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宋代決策機制與文官制第1頁/共45頁皇帝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吏封勛考戶度金倉禮祠主膳兵職駕庫刑都比門工屯虞水政事堂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唐前期的三省制:決策與執(zhí)行2第2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尚書省唐長安城與三省位置示意圖3第3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中書門下之印宰相文彥博押字4第4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神宗正史?職官志》:中書門下在朝堂西,榜曰“中書”,為宰相治事之所,印文行敕曰“中書門下”。尚書、中書令、侍中、丞郎以上帶同平章事,并為宰相,而參知政事為之貳,與樞密院通謂之執(zhí)政。又有中書省、門下省者,存其名,列皇城外,兩廡官舍各數楹。中書省但掌冊文、覆奏、考帳。門下省主乘輿八寶、朝會位版、流外較考,諸司附奏挾名而已。
——《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之一七二府:中書門下(中書)+樞密院5第5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歷唐、五代至北宋前期,樞密院的職能從內廷宣傳詔命、掌機要,進而備顧問、參謀議,到外朝掌軍政……其人選,從宦官獨占,經歷文吏、文士與武吏、武將的雜糅競進,到文臣獨攬,其間人群之升降、榮辱,適為社會變遷之反照?!钊隆稄幕鹿俚轿某迹禾扑螘r期樞密院職能演變與長官人選》,《唐研究》11卷(2005)?!皞冉浴睖p弱的過程6第6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北宋東京宮城示意圖中書門下樞密院福寧殿皇帝寢宮7第7頁/共45頁中書門下樞密院簡稱中書,正副宰相集體處理政事的最高行政機構。辦公處設在禁中,亦稱政事堂。
國家的最高軍政機構。長官常由文臣擔任:“文臣知樞密”。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侍中副宰相參知政事樞密使、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同知樞密院事執(zhí)政宰執(zhí)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8第8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三司之職,國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總國計,應四方貢賦之入,朝廷不預,一歸三司。通管鹽鐵、度支、戶部,號曰計省,位亞執(zhí)政,目為計相……(三司使)掌邦國財用之大計,總鹽鐵、度支、戶部之事,以經天下財賦而均其出入焉。
——《宋史》卷一六二《職官二》
三司鹽鐵度支戶部掌天下山澤之貨,關市、河渠、軍器之事,以資邦國之用。掌天下財賦之數,每歲均其有無,制其出入,以計邦國之用。掌天下戶口稅賦之籍,榷酒、工作、衣儲之事,以供邦國之用。9第9頁/共45頁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三司使同平章事侍中參知政事樞密使樞密副使財政民政軍政皇帝御前會議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依事系任」為原則的機構分立?!裨诠茌牂嘞拗畠?,決策、執(zhí)行一體化。中書主民,樞密主兵,三司主財?!端问贰し舵?zhèn)傳》10第10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123A、晨6點左右:皇帝在垂拱殿(前殿)聽政,宰臣、樞密使、三司、開封府、審刑院及以下群臣以次升殿奏事。B、辰時(7-9am)以后:入宮稍食,然后退至崇政殿(后殿)繼續(xù)接見百司群臣,處理政務,一般到中午。C、延和殿再坐,復有內臣、近職、諸路走馬承受奏事,或閱館閣新書,倉庫衣糧器物之式。D、夜則傳侍讀、侍講學士詢問政事,或至夜分還宮。11第11頁/共45頁
所謂宰輔宣召、侍從論思、經筵留身、翰苑夜對、二史直前、群臣召歸、百官轉對輪對、監(jiān)司帥守見辭、三館封章、小臣特引、臣民扣匭、太學生伏闕、外臣附驛、京局發(fā)馬遞鋪,蓋無一日而不可對,無一人而不可言?!毫宋獭耳Q山集》卷十八《應詔封事》臣竊以祖宗以來,躬決萬務,凡于賞罰任使,必與兩府大臣于外朝公議,或有內批指揮,皆是出于宸衷。——韓琦《上仁宗論干求內降乞降詔止絕》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12第12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內制【文書,職任】:翰林學士知制誥學士院掌制、誥、赦、敕、國書及宮禁所用之文詞。
——《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之五○。外制【文書,職任】:中書舍人或他官知制誥主行命詞,與學士對掌內外制。
