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生態(tài)制劑的定義微生態(tài)制劑包括:益生菌(Probiotics):它是一類口服的有益的活菌制劑。它能改善腸道菌群平衡,對人體和動物產生有益作用(保健食品要求保值期內活菌總數(shù)不低于106,雙歧桿菌和乳桿菌菌料要求符合國家規(guī)定)益生元(Prebiotics):是指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卻又能選擇性促進一種或幾種有益菌代謝和繁殖,增進宿主健康,如各類功能性低聚糖。合生元(Synbiotics):在制劑中包括益生菌和益生元兩部分。第一頁,共155頁。微生態(tài)制劑的市場世界各國微生態(tài)制劑發(fā)展很快。如日本的FOSHU微生態(tài)制劑產品,2004年銷售額為3456億日元,占FOSHU產品總銷售額的54.4%,其中寡糖產品為70億日元,乳酸菌產品為3145億日元。臺灣的健康食品中,益生菌產品銷售額占第三位。個性化生產、個性化服務成分包裝,益生菌+益生元產品第二頁,共155頁。臺灣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市場:從1999-2006年底臺灣衛(wèi)生署共批準健康食品95個,其中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產品27個,占總數(shù)的28.4%。微生態(tài)制劑的市場第三頁,共155頁。一、人體消化道各器官的功能二、胃腸道正常菌群及其生理功能三、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和亞健康四、微生態(tài)制劑與健康第四頁,共155頁。(一)人體消化道各器官功能口腔——咀嚼、食團機械消化——咀嚼化學消化——唾液淀粉酶胃——食糜(酸性)胃酸、胃蛋白酶機械消化——腸蠕動化學消化——鹽酸、胃蛋白酶小腸——小腸運動、消化與吸收機械消化——分節(jié)運動,小腸蠕動化學消化——胰液、膽汁蛋白質→氨基酸、肽淀粉→葡萄糖脂肪→脂肪酸、甘油大腸——大腸運動機械消化——蠕動、節(jié)段運動化學消化——水分吸收、腸道菌群第五頁,共155頁。(二)人體胃腸道菌群(1)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細胞總數(shù)約1013個人體胃腸道內微生物50余屬,約500余種,1014個,其中重量為1-1.5公斤,約有一個肝臟大小第六頁,共155頁。(二)人體胃腸道菌群(2)第七頁,共155頁。菌群糞便含菌數(shù)菌群糞便含菌數(shù)需氧與兼性厭氧菌腸桿菌104~1010厭氧菌擬桿菌1010~1012鏈球菌103~1010雙歧桿菌108~1012葡萄球菌104~107革蘭式陽性球菌108~1011乳桿菌106~1010梭狀芽孢桿菌106~1011霉菌102~106真桿菌109~1012人糞便中菌群數(shù)量(二)人體胃腸道菌群(3)第八頁,共155頁。(二)人體胃腸道菌群(4)人體胃腸道內的菌群分為三類菌群種類對健康的影響數(shù)量有益菌對人體健康有益如雙歧桿菌、乳酸菌109-1011條件性有害菌正常情況下對人體有益,一定條件下對健康有害,如大腸桿菌,腸球菌105-108有害菌對人體健康有害,如葡萄球菌、韋氏梭菌、梭狀芽胞桿菌0-104第九頁,共155頁。雙歧桿菌與人的生命旅程胃腸道菌群在人體腸道中定植(1)第十頁,共155頁。正常情況下,人腸道菌群各類均達到動態(tài)平衡,構成一個為生態(tài)系統(tǒng)。胃腸道菌群在人體腸道中定植(2)
第十一頁,共155頁。人體消化道的組織結構第十二頁,共155頁。第十三頁,共155頁。第十四頁,共155頁。(三)胃腸道菌群在人體腸道中的定植(1)
益生菌的粘附與定植細菌的粘附(adhesion)細菌(益生菌)對宿主細胞的粘附是他們在胃腸道定植的前提粘附是細菌的粘附素與宿主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在雙方的基因決定下產生的綜合效果,有其特異性和生理性。第十五頁,共155頁。(三)胃腸道菌群在人體腸道
中的定植(2)(1)粘附素
細菌表面有特異性的粘附因子①脂磷壁酸(LTA):它由1,3二磷酸甘油和粘質構成。通過脂結構與細胞膜相連②肽聚糖(WPG)③多糖及表層蛋白(SLP):細菌表面排列整齊的蛋白質,有一些被糖基化或磷酸化。第十六頁,共155頁。(三)胃腸道菌群在人體腸道
中的定植(3)(2)腸上皮細胞上特異性的粘附素受體
①粘附素受體可能是糖蛋白或粘蛋白。乳酸菌的粘附素受體與D-甘露醇有關②粘附素與受體結合是特異性的③粘附作用經胰蛋白酶或碘酸處理,粘附能力下降④不同細菌可在腸道不同部位定位或微生物在腸道分布有特異性第十七頁,共155頁。(三)胃腸道菌群在人體腸道
中的定植(4)(3)粘附與細胞通訊
細菌與細胞粘附者,在細菌和細胞本身都會發(fā)生復雜的的細胞通訊,他們之間也會有復雜的信號傳遞,兩者構成網絡系統(tǒng)。如在腸細胞內Ca通道打開,從而誘導第二信使(cAMP,cGMP)產生,啟動細胞活性第十八頁,共155頁。(三)胃腸道菌群在人體腸道
中的定植(5)2.細菌的定植(colonization)
粘附后細菌就定植在腸壁上皮細胞上,產生了一系列生理效應。定植是細菌生長發(fā)育的前提,也是產生一系列生理作用的前提。(1)定植的微生物分泌特殊物質(細菌素、有機酸、雙氧水、短鏈脂肪酸)來抑制其它菌株生長。(2)腸道內一部分乳酸菌不受其它外界菌株生長影響,自我迅速擴增,迅速形成優(yōu)勢菌,排斥致病菌定植。第十九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1)(一)益生菌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
1.益生菌對免疫調節(jié)作用益生菌對人體免疫的調節(jié)作用,特別是增強免疫作用研究很多。概括起來:①口服益生菌可通過腸粘膜刺激機體免疫反應。如益生菌(乳酸菌、雙歧桿菌)提高機體抗體水平,人口服乳酸桿菌GG,提高機體對輪狀病毒和沙門氏桿菌疫苗的抗體反應(Fangac等2000)②益生菌提高老年個體T細胞誘導免疫反應提高NK細胞和吞噬細胞功能(Solana等2000)第二十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2)(一)益生菌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免疫學的基本概念早在16世紀,人們就注意到,在傳染病者痊愈后,對該病有不同程度的抵抗能力,即免疫能力。因此早期免疫(Immunity)的概念是指對傳染因子再次感染有抵抗力。第二十一頁,共155頁?,F(xiàn)代的免疫概念認為:免疫系統(tǒng)具有防御、自穩(wěn)和監(jiān)視三種功能。防御指機體對入侵微生物的防御功能,包括非特異性的細胞防御功能,即排除異物的功能。自穩(wěn)是指一切多細胞的生物具有保持自身細胞類型、代謝類型的功能。包括排除受損衰老的細胞成分。監(jiān)視指識別體內不斷產生的變異細胞(如腫瘤細胞),包括排除它們的能力。(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3)第二十二頁,共155頁??傊?,機體的免疫(Immunity)功能是指:“識別自己,排斥異己”的一種生理功能。(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4)第二十三頁,共155頁。免疫系統(tǒng)的細胞和組織器官
