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精編課件_第1頁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精編課件_第2頁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精編課件_第3頁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精編課件_第4頁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精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1.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新生命的。種子有什么特征呢?去廚房看一看,那些食物是植物的種子?一、聚焦二、探索

種子的外部特征和內部結構1.收集各種植物的種子,觀察并描述它們的外部特征。蠶豆綠豆花生米菜豆玉米綜合運用感官并用比較的方法能觀察到種子更多的特征。2.猜測種子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將我們的想法畫下來。活動手冊P13.取一粒干的蠶豆和用水浸泡一天的蠶豆,觀察它們的外部形態(tài)和內部結構有什么不同。輕輕地剝去種皮,將“豆瓣”分開。外部形態(tài):用水將蠶豆浸泡一天后,蠶豆會吸水漲大,種皮會變軟,更容易剝去種皮。內部結構:胚芽和胚根也會生長發(fā)育并變大,更容易分辨出來。浸泡較長時間的蠶豆的胚根會首先突破種皮。胚根胚芽子葉將我們的觀察結果記錄到:活動手冊P1種子的結構有什么作用呢?蠶豆種子有兩片子葉,是雙子葉植物。(重點)玉米種子只有一片子葉,是單子葉植物。(了解)發(fā)育成植物的根發(fā)育成植物的莖和葉為種子發(fā)芽提供營養(yǎng)物質起保護作用,保護種子的內部結構(胚)4.觀察更多植物種子的內部結構。三、研討1.不同植物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各有什么不同之處?不同植物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各不相同。2.不同植物種子的內部結構有什么相同之處?種子種皮胚胚芽胚根子葉蠶豆種子菜豆種子胚芽胚根子葉種皮不同植物的種子都包括種皮和胚;胚都包括胚芽、胚根和子葉。3.種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發(fā)育成植物?植物種子的胚會發(fā)育成一株新的植物。胚胚芽胚根子葉發(fā)育成植物的根發(fā)育成植物的莖和葉為種子發(fā)芽提供營養(yǎng)物質四、拓展

標出位置尋找不同植物的種子,做一幅種子貼畫。活動手冊P1隨堂訓練一、判斷題1.2.3.4.二、選擇題三、填圖連線題。胚根胚芽子葉第二單元電路1.電和我們的生活通電后,電器就能工作,為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方便。一、聚焦我們對電有哪些了解?知道哪些有關電的知識?我們是怎樣知道這些知識的?平板電腦吸塵器二、探索

我們對電的認識1.墻壁插座內的電,是發(fā)電廠通過電網(wǎng)輸送到各家各戶的,一旦觸及能引發(fā)事故、致人死所以千萬不能直接觸摸!2.不能用插座中的電做任何實驗!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只用干電池來做實驗。3.不要靠近變壓器以及斷開或裸露的電線。當看到斷開或裸露的電線時要馬上報告家長、老師或有關人員。二、探索

認識電源生活中使用的電都是由電源提供的,像電燈、電視機等是由發(fā)電廠供電;而像手機、石英鐘等則是由電池供電。調查家中使用的電器。這些電器用的電來自哪里?通電后能做什么?三、研討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電,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隨堂訓練一、判斷題二、選擇題三、連線題。第二單元電路2.點亮小燈泡一、聚焦1.打開手電筒的開關,小燈泡就亮了,它是怎樣亮起來的?2.如果有導線和電池,你能讓小燈泡亮起來嗎?用示意圖表達你的想法。閉合的回路二、探索

小燈泡的結構和作用作用發(fā)光隔絕空氣、避免氧化固定燈絲與電源相連接二、探索

干電池的結構和作用1號2號5號7號1、干電池的金屬銅帽端是正極,另一端是負極。2、干電池的種類很多,普通鋅猛干電池的負極是鋅殼。3.干電池的型號也很多,常用的有1號、2號、5號、7號,其中5號和7號干電池是用的最多的。短路:當導線直接與電池的正、負極相連,而沒有經過小燈泡時,就會造成短路。短路時,電池中的電會很快消耗完,并且電池還會在一瞬間發(fā)熱變燙,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實驗中,要避免出現(xiàn)短路。電路的三種連接方式連通、閉合的回路斷開、不閉合的回路三、研討1.展示我們的實驗記錄,交流哪些連接能點亮小燈泡,哪些連接不能點亮小燈泡。√×√√三、研討2.分析那些能點亮小燈泡的連接,你認為電池和小燈泡怎樣連接,小燈泡才能亮起來?通路,小燈泡的兩個接線點分別與正極和負極相連接,形成閉合的回路。3.你認為小燈泡是如何亮起來的?電流通過燈絲,使燈絲發(fā)熱、發(fā)光。隨堂訓練一、判斷題二、選擇題三、填圖連線題。第二單元電路3.簡易電路回顧我們是怎樣點亮小燈泡的,小燈泡和電池的連接點在哪里,電流是如何通過小燈泡的。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電路是由什么組成的。我們能組裝一個電路嗎?一、聚焦用電器電池導線通過是否連接,控制電路。(相當于是開關)二、探索