——《宋史》卷一六一《職官一》兩制:備顧問、起草詔令翰林學士院
(玉堂、禁林、鑾坡、瀛洲)13第13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孫洙:樓頭尚有三通鼓,何須抵死催人去。上馬苦匆匆,琵琶曲未終?;仡^凝望處,那更簾纖雨。漫道玉為堂,玉堂今夜長。14第14頁/共45頁
自建隆以來,未嘗罪一言者,縱有薄責,旋即超升。許以風聞,而無官長;風采所系,不問尊卑。言及乘輿,則天子改容;事關廊廟,則宰相待罪。故仁宗之世,議者譏宰相但奉行臺諫風旨而已。圣人深意,流俗豈知?臺諫固未必皆賢,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須養(yǎng)其銳氣,而借之重權者,豈徒然哉?將以折奸臣之萌,而救內重之弊也。
——蘇軾《上皇帝書》宋之立國,元氣在臺諫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監(jiān)察15第15頁/共45頁御史臺諫院/官其或詔令不允,官曹涉私,措置失宜,刑賞踰制,誅求無節(jié),冤濫未伸,并仰諫官奏論,憲臣彈舉。——《宋會要輯稿》職官三之五一臺諫合一的本質,是諫官體系的功能逐漸轉型,其最基本動力,就是中樞決策體制從三省制到中書門下體制的變化——諫官脫離了其賴以存在的決策機制,從而也就失去了其監(jiān)察所賴以進行的信息來源,故不得不在職能上向御史靠攏。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監(jiān)察議政司法(詔獄)臺諫合一16第16頁/共45頁17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1、中樞體制唐初臺諫內外之別第17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2、設官分職
龍圖閣直學士、刑部郎中、知江寧府包拯為右司郎中、權知開封府。——《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八四。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18第18頁/共45頁
其官人受授之別,則有官、有職、有差遣。官以寓祿秩、敘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別為差遣以治內外之事。其次又有階、有勛、有爵。故仕人以登臺閣、升禁從為顯宦,而不以官之遲速為榮滯;以差遣要劇為貴途,而不以階勛爵邑有無為輕重。時人語曰:“寧登瀛,不為卿;寧抱槧,不為監(jiān)?!碧撁蛔阋皂频Z天下若此。
——《宋史·職官志》總序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2、設官分職19第19頁/共45頁
唐代前期的設官分職散官:本品職事官勛官代表品階、身份、資格的稱號(大夫、郎)。從一品至從九品下階,共29階。從一品曰開府儀同三司,正二品曰特進,從二品曰光祿大夫,……從九品下曰將仕郎。
有具體職守的官員。包括三省六部、寺監(jiān)、州縣以及十六衛(wèi)、折沖府的官員。授予作戰(zhàn)有功人員。自上柱國至武騎尉,共12轉?!赌咎m辭》: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2、設官分職20第20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2、設官分職北宋前期的“官”(正官、本官,階官、寄祿官)沿用唐代三省六部等職事官稱組成的階官系統(tǒng)。
●朝官,常參官,中高級官員
●京官,地位較選人清高的低級文官——統(tǒng)稱“京朝官”,不一定在京任職
●幕職州縣官(選人),低級文官,四等七階——反映的是身份級別,不一定任職于地方州縣官以寓祿秩、敘位著
龍圖閣直學士、刑部郎中、知江寧府包拯為右司郎中、權知開封府。21第21頁/共45頁差遣名稱中,常帶有判、知、權、管勾(管干)、提舉、監(jiān)、使等字樣,如判戶部事、提點刑獄、知州事,等等;也有一些差遣職任不帶此類字樣,如縣令、主簿等。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2、設官分職別為差遣以治內外之事差遣:官員擔任的實際職務;真正決定官員實權及升遷前景。
故士大夫“以差遣要劇為貴途,而不以階、勛、爵邑有無為輕重”。
龍圖閣直學士、刑部郎中、知江寧府包拯為右司郎中、權知開封府。22第22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2、設官分職職以待文學之選●職名:殿學士、待制,閣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學士之職,資望極峻,無吏守、無職掌,惟出入侍從,備顧問而巳。
——《宋史》卷一六二《職官二》●館閣(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秘閣)職:學士、監(jiān)修、???、校理、檢討……
清望的標志,而不一定實有所掌。階官者,積歲月可至,而職名者,人主所以待天下英俊,一時甄拔之權,茍非其人,終身莫得而至也。
