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九噬菌體效價的測定張理珉_第1頁
實驗九噬菌體效價的測定張理珉_第2頁
實驗九噬菌體效價的測定張理珉_第3頁
實驗九噬菌體效價的測定張理珉_第4頁
實驗九噬菌體效價的測定張理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九噬菌體效價的測定張理珉第1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目的要求1、掌握噬菌體效價測定的原理及方法2、觀察噬菌斑的形態(tài)第2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實驗內容一

培養(yǎng)基和實驗物品的準備第3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本次實驗準備工作(2人/組)1、配制牛肉膏蛋白胨液體培養(yǎng)液(pH7.4-7.6);

(已準備好)。2、測定效價時稀釋用9ml牛肉膏蛋白胨液體培養(yǎng)液——3支/組,分裝于18×180mm試管;3、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yǎng)基(1.5%的瓊脂)——底層用,100ml/組,裝于250ml三角瓶,

(用于制備6個無菌平板,倒薄一點)4、上層用5ml牛肉膏蛋白胨半固體培養(yǎng)基(0.8%的瓊脂),融化后分裝于15×150mm試管中加塞包扎滅菌,6支/組;(教師已準備好)5、1ml無菌吸管5支/組。第4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實驗內容二

噬菌體知識介紹第5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幾個重要概念1、噬菌體:是感染細菌、真菌、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分布極廣,個體很小,在光學顯微鏡下看不見,需用電鏡觀察。不同的噬菌體在電鏡下有三種形態(tài):蝌蚪形、微球形和絲形。大多數(shù)噬菌體呈蝌蚪形,由頭部和尾部兩部分組成。第6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噬菌斑:

在混濁的細菌菌面(菌苔)上形成的透明區(qū)域,是由噬菌體不斷侵染宿主細胞裂解形成的,其形狀、大小不等。3、噬菌體效價:

指1mL樣品中所含具有侵染活性的噬菌體(烈性噬菌體)數(shù)量——噬菌斑形成單位(pfu,plaque-formingunit)。效價(titre,titer)這一名詞在不同的場合有其不同的含義(如抗生素等)。第7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病毒粒子的構造(模型)第8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噬菌體的形態(tài)及分類科屬第9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大腸桿菌T4噬菌體結構示意圖第10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大腸桿菌T4噬菌體結構示意圖

及電鏡照片頭部六角形基板領環(huán)螺旋形尾鞘核心或管(中空)尾刺或刺突尾絲第11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噬菌斑示意照片宿主細菌菌苔噬菌斑第12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大腸桿菌T噬菌斑的表型形態(tài)第13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噬菌體的分類

——根據(jù)噬菌體與宿主菌的相互關系烈性噬菌體(virulentphage)

能在宿主細胞內復制增殖,產生許多子代噬菌體,并最終裂解細菌。溫和噬菌體(temperatephage)

噬菌體基因與宿主染色體整合,不產生子代噬菌體,但噬菌體DNA能隨細菌DNA復制,并隨細菌的分裂而傳代,存在游離態(tài)、整合態(tài)、營養(yǎng)態(tài)三種形式。針對溫和噬菌體來說:前(原)噬菌體、溶源菌第14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四、噬菌體繁殖(生活周期)1、吸附2、侵入3、增殖(生物合成)4、成熟裝配5、裂解釋放第15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T4噬菌體吸附和DNA的注入第16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T偶數(shù)噬菌體感染大腸桿菌

的掃描電鏡照片第17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T4噬菌體的生活周期第18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T4噬菌體的裝配第19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五、噬菌體的應用1、細菌的鑒定與分型

噬菌體與宿主菌的關系具有高度特異性,即一種噬菌體只能裂解一種和它相應的細菌,故可用于未知細菌的鑒定和分型。2、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工具

噬菌體基因數(shù)量少,結構比細菌和高等細胞簡單得多,且易獲得大量的突變體——構建基因文庫(λ噬菌體);基因工程載體;噬菌體展示技術。第20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細菌感染的診斷與治療

