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補虛藥的學習材料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3c0877a5d5e9b8c8b0f49dab2e439b/783c0877a5d5e9b8c8b0f49dab2e439b1.gif)
![化痰補虛藥的學習材料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3c0877a5d5e9b8c8b0f49dab2e439b/783c0877a5d5e9b8c8b0f49dab2e439b2.gif)
![化痰補虛藥的學習材料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3c0877a5d5e9b8c8b0f49dab2e439b/783c0877a5d5e9b8c8b0f49dab2e439b3.gif)
![化痰補虛藥的學習材料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3c0877a5d5e9b8c8b0f49dab2e439b/783c0877a5d5e9b8c8b0f49dab2e439b4.gif)
![化痰補虛藥的學習材料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3c0877a5d5e9b8c8b0f49dab2e439b/783c0877a5d5e9b8c8b0f49dab2e439b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痰補虛藥的學習材料第1頁/共70頁半夏【來源】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塊莖。
【性味歸經(jīng)】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jīng)。
【功效】
1.燥濕化痰:用于濕痰證。
2.降逆止嘔:用于胃氣上逆嘔吐。
3.消痞散結(jié):心下痞,結(jié)胸,梅核氣,癭瘤痰核等。
4.外用消腫止痛:用于癰疽腫毒及毒蛇咬傷等?!咀⒁狻?.反烏頭。
2.本品性溫燥,對陰虧燥咳,血證,熱痰,燥痰等,均當慎用或忌用。然經(jīng)過配伍熱痰證亦可用之。
第2頁/共70頁【炮制品】內(nèi)服一般宜制過用,制半夏有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半夏曲等,姜半夏長于降逆止嘔;法半夏溫燥之性較強,長于燥濕和胃;清半夏,溫燥之性減,長于化濕痰;半夏曲則有化痰消食之功。
第3頁/共70頁半夏:辛,溫,有毒。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第4頁/共70頁瓜蔞【來源】為葫蘆科植物栝樓和雙邊栝樓的成熟果實。
【性味歸經(jīng)】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jīng)。
【功效】
1.清熱化痰:用于痰熱咳喘。
2.利氣寬胸:用于胸痹、結(jié)胸等。
3.消癰散結(jié):用于肺癰,腸癰,乳癰等。
4.潤腸通便:用于腸燥便秘。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潤而滑腸,脾虛便溏及濕痰,寒痰者忌用。反烏頭。
第5頁/共70頁瓜蔞:甘、微苦,寒。清熱化痰,利氣寬胸,消癰散結(jié),潤腸通便。第6頁/共70頁杏仁
【來源】為薔薇科落葉喬木植物山杏、西伯利亞杏、東北杏或杏的成熟種子。
【性味歸經(jīng)】苦,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jīng)。
【功效】
1.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氣喘。
2.潤腸通便:用于腸燥便秘。
【注意】
本品含苦杏仁甙,分解后產(chǎn)生少量氫氰酸,能抑制咳嗽中樞而起鎮(zhèn)咳平喘作用。用量過大能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
第7頁/共70頁杏仁:苦,微溫。有小毒。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第8頁/共70頁補虛藥虛,正氣虛損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應。表現(xiàn)為臟腑、氣血、陰陽等虧損的證候。
氣虛:元氣不足,臟腑功能減退,表現(xiàn)為頭暈目眩,少氣懶言,倦怠乏力,自汗,舌淡等;血虛:失血過多或血生成不足,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或萎黃,口唇爪甲淡白,心悸失眠,手足發(fā)麻;陰虛:機能虛性亢奮狀態(tài),表現(xiàn)為五心煩熱,骨蒸潮熱,面紅升火,消瘦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陽虛:機能減退,熱量不足,表現(xiàn)為面色晄白,畏寒肢冷,喜靜倦臥,小便清長,下利清谷,脈遲等。第9頁/共70頁補虛藥一、定義凡能補益正氣,增強體質(zhì),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療虛證為主的藥物,稱為補虛藥,亦稱補益藥。二、分類、適應證及代表藥物補氣藥-甘溫、甘平-氣虛證-人參、黃芪補陽藥-甘溫、辛溫-陽虛證-鹿茸、杜仲補血藥-甘溫,滋膩-血虛證-熟地、阿膠補陰藥-甘寒、咸寒-陰虛證-沙參、麥冬三、注意
1.補虛藥原為虛證而設,凡身體健康,并無虛弱表現(xiàn)者,不宜濫用。邪實而正氣未虛者,以祛邪為要,亦不宜用,以免“閉門留寇”。
