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4紅學學者、派別介紹[俞平伯]俞平伯(1900—1990)
著名紅學家。曾任中國
社科院文學所一級研究
員。
鄧紹基
俞平伯,名銘衡,字平伯,以字行。浙江德清人。曾祖俞樾是清末著名學者。6歲入家塾讀書。1915年入蘇州平江中學求讀。同年考入北京大學文科國文門。受1917年陳獨秀、胡適發(fā)難“文學革命”的影響,1918年開始發(fā)表新詩,并加入“新潮”社。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積極投身于運動。同年于北京大學畢業(yè)。自1920年起,先后任教于杭州第一師范學校、上海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大學。1945年加入九三學社。全國解放后在北京大學任教,曾為校務委員會委員。1953年調(diào)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前身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為研究員。
俞平伯是“五四”以來集“作家”與“學者”于一身的著名人物之一。作為一位作家,他的詩歌與散文卓有成就;作為一位學者,他博學宏通,著作等身。
俞平伯的古典文學研究活動,和他的創(chuàng)作活動一樣,都是在當時時代潮流影響下開始的。他自1921年開始研究《紅樓夢》,就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些領(lǐng)導人物為了提倡白話文學,為了反對傳統(tǒng)的文學偏見,把小說、戲曲提到文學正宗地位并加以推薦和頌揚有關(guān);他于1923年在上海大學講授《詩經(jīng)》,從而開始作《詩經(jīng)》的研究,也同當時批評傳統(tǒng)經(jīng)學偶像的文化風氣有關(guān)。
“五四”新文化運動把批判矛頭指向“孔家店”,也就必然要清算同傳統(tǒng)文學觀點密切相關(guān)的前代儒家對《詩經(jīng)》的研究,尤其要批評對傳統(tǒng)文學觀點影響極大的《毛詩序》。因此,20年代初期出現(xiàn)的《詩經(jīng)》研究“熱”,正是“五四”文化批判精神的延續(xù)。俞平伯
《讀〈詩〉札記》中對字義訓詁與引申持嚴格的態(tài)度。他還把當時釋《詩》中出現(xiàn)的訓詁、考辨上的偏執(zhí)與武斷同當時“疑古運動”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考察。俞平伯認為疑古運動作為“一種新的反動”,“又很容易矯枉過正”,所以他認為應當力戒片面和極端。從俞平伯的
《詩經(jīng)》研究文章,我們既可發(fā)現(xiàn)它們具有“五四”文化批判精神,又可見到一種科學的治學態(tài)度,這兩者都是十分可貴的,因為它們既與當時專以國故為純金的守舊觀點劃清了界限,也與只視國粹為敗絮的虛無觀點劃清了界限。
俞平伯早年在大學開設“詞課”,1924年就開始發(fā)表論說詩詞的文章,30年代出版《讀詞偶得》,40年代出版《清真詞釋》,到50年代末期選注唐宋詞。在詞學研究,尤其在詞學的“批評之學”方面,卓有功績。詞學發(fā)端于宋,清代大盛。俞平伯對前代詞學著作有吸收、有借鑒,他與前代詞學家的最大不同是始終堅持詞的本體批評。王國維寫于清末的人間詞話》正是清代詞學中的“批評之學”的代表作。而俞平伯則是繼王國維之后,在詞學批評上有著重要建樹的詞學家。
俞平伯在《紅樓夢》研究上的成果很多,舉凡考證、校訂和批評,都有涉及,他的論著使他無愧于蜚聲中外的“紅學”家。從《紅樓夢》研究的歷史來看,他在20年代刊布的《紅樓夢辨》尤是十分重要的著作。
“五四”以來的學人大抵把胡適、俞平伯視為新紅學的代表人物。由于新紅學的特點是考證,因而它的研究內(nèi)容,主要有兩個方面:《紅樓夢》作者和版本的考證。當然也涉及《紅樓夢》思想內(nèi)容的評論,但那不是主要的。如果說,胡適的《紅樓夢考證》主要集中在作者(包括作者的身世、家世等)的考證問題上,那末俞平伯的《紅樓夢辨》則是主要集中在文本本身的考證上。即使胡適那篇文章也涉及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非一人所作問題,但與俞平伯的論說角度不同,當時劉大杰在致俞平伯的信中就認為:“胡適之先生是從外面書上的考證,先生是從內(nèi)容的研究,證明后四十回與前八十回決不是一個人做的”。俞平伯在《紅樓夢辨》中舉出大量內(nèi)證并結(jié)合外證,考定后四十回確非曹雪芹原作,從而構(gòu)成信說。