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詠史懷古詩簡介_第1頁
一詠史懷古詩簡介_第2頁
一詠史懷古詩簡介_第3頁
一詠史懷古詩簡介_第4頁
一詠史懷古詩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詠史懷古詩簡介

詠史懷古詩:一般以古代歷史事件或古代人物為題材,或借古諷今,或寄寓個人懷才不遇的感傷,或表達昔盛今衰的興替之感。詩人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于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詠史與懷古都是以歷史題材為詠寫對象,對歷史人物的功過、歷史事件的成敗等,發(fā)表議論、或抒發(fā)感慨,或者借古以諷今,或者發(fā)思古之幽情。大者各有側(cè)重,詠史詩多針對具體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懷古詩多是登臨舊地有感而發(fā)之作。懷古詞古,是指一種古跡,懷古詞是抒發(fā)跟特定的古跡相關(guān)的古人古事的憂思。因此,懷古又往往跟登臨主體結(jié)合在一起。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往往要寫景,要寫這個古跡的地理環(huán)境、景物景觀。詠史詞可能是針對一個歷史事件,可能是針對一個歷史人物,直接寫作者的思考、態(tài)度,不一定要寫景,不表現(xiàn)現(xiàn)在的時空場景。二典型詠史懷古地點典型詠史懷古地點:1、金陵:石頭城、臺城、六朝舊事、后唐遺事、烏衣巷、朱雀橋、西塞山歷史名城,在漫長的歲月中曾經(jīng)有過很多名稱,其中最響亮的名字莫過于“金陵”了。時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的別稱。南京早在我國唐宋以前就稱“六朝古都”。所謂“六朝”是指:(1)三國吳。孫權(quán)稱王,定都建業(yè)(今南京)。(2)東晉。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晉皇族司馬睿被擁戴在建康(今南京)當皇帝,建立東晉政權(quán)。(3)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故南京史稱“六朝古都”。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應天(今南京)、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①石頭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于此,筑城石頭山。東漢建安十七年(212),孫權(quán)改秣陵為建業(yè),在金陵邑故址石頭山上修筑石頭城,內(nèi)設石頭倉、石頭庫,以存儲軍械、糧食等物資。石頭城南建烽火臺,為軍事重鎮(zhèn)。東晉義熙年間,以磚筑城,建"入漢樓",仍為軍事重鎮(zhèn)。唐末再修石頭城,依山筑城,因江為池,形勢險要,古有"石城虎踞"之稱。明洪武十九年(1386)筑南京古城將其圍在城內(nèi),今城垣尚存,烽火臺、征虜亭遺跡尚可尋。唐代以后江水日漸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后,石頭城便開始廢棄,故中唐詩人劉禹錫作《石頭城》一詩云:“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痹娙斯P下的石頭城,已是一座荒蕪寂寞的“空城”了。②臺城,古城名,本來是三國時吳國的后苑城,東晉時改建,遂成為南朝臺省和宮殿所在地,所以叫臺城。故址在今江蘇南京雞鳴寺南。③“玉樹”,指《玉樹后庭花》曲,為南朝最末一個帝王陳后主為其愛妃張麗華所制,一向被當作六朝荒淫的一個標志。④南唐在中主李景的后期就面臨周、宋的威脅,國勢日弱,終至委靡不振。這些沒落小王朝的君臣,既不能勵精圖治,振作有為,即使還強歡作樂,茍且偷安。李煜南唐形勢更岌岌可危。他在對宋委曲求全中過了十幾年茍且偷安的生活,還縱情聲色,侈陳游宴。南唐為宋所滅后,他被俘到汴京,過了二年多的囚徒生活,終于在九七八年的七夕,被宋太宗派人毒死。⑤隋宮隋煬帝楊廣建造的行宮?!遁浀丶o勝》:"淮南東路,揚州江都宮,煬帝于江都郡置宮,號江都宮。"《嘉慶一統(tǒng)志》:"江蘇省揚州府古跡:臨江宮在江都縣南二十里,隋大業(yè)七年,煬帝升釣臺臨揚子津,大燕百僚,尋建臨江宮于此。顯福宮在甘泉縣東北,隋城外離宮?!紝m在甘泉縣西七里,故廣陵城內(nèi)。中有成象殿,水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煬帝建?!畬m在甘泉縣北五里,隋煬帝建?!跺居钣洝罚菏畬m在江都縣北五里,長阜苑內(nèi),依林傍澗,高跨岡阜,隨城形置焉。曰歸雁、回流、九里、松林、楓林、大雷、小雷、春草、九華、光汾。"垂楊:《開河記》:"詔民間有柳一株賞一縑,百姓爭獻之。又令親種,帝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種栽畢,帝御筆寫賜垂楊柳姓楊,曰楊柳也。"這句說隋亡后,隋堤上只有楊柳依舊,暮鴉哀鳴。隋宮1作者:李商隱乘興南游不戒嚴2,九重誰省諫書函3?春風舉國裁宮錦4,半作障泥半作帆5。此詩諷詠隋煬帝奢侈嬉游之事。首二句寫煬帝任興恣游,肆行無忌,且濫殺忠諫之士,遂伏下殺身之禍。次二句取裁錦一事寫其耗費之巨,將一人與舉國、宮錦與障泥和船帆對比,突出煬帝之驕奢淫逸。然而全詩無一議論之語,于風華流美的敘述之中,暗寓深沉之慮,令人鑒古事而思興亡。隋宮2李商隱紫泉宮殿鎖煙霞1,欲取蕪城作帝家2。玉璽不緣歸日角3,錦帆應是到天涯4。于今腐草無螢火5,終古垂楊有暮鴉6。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全部注釋】1.紫泉:即紫淵,因唐高祖名李淵,為避諱而改。司馬相如《上林賦》描寫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亙其南,紫淵徑其北"。此用紫泉宮殿代指隋朝京都長安的宮殿。鎖煙霞:空有煙云繚繞。2.蕪城:即廣陵(今揚州)。鮑照有《蕪城賦》寫廣陵。二句意謂隋煬帝將長安的宮殿閑置起來,又到揚州大建行宮。《隋書·煬帝紀》:"大業(yè)元年三月,發(fā)河南諸郡男女百余萬開通濟渠,……八月,上御龍舟幸江都。"4.錦帆:《開河記》:"帝自洛陽遷駕大梁,詔江淮諸州造大船五百只,……龍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時舳艫相繼,連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聯(lián)綿不絕。錦帆過處,香聞百里。"何焯評此句云:"著此一聯(lián),直說出狂王抵死不悟,方見江都之禍,非偶然不幸,后半諷刺更有力。"這兩句說,如果不是李淵奪取了隋朝的政權(quán),楊廣的船大概會游到天邊去了吧。5.腐草無螢火:《禮記·月令》:"腐草為螢"。古人以為螢火蟲是腐草變化出來的?!端鍟奂o》:"大業(yè)十二年,上于景華宮征求螢火,得數(shù)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巖谷。"這句采取夸張的手法,說煬帝已把螢火蟲搜光了。《隋宮》3陳恭尹谷洛通淮日夜流,渚荷宮樹不曾秋。十年士女河邊骨,一笑君王鏡里頭。月下虹霓生水殿,天中絲管在迷樓。繁華往事邗溝外,風起楊花無那愁。[作者簡介]陳恭尹(1631—1700),字元孝,號半峰,晚號獨漉,順德(今屬廣東)人。清初詩人、書法家。幼時其父陳邦彥抗清犧牲,他以逃匿得免。以父蔭,南明桂王授為錦衣衛(wèi)指揮僉事。桂王失敗后,避跡隱居。其詩多有頌揚抗清人物之作。與屈大均、梁佩蘭并稱為“嶺南三大家”。有《獨漉堂集》。[注釋]谷洛通淮:隋煬帝曾從河南洛陽引谷水、洛水達于黃河,又自板渚(河南汜水南)引黃河水通淮河?!耙允辍薄ⅰ耙恍Α眱删洌菏拙湟庵^煬帝在位十多年,因開運河,造龍舟東巡,使無數(shù)百姓為服役死于非命;次句言隋煬帝曾攬鏡自照,對蕭后說:“好頭頸,誰當所之?”喻煬帝死期不遠?!霸孪隆?、“天中”兩句:首句言燈影如虹霓起自龍舟(即水殿);次句言如在天上奏樂的弦管出于迷樓。無那:無奈,無可奈何。⑥烏衣巷、朱雀橋:烏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廟文德橋邊,是一條幽靜狹小的巷子。烏衣巷得名于三國時吳曾在此扎營,吳兵皆穿烏衣。六朝時,成為東晉名相王導、謝安的宅院所在地。其弟子都穿烏衣,因此得名。朱雀橋為東晉時建在內(nèi)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橋,在烏衣巷附近,是六朝時代都城正南門(朱雀門)外的大橋,是當時的交通要道。⑦西塞山〔古戰(zhàn)場〕由于西塞山崖陡水急,易守難攻,并由綿延起伏的黃荊山作依托,成為扼守長江中游的戰(zhàn)略要地。歷史上在此出戰(zhàn)事一百多次。三詠史懷古詩的源流詠史懷古詩的源流:詠史懷古詩的源流:詠史懷古詩的產(chǎn)生源遠流長。詩騷中已見一些關(guān)于詠史懷古的內(nèi)容,但與真正的詠史懷古詩還有差別。