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組成。第二十四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5)第二十五頁,共155頁。免疫系統(tǒng)可分為:天然免疫系統(tǒng)(InnateImmunesystem)機體生來具有的抵御外來入侵異物、細菌、病毒。但對蛋白質性質抗原無作用,無記憶功能肥大細胞(mastcell)巨噬細胞(macrophage)天然殺傷細胞(NatureKiller,NK)中性粒細胞可溶性分子如補體非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在機體感染早期抑制微生物繁殖,擴散,甚至清除。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Adapstiveimmunesystem)有記憶功能T細胞B細胞:通過B細胞受體,識別抗原而活化增殖漿細胞抗體CD4+:輔助性T細胞細胞因子CD8+:殺傷性(細胞毒)性細胞直接殺傷靶細胞免疫系統(tǒng)第二十六頁,共155頁。抗原是指能與淋巴細胞上獨特的抗原受體特異性結合誘發(fā)(活化或抑制),淋巴細胞產生免疫應答反應的入侵異物(細菌、病毒、寄生蟲、異體蛋白和藥物等)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人的抗體分為五大類:IgG、IgA、IgM、IgD和IgE??贵w由漿細胞(B淋巴細胞)合成。第二十七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6)
2.益生菌免疫調節(jié)作用機理
這是目前研究最多,也是研究較為透徹的一個領域(1)胃腸粘膜免疫系統(tǒng)(Mucosalimmunesystem,MIS)粘膜免疫系統(tǒng)是指機體與外界相通的胃腸道腔道表面的免疫。人體70%以上免疫細胞位于腸粘膜內。第二十八頁,共155頁。LaminapropriaMuscularismucosaesubmucosaCircularmuscleLongitudinalmuscle第二十九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7)★粘膜免疫系統(tǒng)構成
粘膜淋巴小結:廣泛分布于粘膜固有層淋巴組織。包括集合淋巴小結和孤立淋巴小結兩部分:集合淋巴小結如皮氏小結(Peyer’spatche)它是位于小腸粘膜絨毛細胞之下散在分布的細胞團,其中除B細胞外還包括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及少量T細胞。在固有膜的皮氏小結團聚集成層稱為集合淋巴組織,皮氏小結僅有輸出淋巴系第三十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8)★粘膜免疫系統(tǒng)構成
M細胞:又稱潘氏細胞,在皮氏小結上方,它通過胞飲作用攝取腸腔內抗原形成吞飲小體,穿過M細胞,在另一側排出傳遞給皮氏小結內的巨噬細胞或樹突狀細胞,也可通過引流淋巴管進入淋巴結,從而激活其中淋巴細胞第三十一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9)
★粘膜免疫系統(tǒng)構成
孤立淋巴小結指廣泛分布粘膜固有層中的活化B細胞,漿細胞、NK細胞和T細胞。這些細胞通過分泌抗體和細胞因子等執(zhí)行粘膜免疫功能。集合淋巴小結主要由B細胞組成可產生IgA和IgE,孤立淋巴小結則以T細胞為主。第三十二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10)
★粘膜免疫系統(tǒng)構成
上皮間淋巴細胞和固有膜淋巴細胞﹡上皮間淋巴組織位于具有吸收功能的上皮細胞之間,主要是CD8型T細胞﹡固有膜淋巴細胞位于腸粘膜固有層內,含有大量漿細胞、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及肥大細胞。第三十三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11)(2)腸道菌群對免疫功能影響
新生兒出生后,細菌就可按一定程序在腸粘膜粘附、定植構成原籍菌群。于是原籍菌群與腸粘膜構成一道保護屏障,阻止其他細胞、病毒和食物抗原入侵,同時刺激腸道的免疫器官發(fā)揮較強免疫功能。第三十四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12)
3.益生菌免疫增強作用意義
益生菌存在,可以明顯促進腸道菌群平衡,提高機體免疫水平,增強抗病能力,改善臨床癥狀,輔助治療已有疾病。(1)抗炎抗感染抗生素相關性腸炎:由于服用抗生素后引起嚴重度不同的,以腹瀉為主要癥狀的疾病,稱為腸菌群失調,用益生菌可輔助治療。第三十五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13)(2)抗腫瘤
雙歧桿菌在動物體內可抑制多種腫瘤生長如肝癌、結腸癌和乳腺癌,乳桿菌可明顯降低MCA誘導小鼠肉瘤發(fā)病率,其機理:①降低腸內具有致癌相關細菌酶的活性,如硝酸鹽還原酶②激活體內免疫細胞③影響腫瘤細胞基因和酶表達,抑制癌細胞生長。第三十六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14)
(3)對自身免疫病影響小結:
益生菌對機體免疫有明顯促進作用★促進新生兒免疫系統(tǒng)成熟,促進腸粘膜局部和系統(tǒng)免疫作用★對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應答均有調節(jié)作用,維持機體健康狀態(tài)時免疫功能正常水平,促進免疫功能在疾病狀態(tài)時增強?!镆嫔煌N,同一菌種不同菌株之間活性存在明顯差別。第三十七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生理作用——改善胃腸道功能(1)
(二)益生菌改善胃腸道功能
益生菌改善胃腸道功能:包括組成生物屏障;調節(jié)胃腸道菌群,使有益菌占優(yōu)勢;潤腸通便及保護胃粘膜等。第三十八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生理作用——改善胃腸道功能(2)
1.腸粘膜與有益菌優(yōu)勢
腸粘膜表層粘液也有益生菌結合受體,細菌等粘附后就不能到達場上皮細胞,粘液被不斷剝離進入腸腔,代之杯狀細胞分泌新粘液,所以一些細菌如數(shù)量少,只在腸道內短暫定植,而只有當細胞增殖超過粘液層的轉換和剝離,才可大量定植在腸上皮。腸道內益生菌如果通過占位競爭、營養(yǎng)競爭能在腸道內大量繁殖。占優(yōu)勢后生成生物屏障防止有害菌在腸中繁殖發(fā)育第三十九頁,共155頁。第四十頁,共155頁。第四十一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生理作用——改善胃腸道功能(3)
2.通便
益生菌如雙歧桿菌產生有機酸,使腸道pH下降,滲透壓升高,水分進入腸腔,加之腸蠕動加快緩解便秘。3.保護胃腸粘膜