書中還舉出前八十回的內(nèi)證來考索曹雪芹原著八十回后的內(nèi)容,同時根據(jù)戚蓼生序本中的批語,考索另一個續(xù)本的內(nèi)容,后來隨著脂硯齋重評本的發(fā)現(xiàn),證明俞平伯所考非是另一個續(xù)本而是曹雪芹原本的內(nèi)容,因此實際上也就是鉤沉工作。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來所說的《紅樓夢》探佚學的基礎。《紅樓夢辨》又是《紅樓夢》版本學的開端著作之一。1954年俞平伯在受到政治上的不公正待遇之后,繼續(xù)堅持《紅樓夢》的研究,完成了《紅樓夢》流傳史上第一部參匯幾種早期脂評本的校本——《〈紅樓夢〉八十回校本》。他又對《紅樓夢》版本發(fā)表了許多精當?shù)囊娊狻K€對《紅樓夢》的文學、藝術(shù)成就,作了很多有獨到見解的論說。
作為新紅學的奠基人之一的俞平伯,與胡適有一個重大不同,那就是他不像胡適那樣,把文學研究中的考證方法絕對化。胡適在考證曹雪芹的身世和家世后,得出了一個“自敘傳”說。俞平伯在《紅樓夢辨》中也曾有過“自敘傳”的說法,但在《紅樓夢辨》出版后的第3年,即1925年,俞平伯發(fā)表《〈紅樓夢辨〉的修正》一文,修正了“自敘傳說”。
當時胡適把他在小說研究中應用考證方法,不僅說之為“科學的方法”,“歷史的方法”,而且?guī)缀躐粗疄槲┮徽_的方法。俞平伯則不然,他說:“歷史的或科學的研究方法,即使精當極了,但所研究的對象既非歷史或科學,則豈非有點驢唇不對馬嘴的毛病。”這番話的意思就是指出文學研究中可以應用考證方法,但文學作品既然不是歷史著作或科學論文,考證的方法的施用也就有限了。如果夸大其詞,走向極端,純以“考據(jù)癖”來讀《紅樓夢》這部“不可磨滅的杰構(gòu)”,那么,很可能同“猜謎法”一樣,使人“覺得可憐而可笑”。為此,他還希望胡適不要完全依賴“呆的方法和證據(jù)”,要用文學批評的眼光來看《紅樓夢》,也只有這樣,才能“凈掃”索隱派。這里所表現(xiàn)的俞平伯對文學本體論批評觀念的堅持,同他在詩詞研究中堅持文學本體論是一致的。
俞平伯對《紅樓夢》的研究
新浪網(wǎng)友:慧遠
俞平伯先生是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文學成就是多方面的,如:對新詩、散文、古典詩、詞曲以及小說《紅樓夢》等都有深湛的研究。
這里就說一說他對《紅樓夢》的研究。
俞平伯開始對小說《紅樓夢》感興趣是在1920年,那時他正赴英國留學,在歐行海輪上與他的同學傅斯年同船,為了解決漫長的海天途中之寂寞,他們兩人就讀《紅樓夢》,談論《紅樓夢》,遂對此書有深一層的了解,但還沒有系統(tǒng)研究的興味。直到1921年,俞平伯由歐洲回到北京,那時胡適之先生正發(fā)表他的《紅樓夢考證》,顧頡剛先生亦致力于《紅樓夢》研究。因此,引起俞平伯對《紅樓夢》研究的興趣。
顧頡剛那時常去京師圖書館查找有關(guān)《紅樓夢》的資料,俞平伯就常到顧寓探詢找到的材料,他們以此進行討論和研究。后來顧頡剛回南方去了,他們二人就以通信的方法研究《紅樓夢》。往來書信極多,他們對《紅樓夢》討論越多,越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于是對此就更感興趣。在那一個暑假里,他把通信討論《紅樓夢》作為一個課題,興致極高。俞平伯曾提議,擬與顧頡剛合辦一個研究《紅樓夢》的月刊。
這一設想雖然好,但學校開學后,他們各有各的職務,此議遂未能實現(xiàn)。后來俞平伯擬在通信的基礎上整理撰寫一本辨證《紅樓夢》的書,希望能與顧頡剛合作,但是顧頡剛太忙,而俞平伯那時正準備去美國考察教育,在出國之前他可以有些空閑。因此,顧頡剛就勸俞平伯將這事獨自擔任起來。于是俞平伯就開始起草。他覺得在《紅樓夢》問世以來,程偉元、高鶚的一百二十回本流傳了一百多年,人們大都以為《紅樓夢》的原貌就是如此。他的曾祖俞曲園先生早在《曲園雜纂》第三十八卷《小浮梅閑語》中就曾提出懷疑說:“《紅樓夢》八十回以后俱蘭墅(高鶚)所補?!钡惶岢隽艘粋€例證,即在后四十回中提到科舉試題有五言八韻詩,這應是在曹雪芹之后的事。俞平伯就從《紅樓夢》書中進行考證。在1922年夏初,他就完成了全稿,共三卷,十七篇,名曰《紅樓夢辨》。顧頡剛為之寫序,于1923年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
此書經(jīng)過俞平伯的辛勤考證,細心體味,認真分析,辨明《紅樓夢》原書只有八十回是曹雪芹作,后四十回是高鶚續(xù)的。不但本文是續(xù)補,即回目亦斷非固有。從而把紅學研究推上一個新階段。如《現(xiàn)代評論》中有人說:“續(xù)書說的提出和論定,無異空谷足音,震動了當時的紅學界?!毙录t學去掉了紅學中的那種牽強的附會和虛實的猜測。因此,人們稱俞平伯為“新紅學”的開拓者之一。
