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二模(已校對)_第1頁
南昌市二模(已校對)_第2頁
南昌市二模(已校對)_第3頁
南昌市二模(已校對)_第4頁
南昌市二模(已校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昌市2020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語文本試卷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答題時,請將答案直接寫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上。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墩撜Z》記錄的是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言行,無論“四書”或“十三經(jīng)”,都將《論語》編選其中,其重要地位可見一斑。張之洞說:“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知某書宜讀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币趶墓胖两袢绱吮姸嗟牡浼袑ふ业阶钸m合自己的那部《論語》讀本,實非易事。周志文《論語講析》(下簡稱《講析》)一書,在對《論語》原文進行注釋、語譯的基礎上,融匯古今,結(jié)合人生閱歷與審美情趣對《論語》的人文精神,孔子的道德美學加以講析,既具備專業(yè)性解讀,又富有藝術性啟發(fā),是一部難得的《論語》普及讀物?!吨v析》特別注意《論語》與《禮記》等文獻的聯(lián)系,在注釋《論語》中,屢屢引據(jù)《禮記》相關記載印證。如:解析“道千乘之國”之“千乘”,除指“一千輛兵車”外,尚有《禮記·王制》“土方百里”之義。對《鄉(xiāng)黨》“朋友死,無所歸”的講析中,據(jù)《禮記·檀弓》記載孔子對“賓客至,無所館”的處理方式加以解讀。這種對《論語》中禮制、禮義的探索,是以往《論語》譯注本較為忽視的地方。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講析》提出“孔子的道德是一種美學”,“《論語》值得做更多的美學探索”?!妒龆酚涊d孔子在齊國聽到舜時的《韶》樂,三月不知肉味,感慨道:“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講析》結(jié)合孔子曾自述其“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來闡明孔子的藝術涵養(yǎng),使其超拔了實際生活的一切苦難?!皼]有美學的道德只是制約,有美學的道德便是生活”,在我們以往的認知中,《論語》常被定義為一部蘊含人生哲理的書,是高高在上的圣賢語錄。但在《講析》的解讀中,我們逐漸發(fā)覺《論語》的親和性,孔子與弟子的對話,都是平常話,孔子跟弟子的生活,也是很平常的生活,孔子的道德思想、人文關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世事變幻,但人情依舊,孔子所講述的道理、抒發(fā)的感悟,依然可以指導我們解決當下生活中遇到的難題,體會人生百態(tài),尋求內(nèi)心的安定與充實。引導讀者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產(chǎn)生富于感性的思考與體悟,這是《講析》最大的特色。楊伯峻《論語譯注》、孫欽善《論語注譯》注解簡明,譯文流暢,也是十分優(yōu)秀的普及讀本。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不妨從最通俗易懂且貼近當今社會生活,更宜讓人產(chǎn)生共鳴的全文譯注講讀本入手,選取周志文《論語講析》、孫欽善《論語注譯》、楊伯峻《論語譯注》三書,依照注釋與白話譯文通讀《論語》全文,即可對《論語》有整體的認識。