2.本類藥物多壅滯滋膩易礙胃,故使用時,應注意顧護脾胃,適當配伍行氣開胃、健脾消食藥,以促進運化,即“補而不滯”,使補虛藥能充分發(fā)揮作用。第10頁/共70頁人參【來源】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參的根。
【性味歸經(jīng)】甘、微苦,微溫。歸心、肺、脾經(jīng)。
【功效】
1.大補元氣:氣脫證。
2.補脾益肺:脾肺氣虛證。
3.生津止渴:熱病口渴及消渴等。
4.安神益智:失眠,健忘等?!居梅ㄓ昧俊咳霚珓?~10g,用于急重證,劑量可酌增為15~30g。宜文火另煎兌服。研末吞服,每次1.5~2g。【使用注意】反藜蘆。畏五靈脂。第11頁/共70頁【不同制品及功效】野生者名“山參”,經(jīng)曬干,稱“生曬山參”。野山參補力較大,其中生長年代久遠者,功效最佳,但產(chǎn)量小,價格昂貴,非病情嚴重者,一般不用。栽培者稱“園參”。園參補力稍弱,但藥源較廣,價格較低,故一般多用。產(chǎn)于吉林、遼寧及朝鮮者,補力較優(yōu)。園參的不同制品功效不同。鮮參洗凈后干燥者稱“生曬參”,溫性較小,補氣力亦強,適用于氣陰不足者。蒸制后干燥者稱“紅參”,性偏溫,補氣力強,適用于氣弱陽虛者;焯燙浸糖后干燥者稱“糖參”或“白參”,溫性較小,但補氣力弱;加工斷下的細根稱“參須”。力量較弱。第12頁/共70頁【注意】人參毒性很小。但大量服用,可致中毒,“濫用人參綜合征”,出現(xiàn)玫瑰糠疹、瘙癢、頭痛、眩暈、體溫升高及出血,出血為人參急性中毒的特征。【現(xiàn)代研究】人參根含多種人參皂甙。有抗休克,抗疲勞,降低血糖,促進蛋白質(zhì)RNA,DNA的生物合成,調(diào)節(jié)膽固醇代謝,促進造血系統(tǒng)的功能,減輕輻射對造血系統(tǒng)的損害等作用。能增加機體免疫功能。能增強性腺機能,有促性腺激素樣作用。此外,尚有抗過敏、抗利尿及抗癌等作用。第13頁/共70頁人參:甘、微苦,微溫。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第14頁/共70頁西
洋
參
【來源】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洋參的根。
【性味歸經(jīng)】甘、微苦,寒。歸心、肺、腎經(jīng)。
【功效】補氣養(yǎng)陰,清火生津。
用于陰虛火旺的喘咳痰血、熱病氣陰兩傷,煩倦,口渴。及津液虧虛,口舌干燥等。
【比較】“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補氣力不及人參,但有補陰作用,放化療患者、糖尿病人多選用,陰虛內(nèi)熱者尤宜。
第15頁/共70頁西洋參:甘、微苦,寒。補氣養(yǎng)陰,清火生津。第16頁/共70頁黃芪
【來源】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
【性味歸經(jīng)】甘,微溫。歸脾、肺經(jīng)。
【功效】
1.補氣升陽:脾胃氣虛及中氣下陷諸證。
2.益衛(wèi)固表:表虛自汗,氣虛外感諸證。
3.利水消腫:氣虛水停的浮腫,小便不利。
4.托瘡生?。耗摮刹粷⒒驖⒕貌粩俊?/p>
【現(xiàn)代研究】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利尿、抗衰老、保肝、降壓作用。
第17頁/共70頁黃芪:甘,微溫。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第18頁/共70頁白術(shù)
【來源】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術(shù)的根莖。
【性味歸經(jīng)】苦、甘,溫。歸脾、胃經(jīng)。
【功效】
1.補氣健脾:脾胃氣虛證。
2.燥濕利水:痰飲,水腫,小便不利。
3.止汗:氣虛自汗。
4.安胎:脾虛氣弱,胎動不安。
【臨床應用】近年發(fā)現(xiàn)重用生白術(shù)有運脾潤燥通便之效,單用水煎服即效(60~120g)。
第19頁/共70頁白術(shù):苦、甘,溫。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第20頁/共70頁甘草
【來源】為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莖。
【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
【功效】
1.益氣補中:心、脾氣虛。
2.清熱解毒: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及藥物,食物中毒等。
3.祛痰止咳:痰多咳嗽。
4.緩急止痛:脘腹及四肢攣急作痛。
5.調(diào)和藥性:緩和烈性或減輕毒副作用,又可調(diào)和脾胃。
【炮制品】清熱解毒宜生用;補中緩急宜炙用。
【注意】1.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2.久服較大劑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腫、血壓升高、鈉潴留、血鉀降低、四肢無力、痙攣麻木、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故各種水腫、腎病、高血壓、心衰患者均不宜服。第21頁/共70頁甘草:甘,平。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藥性。第22頁/共70頁當歸【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
【性味歸經(jīng)】甘、辛,溫。歸肝、心、脾經(jīng)。
【功效】
1.補血活血:血虛證,婦科經(jīng)產(chǎn)諸證,如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腹痛等癥
2.
