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干流梯級渠化雙江航電樞紐-施工用電35kV變電站工程電氣二次施工設計說明書_第1頁
涪江干流梯級渠化雙江航電樞紐-施工用電35kV變電站工程電氣二次施工設計說明書_第2頁
涪江干流梯級渠化雙江航電樞紐-施工用電35kV變電站工程電氣二次施工設計說明書_第3頁
涪江干流梯級渠化雙江航電樞紐-施工用電35kV變電站工程電氣二次施工設計說明書_第4頁
涪江干流梯級渠化雙江航電樞紐-施工用電35kV變電站工程電氣二次施工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涪江干流梯級渠化雙江航電樞紐-施工用電35kV變電站工程施工圖設計圖號:涪江干流梯級渠化雙江航電樞紐施工用電35kV變電站工程電氣二次施工設計說明書

電氣二次部分卷冊目錄第二卷:電氣二次部分第二卷第一冊:公用部分及監(jiān)控系統(tǒng)二次線第二卷第二冊:主變壓器二次線第二卷第三冊:35kV系統(tǒng)二次線第二卷第四冊:10kV系統(tǒng)二次線第二卷第五冊:一體化電源系統(tǒng)二次線目錄TOC\o"1-2"\h\z\u236511、設計依據(jù)及執(zhí)行情況 1185471.1設計依據(jù) 1172961.2執(zhí)行情況 1255362、建設規(guī)模 182623、施工圖卷冊目錄 2241624、主要設計技術原則 2102934.1二次設備布置 2247634.2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 2199334.3調度自動化 4307934.4繼電保護配置 4168314.5一體化電源系統(tǒng) 5288304.6時鐘同步系統(tǒng) 6209754.7智能輔助控制系統(tǒng) 6299814.8控制電纜 6172484.9二次回路接地 7188525、二次設備訂貨情況 8231346、本專業(yè)涉及強制性條文 865437、本專業(yè)涉及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10133318、標準工藝應用情況 1360649、施工注意事項 14PAGE91、設計依據(jù)及執(zhí)行情況1.1設計依據(jù)《涪江干流梯級渠化雙江航電樞紐-施工用電35kV變電站工程初步設計的批復》。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潼南供電分公司“潼供電業(yè)擴回函【2020】027號《關于重慶雙江航運發(fā)展有限公司新裝臨時用電前期業(yè)務咨詢的回函》”。1.2執(zhí)行情況 施工圖設計過程,遵循初步設計方案及審查意見進行2、建設規(guī)模項目名稱本期遠景主變壓器2×3.15MVA2×6.3MVA35kV出線回路數(shù)1回,單母線接線1回,單母線接線10kV出線回路數(shù)4回,單母線分段接線8回,單母線分段接線10kV電容器組2×1002kvar2×1002kvar10kV站用變2×315kVA2×315kVA3、施工圖卷冊目錄序號卷冊號卷冊名稱1D0201公用部分及監(jiān)控系統(tǒng)二次線2D0202主變壓器二次線3D020335kV系統(tǒng)二次線4D020410kV系統(tǒng)二次線5D0205一體化電源系統(tǒng)二次線4、主要設計技術原則4.1二次設備布置本站按無人值班變電站設計,二次設備布置在預制艙內,屏柜采用不靠墻布置,屏柜采用2260mm×800mm×600mm(高×寬×深),監(jiān)控主機柜采用2260mm×600mm×900mm(高×寬×深)。站控層設備、一體化電源系統(tǒng)、主變保護測控、公用二次設備組屏安裝布置在預制艙,35kV、10kV多合一裝置下放安裝在相應開關柜。4.2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4.2.1系統(tǒng)結構變電站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采用分層、分布式網絡系統(tǒng)實現(xiàn)連接。