動物實驗證明,乳酸菌能降低因攝入大量酒精后大鼠血清中乙醇濃度,病理檢查結果顯示,乳酸菌能減輕酒精對胃粘膜的損傷,同時對酒精肝損傷有一定保護作用。第四十二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生理作用——改善胃腸道功能(4)
(三)益生菌改善維生素代謝
益生菌如雙歧桿菌,不僅合成各種維生素VB1、VB2、VB6、VB12、煙酸和葉酸,還能通過抑制某些維生素分解菌,來保障機體維生素供應,如它能抑制分解VB1的芽胞桿菌。第四十三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生理作用——降膽固醇作用(1)(四)益生菌降低動物和人體血漿膽固醇作用
★
Akalin用含有德氏乳桿菌的酸乳酪喂養(yǎng)老鼠發(fā)現(xiàn)動物血漿總膽固醇和LDL顯著下降,糞便中乳桿菌數(shù)量大大提高,而腸球菌數(shù)量降低。★Xiao用一種雙歧桿菌發(fā)酵牛奶制品,進行鼠和人的實驗,血漿膽固醇明顯下降?!镉腥藦?974-2000年評價465人服用發(fā)酵牛奶制品對人體血脂作用,總膽固醇降低5.4%-23.2%,LDL降低9%-9.8%第四十四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生理作用——降膽固醇作用(2)
降低膽固醇機理
(1)共沉淀作用去結合型膽酸鹽和膽固醇在pH<5.5時共沉淀(2)滲入人體細胞膜(3)細菌對膽固醇吸收(4)將結合型膽酸鹽降解為去結合型膽酸鹽膽酸鹽是膽固醇水溶性代謝終產物,是某些腸道細菌在腸肝循環(huán)中通過酶的作用形成,體內高BSH(膽酸鹽水解酶)活性可以加快膽固醇排出。因為去結合型膽酸鹽與結合型相比,不易被腸道粘膜吸收。第四十五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生理作用——降血壓作用(五)降血壓作用
益生菌,如乳酸菌降壓作用1.通過胞外酶,肽酶(羧肽酶、氨肽酶)的水解作用,將食物蛋白如乳蛋白中具有降壓活性的肽片斷釋放出來,如ACE抑制肽。2.乳酸菌的菌體成分——如細胞里的一種多肽——肽聚糖具有降壓作用。3.部分乳酸菌特別是可到達腸道的乳酸菌,在腸道可促進具有降壓作用礦物質吸收4.部分乳酸菌能產生胞外多糖有一定降壓作用。第四十六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生理作用——促進礦物質吸收(六)促進礦物質吸收
益生菌如乳酸菌產生有機酸,使Ca、P和Fe等元素處于離子狀態(tài),易于腸道吸收,而且還可與肽等有機物組成更易吸收有機Ca、Fe。第四十七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生理作用——促進乳糖水解
(七)分泌乳糖酶
益生菌分泌乳糖酶,水解乳糖,有利于乳糖不耐癥的人群服用乳制品。第四十八頁,共155頁。(四)益生菌生理作用——預防齲齒
(八)預防齲齒
實驗證明,乳酸菌能抑制齲齒活動,阻礙牙周病菌增值作用,對齲齒和牙周病有一定預防效果。第四十九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
(一)胃腸道菌群失調胃腸道內的細菌、宿主(人體)和環(huán)境三方面生態(tài)失調引起的疾病稱為菌群失調。菌群失調分為:質的失調,量的失調及定位轉移。第五十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
(一)胃腸道菌群失調胃腸道內的細菌、宿主(人體)和環(huán)境三方面生態(tài)失調引起的疾病稱為菌群失調。菌群失調分為:質的失調,量的失調及定位轉移。第五十一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2)(一)胃腸道菌群失調
菌群質的失調消化道內厭氧菌應占優(yōu)勢,若它的優(yōu)勢地位發(fā)生變化則為質的失調。消化道內占優(yōu)勢的原籍菌被過路的外籍菌取代,也是質的失調。如使用抗生素治療后或體內藥物過敏菌被耐藥菌取代。第五十二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3)(一)胃腸道菌群失調菌群量的失調?一度失調:可自愈,如服用四環(huán)素等抗生素后引起便秘,停藥后會自愈。?二度失調:不能自愈,如慢性腹瀉、便秘或功能紊亂。?三度失調:更嚴重,如急性腸炎,原籍菌被外籍菌代替。第五十三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一)胃腸道菌群失調定位轉移不同菌群在腸道內定位是固定的,腸道內局部的物理、化學及生理條件決定了各種菌群平衡。當局部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如使用抗生素,原籍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從腸粘膜上脫落下來,外籍菌取而代之,稱之定位轉移,產生疾病。第五十四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
(二)胃腸道菌群與亞健康
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報告,在我國人群中有60%-70%人處于亞健康。而且?guī)缀跛袑е聛喗】档脑?,如精神壓力、疲勞、機體損傷、營養(yǎng)失衡及濫用抗生素等,都能導致胃腸道菌群失調。因此可以認為:人體亞健康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均伴隨胃腸道菌群失調和復衡第五十五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
(二)胃腸道菌群與亞健康
1.濫用抗生素問題: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同時也殺死胃腸道、口腔、陰道和皮膚中有害和有益微生物。對那些抗生素有耐藥性的細菌、寄生蟲、病毒和真菌提供了生長空間,在反復使用抗生素情況下,導致機體微生態(tài)失調。第五十六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
(二)胃腸道菌群與亞健康
2.環(huán)境壓力如饑餓,外科手術、疾病侵襲和情緒波動都會通過某種方式影響腸道菌群。★通過對宇航員腸內菌群研究,當情緒波動或憤怒時,腸道菌群都會出現(xiàn)較大波動,出現(xiàn)微生態(tài)失衡?!锶粘9ぷ?、緊張也可影響腸道菌群。細菌感染,長時間旅行,大便干燥等情況都會使腸內菌群遭受破壞。第五十七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8)(二)胃腸道菌群與亞健康3.便秘