止痛: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癰腫痛
3.
潤腸:血虛腸燥便秘?!咀⒁狻勘酒肺陡驶c,故濕盛中滿,大便溏泄者忌用。
【現(xiàn)代研究】含揮發(fā)油及阿魏酸等。對子宮呈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有抗凝和抗血栓作用,抗心肌缺血,保肝降脂作,鎮(zhèn)靜、鎮(zhèn)痛、抗炎、抗缺氧、抗輻射損傷及抗瘤、抗菌作用。第23頁/共70頁當歸:甘、辛,溫。補血活血,止痛,潤腸。第24頁/共70頁熟地黃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地黃根的炮制加工品(加黃酒拌蒸至內(nèi)外色黑、油潤,或直接蒸至黑潤而成)。
【性味歸經(jīng)】甘,微溫。歸肝、腎經(jīng)。
【功效】
1.補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等癥。
2.滋陰益精:腎陰不足的腰膝酸軟、眩暈耳鳴、潮熱骨蒸、盜汗、遺精、消渴等。
【注意】本品滋膩之性較甚,易助濕壅氣,防礙消化。凡氣滯痰多、濕盛苔膩、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者忌服。
第25頁/共70頁生地:甘、苦,寒。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熟地:甘,微溫。補血,滋陰。第26頁/共70頁何首烏【來源】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塊根。
【性味歸經(jīng)】苦、甘、澀,微溫,歸肝、心、腎經(jīng)。
【功效】
1.補肝腎,益精血:肝腎虧虛,須發(fā)早白。
2.通便解毒:血虛便秘,瘰疬瘡癰。
3.截瘧:體虛久瘧?!居梅ā垦a益精血用制首烏,通便解毒用生首烏。
第27頁/共70頁何首烏:苦、甘、澀,微溫。
制用補肝腎,益精血,生用潤腸通便,解毒。
第28頁/共70頁阿膠
【來源】為馬科動物驢的皮經(jīng)煎煮、濃縮制成的固體膠。
【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肺、肝、腎經(jīng)。
【功效】
1.補血:用于血虛證。
2.止血:用于多種出血證。
3.滋陰潤燥:用于陰虛證及燥證。
【用法】入湯劑烊化沖服(或開水或黃酒化服),止血常用阿膠珠,可以同煎。
【注意】本品性滋膩,有礙消化,胃弱便溏者慎用第29頁/共70頁阿膠:甘,平。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第30頁/共70頁北沙參【來源】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
【性味歸經(jīng)】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jīng)。
【功效】
1.養(yǎng)陰清肺:肺陰虛的肺熱燥咳。
2.益胃生津:胃陰虛證。
【注意】反藜蘆。【附】南沙參:為桔??浦参镙喨~沙參或杏葉沙參的根。南北沙參性味、功效基本相似,不同在于北沙參養(yǎng)陰作用較好,而無化痰之功;南沙參養(yǎng)陰力稍弱而兼有化痰作用。第31頁/共70頁北沙參:甘、微苦,微寒。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第32頁/共70頁南沙參:甘,微寒。養(yǎng)陰清肺化痰,益胃生津第33頁/共70頁麥
冬
【來源】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麥冬的塊根。
【性味歸經(jīng)】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jīng)。
【功效】
1、養(yǎng)陰潤肺:用于肺陰虛證。
2、益胃生津:用于胃陰虛或熱傷胃陰。
3、清心除煩:用于心陰虛及溫病熱邪擾及心營,心煩不眠,舌絳而干等?!狙芯繎谩磕芴岣吣腿毖跄芰Γ黾庸诿}流量,對心肌缺血有明顯保護作用,有抗心律失常和擴張外周血管作用,現(xiàn)常用于冠心病的治療。第34頁/共70頁麥冬:甘、微苦,微寒。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第35頁/共70頁枸杞子
【來源】為茄科植物寧夏柯杞的成熟果實。
【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肝、腎經(jīng)。