全站各層設備和網絡按照IEC61850標準統(tǒng)一建立模型,實現(xiàn)不同廠商、不同設備之間的規(guī)約互通和互操作。站控層由監(jiān)控主機、數(shù)據(jù)通信網關機等構成,提供站內運行監(jiān)視控制的人機聯(lián)系界面,實現(xiàn)間隔層、過程層等設備的管理控制功能,并與調度中心通信。間隔層由保護、測控、計量等構成,在站控層及站控層網絡失效的情況下,仍能獨立完成間隔層設備的就地功能。35(10)kV不單獨設置過程層網絡,35(10)kV間隔層設備與過程層設備之間采用電纜點對點方式。全站網絡采用單星型以太網絡,實現(xiàn)信息共享,簡化二次回路。4.2.2站控層設備站控層設備按遠期配置,包括監(jiān)控主機集成數(shù)據(jù)服務器、操作員站、工程師工作站1臺、其他網絡設備及打印機等。4.2.3間隔層設備主變各側測控裝置與后備保護集成配置,35(10)kV部分采用保護測控集成裝置。4.2.4網絡通信設備站控層交換機采用級聯(lián)方式,配置1臺中心交換機兼作主變間隔層交換機,安裝在公用測控柜;10kV配置1臺間隔層交換機,安裝在10kV分段隔離柜。站內網絡通信介質采用超五類屏蔽雙絞線,至調控中心網絡通信介質采用多模光纜。4.2.5防誤方式五防納入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與監(jiān)控系統(tǒng)共用信息,采用五防+單元電氣閉鎖的方式,就地操作配置就地五防鎖具。在站控層無法工作時,間隔層應能實現(xiàn)全站斷路器的控制閉鎖。4.3調度自動化4.3.1遠動系統(tǒng)本站不配置遠動通信裝置。4.3.2電能量計量系統(tǒng)本站不配置電能量遠方終端。主變各側、35(10)kV線路、10kV電容器電能表均通過模擬量直接采樣,電能表分散安裝在相應開關柜內。4.4繼電保護配置4.4.1主變壓器保護主變壓器采用主、后備保護獨立裝置,后備保護集成測控裝置;非電量保護單套配置;配置單套主變本體測控裝置。主變保護通過電纜直接采樣、直接跳閘。主變保護集中組柜布置在二次設備室。4.4.235kV保護每個35kV間隔配置1套保護、測控集成裝置,就地安裝在相應35kV開關柜。4.4.310kV保護每個10kV間隔配置1套保護、測控集成裝置,就地安裝在相應10kV開關柜。4.5一體化電源系統(tǒng)全站直流、交流、UPS、通信等電源采用集成設計、集成配置、集成監(jiān)控,其運行工況和信息數(shù)據(jù)通過集成監(jiān)控單元展示并通過DL/T860標準數(shù)據(jù)格式接入監(jiān)控系統(tǒng)。全站共配置一體化電源屏柜8面,布置在預制艙。交流電源交流站用電源系統(tǒng)為380/220V中性點接地系統(tǒng)。站用電源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不設分段斷路器,正常供電時兩段分列運行,采用ATS自動轉換裝置實現(xiàn)兩個進線電源的自動切換,當任一臺站用變退出工作時,另一臺站用變能自動切換至失電的工作母線段繼續(xù)供電。每段母線組柜2面,共計4面。直流電源直流電壓選用220V,220V直流系統(tǒng)采用單母線接線,配置1組蓄電池(100Ah,單體12V,18只)和1套高頻開關電源充電裝置(采用6×10A模塊,3個充電模塊、3個饋電模塊)。直流系統(tǒng)組柜3面,其中蓄電池柜1面、充電柜1面、饋線柜1面。集中組柜的保護測控裝置及自動裝置等設備采用輻射方式供電,35kV、10kV開關柜內的保護測控一體化裝置采用環(huán)網方式供電。交流不停電電源系統(tǒng)(UPS)全站冗余配置2套3kVA的UPS電源,不帶蓄電池,每套UPS電源進線采用一路交流電源、一路交流旁路電源、后備電源由直流電源供電。該系統(tǒng)為一體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火災報警系統(tǒng)、電能量采集裝置、電能表、調度數(shù)據(jù)網等設備提供供電。4.6時鐘同步系統(tǒng)全站設置一套時間同步系統(tǒng),主時鐘裝置冗余配置,主時鐘裝置具備同時接收北斗二代衛(wèi)星系統(tǒng)和GPS衛(wèi)星系統(tǒng)標準授時信號,優(yōu)先采用北斗系統(tǒng)。