便秘也是一種亞健康,它會產生一系列的癥狀,如頭痛、肩痛、食欲不振、氣脹、放屁、皮膚干燥等亞健康癥狀。研究指出,腸道菌群失調是便秘原因之一。便秘者腸道內有益菌較正常健康人少25%。也有報道,50%的便秘者糞便中無有益菌。故可通過服用益生菌改善便秘。第五十八頁,共155頁。腸道菌群失調益生菌有害菌腹痛、腹瀉、便秘、便臭……飲食不節(jié)/潔,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化學污染、農藥殘留食物細菌感染情緒因素,壓力大,精神緊張,服用抗生素暗瘡皮膚暗沉粗糙易長斑腸道與美麗密不可分(二)胃腸道菌群與亞健康4.美容當腸內細菌平衡遭到破壞時,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加,有害菌產生大量的腐敗和有毒物質,經血液散布到全身,就會引起皮膚長疙瘩、暗沉、粗糙等皮膚問題。(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第五十九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0)致病菌條件致病菌
腸道益生菌在數(shù)量上處于絕對優(yōu)勢地位,是維持人體微生態(tài)平衡的前提和基礎。益生菌益生菌微生態(tài)平衡微生態(tài)失調內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環(huán)境因素第六十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1)(三)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1.炎癥性腸?。↖BD)
★在炎癥性腸病動物模型研究證實,在無菌狀態(tài)下不會致病,說明IBD必須有腸道菌群參與?!镉靡嫔芍委烮BD,研究認為乳酸桿菌產生的代謝產物酪酸,可改善大腸上皮功能,促使生成細胞因子,抑制可致炎癥的轉錄因子NF-κB第六十一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2)
(三)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2.特異性皮炎
應用益生菌可預防乳兒期特異性皮炎(一種過敏性皮炎)。研究發(fā)現(xiàn)活菌及死菌均有效,但活菌制劑效果更好,但機制尚不十分清楚。第六十二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13)(三)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3.流感
利用益生菌L.CaseiShirota(Lcs)株可增強機體細胞免疫和抗流感病毒能力,小鼠經鼻投入Lcs三次后,檢查因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上呼吸道中病毒滴度下降,小鼠生存率明顯提高第六十三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14)
(三)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4.牙周病
牙周病是近年備受重視多發(fā)病,特別發(fā)現(xiàn)牙周病患者易患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石川(2003)研究了57名志愿者服用乳酸菌L.Salivarious1次5片,日服5次(每日2000萬菌體),以服用前、服后四周和服后八周對比,結果顯示牙周病菌數(shù)顯著降低,有三分之一病例,服用8周后口臭消失或減輕。第六十四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5)
(三)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5.大腸癌
不少研究報告,Lcs株LcGG株對大鼠因化學致癌劑AOM和DMH有降低致癌效果。臨床證明含有乳酸菌及雙歧桿菌發(fā)酵的乳制品可能有預防大腸癌作用。如芬蘭人經常攝取高脂肪餐,但結腸癌發(fā)病率不高,可能與多飲酸奶有關。第六十五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6)
(三)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6.短腸綜合癥及難治性腸炎
用益生菌(BifidobacteriumbreveofLactobacilluscasei)加之乳寡糖,治療患有短腸綜合癥、難治性腸炎小兒,發(fā)現(xiàn)患兒治療前無一例外有腸道菌群異常,顯示發(fā)現(xiàn)厭氧菌發(fā)育不良和致癌微生物生長。治療后腸道菌群很快轉為厭氧菌為主,并出現(xiàn)治病微生物明顯受抑,隨之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良好,從而不致發(fā)生重癥感染第六十六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7)
(三)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病7.腸道感染
益生菌除了抑制腸道菌群有害菌外,還有增強腸道蠕動,修復腸管上皮,降低腸道pH,使腸道通透性正常,又有激活腸道免疫系統(tǒng),所以利用益生菌可防止抗生素誘發(fā)腹瀉(ADD)預防旅行者腹瀉或治療輪狀病毒腹瀉。第六十七頁,共155頁。(五)胃腸道菌群失調與疾?。?8)
小結:
由上所述可見,胃腸道菌群的失調是造成亞健康的原因之一,也是引起胃腸道疾病的病因。利用微生態(tài)制劑對于治療一些胃腸道疾病,改善亞健康均有重要意義。第六十八頁,共155頁。(六)微生態(tài)制劑與健康(1)
利用微生態(tài)制劑可以糾正胃腸菌群失調,從而增進健康,微生態(tài)制劑包括: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元(synbiotics)三類。第六十九頁,共155頁。(六)微生態(tài)制劑與健康(2)
(一)益生菌1.益生菌定義:
Lilly(1965):最早提出“益生菌”概念,是指對飼養(yǎng)動物腸道菌有益的促進物和微生物。Fuller(1989):“益生菌是補充活的微生物可通過改善腸道菌群平衡而對宿主產生良好健康效應”Fuller(1991):“益生菌劑是含有生理活性菌”能通過胃腸或定植于結腸或在腸道增殖調整腸道菌群而提高機體免疫力活的微生物。Arameo(1996)對益生菌制劑不再是活的微生物?!耙嫔呛砘钚跃蛩兰毎ùx產物或細胞組成,攝取后可改善粘膜表面菌群或酶平衡或刺激機體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里的微生物制劑”第七十頁,共155頁。(六)微生態(tài)制劑與健康(3)
(一)益生菌2.益生菌的安全性包括:(1)應用于人體的益生菌最好來自人體,從健康人體腸道中分離。(2)必須進過一定時間證明無致病性(3)不能攜帶可以轉移的抗生素基因。(4)不能引起一些與疾病相聯(lián)系疾?。ㄈ缧膬饶ぱ啄c道不適癥)(5)抗酸、抗膽汁能力較強第七十一頁,共155頁。(六)微生態(tài)制劑與健康(4)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種:
兩岐雙岐桿菌Bifidobacteriumbifidum嬰兒雙岐桿菌B.infantis長雙岐桿菌B.longum短雙岐桿菌B.breve青春雙岐桿菌B.adolescentis保加利亞乳桿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嗜酸乳桿菌L.acidophilus干酪乳桿菌干酪亞種L.Caseisubsp.Casei嗜熱金鏈球菌Streptococcuthermophilus第七十二頁,共155頁。(六)微生態(tài)制劑與健康(5)