【功效】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于肝腎不足,腰酸遺精,及頭暈目眩,視力減退,內(nèi)障目昏,消渴等。
【藥理研究】具有增強免疫作用,對造血功能有促進作用,還能抗衰老、抗突變、抗腫瘤、保肝及降血糖、降血壓、降膽固醇等。
第36頁/共70頁枸杞子:甘,平。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第37頁/共70頁鹿茸
【來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頭上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性味歸經(jīng)】甘、咸,溫。歸腎、肝經(jīng)。
【功效】
1.補腎陽,益精血:腎陽不足,精血虧虛證。陽萎早泄,宮寒不孕,崩漏不止,帶下過多。
2.強筋骨:筋骨萎軟,小兒發(fā)育不良。
3.托瘡毒:瘡瘍久潰不斂,陰疽內(nèi)陷不起。
【用量用法】研細末沖服,1—2g。【注意】1.服用本品宜從小量開始,緩緩增加。
2.凡陰虛陽亢者,忌服。
第38頁/共70頁鹿茸:甘、咸,溫。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托瘡毒。第39頁/共70頁鎮(zhèn)痙藥一、定義凡以平肝潛陽,息風止痙為主要作用,主治肝陽上亢或肝風內(nèi)動病證的藥物,稱鎮(zhèn)痙藥,又稱平肝息風藥。二、性能、功效、分類及適應證本章藥物皆入肝經(jīng),其藥性多偏寒涼,少數(shù)藥偏溫燥。多為介類、昆蟲等動物藥及礦物藥,具有平肝潛陽、息風止痙及鎮(zhèn)靜安神等作用。平抑肝陽藥-平肝陽-肝陽上亢證-頭痛、眩暈、急燥易怒息風止痙藥-息內(nèi)風-肝風內(nèi)動證-抽搐、驚厥肝陽化風——中風、癲癇熱極生風——溫熱病、驚風陰虛生風——溫病后期陰液耗傷生風
第40頁/共70頁三、使用注意1.應用鎮(zhèn)痙藥時,須根據(jù)病因、病機及兼證的不同,進行相應的配伍。如配伍滋養(yǎng)腎陰之品,或配伍清熱瀉火藥物。兼竅閉神昏者,當配伍開竅醒神藥物;兼失眠多夢、心神不寧者,當配伍安神藥物。2.本類藥物有性偏寒涼或性偏溫燥之不同,故應區(qū)別使用。性偏寒涼的,對脾虛慢驚,則非所宜;如性偏溫燥的,血虛陰虧者,又當慎用。
第41頁/共70頁羚
羊
角
【來源】為??苿游镔惣恿缪虻慕恰?/p>
【性味歸經(jīng)】咸,寒。歸肝、心經(jīng)。
【功效】
1.平肝息風
用于肝風內(nèi)動,驚癇抽搐。
2.平肝潛陽
用于肝陽上亢,頭暈目眩。
3.清肝明目
用于肝火上炎,目赤頭痛。
4.清熱解毒
用于溫熱病壯熱神昏,熱毒發(fā)斑。
【用法用量】煎服,1—3g。單煎2小時以上,取汁服。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第42頁/共70頁羚羊角:咸,寒。平肝息風,平肝潛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第43頁/共70頁天
麻
【來源】為蘭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塊莖?!拘晕稓w經(jīng)】甘,平。歸肝經(jīng)?!竟πА?/p>
1.息風止痙:用于肝風內(nèi)動,驚癇抽搐。
2.平抑肝陽:用于眩暈,頭痛。
3.通絡止痛:用于肢麻痙攣抽搐,風濕痹痛?!粳F(xiàn)代研究】天麻必須與密環(huán)菌共生,其生長繁殖過程中與密環(huán)菌結(jié)成極密切的營養(yǎng)關系。近年研究證明,密環(huán)菌的固體培養(yǎng)物質(zhì)具有與天麻相似的藥理作用和臨床療效。故密環(huán)菌可代天麻藥用,密環(huán)菌片等已應用于臨床。
第44頁/共70頁天麻:甘,平。息風止痙,平抑肝陽,通絡止痛。第45頁/共70頁全
蝎
【來源】為鉗蝎科動物東亞鉗蝎的干燥體。【別名】全蟲
【性味歸經(jīng)】辛,平。有毒。歸肝經(jīng)。
【功效】
1、息風止痙:用于痙攣抽搐。
2、通絡解毒:用于風濕頑痹、偏正頭痛。【用量用法】煎服,1—3g,研末吞服,每次0.5—1g?!臼褂米⒁狻?/p>
1、本品有毒,用量不宜過大。
2、本品性善走竄,孕婦慎用。第46頁/共70頁全蝎:辛,平。息風止痙,通絡解毒。第47頁/共70頁地
龍
【來源】為巨蚓科動物參環(huán)毛蚓或縞蚯蚓的全蟲體。
【性味歸經(jīng)】咸,寒。歸肝,脾、膀胱經(jīng)。
【功效】
1、清熱息風:高熱所致的狂躁,驚風抽搐,癲癇等癥。
2、通絡:用于痹證及半身不遂。
