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目錄TOC\o"1-2"\h\z\u第一章編制依據及編制原則11.1編制依據11.2編制原則11.3國家、市現行有關標準、規(guī)程及標準1第二章工程概況22.1工程概況22.2主要工程量22.3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3第三章施工方案43.1主要措施43.2施工方法43.3注漿材料43.4注漿范圍53.5注漿的分段原則53.6注漿孔的布置及注入順序原則63.7主要注漿參數63.8溝道上方土體加固主要工程量6第四章施工部署7第五章勞動力組織及設備配備8第六章工程質量保證體系9第七章平安措施11第八章注漿效果檢測及輔助措施12第一章編制依據及編制原則1.1編制依據黃杉木店110KV送電工程設計圖紙(T12卷)。我單位設備物資資源,經濟技術實力及類似工程施工經歷。國家、建立部、市和**供電公司等相關行業(yè)頒發(fā)的施工標準、規(guī)程和標準。依據實地調查情況和相關部門提供的信息、資料等。1.2編制原則在充分細致學習圖紙的根底上,在充分進展實地考察和交通調查的根底上,合理的編制施工方案,使其科學適用且著重考慮施工的經濟性等因素,其方案做到科學、經濟、實用、平安。施工總體部署合理,施工方案可行、高效,確保總體工期要求。采用先進的設備和科學的管理方式確保工程質量及施工平安。響應**供電公司的要求,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爭創(chuàng)精品工程。在施工全過程中采用周密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1.3國家、市現行有關標準、規(guī)程及標準1、建筑地基處理技術標準〔JGJ79-2002〕2、地基與根底工程施工及驗收標準〔GB50202-2002〕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平安技術規(guī)程〔JGJ46-88〕4、建筑機械使用平安技術規(guī)程〔JGJ33-86〕5、市市政工程施工平安操作規(guī)程〔DBJ01-56-2001〕6、建立工程施工現場平安資料管理規(guī)程〔DB11/383-2006〕7、建立工程平安監(jiān)理規(guī)程〔DB11/382-2006〕市建委、**供電公司頒發(fā)的有關平安、質量、環(huán)保等文件。第二章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黃杉木店110KV送電工程,新建電力溝道起點為擬建黃衫木店110KV變電站甩口,終點為大黃莊西路路口西南角擬建T接塔下。本工程分為2條主線(L1、L2)和3條支線〔1#、2#、3#〕電力溝道。路徑為:L1主線起點為黃杉木店110KV變電站南側甩口,平行變電站南側撥地線2.5m向西,再分別沿規(guī)劃二道溝河岸東側明河段11.8m,現狀暗河段23.5~28.5m的位置向南,至**路后,沿道路南北紅線北側2m位置與**路上主線電力溝道〔T11卷冊設計起點〕連接;L2主線起點與**路主線電力溝道的終點〔T11卷冊設計終點〕連接,沿架空線路位置向南,終點為大黃莊西路路口西南角現狀定熱110KV線路下方新建G1電纜終端塔;1#支線起點接黃杉木店路東側現狀電力溝,沿規(guī)劃黃杉木店面一街南紅線北側2.5m向東,終點接變電站北側甩口;2#支線位于變電站西側撥地線以西4.5m,起點、終點分別與主線1#豎井及支線1的2#三通井連通;3#支線起點在黃杉木店路西紅線東側2.5m位置,穿黃杉木店路后與路東側現狀電力溝連接。本工程采用三種溝道斷面,分別是2.0m*2.0m明開電力單溝、2.0m×2.0m明開電力雙溝、2.0m×2.3m暗挖電力單溝。2.2主要工程量2.0m×2.0m明開電力單溝139.6m2.0m×2.0m明開電力雙溝86.0m2.0m×2.3m暗挖電力單溝282.3m三通井5座直徑4.1m豎井(通風井)2座直徑5.3m三通井1座〔L1-1#〕直徑5.3m埋管四通井1座〔L1-3#〕撤除舊溝22m;舊溝回填4m;恢復路面及方磚步道500㎡。2.3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2.3.1工程地質條件根據地質勘察報告,本段溝道地層土質自上而下依次為:〔1〕房渣土eq\o\ac(○,1)1層局部為粉土填土eq\o\ac(○,1)2層,厚度為2.0m~4.0m。(2)粘質粉土②1層,夾粉質粘土②2層,厚度為3.80m?!?〕粉質粘土③1層,重粉質粘土③2層,砂質粉土③3層,厚度為4.5m?!?〕粉細砂eq\o\ac(○,4)層,厚度為2.0m?!?〕粘質粉土⑤1層,夾粉質粘土⑤層,厚度為4.3m?!?〕細砂⑤2層,厚度為0.8m。本工程電力溝道穿越土層為粘性土和砂土。水文地質條件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可知,場區(qū)歷史最高潛水水位標高接近地表,近3~5年第eq\o\ac(○,4)粉細砂層的微承壓~潛水水位標高約為26.00m,施工時考慮全線降水。