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基因組概述_第1頁
分子生物學基因組概述_第2頁
分子生物學基因組概述_第3頁
分子生物學基因組概述_第4頁
分子生物學基因組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分子生物學基因組概述第1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CH3

THECONTENT

OFTHEGENOME

基因組概述第2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1Introduction

3.2Genomescanbemappedbylinkage,restrictioncleavage,orDNAsequence(用連鎖、限制酶切割或者DNA測序繪制基因組圖譜

)3.3Individualgenomesshowextensivevariation(個體基因組變化很大

)3.4RFLPsandSNPscanbeusedforgeneticmapping(RFLP和SNP能夠用來繪制遺傳圖譜

)3.5Whyaregenomessolarge(基因組為何如此之大

)?3.6ThehumangenomehasfewergenesthanExpected(人類基因組的基因數(shù)目比預想的要少

)第3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7Howmanygenesareessential(有多少基因是必需的

)?3.8Genesareexpressedatwidelydifferinglevels(基因的表達量相差很大

)3.9OrganelleshaveDNA(細胞器也含有DNA)3.10OrganellegenomesarecircularDNAsthatcodefororganelleproteins(細胞器基因組是環(huán)狀ONA分子,它們編碼細胞器蛋白質(zhì))3.11MitochondrialDNAorganizationisvariable(線粒體DNA的結構是可變的

)3.12Mitochondriaevolvedbyendosymbiosis(線粒體是通過內(nèi)共生演化來的

)3.13ThechloroplastgenomecodesformanyproteinsandRIMAs(葉綠體基因組編碼多種蛋白質(zhì)和RNA)第4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3.1IntroductionThegenomeisthecompletesetofgenesofanorganism.UltimatelyitisdefinedbythecompleteDNAsequence,althoughasapracticalmatteritmaynotbepossibletoidentifyeverygeneunequivocallysolelyonthebasisofsequence.基因組(genome

)是有機體內(nèi)一組完整的基因,它最終由DNA的全序列決定,實際上我們不可能只根據(jù)序列來準確鑒定每一條基因。第5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基因組,Genome,一般的定義是單倍體細胞中的全套染色體為一個基因組,或是單倍體細胞中的全部基因為一個基因組??墒腔蚪M測序的結果發(fā)現(xiàn)基因編碼序列只占整個基因組序列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基因組應該指單倍體細胞中包括編碼序列和非編碼序列在內(nèi)的全部DNA分子。說的更確切些,核基因組是單倍體細胞核內(nèi)的全部DNA分子;線粒體基因組則是一個線粒體所包含的全部DNA分子;葉綠體基因組則是一個葉綠體所包含的全部DNA分子。

第6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基因是生命遺傳的基本單位,由30億個堿基對組成的人類基因組,蘊藏著生命的奧秘。始于1990年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被譽為生命科學的“登月”計劃,原計劃于2005年完成。各國所承擔工作比例約為美國54%,英國33%,日本7%,法國2.8%,德國2.2%,中國1%。此前,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已于2000年6月完成,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人類基因數(shù)目約為2.5萬個,遠少于原先10萬個基因的估計。人類基因組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國內(nèi)外專家普遍認為,基因組序列圖首次在分子層面上為人類提供了一份生命“說明書”,不僅奠定了人類認識自我的基石,推動了生命與醫(yī)學科學的革命性進展,而且為全人類的健康帶來了福音。第7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基因組(GENOME)一詞是1920年Winkles從GENes和chromosOEs鑄成的,用于描述生物的全部基因和染色體組成的概念。1986年美國科學家ThomasRoderick提出了基因組學(Genomics),指對所有基因進行基因組作圖(包括遺傳圖譜、物理圖譜、轉(zhuǎn)錄本圖譜),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門科學。因此,基因組研究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以全基因組測序為目標的結構基因組學(structuralgenomics)和以基因功能鑒定為目標的功能基因組學(functionalgenomics),又被稱為后基因組(postgenome)研究。第8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功能基因組學(Functuionalgenomics)又往往被稱為后基因組學(Postgenomics),它利用結構基因組所提供的信息和產(chǎn)物,發(fā)展和應用新的實驗手段,通過在基因組或系統(tǒng)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使得生物學研究從對單一基因或蛋白質(zhì)的研究轉(zhuǎn)向多個基因或蛋白質(zhì)同時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這是在基因組靜態(tài)的堿基序列弄清楚之后轉(zhuǎn)入對基因組動態(tài)的生物學功能學研究。第9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研究內(nèi)容包括基因功能發(fā)現(xiàn)、基因表達分析及突變檢測?;虻墓δ馨ǎ荷飳W功能,如作為蛋白質(zhì)激酶對特異蛋白質(zhì)進行磷酸化修飾;細胞學功能,如參與細胞間和細胞內(nèi)信號傳遞途徑;發(fā)育功能,如參與形態(tài)建成等。采用的手段包括經(jīng)典的減法雜交,差示篩選,cDNA代表差異分析以及mRNA差異顯示等,但這些技術不能對基因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新的技術應運而生,包括基因表達的系統(tǒng)分析(serialanalysisofgeneexpression,SAGE),cDNA微陣列(cDNAmicroarray),DNA芯片(DNAchip)等。第10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Thetranscriptomeisthecompletesetofgenesexpressedunderparticularconditions.ItisdefinedintermsofthesetofRNAmoleculesthatispresent,andcanrefertoasinglecelltypeortoanymorecomplexassemblyofcellsuptothecompleteorganism.BecausesomegenesgeneratemultiplemRNAs,thetranscriptomeislikelytobelargerthanthenumberofgenesdefineddirectlyinthegenome.ThetranscriptomeincludesnoncodingRNAsaswellasmRNAs.

