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簡單的有機化合物》測試卷-高一下學期化學魯科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1頁
第三章《簡單的有機化合物》測試卷-高一下學期化學魯科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2頁
第三章《簡單的有機化合物》測試卷-高一下學期化學魯科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3頁
第三章《簡單的有機化合物》測試卷-高一下學期化學魯科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4頁
第三章《簡單的有機化合物》測試卷-高一下學期化學魯科版(2019)必修第二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簡單的有機化合物》測試卷一、單選題(共15小題)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烷烴一定是飽和烴B.飽和烴不一定是烷烴C.含碳碳雙鍵的烴一定是不飽和烴D.不飽和烴一定含有碳碳雙鍵2.棉花和羊毛都具有的特點是()A.遇濃硝酸顯黃色B.灼燒后有燒焦羽毛的氣味C.燃燒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D.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水解3.制取無水酒精時,通常向工業(yè)酒精中加入某物質,再加熱蒸餾,該物質是()A.無水硫酸銅B.濃硫酸C.新制的生石灰D.碳酸鈣4.解決“白色污染”問題,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A.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C.回收廢棄塑料D.焚燒廢棄塑料5.日本科學家因發(fā)現(xiàn)“細胞自噬機制”而榮獲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自噬是細胞吞噬自身細胞質蛋白或細胞器的過程,細胞借此分解無用蛋白,實現(xiàn)細胞自身的代謝需要和某些細胞器的更新。下列有關蛋白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蛋白質是高分子化合物B.蛋白質含碳、氫、氧、氮等元素C.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水解反應D.蛋白質遇鹽溶液均會發(fā)生變性6.化學與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乙烯可作為水果的催熟劑B.煤中含有苯、甲苯和粗氨水,可通干餾得到上述產品C.石油的裂解可得到乙烯、丙烯等重要化工原料D.海底可燃冰開發(fā)不當釋放出的甲烷會造成溫室效應的加劇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無論是乙烯與Br2的加成反應,還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都與分子內含有的碳碳雙鍵有關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鑒別乙烯和乙烷C.相同質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燒后生成水的質量相同D.乙烯的化學性質比乙烷的化學性質活潑8.如圖是某種有機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圖,圖中的“棍”代表單鍵或雙鍵,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對該有機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有機物可能的化學式為C2HCl3B.該有機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氫通過加成反應得到C.該有機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一個平面上D.該有機物分子中一定有碳碳雙鍵9.下列關于乙烯和乙烷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乙烯屬于不飽和鏈烴,乙烷屬于飽和鏈烴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則為立體結構,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C.乙烯分子的碳碳雙鍵中有一個鍵容易斷裂D.乙烯分子的碳碳雙鍵都容易斷裂10.下列各組反應與乙酸官能團中O—H鍵的斷裂無關的是()A.乙酸+碳酸鈉B.乙酸+氫氧化鈉C.乙酸+乙醇D.乙酸+鐵11.現(xiàn)有乙酸和兩種鏈狀單烯烴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質量分數(shù)為a,則碳的質量分數(shù)是()A.B.C.(1-a)D.(1-a)12.下列對蛋白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①雞蛋白溶液中,加入濃的硫酸銨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不溶解②重金屬鹽可使蛋白質變性,所以吞服“鋇餐”會引起中毒③鹽析可提純蛋白質并保持其生理活性④濃硝酸濺在皮膚上,使皮膚呈黃色是由于濃硝酸與蛋白質發(fā)生了顯色反應⑤蛋白質溶液里蛋白質能透過半透膜A.①④B.①④⑤C.①②⑤D.④⑤13.下列化學用語中正確的是()A.甲基的電子式:B.乙烷的結構式:C.正丁烷的球棍模型:D.二氧化碳的比例模型:14.丙醇(CH3CH2CHOH)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A.126B.122C.120D.10415.以下關于中國化學史的表述錯誤的是()A.杜康用高粱釀酒的原理是通過蒸餾法將高粱中的乙醇分離出來B.蔡倫利用樹皮、碎布(麻布)、麻頭、漁網(wǎng)等原料精制出優(yōu)質紙張C.1965年在溫州白象塔內發(fā)現(xiàn)刊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鑒定為北宋元符至崇寧(1100~1103)年活字本,這是畢昇活字印刷術的最早歷史見證D.英文的“中國”(China)又指“瓷器”說明我國很早就應用化學技術制作陶瓷二、實驗題(共3小題)16.