雖然如此,俞平伯也從不認為自己的作品是完美無缺的,對他自己文章內(nèi)的不足之處,經(jīng)常推敲,隨時給以糾正。如《紅樓夢辨》出版不久,他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若干錯誤。這些錯誤有的是本來的,有的是因發(fā)現(xiàn)新材料而證明的。他在《修正〈紅樓夢辨〉的一個楔子》一文末尾說:“破笤帚可以擲在壁角落里完事。文字流布人間的,其擲卻不如此的容易,奈何!”1925年2月他在《現(xiàn)代評論》第一卷第九期上發(fā)表了文章《〈紅樓夢辨〉的修正》,指出《紅樓夢辨》一書首先要修正的是:“《紅樓夢》為作者的自敘傳這一句話?!焙汀安辉_定自敘傳與自敘傳的文學的區(qū)別?!彼J為:“說《紅樓夢》是自敘傳的文學或小說則可,說就是作者的自傳或小史則不可?!?/p>
1950年他借到了《脂硯齋庚辰評本〈石頭記〉》對曹雪芹的創(chuàng)作心理過程,逐漸弄明白了,于是就將《紅樓夢辨》修正后于1952年由棠棣出版社重新付刊,更名《紅樓夢研究》,這書出版后很受讀者歡迎。
1952年俞平伯擔任了《紅樓夢》八十回本的??惫ぷ?。為什么要??卑耸乇镜摹都t樓夢》,他在序言中說:
……怎樣整理《紅樓夢》?為什么要整理八十回本系統(tǒng)的《紅樓夢》?《紅樓夢》過去很凌亂嗎?這一點首先需要說明,原來程、高的一百二十回有兩種工作,(一)補充后四十回。(二)連著前書把八十回整理了一遍。程、高既把前八十回給修改了,這樣一來,表面上比較完整,然而就保存曹著本來面目一方面來說,就成了缺點了。
用八十回本正式流通,在清代可以說沒有,直到1911年左右才出現(xiàn)了有正書局石印戚序本,它又不是根據(jù)原本影印,只抄寫了后重印,自不免抄錯妄改,原本聽說后來被燒了。以后雖陸續(xù)發(fā)現(xiàn)三個脂硯齋評本,也都出于過錄,而且是殘缺訛亂的。一言以蔽之,曹雪芹所著八十回從作者身后直到今天,始終沒有經(jīng)過好好的整理?!?/p>
于是,俞平伯收集各種版本的《紅樓夢》開始著手整理、??薄?/p>
他的目的是(一)盡可能接近曹著的本來面目。(二)希望這個本子比較完整可讀,不要訛字滿篇,斷爛殘缺。以便讀者閱讀。除此他還寫了一本數(shù)十萬字的“校字記”,供讀者研究參考。這一??惫ぷ魇窍喈攺碗s而艱巨的。在他認真的研究,仔細的校勘下,《紅樓夢八十回校本》于1958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這是他對這部古典名著研究作出的又一大貢獻。
俞平伯對《紅樓夢》原稿的考證和佚稿的鉤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把有關(guān)版本的歷史、演變、特征的研究和《紅樓夢》內(nèi)容的研究結(jié)合起來進行,體現(xiàn)了嚴謹治學精神和不畏艱辛的工作態(tài)度。
1986年11月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和香港三聯(lián)書店邀請俞平伯赴港講學。他在香港做了題為《索隱與自傳說閑評》的演講。來聽講的人士很多,雖一再將會場擴大,仍不夠用只好增辟閉路電視轉(zhuǎn)播,會后還有來訪座談。俞平伯指出:“《紅樓夢》說到底始終都是一部小說,而小說的特質(zhì)就是虛構(gòu),事事照實說,就不成其為小說了。因此,書中虛虛實實,即使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快遞站點轉(zhuǎn)包合同協(xié)議
- 欠賬委托催繳合同協(xié)議
- 員工高空作業(yè)合同協(xié)議
- 唯美度雇用員工合同協(xié)議
- 商標侵犯調(diào)解協(xié)議書模板
- 微信傳播服務合同協(xié)議
- 2025二級建造師建設工程法規(guī)及相關(guān)知識考點:合同的訂立與合同的解除
- 商品異地買賣合同協(xié)議
- 2025茶葉代理合同示范文本
- 商品雞養(yǎng)殖合同協(xié)議
- 《特殊教育概論》考試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 農(nóng)田水利渠道灌溉節(jié)水改造工程設計施工方案
- 生姜檢驗報告單
- 硫酸車間焚硫爐烘爐及鍋爐煮爐方案資料
- 《宿舍樓安全評價》word版
- 錨索抗滑樁畢業(yè)設計(湖南工程學院)
- 人事招聘面試流程與技巧
- 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學會入會申請表(共2頁)
- 消檢電檢方案
- 檢驗科儀器設備檢定/校準程序
- LED顯示屏項目立項報告(模板參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