轉(zhuǎn)錄組(transcriptome)是在特定條件下表達的一組完整基因,這是根據(jù)細胞中所存在的某一組RNA分子來決定,它可以指一種細胞類型,或者是任何一個更為復雜的細胞群體,甚至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由于一條基因可能產(chǎn)生多條mRNA分子,所以從轉(zhuǎn)錄組定義的基因數(shù)目可能大于基因組中定義的基因數(shù)目。轉(zhuǎn)錄組包括非編碼的RNA和編碼的mRNA

。第11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轉(zhuǎn)錄組學(transcriptomics),是一門在整體水平上研究細胞中基因轉(zhuǎn)錄的情況及轉(zhuǎn)錄調(diào)控規(guī)律的學科。簡而言之,轉(zhuǎn)錄組學是從RNA水平研究基因表達的情況。

轉(zhuǎn)錄組學即一個活細胞所能轉(zhuǎn)錄出來的所有mRNA。研究轉(zhuǎn)錄組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利用DNA芯片技術檢測有機體基因組中基因的表達。從基因組DNA轉(zhuǎn)錄的基因總和,即轉(zhuǎn)錄組,也稱為表達譜,是研究細胞表型和功能的一個重要手段。而研究生物細胞中轉(zhuǎn)錄組的發(fā)生和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就稱為轉(zhuǎn)錄組學(transcriptomics)。第12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Theproteome

isthecompletesetofproteins.ItshouldcorrespondtothemRNAsinthetranscriptome,althoughtherecanbedifferencesofdetailreflectingchangesintherelativeabundanceorstabilitiesofmRNAsandproteins.Itcanbeusedtorefertothesetofproteinscodedbythewholegenomeorproducedinanyparticularcellortissue.

蛋白質(zhì)組(proteome)是一組完整的蛋白質(zhì),它應該對應于轉(zhuǎn)錄組中的mRNA

。雖然在相對豐度或者穩(wěn)定性上,mRNA和蛋白質(zhì)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但它可以用來指由整個基因組編碼的一組蛋白質(zhì),或者在某些特殊的細胞或組織中產(chǎn)生的一組蛋白質(zhì)。第13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proteome

蛋白質(zhì)組:蛋白質(zhì)組是指組織或細胞中所有的蛋白質(zhì)。自從1994年提出此概念以來,對它的研究已逐步走向深入。蛋白質(zhì)組系統(tǒng)地、大尺度地研究一個器官、組織或細胞中表達的是什么蛋白質(zhì),而且要研究這些蛋白質(zhì)的動態(tài)性質(zhì),如修飾等。與基因組學相比,它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蛋白質(zhì)組的內(nèi)容大于基因組,特別是在真核生物中,可想而知,蛋白質(zhì)的數(shù)量大于基因的數(shù)量是由于RNA在進行轉(zhuǎn)譯時有剪接(Splicing)的作用,在轉(zhuǎn)譯后修飾時蛋白質(zhì)特殊部位會有磷酸化或糖基化的作用。第14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蛋白質(zhì)組學(Proteomics)一詞,源于蛋白質(zhì)(protein)與基因組學(genomics)兩個詞的組合,意指“一種基因組所表達的全套蛋白質(zhì)”,即包括一種細胞乃至一種生物所表達的全部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組本質(zhì)上指的是在大規(guī)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質(zhì)的特征,包括蛋白質(zhì)的表達水平,翻譯后的修飾,蛋白與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獲得蛋白質(zhì)水平上的關于疾病發(fā)生,細胞代謝等過程的整體而全面的認識,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95年提出的。第15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蛋白質(zhì)組學的研究不僅能為生命活動規(guī)律提供物質(zhì)基礎,也能為眾多種疾病機理的闡明及攻克提供理論根據(jù)和解決途徑。通過對正常個體及病理個體間的蛋白質(zhì)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找到某些“疾病特異性的蛋白質(zhì)分子”,它們可成為新藥物設計的分子靶點,或者也會為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分子標志。確實,那些世界范圍內(nèi)銷路最好的藥物本身是蛋白質(zhì)或其作用靶點為某種蛋白質(zhì)分子。因此,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不僅是探索生命奧秘的必須工作,也能為人類健康事業(yè)帶來巨大的利益。第16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中以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二維電泳(2DE,or2-DElectrophorensis),二維電泳的第一維過程中,蛋白質(zhì)依其等電點的不同被分離開來,第二維的過程是用SDS將蛋白質(zhì)依分子量的不同加以分離,電泳結束后可將膠片以銀染或CoomassieBlue的方式染色,讓蛋白質(zhì)顯現(xiàn)出來。目前基于色譜分離與質(zhì)譜的大規(guī)模蛋白質(zhì)鑒定技術已成為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的中心。這種技術可以大規(guī)模地對蛋白質(zhì)進行分析,通過質(zhì)譜儀把蛋白質(zhì)或肽段的組成信息以一級圖譜與二級圖譜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最后把這些圖譜與蛋白質(zhì)或肽段產(chǎn)生的理論圖譜相比較確定相似性(也即搜庫),并最終確定樣品中包含那些肽段,并通過肽段與蛋白質(zhì)的對應關系,最終推斷樣品中包含的蛋白質(zhì)。第17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雙向電泳(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是等電聚焦電泳和SDS的組合,即先進行等電聚焦電泳(按照pI分離),然后再進行SDS(按照分子大小),經(jīng)染色得到的電泳圖是一個二維分布的蛋白質(zhì)圖。等電聚焦電泳(IFE,isoelectricfocusingelectrophoresi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簡稱為PAGE(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第18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隨著蛋白質(zhì)組學的發(fā)展,定量蛋白質(zhì)組學(比較蛋白質(zhì)組學)也獲得了廣泛研究。它不僅檢測基因表達的全部蛋白質(zhì),而且要檢測其表達蛋白質(zhì)的含量。定量蛋白質(zhì)組學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可以說是蛋白質(zhì)定量技術,而這種技術是生物標志物發(fā)現(xiàn)的重要途徑。總體來說,蛋白質(zhì)組學現(xiàn)在只是一種工具,且這種工具還存在許多未解決的問題。第19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2Genomescanbemappedbylinkage,restrictioncleavage,orDNAsequence(用連鎖、限制酶切割或者DNA測序繪制基因組圖譜