時間同步系統(tǒng)提供變電站內所有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站控層設備、保護裝置、測控裝置、自動裝置等站內二次設備的對時功能。本站二次設備對時方式:站控層設備采用SNTP(簡單網絡對時)網絡對時方式,間隔層設備采用IRIG-B(DC)對時方式。4.7智能輔助控制系統(tǒng)全站配置1套智能輔助控制系統(tǒng),包括智能輔助系統(tǒng)平臺、圖像監(jiān)視及安全警衛(wèi)子系統(tǒng)、火災自動報警等。由智能輔助系統(tǒng)主機實現(xiàn)狀態(tài)監(jiān)測及智能輔助控制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分類存儲分析、智能聯(lián)動功能。智能輔助系統(tǒng)信息通過調度數(shù)據(jù)網絡上傳至相關運維主站。4.8控制電纜本站控制電纜使用阻燃、屏蔽、鎧裝電纜。控制、信號回路電纜截面積采用1.5mm2或者2.5mm2,交流電壓、電流采集回路電纜截面積采用4mm2。4.9二次回路接地(1)保護屏蔽層應使用截面不小于4mm2多股銅質軟導線可靠連接到等電位接地網的銅排上,屏蔽接地線與屏蔽層的連接采用焊接方式。(2)所有敏感電子裝置的工作接地應不與安全地或保護地混接;(3)在預制艙電纜溝,按屏柜布置的方向敷設100mm2的專用銅排,將該專用銅排首未端連接,形成二次等電位接地網。屏柜內部接地銅排采用100mm2的銅帶(纜)與二次等電位接地網連接。二次等電位接地網采用4根以上截面積不小于50mm2的銅帶(纜)與室外主地網一點連接。連接點處需設置明顯的二次接地標識;(4)靜態(tài)保護和控制裝置的屏柜下部應設有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銅排,此接地銅排可以不與屏柜絕緣;屏柜上裝置的接地端子應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銅線和接地銅排相連;接地銅排應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銅纜與保護室下層的等電位接地網相連;(5)應在預制艙、主變壓器的就地端子箱及35kV/10kV開關柜等處,使用截面不小于l00mm2的裸銅排(纜)敷設與主接地網緊密連接的等電位接地網。開關場的就地智能控制柜內應設置截面不少于l00mm2的裸銅排,并使用截面不少于100mm2的銅纜與電纜溝道內的等電位接地網可靠焊接;(6)公用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二次回路只允許、且必須在相關保護柜屏內一點接地。獨立的、與其它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沒有電氣聯(lián)系的二次回路應在開關室主地網一點接地。(7)獨立的、與其他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沒有電氣聯(lián)系的二次回路應在一次設備區(qū)一點接地;(8)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柜柜內的交流供電電源(照明、打印機和調制解調器)的中性線(零線)不應接入等電位接地網。4.10調控中心本期在綜合樓調控中心建設一套LED調度大屏系統(tǒng),系統(tǒng)方案設計遵循配置合理、技術先進、功能齊全、性能穩(wěn)定、使用安全、結構開放的原則,并綜合考慮維護、擴展及操作因素等,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1)LED高清顯示屏;2)聯(lián)建LED軟硬件控制系統(tǒng);3)實現(xiàn)視頻需求的外部設備;4)輔助軟件;5)接口、線纜等外圍設備;6)4席位分布式坐席、4臺工程師工作站、1臺平板電腦。