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妻書》課件31張高中語文部編版必修下冊_第1頁
《與妻書》課件31張高中語文部編版必修下冊_第2頁
《與妻書》課件31張高中語文部編版必修下冊_第3頁
《與妻書》課件31張高中語文部編版必修下冊_第4頁
《與妻書》課件31張高中語文部編版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與妻書林覺民林覺民林覺民(1887年—1911年4月27日),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漢族,福建閩縣。中國民主的先驅(qū),革命烈士。少年之時,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學說。留學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春回國,4月24日寫下絕筆《與妻書》,后與族親林尹民、林文隨黃興、方聲洞等革命黨人參加廣州起義,轉(zhuǎn)戰(zhàn)途中受傷力盡被俘。后從容就義,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學習活動:“英雄氣概”與“兒女情長”一封訣別信,一曲愛情頌,一首正氣歌?!杜c妻書》一經(jīng)披露就感動和影響了無數(shù)人,對妻子的置身至愛,對理想的奮力追求,為革命的無畏犧牲,感天動地。閱讀課文,完成下面的學習任務(wù)。

1、自古英雄多柔情,林覺民在信中表達了對妻子的拳拳深情,請圍繞“吾衷”這一主線,結(jié)合文本具體分析。提示:

以“吾衷”為主線,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文章第一部分提出“忍悲為汝言吾衷”,交代寫信的原因和心情。

第二部分從感情、理義、事勢、后事等幾方面具體闡述“吾衷”。從感情上來說:“吾至愛汝,使吾勇于就死也?!睆睦砹x上來說:“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睆氖聞萆蟻碚f:“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睆暮笫律蟻碚f:“吾今死無余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清靜過日而已”。感情說得真切,理義說得深刻,事勢說得形象,后事說得感人。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體部分,對“吾衷”作了真實、深刻、詳盡的闡述,感人肺腑,教人激奮,慰人勿悲,從而達到了作者寫信的目的。

第三部分加深言情和深入說理,這是對第二部分的補充和加深。加深言情:“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則吾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深入說理:“吾愛汝至”“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這樣就使全文的言情說理達到了至善至深的地步,顯示了作者的情操、理想之高尚。2、作者在回憶二人往事時,主要寫了三個生活場景,表達夫妻深情,感人至深。閱讀文章,根據(jù)內(nèi)容,填寫下表。生活場景作用與效果回憶一說明自己不愿先死而留苦給妻子回憶二回憶三分析與分享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概括出回憶的三個生活場景,并分析表達效果與作用。

課堂分享:學生之間交流、補充、完善。表格提示:生活場景作用與效果回憶一生死之爭論說明自己不愿先死而留苦給妻子這三件事的共同之處都反映了烈士生前對妻子的眷戀之深,為妻子著想無微不至,用事實說明自己絕不是一個無情的人。同時,也寫出了作者舍不得離開妻子時的悲痛心情。回憶二新婚的甜蜜生活說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記愛妻回憶三兩次離家未能將實情告訴妻子的原因和心情說明自己“摯愛”妻子,怕妻子擔受不起深重的悲痛。思考:文中除了三憶,還有三愿,請找出來并具體分析。3、作者深愛妻子,卻又舍妻子而赴死,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和寫作背景,探究作者如此選擇的原因。寫作背景

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并提出了“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quán)”的十六字政治綱領(lǐng)。在我國南方,先后發(fā)動了十幾次武裝起義。1911年4月27日(農(nóng)歷三月二十九日)的廣州起義是一場戰(zhàn)斗最激烈、對社會震動最大的起義。后因起義死難的烈士都埋在廣州城外的黃花崗,故又名之曰“黃花崗起義”。本文是林覺民在起義前三天(4月24日即夏歷三月二十六日夜四更)寫給妻子陳意映的一封絕筆信。信里充滿了犧牲一己,為全國同胞爭取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原書共兩封,一封是給他父親的,內(nèi)容僅云:“不孝兒叩稟父親大人:兒死矣,唯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于全國同胞也。大罪乞恕之?!?/p>

學生小組合作結(jié)合內(nèi)容和背景,探討作者拋下至愛而赴死的原因,形成要點。

課堂分享與交流,各小組相互補充完善。相關(guān)語句提示:①“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雹凇拔岢湮釔廴曛?,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③“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p>

④“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币c提示:至愛妻子給予的勇氣傳統(tǒng)儒家“仁者愛人”的熏陶舍生取義的精神胸懷祖國、心系人民的情懷……4、文中作者將愛妻與愛國兩種愛有機融合在一起,使得情感更為深沉。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對這種融合加以分析。提示:

作者將對妻子的愛融入了對國家、他人的愛之中。作者借用古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闡述對他人的愛正是對妻子的愛的一種延伸,正是出于對妻子的愛給了他犧牲的勇氣。作者再述天下家庭分崩離析之態(tài),指出鐘情者當護情,因而正是對妻子的一往情深才會不忍見天下有情人罹難。因此,文中愛妻的深情和就死的勇決雖如兩條旋律并進,實際上是統(tǒng)一在一起的。5、作者本無意為文,然而該文卻成為天下之至文。敘兒女之情,言革命之理,情理交融,相互映發(fā),字字出自肺腑,句句撼人心靈。其語言修辭特色尤為突出,試從用典、對比等手法角度加以分析。示例:用典典故出處效果與作用司馬春衫語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痹娭袑懓拙右茁犈门畯椬嗯们?,深受樂曲的感染,聯(lián)想到自己被貶的不幸遭遇,十分感傷,落下的淚水打濕了青布衫。用這個典故,表達對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太上之忘情語出《世說新語.傷逝》:“王戎喪兒萬子,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簡日: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日: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記了喜怒哀樂之情。意在表達自己關(guān)心民眾的疾苦,與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文中還有多處典故,學生可分別找出來一一分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眼成穿骨化石破鏡能重圓獨善其身提示:對比