)第20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genetic(orlinkage)map

identifiesthedistancebetweenmutationsintermsofrecombinationfrequencies.Itislimitedbyitsrelianceontheoccurrenceofmutationsthataffectthephenotype.Becauserecombinationfrequenciescanbedistortedrelativetothephysicaldistancebetweensites,itdoesnotaccuratelyrepresentphysicaldistancesalongthegeneticmaterial.

遺傳圖譜(geneticmap)或連鎖圖譜(linkagemap)是根據(jù)重組頻率來確定突變位點之間的距離。這種方法需要依靠對表型有影響的突變體的產(chǎn)生,故其應用非常有限,而且由于重組頻率并不能準確反映位點之間的物理距離,所以它不能確切反映遺傳物質(zhì)的物理距離。第21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restrictionmap

isconstructedbycleavingDNAintofragmentswithrestrictionenzymesandmeasuringthedistancesbetweenthesitesofcleavage.ThisrepresentsdistancesintermsofthelengthofDNA,soitprovidesaphysicalmapofthegeneticmaterial.

限制圖譜(restrictionmap)是通過用限制性內(nèi)切核酸酶把DNA切成片段,然后測量切割位點之間的距離來構建的。這是用DNA的長度來表示距離的,因此,它提供了遺傳物質(zhì)的物理圖譜(physicalmap

)。第22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Bycomparingthesequenceofawild-typeDNAwiththatofamutantallele,wecandeterminethenatureofamutationanditsexactsiteofoccurrence.Thisdefine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geneticmap(basedentirelyonsitesofmutation)andthephysicalmap(basedonorevencomprisingthesequenceofDNA).(通過比較野生型和突變型等位基因的DNA序列,我們能夠確定突變的本質(zhì)以及突變發(fā)生的準確位置。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確定遺傳圖譜(完全根據(jù)突變位置)和物理圖(根據(jù)比較DNA序列)的關系。)第23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Similartechniquesareusedtoidentifyandsequencegenesandtomapthegenome.Ineachcase,theprincipleistoobtainaseriesofoverlappingfragmentsofDNA,whichcanbeconnectedintoacontinuousmap.Thecrucialfeatureisthateachsegmentisrelatedtothenextsegmentonthemapbycharacterizingtheoverlapbetweenthem,sothatwecanbesurenosegmentsaremissing.

(這些相似的技術可被用來鑒定和測序基因以及繪制基因組圖譜。原則上,我們都要獲得一系列的DNA重疊片段,然后將這些重疊片段互相連接,形成連續(xù)圖譜。關鍵是通過分析它們之間的重疊部分,在圖譜上,將每一片段與另一片段聯(lián)系起來,這樣我們就能夠確保不丟失某些片段。)第24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3Individualgenomesshowextensivevariation

(個體基因組變化很大)

第25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TheoriginalMendelianviewofthegenomeclassifiedallelesaseitherwild-typeormutant.Subsequentlywerecognizedtheexistenceofmultiplealleles,eachwithadifferenteffectonthephenotype.Insomecasesitmaynotevenbeappropriatetodefineanyonealleleas“wild-type”.(最初的孟德爾觀點認為基因組的等位基因不是野生型就是突變型。后來我們認識到機體存在著多條等位基因,每一條等位基因都會對表型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所以在一些例子中,定義某一種等位基因為野生型是不恰當?shù)摹?第26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Figure1.29Thewlocushasanextensiveseriesofalleles,whosephenotypesextendfromwild-type(red)colortocompletelackofpigment.

(w基因座上有一系列的等位基因,其表型從野生型(紅眼)到無色)。紅眼(野生表型)血紅桃紅淺黃蜜黃杏黃曙黃象牙白檸檬黃雜色白色(無色)每個等位基因具有不同的表型等位基因純合子表型(w+相對其他基因來說是顯性的,它們有很多不同的突變等位基因)第27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Thecoexistenceofmultipleallelesatalocusiscalledgeneticpolymorphism.Anysiteatwhichmultipleallelesexistasstablecomponentsofthepopulationisbydefinitionpolymorphic.Analleleisusuallydefinedaspolymorphicifitispresentatafrequencyof>1%inthepopulation.

(我們把在一個基因座上有多條等位基因的現(xiàn)象稱作遺傳多態(tài)性(geneticpolymorphism)。當多條等位基因在一個種群中穩(wěn)定存在時,這些等位基因所在的位置被認為是多態(tài)性的。如果某條等位基因在種群中存在的概率大于1%,那么我們就可以認為它是多態(tài)性的。)第28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Achangeinasinglenucleotidewhenallelesarecomparediscalleda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Oneoccursevery~1330basesinthehumangenome.DefinedbytheirSNPs,everyhumanbeingisunique.