3.益生菌制劑研發(fā)動向及提高食用益生菌活性的方法。(1)與益生元的協(xié)同作用(后面詳述)第七十三頁,共155頁。(六)微生態(tài)制劑與健康(6)
(2)微膠囊包埋技術
利用微膠囊技術可以提高益生菌產品的活菌存活率,延長存活期,使產品賦有耐貯藏、改善加工性能,減少使用率,充分發(fā)揮益生菌產品作用,采用微膠囊技術優(yōu)點有:①改變益生菌產品形態(tài),將益生菌產品微膠囊化,使它轉變?yōu)橐环N細粉狀顆粒,因而具有良好流動性、分散性,易于其他產品混合,便于運輸貯藏。②提高益生菌產品穩(wěn)定性,有膠囊保護不易失活③將與配伍禁忌的一些成分隔開④使用不同極性的物質均勻穩(wěn)定分散在一起。第七十四頁,共155頁。(六)微生態(tài)制劑與健康(7)
(3)與中藥配伍問題
有些中藥與益生菌有協(xié)同促進作用,如人參提取物含有雙歧桿菌促生長因子。日本一些公司在研發(fā)益生菌、益生元及人參抽提物產品,并已問世。
第七十五頁,共155頁。(六)微生態(tài)制劑與健康(8)(4)飲食對益生菌影響
腸道中微生物具有選擇利用不同寡糖能力。因而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組成對腸道微生物組成有一定影響,據日本研究,吃精米的人群腸道內雙歧桿菌少,食粗糧者多?!锒喑允卟巳巳耗c道內雙歧桿菌多,食高比例肉類、高脂肪食物人群腸道內雙歧桿菌少。★長壽老人與一般健康老人比較,腸道內雙歧桿菌多
腸道內雙歧桿菌數(shù)量成了衡量人體健康與否標志之一。第七十六頁,共155頁。二、益生元及其健康功能第七十七頁,共155頁。益生元的定義益生元(Prebiotics):是指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卻又能選擇性促進一種或幾種有益菌代謝和繁殖,增進宿主健康,如各類功能性低聚糖。如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乳果糖、低聚殼聚糖、水蘇糖等。第七十八頁,共155頁。低聚糖的概念與分類(一)低聚糖:由2-10個單糖由糖苷鍵相連,合成的直鏈或支鏈低度聚合糖。第七十九頁,共155頁。(一)低聚糖的概念與分類(1)低聚糖(Oligosaccharide)普通低聚糖:蔗糖、乳糖、麥芽糖功能性低聚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水蘇糖等。第八十頁,共155頁。(一)低聚糖的概念與分類(2)普通低聚糖主要功能:為人體提供能量及怡人的甜味,對腸道內益生菌(probiotics)生長無促進作用。第八十一頁,共155頁。(一)低聚糖的概念與分類(3)功能性低聚糖(FunctionalOligoSaccharide,FOS)人體腸道內無水解功能性低聚糖的酶系統(tǒng),它也不被人體胃酸、胃酶水解,故不能在小腸內吸收,直接進入大腸,優(yōu)先為腸道內益生菌利用,促進其生長,故稱之為益生元(prebiotics)第八十二頁,共155頁。(二)功能性低聚糖主要生理功能(1)1.低熱值及減少機體脂肪積累功能性低聚糖,很難被人體吸收,故提供能量很低或沒有,有些還有一定甜味,可適用于糖尿病、肥胖病人食用。第八十三頁,共155頁。(二)功能性低聚糖主要生理功能(2)減少脂肪的積累有些低聚糖如魔芋葡甘聚糖,具有較強吸水性,黏度大,膨脹率高,而且在胃內停留時間長,產生飽腹感,降低機體攝食量,又不被人體吸收,故減少機體脂肪積累。動物實驗證實0.17-1.5g/Kg魔芋甘露聚糖可使營養(yǎng)性肥胖鼠體重降低,并減少脂肪堆積,降低脂肪細胞的數(shù)量和大小。第八十四頁,共155頁。(二)功能性低聚糖主要生理功能(3)2.雙歧桿菌的增殖因子:功能性低聚糖進入大腸后,為腸道內雙歧桿菌利用,使雙歧桿菌大量增殖,起到益生元作用;雙歧桿菌利用FOS,產生酸性物質使腸道pH值降低,抑制有害菌生長,故有效改善腸道菌群,又促進腸道蠕動,有改善便秘功能。第八十五頁,共155頁。(二)功能性低聚糖主要生理功能(4)功能性低聚糖及糖醇改善胃腸道功能的研究功能性低聚糖及糖醇類別推薦量g/人·日潤腸通便改善胃腸道菌群低聚異麥芽糖-502030低聚異麥芽糖-901510低聚木糖0.70.7木糖醇1515木糖1550第八十六頁,共155頁。(二)功能性低聚糖主要生理功能(5)3.降低齲齒發(fā)生率:因FOS不被齲齒的病原菌-突變鏈球菌利用,與蔗糖并用,能阻止蔗糖與突變鏈球菌作用,從而抑制蔗糖的齲齒性。第八十七頁,共155頁。(二)功能性低聚糖主要生理功能(6)4.降低血清膽固醇:每天攝入6-12g低聚半乳糖,維持2周-3個月,血清總膽固醇降低20-50mg/dL。其機理可能是FOS與膽固醇和膽酸結合增加糞便排出量。膽酸是利用膽固醇在肝臟合成,故膽酸排出體外,會增加體內膽酸合成,降低膽固醇水平。第八十八頁,共155頁。(二)功能性低聚糖主要生理功能(7)5.增強機體免疫動物實驗證明,F(xiàn)OS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和淋轉,增加腫瘤壞死因子(TNF)產生,對巨噬細胞合成和釋放白細胞介素I(IL1)有明顯促進作用;改善便秘,降低消化道內有毒物質吸收;改善菌群:抑制有害菌生長;FOS在腸道內吸附有害物質,排出體外。第八十九頁,共155頁。(二)功能性低聚糖主要生理功能(8)6.提高抗氧化能力動物實驗證明FOS提高SOD活性,降低LPO水平。7.促進礦物質吸收有的FOS,有效促進Ca、Mg、P吸收,促進蛋白質消化。第九十頁,共155頁。(三)保健食品中幾種常用的功能性低聚糖(1)迄今為止FOS有1000多種,已經開發(fā)成功的也有70多種,如低聚果糖、低聚乳果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木糖、低聚龍膽糖、低聚殼聚糖、低聚半乳糖、水蘇糖等。第九十一頁,共155頁。(三)保健食品中幾種常用的功能性低聚糖(2)----低聚果糖1.低聚果糖(Fructooligossaccharide,GF)(1)結構蔗糖分子的果糖殘基上通過β-1,2糖苷鍵結合1-3個果糖分子。故有蔗果三糖(GF2)、蔗果四糖(GF3)、蔗果五糖(GF4)。第九十二頁,共155頁。(三)保健食品中幾種常用的功能性低聚糖(3)----低聚果糖(2)來源天然GF:洋蔥(2.8%),牛蒡(3.6%),小麥(0.7%),大蒜(1%)人工GF:蔗糖低聚果糖聚合度≤5,平均3.7甜度為蔗糖的40%菊糖(inulin)經內切糖苷酶(endoglyosidase)水解而成聚合度〈9,平均4.5甜度為蔗糖的30%黑曲霉-β果糖基轉移酶第九十三頁,共155頁。(三)保健食品中幾種常用的功能性低聚糖(4)----低聚果糖(3)體內代謝:在大腸內,由于厭氧菌(雙歧桿菌、乳桿菌)能產生水解β-1,2糖苷鍵的酶,將其水解生成:醋酸(83%);丙酸(13%);丁酸(4%);乳酸。這些物質被大腸吸收。還會產生氣體。
