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從種到界_第1頁
第二節(jié)從種到界_第2頁
第二節(jié)從種到界_第3頁
第二節(jié)從種到界_第4頁
第二節(jié)從種到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從種到界第一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一、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初步了解生物的分類及分類單位。2、了解生物分類的依據(jù)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種之間的親緣關(guān)系。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從社會科學發(fā)展的觀點來關(guān)注身邊的生物,學會對生物的分類。情感目標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并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第二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雙子葉植物藻類植物裸子植物蕨類植物單子葉植物苔蘚植物A、植株無根、莖、葉的分化B、靠種子來繁殖后代,種子裸露C、植株矮小,只能生長在潮濕的環(huán)境,有莖和葉的分化,根仍是假根D、種子繁殖,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兩片子葉,葉脈多為網(wǎng)狀脈F、生活在潮濕的環(huán)境,有了根、莖、葉的分化G、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子葉一片,葉脈多為平行脈二、新課導入1、溫故(動手連一連)第三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通過上面的練習,我們可以知道自然界的植物根據(jù)植物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特征可分為被子植物(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裸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植物、藻類植物幾大類群.那是不是我們平時叫到植物的名稱時是以叫植物的類群為名呢?2、導新(便于管理和查找)地址是從大到小的,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何地址要這樣分嗎?那么在我們生活的大自然界里,動物、植物的種類繁多,我們又如何把它們區(qū)分開來呢?省市鎮(zhèn)路牌號門牌號下面請同學們都拿出一張紙,用最快的速度把你家的地址寫出來?讓同學一起來觀察,同學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地址都會從:第四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一)、生物學家根據(jù)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

例如:大豆和花生它們相同的特征較多,因此它們的親緣關(guān)系就較近,大豆和黃花菜它們相同的特征較少,因此它們的親緣關(guān)系就較遠.動物也是一樣.

那生物有哪些分類等級呢?三、新課內(nèi)容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親緣關(guān)系)第五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二)、生物分為哪些分類單位呢?生物界原核生物總界真核生物總界原核生物界植物界動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第六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門綱目屬科種界生物分類的等級單位是:從大到小依次是第七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三)下面我們以動物為例來試進行分類看圖:種所有的馬都屬于同一物種馬種馬第八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斑馬馬屬:馬屬第九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斑馬驢馬科:馬科第十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犀牛驢馬斑馬目:奇蹄目第十一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綱:哺乳綱第十二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門: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第十三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看圖得出動物的分類方法:馬種:馬屬:馬科:奇蹄目:哺乳綱: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動物界:馬馬、斑馬馬、斑馬、驢馬、斑馬、驢、犀牛馬、斑馬、驢、犀牛、羊、虎、狗、豬..馬、斑馬、驢、犀牛、羊、虎、狗、豬、蝙蝠、魚、蛇、企鵝.馬、斑馬、驢、犀牛、羊、虎、狗、豬、蝙蝠、魚、蛇、企鵝、蚯蚓、蜂、河蚌、珊瑚....從小到大的順序第十四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在種的單位中只有,到屬單位時有,隨著,其對應的,也就是說動物之間就越多,就越近;

動物之間就越少,就越遠。)通過對動物的分類單位的認識,同學們能回答下面的問題了嗎?討論一、一種動物幾種動物單位的增大動物種類就增多單位越小相同的特征親緣關(guān)系單位越大相同的特征親緣關(guān)系*植物的分類又是怎能樣的呢?請看下面的圖片!第十五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四)植物的分類也是一樣,例如:桃種第十六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梅屬:桃梅第十七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梅桃蘋果薔薇科:第十八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梅蘋果桃李薔薇目:第十九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梅柑桔李桃蘋果荷蘭豆雙子葉植物綱:第二十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柑桔李桃荷蘭豆梅蘋果水稻被子植物門:第二十一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由植物的分類方法得出:種-桃屬-梅屬科-薔薇科目-薔薇目綱-雙子葉植物綱門-種子植物門(被子植物亞門)界-植物界從小到大排列是第二十二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在生物界中最大的等級單位是,最小的等級單位,也就說當我們叫到某種生物的名稱就是叫它的.如:從動物和植物的分類都得出相同的結(jié)論:種種名界例如:貓就是種名油菜就是一個種名因此:

是生物分類中最基本

.

種等級單位討論二:第二十三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人種人屬人科靈長目哺乳綱脊索動物門動物界人在分類等級單位中位置是:第二十四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牌標的物植金松Sciadopitysverticillata(Thunb.)Sieb.etZucc

金松亦稱日本金松。杉科。常綠喬木。原產(chǎn)日本。我國亦有栽種。為庭院觀賞植物。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器具等用生物學名四、拓展運用(考考你)

在坐的同學一定有的同學去過動物園或植物園吧!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那里的樹木上會掛著一個牌子或關(guān)動物的房子外面也會掛著一個牌子呢?同學們,你們知道牌子上面寫得是什么意思嗎?命名者姓名第二十五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五、學習與收獲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得到了有什么收獲呢?你們在生物的分類方法中受到了那些啟示呢?

對生物進分類,便于我們識別生物,通過生物的相似特征可以知道生物之間的親緣關(guān)系,從而使我們了解到我們生活的自然界生物繁多,種類豐富,也體現(xiàn)了生物的多樣性。第二十六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六、本課小結(jié)1、生物學家根據(jù)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親緣關(guān)系)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界、門、綱、目、科、屬、種。2、在生物的分類單位中最大的等級單位是

,3、單位越小生物之間

就越多,親緣關(guān)系就

,單位越大生物之間相同的特征就

,親緣關(guān)系就

。最小的(最基本)等級單位是

。界種4、生物的分類方法的運用,如:給植物掛牌。相同的特征越近越少越遠第二十七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1、下列從大到小順序進行分類的單位依次是

A、界、門、科、目、屬、綱、種B、界、門、綱、目、科、屬、種C、界、門、目、屬、綱、種、科D、界、屬、門、科、目、綱、種2、每個分類單位中,生物的數(shù)量都有所不同,下列哪個單位的生物種類最多()

A、科B、屬C、門D、綱3、物種指的是()

A、一個生物B、一群生物

C、數(shù)量最多的生物D、一種生物4、下列分類單位中,哪個不是馬的分類等級()

A、奇蹄目B、脊索動物門C、馬科D、鳥綱七:鞏固練習()BCDD第二十八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5、白菜和蘿卜同屬于一科,說明了二者之間()A、結(jié)構(gòu)特點一樣;B、結(jié)構(gòu)特點不一樣;C、二者之間沒有親緣關(guān)系;D、二者之間有很多的共同的特征6、在下列哪個等級的動物的共同特征最少()A、門B、綱C、目D、屬7、下列生物和它在分類上的相應等級正確的是()A、兩棲綱:青蛙B、魚綱:鯨C、鳥綱:蝙蝠D、哺乳綱:企鵝8、看圖回答下面問題:DAA第二十九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在分類階層中,生物種類最多的單位是,其中生物之間所含有的共同特征最,生物體間的差異最;生物種類最少的單位是,其中生物之間所包含的共同特征最,生物體的差異最。此圖是梅花鹿的分類地位界少大種多小第三十頁,共三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百日菊(菊科)萬壽菊(菊科)

同學們,在社會生活中,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