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開題報告_第1頁
教育管理開題報告_第2頁
教育管理開題報告_第3頁
教育管理開題報告_第4頁
教育管理開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典word整理文檔,僅參考,雙擊此處可刪除頁眉頁腳。本資料屬于網絡整理,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大學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書論文題目:***中小學校園周邊安全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研究生姓名:指導教師姓名:專業(yè)方向:*******************教育管理教育與體育學院********年級:學籍號碼:*************大學研究生學院2012年8月填本論文選題的國內外研究概況和發(fā)展趨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學校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安全管理工作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特點和情況。特別是對于處于未成年的中小學生,容易成為主要受害者,不僅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帶來了巨大的傷害,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以至于對學生整個家庭都是天塌地陷的致命打擊,而且給社會也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中小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更面臨前沈陽市鐵西區(qū)中小學校園周邊安全管理問題一直困擾著教育局、學校的安全工作管理人不但影響學校的全年考評,而且還會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周邊安全涉及范圍較廣,不是教育部門一家能管理和承目的為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員提供可行的管理方法,而且還呼吁政府相關部門協(xié)調各執(zhí)法部門共同參與,營造和諧、安全的校園周邊環(huán)境。學校安全教育一直是學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教育管理上存在許多漏因此也格外受到教育工和相關學者的重視和為指導學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參考依據(jù)。學校是社會網絡中的個體,處于社會網絡系統(tǒng)之內,周邊安全對校園安全具有根本性影響。在發(fā)展市場經濟的今天,社會環(huán)境決定了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復雜性,這對校園安全造成了威脅,也給學校的安全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新的問題不斷出現(xiàn)。為保證校園的安全穩(wěn)定,相關專家、學者進行了各種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施春軍、吳增軍在《校園周邊環(huán)境對校園安全的影響》一文中,概述了校園周邊環(huán)境對校園安全的影響,并研究出相應對策和措施,如:要建立學校安全防范體系;各地教育部門和各級學校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組織機構來負責學校安全工作;明確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負責人;學校的各級安全制度和措施,要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等,并制定出具體的管理措施。王婷在《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的《校園周邊網吧與校園安全隱患研究》一文中,結合其所在湖南科技大學周邊網吧的經營狀況,分析出校園周邊網吧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和存在的安全隱患,總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網絡安全雖然不是中小學安全管理的重點突出問題,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復雜化,加強學校周邊網吧的安全管理也日益重要。此研究成果也值得作為中小學周邊安全管理的重要參考。李博禹、胡繼偉、周浩在《學校周圍學生小食堂的衛(wèi)生監(jiān)督與管理》一文中,關注到隨著個體經濟發(fā)展,出現(xiàn)在學校周圍的家庭式“小食堂”現(xiàn)象,引發(fā)對其衛(wèi)生狀況、管理制度等問題的擔憂,從而研究出相關的對策和思考。我國專家、學者對學校周邊安全管理的研究呈現(xiàn)角度更細致、分析更深入、研究更實用1等特點,這對筆者進行鐵西區(qū)中小學周邊安全管理調查研究提供了法律依據(jù)和實踐指導。周定平在《當代教育論壇》發(fā)表的《關于我國中小學安全教育的思考》一文中,分析了我國中小學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當前我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從我國中小學安全教育的主體、內容和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議。馮東梅、孫玉娟在《吉林教育》發(fā)表《日本中小學校的安全教育及其啟示》,文中介紹了日本中小學對安全教育的重視及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比較我國在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此文為我國加強中小學安全教育管理提供了適于采納和學習的寶貴經驗。張麗琴在《現(xiàn)代教育科學》發(fā)表的《淺談兒童安全教育》一文中,給“安全教育”以全面科學的定義,分析出我國現(xiàn)階段把安全教育等同于束縛教育的誤區(qū),并提出正確實施安全教育的有效措施。此研究為中小學正確理解和把握安全教育的含義和核心,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落實安全教育的宗旨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jù),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張旺在《美國校園暴力:現(xiàn)狀、成因及措施》一文中、張美英在《象牙塔里的陰影一透視國內校園暴力》一文中對校園暴力進行了定義,作為暴力中了的一種特殊類型,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是指以校園為背景,發(fā)生在校園內外,施加于學校成員(既包括學生又包括老師)的導致身體或心理傷害的行為。