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高考地理復習講義第14講 陸地水、生物、土壤_第1頁
北師大高考地理復習講義第14講 陸地水、生物、土壤_第2頁
北師大高考地理復習講義第14講 陸地水、生物、土壤_第3頁
北師大高考地理復習講義第14講 陸地水、生物、土壤_第4頁
北師大高考地理復習講義第14講 陸地水、生物、土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第14講陸地水、生物、土壤)。一、陸地環(huán)境的組成——陸地水資源:地表水、淺層地下水,資源:地表水、淺層地下水,河流水(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1)河流的補給來源:泊水:松花江發(fā)源于長白山天池。中下游對河流起蓄洪作用。具有水源相互補給關系。(2)河流徑流的變化(1)類型類型義補給潛水埋藏在第一個隔降水和地表水空氣水汽進入地下凝結而成有自由水面;重力作用水從高處向低埋藏在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承潛水有承壓水面,承受壓力,水的運動取決于壓力的大小,可從低處向高處滲類型類型植被帶。指示作用及物候對農時、農事的指示作用物對環(huán)境的指示作用干旱地區(qū)尋找水源的指示作用的指示作用——紅壤等酸性土壤環(huán)境(2)潛水的補給來源:(2)地下水的問題與保護①不合理灌溉土壤鹽漬化;科學管理。護自流水補給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4、陸地水的更新——水循環(huán)化個圈層之間、海陸之間實現(xiàn)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陸地環(huán)境的組成——生物(1)生物的分布與環(huán)境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氣候吸吸吸吸—鹽堿性土壤環(huán)境境指示干旱、半干旱與濕潤、半濕潤氣候特征延伸方向代表風向:樹袋熊——新鮮桉樹葉(2)生物在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根本原因:光合作用:6CO2+6H2O光能C6H12O6+6O2↑(綠色植物)(動物)分解者 (細菌和真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遷移、能量流動,聯(lián)系無機界和有機界造防護林可以調節(jié)氣候、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地具有吸類除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降低噪聲及美化環(huán)境等作用、陸地環(huán)境的組成——土壤(1)土壤在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固固相(2)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組成重要性:人類從事農業(yè)生產最基本的自然資源土壤肥力最終取決于水、肥、氣、熱四個因素之間的協(xié)調程度,以及能否滿足植物生長過程的需求土壤固體一種永續(xù)性的可更新資源,但如果利用不當,則會引起土壤肥力減退。(3)土壤的形成程低等植物著生過程——形成原始土壤,積累有機質和養(yǎng)分生物對母質的改造作用:有機質的積累過程和養(yǎng)分元素的富集過程,在土壤形成中起主1、甲代表的水體是:()A.雨水B.冰川融水C潛水D.承壓水2、箭頭a代表的現(xiàn)象一般發(fā)生在:()A.1~2月B.3~4月C.6~7月D.10~11月A.紅外線B.X光C.可見光D.紫外線A.劃分植物類型B.判讀植物生長的土壤類型C監(jiān)測樹木的生長狀況D.估計糧食作物的產量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狀況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據(jù)這個原理,可以利用遙感的工作有()A.判斷水體污染B.判斷人口分布C分析城市大氣污染D.估算工業(yè)生產總值7.下圖為某地兩條河流兩側的潛水位等值線示意圖,可反映河流與潛水補給關系的一般情50 50 5452 北a 53 52 51 50北 53 52 51 50 bA.減緩地面沉降B.保護地下水資源C地下水開采成本高D.蘇南地表水豐富,不需要開采地下水9.該河流的補給主要來源于()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C水、融雪和降雨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10.該河所在的地區(qū)可能是()A.東北三江平原B.浙江南部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D.青藏高原(2)圖示平原地區(qū)侵蝕作用的主要外力是——。(4)在開墾的同時,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會導致地下水位上升。簡要分析在該地(6)分析“白風暴”中鹽塵的主要來源。甲甲乙、 CCCACCD、AC7、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