實驗證明89%的GF的代謝產物可在回腸吸收,在尿、糞便中很少檢出,不到10%第九十四頁,共155頁。(三)保健食品中幾種常用的功能性低聚糖(5)----低聚果糖(4)攝入量和耐受性Tomomatsu研究:每日有效劑量-3.0g最大有效劑量(Hata)不引起腹瀉0.3g/Kg體重(男)0.4g/Kg體重(女)即男性(70Kg)每天21g,女性(60Kg)每天24g50%最大有效劑量(50%志愿者腹瀉)0.78g/Kg體重(男)0.84g/Kg體重(女)即男性(70Kg)每天55g,女性(60Kg)每天50g第九十五頁,共155頁。(三)保健食品中幾種常用的功能性低聚糖(6)----低聚果糖(5)毒性進行毒理研究表明:未發(fā)現(xiàn)有潛在基因毒性;長期攝入2170mg/Kg體重,未發(fā)現(xiàn)有毒副作用;攝入大量GF,副作用僅為稀便和腹瀉;美FDA批準為GRAS。第九十六頁,共155頁。1、實驗材料1.1樣品:由江門量子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低聚果糖,為淡黃色透明黏稠狀液體。批號:06720B1.2實驗動物:選用體重18-22g,BALB/C健康清潔級雄性小鼠。由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繁殖[許可證號:SCXK-(京)2004-0001]低聚果糖改善胃腸道菌群和增強免疫功能的研究第九十七頁,共155頁。
1.3劑量與分組:試驗按成人60kg體重每日8.3g劑量的5倍、10倍、30倍,即0.69g/kgBW、1.38g/kgBW、4.15g/kgBW分為低、中、高三個劑量試驗組。同時設空白對照組,每日給予同體積的白水。每組動物12只。連續(xù)灌胃20天1.4儀器與試劑:略2實驗方法取樣和稀釋菌群培養(yǎng)和鑒定菌落計數(shù)數(shù)據處理第九十八頁,共155頁。3實驗結果3.1低聚果糖對小鼠體重的影響
組別動物數(shù)(只)試驗前體重(g)與0g/kgBW組比較的P值試驗后體重(g)與0g/kgBW組比較的P值
0g/kgBW1220.8±1.024.0±1.30.69g/kgBW1221.0±1.00.87524.8±0.70.4671.38g/kgBW1220.9±0.90.96324.8±1.80.4494.15g/kgBW1221.0±1.00.92223.8±1.60.963
由表1可知,試驗前、后各試驗組小鼠體重與0g/kgBW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說明低聚糖對小鼠體重沒有影響。
第九十九頁,共155頁。3.2低聚果糖對小鼠腸道中腸桿菌的影響log10cfu/g給受試物前、后各劑量組與0g/kgBW組間比較,腸桿菌的數(shù)量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給受試物前、后0g/kgBW組和0.69g/kgBW組自身比較,腸桿菌的數(shù)量分別增加12.9%和12.6%有顯著性差異(p<0.05)第一百頁,共155頁。3.3低聚果糖對小鼠腸道中腸球菌的影響log10cfu/g給受試物前、后各劑量組與og/kgBW組間比較,腸球菌的數(shù)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給受試物前、后,0g/kgBW、0.69g/kgBW和1.38g/kgBW組自身比較,腸球菌的數(shù)量分別增加7.4%、7.0%和10.7%有顯著性差異(p<0.05)第一百零一頁,共155頁。log10cfu/g3.4低聚果糖對小鼠腸道中乳桿菌的影響給受試物前各組間乳桿菌數(shù)無差異。給受試物后1.38g/kgBW和4.15g/kgBW劑量組自身比較分別提高8.4%和9.1%有顯著性(p<0.01);與0g/kgBW比較乳桿菌增加也有顯著性(p<0.05)第一百零二頁,共155頁。log10cfu/g3.5低聚果糖對小鼠腸道中雙歧桿菌的影響
4.15g/kgBW高劑量組在給受試物后與給受試物前和0g/kgBW比較雙歧桿菌數(shù)量有明顯增加(p<0.05)。第一百零三頁,共155頁。12個17個25個12個17個17個25個12個3.6低聚果糖對小鼠腸道中產氣莢膜梭菌的影響給受試物前、后各劑量組自身比較和與0g/kgBW比較,產氣莢膜梭菌的數(shù)量均無性差異第一百零四頁,共155頁。各組菌群變化一覽表
腸桿菌腸球菌乳桿菌雙歧桿菌產氣夾膜梭菌對照組試驗前、后自身比增12.9%P<0.01增7.4%P<0.05---低劑量組試驗前、后自身比增12.6%P<0.01增10.7%P<0.01
-
-
-中劑量組試驗前、后自身比
-增7.0%P<0.05增8.4%P<0.01
-
-高劑量組試驗前、后自身比
-
-增9.1%P<0.01增3.4%P<0.05
-第一百零五頁,共155頁。對照組和低劑量組試驗前后自身比較,腸桿菌、腸球菌都有明顯的增加。中劑量組實驗前、后自身比較,腸球菌、乳桿菌明顯增加,且乳桿菌比腸球菌增加明顯。高劑量組前后自身比較,雙歧桿菌、乳桿菌明顯增加,而腸桿菌、腸球菌、產氣夾膜梭菌都無增值。第一百零六頁,共155頁。(二)人體試食實驗研究1實驗對象與材料1.1受試者條件:年齡在18-65歲之間,一個月內未患過腸胃疾病,未服用過抗生素,體檢指標全部正常的志愿者。1.2試驗分組與試食方法:將志愿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人,采用自身和組間兩種對照設計。試驗組每日服用OLIGO(低聚果糖)1袋,6ml/袋(8.3g/袋);對照組服用同體積果脯糖漿1袋1.3儀器與試劑:略第一百零七頁,共155頁。2觀察指標2.1安全性指標2.1.1一般狀況:血壓、心率、大小便、飲食、睡眠2.1.2血尿便常規(guī)2.1.3生化指標:血清肝腎功能腹部B超,心電圖,X光胸部透視2.1.5膳食調查:于試驗開始、結速前三天進行膳食調查,觀察飲食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第一百零八頁,共155頁。2.2功效性指標2.2.1臨床癥狀觀察:食欲不振、體倦、眩暈、心慌氣短等。2.2.2腸道菌群指標:腸桿菌、腸球菌、擬桿菌、產氣莢膜梭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2.2.3試驗方法:同上第一百零九頁,共155頁。3人體試食試驗結果3.1試驗分組情況:試食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齡42.9±8.5歲;對照組50例,男14例,女36例,平均年齡40.8±9.1歲3.2安全性指標檢測:試食組與對照組試食前、后:精神、睡眠、飲食、大小便正常;血壓、心率正常;血、尿、便常規(guī)檢查及肝、腎功能檢查正常;腹部B超,心電圖,X線胸部透視正常。受試者無其它不良反應。見表1、2第一百一十頁,共155頁。組別例數(shù)收縮壓舒張壓心率試食組50實驗前114±1777±1176±8實驗后115±1676±1175±8P>0.05>0.05>0.05對照組50實驗前117±1176±774±7實驗后116±1176±874±7P>0.05>0.05>0.05