讀了這些注譯本,如果還想對《論語》有更多了解,孫欽善《論語本解》《論語新注》、楊逢彬《論語新注新譯》、蔣紹愚《論語研讀》、錢穆《論語新解》均可深入學習。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想對《論語》中有關問題進行專門研究,就離不開古代學者的《論語》注本,這些注本蘊含著前代學者對《論語》的理解和認知。在現(xiàn)代普及讀本閱讀基礎上,由近及遠,向上追溯程樹德《論語集釋》、劉寶楠《論語正義》、朱熹《論語集注》、何晏與邢昺《論語注疏》、皇侃《論語義疏》等著作,同時參考楊樹達《論語疏證》,可以讓我們對《論語》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從而對孔子的形象以及《論語》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與影響得出更為深刻的理解。(摘編自侯婕《讀<論語>該從何起步》,有改動)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為《論語》的普及讀物,《論語講析》一書的難得之處是既具備專業(yè)性解讀,又富有藝術性啟發(fā)。B.讀《講析》一書,讀者會發(fā)覺《論語》的親和性,它不再是一部蘊含人生哲理的書和高高在上的圣賢語錄。C.讀《論語》應從周志文《論語講析》、楊伯峻《論語譯注》、孫欽善《論語注譯》這三本優(yōu)秀普及讀本起步。D.文中程樹德、劉寶楠、朱熹、何晏與邢昺、皇侃等的著作,閱讀難度依次加大,適合做進行深入研究的讀物。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圍繞讀《論語》該從何起步的話題,重點推介了優(yōu)秀普及讀物《論語講析》。B.文章較多引用了《禮記》中的文字作為道理論據(jù)來論證《論語講析》的特點。C.文章第二段論證了《講析》的特色,是按照從次要特色到主要特色的順序推進的。D.文章按開始學習、更多了解到專門研究的邏輯順序推介有關《論語》閱讀的書目。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論語》一書從古至今的注本很多,找對適合自己的注本對于閱讀者來說非常重要。B.好的《論語》注本都應該引導讀者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產(chǎn)生富于感性的思考與體悟。C.張之洞說:“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边@與文中推介《論語》注本的理念是相通的。D.若要對《論語》的有關問題進行專門研究,就不可以不讀古代學者的《論語》注本。(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材料一: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中國大江南北,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新冠肺炎疫情于2019年12月萌芽,2020年1月起受到廣泛關注。疫情作為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專業(yè)性強,影響面廣,公眾在疫情中急需大量信息來指導個人生活及穩(wěn)定心態(tài),公眾對疫情相關信息的關注度超越了同時間段內(nèi)其他信息,甚至也包括與其他類型的突發(fā)公共事件相關的信息。調(diào)研數(shù)據(jù)顯示,47%的被調(diào)查者每天都會關注疫情信息,43%的被調(diào)查者每時每刻都在密切關注疫情信息,其余10%的被調(diào)查者平均每周至少也有2-3天在關注疫情的相關信息。各種各樣的疫情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和載體,影響著人們的情緒和生活。