1.組裝一個電路電池盒燈座連接導線、測試電路組裝我們使用電池盒和燈座把電池和小燈泡固定下來,再進行觀察。在電池盒的兩端各連接一根導線,把電池安裝在電池盒里。用連接電池盒的兩根導線的另一端接觸小燈泡,確定能使小燈泡亮起來。把小燈泡安裝在燈座上,再用導線把它和電池連接起來,使小燈泡亮起來。2.安裝一個開關把開關連接到電路里,觀察開關是怎樣控制電路中電流的通與斷的。不按壓:開關斷開按壓:開關閉合斷開閉合3.畫電路連接圖用電器電池導線開關用電器電池導線開關三、研討1.在電路中,電是持續(xù)流動的,你認為電流動的路徑是怎樣的?把你的想法用箭頭在連接圖中表示出來。電池外部:從電池正極流到電池負極。電池內部:從電池負極流到電池正極極。2.我們已經發(fā)現(xiàn)電路是一個閉合的回路,在電路中哪些電器元件是必備的?如果我們將小燈泡換成小風扇或小電動機,會有什么現(xiàn)象?隨堂訓練一、判斷題二、選擇題第二單元電路4.電路出故障了電流從電池的一端經導線流出,通過小燈泡,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小燈泡就會亮起來。一、聚焦正極(+)負極(﹣)電流方向如果小燈泡不亮,一定是電路出故障了,怎樣找到和排除電路的故障呢?二、探索

如何檢測電路故障電路的故障可能有哪些?如何進行檢測?二、探索

做一個電路檢測器把簡易電路中的開關拆除后,就形成了一個電路檢測器。自檢:每次檢測前,先將兩個檢測頭互相接觸一下,看看小燈泡能否亮起來。檢測小燈泡檢測導線能不能用來檢測家用電器的電路?不能二、探索

每個小組檢測一個有故障的電路,找出故障原因并排除。同時,將“電路故障檢測記錄表”補充完整。將我們的想法進行歸納總結。三、研討交流檢測情況。電路中的哪一部分出了故障,你是怎么知道的?又是怎么排除的?隨堂訓練一、判斷題二、選擇題3.第二單元電路5.里面是怎樣連接的在一個真正的電路中各個部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連接的。如果看不到電路,我們能知道各個部件是怎樣連接的嗎?一、聚焦打不開的線盒內部有導線將接線柱連接起來二、探索

檢測一個打不開的接線盒1.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接線柱之間是通路還是斷路,記錄檢測結果。2.推測接線盒內部是怎樣連接的,說說推測的依據(jù)是什么。小燈泡發(fā)光檢測的接線柱之間是通路小燈泡不發(fā)光檢測的接線柱之間是斷路注意1.檢測電路前,先將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一下,以檢測它能否正常工作。2.為保證檢測的準確性,需檢測兩次。自檢避免偶然性三、研討1.下表是一個接線盒的檢測記錄,你能用示意圖說明接線盒內部是怎樣連接的嗎?說明接線柱2、3、4連接在一起了說明接線柱1與2、3、4均未連接有多種連接方法。三、研討2.如果是5個或6個接線柱的接線盒,怎樣才能毫無遺漏地檢測任意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通斷情況?方法:(1)先選1號接線柱,依次和剩余的接線柱進行連接檢測,如圖中紅色線。(2)再選2號接線柱,依次和除1號以外的其他接線柱進行連接檢測,如圖中綠色線。(3)重復使用這樣的方法,直到全部檢測完畢。檢測順序:1-21-31-41-52-32-42-53-43-54-5以5個接線柱為例。隨堂訓練一、判斷題二、選擇題第二單元電路6.導體和絕緣體在連接電路時,我們?yōu)槭裁匆褜Ь€兩端的塑料包皮剝開?哪些物體容易讓電流通過,哪些物體不容易讓電流通過?一、聚焦塑料包皮不導電二、探索