5、二次設備訂貨情況序號設備名稱制造廠商1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2主變保護3時鐘同步時系統(tǒng)4一體化電源系統(tǒng)5電能量采集系統(tǒng)6智能輔助控制系統(tǒng)7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6、本專業(yè)涉及強制性條文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zhí)行情況相關資料《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guī)范》GB/T50065-201113.2.1電力系統(tǒng)、裝置或設備的下列部分(給定點)應接地:6配電、控制和保護用的屏(柜、箱)等的金屬框架。8發(fā)電廠、變電站電纜溝和電纜隧道內,以及地上各種電纜金屬支架等。15附屬高壓電氣裝置的互感器的二次繞組和鎧裝控制電纜的外皮。已執(zhí)行圖紙卷冊號:D0201、D0202、D0203、D0204、D0205《火力發(fā)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229-2006111.5.20下列場所和設備應采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1主控通信室、配電裝置室、可燃介質電容器室、繼電器室。2地下變電站、無人值班的變電站,其主控通信室、配電裝置室、可燃介質電容器室、繼電器室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無人值班變電站應將火警信號上傳至上級有關單位。3采用固定滅火系統(tǒng)的油浸變壓器。6地下變電站、戶內無人值班的變電站的電纜夾層及電纜豎井。已執(zhí)行圖紙卷冊號:D02062變電站主要設備用房和設備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應符合表11.5.21的規(guī)定。已執(zhí)行圖紙卷冊號:D0206《220kV~500kV變電所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技術規(guī)程》(DL/T5149-2001)16.4.1所有操作控制均應經防誤閉鎖,并有出錯報警和判斷信息輸出。已執(zhí)行圖紙卷冊號:D0201、D0202、D0203、D020426.4.3對手動操作的隔離開關和接地開關,應采用編碼鎖防誤操作,也可采用電磁鎖,并宜在就地控制箱設電氣閉鎖。各種閉鎖均應設權限等級管理。已執(zhí)行圖紙卷冊號:D0201、D0202、D0203、D0204《并聯(lián)電容器裝置設計規(guī)范》GB50227-200816.2.4并聯(lián)電容器的投切裝置嚴禁設置自動重合閘。已執(zhí)行圖紙卷冊號:D0204《電力系統(tǒng)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guī)程》(DL/T5003-2005)14.1.3調度自動化系統(tǒng)調度端應考慮與其他系統(tǒng)互聯(lián)的軟硬件接口,與其他系統(tǒng)的互聯(lián)應遵照國家有關電力二次系統(tǒng)安全防護規(guī)定的要求執(zhí)行。已執(zhí)行圖紙卷冊號:D020124.3.3調度自動化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通信應按照國家有關電力二次系統(tǒng)安全防護規(guī)定的要求采取安全隔離措施。已執(zhí)行圖紙卷冊號:D02017、本專業(yè)涉及質量通病防治措施序號條文采取的措施1第四十三條:屏、柜安裝質量通病防治的設計措施1.在設備招標文件中明確二次設備室屏柜采用淺石灰色,外形尺寸及屏柜內部制造工藝要求按重慶標準執(zhí)行;2.規(guī)范端子箱、動力箱、機構箱及匯控柜等箱體底座框架與其基礎及預埋件的尺寸配合;3.屏頂小母線設置小母線座及防護罩;4.斷路器機構箱、匯控柜下部基礎預留孔大小和位置應合理,以滿足電纜布排的工藝要求;5.屏、柜內分別設置接地母線和等電位屏蔽母線,并由廠家制作接地標識。