利用其專一性,可以診斷和治療一些相關細菌感染性疾?。ㄓ糜谥委煏r,其分泌的細菌素也可以應用,臨床外傷治療已有應用)但專一性也限制了噬菌體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人們最需要的是廣譜性)。第21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六、噬菌體的危害在工業(yè)上會造成所培養(yǎng)菌體的大量裂解,使生產難以完成。表現(xiàn)形式:①發(fā)酵周期明顯延長;②碳源消耗緩慢;③發(fā)酵液變清,鏡檢時,有大量異常菌體出現(xiàn);④發(fā)酵產物的形成緩慢或根本不形成;⑤用敏感菌作平板檢查時,出現(xiàn)大量噬菌斑;⑥用電子顯微鏡觀察時,可見到有無數(shù)噬菌體粒子存在。輕則延長發(fā)酵周期、影響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重則引起倒罐甚至使工廠被迫停產。第22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七、以防為主的措施:1、決不使用可疑菌種;2、嚴格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3、決不排放或隨便丟棄活菌液;4、注意通氣質量空氣過濾器要保證質量并經(jīng)常進行嚴格滅菌,空氣壓縮機的取風口應設在30~40米高空;5、加強管道及發(fā)酵罐的滅菌;6、不斷篩選抗性菌種,并經(jīng)常輪換生產菌種;7、嚴格執(zhí)行會客制度。第23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實驗內容三

噬菌體效價的測定第24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噬菌體效價測定的方法

(梯度稀釋)斑點試驗法——涂菌平板上滴加稀釋液液體稀釋試管法——以不長菌判斷(澄清)雙層平板法——最常用,相對單層優(yōu)點較多單層平板法載玻片法——快速其它病毒的效價(計數(shù))測定——空斑計數(shù)、電子顯微鏡直接計數(shù)、免疫學間接測定(凝集、ELISA——酶標儀)——滴度表示第25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噬菌體效價測定的方法第26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雙層平板法第27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雙層平板法37℃約4hr雙層平板法雙層平板法(1.5%瓊脂培養(yǎng)基~10mL)雙層平板法宿主菌懸液(對數(shù)期菌液0.9mL)噬菌體菌懸液(合適稀釋液0.1mL)上層培養(yǎng)基(0.8%瓊脂培養(yǎng)基~5mL)混勻計數(shù)第28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單層與雙層平板法所形成的噬菌斑的比較第29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雙層平板法的優(yōu)點:①加了底層培養(yǎng)基后,可使原來底面不平的玻璃皿的缺陷得到了彌補;②所形成全部噬菌體斑都接近處于同一平面上,因此不僅每一噬菌斑的大小接近、邊緣清晰,而且不致發(fā)生上下噬菌斑的重疊現(xiàn)象;③因上層培養(yǎng)基中瓊脂較稀,故形成的噬菌斑較大,更有利于計數(shù)。第30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實驗原理一個噬菌體→侵染宿主細胞→引起裂解→擴散重復侵染裂解→形成一個噬菌斑(瓊脂凝膠中)宿主細胞數(shù)遠遠大于噬菌體數(shù)?噬菌體效價(pfu/ml)=噬菌斑數(shù)×10×稀釋倍數(shù)第31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四、實驗步驟1、制備底層平板將已滅菌融化的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yǎng)基平板6個(倒薄一些),凝固。2、加入大腸桿菌敏感菌在每個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yǎng)基平板上,無菌條件下,各皿加入敏感菌菌懸液0.9mL。第32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稀釋噬菌體取1mL含噬菌體液加入到9mL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液中,采用10倍稀釋法,分別制備噬菌體稀釋液(10-7、10-8、10-9)。4、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敏感菌混合將已加有大腸桿菌敏感菌6皿平板(10-7、10-8、10-9各2皿)中,分別加入0.1mL噬菌體稀釋液,混合后放置5分鐘。第33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加入上層培養(yǎng)基將5mL溶化的半固體培養(yǎng)基中迅速倒入含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敏感菌平板中(45~50℃),并混合均勻。靜止凝固。6、培養(yǎng)37℃培養(yǎng)5小時或室溫培養(yǎng)12小時。第34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7、觀察、計數(shù)觀察平板中的噬菌斑,將每一稀釋度的噬菌斑形成單位(pfu)記錄于表格內。8、計算噬菌體的效價按照六個計數(shù)原則選擇,計算每毫升未稀釋的原液的噬菌體效價。噬菌體效價(pfu/ml)=噬菌斑數(shù)×10×稀釋倍數(shù)第35頁,共3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實驗步驟框圖(教師進行演示操作)用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yǎng)基倒平板6皿(薄一點)

噬菌體稀釋液(10-7、10-8、10-9)0.1mL,各2皿敏感菌菌懸液0.9mL放入已有底層固體培養(yǎng)基的平板中混勻放置5分鐘將5mL溶化的半固體培養(yǎng)基中倒入上述平板中(45~50℃)混勻(動作?)37℃培養(yǎng)4小時或室溫培養(yǎng)12小時觀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