某課外小組設計的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所示,A中放有濃硫酸,B中放有乙醇、無水醋酸鈉,D中放有飽和碳酸鈉溶液。已知:①無水氯化鈣可與乙醇形成難溶于水的CaCl2·6C2H5OH;②有關有機物的沸點見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1)濃硫酸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同位素18O示蹤法確定反應產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請寫出標示18O位置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從D中分離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若將其凈化提純,常先加入無水氯化鈣,分離出__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__(此空從下列選項中選擇①堿石灰、②生石灰、③無水硫酸鈉);然后進行蒸餾,收集77℃左右的餾分,以得到較純凈的乙酸乙酯。17.為了測定乙醇的結構式,有人設計了用無水酒精與鈉反應的實驗裝置和測定氫氣體積的裝置進行實驗??晒┻x用的實驗儀器如圖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1)測量氫氣體積的正確裝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編號);(2)裝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與蒸餾燒瓶之間連接的導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填寫編號);A.防止無水酒精揮發(fā)B.保證實驗裝置不漏氣C.使無水酒精容易滴下(3)實驗前預先將一小塊鈉在二甲苯中熔化成若干個小鈉珠,冷卻后倒入燒瓶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4)已知無水酒精的密度為0.789g?cm-3,移取2.0mL酒精,反應完全后(鈉過量),收集到390mL(視作標準狀況)氣體。則一個乙醇分子中能被鈉取代出的氫原子數(shù)為______,由此可確定乙醇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5)實驗所測定的結果偏高,可能引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寫編號)A.本實驗在室溫下進行B.無水酒精中混有微量甲醇(CH3OH)C.無水酒精與鈉的反應不夠完全18.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學制取乙酸乙酯的過程,請你參與并協(xié)助他們完成相關實驗任務。(1)實驗目的:制取乙酸乙酯。(2)實驗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學均采取乙醇、乙酸與濃硫酸混合共熱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裝置設計: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下列三套實驗裝置。請從甲、乙兩位同學設計的裝置中選擇一種作為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我選擇的裝置是______________(選填“甲”或“乙”);丙同學將甲裝置中的玻璃管改成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步驟:①按我選擇的裝置儀器,在試管中先加入2mL濃硫酸,緩緩加入3mL乙醇充分搖勻,冷卻后再加入2mL冰醋酸;②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③在試管B中加入適量的飽和碳酸鈉溶液;④用酒精燈對試管A加熱;⑤當觀察到試管B中有明顯現(xiàn)象時停止實驗。你認為實驗操作中存在的錯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問題討論:①試管B中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從試管B中分離出乙酸乙酯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計算題(共3小題)19.正常人心臟在一次搏動中泵出血液約80mL,正常人血壓(可看作心臟壓送血液的壓強)平均值為1.6×104Pa,心跳每分鐘約70次。設人類消耗體內的葡萄糖產生的熱量最高可有80%(睡眠時)用來維持心臟的跳動,葡萄糖與氧氣反應產生熱量的化學方程式為:C6H12O6(s)+6O2(g)―→6CO2(g)+6H2O(g)(放出熱量2804kJ)(1)心臟工作的平均功率約為______________;(2)由于心臟跳動每天需消耗葡萄糖的質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維持生命每天需消耗氧氣的體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混合氣體由一種氣態(tài)烷烴和一種氣態(tài)烯烴(含一個雙鍵)組成,在同溫同壓下,混合氣體對氫氣的相對密度13,在標準狀況下,將56L混合氣體通入足量的溴水中,溴水的質量增重35g。(1)計算確定混合氣體中烴的化學式。(2)混合氣體中兩種烴的物質的量之比。21.已知6.2克某有機物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其產物(100℃)依次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全部被吸收后,洗氣瓶的質量增加5.4克,干燥管的質量增加8.8克。(1)計算確定該有機物的最簡式。(2)相同條件下,若該有機物蒸氣相對氫氣的密度為31,計算確定該有機物的分子式。四、填空題(共3小題)22.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關于苯與乙烯的比較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a.苯和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苯和乙烯等質量燃燒時,苯消耗O2多c.苯和乙烯都能與溴水反應d.苯和乙烯都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e.