3、平喘:用于肺熱哮喘。
4、利尿:小便不利或尿閉不通。【用法用量】煎服,5—15g。鮮品10—20g。研末吞服,每次1—2g。
第48頁/共70頁地龍:咸,寒。清熱息風,通絡,平喘,利尿。第49頁/共70頁安神藥一、定義凡以安定神志為主要作用,用治心神不安病證的藥物,稱為安神藥。二、分類、功效及適應證安神藥主要用于心神不安諸證。如心悸怔忡、心煩失眠、健忘、多夢及驚風、癲癇、癲狂等證。心神實證-重鎮(zhèn)安神藥-質(zhì)重沉降-朱砂,磁石。不安虛證-養(yǎng)心安神藥-質(zhì)潤滋養(yǎng)-酸棗仁,柏子仁,遠志。三、使用注意1.本類藥物是屬于對癥治標之品,故只宜暫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并適當配伍,做到標本緩急全面考慮。
2、礦石類安神藥,如做丸、散服,易傷脾胃,故不宜長期服用,并須酌情配伍養(yǎng)胃健脾藥同用。部分藥物具有毒性(朱砂),更須慎用,以防中毒。
第50頁/共70頁酸
棗
仁
【來源】為鼠李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酸棗的成熟種子?!拘晕稓w經(jīng)】甘、酸,平。歸心、肝、膽經(jīng)?!竟πА?/p>
1.養(yǎng)心安神:陰血虛,心失所養(yǎng)之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癥。
2.斂汗:用于體虛多汗(自汗、盜汗)。第51頁/共70頁酸棗仁:甘、酸,平。養(yǎng)心安神,斂汗。第52頁/共70頁開竅藥一、定義:凡具辛香走竄之性,以開竅醒神為主要作用,能使昏迷者神志蘇醒的藥物,稱為開竅藥。二、性能、功效和適應證:開竅藥味辛、芳香,善于走竄,皆入心經(jīng),有通關開竅,啟閉醒神的作用。主要治療邪蒙清竅,神明內(nèi)閉,以致神志昏迷。神昏脫證(虛):多見昏迷而冷汗、肢涼、口開,手撒,脈微欲絕。治當回陽救逆或補氣固脫閉證(實):多見昏迷而口噤、手握、脈來有力。治當開竅醒神寒閉-昏迷伴面青,身涼,苔白、脈遲等寒象熱閉-昏迷伴面赤、身熱、苔黃,脈數(shù)等熱象第53頁/共70頁三、使用注意1.開竅藥辛香走竄,為救急、治標之品,且能耗傷正氣,故只宜暫用,不可久服。2.本類藥物氣味辛香,其有效成分易于揮發(fā),內(nèi)服多不宜入煎劑,只入丸劑、散劑服用。第54頁/共70頁麝
香
【來源】為鹿科動物林麝、馬麝或原麝成熟雄體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性味歸經(jīng)】辛,溫。歸心、脾經(jīng)?!竟πА?/p>
1、開竅醒神:用于閉證神昏。為醒神回蘇的首要藥物
2、活血散結(jié):用于瘡瘍腫毒,咽喉腫痛,血瘀經(jīng)閉,癥瘕。
3、止痛:用于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等證。
4、催產(chǎn)下胎:用于難產(chǎn),死胎,胞衣不下?!居昧坑梅ā?.1-0.15克。入丸、散劑,不入煎劑。【注意】
孕婦忌用。本品對妊娠子宮呈明顯興奮作用。第55頁/共70頁麝香:辛,溫。開竅醒神,活血散結(jié),止痛,催產(chǎn)下胎。第56頁/共70頁消食藥一、定義凡能消積導滯、促進消化,消除飲食積滯的藥物,稱為消食藥。又叫消導藥。二、性能、功效及適應證消食藥多味甘性平,主歸脾胃二經(jīng),具有消化飲食積滯、健運脾胃,開胃和中之功效。主要用治宿食不消、飲食積滯所引起的脘腹脹滿、噯腐吞酸、惡心嘔吐、不思飲食、大便失常,以及脾胃虛弱的消化不良證。三、使用注意使用本類藥物,應根據(jù)不同的病情予以適當配伍。食積內(nèi)停,多阻塞氣機,故常配伍理氣之藥;若氣機阻塞,郁而化熱者,當配伍苦寒輕下之藥以瀉熱導滯;脾胃虛弱,運化無力者,須配健脾益胃藥以標本兼顧、消補并用。第57頁/共70頁山
楂
【來源】為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山里紅、山楂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實。
【性味歸經(jīng)】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jīng)。【功效】
1.消食化積:肉食積滯證。
2.行氣散瘀:瀉痢腹痛,疝氣痛,瘀阻胸腹痛、痛經(jīng)、?!居昧坑梅ā考宸?0—15g,大劑量30g。生山楂用于消食散瘀,焦山楂用于止瀉止痢。