A、班固的《詠史》,被認為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義上的詠史詩。此詩寫的是漢文帝時期緹縈舍身救父的故事,在寫法上,“隱括本傳,不加藻飾”,以敘述本事為主,末二句是作者的議論,整首詩寫得“質(zhì)木無文”。

B、左思《詠史》八首,真正實現(xiàn)了“詩”與“史”的結(jié)合,使得史事的敘述和詠懷較好地結(jié)合在一起,使詠史詩體格一新。

唐代詠史懷古詩論析:

⑴初唐詠史懷古詩:以史為鑒,詠寫故去朝代的興亡,以告誡當世君主,成為初唐詠史懷古詩的一個重要主題。此類詩作多隱括史事,興寄的成分較少。初唐四杰及盛唐諸名家都寫了不少詠史詩篇,題材也很廣泛,上自春秋吳越舊事,下到隋煬帝荒淫無道,都成了詩人們吟詠的對象。此外,借史來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懷抱,也是初唐詠史詩的一大主題。最具代表的是陳子昂《薊丘覽古》七首中的《燕昭王》和《登幽州臺歌》。

⑵盛唐詠史懷古詩:盛唐詠史懷古詩寄托了詩人們對功名的熱望,表現(xiàn)他們積極進去的熱切心態(tài)。如王維《西施詠》《夷門歌》,李白《古風》其十、《登金陵鳳凰臺》,即此類。杜甫的詠史詩借詠史抒發(fā)自己對社會的感慨。如《蜀相》《八陣圖》等。