本工程特點及重點分析1、本工程暗挖溝道穿越**路與黃杉木店路,交通流量大,工程的平安與文明施工至關重要。2、工程處在地質條件復雜,地下管線密集地段,且穿越暗河段及現況房屋,距離二道溝河僅11.8m,難度大,風險大,必須依靠嚴密的方案和技術措施及先進的施工設備作后盾,確保施工平安及施工質量,這同時也是工程控制的重點。3、本工程是**供電公司工程建立的重要組成局部,同時也是施工工期非常緊的地段,所以在進展工程施工的工期控制上,必須嚴格控制,確保按期竣工?;谝陨现T多難點,經多方工程技術人員及專家研究分析、比選,為確保現況路、房屋的平安及開挖施工人員平安,擬采用洞內超前深孔預注漿工法對過路段及房屋下溝道周圍一定范圍內的圍巖土體進展注漿加固處理,使松散土體得到充分填充及密實,使地層的不透水性增強,提高抗壓強度和支撐保護能力。第三章施工方案3.1主要措施本工程施工方案設計主要是解決溝道開挖過程中圍巖土體的穩(wěn)定性問題,及控制開挖施工對上部道路、管線及房屋的擾動問題,即在溝道開挖前在溝道前方一定范圍內圍巖土體進展超前預注漿加固處理。通過注漿填充土體空隙,疏干土體水份,使?jié){液與土體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抗壓強度和支承保護能力的復合地基。確保溝道開挖平安及上部道路、管線及房屋的穩(wěn)定。3.2施工方法注漿施工工藝較多,但根據本工程施工場地等條件,只能采用洞內放射型超前預注漿工藝進展施工,〔在地面無法采用垂直鉆桿器抽注漿法和擴散式傾斜鉆桿器抽注漿法施工時采用〕其特點:不占用地表空間,且不影響交通及地面設施的正常運行?!苍摴に嚱涍^多年的工程實踐,積累了成功的施工經歷。經實踐證明此工藝已成為先進,成熟的工藝〕。3.3注漿材料其特性對地下水而言,不易溶解;對不同地層,凝結時間可調節(jié);高強度、止水;3.3.4注漿材料配比:A液B液C液硅酸鈉100L水100LGs劑8.5%P劑4.5%H劑6.7%C劑7.1%水水泥42%H劑4.6%C劑3.2%水200L200L200L注:溶液由A、B液組成;懸濁液由A、C液組成注漿時,將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漿液類型,適當調整配合比,并適當參加特種材料以增加可灌性和堵水性能提高止水效果。3.4注漿范圍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資料,結合類似工程的施工經歷,加固長度范圍初定:過**路段24m,過黃杉木店路段24m,過現況房屋段48m,如在施工中發(fā)現異常情況我方將會調整工藝參數,已滿足施工要求。詳見溝道注漿加固示意圖3.5注漿的分段原則根據注漿區(qū)間軸向長度,結合注漿施工工藝,初定方案:24m過路段分兩段進展注漿,每段注漿段長16米,開挖段長12米;48m過現況房屋段分四段進展注漿,每段注漿段長16米,開挖段長12米。3.6注漿孔的布置及注入順序原則根據注漿擴散半徑計算,孔距一般為1~1.5米。注入順序:溝道加固區(qū)域將從外至內隔孔跳注施工順序進展施工。3.7主要注漿參數3.7.1注漿深度16m;3.7.2注漿孔直徑Φ48mm;3.7.3漿液擴散半徑:1m;3.7.4漿液凝結時間:20s~30min;3.7.5注漿壓力0.3~1.0Mpa;3.7.6注漿段長:28m,28m,56m。3.8溝道上方土體加固主要工程量注漿量計算:(1)改進土體土方量:V體積=〔32+32+64〕延米×9環(huán)行面積=1152m3(2)注入率:25~65%根據巖土工程勘測資料分析,并結合類似工程注漿數據,為提高注漿加固的效果,提高土體密實度。綜合以上情況,本工程取注入率為40%〔含損失率〕。注:可根據實際注入來計量。(3)漿液注入量:1152m3×40=460.8m3(4)根據本工程的特殊性,其開挖后注漿量將以實際注入量計算。第四章施工部署4.1施工總體目標工程質量目標:優(yōu)良。工程進度目標,每循環(huán)工期為2天。平安生產目標嚴格按照國家平安制度和規(guī)定,到達"五無〞、"一杜絕〞及"一創(chuàng)立〞的目標。文明施工目標以"市建立工程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方法"及公司有關平安文明要求為標準,確保"達標工地〞,為公司贏得聲譽,為業(yè)主增光添彩,為環(huán)保工作做出奉獻。協調目標做好內外關系協調,結合工程情況充分發(fā)揮工程優(yōu)勢,主動爭取各方的支持與配合,做到施工一項工程,交一方朋友。內業(yè)管理目標技術管理責任明確,技術檔案管理微機化,確保內業(yè)資料完備、及時、美觀、先進和符合各方要求,并做到工程竣工時竣工資料即交驗完。第五章勞動力組織及設備配備5.1勞動力組織定位觀測3人配漿3人布孔鉆機就位注漿拔管洗管檢驗開挖3人5人5人5人鉆孔3人5.2主要施工設備配置[機械] [器具] [其他]T*U—75A型鉆機1臺旋轉二重管 排水處理裝備SYB—60/50型注漿泵1臺注漿液混合器測定器具SJY—雙層立體式攪拌機1臺噴頭 凝膠時間測定儀逆止閥消音器第六章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在本工程注漿施工中,應以嚴格組織管理體系和科學嚴謹的質量體系來保證工程質量。