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4_第1頁
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4_第2頁
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4_第3頁
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4_第4頁
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67頁。(優(yōu)選)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當前2頁,總共67頁。二、細菌的基本形態(tài)與排列狀態(tài)⊕細菌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桿菌螺旋狀菌當前3頁,總共67頁。

菌體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根據細胞分裂的方向及分裂后的各子細胞的空間排列狀態(tài)不同,可將球菌分為以下幾種:單球菌、雙球菌、鏈球菌、四聯球菌、八疊球菌、葡萄球菌等。

(一)球菌(coccus)及其排列狀態(tài)當前4頁,總共67頁。1.單球菌(coccus)細胞分裂沿一個平面進行,新個體分散而單獨存在。當前5頁,總共67頁。2.雙球菌(diplococcus)細胞沿一個平面分裂,新個體成對排列。

當前6頁,總共67頁。3.鏈球菌(coccus)細胞沿一個平面進行分裂,新個體不但可保持成對的樣子,并可連成鏈狀。當前7頁,總共67頁。4.四聯球菌(tetracoccus)細胞分裂是沿兩個相垂直的平面進行,分裂后每四個細胞特征性地連在一起,呈田字形。

當前8頁,總共67頁。5.八疊球菌(sarcina)細胞按三個互相垂直的平面進行分裂后,每八個球菌特征性地連在一起成立方體形。

當前9頁,總共67頁。6.葡萄球菌(streptococcus)

細胞無定向分裂,多個新個體形成一個不規(guī)則的群體,猶如一串葡萄。當前10頁,總共67頁。(二)桿菌(bacillus)及其排列狀態(tài)桿菌是細菌中種類最多的類型,因菌種不同,菌體細胞的長短、粗細等都有所差異。桿菌的形態(tài):短桿狀、長桿狀、棒桿狀、梭狀桿狀、月亮狀、竹節(jié)狀等;按桿菌細胞繁殖后的排列方式則有鏈狀、柵狀、“八”字狀等。當前11頁,總共67頁。桿菌(bacillus):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雙桿菌鏈桿菌當前12頁,總共67頁。桿菌(bacillus):大小及排列方式不同炭疽桿菌3-10μm大腸桿菌2-3μm當前13頁,總共67頁。(三)螺旋菌(spirilla)弧菌(vibrio):螺旋不滿一圈,菌體呈弧形或逗號形

例霍亂弧菌、逗號弧菌

螺旋菌(spirillum):螺旋滿2-6環(huán),螺旋狀,例干酪螺菌

弧菌螺菌當前14頁,總共67頁。三、細菌的異常形態(tài)結核桿菌的正常形態(tài)結核桿菌的異常形態(tài)當前15頁,總共67頁。菌落:單個細菌在適當的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或內部,經過一段時間培養(yǎng)后,生長繁殖出數量巨大的菌體,形成肉眼可見、有一定形態(tài)的群體??捎糜诩毦姆蛛x、純化、計數和鑒定。平板培養(yǎng)四、細菌的群體形態(tài)菌苔:各“菌落”相互連接形成一片。當前16頁,總共67頁。第二節(jié)細菌的結構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體特殊結構莢膜、S層、鞭毛、菌毛、芽胞當前17頁,總共67頁。細菌細胞結構當前18頁,總共67頁。一、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質當前19頁,總共67頁。(一)細胞壁(cellwall)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革蘭氏染色

細胞壁是位于菌體的最外層,內側緊貼細胞膜的一層無色透明,堅韌而有彈性的結構。(高滲——特殊染色、電鏡)當前20頁,總共67頁。1.細菌細胞壁的結構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組成壁磷壁酸

肽聚糖脂磷壁酸

陽性菌特有當前21頁,總共67頁。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外膜(外壁層):

位于肽聚糖層的外部。脂多糖

外膜蛋白

磷脂內壁層(周質間隙):緊貼胞膜,僅由1—2層肽聚糖分子構成。微孔蛋白微孔蛋白脂蛋白磷脂微孔蛋白當前22頁,總共67頁。

2.細胞壁的化學組成革蘭氏陽性細菌與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成分比較革蘭氏陽性革蘭氏陰性厚度厚15-80nm薄10-15nm肽聚糖多40%-95%少10%-20%脂類少1%-4%多11%-22%磷壁酸有無外膜無有脂蛋白無有脂多糖無有當前23頁,總共67頁。細胞壁的基本骨架——肽聚糖是由N—乙酰胞壁酸(NAM)和N—乙酰葡糖胺(NAG)經β-1,4糖苷鍵連接間隔排列形成的多糖支架。在NAM分子上連接四肽側鏈,肽鏈之間由肽橋或聯系起來,組成一個機械性很強的網狀結構。

