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之路的文章_第1頁
攝影之路的文章_第2頁
攝影之路的文章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攝影之路的文章之路攝影

攝影之路該怎么走,朝哪個方向走呢?每當新的一年到臨,我都會想起這個老問題,也有不少摯友向我提起這個問題。這倒不是由于我們對選擇搞攝影不堅強,而是在層出不窮的新可能、新問題的逼迫下,不得不定期重新掃視過去的攝影之路,我們的方向對嗎?怎樣做才更有價值和意義呢?

譬如拍攝風景,大批剛剛學攝影的人紛紛到那些攝影圈人人都知道、都去過的地方,去拍攝內容和畫面形式都差不多的照片。這是去練習技法,還是去創(chuàng)作?假設是去創(chuàng)作,天性風格在哪里?假設是搞藝術創(chuàng)作,我們理應看什么、怎樣看?莫非已經被看了多數(shù)遍的那些老地方就不能去、就不成能出新意了嗎?

譬如航拍,莫非只有航拍式的鳥瞰,才能出新意?而且在大家都搞航拍的時候,個人化的風格怎樣找到和表達?是飛行高度抉擇的,還是鏡頭焦距抉擇的,抑或觀看方式抉擇的?

譬如水下攝影,只好拍水中美麗的珊瑚、舞蹈狀態(tài)的美女,或各種花招的魚兒嗎?

譬如微距攝影,只好拍攝昆蟲的復眼或蟬翼般的翅膀嗎?

譬如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記錄性與藝術性的關系如何把握,非遺在當代社會的新活力如何表現(xiàn)?莫非只能拍攝幾個老人制作非遺物品時的動作嗎?在這類照片中,如何處理學識性與人物內心的關系?

譬如新聞攝影,如何擺脫格式化的幾個規(guī)程和外觀化的記錄,把人性和人情方面的內涵融合在一起,從而在傳布信息的同時給我們心靈的指引呢?

譬如拍攝社會紀實專題,這些年“新八股”已經展現(xiàn),如何擺脫束縛,解放影像表達力呢?一組專題,如何通過編輯凸顯其穿透人心的氣力呢?雖然我不認為在如今社會搞社會紀實攝影已經過時,只要有引起社會各階層關注的問題存在,只要不同民族和社會階層之間的差異存在,只要孤高和偏見依舊阻力我們對等地對待他人,這類能夠促進問題解決和有利于相互溝通、理解的作品就不會過時,只不過作為先鋒形式藝術的意味可能在某些地方減弱了,藝術館更多地珍藏形式上更具時代創(chuàng)新的東西,但這不等于社會紀實攝影內容過時了,作為影像文化產品價值消散了。當然,社會紀實攝影也切實面臨突破的問題,突破老套路,突破老手法,如何才能進入新的流媒體傳播運行之中呢?

再說人像攝影,如何才能突破當下的窠臼,拍出人的時代精神、內在性格和別致的容貌呢?莫非只有把人用繩捆著,或把人置于舊工廠的煙囪下,或頭頂各式蔬菜的樣式嗎?第一個這樣拍的人是有創(chuàng)意的,但后面一窩蜂似的模仿令人生厭。

……

攝影人人可為,但找到并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真不輕易。最終,我們找自己的路,要在介入社會的內容和主題上下功夫,在表現(xiàn)手段的猛烈、扎實的維度上下功夫。思想開闊而活躍,就不怕不在社會文化的前沿上;手段精細扎實而富有新意,就不怕視覺上不震撼人。兩個方面都經過刻苦磨礪,就可能為攝影藝術的大廈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