(當比較等位基因時,其單個核苷酸的改變被稱為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在人類基因組中,大約每1330個堿基就有一個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從SNP

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的基因組都是獨一無二的,SNP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進行檢測,從直接的序列比較到質(zhì)譜或者生物化學方法,這些方法都是根據(jù)在特定區(qū)域中序列的變化來顯示差異的。)第29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Figure

3.1

Apointmutationthataffectsarestrictionsiteisdetectedbyadifferenceinrestrictionfragments.圖3.1

通過檢測限制片段的大小可以發(fā)現(xiàn)影響酶切位點的點突變DNA在一個區(qū)段上有三個靶位點突變消除了其中一個靶位點酶切產(chǎn)生兩條內(nèi)部片段有一些點突變會改變限制圖譜酶切產(chǎn)生一條內(nèi)部片段片段C第30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Adifferenceinrestrictionmapsbetweentwoindividualsiscalleda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BasicallyaRFLPisaSNPthatislocatedinthetargetsiteforarestrictionenzyme.Itcanbeusedasageneticmarkerinexactlythesamewayasanyothermarker.Insteadofexaminingsomefeatureofthephenotype,wedirectlyassessthegenotype,asrevealedbytherestrictionmap.(兩個個體之間的限制圖譜的不同稱作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RFLP)。基本上,一個RFLP就是一個SNP,只是這個SNP位于一個酶切位點中,它能夠與任何其他遺傳標記一樣,也可同樣用來作為遺傳標記。只是它檢測的不是一些特征性表型,而是通過檢測限制圖譜來直接揭示基因型。圖3.2顯示了一個祖孫三代的限制性多態(tài)家譜,這個圖譜表明了DNA分子標記片段的孟德爾分離規(guī)律。)第31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Figure

3.2

RestrictionsitepolymorphismsareinheritedaccordingtoMendelianrules.Fourallelesforarestrictionmarkerarefoundinallpossiblepairwisecombinations,andsegregateindependentlyateachgeneration.圖3.2

限制位點多態(tài)性的遺傳規(guī)律符合孟德爾定律。在所有可能的配對重組中,某個限制標記的4條等位基因都能找到,并且它們在每一代中獨立地分離.

親代3個是雜合子,1個是C的純合子F2代遺傳A或D來自親代一方,B或C來自親代另一方限制性位點表現(xiàn)出孟德爾遺傳的特性第32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F1基因可以隨機進入它所產(chǎn)生的配子中

3.4RFLPsandSNPscanbeusedforgeneticmapping(RFLP

和SNP

能夠用來繪制遺傳圖譜

)(PAUSEDHERE,L4—2016)第33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4RFLP和SNP

能夠用來繪制遺傳圖譜Becauserestrictionmarkersarenotrestrictedtothosegenomechangesthataffectthephenotype,theyprovidethebasisforanextremelypowerfultechniqueforidentifyinggeneticlociatthemolecularlevel.Atypicalproblemconcernsamutationwithknowneffectsonthephenotype,wheretherelevantgeneticlocuscanbeplacedonageneticmap,butforwhichwehavenoknowledgeaboutthecorrespondinggeneorprotein.(由于限制標記不限于那些對表型有影響的基因組變化,因此它們成為了分子水平上測定遺傳基因座的有力工具。與已知表型的突變相關的一個典型問題是:相關的遺傳基因座應該標在遺傳圖譜上的哪一個位置,而此時我們還不清楚它們對應的基因或者蛋白質(zhì)是什么)。第34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補充內(nèi)容——基因的分離與鑒定等引言“克隆”(clone)的含義在當今生命科學的各個研究領域中,克隆一詞被廣泛使用。它不僅在詞義上有名詞和動詞之分,而且在不同的學科之間和不同的研究層次上亦有不同的含義。

在多細胞的高等生物個體水平上,克隆表示由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同一物種的兩個個體或數(shù)個個體組成的群體。

在細胞水平上,克隆是指由同一個祖細胞(perogenitorcell)分裂而來的一群遺傳上同一的子細胞群體。

在分子水平上,克隆是指凡帶有一段DNA插入序列的、獨特的寄主/載體單元。第35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譯,簡單講就是一種人工誘導的無性繁殖方式。

但克隆與無性繁殖是不同的。無性繁殖是指不經(jīng)過雌雄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只由一個生物體產(chǎn)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見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由植物的根、莖、葉等經(jīng)過壓條或嫁接等方式產(chǎn)生新個體也叫無性繁殖。綿羊、猴子和牛等動物沒有人工操作是不能進行無性繁殖的??茖W家把人工遺傳操作動物繁殖的過程叫克隆,這門生物技術叫克隆技術。第36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基因的克隆:包含待研究的目的基因的分離和鑒定兩個主要的內(nèi)容。整個基因克隆的過程則包括如下四個基本的步驟:

(i)用于基因克隆的DNA材料的選擇,及DNA分子的片段化;

(ii)外源DNA片段與載體分子的體外連接反應;

(iii)將人工重組的DNA分子導入它們能夠進行正常復制的寄主細胞的程序;