【現(xiàn)代研究】山楂有強心、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脈血流量、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血脂及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等作用,現(xiàn)代單用本品制劑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病、高血脂癥,均有較好的療效。
第58頁/共70頁山楂:酸、甘,微溫。消食化積,消食止瀉,活血散瘀。第59頁/共70頁收澀藥一、定義凡以收斂固澀為主要作用,治療滑脫病證的藥物,稱為收澀藥,又稱固澀藥。二、性能、功效、分類及適應證本類藥物味多酸澀,主入肺、脾、腎,大腸經(jīng)。固表止汗藥-固表止汗-自汗、盜汗斂肺澀腸藥-斂肺止咳,澀腸止瀉-久咳虛喘,久瀉、久痢固精縮尿止帶藥-固精縮尿、收斂止血,固崩止帶-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不止。三、使用注意
1、滑脫病證的根本原因是正氣虛損。故應用收澀藥治療仍屬于治病之標。為此臨床應用本類藥,須與相應的補益藥配伍同用,以標本同治。
2、本類藥物酸澀收斂,有斂邪之弊。凡表邪未解,或瀉痢、咳嗽初起時,均不宜用,以免留邪。第60頁/共70頁五味子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實?!拘晕稓w經(jīng)】酸,甘,溫。歸肺、心、腎經(jīng)?!竟πА?/p>
1.收斂固澀:久咳虛喘,自汗,盜汗,遺精、滑精及久瀉不止。
2.益氣生津:熱傷氣陰,汗多口渴及消渴。
3.寧心安神:心悸,失眠,多夢。【現(xiàn)代研究】有利膽作用,能降低血清轉(zhuǎn)氨酶,對肝細胞有保護作用?,F(xiàn)用于治療慢性肝炎。另有鎮(zhèn)咳祛痰,降壓,抑菌及適應原樣作用。對大腦皮層有興奮和抑制過程均有影響。第61頁/共70頁五味子:酸,甘,溫。收斂固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政務(含公共服務)服務平臺項目建設方案X
- 未來教育領域中如何利用移動支付進行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共享研究
- 環(huán)境保護教育推廣與實踐
- 國慶節(jié)團隊旅行活動方案
- 環(huán)境藝術(shù)設計中的視覺體驗與審美需求
- 生態(tài)環(huán)保理念在辦公空間的設計實踐
- 環(huán)保材料在環(huán)境藝術(shù)設計中的應用前景
- 生活用紙的創(chuàng)新設計與實踐案例分享
- 《2 顏色填充和橡皮擦工具》(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吉美版
- 2023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四章 光現(xiàn)象第5節(jié) 光的色散說課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年初中語文:春晚觀后感三篇
- Unit 7 第3課時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c)(導學案)-【上好課】2022-2023學年八年級英語下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新目標Go For It!)
- 2025年上半年長沙市公安局招考警務輔助人員(500名)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解讀講座
- 2025河北邯鄲世紀建設投資集團招聘專業(yè)技術(shù)人才3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慈溪高一期末數(shù)學試卷
- 《基于新課程標準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價研究》
- 省級產(chǎn)業(yè)園區(qū)基礎設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東方航空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微生物燃料電池MF》課件
- 貴州省黔東南州2024年七年級上學期數(shù)學期末考試試卷【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