條件:粉塵具有可燃性(或氧化性);粉塵達到一定濃度;氣體中達到一定氧含量;氣體達到一定溫度;存在火星、火源或靜電。

能夠引起可燃混合物爆炸的最低可燃物濃度,稱為爆炸極限的下限;最高可燃物濃度,稱為爆炸極限的上限。粉塵的粒徑越小,則比表面積越大,其爆炸的危險就越大;粉塵的揮發(fā)性越大,爆炸的危險越大;粉塵的濕度越大,爆炸的危險越小。

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九頁。36粉塵的自燃性和爆炸性對于有爆炸危險或火災危險的粉塵在進行通風除塵設計時必須要給予充分注意,采取必要的措施。有些粉塵由于能和水發(fā)生化學反應,它們與水接觸后也會引起自燃或爆炸(如鎂粉、碳化鈣粉等),因此不能用濕法除塵;有些粉塵之間就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因此它們互相接觸或混合時也會引起爆炸(如溴與磷、鋅粉和鎂粉等),在除塵時應注意防爆。

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九頁。374.3塵粒在流體中的動力特性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九頁。38塵粒的沉降速度塵粒在管道中的運動特性含塵氣流在管道中的流速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九頁。394.4除塵裝置的性能指標和分類第四十頁,共四十九頁。40經濟指標經濟指標主要包括一次性投資和運行費用。一次性投資包括裝置的建設費(如設備費、施工安裝調試費、占地面積或占用空間體積等因素)運行費用包括裝置運行時的動力消耗、人工、運輸、折舊、使用的資金按銀行貸款利率計算以及管理、維修費用等在選擇使用除塵器時,要對上述指標綜合考慮。第四十一頁,共四十九頁。41技術指標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