相關調(diào)查顯示,10%的被調(diào)查者感覺很焦慮,另外25%感覺比較緊張,51%的被調(diào)查者覺得稍有緊張感,只有14%的被調(diào)查者感覺沒什么影響。了解疫情的各種動態(tài),成為特殊時期大眾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通過不同載體關注著不同渠道發(fā)布的疫情變化情況,以及和抗疫防疫相關的各種話題。(見下圖)圖一圖二(摘編自《國家信息中心:“新冠肺炎”公眾認知與信息傳播調(diào)研》)材料二:處疫情中的公眾,最容易出現(xiàn)焦慮與恐慌,而這恰恰為謠言的傳播準備了豐厚的土壤。在此次疫情期間,謠言滿天飛,假新聞大規(guī)模出現(xiàn),其客觀條件是社交媒體中的個人化傳播,主觀條件則是焦慮、恐慌心理下的”負面推定”與”可能真實”。謠言的核心特征是不實之言。謠言的傳播力與謠言內(nèi)容的模糊度、反常度成正相關,越是不清晰、不正常的信息,越可能在公眾媒介理性下降的疫情期間廣為流傳。謠言對于疫情治理具有極大負面影響,這種負面影響處理起來難度也不小,在現(xiàn)實中,即便謠言可以刪除,但是觀點與情緒卻已然形成。換言之,可以將謠言輕易刪除,謠言帶來的影響卻較難刪除。如何處理謠言,成為疫情治理體系中的焦點與難點。從此次疫情期間出現(xiàn)的謠言看,根據(jù)造謠者動機,可以把謠言大致分為三類:誤解性謠言、牢騷性謠言和攻擊性謠言。誤解性謠言是指造謠者并無主觀惡意的造謠意圖,因缺乏判斷力形成錯誤認識,傳播開來成為謠言。牢騷性謠言常常是針對政策、團體、環(huán)境等的,當公眾的某些訴求得不到滿足時,埋怨就會產(chǎn)生,或借題發(fā)揮,或“合理想象”,引發(fā)共鳴,傳播開來成為謠言。攻擊性謠言有著很明確的目的性、對象性,造謠者在造謠之前就研究了攻擊對象情況及其薄弱點,然后有一定邏輯性、針對性地發(fā)布信息,令其傳播開來成為謠言,以此達到傷害攻擊對象的目的。(摘編自媒體清華《謠言治理:給輿論場“消毒”但不宜過度》,有刪改)材料三:此次疫情發(fā)展與應對完全處在社交媒體高飽和度傳播的環(huán)境中,信息充分帶來了治理的高效,信息過載也產(chǎn)生了更加復雜的影響,焦慮、恐慌、對抗、戲謔等社會情緒皆有出現(xiàn)、蔓延。在社交媒體時代,疫情帶來的輿情引發(fā)公眾心情的變化,既要治疫病也要治“心病”,成為當代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社會治理特別是信息傳播體系建設的重大難題。調(diào)節(jié)社會情緒,防止普遍性的“心病”,不僅要提供事實,還要普及知識,而且要傳播真誠的態(tài)度。在疫情治理中,科學傳播具有重要價值。在防范疫情的科學傳播、健康傳播、危機傳播中,科技界、學術界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主體作用。面對各種風險性,要保持對知識的尊重,科學防疫才能理性防疫。要鼓勵并創(chuàng)造條件讓科學家、醫(yī)生等專業(yè)人士多發(fā)聲,形成對輿論場的知識型引領。在疫情防控的輿論引導中,需要的是數(shù)據(jù)支撐、病例支撐、科學支撐。在疫情的爆發(fā)期,整個社會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盡管確診人數(shù)相比全國人口是比例很小,但全體國民無疑都受到巨大影響。不僅是停產(chǎn)、停學等行為約束,更有不安全感、不信任感等情緒的積累。要緩解這些負面情緒,口號與浮躁無用,唯有以真誠的態(tài)度,認真醫(yī)治每一個病例,設計每一項舉措,開展每一次溝通,為輿論融入更多暖色調(diào),日積月累,方可積累社會信心。(摘編自媒體清華《理性涵養(yǎng):傳播知識與真誠》,有刪改)4.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疫情中,出于獲取大量信息來指導個人生活及穩(wěn)定心態(tài)的目的,絕大多數(shù)民眾對疫情相關信息都保持著高度關注的狀態(tài)。