檢測物體的導電性我們可以借助電路檢測器來檢測物體的導電性。選取身邊的20種物體,用電路檢測器分別檢測它們的導電性,并記錄下來。1.先檢查電路檢測器能否正常工作。2.預測被檢測物體能否使小燈泡亮起來。3.用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物體的兩端,檢測物體的導電性,做好記錄,并與預測進行比較。能使小燈泡亮起來的物體導體不能使小燈泡亮起來的物體絕緣體檢測2次!自檢三、研討1.整理檢測記錄。在檢測的物體中,哪些能使小燈泡亮起來,哪些不能使小燈泡亮起來?我們對物體導電性的預測與實際的檢測結果相同嗎?我們檢測的結果都一樣嗎?鉛筆芯(石墨)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導體2.我們通常將那些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將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在檢測的物體中,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導體金屬回形針、鑰匙、導線的芯、鉛筆芯、鐵釘、金屬紐扣絕緣體橡皮、導線的外皮、木質鉛筆外面的木頭、粉筆、塑料尺、干樹枝3.下圖中這些物品的哪些部分是用導體材料制成的,哪些部分是用絕緣材料制成的?為什么這樣選用材料?電池盒、燈座和開關三者的底座是絕緣材料,作用是避免電流從底座中直接流過導致短路。開關的按鍵和插頭的橡膠部分也是絕緣材料,主要作用是保護人體以防觸電。電池盒、燈座和開關三者的金屬片以及插頭的金屬插腳是導體材料,作用是讓電流流通,構成回路。在潮濕的空氣中或較強電流下,人體、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將成為導體。如果我們觸及了家中使用的電路,電流就會通過人體而危及生命。所以,我們要保護好電器的絕緣部分,不能觸摸導體部分,還要注意不要把水濺到電器上。隨堂訓練一、判斷題1.2.3.4.5.二、選擇題三、連線題。第二單元電路7.電路中的開關生活中,我們能安全、方便地使用各種電器,是因為有一個重要的元件控制著電流的通和斷,這個元件就是______。一、聚焦開關二、探索

觀察小開關導體絕緣體避免電流從底座中直接流過導致短路。觀察開關使用了哪些材料?這些材料有什么作用?:電流流通,構成回路把小開關連接到電路里,觀察開關是怎樣控制電流的通與斷的。開關斷開、電路斷開關閉合、電路通二、探索

觀察生活中常見的開關電燈的開關汽車的開關拉閘開關電鍋二、探索

做個回形針開關把回形針伸開放在木板上,用筆在伸開的回形針兩端各描一個點作為標記。先把一枚圖釘固定在木板的一個描點上,再用圖釘把回形針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另外一個描點上。把回形針開關連接到電路中,看看它能不能控制小燈泡的亮與不亮。三、研討1.回形針開關是怎樣控制電流的通與斷的?接觸通不接觸斷回形針與圖釘接觸情況電流的通與斷通過改變回形針與圖釘?shù)慕佑|情況,來控制電流的通與斷。三、研討2.你還能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做一個小開關嗎?你是怎樣制作的,你的小開關有什么特點?全用導體材料全用絕緣材料必須使用導體材料和絕緣材料四、拓展

制作紅綠燈1.將紅色、綠色玻璃紙分別包在小燈泡外面,并將它們與電池、導線、回形針開關連接起來,做成紅綠燈。試著用我們制作的回形針開關控制這組紅綠燈。2.如果想在紅燈變綠燈、綠燈變紅燈的中間再亮起一盞黃燈,應該怎么辦?在未連接回形針的圖釘旁增加圖釘。將紅綠燈電路的電路連接圖補充完整。隨堂訓練一、判斷題3.夜間,小科上樓時,發(fā)出聲響后樓梯里的燈會亮起來,這說明樓道里裝有聲控開關。()4.一個開關只能控制一個燈泡。()

二、選擇題三、實驗探究題第二單元電路8.模擬安裝照明電路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怎樣連接一個電路,怎樣用開關控制電流的通和斷?,F(xiàn)在你能用學到的知識,模擬安裝一個房間的照明電路嗎?一、聚焦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1.電路連接一般有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兩種連接方式。2.串聯(lián)電路將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首尾相連接,將各用電器串聯(lián)起來組成的電路叫串聯(lián)電路。3.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1)小燈泡串聯(lián)的連接方法會使小燈泡發(fā)光,但小燈泡比只連接一個燈泡時要暗一些。(2)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只有一條路徑。串聯(lián)電路(實物圖)串聯(lián)電路(電路圖)開關控制所有燈泡4.并聯(lián)電路將電子元件首首相接、同時尾尾相連。將各用電器并列組成的電路叫并聯(lián)電路。5.并聯(lián)電路特點(1)小燈泡并聯(lián)的連接方法會使小燈泡發(fā)光,且小燈泡與只連接一個燈泡時基本一樣亮。(2)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有兩條(或多條)流通路徑。串聯(lián)電路(實物圖)串聯(lián)電路(電路圖)控制燈泡1控制燈泡2干路:如果安裝開關,能控制所有燈泡如果將兩個燈泡連接到1節(jié)電池上,更亮的方法是串聯(lián)還是并聯(lián)?并聯(lián)開關控制哪個燈泡?二、探索