表1試食前后血壓、心率變化第一百一十一頁,共155頁。項目例數(shù)試食組對照組試食前試食后試食前試食后ALT(u/L)5023.16±10.7918.62±9.4121.02±13.7719.88±9.71CRE(umol/L)5070.20±15.9873.84±19.3072.34±13.9672.18±13.44GLU(mmol/L)505.06±0.885.22±0.635.04±.0.655.04±0.67TC(mmol/L)504.82±0.864.59±0.904.70±0.704.62±0.78TG(mmol/L)501.78±1.421.55±1.091.40±0.841.35±0.58RBC(×1012/L)504.47±0.514.44±0.504.44±0.394.46±0.43WBC(×109/L)506.23±1.505.80±1.486.69±1.856.38±1.76HGB(g/L)50142±21141±21141±15142±16尿常規(guī)便常規(guī)5050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表2安全性指標檢測第一百一十二頁,共155頁。log10cfu/g,X±SD試驗前后自身比較試食組實驗前、后比較,雙歧桿菌數(shù)明顯增加5.8%(p<0.01)產氣夾膜梭菌數(shù)明顯下降9%p<0.01),擬桿菌增1.0%(p<0.01),腸桿菌、腸球菌分別增0.4%和0.8%(p<0.05),但增幅明顯低于雙歧桿菌。第一百一十三頁,共155頁。log10cfu/g,X±SD試食組與對照組比較實驗后試食組與對照組比,雙歧桿菌增4.2%(p<0.01),產氣夾膜梭菌數(shù)減少7.2%(p<0.01)第一百一十四頁,共155頁。分組例數(shù)試食前3天結束前3天試食組501560±5641798±869對照組501625±4241629±4333.5膳食調查表6膳食調查表(千卡/天)兩組試食前后及組間進食量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第一百一十五頁,共155頁。腸桿菌腸球菌擬桿菌產氣夾膜梭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對照組試食前后自身比較
-
-
-
-
-
-實驗組試食前后自身比較增0.4%p<0.05增0.8%p<0.05增1.0%p<0.01減8.6%p<0.01增5.8%p<0.01
-試食前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
------試食后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減1.3%-減0.4%減7.2%p<0.01增4.2%p<0.01減2.1%表6各組菌群變化一覽表第一百一十六頁,共155頁。試食組實驗前后自身比較,腸桿菌、腸球菌、擬桿菌、雙歧桿菌都明顯增加,但雙歧桿菌增加幅度明顯高于腸桿菌、腸球菌、擬桿菌,試食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比,雙歧菌明顯增加,產氣夾膜梭菌明顯減少。第一百一十七頁,共155頁。結論
OLIGO(低聚果糖)經動物實驗及人體試食實驗結果表明:OLIGO(低聚果糖)有激活人體腸道益生菌增值、抑制有害菌、平衡微生態(tài)的作用。根據衛(wèi)生部《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guī)范》(2003年版)中調節(jié)腸道菌群功能的判定依據,可以判定OLIGO(低聚果糖)具有調節(jié)腸道菌群功能。第一百一十八頁,共155頁。二、低聚果糖增強免疫力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1.1樣品:同上1.2實驗動物:18-22g健康清潔級昆明種雌性小鼠,由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實驗動物科學部提供。1.3劑量;同上第一百一十九頁,共155頁。圖1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脾臟/體重比值的影響圖2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胸腺/體重比值的影響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臟器/體重比值沒有影響第一百二十頁,共155頁。2.2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細胞免疫的影響圖3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各組之間沒有差異第一百二十一頁,共155頁。圖4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實驗的影響4.15g/kgBW與0g/kgBW比,增強ConA誘導的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能力(p<0.01)★第一百二十二頁,共155頁。2.3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體液免疫的影響圖5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抗體生成細胞數(shù)的影響
1.38g/kgBW、4.15g/kgBW組與對照組比顯著提高小鼠抗體生成細胞數(shù)(p<0.05)★★第一百二十三頁,共155頁。表6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半數(shù)溶血值的影響組別動物數(shù)(只)半數(shù)溶血值P值0g/kgBW12118±42——0.69g/kgBW12130±410.8621.38g/kgBW12154±560.1704.15g/kgBW12136±500.675第一百二十四頁,共155頁。2.4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表7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碳廓清能力的影響
4.15g/kgBW與0g/kgBW組比能提高小鼠碳廓清能力(p<0.01)★第一百二十五頁,共155頁。表8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吞噬率的影響4.15g/kgBW與0g/kgBW組比能提高小鼠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吞噬率(p<0.05)★第一百二十六頁,共155頁。表9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吞噬指數(shù)的影響
4.15g/kgBW與0g/kgBW組比能提高小鼠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吞噬指數(shù)(p<0.05)★第一百二十七頁,共155頁。2.5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NK細胞活性的影響
組別動物數(shù)(只)NK細胞活性(%)NK細胞活性平方根反正弦轉換值P值0g/kgBW1221.6±5.00.48±0.06——0.69g/kgBW1222.6±5.60.49±0.070.9311.38g/kgBW1224.5±4.60.52±0.050.3554.15g/kgBW1222.2±4.50.49±0.060.976表10OLIGO(低聚果糖)對小鼠NK細胞活性的影響第一百二十八頁,共155頁。小結