B.疫情發(fā)生期間,公眾出現(xiàn)“心病”,滋生林林總總的不良社會情者,根源在于疫情對公眾生活的不利影響以及公眾對疫情信息的過度關注。C.圖一顯示,95%的公眾會至少利用一種網(wǎng)絡媒體獲取疫情相關信息,而手機則成為公眾獲取疫情信息的最主要載體。D.圖二顯示,公眾對官方權(quán)威發(fā)布表現(xiàn)出很高的關注度,包括度情發(fā)展實時情況,以及各級政府抗疫防疫決策部署。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疫情防護科普”保持著高關注度和高轉(zhuǎn)發(fā)率,說明針對疫情的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得到受眾歡迎,公眾轉(zhuǎn)發(fā)此類信息,有利于提升全社會科學防疫的認知水平和效果。B.“抗疫感人事跡”的高關注度和高轉(zhuǎn)發(fā)率,說明了來自抗疫一線的暖人信息易于激發(fā)公眾的共情能力.民眾自主、自發(fā)地進行二次傳播,強化了相關信息的正向傳播力。C.“疫情帶來的影響”的關注度和轉(zhuǎn)發(fā)率較高,既說明社會公眾對疫情的廣泛影響有著自己的切身體會,也體現(xiàn)出網(wǎng)絡信息時代公眾對公共衛(wèi)生事件及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關心。D.疫情中的謠言都帶有一定的主觀意圖,有意誤導公眾認知,任其傳播將導致不良社會情緒出現(xiàn)乃至變延,紿疫情治理和信息傳播體系建設帶來極大挑戰(zhàn)。6.面對疫情中謠言傳播的社會問題,應如何加強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的信息傳播體系建設?請依據(jù)上述材料加以概括。(6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7~9小題。豹子頭林沖茅盾這一夜,豹子頭林沖在床上翻來覆去。日間那個失了花石綱的青面獸楊志的一番話,不知怎地在林沖心窩打滾。他林沖一年多前何嘗不曾安著現(xiàn)在楊志那樣的心思;但是在這月白霜濃的夜半,那幾句話像油煎冷粽子似的格在林沖胸口,如鯁在喉。雖說莽撞粗拙,林沖有時卻也粗中有細;當他把一樁事放在心上顛來倒去的時候,也會想到遠遠的過去,茫茫的將來。那時,他樸野粗直的心,便像被樸刀尖撩了一下,雖然有些疼,可是反倒松朗些,似乎從那傷處漏出了一些光亮,使他對于人,我,世界,人生,都仿佛更加明白。月光冷冷地落在床前,林沖睜圓大眼看著發(fā)愣,幼年生活朦朧地被喚回來。本是農(nóng)家子的他,素來沒有什么野心;父親辛苦一世,還不夠供應官家的征發(fā);莊稼人的生活是受得夠了,這才投拜了張教頭學武,想在邊庭上一刀一槍,也不枉父母生他一場。他從沒到過“邊庭”。父老傳說,那是一片無邊無垠、水草肥沃的地方,胡笳聲動,“胡兒”掃過,只剩下燒殘的茅屋:每逢這樣的圖畫在林沖想象中展開的時候,便朦朧地覺得學習武藝不僅為養(yǎng)活一張嘴?!斑呁ァ眳?曾使豹子頭林沖怎樣的激昂!但在“八十萬禁軍教頭”任上第二年,他看見了許多把戲;他斷定那些權(quán)貴暗地里是怎樣地獻媚胡兒!一伙吮咂百姓血液的兇狠惡魔!林沖拿起拳頭在床沿猛捶一下,兩只眼睛更睜得大了:“咄!邊庭上一刀一槍!——哈!”那個楊志不是還在做這樣的夢么?“三代將門之后,五侯楊令公之孫”,從前是不明不白掉了官職,現(xiàn)在又想到高俅那廝手里弄回個官兒來!林沖現(xiàn)在是再也不信那些話了,他倒覺得楊志有點可憐。雖然他楊志只不過想封妻蔭子,但這一片孤忠終要被辜負吧!那獻媚妥協(xié)的行徑,林沖只覺得太卑劣。他不想占便宜,可亦不肯忍受別人的欺侮。那時候,他要報復!才不管是高太尉、高衙內(nèi),或是什么陸虞侯,簡截地要他們的命!自從那天冤屈地被做成發(fā)配滄州的罪案后,他除了報仇什么幻想都沒有。流血,他不怕。但無緣無故殺人他亦不肯。因此那個白衣秀才王倫要他交納什么“投名狀”的時候,他覺得這個潑皮原也是高俅一類,不過住在水泊罷了。為個人的利害去殺一個無仇無怨的人,不是豹子頭的性情!