⑶中晚唐詠史懷古詩:詠史詩輝煌的頂峰是中晚唐。隨著唐帝國迅速由盛轉(zhuǎn)衰,安史之亂的現(xiàn)實和六朝朝興夕敗,隋帝國短暫的輝煌等舊事,猶如巨大的陰影時時籠罩在詩人們頭上,給他們的詠史懷古留下了更寬闊的天地。詩人們通過懷古,或警策當朝統(tǒng)治者(借古鑒今),或感嘆唐帝國江河日下(借古傷今),或抒發(fā)自身在覆巢之下的憂畏之情(借古抒懷)。借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懷詠,或?qū)v史古跡的憑吊,針貶時弊,寄托懷抱。劉禹錫是此時詠史詩人之冠?!稙跻孪铩贰督鹑綉压拧范伎胺Q傳世名作。其他,《長恨歌》(白居易)、《連昌宮詞》(元?。ⅰ督疸~仙人辭漢歌》(李賀)、《塞下曲》(李益)、《過華清官三絕句》、《過烏江亭》(杜牧)、《隋宮》、《賈生》、《馬嵬》(李商隱)等詠史佳作,它們都成為中國詩歌中的上品。在中晚唐懷古詩人中,最突出的當數(shù)李商隱和杜牧。晚唐,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quán)、國勢衰微,生活在這個時代,詩人往往選取歷史上突出的亡國亂政的皇帝(甚至包括本朝的唐玄宗)以托諷,對他們的貪欲、無視歷史教訓終于自亡其國的事實加以諷刺揭露,借史實以警世人,他們堪稱中國詠史懷古詩人中的圣手。

宋代詠史懷古詞論析:

詠史懷古也是宋詞中的重要內(nèi)容。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感慨于六朝興衰,并轉(zhuǎn)入對現(xiàn)實的憂慮。蘇軾《念奴嬌o赤壁懷古》借詠懷周瑜來抒發(fā)自己的人生感慨。賀鑄《將近酒》(城下路)諷刺名利之徒,寓托胸臆。周邦彥《西河o金陵懷古》蘊涵著濃郁的歷史滄桑感,在寫作上善于化用前人詩句。北宋百年間雖然出現(xiàn)了《明妃曲》、《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題李愬畫像》(惠洪)、《絕句·生當做人杰》(李清照)等名篇,但更多的詠史之作已少見唐人詠史詩精辟的見解、深刻的嘲諷。

南宋詠史懷古詞多借古說今,抒發(fā)北伐抗金的志向,風格慷慨悲壯。如辛棄疾《南鄉(xiāng)子o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永遇樂o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o過南劍雙溪橋》等詞作將詠史與抒懷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劉過的《六州歌頭》(鎮(zhèn)長淮)以揚州的興衰痛陳金兵的罪行與南宋統(tǒng)治者偏安思想。陸游和辛棄疾生活的時代,正值宋金對峙最激烈之時,北宋亡覆不久,創(chuàng)痛仍在,南宋仍有收復失地之心。值此際,辛、陸二人登高臨遠,懷古感今之作便應運而生,其中《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念奴嬌·我來吊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讀史》、《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入翟塘登白帝廟》、《游諸葛武侯書臺》(陸游)等,都是膾灸人口的詠史佳作。

南宋滅亡前后,詠史詩壇上還有一次沖擊波,汪元量、文天祥、劉辰翁、張炎諸人,或為挽狂瀾于既倒而盡最后之力,或面對破碎山河、異族橫行而默灑遺民之淚。他們的詠史之作,雖也不乏壯志難酬的憤慨,但更多的卻是國破家亡的憂傷與無奈,給中國詠史懷古詩添加了一道清冷與悲愴的哀光。

與兩宋同時的遼、金詩壇,詩作本是不多,詠史詩更少,其中元好問的《過晉陽故城書事》、《西園》、《赤壁圖》及移刺霖的《馬麗山有感》等可稱佳品。元詩成就雖顯遜色,但元代詩壇卻熱鬧非凡,僅詩就留下三萬多首,還有大量的詞、曲。元代詩歌(包括詞、曲)是獨特的。為了限制漢人參政,從元太宗九年(1237)起,廢除科舉近80年,使得想以科舉進身的讀書人失去了希望,地位也直線下降;