模擬安裝照明電路1.小組合作,設計一個房間的照明電路。(1)在紙上畫出房間的平面圖,標出書桌、床、窗戶的位置。(2)房間需安裝兩盞電燈(照明燈和閱讀燈),用由兩個開關分別控制。在房間平面圖上標出電燈、開關的位置。2.班級交流,闡明小組設計的合理性,并傾聽他人意見,修正和優(yōu)化小組的設計方案。3.模擬安裝照明電路。(1)畫出小組設計的電路圖:電池(房間電源)、兩個小燈泡(兩盞電燈)、兩個開關各在什么位置?怎樣組成一個電路?(2)按照電路圖組裝電路。(3)檢測電路。檢查電流能否順利通過小燈泡、開關能否控制小燈泡的亮與滅、是否有使電源短路的錯誤連接。4.與其他小組進行分享。隨堂訓練一、判斷題二、選擇題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1.巖石與土壤的故事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陸地,還包括海洋的底部。陸地上的巖石有的被土壤覆蓋著,有的直接裸露出來。一、聚焦你觀察過巖石和土壤嗎?知道人們?yōu)槭裁匆恢痹趯r石和土壤進行研究嗎?二、探索

1.觀察并描述我們采集到的巖石和土壤。2.說說我們可以從哪里找到巖石和土壤,它們都有什么用途。3.了解巖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它們的形成有的需要幾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在每一塊巖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跡。魔鬼塔魔鬼塔是個龐然大物,聳立在美國懷俄明州的平原上。它是方圓數(shù)十里范圍內的最高點,在晴朗的天氣里,人們能從160公里以外看到它。魔鬼塔雖然高出貝爾富會河369米,但從基座算起,塔高為264米,塔基直徑305米,自下而上逐漸收縮,頂端直徑84米。距今五、六千萬年以前,地心的巖漿上涌到地表,沒有噴出去,冷卻下來成為堅硬的巖漿巖。歷經千百萬年的風吹雨打,無數(shù)次的地層變動和巖漿推擠,周圍柔軟的沉積巖被風化而逐步消失,只留下堅硬的巖漿巖成了魔鬼塔。巖石的化學成分可以告訴我們它們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齡約是45.6億年,就是用這種方法測定的?;貧ぶ斜4娴膶儆诠诺刭|年代的動植物的遺體或痕跡叫化石。巖石中動植物的痕跡表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在喜馬拉雅山發(fā)現(xiàn)了菊石化石、鸚鵡螺化石等海洋生物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海洋。北京自然博物館的生物大廳里,陳列著一具大象的古架,這就是古代黃河象骨骼的化石。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長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裝起來的??矗岸耸侨锥嚅L的大象牙,接著是頭骨和下頜,甚至連很難發(fā)現(xiàn)的舌骨也保存著。在一百多塊腳趾骨中,連三四厘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古代黃河象的骨架能夠這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的發(fā)現(xiàn)史上是很少見的。人們站在骨架前面,似乎看到一頭大象正在昂首闊步向前跑。那么,這頭大象的化石骨架是怎么形成的呢?大約二百萬年前的一天,碧空萬里無云,太陽炙烤著大地,蒿草叢似乎要燃燒起來了。遠處,幾棵櫟樹呆立不動,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鴕鳥走來走去。一條彎彎的小河緩緩地向東南流去,岸邊盛開著一簇簇美麗的鮮花。一群大象,在一頭老年公象的帶領下,撲踏撲踏地從遠處走來了。疲勞和干渴,把它們折磨得有氣無力。一望見前面有一條小河,它們就高興地跑起來。老象跑在前頭,最先來到了河邊,它伸長了鼻子去吸水??墒呛铀艿停鼔虿恢?。它想,要是跨進水里,美美得飽喝一頓,再洗個澡,那有多好哇!于是它又往前走了一步!沒想到它的右腳正好踩在一塊橢圓的石頭上,石頭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腳來不及往回收,一下就踏進河底的淤泥里,深深地陷了進去。又爛又軟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這樣重的老象呢?老象側起身子使勁掙扎,但是越掙扎身子越往下陷。它抬起頭呼救,但是水立即向它的嘴里猛灌進去。緊跟在后邊的象都停住了腳步,驚恐地望著在淤泥里掙扎的老象。它們嚇得顧不上喝水,呆呆地站在岸邊,又毫無辦法……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終于不能再動彈了。日子一天天過去,老象被河水沖積的泥沙掩蓋起來。它的尸體腐爛了,骨骼和大牙慢慢地變成了石頭一樣的東西。黃河象土壤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幾百到數(shù)萬年的時間。整理我們知道的巖石和土壤的知識。三、研討1.你認為巖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點?我們可以從哪里發(fā)現(xiàn)它們?2.我們可以從巖石和土壤中知道什么?3.你知道巖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四、拓展

