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_第1頁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_第2頁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_第3頁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_第4頁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版本,下載可自由編輯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

湘教版七班級地理下冊教案1

《極地地區(qū)》教案

【教學任務】

1.學問與技能:

說出兩極地區(qū)的地理位置、范圍和特別的自然環(huán)境特點;利用活動,學會以極點為中心在地圖上分辨方向;能按照資料比較自然環(huán)境的差異,培養(yǎng)同學的對照分析本事、信息處理本事和語言表述本事。

2.過程與(辦法):

注意讀圖,以問題導入新課,激活同學學習愛好,構建以老師為主導、同學為主體和學問為主線的開放式課堂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同學熱愛地理、熱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兩極地區(qū)的地理位置、范圍和特別的自然環(huán)境。

難點:運用地圖在極地分辨方向

教學過程

通過課件,向同學出示四個問題:

1、在南極地區(qū),一條銹跡斑斑的鐵鏈被放到戶外后,一段時光后就變得光亮如新,為什么?

2、在南極地區(qū),一塊鋼板從空中墜落能摔得粉碎,為什么?

3、在南極地區(qū),各國科學考察站都把防火當作是性命攸關的事件,為什么?

4、為什么南極地區(qū)比北極地區(qū)更冷?

展示北極的地圖,熟悉周邊的海洋和陸地。展示南極圖,同學不但要熟悉到南極大陸的輪廓象大象,而且要會辨認周邊的海疆。((順口溜):腳太平洋,頭頂大西洋,背靠印度洋),經(jīng)度的分布(正十字位置),還有周圍的陸地分布。

北極是“陸包洋”,南極是“洋包陸”。

結合相應的練習,鞏固學問

1、閱讀材料p94頁《南極地區(qū)的大風》,同學得出南極地區(qū)“風庫”的特征。

2、閱讀課件“極地氣候資料”:得出南極地區(qū)降水少的特征,稱為“白色荒漠”。

3、閱讀課件中“七大洲海拔高度圖”,知道南極大陸是平均海拔最高的洲,稱為“冰雪高原”大陸

4、課本活動p95:讀圖10.5,比較南北極氣溫,可知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極,稱為地球的“寒極”。

老師引領并小結:南極地區(qū)是世界最冷的地方。進一步擴展解釋南極比北極冷的緣由(1)下墊面不一樣,南極是陸地,北極是海洋。(2)南極海拔高。(3)南極被冰雪籠罩,對太陽光有很強的反射作用。(4)風大

情景對話:由同學和教師舉行角色飾演,舉行對話,由同學分析對話中蘊含的地理學問。

老師在課間上相應指出四個科學考察站的地理位置和時光,特殊要向同學提示長城站在南極圈以外。分析建站時光和地理位置。從南極三個站的選址,也看出我國科學考察的技術越來越先進。補充我國2023年2月在南極建立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泰山站的相關資料。

問題:我國為什么要建立科學考察站?供同學思量,帶入下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

同學對這四個問題很感愛好,紛紛研究,但教師要求同學不用急著馬上回答,帶著問題去聽課

按照教師展示的課件圖片,同學熟悉兩極周圍的陸地和海洋,熟悉到兩極獨特的地理位置

觀察“溫度計”上的幾組數(shù)字,比較南北極的年平均氣溫柔最低氣溫,得出南極比北極嚴寒無數(shù)的結論,小組溝通并回答南極比北極嚴寒的緣由

同學參加企鵝媽媽和企鵝寶寶的情景對話

閱讀課本p96資料,并在地圖上圈出科學考察站的位置并比較不同(經(jīng)緯度)

湘教版七班級地理下冊教案2

《巴西》教案

教學任務

1.能讀圖說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區(qū)、主要氣候特點(重點)

2了解巴西的人種構成,知道南美拉?。ㄎ幕┑男纬蛇^程及鮮亮的文化特色。

教學重難點

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區(qū)、主要氣候特點

教學過程

展示巴西世界杯海報圖片,問:

今年是2023年,有什么重要的體育賽事?(世界杯)

2023年世界杯,在哪個國家進行?(巴西)

誰知道,巴西世界杯,哪天開賽?(6月13日)

今日我們學習:南美洲最大的國家

其次節(jié)巴西

二、新課講解:

(一)、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

1、位置:

展示圖9.15的PPT,簡略(總結)巴西的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緯度位置。

(1)半球位置:

西半球、南半球

(2)緯度位置:

大部分處于熱帶。

(3)海陸位置:

南美洲東部臨海國,東臨大西洋。

(4)國旗:

展示巴西國旗的PPT,指出巴西國旗的特征:

綠、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征該國廣大的叢林,黃色代表豐盛的礦藏和資源。

2、人種構成:

展示P9.16卞卡一家的PPT:

問:

為什么在卞卡一家,有不同的人種。

指出,巴西有許多象卞卡一家這樣多種不同人種構成的家庭,形成混血種人的社會。

展示巴西人種構成圖的PPT,同學總結巴西人種構成特征:

白種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種人約40%,黑種人約6%,印第安人不到1%,還有不數(shù)日本人和華人等黃種人。

展示PPT,指出: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曾經(jīng)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因此,巴西人,多數(shù)是葡萄牙人的后裔,通用葡萄牙語,多信奉天主教。

3、巴西文化:

在我國,每年1月或2月,人們在一片喜慶的紅色中度(春節(jié)),春節(jié)是漢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而對于巴西,每年2月下旬,就會迎來他們最盛大的節(jié)日——狂歡節(jié)。下面,我們看看他們怎么過狂歡節(jié)的。

(1)狂歡節(jié)

展示巴西狂歡節(jié)的PPT,

化妝舞會、彩車游行、假面具和宴會是狂歡節(jié)的幾大特色,它起源于的節(jié)日慶典。

節(jié)日雖為短短的四天,但早在節(jié)日前的一兩個月,巴西的各大城市和各界團體就著手預備節(jié)日的慶?;顒恿恕3鞘械闹饕值酪苍缭缗狭斯?jié)日的盛裝,街道兩邊搭起高高的看臺,里約熱內(nèi)盧大看臺最佳的包廂票價雖高達千余美元,但被早早地搶購一空。

狂歡節(jié)那四天,狂歡的熱浪席卷囫圇巴西,男女老少披紅掛綠,艷裝濃抹,載歌載舞,春潮決堤般地涌向大街。市面上除了藥店、醫(yī)院和酒吧之外,工廠停工,商店關門,小學放假。人們忘掉了富饒和貧困,忘掉了憂愁和苦惱,忘掉了緊急和疲勞,只剩下歡和樂。此時,全國上下不分凹凸貴賤,不分種族膚色,都似一朵朵快樂的浪花匯入了快樂的海洋。

(2)桑巴舞

狂歡節(jié)中,人們的瘋狂的慶祝,跳熱情激烈的舞蹈——桑巴舞。

桑巴舞被稱為巴西的“國舞”。在拉美這個最大的國度,桑巴舞之普及,有這樣的說法:人不分男女老幼,日常跳,節(jié)假日更跳;在舞臺上跳,在大街上也跳;白天跳,通宵達旦地跳。每當激越的音樂聲起,人們總是激情難抑,不禁擺腿扭腰,跳將起來,如醉如癡,欲罷不能,欲休難止。

(3)、(足球):

提巴西,不能不提足球,足球對于巴西,就和(乒乓球)對于中國一樣,是男女老少都比較喜愛?的運動?,F(xiàn)在巴西的足球運動水平堪稱世界一流。不論在巴西的街頭還是海灘,處處都能夠看到各種膚色的青年和孩子在踢足球。

因此,巴西是足球的國度,下面我們看看巴西足球。

在展示巴西足球隊全家福時,同學感觸巴西人不同的人種。

活動:

P83頁巴西多元文化特色。

課后小結

1、位置:

(1)半球位置:西半球、南半球

(2)緯度位置:大部分處于熱帶。

(3)海陸位置:南美洲東部臨海國,東臨大西洋。

2、人種構成:

白種人占一半多

黑白混血種人約40%

黑種人約6%

印第安人不到1%

3、巴西文化:

狂歡節(jié)、桑巴舞、足球:

課后習題

1.“瑪雅文明”的創(chuàng)始者是:(C)

A.印度人B.西班牙人C.印第安人D.因紐特人

2.巴西人口40%的人種是:(B)

A.白種人B.黑白混血種人C.黑種人D.黃種人

3.拉丁美洲的開發(fā)歷史具有深厚的殖民顏色,最早來到拉丁美洲的殖民者是(D)

A亞洲人B非洲人C大洋洲人D歐洲人

4.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位于(C)