另外,元代前期詩人大多由宋、金入元,有濃重的遺民色彩。因此,元代詠史詩一方面時時流露出故國之思、滄桑之感;另一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元曲上),感嘆世道無常、嘆世刺時、棄世歸隱的作品明顯增多,語言調(diào)侃,表露出作者看破紅塵、消極灰暗的心態(tài)。前者以耶律楚材的《過沁園有感》、方回的《宋理宗書宮扇》、《白溝》,趙孟兆頁的《岳鄂王墓》等為代表;后者以馬致遠的《雙調(diào)·撥不斷》(子房鞋,買臣柴)、貫云石的《雙調(diào)·殿前歡》(楚懷王,忠臣跳入汩羅江)、張養(yǎng)浩的《中呂·普無樂》(楚離騷,誰能解)等為代表,在歷代詠史詩中獨樹一幟。明代詠史詩作前接宋元、后啟清朝,詩歌大家中不乏詠史高手。明初的劉基、高啟,中期的李夢陽、王世貞、何景明,晚期的陳子龍、顧炎武、屈大均等,都寫了不少詠史名篇。明代詠史詩題材更加廣泛,從先秦到宋元都是吟詠的對像,其中明末諸家之詩,感情憂為深沉。清代是繼晚唐之后的詠史詩的又一高峰。清初一度屈節(jié)仕清的大詩人錢謙益、吳偉業(yè)等,由于特殊的遭際,其詠史懷古之作曲折地反映了對故國的思念和內(nèi)心的痛楚。而鴉片戰(zhàn)爭前后的林則徐、龔自珍和清末變法維新時期的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詠史之作更是借歷史而發(fā)憂國之思與強國之愿。像吳偉業(yè)的《過淮陽有感》、黃景仁的《秦淮》、龔自珍的《詠史》、黃遵憲的《田橫島》、《京師》、康有為的《秋登越王臺》等,都是很有影響的詠史詩力作。四詠史懷古詩特點:⒈形式標志:標題中有古跡、古人名,或在古跡、古人前冠以“詠”,或在古跡、古人后加“懷古”、“詠懷”等。⒉寫法上,詠史詩常常運用典故,或?qū)懢埃驅(qū)Ρ?,或襯托,或抑揚,或諷刺,或含蓄等等。⒊詩歌的內(nèi)容一般為:描寫此地眼前的衰敗、荒涼、蕭條,或描述歷史事件的經(jīng)過,抒發(fā)感慨;⒋詠史懷古詩詞的藝術(shù)特征:1)“詩”與“史”的結(jié)合:文學性與歷史性的統(tǒng)一;2)“詠史”與“言志”的結(jié)合:對現(xiàn)實政治的強烈關(guān)注;3)“古”與“今”的結(jié)合:多維的時空組合。四.詠史懷古詩的主題歸納懷古詩常觸及詩人心靈的最深處,具有很高的鑒賞價值。近年來高考也常涉及此類詩歌。而懷古詩的結(jié)構(gòu)一般是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臨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陽、長安、金陵、姑蘇、洛陽、汴京B.發(fā)生過重大事件的地點:驪山、赤壁、新亭、隋堤、馬嵬、華清宮、汴河C.歷代帝王與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廟:湘妃祠、烏江亭、陳琳墓、李白墳D.特定的歷史朝代:六朝、吳國、隋代、安史之亂、南唐后蜀等。一懷人傷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與際遇和作者有了某種相似性,觸發(fā)點在古人,落腳點在自己。具體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1.對比失落型有的懷古詠史詩著眼于個人境遇變化,借古人古事抒發(fā)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負,建功立業(yè),得遂心愿,而自己卻因為某種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盡其用,從而有了郁郁寡歡乃至消極遁世之心。在鑒賞這類詩詞時還要抓住歷史人物或事件和詩人自己身世之間的連接點,找出二者的共通之處,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如蘇軾的《念奴嬌o赤壁懷古》,周瑜在“小喬初嫁”時就立下了令“強虜灰飛煙滅”之大功,可謂少年得志,風流倜儻,而自己人到中年雙鬢染霜,卻功業(yè)無成,“早生華發(fā)”,與周瑜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強烈的對比生發(fā)出濃重的“人生如夢”的感慨,今世之無奈卻只能在清風明月間買醉。故地重游,聯(lián)想古人,關(guān)照自己,正是有了這一層自我關(guān)照,才使這首詞具有了更為普遍的意義,引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這樣,這首杰出的赤壁懷古詞才有了長久的生命。2.同病相憐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體現(xiàn)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關(guān)照自我,抒發(fā)自己渴望建功立業(yè)或懷才不遇的感傷。(懷古傷己)如李商隱《賈生》寫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傾談神鬼不談治國之策,實則借賈誼來寫自己的同樣的遭遇,抒發(fā)并強化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蜀相杜甫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二懷古傷今古代詩人的主流是寒士,濟天下拯黎民的念頭使他們更多關(guān)注在國家政治、社會生活上。詩人們常借寫古跡、古事來表達對現(xiàn)實的關(guān)切、熱情、不滿、警戒。懷古盡管觸點在古,但實際上表現(xiàn)了對現(xiàn)實的強烈關(guān)注?,F(xiàn)實不合理想模式的時候就是懷古最有理由的時候。根據(jù)古跡或古事的現(xiàn)狀可分以下幾類:1.昔盛今衰型既然是懷古詠史,現(xiàn)實的不盡人意就難免使詩人觸景生情,抒發(fā)盛衰之感傷,獨抒思古之幽情。抒發(fā)對物換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這類詩作或抒發(fā)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對現(xiàn)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或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尤其是做為六朝古都、曾經(jīng)繁華一時的金陵更是成為古代詩人們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觸發(fā)了多少人的懷古之情,金陵懷古幾乎成為詠史詩的一個專題。過去的繁華隨風遠去,只留下一片荒蕪,這讓人頓生物換星移,世事滄桑之感。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長安不見使人愁。吳宮中的花草,都已埋沒在荒僻的小徑里;東晉顯赫一時的貴族,更已變成一座荒涼的古墓了。如劉禹錫的《烏衣巷》。2.物是人非型昔日的風景依舊,只是朱顏已改。物是人非給人帶來幻夢似的感覺,不由得讓人做冷靜的思考。如劉禹錫的《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全詩通篇寫景,群山仍在,潮水依舊,月光依然,所變者已是“故國”、“空城”、“舊時月”,昔日繁華已化為烏有,全詩基調(diào)凄涼不堪,句句都融合著詩人的故國蕭條之感,令人不勝傷感。金陵圖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詩的首句寫金陵雨景,渲染氛圍;二句寫六朝往事如夢,臺城早已破?。蝗?、四句寫風景依舊,人世滄桑。觸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傷今。語言含蓄蘊藉,情緒無限感傷。三理性反思前兩類詩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發(fā)一己之感慨;此一種,作者跳出來,站在歷史的高度,獨抒機杼,表達自己對歷史事實的獨特觀點,啟迪世人。這些詩作大多是作者在懷古詠史的同時,融進了的自己切實的生活感受和獨特的生活體驗,具有強烈個人意識。⒈借古諷今,別有寄托:借古諷今,勸誡今人不要一味貪圖享樂/過度奢侈/窮兵黷武,以免重蹈歷史覆轍(借古諷今)。如王安石金陵懷古詞《桂枝香》: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緒。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上片以“登臨送目”四字領起,層層表現(xiàn)了“故國晚秋”中江山風物的勝概。下片則以“念往昔、繁華競逐”一句轉(zhuǎn)入懷古,感嘆六朝皆因荒樂而相繼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傷時之意,實際上是借歷史警誡當朝統(tǒng)治者不要一味貪圖享受而重蹈歷史之覆轍。②或是理性分析,獨抒機杼,表達⑨⑤自己對歷史事實的獨特觀點,啟迪世人。如唐代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首詩作變換視角,譏諷周瑜成功的僥幸。詩的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跡,后二句議論:赤壁大戰(zhàn),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gòu)思極為精巧,議論新穎獨特,發(fā)人所未發(fā),一反眾口一辭的論調(diào)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我們不妨以寫項羽的兩首絕句為例來加以深入探討:題烏江亭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烏江亭王安石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秦末楚漢相爭,最終以項羽垓下大敗,自刎烏江而降下帷幕。