可是形勢所逼,他只好應承。他原打算殺一個看來不是善良之輩,不料最后碰到這倒霉的楊志!暴躁在林沖胸頭炸開,他皺眉向墻上的樸刀一望,翻身離床,拿了樸刀,便開門出來。宿雪還沒消融,白皚皚的照得聚義廳前如同白晝;朔風又把殘雪吹凍,踏上去只是簌簌作響。林沖低頭倒提樸刀,只顧往前走。大柏樹上一群鳥忽然驚飛起來,林沖猛可曳住腳步,抬頭看,半輪冷月在凍云中浮動,像是潑皮涎著半邊臉笑人。幾點疏星遠遠地躲在天角,也在對林沖眨眼。林沖剔起眉毛,再往前走。然而一個“轉(zhuǎn)念”一-“到底要結(jié)果哪一個?”這青面獸原也是無仇無怨,但不是無抵抗的善良百姓,林沖覺得在“刀槍無情”的理由下原是問心無愧的??涩F(xiàn)在呢?這漢子雖已剝露出更卑污的本相,但若乘他睡眼朦朧就一刀了事,也不是豹子頭做的。須吃江湖好漢們恥笑吶!遙望聚義廳前兩排戈矛劍戟,林沖的殺心便移到了第二個對象。是那王倫!頂了好漢的招牌卻在這里把持地盤,妒賢嫉能!林沖睜圓怒目四下眺望。好一個雄偉的去處呀!港汊環(huán)抱,四面高山,進可攻退可守!爭不成給王倫那廝把持了一世,卻叫普天下落魄好漢,被壓迫的老百姓,受盡腌臜氣!重下決心,林沖挺起樸刀,托開左手,飛步搶過聚義廳前,便轉(zhuǎn)向右首耳房?!皝碚呤钦l?”聽到這聲吆喝,林沖擺開步式,樸刀在懷,定睛前瞅?!把剑纸填^,是你!”巡夜的小嘍啰做出一副吃驚的臉相。林沖眼瞅著不說話。不是沒了主意,卻是在躊躇;他不忍多殺不相干的人。“林教頭,半夜三更到這里做什么?”一句平常詢問驀地勾起誤入“白虎堂”那回事,抬頭一望,明明是“聚義廳”,不是“白虎堂”!“林頭領好武藝,這早晚也還打熬力氣!”林沖竟下意識點頭,隨即耳根發(fā)熱,慚愧有生以來第一次撒謊。看著嘍啰走遠的背影,林沖倒提樸刀,頭微微下垂,踏著凍雪,又走回臥房去。心中再次估量:腌臜畜生的王倫自然不配作山寨之主,但誰配呢?要有膽咯,有見識,江湖聞風拜服才配吶!不乏自知之明的林沖想法和提刀出房時頗不同了。這壓迫者的圣地固然需要一雙鐵臂膊,更需一顆偉大的頭腦?!傲荷讲从植皇撬?我在此又不是替他賣力!只是這地方可惜!”這時清脆的畫角聲已經(jīng)在寒冽的晨氣中鳴咽發(fā)響。(有刪改)7.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品開頭雖未直接引述青面獸楊志的話,但從下文林沖的心理活動可以推知,楊志還存著顧念家人,期待能另找門路圖出身的想法。B.文中用抒情性的筆調(diào)描繪林沖早年的“邊庭”理想,“無邊無垠、水草肥沃”“胡笳聲動,胡兒掃過”,邊塞豪情的畫面卻與冷酷的現(xiàn)實形成鮮明的反差。C.作品景物描寫凝練傳神,文中劃線部分段落語句,渲染出緊張的氣氛,也隱約透露出林沖內(nèi)心的猶豫,為下文的“轉(zhuǎn)念”埋下伏筆。D.文中對林沖行為的延宕多有表現(xiàn),人物的本性與刺殺的意志始終處于緊張的矛盾中,但最終,林沖還是因為不忍殺害無辜的嘍啰,而放棄了刺殺王倫的想法。本文以林沖心理活動為線索,采用第三人稱敘述重寫經(jīng)典,這樣的寫法有何藝術價值?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9.本文中的“豹子頭林沖”與課文節(jié)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的“林教頭”形象有何不同?請結(jié)相關文本加以說明。(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丹溪翁者,婺之義烏人也,姓朱氏,諱震亨,字彥修,學人尊之曰丹溪翁。翁自幼好學,日記千言。稍長,從鄉(xiāng)先生治經(jīng),為舉子業(yè)。后聞許文懿公得朱子四傳之學,講道八華山,復往拜焉。益聞道德性命之說,宏深粹密,遂為專門。一日,文懿謂曰:“吾臥病久,非精于醫(yī)者不能以起之。子聰明異常人,其肯游藝于醫(yī)乎?”翁以母病脾,于醫(yī)亦粗習,及聞文懿之言,即慨然曰:“士茍精一藝,以推及物之仁,雖不仕于時,猶仕也?!蹦讼し贄壪蛩暸e子業(yè),一于醫(yī)致力焉。時方盛行陳師文、裴宗元所定大觀二百九十七方。