如:為了讓妻子明白自己“敢率性就死不顧汝”的道理,作者就“死”這個問題作了多方面的對比。首先以“愿”與“今日事勢”對比,寫到“天災(zāi)可以死,……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這個排比句接連用了5個“死”字,有力地說明了在當時的中國,在善良人民面前的只有一條死路。經(jīng)這一對比,說明“相守以死”的“愿”,在今日之中國是絕對不可能的。“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便汝眼睜睜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這兩個反問句就是對比后得出的結(jié)論。這個結(jié)論不僅有力地說明“相守以死”的“愿”不可能實現(xiàn),而且還暗含著這樣的意思:與其死于“天災(zāi)”“盜賊”“瓜分”和“奸官污吏”之手,莫如死于革命,進一步引導妻子贊同自己所做的選擇。

其次用“即可不死”和“死”對比?!安凰馈睂窃鯓拥那闆r?“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這種痛苦與“死”的痛苦相比如何呢?“較死為苦”,經(jīng)這一對比,結(jié)論當然不言而喻:生不如死;死,不如為革命而死。這一段用了5個反問句,作用是為了引導妻子從比較中自己得出結(jié)論,從而理解作者“敢率性就死不顧汝”的革命行動。第5段主要用了對比說理,但“理”中寄寓了作者的“情”。因為對比是從“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的“情”出發(fā)的,對比得出的結(jié)論:“率性就死”也是出于“愛汝一念之“情”的。

其他段落也用了對比。如:“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用“幸”和“不幸”的反復對比,既突出了對妻子的依依難舍之“情”,更突出了不得不舍之“理”。6、《與妻書》和《諫逐客書》均為書信,但兩者在表達方式與策略上完全不同,請閱讀兩篇文章,加以比較,填寫下表。比較點《與妻書》《諫逐客書》寫作對象寫作目的態(tài)度語氣自責、急切、直接表達方式語體口語較多比較點《與妻書》《諫逐客書》寫作對象秦王(君主)妻子(至愛)寫作目的勸諫,取消逐客令希望妻子理解自己態(tài)度客觀、平和、謙恭摯愛、悲痛、堅定語氣嚴肅、莊嚴、委婉自責、急切、直接表達方式議論為主抒情為主語體書面語體口語較多表格提示:探究活動:安得雙全法,不負汝與義

我今奉命擔任石牌要塞守備,原屬本分,故我毫無牽掛。僅親老家貧,妻少子幼,鄉(xiāng)關(guān)萬里,孤寡無依,稍感戚戚,然亦無可奈何,只好付之命運......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戰(zhàn)爭勝利后,留贛抑回陜自擇之。家中能節(jié)儉,當可溫飽,窮而樂古有明訓,你當能體念及之......

十余年戎馬生涯,負你之處良多,今當訣別,感念至深。茲留金表一只,自來水筆一支,日記本一冊,聊作紀念。接讀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終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歡樂。匆匆謹祝珍重?!I《與妻書》荷馨愛妻如見:余此次奉命固守東瓜,因上面大計未定,其后方聯(lián)絡(luò)過遠,敵人行動又快,現(xiàn)在孤軍奮斗,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yǎng)育!為國戰(zhàn)死,事極光榮,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你們母子今后生活,當更痛苦。但東、靖、籬、澄四兒,俱極聰俊,將來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幾年,即可有福,自有出頭之日矣。望勿以我為念,我要部署殺敵,時間太忙,望你自重,并愛護諸兒,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聞。生活費用,可與志川、子模、爾奎三人洽取,因為他們經(jīng)手,我亦不知,想他們必能本諸良心,以不負我也?!靼矠憽吨路蛉恕?/p>

胡璉《與妻書》背景1943年5月25日,在湘鄂邊境的日寇占領(lǐng)要隘漁陽關(guān)后,渡過清河逼近石牌要塞;日寇第三十九師團主力,在敵酋高木義人率領(lǐng)下,從南面沿長江進犯石牌要塞。石牌是長江湖北西部的重要江防要塞,若石牌丟失,則日寇可直接窺伺四川,威撼西南。民國政府軍事當局嚴令部隊不惜一切代價守衛(wèi)石牌要塞,重任落在第十八軍第十一師胡璉部身上。胡璉接受任務(wù)后,帶領(lǐng)全師將士祭拜天地,誓與要塞共存亡,隨時準備以身殉國。因此,寫了兩封絕筆信,其中一封即《與妻書》。戴安瀾《致夫人》背景1942年2月,戴安瀾參加東瓜保衛(wèi)戰(zhàn)。蔣介石單獨招見了戴安瀾,詢問第200師能否在東瓜堅守一兩周,打個勝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