后人總想透過歷史的煙塵,剖析他失敗的原因,從中引出某些歷史借鑒。杜牧以詩人的眼光,從敗不餒的角度立意,指出出色的戰(zhàn)將自當勝不驕,敗不餒,尤其是在受重創(chuàng)、陷絕境時,更應“包羞忍辱”,這才是真正的男兒。杜詩在為項羽的失敗同情、惋惜之余,又對他的剛愎自用,缺乏自知不無諷刺。尤為人激賞的是,詩人借題發(fā)揮,道出一個頗有積極意義的命題:百折不撓,才能成功。王安石以政治家的眼光,從當時形勢的角度立意,指出項羽已失去人心,不會再有成功的希望。開篇以史實扣題,指出項羽的失敗實在是歷史的必然。三、四兩句以辛辣的反問指出:杜牧未免太天真了,即使項羽真能重返江東,但對這么一個失盡人心而執(zhí)迷不悟的人,江東子弟還肯為他拼死賣力嗎?“卷土重來”實在是癡人說夢而已。王詩辛辣冷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勝敗的關(guān)鍵這個根本,可以說是一針見血。他毫不留情地指出項羽失敗的最根本原因,頗具政治家的眼光。五.鑒賞方法指要首先,弄清史實,疏通文意。讀懂詠史懷古詩,對作品所涉及的史實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這就要求要積累一定的歷史知識。如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在南京,東晉時是高門士族的聚居區(qū),晉朝王導、謝安兩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烏衣,因此得名。朱雀橋在秦淮河上和南岸的烏衣巷相鄰,昔日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以燕棲舊巢喚起人們想象,昔日的王謝權(quán)門現(xiàn)在已居住著尋常百姓之家;今昔對比,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令人嘆惋再三。如果不了解這些歷史知識,就很難深入的理解蘊涵其中的詩意。其次,要領悟感情。詩家懷古詠史,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對歷史作理性的冷靜的剖析,通過昔盛今衰,古今變化,來借古諷今;一種是感慨個人的身世,抓往的只是歷史的一些影子,通過贊揚古人建功立業(yè)的事跡,表達自己建功立業(yè)的心情,同時,委婉地對現(xiàn)實進行批評,感情成分較濃。在鑒賞懷古詩詞時要抓住歷史人物或事件與時局和詩人自己身世之間的連接點。如杜甫《詠懷古跡》: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杜甫為什么追念王昭君呢?其實,這是沒有找到二者的對接點:一是在王昭君的出塞與杜甫的“飄泊西南天地間”,二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宮而不得恩寵與杜甫“古來材大難為用”的悲劇命運。詩中的明妃就是詩人自己,詩人自己就像當年的明妃。抓住此對接點,就不難揣摩出詩作的含義。再次,分析技巧,體察詩心。詠史懷古詩歌的寫作一般是先敘事寫景,極力鋪墊;后議論抒情,點明主旨。還有一些只敘述對比而不加議論,留有充分想象發(fā)揮的空間,引發(fā)讀者的思考。不同的寫法,是由不同的主題決定的。懷古詠史詩的寫法多樣,有以景襯情的,如蘇軾的《念奴嬌o赤壁懷古》;有議論引發(fā)的,如清人劉獻庭的“敢惜妾身歸異國,漢家長策在和番”(《王昭君》),對漢元帝統(tǒng)治的無能作了辛辣的諷刺。有用典的,如《念奴嬌o赤壁懷古》。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對比,或是側(cè)面烘托,不一而足。如:李白的《越中攬古》:“越王勾踐滅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至今只有鷓鴣飛?!睂⑽魰r的繁盛和今日的凄涼,通過具體的景物,作了鮮明的對比,寫人事的變化,盛衰的無常。與諸子登峴山孟浩然人世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賞析]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悶。他登上峴山,想到羊祜當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說過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者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著,皆湮滅無聞,使人傷悲”的話,與自己的處境正相吻合?!盁煖鐭o聞”正是對自己遭遇的寫照,觸景生情,倍感悲傷,不禁潸然下淚。全詩借古抒懷,感情深沉。詠懷古跡五首杜甫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這是《詠懷古跡五首》中的第三首,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杜甫的詩題叫《詠懷古跡》,顯然他在寫昭君的怨恨之情時,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情的。他當時正“飄泊西南天地間”,遠離故鄉(xiāng),處境和昭君相似。雖然他在夔州,距故鄉(xiāng)洛陽偃師一帶不象昭君出塞那樣遠隔萬里,但是“書信中原闊,干戈北斗深”,洛陽對他來說,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鄉(xiāng),正好借昭君當年相念故土、夜月魂歸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鄉(xiāng)的心情西塞山懷古劉禹錫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②。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③。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④?!举p析】唐穆宗長慶四年(824),詩人從夔州調(diào)任和州刺史,途徑西塞山,感于時事,寫了這首詩。詩的前四句,以雄渾的筆觸,描繪了西晉水師沿江東下,勢如破竹的浩大聲勢。后四句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借古諷今,從孫皓以及后來的宋、齊、梁、陳也都相繼覆亡的歷史說明,地形不足恃,“王氣”不足憑。結(jié)尾以舊時遺留下來的營壘荒涼殘破的景象,來警告當世擁兵自重,憑險割據(jù)的藩鎮(zhèn)。全詩富于哲理并且充溢著一種蒼茫的歷史感。西塞山〔古戰(zhàn)場〕由于西塞山崖陡水急,易守難攻,并由綿延起伏的黃荊山作依托,成為扼守長江中游的戰(zhàn)略要地。歷史上在此出戰(zhàn)事一百多次?!矊O策攻黃祖〕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冬,孫策為報殺父之仇和向西擴張的需要,發(fā)兵攻黃祖,在西塞山激戰(zhàn)獲勝,再攻夏口亦勝。整個戰(zhàn)役獲黃祖妻息男女七人,船六千全艘,財物山積。西塞山成為孫氏轄地?!踩龂鴳?zhàn)亂〕孫策死后,黃祖又經(jīng)常侵擾西塞山,孫權(quán)也三次征伐黃祖,使西塞山狼煙不斷。吳人設置“鐵鎖橫江”重點把守。晉咸寧五年(公元279年)冬,晉傾舉國之兵分道伐吳,晉將軍王睿、唐彬浮江東下,激戰(zhàn)西塞山后東下建業(yè),“受皓之降”。三國分立局面終結(jié)。此外,晉末劉裕攻桓玄,南朝宋時蕭道成戰(zhàn)沈攸之,唐朝唐曹王皋復淮西等均在西塞山留下過血風腥雨。臺城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首詩描寫臺城附近的景色,由六朝故地聯(lián)想到唐末時勢,不禁生出吊古傷時之情。長江之上,細雨霏霏,長江岸邊,青草萋萋,這是一幅朦朧幽約的江城春景,然而,也正因這種幽約如夢幻般的景境,容易引起對往事的回憶和傷感,詩人自然由六朝宮城故地生出感想。六代繁華,如今好象夢一般地消失了,鳥兒似乎也在為此而悲鳴,但又有什么用處呢,只是“空啼”而已。在詩人這樣的感情投注下,自然界的景物也都帶有了感情色彩。然而,鳥既有情,草、柳卻無情,江草依舊萋萋而生,而臺城上的柳樹更是最為無情,在春雨滋潤之下,繁盛而茂密,枝葉濃綠,延綿著十里長堤,猶如綠色的煙霧籠罩著一樣,它一點也不為六朝的滅亡而哀傷,反而越長越茂盛。如此寫植物無情,實則反襯自己多情,詩人目睹唐王朝將亡之勢,不禁悲從中來,引古傷時,感情表達得極為深沉。全詩無句不佳,故成絕唱。金陵五題·臺城臺城六代競豪華,結(jié)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鑒賞:1、詩人的感嘆全詩以臺城這一元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明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做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托了吊古傷今的無限感慨。2、藝術(shù)手法借古諷今,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石頭城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鑒賞:建安十七年(212),孫權(quán)依清涼山西麓的峭壁修建了石頭城,此城北緣長江,南抵秦淮河口,是建康(今南京)西部的防守要塞。六朝統(tǒng)治者都視之為重地,以至后人常把它當作南京的代稱。到唐代已經(jīng)荒廢。《這首詩獨辟蹊徑,避開了和金陵、六朝有關(guān)的所有史實,將感情線編織在貌似無關(guān)的周邊景物中,以一種內(nèi)在的對比結(jié)構(gòu)暗連出六朝古都昔日的繁華和今日的荒涼,虛實相生,極富張力。前人說它“意在言外,寄有于無”。[1]