(iv)獲得了重組體分子的轉(zhuǎn)化子克隆的選擇或篩選(圖1)。

用于基因克隆的DNA材料的來源,主要是從特定組織提取的染色體基因組DNA或是mRNA反轉(zhuǎn)錄成的cDNA拷貝。

第37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對于大分子量的染色體基因組DNA分子,必須先片段化成適于克隆的DNA片段群體。這些DNA片段群體,在體外同選擇好的載體分子重組后,被導入到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群體中,并涂布在含特定抗菌素的培養(yǎng)基平板上生長。由于載體分子的轉(zhuǎn)化子細胞才能夠生長存活,而且每一個抗性細胞均生長成一個菌落(或噬菌斑),即克隆。如此在細菌中增殖形成的克隆DNA片段之集合體,便叫做基因文庫。Vector(載體):在分子克隆中攜帶外源DNA的質(zhì)粒、噬菌體或重組體。第38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圖1應用大腸桿菌作寄主進行DNA克隆的綜合實驗方案(箭頭表示有利方向)第39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基因的分離從基因文庫中篩選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特定克隆。這就是所謂的克隆基因的分離。

對于編碼產(chǎn)物是已知的目的基因,一方面可以應用互補的核苷酸序列作探針進行直接的分離。另一方面,也可以應用特定的蛋白質(zhì)抗體及蛋白質(zhì)的功能測定,來篩選克隆基因的蛋白質(zhì)產(chǎn)物。

對于其編碼產(chǎn)物未知的目的基因,則需要用特殊的分離手段,諸如差別顯示技術、差減雜交方法等。此處主要敘述在大腸桿菌中克隆真核基因的一般程序(圖2)并討論基因克隆的不同實驗方案以及重組體克隆的選擇與鑒定等內(nèi)容。第40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圖2真核基因克隆的基本步驟第41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1.基因組DNA的片段化

(l)利用限制酶片段化基因組DNA的一般問題

基因克隆的頭一步,需要從實驗的生物材料中制備包含“目的基因”在內(nèi)的DNA片段群體。當然,這樣的DNA片段群體必須包容著整個基因組的全部序列,而且還應該是高純度的,片段的大小上要適合于基因操作的要求。如果待克隆的給體材料是雙鏈的基因組DNA,那么有好幾種方法都可以用來制備片段化的DNA群體。但其中最簡單的一種辦法是利用限制酶消化給體基因組DNA。這種消化產(chǎn)物,不經(jīng)過凝膠電泳分部分離,就直接用來同載體分子作連接反應的克隆方法,叫做鳥槍法(shot-gunapproach)。一、DNA克隆片段的產(chǎn)生與分離第42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鳥槍法(shotgunapproach)最明顯的缺點是,所形成的重組體分子,實際上是一群帶有大小不同的插入片段的重組體的混合群體,篩選工作量大。

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中,對所采用的限制酶可能會存在著一個甚至數(shù)個識別位點。就必須同時分離好幾個克隆,才有可能獲得目的基因的全序列。

此外,應用限制酶消化并對片段化的基因組DNA進行克隆,還會因某些限制片段的分子量太大或太小的緣故,而出現(xiàn)不能被克隆的情況。

選擇用于產(chǎn)生DNA克隆片段的限制酶,還必須考慮到它對DNA序列應該具有最佳的識別位點分布規(guī)律。第43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基因組DNA的雙酶消化策略

1978年,T.Maniatis等人提出了利用兩種限制酶混合消化基因組DNA的實驗策略。應用這種方法可以獲得適于克隆的隨機片段化的DNA群體。他們所選用的均是具有4個核苷酸識別位點的核酸內(nèi)切限制酶,因此對基因組DNA具有較高的切割頻率。在Maniatis倡議的消化策略中,使用的是兩種識別序列完全無關的核酸內(nèi)切酶HaeⅢ和AluⅠ。第44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將DNA片段按大小分離在克隆之前,先對片段化的給體DNA群體進行按大小的部分分離,會明顯地提高克隆基因的分離頻率。

通常是使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或蔗糖梯度離心進行DNA片段的分部分離。采用瓊脂糖凝膠電泳分部分離技術,可以在很窄的范圍內(nèi)獲得高純度的某種DNA片段,或是大小相近的DNA片段。第45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編碼目的基因克隆片段的富集

經(jīng)限制酶消化的基因組DNA,通過凝膠電泳或蔗糖梯度離心之后,不同長度的DNA片段便會按大小順序彼此分開。根據(jù)事先已測定的編碼目的基因的克隆片段的分子量大?。畯碾娪灸z的相應譜帶上或蔗糖梯度的相應部位中,收集DNA片段,于是便達到了富集目的基因DNA片段的要求。

應用這些方法富集目的克隆片段,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被克隆的目的基因的全序列,必須是位于一條DNA片段上,而不是分布在彼此交疊內(nèi)的數(shù)種片段上。因此,隨機片段化的DNA是不適用于這種方法的。第46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重組體DNA分子的構建及導入受體細胞本節(jié)對構建重組體DNA分子所涉及的主要步驟(圖3)作簡要的敘述。

1.外源DNA片段同載體分子的重組外源DNA片段同載體分子連接的方法,即DNA分子體外重組技術,主要是依賴于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和DNA連接酶的作用。

大多數(shù)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都能夠切割DNA分子,形成具有1~4個核苷酸的粘性末端。當載體和外源給體DNA用同樣的限制酶,或是用能夠產(chǎn)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的限制酶切割時所形成的DNA末端就能夠彼此退火,并被T4連接酶共價連接,形成重組體分子。第47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圖3構建重組DNA分子的途徑第48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外源DNA片段定向插入載體分子