調查一下當?shù)赜惺裁磶r石,土壤是什么樣的。了解我國的土壤類型我國地域遼闊,土壤多種多樣,其中分布面積較廣的有東北地區(qū)的黑土、華北地區(qū)的褐土、南方地區(qū)的紅壤、西北內陸地區(qū)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隨堂訓練一、判斷題二、選擇題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2.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巖石的種類繁多,它們的性質也多種多樣。讓我們了解一下幾種常見的巖石有什么特征。一、聚焦二、探索

觀察三種常見的巖石標本1.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并描述它們的特征。觀察巖石標本常用的工具有哪些?2.更細致地觀察這三種巖石標本??茖W家在野外觀察巖石時還采用了一些更為細致的觀察方法,對認識巖石的特征很重要。(1)仔細觀察這三種巖石標本是否有紋理、分層,是否有斑點、小孔。花崗巖上有花斑狀斑點。大理巖上常有條紋。(2)用放大鏡觀察這三種巖石標本,它們是由顆粒組成的嗎?顆粒大小一樣嗎?可以看出是由一種物質還是多種物質組成的嗎?巖石是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3)用手分別觸摸這三種巖石標本的表面,感覺是粗糙的還是光滑的?(4)用手電筒分別照射鋁箔包裝紙、地板、黑板和窗戶上的玻璃,再照射每一塊巖石,看看它們的光澤和誰類似?;◢弾r和砂巖都是粗糙的,大理巖稍好一些,但也比較粗糙?;◢弾r:與地板類似砂巖:與黑板類似大理巖:與玻璃類似(5)分別用指甲、銅鑰匙、小刀刻畫巖石,結果會有什么不同?說明什么?不同巖石能否被各種物體刻畫的情況不同,說明不同巖石的硬度不同。礦物的硬度3.將你的觀察結果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巖石觀察記錄表三、研討1.交流我們的觀察結果,花崗巖、砂巖、大理巖各有哪些特征?2.我們如何去觀察、描述一種未知的巖石?四、拓展

分別用小鋼銼在巖石的一角銼出粉末,讓粉末散落在白紙(接顏色深的粉末)或黑紙上(接顏色淺的粉末),觀察巖石的內部物質是否一樣。常見巖石的特征隨堂訓練一、判斷題二、選擇題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3.巖石的組成所有的巖石都是由礦物組成的,有些巖石由多種礦物組成,有些僅由一種礦物組成。研究巖石的一種方法就是尋找?guī)r石中的礦物。礦物是什么樣的?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識別礦物呢?一、聚焦形狀透明顏色和條痕光澤硬度二、探索

觀察花崗巖的組成1.觀察花崗巖的組成。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并對花崗巖的組成進行描述?;◢弾r花崗巖由石英、長石、云母三種礦物組成。二、探索

觀察石英、長石和云母顏色、光澤、硬度、紋理都是重要的線索喲!1.礦物的顏色和條痕。觀察這三種礦物的顏色,然后分別將它們放在白色的無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跡就是礦物的條痕。礦物外表的顏色和條痕的顏色一樣嗎?有的不一樣。鑒別礦物時,條痕的顏色更可靠。因為礦物外表的樣色容易受環(huán)境的影響,而條痕的顏色不易被影響。幾種礦物的條痕顏色石英——白色或近于白色長石——乳白色黑云母——黑色白云母——無色透明或呈淺色石墨——黑色赤鐵礦——櫻紅色自然金——黃色黃鐵礦、黃銅礦——綠黑色方鉛礦——黑色2.礦物的透明度和光澤。(1)對透明度的觀察。觀察透過三種礦物碎片的邊緣,是否能看見其他物體。方法和分類可以通過觀察礦物碎片的邊緣是否能看見其他物體來衡量礦物的透明度。一般把礦物分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種。透明特性反光特性(2)對光澤的觀察。借助其他物體的反光特性,采用比較的方法來觀察、描述這三種礦物的光澤。各種光澤的反光性金屬光澤>玻璃光澤>絲綢光澤>泥土光澤幾種礦物的條痕顏色注意:礦物中會有雜質,所以用不同標本得到的實驗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3.將花崗巖的顆粒分別與這三種礦物進行比較,辨別出這些顆粒中哪些是石英,哪些是長石,哪些是云母。