其中以發(fā)生在學校內學生相互之間實施的暴力最為普遍。校園暴力是由來已久的國際性話題,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在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出現(xiàn)。校園暴力近年來有不斷升級的勢頭,已經超出了打架斗毆的可控范圍,個別暴力主體正演變?yōu)閹Ш谏鐣再|的團體,出現(xiàn)了敲詐、勒索、搶劫,甚至強奸、兇殺等惡性案件,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我國校園侵害的現(xiàn)狀令人擔憂,逐漸引起法律界、心理學界、教育界的重視。王大偉、余紅梅的《校園警鐘聲聲驚心》通過6000多份問卷調查,了解到校園內學生受侵害的情況,統(tǒng)計結果令人震驚,也發(fā)人深省。有41.2%的學生遭受過威脅和打罵,31.4%的學生被勒索錢財,33.3%以上的學生被偷盜過。全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組長、心理學家王加綿認為,校園暴力具有復雜的社會心理背景,給青少年造成的危害遠不止皮肉的創(chuàng)傷,更嚴重的會造成孩子們的心靈扭曲。校園暴力是整個社會環(huán)境的產物,其產生有一定的復雜背景,不單是學校內部的因素,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不協(xié)調或不盡職也是重要原因。上海市教科院教育法學博士譚曉玉認為,校園暴力是“先天不良”與“后天失調”的混合產物,由于家庭結構或功能不健全、學校教師管教失當、接受大眾傳媒負面影響、結交不良同伴等相互作用的結果。校園暴力的預防必須從家庭、學校、社會等各層面聯(lián)合著手,貫徹學童的生存權和保護權。國外對于突發(fā)事件管理的研究起步比較早,已經有很多成型的經驗和實踐可供我們學習。在國際上,美國和日本對學校突發(fā)事件管理的研究較早,他們的實踐可以為改進我國中小學的突發(fā)事件管理提供參考。世界各國都有類似于校園警務的實踐活動,尤其是美國“零度容忍”的嚴格警務模式和日本教育主導模式較為突出,我國臺灣地區(qū)校園警務也進行了有益的開展。綜上所述,盡管現(xiàn)有的研究專門針對校園及周邊安全管理問題的成果相對較多,也極大2的拓展了本研究的視野、豐富了本研究的理論依據(jù),但缺乏對實際問題的有針對性的分析,特別是在學校門口附近突發(fā)的校園安全管理這個問題上,也是筆者從事中學德育、安全主任時所面對的困擾問題。筆者在整體把握我國校園及周邊安全管理問題現(xiàn)狀的基礎上,以****區(qū)中小學為個案研究,試圖從實踐出發(fā),更好地說明現(xiàn)存問題的成因和分析的基礎上,為建立系統(tǒng)完善的校內外安全管理體系做貢獻,為廣大中小學管理者提供好的建議與對策,為建設家長放心、學生安心、領導舒心的基礎教育學習環(huán)境而努力。三、研究價值和意義(一)理論意義國內外學者對此進行了不少卓有成效的研究,多側重于在宏觀研究或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出一系列制度和政策;或是以某個學?;蚴录橹饕獙ο螅M行個案研究,呼吁《學校安全法》的出臺,但效果不佳。因筆者多年從事學校的德育與安全管理工作,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遇到的案例,選取省會城市某一個區(qū)進行系統(tǒng)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符合各個地區(qū)學校實際情況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制度。(二)實踐價值本課題通過對鐵西區(qū)中小學安全管理的調查研究,尤其側重對學校校園周邊(即學校管理有時難于觸及的危險領域)的安全管理問題,旨在總結寶貴經驗、發(fā)現(xiàn)存在的不足、分析深層原因、提出改進措施,進一步加強鐵西區(qū)中小學校安全管理水平。同時,為我國城市中小學安全管理研究提供真實的依據(jù)和寶貴的經驗,為建立系統(tǒng)完善的校內外安全管理體系做貢獻,為建設家長放心、學生安心、領導舒心的基礎教育學習環(huán)境而努力。本論文選題的基本內容、結構、意義(可加頁)論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闡述選題依據(jù),國內外校園安全問題的研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區(qū)中小學校園及周邊安全管理問題的現(xiàn)狀。二、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概述3(二)***區(qū)中小學校園周邊安全管理現(xiàn)狀調查1.調查方案的設計與實施2.調查結果的統(tǒng)計與分析5.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五、加強***區(qū)中小學校園周邊安全管理的對策與建議(一)校內管理1.轉變應試教育觀念,切實重視校園安全教育2.增設法律常識課,讓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3.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加強“控輟”保學41.政府應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積極協(xié)調構建警、區(qū)、校、家的四級防控聯(lián)動機制2.學校要積極開發(fā)安全管理資源,實現(xiàn)校園安全多元化管理(包括家校合作3.綜治委及政府職能部門多方聯(lián)合,探索校園安全管理長效機制4.借鑒國外經驗,加快制定和頒布實施校園安全法律法規(guī)(國外校園安全教育方面的政策與法規(guī))致謝文獻法也稱歷史文獻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種現(xiàn)存的有關文獻資料,從中選取信息,以達到某種調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決的是如何在浩如煙海的文獻群中選取適用于課通過使用文獻法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國中小學周邊學校安全管理問題研究進展情況,為下一步的論文寫作做好堅實的理論基礎。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又稱個案研究法,它是通過案例的分析與研究,從而揭示某些問題本質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實踐性較強,有很強的代表性。本論文收集了大量校園周邊管理案例,通過案例分析,查找問題及其成因。