經口給予小鼠不同劑量的OLIGO(低聚果糖)33天后,與0g/kgBW組比較,1.38g/kgBW劑量組(中)能提高小鼠抗體生成細胞數(shù)(P<0.05);4.15g/kgBW劑量組(高)能增強ConA誘導的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能力(P<0.01)、提高小鼠抗體生成細胞數(shù)(P<0.05)、提高小鼠的碳廓清能力(P<0.01)、提高小鼠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吞噬率(P<0.05)、提高小鼠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吞噬指數(shù)(P<0.01)。該受試物對小鼠體重增長無不良影響。第一百二十九頁,共155頁。結論
實驗結果顯示:OLIGO(低聚果糖)能提高實驗動物的細胞免疫力、體液免疫力、提高巨噬細胞吞噬能力等三方面的免疫能力。根據衛(wèi)生部《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guī)范》(2003年版)中增強免疫力功能的判定依據,可以判定OLIGO(低聚果糖)具有增強免疫力功能。第一百三十頁,共155頁。(三)保健食品中幾種常用的功能性低聚糖(7)----低聚乳果糖2.低聚乳果糖(Lactosucrose,LS)(1)結構由β-D半乳糖、α-D葡萄糖苷、β-D呋喃糖苷3個單糖殘基通過糖苷鍵連接而成。可看作乳糖接1個果糖,也可看成蔗糖接一個半乳糖,又稱乳蔗糖、乳果糖。第一百三十一頁,共155頁。(三)保健食品中幾種常用的功能性低聚糖(8)----低聚乳果糖(2)功能特點在FOS中,最有效的雙歧桿菌增殖因子。每天攝取2-5g,有效促進雙歧桿菌增殖;甜味最接近蔗糖。第一百三十二頁,共155頁。(三)保健食品中幾種常用的功能性低聚糖(9)----低聚異麥芽糖3.低聚異麥芽糖(isomaltooligassacchride,MO)(1)結構葡萄糖以α-1,6糖苷鍵結合而成的單糖數(shù)在2-5不等的一類低聚糖,分子中除了α-1,6鍵外,還有α-1,4及α-1,3鍵等分枝狀。第一百三十三頁,共155頁。(三)保健食品中幾種常用的功能性低聚糖(10)----低聚異麥芽糖(2)特性有甜味,是蔗糖的45-50%,但隨聚合度的增加(異麥芽三糖、異麥芽四糖、異麥芽五糖),甜味消失;改善腸道菌群和改善便秘功能(IMO500,IMO900)熱值:2.8KJ/g(僅為葡萄糖的1/6),無糖食品(冰淇淋)第一百三十四頁,共155頁。(三)保健食品中幾種常用的功能性低聚糖(11)----低聚異麥芽糖(3)安全劑量第一百三十五頁,共155頁。低聚異麥芽糖調節(jié)腸道菌群動物實驗實驗動物:本實驗選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許可證號:SCXK-(京)2004-0001)繁殖的18~22g,BALB/C健康清潔級雄性小鼠48只。分為四組,每組12只。劑量:益菌因子(IMO)的推薦劑量為成人(按60kg體重計)每日10g、20g和30g。分別依照三個推薦劑量的10倍設置小鼠實驗劑量,即每日1.67g/kgBW、3.33g/kgBW、5.00g/kgBW為低、中、高劑量組。第一百三十六頁,共155頁。益菌因子(IMO)對小鼠體重的影響
由上圖可見,小鼠的初始體重和實驗后體重在各劑量組與0g/kgBW間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即益菌因子(IMO)對小鼠的體重無不良影響。第一百三十七頁,共155頁。對小鼠腸道中腸桿菌的影響
從上圖可知:給受試物前各劑量組與0g/kgBW組間比較,腸桿菌的數(shù)量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給受試物14天后與0g/kgBW組比較,5.00g/kgBW組腸桿菌的數(shù)量減少,有顯著差異(P<0.05)。實驗前后各劑量組自身比較腸桿菌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锏谝话偃隧?,共155頁。對小鼠腸道中腸球菌的影響由上圖可知:給受試物前各劑量組與0g/kgBW組間比較,腸球菌的數(shù)量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給受試物14天后與0g/kgBW組比較,5.00g/kgBW組腸球菌的數(shù)量減少,有顯著差異(P<0.05)。實驗前后各劑量組自身比較腸球菌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锏谝话偃彭?,共155頁。對小鼠腸道中乳桿菌的影響由上圖可知:給受試物前、后各劑量組與0g/kgBW間比較,乳桿菌的數(shù)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給受試物前后各劑量組自身比較,乳桿菌的數(shù)量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第一百四十頁,共155頁。對小鼠腸道中雙歧桿菌的影響由上圖可知:給受試物前、后各劑量組與0g/kgBW組間比較,雙歧桿菌的數(shù)量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給受試物前后0g/kgBW、1.67g/kgBW組自身比較,雙歧桿菌的數(shù)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3.33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度科研儀器租賃及技術服務合同
- 2024年定制:5G網絡技術研發(fā)與技術服務合同
- 2024合作開發(fā)合同的開發(fā)內容和合作方式
- 04版加工承攬合同生產工藝與質量控制
- 2024年度校園租賃:電動自行車合同
- 2024光電子技術研發(fā)與生產合同
- 2024廣州市勞動合同范文新版
- 2024營業(yè)租賃合同范文
- 2024年度電力設備安裝與維護合同
- 2024年度計算機軟件開發(fā)與銷售合同
- 辦公室裝修工程施工方案講義
- 奇異的仿生學 知到智慧樹網課答案
- 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書藥學專業(yè)
- 中醫(yī)病案辯證分析報告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試題庫(a卷)
- 中國農業(yè)銀行貸后管理辦法
- 食堂油鍋起火演練方案
- 2021金融數(shù)據安全數(shù)據生命周期安全規(guī)范
- 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計劃書
- (高清版)TDT 1031.6-2011 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guī)程 第6部分:建設項目
- 2024年索道纜車項目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