(1)肽聚糖(peptidoglycan)當前24頁,總共67頁。革蘭陽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側鏈、五肽交聯橋青霉素作用點溶菌酶作用點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當前25頁,總共67頁。革蘭陰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側鏈當前26頁,總共67頁。壁磷壁酸(含量多,通過共價鍵與肽聚糖分子結合,并延伸到肽聚糖分子表面)

膜磷壁酸(與細菌細胞膜的脂類結合)(2)磷壁酸(teichoicacid)當前27頁,總共67頁。磷壁酸的功能①形成表面抗原決定簇的主要成分;②提高膜結合酶的能力(使細胞壁形成負電荷環(huán)境,以利于吸附鎂離子,維持酶活);③保證革蘭氏陽性致病菌(如A族鏈球菌)與其寄主間的粘連;④構成噬菌體的吸附位點。

當前28頁,總共67頁。(3)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LPS)側鏈多糖(有種型特異性)核心多糖(有屬特異性)類脂A(無種屬特異性,內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當前29頁,總共67頁。脂多糖的功能(1)能夠吸附鈣離子、鎂離子等陽離子;(2)為噬菌體提供特異的吸附受體當前30頁,總共67頁。(4)外膜蛋白(OMP)噬菌體吸附的受體微孔蛋白脂蛋白分子篩作用與細菌黏附和特定物質攝取有關使肽聚糖與外膜層牢固連接參與營養(yǎng)物質轉運當前31頁,總共67頁。維持菌體固有的形態(tài)保護細菌抵抗不利環(huán)境參與菌體內外的物質交換菌體表面帶有多種抗原分子,可誘發(fā)機體的免疫應答。3.細胞壁的功能當前32頁,總共67頁。細菌細胞壁缺陷型或L型(bacterialLform):細胞壁受損后仍能生長和分裂的細菌。在一般環(huán)境中不能耐受菌體內的高滲透壓而將會漲破死亡。在高滲環(huán)境下,仍可存活。革蘭陽性菌細胞壁缺失后,原生質僅被一層細胞膜包住——原生質體(protoplast)。革蘭陰性菌肽聚糖層受損后尚有外膜保護——原生質球(spheroplast)。4.細菌細胞壁缺陷型(細菌L型)當前33頁,總共67頁。

細菌L型呈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著色不勻,無論其原為革蘭陽性或陰性菌,形成L型大多染成革蘭陰性。(1)形態(tài)和染色性臨床分離葡萄球菌L型葡萄球菌L型回復后當前34頁,總共67頁。細菌L型生長緩慢,營養(yǎng)要求高,必須用高滲的培養(yǎng)基。細菌L型在高滲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后形成三種類型的菌落。(2)培養(yǎng)特性和菌落形態(tài)

絲狀菌落

顆粒型菌落

油煎蛋樣菌落(典型L型菌落)當前35頁,總共67頁。革蘭氏染色法是細菌細胞的復合染色法,由丹麥醫(yī)生HansChristianGram于1884年創(chuàng)立。5.革蘭氏(Grams’)染色GramStainGramPositiveGramNegative當前36頁,總共67頁。革蘭氏陽性

革蘭氏陰性不同細菌的革蘭氏染色特點當前37頁,總共67頁。革蘭氏染色法原理

基本步驟:

(1)結晶紫初染

(2)碘液媒染

(3)95%乙醇脫色

(4)沙黃復染

G+菌:肽聚糖含量高,交聯度大,當乙醇脫色時,肽聚糖因脫水而孔徑縮小,故結晶紫-碘復合物被阻留在細胞內,細胞仍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層薄,交聯松散,乙醇脫色不能使其結構收縮,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將脂溶解,縫隙加大,酒精將細胞脫色,細胞無色,沙黃復染后呈紅色。

陰性陽性當前38頁,總共67頁。

(二)細胞膜(cellmembrane)

細胞膜液態(tài)鑲嵌模型細菌細胞膜的結構與真核細胞者基本相同,由磷脂和多種蛋白質組成,但不含膽固醇。細菌細胞膜的功能與真核細胞者類似,主要有物質轉運、生物合成和呼吸等作用。當前39頁,總共67頁。間體:是部分細胞膜內陷、折疊、卷曲形成的囊狀物,多見于革蘭陽性菌。其功能類似于真核細胞的線粒體。(三)間體(mesosome)間體當前40頁,總共67頁。(四)核體(nuclearbody)細菌不具有成形的核,無核膜、核仁,遺傳物質稱為核質或擬核。功能是負載遺傳信息。

核質由單一密閉環(huán)狀DNA分子反復回旋卷曲盤繞組成松散網狀結構。核體當前41頁,總共67頁。

細胞質:細菌細胞膜內包裹的、除核體以外的所有物質,是一種無色、透明、均質的膠體,基本成分為水、蛋白質、脂類、多糖、核糖核酸及無機鹽類等,是細菌進行營養(yǎng)物質代謝及合成核酸和蛋白質的場所。含有各種酶系統(tǒng)、核糖體、質粒、包含物等。(五)細胞質(cytoplasm)當前42頁,總共67頁。⒈核糖體(ribosome)