6.1質量控制:工程質量嚴格按照本工程制定,并經甲方和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的施工方案執(zhí)行,嚴格按國家有關技術標準、規(guī)程、標準控制施工。根據施工程序,嚴把鉆孔深度、配料注漿壓力、注漿量關,每一道工序均安排專人負責,并記錄好每一道工序的原始數據。6.2工程質量保證制度:成立工程工程經理為責任的質量管理小組,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按照質量體系中規(guī)定的責權要求運行。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議,組織質量教育,嚴格執(zhí)行"三檢〞制度,加強技術交底工作,強化工序控制,由責任心強經歷豐富的工程師擔任質量控制人員,實行監(jiān)視檢查,保證工程質量。加強現場施工材料管理,嚴格執(zhí)行進料檢驗制度,保證施工材料滿足設計和標準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進場使用,確保工程質量。配備好施工機具和計量工具以滿足施工要求,建立健全各種資料、原始記錄、作為評價工程質量的重要依據。加強與甲方、監(jiān)理的配合,認真承受指導和監(jiān)視。6.3工程質量措施:鉆孔施工:開鉆前,嚴格按照施工布置圖,布好孔位。鉆機定位要準確,開鉆前的鉆頭點位與布孔點之距相差不得大于5cm。鉆桿度不得大于1°。鉆孔時,密切觀察鉆孔進度,如發(fā)生涌水情況,應立即停頓鉆孔,先進展注漿止水(壓力應到達0.3~1Mpa),并確認止水效果后,方可停頓注漿,向前繼續(xù)鉆孔施工。配料:根據現場不同地質情況選擇由A、B液組成的溶液型漿液或A、C液組成懸濁液漿液,應采用準確的計量工具,嚴格按照設計配方配料施工。注漿:注漿一定要按程序施工,每段進漿要準確,注漿壓力一定要嚴格控制在0.3MPa~1MPa之間,專人操作。當壓力突然上升或從孔壁溢漿,應立即停頓注漿,每段注漿量應嚴格按設計進展,跑漿時,應采取措施確保注漿量滿足設計要求。注漿完成后,應采用措施保證注漿不溢漿跑漿。每道工序均要按排專人,負責每道工序的操作記錄。第七章平安措施7.1建立健全各種崗位責任制,嚴格執(zhí)行現場交接制度。7.2鉆機注漿泵及高壓管路必須試運轉,確認機械性能和各種閥門管路,壓力表完好后,方準施工。7.3每次注漿前,要認真檢查平安閥、壓力表的靈敏度,并調整到規(guī)定注漿壓力位置。7.4安裝高壓管路和泵頭各部件時,各絲扣的聯接必須擰緊,確保聯接完好。7.5注漿過程中,制止現場人員在注漿孔附近停留,防止密封膠沖式閥門破裂傷人。7.6注漿時不得隨意停水停電,必要時必須事先通知,待注漿完成并沖洗前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委托持股業(yè)務盡職調查與合規(guī)性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新能源車輛制造股東入股協議書3篇
- 2025年度綠色建筑暖通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采光節(jié)能門窗供應合同2篇
- 2025年度水利工程承包施工居間合同(二零二五年度)4篇
- 窗簾材質與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科技融合
- 二零二五年度塔吊租賃行業(yè)自律公約制定合同2篇
- 智能教育時代的家庭教育與發(fā)展新路徑
- 教育科技中嵌入式的交互式學習體驗優(yōu)化
- 二零二五年度白灰產業(yè)園區(qū)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合同3篇
- 2024年財產轉讓合同公證模板2篇
- 商標法基礎知識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之機械振動
- 醫(yī)院醫(yī)務人員醫(yī)德考評標準
- 小紅書種草營銷師(初級)認證考試真題試題庫(含答案)
- 癲癇病人的護理(課件)
- 2024年WPS計算機二級考試題庫350題(含答案)
- 2024年6月浙江省高考地理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固定污染源自動監(jiān)控監(jiān)測系統現場端建設技術規(guī)范
-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小小工程師》背背默默知識點
- 學生體育習慣培養(yǎng)重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