分享:2012高考備考:“詠史懷古”詩鑒賞指導總結(jié)復習

學習目標1、掌握詠史懷古詩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2、學習詠史懷古詩的鑒賞方法與技巧。一、概念

懷古詠史詩,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表達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的詩歌。懷古詠史類作品,嚴格地說,應該有“懷古”和“詠史”兩個小類?!皯压拧笔侵傅桥R游覽,觸景生情,由于歷史遺跡的誘發(fā),而抒發(fā)感慨——長于情景交融.詠史”是翻閱古書,撿點舊說,針對特定的人和事,而陳述自己的獨到見地。——長于議論精辟。二、類別:1.詠古跡2.懷古人3.憶古事三、思想內(nèi)容1.感慨盛衰無常2.感慨壯志難酬3.感慨國運衰微4.抒發(fā)愛國情懷5.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四、詠史懷古詩的主題:1.抒發(fā)感慨,感傷興衰

既然是懷古詠史,現(xiàn)實的不盡人意就難免使詩人觸景生情,抒發(fā)盛衰之感傷,獨抒思古之幽情。抒發(fā)對物換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尤其是做為六朝古都、曾經(jīng)繁華一時的金陵更是成為古代詩人們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觸發(fā)了多少人的懷古之情,金陵懷古幾乎成為詠詩的一個專題。再如劉禹錫的《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全詩通篇寫景,群山仍在,潮水依舊,月光依然,所變者已是“故國”、“空城”、“舊時月”,昔日繁華已化為烏有,全詩基調(diào)凄涼不堪,句句都融合著詩人的故國蕭條之感,令人不勝傷感。

2.懷古詠史,別有寓意:

這些詩作大多是作者在懷古詠史的同時,融進了的自己切實的生活感受和獨特的生活體驗,具有強烈個人意識?;蚴墙韫胖S今,別有寄托,如王安石金陵懷古詞《桂枝香》: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緒。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上片以“登臨送目”四字領起,層層表現(xiàn)了“故國晚秋”中江山風物的勝概。下片則以“念往昔、繁華競逐”一句轉(zhuǎn)入懷古,感嘆六朝皆因荒樂而相繼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傷時之意,實際上是借歷史警誡當朝統(tǒng)治者不要一味貪圖享受而重蹈歷史之覆轍?;蚴抢硇苑治?,獨抒機杼,表達自己對歷史事實的獨特觀點,啟迪世人。如唐代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作變換視角,譏諷周瑜成功的僥幸。詩的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跡,后二句議論:赤壁大戰(zhàn),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gòu)思極為精巧,議論新穎獨特,發(fā)人所未發(fā),一反眾口一辭的論調(diào)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3.感慨身世,關(guān)照自我

