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線路勘測中網絡RTK技術應用_第1頁
電力線路勘測中網絡RTK技術應用_第2頁
電力線路勘測中網絡RTK技術應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力線路勘測中網絡RTK技術應用電力線路勘測中網絡RTK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P2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22〕02〔b〕-0005-03

傳統(tǒng)的公路勘測工作辛苦且繁瑣,存在著勘測周期長、工作效率低等諸多問題。從經緯儀的偏角法,全站儀的極坐標法,設置基站并采用電臺通訊的常規(guī)RTK測量到目前基于CORS的網絡RTK實時放樣,最大限度地減輕公路勘測工作量、提高公路勘測效率和勘測精度,一直是公路勘測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標。CORS應用于電力線路項目測量,主要包括采用網絡RTK進行帶狀地形圖的繪制,電力線路中線的測設,電力線路縱、橫斷面圖測量等。在此次試驗中由于時間有限,沒有對電力線路項目的整個測量過程進行試驗,重點介紹了電力線路中線的定線測量和電力線路的縱橫斷面測量的過程、數據的處理并進行了精度分析。

1項目概況

筆者所在單位對某電力線路進行了定線測量、縱斷面測量、施工控制點測量等測量工作。該項目是某市重點工程之一。測區(qū)內地勢平坦,交通方便,但沿途建筑物較密集,車流量較大,通視條件不好。采用常規(guī)辦法測量工作任務重、效率低。

2測量內容

2.1繪制大比例尺帶狀地形圖

在電力線路選線時通常是在大比例尺〔1∶1000或1∶2000〕帶狀地形圖上進行。用傳統(tǒng)辦法測圖,要先進行控制測量,然后進行碎部測量,繪制成大比例尺地形圖。傳統(tǒng)的地形控制測量采用三角網、導線網得辦法來實測,這些辦法最大的缺點就是受地形條件影響較大,要求相鄰控制點間必須通視。在技術標準中對圖形、邊長有相應的要求,在野外踏勘、選點、埋設標記過程中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與此同時在外業(yè)施測過程中不能實時知道導線的精度是否滿足技術要求。外業(yè)完成后回到室內進行平差處理后,一旦不滿足技術要求須返工重測。用GNSS靜態(tài)模式進行控制測量為了保證控制網的精度和可靠性,需要加強控制網的幾何強度,增加閉合條件,延長觀測時間取得大量冗余觀測。

傳統(tǒng)的碎部測量是根據測區(qū)內已有的圖根控制點使用全站儀進行測圖。在測量過程中要求控制點與碎部點要通視,當某待測碎部點與測站點不通視時需要臨時支點或將儀器搬至下個圖根控制點上再測一該碎部點。在地形條件復雜、建筑物密集的測區(qū)搬站次數較多,工作效率低下。常規(guī)RTK測量需要將參考站安置在精度較高的已知坐標點上,當測區(qū)內無控制點時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常規(guī)RTK測量是利用臨時的單個參考站向流動站發(fā)送差分信息的,一旦參考站發(fā)生錯誤或者出現故障,流動站的點位精度得不到保障。而且常規(guī)RTK測量的流動站點位精度隨著參考站與流動站距離的增加而顯著降低。這種作業(yè)模式的效勞范圍一般不能超過10km。

GNSS網絡RTK技術打破了常規(guī)RTK中流動站和參考站距離較近的限制,增大了流動站與參考站的作業(yè)距離。用戶作業(yè)范圍可由最多20km擴大到50~70km甚至更遠。并且能夠完全保證精度。利用CORS下網絡RTK進行測圖,真正意義上的改變了傳統(tǒng)的/先控制后碎部的測圖模式。這種作業(yè)模式是利用幾個永久性的參考站同時向流動站發(fā)送差分信息,極大地提高了流動站點位精度。理論上整網范圍內的流動站點位精度是相同的,與此同時差分效勞范圍擴展到網外60km。在一些舊線路改造項目中,在精度要求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GNSS天線和數據電臺天線固定在機動車上,只需機動車沿著原有電力線路連續(xù)地行走即可完成測量工作,這樣大大地提高測量速度,減輕外業(yè)測量的勞動強度。