用兩種不同的限制酶同時消化一種特定的DNA分子,將會同時出現(xiàn)具有兩種不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如果載體分子和待克隆的DNA分子,都是用同一對核酸內(nèi)切限制酶切割,然后混合起來,那么載體分子和外源DNA片段將按一種取向退火形成重組DNA分子(圖4)

第49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圖4外源DNA片段定向克隆第50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非互補粘性末端DNA分子間的連接

具有非互補粘性末端的兩種DNA片段之間,經(jīng)過專門作用于單鏈DNA的Sl核酸酶處理變成平末端之后,可以使用T4DNA連接酶進行有效連接。

可以使用附加銜接物的辦法來提高平末端間的連接作用的效率。銜接物是一種用人工方法合成的DNA短片段,具有一個或數(shù)個在其要連接的受體DNA上并不存在的限制酶識別位點。如果要連接的是具有非互補的粘性末端的載體分子和外源DNA片段,可先用Sl核酸酶除去粘性末端,形成平末端的片段,便可按平末端連接法分別給它們加上相同的一段銜接物。如此帶有銜接物的載體分子和外源DNA片段,隨后再用只在銜接物中具有的唯一識別位點的限制酶切割,結果就會產(chǎn)生出能夠彼此互補的粘性末端。這樣就可以按照常規(guī)的辦法,用T4DNA連接酶將它們連接起來(圖5)。

此外,應用附加接頭或同聚物加尾技術也能夠有效地連接DNA分子。第51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圖5應用化學合成的銜接物構建粘性末端進行基因克隆的程序5’

CTGCA↓G3’G↓ACGTC第52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最佳連接反應

阻止經(jīng)限制酶切割后的線性載體分子自身的再環(huán)化作用,以提高DNA片段的插入效率。目前通用的有三種辦法:第一,用堿性磷酸酶處理由限制酶消化產(chǎn)生的線性載體分子。第二,使用同聚物加尾連接技術。第三,應用柯斯質(zhì)粒。

在連接反應中,正確地調(diào)整載體DNA和外源DNA之間的比例,是能否獲得高產(chǎn)量的重組體轉(zhuǎn)化子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是應用λ噬菌體或柯斯質(zhì)粒作載體時,配制高比值的載體DNA/給體DNA的連接反應體系,則有利于重組體分子的形成。若是使用質(zhì)粒分子作為克隆的載體;當載體DNA與給體DNA的比值為l時,會有利于這類重組體分子的形成。

第53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此外,在體外連接反應中,DNA的總濃度對形成什么樣的DNA分子類型同樣也會有所影響。一般規(guī)律是,低濃度的DNA(低于20μgDNA/ml)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機會少,有利于環(huán)化作用;而高濃度的DNA(高于300~400μgDNA/ml),則有利于形成長的多連體DNA分子。

連接反應的溫度也是影響連接效果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第54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重組體分子導入受體細胞的途徑

基因的擴增,是指帶有外源DNA片段的重組體分子在體外構成之后,導入適當?shù)募闹骷毎M行繁殖,從而獲得大量的單一的重組體DNA分子的過程。

將外源重組體分子導人受體細胞的途徑,包括轉(zhuǎn)化(或轉(zhuǎn)染)、轉(zhuǎn)導、顯微注射和電穿孔等多種不同的方式。轉(zhuǎn)化和轉(zhuǎn)導主要適用于細菌一類的原核細胞和酵母這樣的低等真核細胞,而顯微注射和電穿孔則主要應用于高等動植物的真核細胞。

第55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重組體DNA分子的轉(zhuǎn)化或轉(zhuǎn)染

在基因操作中,轉(zhuǎn)化(transformation)一詞嚴格地說是指,感受態(tài)的大腸桿菌細胞捕獲和表達質(zhì)粒載體DNA分子的生命過程;而轉(zhuǎn)染(transfection)一詞,則是專指感受態(tài)的大腸桿菌細胞捕獲和表達噬菌體DNA分子的生命過程。但從本質(zhì)上講,兩者并沒有什么根本的差別。無論轉(zhuǎn)化還是轉(zhuǎn)染,其關鍵的因素都是用氯化鈣處理大腸桿菌細胞,以提高膜的通透性,從而使外源DNA分子能夠容易地進入細胞內(nèi)部。

細菌轉(zhuǎn)化(或轉(zhuǎn)染)的具體操作程序是:將DNA分子同經(jīng)過氯化鈣處理的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混合,置冰浴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之后,轉(zhuǎn)移到42℃下作短暫的熱刺激。第56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體外包裝的λ噬菌體的轉(zhuǎn)導