翁窮晝夜是習,既而悟曰:摻古方以治今病其勢不能以盡合茍將起度量立規(guī)矩稱權(quán)衡必也《素》難》諸經(jīng)乎然吾鄉(xiāng)諸醫(yī)鮮克知之者。遂治裝出游,求他師而叩之。乃渡浙河,走吳中,出宛陵,抵南徐,達建業(yè),皆無所遇。及還武林,忽有以其郡羅氏告者。翁往謁焉,凡數(shù)往返,不與接。已而求見愈篤,羅乃進之,曰:“子非朱彥修乎?”時翁已有醫(yī)名,羅故知之。翁既得見,遂北面再拜以謁,受其所教。羅且曰:“盡去而舊學,非是也。“翁聞其言,渙焉無少疑滯于胸臆。居無何,盡得其學以歸。鄉(xiāng)之諸醫(yī),聞翁言,即大驚而笑且排。獨文懿喜日:“吾疾其遂療矣乎!”文懿得末疾,醫(yī)不能療者余十年。翁以其法治之,良驗。于是諸醫(yī)之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譽。翁之醫(yī)益聞,四方以病來迎者,遂輳輻于道,翁咸往赴之。其遇病施治,不膠于古方,而所療皆中。然于諸家方論,則靡所不通。他人靳靳守古,翁則操縱取舍而卒與古合。一時學人咸聲隨影附,翁教之忘疲。(節(jié)選自《九靈山房集·丹溪翁傳》)10.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擦古方以治今病/其勢不能以盡合/茍將起度量/立規(guī)矩/稱權(quán)衡/必也/《素》《難》諸經(jīng)乎/B.摻古方以治今病/其勢不能以盡/合茍將起度/量立規(guī)矩/稱權(quán)衡/必也《素》《難》諸經(jīng)乎/C.摻古方以治今病/其勢不能以盡合/茍將起度量/立規(guī)矩/稱權(quán)衡/必也《素》《難》諸經(jīng)乎/D.摻古方以治今病/其勢不能以盡/合茍將起/度量立規(guī)矩/稱權(quán)衡/必也/《素》《難》諸經(jīng)乎/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諱”指名諱,古時說話寫文章遇到君主或尊親的名字都不直稱;說及去世的尊長時,在名字前加“諱”,以表尊重。B.“經(jīng)”為經(jīng)學著作,指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經(jīng)典,解釋經(jīng)文的書為“傳”,二者合稱“經(jīng)傳”。C.“舉子業(yè)”指在科舉時代為應考試而準備的學業(yè),包括應試的詩文、學業(yè)、課業(yè)、文字等。D.輻,車輪的輻聚集到中心;輳,車輪中連接軸心和輪圈的木條?!拜椵彙敝溉嘶蛭锵褴囕椉杏谲囕炓粯泳奂?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朱丹溪放棄科舉,致力醫(yī)學。他年輕時師從朱熹理學學說的正宗傳人許文懿,后聽命于師囑,毀棄原先所學的科舉學業(yè),慨然從醫(yī)。B.朱丹溪刻苦學醫(yī),敢于質(zhì)疑。他夜以繼日地學習當時盛行的方劑,當他發(fā)現(xiàn)古方不能治療當時的疾病時,毅然決定外出拜師學藝。C.朱丹溪學醫(yī)不畏艱辛,終有所成。他四處尋訪名醫(yī),恩師羅先生指點他不要完全拋棄過去的學問,由此成為一代名醫(yī)。D.朱丹溪醫(yī)術高明,辯證施治。他的恩師得了四肢疾病,多年沒醫(yī)好,他學成回來后,把老師的病治好了;后來請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多。13.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士茍精一藝,以推及物之仁,雖不仕于時,猶仕也。(5分)(2)翁聞其言,渙焉無少疑滯于胸臆。居無何,盡得其學以歸。(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4~15題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后即事(其四)[金]元好問萬里荊襄入戰(zhàn)塵,汴州門外即荊榛。蛟龍豈是池中物,蟣虱空悲地上臣。