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專題七傳統(tǒng)文化經典閱讀精準訓練精準訓練十九《論語》文化經典專練練前提示在傳統(tǒng)文化經典閱讀中,《論語》無疑是重中之重。對于這部經典,考前的復習訓練分兩塊:一塊是強化對《論語》十大思想內涵的理解,尤其是看它表現(xiàn)在《論語》中哪些詞句上;一塊是加強做題,在實踐中加深理解與領悟。一、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2)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3)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論語·憲問》)1.根據(jù)材料(1),顏回的為人可用成語“________________"概括。答案安貧樂道2.“仁者”為什么“不憂"?綜合三則材料作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仁者追求的是道義和真理,其中有無盡的快樂,因而擁有安定、和樂的心境;不會像眾人那樣受到外物的牽累,為細瑣小事而煩惱憂愁。二、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3~4題。(1)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論語·先進》)(2)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3)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4)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狈t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狈t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保ā墩撜Z·為政》)3.孔子熟悉教育對象,對“柴”“參”“師”“由”等弟子的品評都很中肯。在所學課文關于“聞斯行諸"一問兩答的對話中,孔子對冉有、子路的評價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答案退兼人(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4.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說說你對這種教育思想的體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體現(xiàn)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為人師者應對學生的特點有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應依據(jù)學生的品性,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品德和學業(yè)方面的培養(yǎng)。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5~6題。(1)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保ā墩撜Z·雍也》)(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注],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論語·里仁》)(3)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wèi)靈公》)(4)知者,達于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于水,故樂水。仁者,安于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于山,故樂山。(朱熹《論語集注》)注約:貧困。5.按照朱熹的解讀,孔子用“水”“山"來說“知者"“仁者”,使用的是__________手法??鬃拥茏又小熬庸谈F"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答案比喻顏淵6.綜合上述材料,說說“仁德”修養(yǎng)在人克服環(huán)境影響中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孔子認為具備“仁德”的人容易克服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②因為具有“仁德”修養(yǎng)的人“安于仁”,天性就接近仁,能如同山一樣,安于窮困,不受環(huán)境影響;而沒有“仁德”的人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會變得胡作非為。四、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7~8題。(1)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痹釉唬骸拔??!弊映觯T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3)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7.第(1)段文字中的“忠”“恕"是什么意思?請簡要說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忠,對人盡心竭力,指積極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待人仁愛寬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孔子一方面強調仁者愛人,強調忠恕之道,一方面又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要“以直報怨",這是否自相矛盾?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矛盾。孔子認為仁者具有最高美德,應該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能明辨善惡??鬃舆€認為應該用正直來回報仇怨,是非恩怨要分明,孔子所說的仁愛寬容是有是非原則的。①我們應該正確地愛,不能正確地愛,等于不愛,或者實行了愛,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②我們應該公正地對待怨,毫無原則的寬容,是縱容,反而會害了別人,這對我們現(xiàn)實生活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五、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9~10題。(1)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論語·先進》)(2)子謂公冶長:“可妻①也。雖在縲紲②之中,非其罪也?!币云渥英燮拗?。(《論語·公冶長》)注①妻:嫁給,給某人做妻子。②縲紲:捆綁犯人用的繩索,指牢獄。③子:這里指女兒。9.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孔子為人處世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態(tài)度。答案愛憎分明(是非分明、揚善嫉惡)10.