體外包裝顆粒的轉(zhuǎn)導,是一種使用體外包裝體系的特殊的轉(zhuǎn)導技術。它先將重組的λ噬菌體DNA或重組的柯斯載體DNA,包裝成具有感染能力的λ噬菌體顆粒,然后經(jīng)由在受體細胞表面上的λDNA接受器位點(receptorsites),使這些帶有目的基因序列的重組體DNA注入大腸桿菌寄主細胞。第57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基因克隆的實驗方案從生物有機體中克隆某一特定DNA片段(或基因)的實驗程序,總稱為基因克隆的實驗方案或策略。目前已經(jīng)發(fā)展出了好幾種諸如cDNA克隆和基因組DNA克隆等不同的基因克隆實驗方案。在正式開始實驗之前,正確地選擇一種適宜的克隆方案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如人的-珠蛋白(-globin),其大小約為1.5kb,而人的單倍體基因組總長度是3106kb左右。那么究竟需要克隆多少個長度為1.5kb的不同限制片段,才能夠確保(99%)在重組DNA轉(zhuǎn)化子克隆群體中,至少有一個是獲得了這個基因的分子呢?第58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也就是說一個完整的人基因組DNA基因文庫,究竟應包含多少個獨立的克隆?這取決于基因組的大小和所克隆DNA片段的平均大小兩個參數(shù)。理論克隆數(shù):給體生物(細菌、真菌、動物等)的基因組DNA總量除以克隆片段的平均大小得到,實際克隆按Clarke-carbon公式計算。第59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克隆片段的平均大小(bp)基因組的大小(bp)2106(細菌)2107(真菌)3109(動物)理論克隆數(shù)實際克隆數(shù)理論克隆數(shù)實際克隆數(shù)理論克隆數(shù)實際克隆數(shù)5103101032010340103400200100501,8319194582784,0002,0001,00050018,4189,2084,6032,300600,000300,000150,00075,0002,763,1101,381,550690,774345,386不同生物的完全基因組基因文庫應具有的理論克隆數(shù)和實際克隆數(shù)理論克隆數(shù)=給體生物的基因組DNA總量/克隆片段的平均大?。粚嶋H克隆按Clarke-carbon公式計算。第60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互補作用基因克隆如果被克隆的DNA片段,同重組體DNA分子的寄主細胞的染色體DNA是同源的,那么使用互補作用進行基因克隆,將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它的一種最簡單的方式是,將大腸桿菌DNA的克隆片段“庫”,即一組含有大腸桿菌基因組全部DNA序列結構的重組體DNA分子的異源群體,導入一種大腸桿菌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auxotrophicstrain)的受體細胞。然后將此受體細胞涂布在一種缺少該菌株所需要的底物的基本培養(yǎng)基上。因此,只有那些獲得了營養(yǎng)缺陷型互補基因的受體細胞才會長成轉(zhuǎn)化子菌落。第61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cDNA基因克隆

cDNA克隆的基本過程是通過一系列的酶催作用,使總poly(A)mRNA制劑轉(zhuǎn)變成雙鏈cDNA群體,并插入到適當?shù)妮d體分子上,然后再轉(zhuǎn)化給大腸桿菌寄主菌株的細胞內(nèi)。如此便構成了包含著所有基因編碼序列的cDNA基因文庫(圖6)

。第62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圖6具有poly(A)的mRNA在oligo(dT)引物和反轉(zhuǎn)錄酶的作用下,可合成出雙鏈cDNA。隨后將它與質(zhì)粒載體構成重組分子,并轉(zhuǎn)化給大腸桿菌寄主細胞進行擴增。應用這種方法能夠分離和擴增我們所期望研究的基因或DNA片段末端轉(zhuǎn)移酶(Terminaltransferase,TdT)是一種無需模板的DNA聚合酶,催化脫氧核苷酸結合到DNA分子的3'羥基端。

TdTS1核酸酶第63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l)cDNA文庫的構建

(i)構建cDNA文庫的第一步是分離細胞總RNA,然后從中純化出主要含mRNA的分部。一段僅由脫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組成的寡聚核苷酸[oligo(dT)],能夠同惰性物質(zhì)如纖維素(或瓊脂糖)結合。當細胞總RNA制劑通過已用oligo(dT)處理過的纖維素柱時,mRNA分子的pol(A)尾巴便會同oligo(dT)序列雜交而粘附到柱子的填充物纖維素上,而其余的rRNA及tRNA分子則流出柱子。經(jīng)過處理,可從纖維素柱子中洗脫下了純凈的mRNA分子(圖7)

。

(ii)構建cDNA文庫第二步是合成第一鏈cDNA。其中一種方法叫做oligo(dT)引導的cDNA合成法。

另外一種叫做隨機引物引導的cDNA合成法(randomlyprimedcDNAsynthesis)。此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據(jù)許多可能的序列,合成出6~10個核苷酸長的寡核昔酸短片段(混合物),作為合成第一鏈cDNA的引物。在這種情況下,cDNA的合成可以從mRNA模板的許多位點同時發(fā)生。第64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poly(A)mRNA與oligo(dT)雜交而被吸附,其它的RNA及rRNA仍處游離狀態(tài)加入總RNA(mRNA,tRNA和rRNA)收集洗脫下來的poly(A)mRNA圖7用纖維素柱純化poly(A)mRNA的流程示意圖oligo(dT)纖維素100mMNaCI洗脫下來的tRNA和rRNA100mMTris1mMEDTA第65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iii)構建cDNA文庫第三步是將mRNA-DNA雜交分子轉(zhuǎn)變?yōu)殡p鏈cDNA分子??刹捎米晕乙龑Ш铣煞ɑ蛑脫Q合成。

(iv)構建cDNA文庫的第四步是將合成的雙鏈cDNA重組到質(zhì)粒載體或噬菌體載體上,導入大腸桿菌寄主細胞增殖。

重組的方式是先用末端轉(zhuǎn)移酶給雙鏈cDNA分子加尾,或者更常用的是將人工合成的銜接物加到雙鏈cDNA分子的兩端,爾后再同經(jīng)適當處理而具有相應末端的載體分子連接。將如此構成的重組體分子導入大腸桿菌寄主細胞進行擴增,于是便得到了所需的cDNA文庫。圖8表示出了λ噬菌體載體λgt為雙鏈DNA克隆的基本流程。第66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圖8以λ噬菌體作載體構建成cDNA文庫的流程圖第67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λ噬菌體與細菌質(zhì)粒相比較,它可以攜帶較長的外源DNA片段,其最大容量為18-22kb,這是因為在λ噬菌體基因組中含有一個從基因J之后到N之前的非必需區(qū),也稱為可替代區(qū),它約占整個λ基因組的1/3。如果用外源基因片段替代這個區(qū)域,不會影響噬菌體顆粒的形成,正是這一特性構成了λ噬菌體作為外源基因克隆載體的基礎。