苯和乙烯都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2)把苯加入到裝有溴水的試管中,充分混合振蕩,靜置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①液體分層,②上層出現(xiàn)________色。這種操作叫做________,欲將此溶液分開,必須使用到的玻璃儀器是____________。(3)把苯加入到裝有少量酸性KMnO4溶液的試管中,振蕩后,酸性KMnO4溶液不退色,說明苯分子中________(填“有”或“沒有”)碳碳雙鍵。(4)苯在55~60℃可以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硝基苯,反應類型為________。(5)苯分子中兩個相鄰碳碳鍵的夾角為________,苯環(huán)上的兩個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_種,其結構簡式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苯提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所利用的苯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乙酸又叫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是常用的酸味劑,具有酸的通性。(1)向盛有2mL稀醋酸的試管中,滴加紫色的石蕊溶液,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2)向盛有2mL稀醋酸的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乙酸分別與下列物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①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氫氧化鈉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氧化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碳酸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乙醇與紫紅色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與橙色的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反應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最終被________為________。交通警察判斷某駕駛員酒后駕車的依據(jù)是駕駛員呼出的氣體使檢測儀中的溶液由________色變?yōu)開_______色。

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烷烴一定是飽和烴,飽和烴不一定是烷烴(如環(huán)烷烴);含碳碳雙鍵的烴一定是不飽和烴,不飽和烴不一定含有碳碳雙鍵(如含有碳碳三鍵的乙炔)。2.【答案】D【解析】棉花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羊毛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二者共同的性質是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坝鰸庀跛犸@黃色、灼燒后有燒焦羽毛的氣味”是蛋白質的特征反應;蛋白質燃燒不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還生成含氮的物質、硫的氧化物等。3.【答案】C【解析】制備無水酒精時,在95.57%酒精中加入生石灰(CaO)加熱回流,使酒精中的水跟氧化鈣反應,生成不揮發(fā)的氫氧化鈣來除去水分,然后再蒸餾得到。答案選C。4.【答案】D【解析】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他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穩(wěn)定性下降,較容易在自然環(huán)境中降解的塑料。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減少“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人們對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環(huán)境現(xiàn)象的一種形象稱謂。用布袋、紙袋代替塑料袋,減少使用塑料可以減少“白色污染”;廢舊塑料通常以填埋或焚燒的方式處理。焚燒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造成二次污染。填埋會占用較大空間;塑料自然降解需要百年以上;析出添加劑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因此,廢塑料處理技術的發(fā)展趨勢是回收利用;焚燒塑料產生煙霧和毒氣,對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該做法不宜提倡;故選D。5.【答案】D【解析】蛋白質遇重金屬鹽溶液等發(fā)生變性,而遇銨鹽、鈉鹽等鹽溶液不會發(fā)生變性。6.【答案】B【解析】乙烯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可以催熟水果,A項正確;煤干餾可以得到苯、甲苯和粗氨水,但本身不含這些物質,B項錯誤;石油裂解可以獲得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C項正確;可燃冰為甲烷的水合物,開發(fā)不當釋放出的甲烷會加劇溫室效應,D項正確。7.【答案】C【解析】乙烯發(fā)生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的過程中碳碳雙鍵都斷裂,A項正確;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退色,但是乙烷不能,B項正確;乙烯和甲烷中氫的質量分數(shù)不同,故相同質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燒后生成水的質量不同,C項錯誤;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化學性質比乙烷活潑,D項正確。8.