2第四十四條:屏、柜安裝質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1.屏、柜安裝要牢固可靠,主控制屏、繼電保護屏和自動裝置屏等應采用螺栓固定,不得與基礎型鋼焊死。安裝后端子箱立面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2.電纜較多的屏柜接地母線的長度及其接地螺孔宜適當增加,以保證一個接地螺栓上安裝不超過2個接地線鼻的要求。3.配電、控制、保護用的屏(柜、箱)及操作臺等的金屬框架和底座應接地或接零。3第四十五條:電纜敷設、接線與防火封堵質量通病防治的設計措施1.交流動力電纜在普通支架上敷設不宜超過1層且應布置在上層。單芯電力電纜應“品”字形敷設。2.控制室、繼電室內電纜較多,為便于施工、運行、維護,防靜電地板支架與電纜支架設計要相互配合,宜直接采用帶電纜托架的屏柜支架。3.設在一層的控制室或繼電保護小室宜取消防靜電地板,采用電纜溝進線。4.在電纜溝十字交叉口、丁字口處增加電纜托架,以防止電纜落地或過度下墜。5.監(jiān)控系統(tǒng)、遠動裝置、電度表計費屏、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等裝置的工作電源不應接至屏頂交流小母線,應接至UPS交流電源。雙路電源時,要對每路電源是否獨立供電進行核對。6.雙通道保護復用接口柜的兩路直流電源應分別取自不同段直流電源。7.在設備招標文件和工藝設計中,應明確主變壓器、油浸電抗器、GIS和罐式斷路器等設備電纜不外露。變壓器、油浸電抗器器身敷設的本體電纜、集氣管、波紋管、油位計電纜、溫度表軟管應保證工藝美觀。8.電纜敷設應繪制電纜走向圖和轉角斷面圖。所有屏柜9.在電纜豎井中及防靜電地板下應設計電纜槽盒,專門布置電源線、網絡連線、視頻線、電話線、數(shù)據(jù)線等不易敷設整齊的纜線。4第四十六條:電纜敷設、接線與防火封堵質量通病防治

施工措施1.電纜管切割后,管口必須進行鈍化處理,以防損傷電纜,也可在管口上加裝軟塑料套。電纜管的焊接要保證焊縫觀感工藝。二次電纜穿管敷設時電纜不應外露。2.敷設進入端子箱、匯控柜及機構箱電纜管時,應根據(jù)保護管實際尺寸進行開孔,不應開孔過大或拆除箱底板。3.進入機構箱的電纜管,其埋入地下水平段下方的回填土必須夯實,避免因地面下沉造成電纜管受力,帶動機構箱下沉。4.固定電纜橋架連接板的螺栓應由里向外穿,以免劃傷電纜。5.電纜溝十交叉字口及拐彎處電纜支架間距大于800mm時應增加電纜支架,防止電纜下墜。轉角處應增加綁扎點,確保電纜平順一致、美觀、無交叉。電纜下部距離地面高度應在100mm以上。電纜綁扎帶間距和帶頭長度要規(guī)范、統(tǒng)一。6.不同截面線芯不得插接在同一端子內,相同截面線芯壓接在同一端子內的數(shù)量不應超過兩芯。插入式接線線芯割剝不應過長或過短,防止緊固后銅導線外裸或緊固在絕緣層上造成接觸不良。線芯握圈連接時,線圈內徑應與固定螺栓外徑匹配,握圈方向與螺栓擰緊方向一致;兩芯接在同一端子上時,兩芯中間必須加裝平墊片。7.端子箱內二次接線電纜頭應高出屏(箱)底部100~150mm。8.電纜割剝時不得損傷電纜線芯絕緣層;屏蔽層與4mm2多股軟銅線連接引出接地要牢固可靠,采用焊接時不得燙傷電纜線芯絕緣層。9.電流互感器的N接地點應單獨、直接接地,防止不接地或在端子箱和保護屏處兩點接地;防止差動保護多組CT的N串接后于一點接地。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接地線應套端子頭,標明繞組名稱,不同繞組的接地線不得接在同一接地點。10.監(jiān)控、通訊自動化及計量屏柜內的電纜、光纜安裝,應與保護控制屏柜接線工藝一致,排列整齊有序,電纜編號掛牌整齊美觀。11.控制臺內部的電源線、網絡連線、視頻線、數(shù)據(jù)線等應使用電纜槽盒統(tǒng)一布放并規(guī)范整理,以保證工藝美觀。5第四十七條:接地裝置安裝質量通病防治的設計措施1.施工圖中應明確屏柜、屏柜門、低壓配電柜及站區(qū)照明設備接地或接零的要求。8、標準工藝應用情況本工程電氣二次專業(yè)標準工藝應用清單:序號清單名稱工藝名稱工藝編號1主控及直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