——汪藻《浮溪集》卷二23第23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2、設官分職其它附加性官銜:保留前朝舊制,很少實際意義。(《宋史·職官志》九、十)●散官,文武各為29階:二、三分正從,四~九品分正從上下●勳官,12轉(上柱國至武騎尉)●檢校官,19階(太師至水部員外郎)●兼憲銜,5等(兼御史大夫至監(jiān)察御史),多為武臣所加●爵,王公侯伯子男(王、公又細分),共5等12級●食邑,14等,萬戶至二百戶●食實封,7級(百戶至千戶),通常大寫(壹佰戶…)●功臣,賜大臣、皇親、將士,不同稱謂與組合●賜,劍履上殿、詔書不名……紫金魚袋、緋銀魚袋24第24頁/共45頁一、北宋前期的中樞體制與設官分職2、設官分職●熙寧三年歐陽修《瀧岡阡表》署銜: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功臣號】、觀文殿學士【職】、特進【散官】、行兵部尚書【本官】、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使、充京東路安撫使【差遣】、上柱國【勛】、樂安郡開國公【爵】、食邑四千三百戶【食邑】、食實封壹仟貳佰戶【食實封】●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一系銜:朝散大夫【散官】、右諫議大夫【本官】、權御史中丞、充理檢使【差遣】、上護軍【勛】、賜紫金魚袋【賜】●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右諫議大夫知制誥判尚書都省兼提舉萬壽觀公事上護軍河內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三百戶賜紫金魚袋●尚書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加食邑五百戶食實封貳百戶仍賜推忠協(xié)謀佐理功臣25第25頁/共45頁二、元豐改制自真宗、仁宗以來,議者多以正名為請。咸平中,楊億首言:“文昌會府,有名無實,宜復其舊?!奔榷哉呦嗬^,乞復二十四司之制。至和中,吳育亦言:“尚書省天下之大有司,而廢為閑所,當漸復之?!比怀摦愅?,未遑厘正。
——《文獻通考》卷四七26第26頁/共45頁元豐三年(1080)八月己未(十五日)改官制詔:……國家受命百年,四海承德,豈茲官政,尚愧前聞。今將推本制作董正之原,若稽祖述憲章之意,參酌損益,趨時之宜。使臺、省、寺、監(jiān)之官,實典職事;領空名者一切罷去,而易之以階,因以制祿。凡厥恩數,悉如舊章。
——《宋大詔令集》卷一六二二、元豐改制1、以階易官27第27頁/共45頁二、元豐改制1、以階易官原官元豐三年中書令、侍中、同平章事開府儀同三司左、右仆射特進吏部尚書金紫光祿大夫五曹尚書銀青光祿大夫左、右丞光祿大夫六曹侍郎正議大夫給事中通議大夫左、右諫議大夫太中大夫秘書監(jiān)中大夫…………前行郎中朝請大夫中行郎中朝散大夫后行郎中朝奉大夫…………28第28頁/共45頁●昔之官品難于進,今之階秩易為高。
——畢仲游《西臺集》卷四《官制議》●流品混并,不足以激勸來者。
——丁騭《上哲宗論寄祿官宜分左右》(元祐三年上)左名曹左曹右名曹右曹前行吏部司封司勛考功兵部職方架部庫部中行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后行禮部祠部主客膳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二、元豐改制1、以階易官有出身人自屯田無出身人自虞部雜流出身或者贓罪敘復人自水部29第29頁/共45頁元豐五年(1082),三省、六曹、御史臺、秘書省、九寺五監(jiān)之法成。《神宗正史·職官志》:●中書省掌承天子之詔旨及中外取旨之事?!耖T下省受天下成事,凡中書省、樞密院所被旨,尚書省所上有法式事,皆奏覆審駁之。●尚書省掌行天子之命令及受付中外之事。
——《宋會要輯稿》職官三之三、二之二、四之四。二、元豐改制2、三省六部宰相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左相、首相)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右相、次相)副宰相(執(zhí)政)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30第30頁/共45頁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財政民政軍政皇帝御前會議中書省樞密院門下省尚書省樞密院二、元豐改制2、三省六部事任分割事任+環(huán)節(jié)31第31頁/共45頁
于是大改官制,議者欲廢樞密院歸兵部,上曰:“祖宗不以兵柄歸有司,故專命官統(tǒng)之,互相維制,何可廢也?”上又以樞密聯(lián)職輔弼,非出使之官,乃定置知院、同知院二人。
——《長編》卷三二〇,元豐四年十一月。所以分執(zhí)政權而互相考察,此改制正名之體統(tǒng)也。
——章如愚《群書考索續(xù)集》卷二九《宋朝官制·元豐改制因唐六典》二、元豐改制2、三省六部32第32頁/共45頁二、元豐改制2、三省六部吏部吏部尚書左選戶部戶部右曹吏部尚書右選戶部左曹吏部侍郎左選度支吏部侍郎右選金部司封倉部司勛考功禮部禮部兵部兵部祠部職方主客駕部膳部庫部刑部刑部工部工部都官屯田比部虞部司門水部元豐六部二十八司33第33頁/共45頁二、元豐改制2、三省六部