是分散在細胞質中的顆粒狀結構,由核糖體核酸(占2/3)和蛋白質(占1/3)組成。沉降系數:70s,由50s大亞基和30s小亞基構成。功能:是細胞合成蛋白質的機構。當前43頁,總共67頁。2.質粒(plasmids)

細菌染色體外的共價閉合環(huán)狀雙鏈DNA分子??刂萍毦承┨囟ǖ倪z傳特性。

核體質粒當前44頁,總共67頁。3.內含物(inclusion)

貯存營養(yǎng)物質和其他物質的顆粒樣結構,有脂肪滴、糖原、異染顆粒等。脂肪滴氣泡異染顆粒當前45頁,總共67頁。二、特殊結構莢膜S層鞭毛菌毛芽孢當前46頁,總共67頁。(一)莢膜(capsule)

莢膜:某些細菌在其細胞壁外包繞一層黏液性物質,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響細胞的生命活動。肺炎鏈球菌莢膜莢膜當前47頁,總共67頁。(大)莢膜:粘液狀物質具有一定外形,相對穩(wěn)定地附著在細胞壁外,厚度>0.2μm。微莢膜(microcopsule):粘液狀物質較薄,厚度<0.2μm,與細胞表面牢固結合。粘液層(slimelayer):粘液物質沒有明顯的邊緣,比莢膜松散。莢膜菌膠團(zoogloea):包裹在細胞群體上的膠狀物質。當前48頁,總共67頁。大多數細菌的莢膜是多糖,如豬鏈球菌;少數菌的莢膜為多肽,如炭疽芽胞桿菌、鼠疫耶氏菌等;極少數二者均有,如巨大芽孢桿菌。1.莢膜的化學組成當前49頁,總共67頁??雇淌勺饔茫呵v膜具有抵抗宿主吞噬細胞的作用,因而莢膜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褂泻ξ镔|的損傷作用:莢膜處于細胞的最外層,有保護菌體避免和減少受有害物質的損傷作用。營養(yǎng)物質的貯存場所與廢物排出之地2.莢膜的功能當前50頁,總共67頁。

(1)莢膜的形成是微生物的遺傳特征之一,是“種”的特征。但不是細菌的必要結構,失去莢膜的菌株照樣能夠生活。(2)莢膜的形成與組成明顯受培養(yǎng)基成分和培養(yǎng)條件的影響(與環(huán)境密切相關)。

3.莢膜形成的條件當前51頁,總共67頁。(二)S層

某些細菌的一種特殊的表層結構,完整包裹菌體,由單一的蛋白質亞單位組成,排列規(guī)則,呈晶格樣結構當前52頁,總共67頁。S層的功能1.分子篩和離子通道2.屏障作用,保護細菌3.黏附宿主細胞4.重要的表面抗原當前53頁,總共67頁。(三)鞭毛(flagellum)許多細菌在菌體上附有細長并呈波狀彎曲的絲狀物,稱為鞭毛,是細菌的運動器官。當前54頁,總共67頁。特殊鞭毛染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電子顯微鏡觀察半固體穿刺培養(yǎng)1.鞭毛的觀察1:有動力2:無動力當前55頁,總共67頁。2.鞭毛菌分類單毛菌雙毛菌叢毛菌周毛菌當前56頁,總共67頁。鞭毛是運動器官。鞭毛有抗原性。與致病性有關。3.鞭毛的功能當前57頁,總共67頁。許多革蘭陰性菌和少數革蘭陽性菌菌體表面存在著一種比鞭毛更細、更短而直硬的絲狀物,與細菌的運動無關。菌毛蛋白具有抗原性。菌毛在光鏡下看不到,必須用電鏡觀察。分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兩類。(三)菌毛(filus/fimbriae)當前58頁,總共67頁。遍布菌細胞表面,每菌可達數百根。是細菌的粘附結構,能與宿主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受體結合。與細菌的致病性密切相關。1.普通菌毛(ordinarypilus)當前59頁,總共67頁。僅見于少數革蘭陰性菌。數量少,1-4根。比普通菌毛長而粗,中空呈管狀。性菌毛由致育因子(F)編碼,故又稱F菌毛。F+菌內的質?;駾NA可通過性菌毛進入F-菌體內,性菌毛是某些噬菌體吸附于菌細胞的受體。2.性菌毛(sexpilus)當前60頁,總共67頁。菌毛比鞭毛更短、更細,且又直又硬。數量很多,不具有運動功能,但與菌的致病性、吸附等有關。只能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3.菌毛與鞭毛的比較當前61頁,總共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