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18鄒忌諷齊王納諫課時作業(yè)蘇教版_第1頁
2023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18鄒忌諷齊王納諫課時作業(yè)蘇教版_第2頁
2023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18鄒忌諷齊王納諫課時作業(yè)蘇教版_第3頁
2023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18鄒忌諷齊王納諫課時作業(yè)蘇教版_第4頁
2023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18鄒忌諷齊王納諫課時作業(yè)蘇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八鄒忌諷齊王納諫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昳麗()衣冠()窺鏡()期年()朝于齊()間進()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1)朝服衣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聞寡人之耳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1)明日,徐公來,孰視之古義: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古義: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今齊地方千里古義: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古義: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A.鄒忌/修八尺/有余B.臣/誠知/不如徐公美C.王之蔽/甚矣D.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5.2023·成都姓名,不僅代表著我們的身份,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請根據(jù)要求,完成相關題目。(1)下面三組姓名取自不同年代,請用簡潔的語言,歸納出第三組姓名命名的用意,并概括這三組姓名共同反映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第一組(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張富貴馮有財謝滿金用意:對物質財富的向往第二組(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馬約翰趙安娜杜麗莎用意:對外來文化的仰慕第三組(二十一世紀零零年代):孫多思王篤志劉致遠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反映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一篇有關“名字”的短文,請聯(lián)系全文,將空缺處的內容補寫完整,注意語意連貫。古代的名與字分指,均為一個人的稱號。名是一個人①________________,字則是他成年之后步入社會時的稱呼。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稱;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稱。字獨立于名之外,又與名②________________。有名與字意思相近的,如③________________;也有名與字互為補充的,如岳飛字鵬舉;還有④____________,如宋代理學家朱熹字元晦。(3)好名字,內涵豐富,或寄托期望,或蘊含志趣。請仿照示例,按照要求,為下面兩個小孩取名,并用簡潔生動的語言解說所取之名。(所取之名,含姓為三字;解說語句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①張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心胸寬廣。②李姓女孩,父母期望孩子快樂幸福。[示例]蔣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踏實努力。姓名:蔣力行解說:與其聒噪不休,不如身體力行。①姓名:__________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姓名:__________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2023·蘭州閱讀選文,回答問題。[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乙]齊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毀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辟,人民給,官無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萬家。召阿大夫,語之曰:“自子守阿,譽言日至。吾使人視阿田野不辟人民貧餒。昔日趙攻鄄,子不救;衛(wèi)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幣③事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于是群臣聳懼,莫敢飾詐④,務盡其情,齊國大治,強于天下。(選自《資治通鑒》)[注]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東平度東南。②毀:誹謗。與后文“譽”意思相對。③厚幣:豐厚禮品。④飾詐:作假騙人。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1)宮婦左右莫不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時時而間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子之居即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封之萬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用“/”為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標出停頓。(斷兩處)(2分)吾使人視阿田野不辟人民貧餒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1)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2)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9.回答下面的問題。(6分)(1)根據(jù)甲文的內容填空。(2分)鄒忌的勸諫很有藝術性。他由____________想到治國理政之事,由______________想到齊威王被蒙蔽,以小見大,極具說服力。(2)從甲、乙兩文來看,“齊國大治”與齊威王的哪些舉措有關?請概括作答。(4分)(二)2023·泰安(改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①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②王曰:“必為有竊疾矣?!雹圩幽釉唬骸扒G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云夢,犀兕麋鹿?jié)M之,江漢之魚鰲黿鼉?yōu)樘煜赂?,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雹芡踉唬骸吧圃?。