【答案】B【解析】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比碳原子小,且與碳原子形成單鍵的可以是氫原子,中間的球是碳原子,原子半徑比碳原子大且與碳原子形成單鍵的可以是第3周期的氯原子,該有機物可能的化學式為C2HCl3,A項正確;乙烯和氯化氫加成得到氯乙烷,不能得到C2HCl3,B項錯誤;該有機物結構類似于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雙鍵,所有原子共平面,C項、D項均正確。9.【答案】D【解析】乙烯分子中的碳碳雙鍵只有一個鍵容易斷裂。10.【答案】C【解析】乙酸與碳酸鈉、氫氧化鈉、金屬鐵反應時,顯示的都是乙酸的酸性,分子中的O—H鍵斷裂;乙酸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時,乙酸分子中的C—O鍵斷裂。11.【答案】C【解析】分析解題的基點:混合物中碳、氫原子個數(shù)比恒定。乙酸(C2H4O2)與兩種單烯烴(通式為CnH2n)分子中的碳、氫原子個數(shù)比都是1∶2,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6∶1,氧的質量分數(shù)為a,碳、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之和為1-a,則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a)=(1-a)。12.【答案】C【解析】雞蛋白溶液中,加入濃的硫酸銨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溶解,是可逆過程;蛋白質屬于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透過半透膜;含有苯環(huán)的蛋白質遇硝酸變黃,是蛋白質的特性;重金屬鹽可使蛋白質變性,但“鋇餐”的硫酸鋇不溶于胃酸,不能形成可溶性的鋇離子,不會引起中毒。13.【答案】B【解析】選項A中甲基碳原子上應有1個單電子;選項C中的球棍模型為異丁烷;選項D中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原子半徑大于氧原子的原子半徑,其比例模型不正確。14.【答案】D【解析】根據(jù)酯化反應的原理(酸脫羥基醇脫氫),寫出丙醇與乙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COOH+CH3CH2CHOHCH3CO18OCH2CH2CH3+H2O,生成乙酸丙酯(CH3CO18OCH2CH2CH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12+16+18+10×1=104。15.【答案】A【解析】高粱中不含乙醇,用高粱釀酒是高粱中的淀粉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應生成乙醇,然后用蒸餾法將乙醇分離出來,A錯誤;蔡倫改進造紙工藝,利用樹皮、碎布(麻布)、麻頭、魚網(wǎng)等原料精制出優(yōu)質紙張,由他監(jiān)制的紙被稱為“蔡侯紙”,B正確;《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是畢昇活字印刷術的最早歷史見證,C正確;中國是使用瓷器最早的國家,故“中國”(China)又指“瓷器”,D正確;16.【答案】(1)酸的作用(與醋酸鈉反應生成醋酸)、催化劑和吸水劑(2)冷凝和防止倒吸(3)CH3CO18OH+HOCH2CH3CH3COOCH2CH3+HO(4)乙醇③【解析】①本題選用乙醇、無水醋酸鈉和濃硫酸制取乙酸乙酯的反應原理是無水醋酸鈉與濃硫酸反應產生乙酸,乙酸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濃硫酸既起酸的作用(與醋酸鈉反應生成醋酸),又作催化劑和吸水劑。②根據(jù)酯化反應原理,乙酸分子中的羥基與乙醇羥基上的氫原子結合生成水,若用同位素18O示蹤法來確定反應產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應選用CH3CO18OH與乙醇反應。③根據(jù)題給信息,無水氯化鈣能與乙醇形成難溶于水的CaCl2·6C2H5OH,先將乙醇分離除去;再加入無水硫酸鈉(堿石灰和生石灰能促進乙酸乙酯溶解),與水形成結晶硫酸鈉而除去水;然后進行蒸餾,收集77℃左右的餾分,以得到較純凈的乙酸乙酯。17.【答案】(1)B(2)C(3)增大無水乙醇與鈉的接觸面積,使之充分反應(4)1CH3CH2OHCH3—O—CH3(5)AB【解析】測定乙醇結構的實驗原理、實驗誤差及原因分析、實驗的相關問題。①探究確定乙醇的結構測定乙醇結構的實驗原理是用一定量的乙醇與鈉反應,測定產生氫氣的體積,由此計算出1mol乙醇分子中被置換氫原子的物質的量。乙醇的物質的量為2.0mL×0.789g?mL-1÷46g?moL-1=0.034mol,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為0.39L÷22.4L?moL-1=0.017mol,即1mol乙醇~0.5mol氫氣~1mol氫原子,說明1mol乙醇分子中只有1mol氫原子被鈉置換,也就是說乙醇分子中有1個氫原子與其他5個氫原子不同,其結構應為CH3CH2OH,而不是CH3—O—CH3。②實驗誤差分析(影響測定氫氣體積大小的因素)。室溫下的溫度高于標準狀況下的溫度,導致產生的氫氣體積偏大即實驗結果偏大;等質量的甲醇(CH3OH)與鈉反應產生氫氣比乙醇與鈉反應放出氣體多,如果乙醇含有甲醇(CH3OH),導致實驗結果偏大;乙醇與鈉的反應不夠完全,導致產生的氫氣體積偏小即實驗結果偏小。③實驗相關問題與關鍵。裝置氣密性良好(檢查方法)、準確確定乙醇的用量(稱其質量或量其體積)、金屬鈉要足量(若乙醇為nmol則鈉于nmol)、準確測定氫氣的體積(測定的方法)、典型實驗操作的目的與作用(如選用導管連接、將鈉熔為若干個小球)等。18.【答案】(2)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催化劑和吸水劑(3)乙防止倒吸(4)實驗步驟①中沒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應先加入乙醇,再緩緩加入濃硫酸(5)①溶解除去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②分液【解析】19.【答案】(1)1.49W(2)10.3g(3)7.68L【解析】20.【答案】(1)CH4、C4H8(2)3∶1【解析】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3×2=26,必有甲烷,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56L÷22.4L·mol-1=2.5mol,混合氣體的質量為2.5mol×26g·mol-1=65g,甲烷的物質的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