根據(jù)上述材料,簡要分析孔子是如何察識學生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著重審察品德,如公冶長雖被囚卻素有美德.②不能只察看身份貴賤(遭遇榮辱、處境窮達),如公冶長雖是囚犯,但仍有值得贊賞之處(有才能)。③細察言行、動機,如冉求為季氏加稅斂財,不合德政,不明是非善惡。④“觀過,斯知仁矣"(了解一個人的“過錯”,就可知他是否具有仁德了),因為“過錯"有真假、大小和主客觀原因之分,如公冶長雖被囚,卻可能是被人冤枉的。⑤全面辯證地考察,如冉求雖然是賢弟子(列于“孔門十哲”),但也有犯錯的時候.六、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1~12題.(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2)子曰:“麻冕①,禮也;今也純②,儉,吾從眾。拜下③,禮也;今拜乎上,泰④也.雖違眾,吾從下?!?《論語·子罕》)注①麻冕:麻布制成的禮帽,用工細,故貴。②純:黑絲,以黑絲為冕,省時.③拜下:古時臣民面見君上時,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④泰:驕縱傲慢。11.以上兩則材料,反映了____________的社會現(xiàn)實。答案禮崩樂壞(或“越禮犯上”“名實不符”“君不君臣不臣”等)12.材料(2)中,孔子既“從眾”又“違眾”,你如何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從眾",是因為孔子贊同世人戒奢以儉(崇尚儉省)的風氣。②“違眾",是因為孔子反對臣下越禮犯上(驕縱傲慢,有失恭敬謹慎)的態(tài)度。③這矛盾表明了孔子重視禮與仁。麻冕、純冕、堂下拜、堂上拜,屬于外在形式的禮儀,儉(愛物)、拜(虔敬)屬于內核本質的仁德。④對于涉及原則性的(關乎內心情感的),須堅持;對純屬外在形式的(無關道德倫理規(guī)范的),則可變通.這體現(xiàn)了孔子中庸或知權達變的思想(或處世的靈活性)。七、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3~14題。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弊釉?“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保ā墩撜Z·陽貨》)13.“割雞焉用牛刀”,課本解讀為“喻子游治理武城這樣的小地方用不著禮樂大道”,你認為這句話還可以怎樣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這句話包含孔子對子游極欣賞、極惋惜的情感——子游是他的得意門生,長于文學,有如此大才卻無大用武之地,只任職武城這樣的小邑.14.“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中的“道"“君子"與“小人",分別指“禮樂之道”“有地位的人”與“卑賤的人",請從現(xiàn)代公民社會建設的角度來評價孔子的這種“教化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孔子認為無論“君子”與“小人”均應接受禮樂教化,這種“教化觀”有可取之處,也有需批判的地方。①可取之處:統(tǒng)治者學道不僅可以修身還能施行德政、惠及百姓,這點無疑有可取之處。②不可取之處:被統(tǒng)治的人學道則可以被馴服并且自愿成為臣民、順民,這種“教化觀”,其終極目的是更好地維護君王與貴族統(tǒng)治的社會秩序,其教化的產物只能使“君子"(統(tǒng)治者)永遠為“君子",“小人”(臣民)永遠為“順民",這不是提倡建設“自由平等和諧"的現(xiàn)代公民社會所應該有的圖景。八、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5~16題。(甲)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保ā墩撜Z·憲問》)(乙)子路問成人[注]。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痹?“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注成人:全人,完美無缺的人。15.甲段文字中孔子將“賢者”分為四個等級。《〈論語〉選讀》教材中提到的人物當中______和______屬于第一個等級。答案長沮、桀溺、楚狂接輿、荷丈人、石門晨門、荷蕢者(任選兩個)16.對照乙段文字中孔子對“成人”的理解,甲段文字中的“賢者”能不能被稱為“成人”?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因為:(1)在孔子看來,要成為“成人”,要么理智、寡欲、勇敢、有技藝、明禮樂,要么見利思義、見危授命,始終不忘初心;(2)而所謂的“賢者”,無論他處于四等中的哪一等,都是“避”字當頭,他們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但是卻逃避社會責任,只顧潔身自好。所以“賢者"是不能被稱為“成人”的。九、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7~18題。(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2)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3)哀公問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論語·顏淵》)17.從第(1)(2)兩則材料看,“為政以德”的關鍵在于執(zhí)政者____________。(用一個四字成語或短語概括)答案以身作則(或“率先垂范”)18.結合第(3)則材料,分析說明執(zh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吲哚生物堿(±)-Arborisidine的形式合成及倍半萜Alexanoid A的合成研究
- 農業(yè)轉型過程中的小農戶生存機制研究
- 桑葚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工藝優(yōu)化研究
- 2025年度股份代持與資產證券化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環(huán)??照{拆裝安全標準執(zhí)行與環(huán)保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都市更新項目空地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同居解除協(xié)議書及個人隱私保護條款
- 2025年度油煙管道清洗與節(jié)能減排效果評估合同
- 2025年度版起訴離婚協(xié)議書及離婚后雙方財產分割及子女撫養(yǎng)權執(zhí)行保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貨車運輸保險合同電子版
- 農民工工資表格
- 【寒假預習】專題04 閱讀理解 20篇 集訓-2025年人教版(PEP)六年級英語下冊寒假提前學(含答案)
- 2024年智能監(jiān)獄安防監(jiān)控工程合同3篇
- 2024年度窯爐施工協(xié)議詳例細則版B版
- 幼兒園籃球課培訓
- 【企業(yè)盈利能力探析的國內外文獻綜述2400字】
- 統(tǒng)編版(2024新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一單元《少年有夢》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100道20以內的口算題共20份
- 高三完形填空專項訓練單選(部分答案)
- 護理查房高鉀血癥
- 項目監(jiān)理策劃方案匯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