有的懷古詠史詩著眼于個人境遇變化,借古人古事抒發(fā)自己的感慨。在鑒賞這類詩詞時還要抓住歷史人物或事件和詩人自己身世之間的連接點,找出二者的共通之處,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周瑜在“小喬初嫁”時就立下了令“強虜灰飛煙滅”之大功,可謂少年得志,風流倜儻,而自己人到中年,卻功業(yè)無成,“早生華發(fā)”,與周瑜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故地重游,聯(lián)想古人,關(guān)照自己,正是有了這一層自我關(guān)照,才使這首詞具有了更為普遍的意義,引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這樣,這首杰出的赤壁懷古詞才有了長久的生命。五、歸納詠史懷古詩的特點方若虛云:“懷古者,見古跡,思古人。其事無他,興亡賢愚而己?!保ǎ保┙Y(jié)構(gòu):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2)意象:歷史人物、烏衣巷、吳鉤、淮水、《后庭花》、六朝、華清宮……(3)內(nèi)容:國家-國運衰微、統(tǒng)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壯志難酬(4)表現(xiàn)手法:對比、觸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虛實結(jié)合、擬人、借古諷今、吊古傷今、用典(5)思想感情:感慨盛衰無常;感慨壯志難酬;感慨國運衰微;抒發(fā)愛國情懷;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6)語言:含蓄(7)風格:或雄渾壯闊、或含蓄沉郁六、藝術(shù)特色1.借古諷今2.對比3.用典4.化用5.寓情于景七、鑒賞步驟1.要弄清史實。對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實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這就要求我們要積累一定的歷史知識,積累得越多越好。我們在中學歷史課、語文課和課外閱讀中所學到的有關(guān)知識,應該成為我們頭腦中歷史知識庫的寶藏。在閱讀一首詩詞時,一定要讀好注解,這也是讀懂材料的一把鑰匙。2.要體會意圖。后代作家對塵封的往事發(fā)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現(xiàn)實的原因或者是觸發(fā)感慨的媒介。蘇軾被貶黃州,到過當?shù)匾惶幗凶鞒啾谴壍牡胤健獋髀劸褪钱斈耆龂墓艖?zhàn)場赤壁——憑吊,這赤鼻磯也可以說是觸發(fā)了詩人感想的媒介了。辛棄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從歷史上孫權(quán)、劉裕以京口為基地堅持抗擊北方勁敵,聯(lián)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風雨飄搖中茍且偷安,這京口北固亭就是觸發(fā)詩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茍且偷安,自己的報國無門,也就是詩人引發(fā)詩思的現(xiàn)實原因。3.要領悟感情。詩家懷古詠史,大致上有這么幾種情況:一種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的思考,詩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亭》詩,杜牧為項羽自刎而惋惜:“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比欢醢彩瘏s意識到項羽的失敗是歷史的必然:“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另一種情況是把史實與現(xiàn)實扭結(jié)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社會現(xiàn)實。我們中學里學過的兩首宋詞《赤壁懷古》和《京口北固亭懷古》,便是如此。4.要分析寫法。在構(gòu)思上,懷古詠史詩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的。有以景襯情的,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有議論引發(fā)的,如清人劉獻庭的“六奇已出陳平計,五餌曾聞賈誼言。取惜妾身歸異國,漢家長策在和番”(《王昭君》);對漢元帝統(tǒng)治的無能作了辛辣的諷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對比,或是側(cè)面烘托,不一而足。不同的寫法,是由主題的需要而決定的。我們要在對具體篇章的分析中仔細體味,并且從中領悟作品的基本風格。還有一點必須提醒,作為詠史懷古詩,不少篇章在吟詠的主要人和事之外,還會引用一些其它的典故,比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共用了五個典故。對于這些典故,一定要有所了解,并且要很好地體會作者用典的目的。至于用典時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

八、學以致用1.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題烏江亭

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烏江亭

王安石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烏江

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1)這三首詩詠的都是西楚霸王項羽,但對項羽評價的角度并不一樣,他們的角度分別是什么?(2)這三首詩借對項羽的評價分別表達了什么觀點?2.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①詩的頷聯(lián)“草自春色”、“鳥空好音”,寫祠堂的

。字里行間寄寓

的情懷。②這首詩懷著對三國時蜀丞相諸葛亮的深深敬意,緬懷他生前的顯赫功勛,寄寓了無窮的感嘆,也蘊藉著詩人

3.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臺城[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咀⑨尅宽f莊(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人。(1)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詩人為什么說“臺城柳”“無情”?(2)有人說詩人在憑吊古跡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

詩歌分類鑒賞——詠史懷古類作者:張向軍詩歌存在共性,也存在個性,不同類型詩歌的手法、題材、以及感情基調(diào)皆有所不同,明辨了詩歌類型及該類詩歌常見特點可幫我們準確、快速鑒賞。

詠史懷古類

㈠題材與對象:

①《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②《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③汴河懷古(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④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京口北固亭懷古》

干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路州。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遷移題目:判斷下列詩歌的懷詠對象

1、《越中覽古》2、《昭君怨》3、《石頭城》

4、《烏衣巷》5、題烏江亭6、《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一、詠史懷古詩的幾類對象

(1)《蜀相》

明確:懷古人

(2)《越中覽古》《石頭城》

明確:懷古跡

詩在具體上講重景物描寫,或純景物描寫。如《烏衣巷》、《越中覽古》

(3)《汴河懷古》

明確:懷史事

(4)〈念奴嬌赤壁懷古〉

明確:懷古跡及古人

㈡不同懷詠對象的常見感情寄托:

(1)《蜀相》

提到下列人物你會想到什么?為什么?有何啟示?