黑色發(fā)光的顆?!颇笢\色的顆?!L石透明的顆粒——石英3.更多的礦物。礦物有哪些用途?了解更多礦物的特征?;ぎa品鉛筆芯食鹽提煉鉛點豆腐、醫(yī)用三、研討1.對于礦物,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觀察?組成花崗巖的三種礦物具有什么特征?2.對于巖石和礦物,我們有哪些新的認識?3.巖石和礦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四、拓展

采集巖石和礦物得到標本后,可先記下標本的名稱等相關信息,用軟紙或毛巾包好帶回來。如果得到的是不知名的礦物和巖石,可以先記錄下它們的采集地、采集時間等相關信息,并給它們編上號。我們可以根據(jù)前面學到的知識,對照巖石和礦物的標本圖鑒,識別自己采集的標本,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專業(yè)人士。隨堂訓練一、判斷題二、選擇題三、連線題。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4.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搜集巖石和礦物,將它們做成標本保存起來,既能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還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和有趣味的事情。一、聚焦1.采集巖石和礦物、準備的材料。2.給采集到的巖石和礦物編號。3.觀察每一塊已編號的巖石,對照巖石和礦物的標本圖鑒,識別采集到的標本。要擦拭干凈呦!二、探索

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4.為巖石和礦物添加標簽。5.將巖石和礦物按照編號順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內,標簽對應放好。6.展示制作完成的標本并交流。注意:標簽上寫出標本的名稱、采集地和采集者。三、研討1.制作巖石、礦物標本的方法是怎樣的?2.通過制作標本,你對研究巖石和礦物又有哪些新的認識?3.要想制作一盒精美的巖石和礦物標本,你認為該怎樣做?四、拓展

采集更多的巖石和礦物,不斷充實你的標本盒。隨堂訓練一、判斷題二、選擇題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5.巖石、沙和黏土由于太陽、風、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許多大塊的巖石可能碎裂,形成較小的顆粒、沙和黏土。我們在哪里能找到巖石、沙和黏土?它們又有什么不同?一、聚焦二、探索

1.說一說我們從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巖石、沙和黏土。山腳下小溪邊田野2.比較巖石、沙和黏土(1)看:把巖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紙上,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各有什么特征?巖石:體積較大、有很多顆粒組成

沙:顆粒體積較小黏土:顆粒體積最?。?)分別聞一聞巖石、沙和黏土,感覺有什么不同。扇聞聞的方式?巖石:幾乎沒有氣味

沙:幾乎沒有氣味黏土:有泥土味(3)用手觸摸巖石、沙和黏土,感覺有什么不同。巖石:粗糙、堅硬

沙:較粗糙、較硬黏土:有滑膩感、較軟(4)試著分別把潮濕的沙和黏土團成小球,觀察經過多長時間它們能平攤在紙上。

沙:時間短、容易散開黏土:時間場、不易散開黏土的黏性比沙的黏性強(5)用手指分別蘸少量潮濕的沙和土壤,在白紙上涂痕。

沙:涂痕的顏色淺黏土:涂痕的顏色深巖石沙黏土發(fā)現(xiàn)地山腳下小溪邊田野特征看體積大、由很多顆粒組成顆粒較大顆粒最小聞幾乎沒有氣味幾乎沒有氣味有泥土味捻粗糙、堅硬較粗糙、較堅硬有滑膩感、較軟團球——容易散開、黏性弱不易散開、黏性強涂痕——涂痕的顏色淺涂痕的顏色深三、研討1.經過觀察,你知道了巖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2.通過觀察,你推測大自然中的巖石會如何變化?巖石巖石碎裂小石子、沙和黏土風化繼續(xù)風化隨堂訓練一、判斷題二、選擇題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6.觀察土壤土壤對我們人類非常重要,我們吃的許多食物都來自在土壤中生長的植物。土壤里面有什么呢?一、聚焦說說我們對土壤組成的猜測。觸摸過土壤的手一定要洗干凈。二、探索

采集并觀察、描述土壤1.在校園或田野里挖一塊土壤,用塑料袋裝好,帶回教室。2.把土壤倒在一張白紙上,先用肉眼觀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鏡觀察。土壤還是有氣味的呢。我看見了小草和小蟲。有許多捻不碎的小石子和沙。土壤摸起來濕濕的。水3.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簽把土壤顆粒分開,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顆粒的大小,并描述。沙礫沙粉沙黏土逐漸變小又稱小石子,直徑大于2毫米巖石的顆粒放大后的巖石顆粒4.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后靜置,觀察整個過程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并記錄下來。氣泡說明土壤中有空氣動植物殘骸說明土壤中有腐殖質4.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后靜置,觀察整個過程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并記錄下來。上面的顆粒小下面的顆粒大沙礫沙粉沙黏土靜止后分層,從上到下依次為:從上向下,顆粒越來越大。三、研討1.在水倒入土壤的整個實驗過程中,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2.根據(jù)觀察和實驗,你認為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3.你對土壤有哪些新認識?土壤觀察記錄四、拓展