喬木他年懷故國,野煙何處望行人?秋風不用吹華發(fā),滄海橫流要此身!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3分)A.本詩寫于一次狩獵之后,抒寫了詩人如蘇軾密州出獵時“老夫聊發(fā)少年狂”般的豪情。B.首聯(lián)概括烽火連天、戰(zhàn)塵遍野的局勢。烽煙與榛莽交織為一幅殘酷凄涼的圖景。C.頜聯(lián)“蛟龍”比喻當時的皇帝,作者希望皇帝如蛟龍般重振威雄,表達對皇帝的期望之情。D.頸聯(lián)“喬木”暗示昔日都城的繁盛,“野煙”寫出了今日京城的荒涼。昔盛今衰,對比強烈。15.尾聯(lián)中的“華發(fā)”和“滄海橫流”各有何寓意?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在《離騷》中表示怨恨楚懷王做事荒唐,不能體察自己憂國憂民之情的兩句是“,”(2)荀子《勸學》善用比喻說理,如在第二段開頭連用多個比喻后,才歸結(jié)出了“,”的結(jié)論。(3)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江行奇景令人驚嘆,酈道元在《三峽》中也寫到了這段水路,并用“,”形象地寫出船行之快。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甲】古代的畫派大略有兩種,一種是藝術傳派,另一種是地域群體。所謂藝術傳派,是因師承傳授和風格影響而成的畫派,唯一開派者創(chuàng)造性的畫風,引起了無數(shù)追隨者的學習,了這一派的風格?!疽摇烤臀宕纬醯幕醍媺?,畫史上說:黃家富貴,徐熙野逸”。因為徐熙的兒子,另創(chuàng)純用彩色描繪的沒骨畫,故而沒能形成流派。而黃筌的子侄們繼承黃筌的,形成了“黃家畫派”,在北宋初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而所謂地域群體,是因思想、風格和創(chuàng)作條件相近而形成的區(qū)域藝術圈,【丙】習慣上以群體活動地區(qū)命名,比如清代的京江派、海派……無不如此。又如前文所述的新安派,最早見于清代張庚以“浦山論畫”為題的著作中。這種群體,—不只一名代表人物,【丁】若于代表畫家的風格既有一致性、又各擅勝場。每個代表人物也都各有傳派。不論藝術傳派和地域藝術群體,其發(fā)展與出現(xiàn)都離不開一定的條件,離不開特定地域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17.依次填人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3分)A.控制改弦更張圭臬偶爾B.主宰改弦更張衣缽往往C.控制改是成非圭臬往往D.主宰改是成非衣缽偶爾18.文中畫波浪線的【甲】【乙】【丙】【丁】四句的標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3分)A.【甲】B.【乙】C.【丙】D.【丁】19.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A.不論藝術傳派還是地域藝術群體,其發(fā)展與出現(xiàn)都離不開一定的條件,離不開特定地域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B.不論藝術傳派以及地域藝術群體,其出現(xiàn)與發(fā)展都離不開一定的條件,離不開特定地域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C.不論藝術傳派、地域藝術群體,其發(fā)展與出現(xiàn)都離不開一定的條件,離不開特定地域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D.不論藝術傳派還是地域藝術群體,其出現(xiàn)與發(fā)展都離不開一定的條件,離不開特定地域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