A.B.英國C.巴西D.俄羅斯

湘教版七班級地理下冊教案3

《》教案

教學任務

1、通過有關資料分析說明的民族、種族構成。

2、利用地圖確認地理位置、領土構成、地形氣候特征。

3.在圖上能說出農(nóng)業(yè)專業(yè)化地區(qū)的名稱、位置,形成緣由。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地理位置、領土構成、地形氣候。

難點:3.在圖上能說出農(nóng)業(yè)專業(yè)化地區(qū)的名稱、位置,形成緣由

教學過程

近來,在我國周圍總是有著這樣或那樣的棘手:

東海:日本搶我們釣魚島

南海:菲律賓占我們的南沙群島。

我國現(xiàn)在,還有臺灣游離于政權之外,沒有統(tǒng)一。

這一些,都有的身影。

世界政治舞臺上,有幾股強大的力氣,對抗中合作、合作中對抗。這幾股強大的力氣有:、俄羅斯、中國、歐洲、日本、(另外)。

是世界霸主,是我們口頭提到最多的國家之一。(另一個是日本)對,我們艷羨的經(jīng)濟,又為其強大的科技力氣所折倒,在無數(shù)時候,我們還得避免強大的軍車力氣??傊瑢?,我們是又愛又恨。

今日我們開頭了解西半球的國家。北美洲一個:。南美洲一個:巴西。

今日我們學習:

第一節(jié)

二、新課講解:

(一)、民族大熔爐

1、位置范圍:

展示PPT,了解在世界地圖的位置。同學說出的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

展示PPT,同學找出本土、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1)范圍:

除了本土之外,還包括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

總共50個洲,(本土48個,和阿拉斯加洲和夏威夷洲兩個海外洲。

(2)海陸位置:

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加拿大、南面墨西哥。(強調臨兩大洋)。

(3)、緯度位置:

本土:北緯25度-北緯50度之間,所有位于北溫帶。

阿拉斯加州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少部分在北寒帶;夏威夷州主要位于熱帶。

展示我國地圖,本土和我國的對照。我國北回歸線橫穿,有熱帶。北面超過了北緯50度,我國南北長一些,而東西長一些。大部分位于北溫帶。有相宜農(nóng)業(yè)進展的氣候條件。

2、移民國家

同學看74頁其次段和76頁圖9.4,總結人口特征。

同學看P75頁閱讀材料,了解華人對的貢獻。

展示PPT,幾位名人的祖先、祖籍。

活動:

P76頁活動1、2

展示PPT,人種的構成。

展示PPT,存在的人種岐視。

(二)、農(nóng)業(yè)地區(qū)專業(yè)化:

展示PPT,做粗略的講解。這種農(nóng)業(yè)專區(qū)化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們熟悉一下的地形和藹候。

1、地形:

展示PPT,完成P78頁活動1.

總結的地形特征:

南北縱列分布,西部是高原山地,中部是廣大的平原,平原面積占全國總面積一半以上,東部是較為低矮的山地,大西洋沿岸為平原。

和我國相比,平原多,我國山地多。

補充: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最大的山系,由多條平行山脈組成,縱貫北、南美洲西部。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長河。長度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和中國的長江。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各湖湖水有運河相通,并利用圣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其中,蘇必利爾湖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

2、氣候:

展示PPT,同學總結的氣候類型:

亞熱帶潮濕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帶海洋氣候

地中海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

展示PPT:

的降水分布。

展示ppt,結合地形,說明降水分布。

1)在西部,巍峨的落基山脈阻止了大量來自太平洋的水汽,使降水僅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帶;而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較低,對于來自大西洋的水汽的阻止作用較弱,使部分水汽深化內(nèi)陸形成降水。

2)因為山脈對氣流的阻止作用,使山脈的迎風坡地帶降水多

總結

從東部向西部呈遞減趨勢,從沿海向內(nèi)陸逐漸削減。

3、農(nóng)業(yè)特征:

從P77頁找出農(nóng)業(yè)特征:

機械化、專業(yè)化、規(guī)?;?。

形成農(nóng)業(yè)帶。

展示PPT中動畫,了解幾個農(nóng)業(yè)帶的特征:

同學看P78頁閱讀材料。

強調許多農(nóng)產(chǎn)品生產(chǎn)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農(nóng)業(yè)強國。

活動:

P79頁活動3

總結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有利條件:

氣候:

熱量:本土位于熱帶和亞熱帶,熱量條件比較充沛。

水資源:東西兩側瀕臨海洋,大部分地區(qū)降水較為豐盛,水分條件良好;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農(nóng)業(yè)澆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地形:以平原為主,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耕地廣闊。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農(nóng)業(yè)科技發(fā)達。

課后小結

本節(jié)課主要講的位置、范圍、地形、河湖、氣候等自然地理內(nèi)容。還學習了人口人種、農(nóng)業(yè)等內(nèi)容。

湘教版七班級地理下冊教案4

《自然環(huán)境》教案

教學任務

1、運用地圖歸納一個大洲的地形、氣候、水系的特征,簡要分析其互相關系。

2、利用初步掌控使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學會總結歸納兩大洲地形和河流特征。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亞洲、北美洲地形特征

難點:地形對河流流向的影響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1、出示“亞洲地形圖”。

2、指導同學基本的讀圖辦法,觀看陸高海深表。結合地圖推斷不同圖下色彩各代表什么地形。我們來熟悉一些主要的地形區(qū),描述一下它們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請不同組的同學綻開比賽搶答,增加組內(nèi)的合作意識,活躍氣氛。

3、同學查圖研究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領:按照以上的讀圖分析從位置和海拔方面考慮,得出亞洲地形特征

板書:地勢起伏很大,中間高四面低,亞洲地面凹凸起伏很大,地勢中間高四面低。

4、引入地形剖面圖。

(出示亞洲大陸沿北緯30度的地形剖面圖和北美洲沿北緯40度的地形剖面圖)

觀看區(qū)分兩圖:

同學讀圖歸納:亞洲在東西方向上地勢表現(xiàn)出起伏大,中部高,兩側低的特征。而北美洲在東西方向上地勢東西高中間低。

河流是構成自熱環(huán)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圖上找出幾條大河,長河眾多,觀看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歸納亞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征。

板書:受地形影響,亞洲的地勢中間高四面低打算了河流多發(fā)源于中部山地,四面呈發(fā)射狀分布。

北美洲地形對河流流向的影響。

北美洲地勢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東西部地勢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發(fā)源于兩側高原山地。

亞洲主要有哪些氣候?

同學看圖回答:說出亞洲的主要氣候類型,熟悉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特征。

為什么亞洲氣候復雜多樣?

引領同學從位置、范圍、地形等方面說明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緣由。

分析亞洲氣候特征的成因,亞洲季風氣候特征及其對農(nóng)業(yè)造成的影響

成因: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夏季風弱,從海洋上帶來的水汽少,降水就少。假如過少,就可能形成旱災。夏季風強,從海洋上帶來的水汽多,降水就多。假如過多,就可能形成水災。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征。

2、亞洲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得出另一特征—大陸性氣候分布廣(距海洋遠,深化大洲大陸內(nèi)部)

3、季風氣候是亞洲獨有些氣候類型且分布廣,得出亞洲氣候的又一特征,季風氣候顯著,三種季風氣候的降水時節(jié)分配圖和降水年際變化圖。

分析得出結論: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過渡:為什么會形成這么復雜的氣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以亞洲的幾個城市{前述}為例,提醒回憶上冊學過的“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學問,引領同學總結出氣候與位置的關系及氣候與地形、地勢的關系)

小結:影響亞洲氣候的因素,除了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外,還有地勢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教導)同學分析季風氣候降水的特征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

結合活動引領同學利用閱讀“北美洲的氣候類型圖”熟悉北美洲的氣候分布,主要氣候類型。與亞洲相比北美洲所跨緯度范圍稍小些,高山高原貫通兩部,因山地也展現(xiàn)出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征,但是北美洲西北沿海有狹長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

課后小結

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學習了亞洲和北美洲的氣候類型,氣候特征,引領同學熟悉了季風氣候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

湘教版七班級地理下冊教案5

日本教學設計

教學任務

1.在地圖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2.按照地圖和資料說出日本自然環(huán)境的基本特征,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緣由。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災意識。

3.運用地圖資料,說明日本海洋性季風氣候的分布、特征。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控討論國家地理自然地理的辦法

.教學難點:日本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氣候為什么展現(xiàn)“海洋性”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思維

觀察多媒體課件中的一組圖片,回答一個問題:這些圖片來自于哪個國家?

(二)出示任務

同學集體誦讀學習任務一遍,初步了解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

(三)自主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