觀察植物生長繁茂的地方,這里的土壤有什么特點?肥沃,含有大量腐殖質濕潤,含有充足的水分疏松,含有充足的空氣隨堂訓練一、判斷題1.2.3.4.5.二、選擇題1.2.3.4.5.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7.比較不同的土壤我們知道了土壤里面有沙礫、沙、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那不同的土壤之間有哪些差別呢?一、聚焦二、探索

下面是成分含量不同的三種土壤,分別給它們標注記號。1號土壤2號土壤3號土壤1.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這三種土壤,比較相同和不同。顆粒較大,摸起來比較硬、扎手。顆粒最小,摸起來非?;仭nw粒大小不均....1號土壤:2號土壤:3號土壤:2.比較這三種土壤的黏性。用手分別團揉潮濕的這三種土壤,看哪一種能夠團成小球。很難團成小球容易團成小球,且小球比較結實較難團成小球,且小球不結實1號土壤:2號土壤:3號土壤:3.比較這三種土壤的滲水性。(1)預測哪種土壤滲出的水最多。(2)將三種土壤分別裝入漏斗,到達同一高度。(3)將等量的水分別緩慢地倒人三個漏斗中。(4)觀察當水流過三種土壤時發(fā)生的現(xiàn)象。1號土壤:2號土壤:3號土壤:

實驗結論滲出的水多,滲水性強滲出的水少,滲水性差滲出的水適中,滲水性適中三、研討1.交流我們的觀察結果,三種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點?1號土壤2號土壤3號土壤觀察到的現(xiàn)象黏性滲水性土壤類型顆粒大顆粒小顆粒大小不均弱強適中強弱適中沙質土黏質土壤土三、研討2.結合觀察實驗結果,說說三種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不同的影響。1號土壤2號土壤3號土壤三、研討比較沙質土、壤土、黏質土土壤類型特點適宜生長的植物沙質土滲水性、透氣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花生、仙人球、葡萄、胡楊等耐旱植物黏性滲水性、透氣性、保水性、保肥能力都較好小麥、玉米等(壤土幾乎適合種植所有植物)滲水性滲水性、透氣性最差,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水稻、荷花、蘆葦?shù)饶蜐持参镫S堂訓練一、判斷題二、選擇題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8.巖石、土壤和我們回顧本單元的學習,我們對巖石和土壤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它們與我們的生活又有哪些密切的聯(lián)系呢?一、聚焦二、探索

1.用圖表表示巖石、礦物和土壤之間的關系。二、探索

2.了解巖石和土壤的用途。巖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用途很廣。(1)看看周圍哪些物品是由巖石和礦物制成的。一些礦物可供我們食用。巖石可以建造雕塑等藝術品。巖石可以鋪設道路。巖石可以建造房屋和橋梁。(2)看看周圍哪些物品是由巖石和礦物制成的。煤是重要的能源礦產。計算機里的許多芯片由硅制成,硅來自石英和其他礦物。二、探索

3.做“我和土壤”的游戲分角色扮演多種植物和動物,表現(xiàn)它們分別能從土壤中獲得什么。我能從土壤中獲得無機鹽等養(yǎng)料和水分。我在土壤里打洞安家,經常在土壤表面上的枯枝落葉中尋找食物。二、探索

4.保護自然資源。巖石和礦物是組成地球的重要資源,也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寶貴資源。人類開采這些資源以后,它們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合理地利用巖石和礦物。人類必須依賴土壤才能生存,因此應該珍惜土壤,保護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費。這些垃圾都是人類傾倒的。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護土壤不被污染?

???

???