在科學方法論和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運用問卷、訪談等科學方式,有目的、育現(xiàn)狀的資料,從而獲得關于教育現(xiàn)象等科學事實,并形成關于教育現(xiàn)象的科學認識的一種研究方法。通過對鐵西區(qū)幾所代表性較強的學校進行調查研究,更好地說明現(xiàn)存問題的成因和分析的基礎上,為建立系統(tǒng)完善的校內外安全管理體系做貢獻,為廣大中小學管理者提供好的建議與對策,為建設家長放心、學生安心、領導舒心的基礎教育學習環(huán)境而努力。本論文擬分以下幾個步驟實現(xiàn):1.查閱整理相關文獻;2.初步構思論文基本框架;3.撰寫論文初稿;4.修改、潤色論文。本人具備基礎教育管理經驗9處理時非常棘手。而且學校的師生安全是學校所有工作的重點,具有“一票否決”的地位。此問題已經成為教育、司法等多部門正在研究的熱點課題。51.自身理論高度不夠,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可能存在部分問題闡述不清。將利用半年左右時間大量閱讀安全教育理論書籍和介紹國內外校園安全教育與管理經驗的文章,從而豐富自己的視野。2.校園周邊治安秩序不是學校一個部門能處理和協(xié)調的,在目前社會環(huán)境背景下,政府非常關注各級各類的安全,教育局設立了安全科,尤其是校園設立了治安執(zhí)勤站,但是聘用的保安和協(xié)勤人員的素質不高,待遇不高?,F(xiàn)有的研究工作基礎和條件,選題的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的準備情況(可加頁)圖書資料應列出、論文著作名稱、期刊或出版社名稱、出版時間。至少列舉國內外參考文獻20篇;教科書、工具書不能作為參考文獻;專著等參考書的數(shù)量小于總數(shù)量的三分之一。通過多次與導師探討,在確定研究選題前后,利用渤海大學圖書館、中國優(yōu)秀碩士論文本人從事學校德育和安全管理工作時間較長,有一些管理經驗,遇到的管理案例也較多,為本研究奠定了基礎。二、圖書資料[1]張旺.美國校園暴力:現(xiàn)狀、成因及措施[J].青年研究,2002(11),44[2]張美英.象牙塔里的陰影一透視國內校園暴力[J].科學中國人,2003,(2):23-24[3]王大偉,余紅梅.校園警鐘聲聲驚心[J].人民公安,2004(10):19[4]幻校園暴力與暴力文化的社會學思考—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探究及預防[J].河北公安替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5,5(3):38-42[5]徐本華,李新旺.關于兒童欺負行為研究的思考[J].信陽師范學院院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4(4):27-29[6]李玉蘭.安全意識淡薄:近半中小學安全事故的原因[N].光明日報,2007-3-28(5)[7]尹曉敏.《論學校安全管理的適度原則》[J].現(xiàn)代教育從論.2007,5:47-50.[8]張維平,翁瑩秀.《校園安全法》立法原則性問題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10),19-23.[9].從心理安全角度分析中學校園暴力事件[J].校園心理2009年6月第7卷第3期.[10]郎麗紅.從學校管理人手遏制校園暴力[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2月,第26卷第2期.[11]劉士國,劉彭冰.當前我國校園安全立法若干理論問題研究[J].社會科學6[12]楊堯忠,廖小磊.杜絕校園暴力促進師生和諧[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08(3)[13]杜文龍,林永富.對校園暴力行為的歸因探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8(1).[14]陳婧,陳強昌.欽州學院學報[J].2011年10月,第26卷第5期.[15]董廣明.淺探中小學校園暴力侵害案件的成因及對策[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0,23(6).[16]文霞,文慧.淺析校園暴力中失意人群的疏導與教育[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1).[17]賈秀芬,于敏.青少年犯罪與學校管理[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5(12).[18]張增艷,吳漢松,喻喜志.誰是中小學校園暴力的罪魁禍首[J].湖北教育·時政新聞.2008(11).[19]王道春.西方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對我國的啟示[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1,26(2)[20]譚江迪.校外人員施暴中小學校園及其防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0(10).[21]姚建龍.校園暴力:一個概念的界定[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27(4).[22]王超,馬迎華.校園暴力干預措施的研究進展[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5,26(11).[23]邢益壯.校園及周邊刑事犯罪現(xiàn)狀與防范——以??谑行@及周邊治安狀況為例[J].今日南國.2010年09月(總第169期).[24]黃瑯羚.校園周邊犯罪現(xiàn)象調查及安全防范對策[J].法制與經濟.2011年11月(總第293期).[25]施春軍,吳增軍.校園周邊環(huán)境對校園安全的影響[J].蘇州職業(yè)大學學報.2004-11,第15卷第4期.[26]王婷.校園周邊網吧與校園安全隱患研究[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9,30卷第3期.[27]王道春.中小學校園安全研究———以防范外來暴力犯罪侵害為視角[J].湖南警察學院學報.2011-6,23卷第3期.[28]張璐,蔣善,王衛(wèi)紅.中學校園暴力事件的心理危機干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10).[1]尹遜強.長沙市4一8年級中小學生校園暴力行為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4.[2]劉志學.中小學校園傷害的原因與對策[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12-16.[3]段育鵬.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研究[D].河南:鄭州大學,201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