2.2電力線路中線測設

在完成電力線路線形圖上定線后,需將電力線路中線在地面標定出來。傳統(tǒng)的放樣辦法是根據電力線路的設計參數計算出中樁的樁號和設計坐標〔一般每隔20m或50m及其倍數設立一個整樁,在地形變坡地,曲線的主點處,土質變化及地質不良地段,與己有建筑物、構筑物相交的地方設立加樁〕。然后將全站儀安置在控制點上進行放樣。這種放樣辦法需要控制點與放樣點之間通視,放樣點的誤差不均勻。采用CORS下網絡RTK放樣,只需將中線樁點的坐標輸入GNSS手簿中,系統(tǒng)就會定出放樣的點位。由于每個點的測量都是獨立完成的,不會產生累積誤差,各點放樣精度趨于一致。因此運用網絡RTK放樣真正實現了單機作業(yè),測量員只要手持GNSS接受機就可獨立完成電力線路中樁測設。

2.3電力線路縱橫斷面測量

電力線路中線測量完成以后,還必須進行電力線路縱、橫斷面測量??v斷面測量是測定各中樁地面高程并繪制電力線路縱斷面圖,用于路線的縱坡設計;橫斷面測量是測定各中樁處垂直于中線的地形起伏狀態(tài)并繪制橫斷面圖,用于路基設計、土石方計算和施工時的邊樁放樣。傳統(tǒng)的電力線路縱斷面測量辦法是在設計電力線路沿線布設臨時水準點,這些臨時水準點和國家級水準點構成附合水準路線,利用水準儀測出兩水準點之間的高差,在滿足閉合差允許范圍內進行平差計算得出臨時水準點的高程;隨后把這些已知高程的臨時水準點作為起算點,通過水準測量的辦法計算出各中樁的高程。這種作業(yè)模式施測過程中測站較多,特別是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地區(qū)測量,工作量相當繁重。利用全站儀具有三維坐標測量的功能,在中樁放樣過程中就順便測量出中樁的高程,防止了重復測量工作。在測量過程中需要測站點和待測點需要通視,在地形復雜的地區(qū)也存在搬站測數較多的問題。

采用CORS下的網絡RTK技術改變了傳統(tǒng)的測量模式,電力線路中線確定后,根據采集的中線樁點坐標通過繪圖軟件便可繪出電力線路縱橫斷面圖。加拿大魁北克省交通廳用特制的汽車實施GNSSRTK動態(tài)測量繪制高速公路斷面,獲得良好效果。與傳統(tǒng)辦法相比,在精度、經濟、實用各方面都有明顯優(yōu)勢。3外業(yè)施測

在施測前制定了測量計劃。包括依據有關規(guī)范指出作業(yè)辦法和技術要求、保證質量的主要措施和要求等,投入儀器設備:LEICAGX1230GNSS雙頻接收機1臺,NIKON全站儀〔2"〕1臺,DS3水準儀1臺。完成了下列具體測量任務。

〔1〕電力線路中線測設:根據電力線路現狀邊線進行內業(yè)解算電力線路中線樁號和中樁坐標,每隔20m解算一個中樁,在單位門口,地形變坡地,有電力線路相交的地方進行加樁。利用網絡RTK的放樣功能將上述解算的點放于實地,用全站儀進行坐標回采,差值均在±5cm內。

〔2〕縱斷面測量:是在中線測設的根底上進行的。以測區(qū)附近已有四等水準點為高程起算點,按照圖根水準的精度要求〔附合線路閉合差≤〔mm〕,L為附合路線長度〔km〕,沿中樁逐樁布設為附合水準路線經過平差計算后得出施測樁位的地面高程。測量完畢將同一個中樁點的水準高程和RTK采集高程作比擬,差值均在±4cm內。差值大的應分析原因,避免粗差出現。

〔3〕施工控制點測量:利用RTK的數據采集功能,在相交電力線路口施工范圍外選擇了四個施工控制點。施工控制點采用三腳架方式獨立測量兩測回取平均值,每次觀測歷元數不應少于30個,兩次測量平面坐標分量差值不應大于±2cm,如果超限應重新測量。測量完畢應用全站儀對控制點距離進行檢測,檢測相對誤差不應大于l/4000。

4觀測數據分析

觀測完成后,對觀測數據進行了下列三項的比照。

通過表1可以看出:用RJK放樣中樁后用全站儀回采縱坐標差值最大值為0.020m,橫坐標差值最大值為0.012m,點位誤差最大值出現在樁號為k0+22處,最大誤差為,滿足點位誤差值均在±5cm內的要求。

通過表1可以看出:在測設完中樁,通過RTK回采中樁高程與經水準點聯測平差計算后出的高程比擬,高程差值最大值出現在樁號為k0+380處,最大值為-0.025m,滿足差值均在±4cm內的要求。在該次試驗中RTK高程測量的高精度取決于該市似大地水準面模型的建立。

通過表2、表3可以看出:用RTK對施工控制點獨立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