岳飛、文天祥、霍去病、馮唐

(2)《石頭城》《烏衣巷》

(3)《汴河懷古》

(4)《念奴嬌*赤壁懷古》

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本詩感情主旨從哪里可看出來?

二、辨析詩人所抒發(fā)的感情。

1、不同懷詠對象的常見感情?

(1)《蜀相》

明確:①在寫古人的同時,借古抒發(fā)個人感受、或抱負、或身世遭逢,或建功立業(yè)之渴望。從大的角度講分積極的和消極的。

一定要結(jié)合詩人遭遇和古人遭遇來分析或共鳴或?qū)Ρ取?/p>

——覽物之情,何以異乎?

(2)《石頭城》

明確:通過古今變化,抒發(fā)昔盛今衰,盛衰無常之感嘆。

(3)《汴河懷古》

明確:1、就歷史事件本身評價。2、借古諷(喻)今。3、借古諷(喻)今。

(4)《念奴嬌*赤壁懷古》

明確:應由懷詠側(cè)重點來分析。

歸納:審清懷詠對象的意義就在于依據(jù)不同對象的常見感情的不同來快速找出主旨。

(2)主旨分析途徑

1、直接從詩中找,找相關(guān)議論句

2、分析所懷詠事物。

3、借助常見感情篩選。

㈢常見手法:

《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問題:1、本詩借助何事物來表現(xiàn)主題,這屬何手法?

明確:

《越中覽古》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將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1、本詩所寫之景前三句后一句有何不同?

2、前三句后一句所描寫景物之間形成了什么關(guān)系?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①,晉代衣冠成古丘②。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③,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釋】①三國時孫權(quán)遷都建業(yè),以后孫皓營建新宮,窮極奢華。東晉時宮城仍為吳之舊地,當時是王、謝等家族極盛之時。②晉瑯琊王睿,即位于建康(今南京)。③前人有“邪醫(yī)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崩畎准从么艘狻?/p>

1.本詩運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從劃線處分析)

三、分析懷古詠史詩常見手法

(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

(2)表現(xiàn)手法:以小見大、虛實結(jié)合、用典、對比、襯托……

(3)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對偶、象征、襯托……

歸納總結(jié):

1、以小見大:“即小見大”。就是賞析詩歌中以小景傳大境界、以小事寫大內(nèi)容、以小物寫大主題的藝術(shù)手法。寫眼前景物又較注重細節(jié)的描寫。

2、虛實相生:因為是懷古詩因此對往事難免要進行想象,因此虛實相生手法也就成了這類詩歌中常見手法之一。

虛與實: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如書上所言,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

3、對比:今昔對比、事物之間對比

4、用典:①點化前人語句。②引用神話故事。③明用歷史故事。④暗用歷史故事。⑤反用歷史故事。

(四)常見語言風格

沉郁、悲慨、激昂

反饋練習:

1、閱讀下面三首關(guān)于項羽的詩,完成①、②兩題。

題烏江亭(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烏江亭(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烏江(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這三首詩詠的都是,但對項羽評價的角度并不一樣,他們的角度分別是什么?

第一首是從角度來評價的。

第二首是從的角度來評價的。

第三首是從角度來評價的。

(2)這三首詩借對項羽的評價分別表達了什么觀點?

杜牧通過這首詩,表達了。

王安石認為,歷史的規(guī)律不可違背。

李清照認為人要講求,活著要,死了也要。

2、閱讀下面這首七言絕句,根據(jù)要求寫一段評析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注:二喬:即大喬、小喬,她們分別是東吳前國主孫策和軍事統(tǒng)帥周瑜的夫人。

對于這首詩的后兩句,宋代的許顗事非常反感。他在《彥周詩話》中批評說:孫權(quán)的霸業(yè)系此赤壁一戰(zhàn),若這一仗打敗了,那么國家就要滅亡,百姓就要遭殃,而杜牧不擔憂這些大事,只擔心“二喬”會被捉去,實在是“措大(對讀書人的蔑稱)不識好惡”,你認為這一批評成立嗎?為什么?如果把末句改為“國破家亡在此朝”,又如何?請就以上問題談談你的看法。

3、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越中覽古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將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蘇臺覽古李白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1)這兩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慨?

(2)兩詩抒情特點?

(3)請談談這兩首詩藝術(shù)手法的主要不同之處?

4、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①。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②,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注:①“星河鷺起,畫圖難足”長江白鷺飛起,再美的畫也畫不出。②“門外樓頭”,用典:隋軍已兵臨城下,陳后主陳叔寶和寵妃張麗華仍在結(jié)綺樓尋歡作樂,演唱《玉樹后庭花》。

⑴請聯(lián)系全詞主旨闡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的深刻含義。

⑵綜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懷古》《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三首懷古詞作,請簡要概括懷古題材詞的一般特點。(不超過100字)

5、閱讀左思《詠史》詩,完成1、2題。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籍舊業(yè),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注】⑴金張,指漢代金、張兩大家族,是當時兩大權(quán)貴。⑵七葉,七代。珥,插。漢貂,漢代侍中官冠旁插貂尾為飾。⑶馮公,即馮唐,漢宣帝時人,才能卓越而不被重用。

問題設計:這首詩名為“詠史”,實為“感事”,批判了一種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請加以簡析

6、閱讀李商隱的一首詩,回答下題。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注:“賈生”,就是賈誼。本詩情節(jié)取材于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里的一段故事:

“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厘(祭祀后,接受神的福祜),坐宣室(漢未央宮正殿,借指漢朝朝廷)。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