λ噬菌體的感染能力與包裝在衣殼內(nèi)的DNA長度有關,通常野生型λDNA長度為48.5kb,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而當DNA長度為野生型λDNA長度的75%或105%時,λ噬菌體雖然能夠包裝成具有感染性的顆粒,但感染效率明顯降低。若DNA長度短于野生型λDNA長度的75%或超出105%,則不能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噬菌體顆粒,因此在利用λ載體構建基因克隆重組體時,應當注意選擇合適大小的外源DNA片段。第68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λgt11和λgt10均可用于cDNA文庫的構建,但當以核酸探針篩選重組體時,一般選用λgt10。λgt10在基因CⅠ內(nèi)有一個EcoRⅠ酶切位點,外源基因片段從EcoRⅠ位點的插入可使基因CⅠ失活,重組體呈現(xiàn)為CⅠ表型產(chǎn)生清亮型噬斑,其重組體的繁殖需選用高頻率溶原性突變株。即大腸桿菌的hfl突變株,λgt10在此宿主菌中不能形成噬斑,而重組體能以正常的效率感染宿主菌,并且有效地產(chǎn)生噬斑,利用這一特性可對重組體進行篩選。λ噬菌體第69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λgt11是一種表達型的載體,這種λ載體不僅可以擴增外源DNA片段,而且還可在大腸桿菌中表達外源DNA片段。該載體帶有大腸桿菌的LacZ基因片段,在半乳糖苷酶基因終止密碼子上游的53bp處存在單一的EcoRⅠ酶切位點,它可供外源基因片段的插人。在特定的宿主菌中,當插人的外源基因具有正確的密碼閱讀框架時,外源基因能隨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達而表達,并產(chǎn)生由β半乳糖苷酶的氨基端部分與下游外源基因編碼的肽鏈構成融合蛋白。利用融合蛋白的抗體可對重組體進行篩選。為了使融合蛋白在宿主菌中不致于降解,一般選擇蛋白水解酶缺失的突變株(lon-)作為宿主菌,常用的宿主菌為Y1089和Y1090。λgt11的特點在于能使外源基因具有較高的表達水平,因此凡是以抗體作為重組體篩選時,應該選用λgt11。λ噬菌體第70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溫和噬菌體λ的同源重組簡介

λ噬菌體的基因組可以進行兩種形式的重組:同源重組:λDNA—λDNA之間的重組;非同源重組:λDNA—E.coli的染色體DNA之間的重組。

1)重組基因

λ基因組上有三個重組基因:red、int和xis,它們的位置都在附著位點att的旁邊。int和xis是整合和切離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基因,red是同源重組中起主要作用的基因。λ噬菌體第71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λ的復制和重組系統(tǒng)游離λ的DNA是線狀的,感染寄主細胞以后粘性末端(cohesiveend,cos)連接成為環(huán)狀分子。在λ基因O和P的作用下大約產(chǎn)生20個環(huán)狀分子以后復制方式便轉(zhuǎn)變?yōu)檗D(zhuǎn)環(huán)式或σ式。通過這一方式形成多聯(lián)體。基因A產(chǎn)物Ter蛋白作用于cos位點而把多聯(lián)體中屬于一個基因組的DNA切下,并為頭部蛋白包裝起來成為成熟的噬菌體。第72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cDNA克隆的優(yōu)越性

第一,cDNA克隆以mRNA為材料,這對于有些RNA病毒,它們的增殖并不經(jīng)過DNA中間體,特別適用。

第二,cDNA基因文庫的篩選比較簡單易行。

第三,由于每一個cDNA克隆都含有一種mRNA序列,這樣在選擇中出現(xiàn)假陽性的幾率就會比較低。

第四,cDNA克隆除了具備前述優(yōu)點之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殊用途。這包括兩個方面,即克隆在細菌中表達的基因(獲得一種特殊的真核蛋白質(zhì)產(chǎn)物)和用作基因序列結構的測定(有效地分析間斷基因的結構)。

第73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3.基因組DNA克隆基因組DNA克隆與cDNA克隆不同,它的出發(fā)材料是基因組DNA。

由于cDNA分子比較小,可以在質(zhì)粒載體上克隆。高等真核生物染色體基因組DNA的基因文庫,通常是用λ噬菌體或柯斯質(zhì)粒作載體構建的。

(1)應用λ噬菌體載體構建基因組文庫

構建基因組文庫的第一步是,從給體生物制備基因組DNA,并用限制酶消化法產(chǎn)生出適于克隆的DNA片段。然后,在體外將這些DNA片段同適當?shù)摩耸删w連接成重組體分子,并轉(zhuǎn)化到大腸桿菌的受體細胞中去。最后,從轉(zhuǎn)化子克隆群體中挑選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克隆。

下面舉例說明基因文庫的建立。第74頁,共8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采用HaeⅢ-AluⅠ雙酶消化法,選用兩種識別序列毫不相關的核酸內(nèi)切限制酶

HaeⅢ(5′…GG↓CC…3′)和AluI5′…AG↓CT…3′)對真核基因組DNA作局部混合酶切消化,收集到大小為20kb左右的隨機的DNA片段群體。由于這兩種酶切的結果形成的都是平末端的DNA片段分子,所以需要加用適宜的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