???垃圾分類其他垃圾

???三、研討1.通過學習本單元,你對巖石和土壤有哪些新的認識?2.你知道了巖石和土壤的哪些用途?3.舉例說明人們對巖石和土壤的利用與它們的特性有什么關系。4.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巖石和土壤?四、拓展

調查當?shù)赝寥辣晃廴竞屠速M的情況,以及人們對土壤進行保護的措施。根據(jù)調查情況,完成一份調查小報告。隨堂訓練一、判斷題二、選擇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技能與思維能力探究的地位一、科學探究總目標培養(yǎng)能力是獲取科學知識的主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要克服探究的形式化傾向。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抽象、概括、推理、類比等思維方法,發(fā)展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運用科學語言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能力。二、科學探究學段目標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搜集證據(jù)處理信息表達交流反思評價得出結論三、科學探究教學模式比較

探究教學的典型模式

1薩其曼(J.R.Suchman)探究教學模式。薩其曼堅信課堂上要開展探究教學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有一個集中學生注意的焦點,最好是一個能引起學生驚異的事件或現(xiàn)象;

第二,學生享有探索的自由;第三,有一個豐富的容易引起反應的環(huán)境。

運用這種觀點作指導的探究教學模式,一般由一個驚異事件或現(xiàn)象開始教學;接著讓學生對他們所觀察的現(xiàn)象提出“是”或“否”之類的問題,以收集數(shù)據(jù);當學生對觀察結果作出推測性解釋(假設)后,他們進一步通過“是”或“否”之類的提問來檢驗自己的假設。無論在哪一階段提出“是”或“否”的問題,都必須是操作性的,即能用實際經驗或實驗來回答的。2有結構的探究(StructuredInquiry)。有結構的探究是指:探究時給學生提供將要調查研究的問題、解決問題所要使用的方法和材料,但不提供預期結果。學生自己要根據(jù)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概括,發(fā)現(xiàn)某種聯(lián)系,找到問題的答案。研究者們稱此種探究為一級水平的探究活動。有結構的探究和相應的證明活動,又被人們習慣地稱作“食譜式活動”。

3指導型探究(GuidedInquiry)。指導型探究是指:探究活動時只給學生提供要調查研究的問題,有時也提供材料,學生必須自己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概括,弄清楚如何回答探究問題。這種探究被稱為二級水平的探究活動。4自由探究(FreeInquiry)。自由探究是指:在探究活動時學生必須自己獨立完成所有的探究任務,當然也包括形成要調查研究的問題。從許多方面來看,自由探究類似“搞”科學,即科學探究。研究者將這種探究稱為三級水平的探究活動。5學習環(huán)(TheLearningCycle)。學習環(huán)是一種很有影響的科學教學模式,被廣泛地稱作探究教學。盡管它有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其基本程序是:開始是探索階段,讓學生從事各種探索活動,以便從經驗中產生新觀念;接著是引入概念階段,讓學生給前面發(fā)現(xiàn)的觀點或經歷的想法命名;最后是概念的運用階段,讓學生有機會把新觀點運用到不同的背景中去。另一面,成功開展探究教學需要形式思維能力,并非僅對學生而言的,教師也同樣要具備這種能力。森納爾(D.W.Sunal)等人在1985年的研究中提供大量例子,說明教授行為涉及去自我中心化、假設—演繹推理、確定和運用變量、控制變量和邏輯推理等。他們還列出大量證據(jù),表明許多教師完全是在具體操作思維水平上開展探究教學。四.探究過程中的思維能力和技能培養(yǎng)探究過程技能基本:觀察、分類、測量、交流與表達、推斷與預測綜合:變量識別與控制、制作圖表、假設、實驗設計操作要點用什么內容承載,順序(體驗、初學、鞏固、應用)

理解探究不是模式化的線性過程,而是循環(huán)往復、相互交叉的過程。能將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應用于力所能及的探究活動。建立學生某種能力發(fā)展的結構圖就成為評價的基礎觀察是對客觀事物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比較持久的主動知覺。它是以視覺為主,融其它感覺為一體的綜合感知,是知覺的一種高級形式,也是科學研究的重點方法之一。

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分為三個層次:1.運用感官辨別事物的特征(用單一或多種感官直接觀察或間接利用儀器觀察。2.能夠依據(jù)時間順序或空間位置的不同觀察事物的變化。3.能夠依據(jù)對某種概念的認知,有矛盾、有計劃地觀察(選擇觀察的方法、時間、角度、紀錄方法等)。例如:學生觀察能力發(fā)展及評價結構圖

觀察自然觀察實驗觀察形態(tài)與組成觀察性狀觀察過程觀察驗證實驗探究實驗比較和分類學生的比較和分類能力發(fā)展包括下面的幾個層次:用比較的方法(定性或定量)分辨物體的差異(如大小、強弱等);通過比較找出物體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能夠依據(jù)某個屬性把物體分類;能夠根據(jù)標準對物體或事物做分級的分類;能夠根具分類做出檢索表,能夠根據(jù)檢索表查找物體的特征;能夠根據(jù)科學概念,提出分類的標準;能夠用圖表或其他形式表示分類的結果?;镜姆诸惙椒ǎ嚎茖W研究中的分類有很多方法,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分類方法:“順序排列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