自元豐官制尚書省復二十四曹,繁簡絕異,在京師時,有語曰:吏勛封考,筆頭不倒;戶度金倉,日夜窮忙;禮祠主膳,不識判硯;兵職駕庫,典了袯袴;刑都比門,總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見鬼。
——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34第34頁/共45頁二、元豐改制2、三省六部凡內降文書及諸處所上奏狀、申狀至門下、中書省者,大率皆送尚書?。簧袝∠铝?,六曹付諸案勘當,檢尋文書,會問事節(jié),近則寺監(jiān),遠則州縣。一切齊足,然后相度事理,定奪歸著,申尚書省;尚書省送中書取旨,中書歸得旨,送門下省覆奏畫可,然后翻錄下尚書省;尚書省復下六曹,方得符下諸處。
——《溫公文集》卷五五《乞合兩省為一札子》元豐三省的運行方式●尚書省是政務運行的重心所在●運轉迂回●門下省的尷尬地位35第35頁/共45頁二、元豐改制2、三省六部尚書省印36第36頁/共45頁37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維,輕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民自徒罪以上,吏自罰金以上,皆出於天子。藩方守臣,統(tǒng)制列城,付以數千里之地、十萬之師,單車之使,尺紙之詔,朝召而夕至,則為匹夫。是以百三十餘年,海內晏然,謀閉而不興,寇竊亂賊而不作;舟車所至,海隅出日,無異近地。不唯祖宗仁恩德澤深結於民,亦由制置郡縣最得其道,前此所未有也。——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二二《轉對條上四事狀》三、地方行政制度第37頁/共45頁宋代地方機構設置示意圖中央路府州軍監(jiān)縣安撫使司(帥)轉運使司(漕)提點刑獄司(憲)提舉常平司(倉)知縣、縣令知府、州、軍、監(jiān)通判監(jiān)司府州軍監(jiān)縣三、地方行政制度38第38頁/共45頁三、地方行政制度路轉運使路:北宋太宗時轉運使路共設15路,至神宗元豐時分為23路,崇寧時24路,宣和時26路。39第39頁/共45頁永興軍路北宋陜西路分圖●永興軍路●秦鳳路▲鄜延路▲永興軍路▲環(huán)慶路▲涇原路▲秦鳳路▲熙河路40三、地方行政制度路安撫使路軍事區(qū)●永興軍路●秦鳳路第40頁/共45頁仰惟祖宗之制,天下諸路分遣部使者,以婚田、稅賦屬之轉運,獄訟、經總屬之提刑,常平、茶鹽屬之提舉,兵將、盜賊屬之安撫。——《慶元條法事類》卷四北宋行政體制的最大創(chuàng)新,在于打破了歷代一直采用的完整制,前所未有地使用了分離制,在每一高層政區(qū)建立多個機構,高層行政組織的數目數倍于高層政區(qū)數,中央的行政幅度劇增。以北宋熙寧以后為例,全國共二十三轉運使路,每路有漕、憲、倉三個機構,則全國高層行政組織數達到七十左右,若計帥司在內,更是超過九十?!辔怠锻暾婆c分離制:宋代地方行政權力的轉移》◆中央行政控制幅度增加◆互相監(jiān)督、補充、糾正◆權限不清,協(xié)調困難,反應遲緩41三、地方行政制度路第41頁/共45頁42●知某府軍府事,知某州軍州事,知某軍事,知監(jiān);通判某州軍州事
國朝自下湖南,始置諸州通判,既非副貳,又非屬官,故嘗與知州爭權,每云:“我是監(jiān)郡,朝廷使我監(jiān)汝?!迸e動為其所制,太祖聞而患之,下詔書戒勵使與長吏協(xié)和,凡文書非與長吏同簽書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自此遂稍稍戢然,至今州郡往往與通判不和。往時有錢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蠏,昆嘗求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日語服務合同范本
- 物理與環(huán)境保護綠色發(fā)展的科學基礎
- 購股合同范本
- 短視頻平臺在社交網絡運營中的價值
- 電子商務中客戶服務與管理的重要性
- 2025至2030年中國甲板漆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用戶心理分析網絡游戲成功背后的秘密
- 科技與環(huán)保雙贏光伏產業(yè)的前景與挑戰(zhàn)
- 電能質量與電力設備壽命關系研究
- 2025年02月湖南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特聘動物防疫專員招募7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中建建筑電氣工程施工方案
- 復變函數論 鐘玉泉 第四版 課后習題答案詳解解析
- 焊接與熱切割作業(yè)實操培訓
- 《學習地圖》課件
- 尿源性膿毒血癥護理
- 日本留學中介簽約合同
- 《地區(qū)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tǒng)應用功能規(guī)范》
- 框架借款協(xié)議書(2篇)
- 物業(yè)防恐防暴演練課件
- 古詩詞誦讀《李憑箜篌引》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
- DB12-T 3034-2023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服務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