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雹萦谑且姽敱P。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⑥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⑦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雹喑鯁柶涔?。⑨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雹獬踉唬骸吧圃?。吾請無攻宋矣?!?0.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答題技法詳見《聽課手冊》P51A.今有人于此余常于土墻凹凸處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臣之妻私臣C.以牒為械以叢草為林D.乃可攻也乃入見11.句子翻譯。(4分)(1)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2)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12.下列對選文內容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3分)()A.選文第①段,墨子把一個想偷鄰居家東西的人擺到楚王面前,誘使楚王說出自己“必為有竊疾矣”。B.選文第③段,墨子采用夸張的手法,連用三個對比,極言楚宋的差距,既滿足楚王的虛榮心,又指出攻打宋國是愚蠢的行為。C.選文第⑨段句式長短交錯,語氣時緩時急,既從容又有威懾力,充分說明了墨子為應對楚國攻宋做了周密的安排。D.選文生動地敘述了墨子為實現(xiàn)自己的“非攻”主張,憑借高超的辯論技巧和應變能力止楚攻宋的故事。13.請你寫一個片段,要求情節(jié)完整,人物生動。寫作技法詳見《聽課手冊》P52詳解詳析1.yìguānkuījīcháojiàn2.(1)穿戴。(2)認為……美。(3)當面。(4)使……聽到。3.(1)古義:第二天。今義:今天的下一天。(2)古義:動詞,偏愛。今義:屬于個人的或為了個人的。(3)古義:土地方圓。今義:本地;某一區(qū)域;空間的一部分。(4)古義:指責。今義:尖的東西進入或穿過物體。4.[解析]A正確的朗讀停頓應為:鄒忌/修/八尺有余。5.(1)[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我們可以從這一代代名字中看出時代的變遷:三四十年代時,社會極端貧窮,大多數(shù)的財富集中在少數(shù)人的手中,很多人都充滿了對財富的向往和追求;而八九十年代,因為改革開放,外來的文化走入中國,為中國的人民大眾所接受,這時候的命名就體現(xiàn)了對外來文化的仰慕和偏愛;二十一世紀零零年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追求上升到精神文明層次,姓名反映了優(yōu)秀品質的追求。[答案]用意:對優(yōu)秀品質的追求共同反映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取名與社會變遷息息相關。(2)[解析]本題考查語言的簡明、連貫。解答此題,要通讀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結合具體語境補寫句子,補寫的句子要切合語境,語言得體、簡潔。第一空,根據(jù)橫線前“古代的名與字分指,均為一個人的稱號”和橫線后的“字則是他成年之后步入社會時的稱呼”,可知前后構成轉折關系。第二空,根據(jù)橫線前的“字獨立于名之外”和橫線后的“有名與字意思相近的”,可知字獨立于名之外,又與名密切相關。第三空,諸葛亮的“亮”是“明亮”的意思,他的字“孔明”的“明”也是“明亮”的意思。這句話是對前述句子的舉例說明。第四空,根據(jù)“如宋代理學家朱熹字元晦”,“熹”與“晦”字義相反,可知前后構成相反關系,是以反義相對取字。[答案]①成年之前未入社會時的稱呼②密切相關③諸葛亮字孔明④名與字意思相反(3)(示例)①姓名:張浩宇解說:胸懷猶如宇宙,浩瀚無窮。②姓名:李怡然解說:怡然自樂,開心無比。6.[解析]本題考查解釋文言文實詞。第(1)(2)小題出自課內,調動積累作答即可。注意“私”在句中是形容詞用作動詞,應解釋為“偏愛”。第(3)(4)小題來自課外,需要結合語境、句意推測詞義。第(3)小題,根據(jù)下文齊威王對即墨大夫所說的話,結合對“自子之居即墨也”句意的理解,可以推測出“居”字在此處的意思。第(4)小題,結合句意“便封賜即墨大夫享用一萬戶的俸祿”可推測“封”字的意思。[答案](1)偏愛。(2)間或、偶爾。(3)主管,主政。(4)封賞,賞賜。7.[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能力。斷句要在理解語句大意的基礎上,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等進行。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城),見田地荒蕪,百姓貧困饑餓。其中“阿”指地點阿城,所以此處要斷開?!疤镆安槐佟薄叭嗣褙氿H”句式對仗整齊,“田野”對“人民”,“不辟”對“貧餒”,所以“不辟”后面要斷開。[答案]吾使人視阿/田野不辟/人民貧餒8.(1)能夠在眾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并傳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受下等獎賞。(2)這是你用豐厚的禮品買通我的近臣來稱譽你??!9.(1)[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能力。甲文中“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講述的是鄒忌自己生活中的瑣事,他卻由此聯(lián)想到了治國大事;“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表明齊威王的處境與自己相似,也受到蒙蔽。[答案]生活瑣事自己受蒙蔽(意思對即可)(2)[解析]本題考查內容概括能力。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分別根據(jù)原文,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答。甲文是課內文言文,同學們容易把握其大意。乙文抓住“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于是群臣聳懼,莫敢飾詐,務盡其情”這句話理解、概括即可。[答案]虛心納諫,廣開言路;求真務實,獎罰分明。(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乙]齊威王召見即墨大夫,對他說:“自從你到即墨任職,每天都有指責你的話傳來。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卻是)田地開辟,百姓豐足,官府無事,東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這是你不巴結我的近臣謀求內援的緣故!”便封賜即墨大夫享用一萬戶的俸祿。(齊威王)又召見阿城大夫,對他說:“自從你到阿城鎮(zhèn)守,每天都有稱贊你的話傳來。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城,見田地荒蕪,百姓貧困饑餓。當初趙國攻打鄄地,你不救;衛(wèi)國奪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這是你用豐厚的禮品買通我的近臣來稱譽你啊!”當天,(齊威王下令)烹死阿城大夫及替他說好話的近臣。于是群臣毛骨悚然,不敢再弄虛作假,都盡力做實事,齊國因此大治,成為天下強盛的國家。10.[解析]BA項,兩個“于”都是介詞,翻譯為“在”。B項,前一個“之”是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后一個“之”是結構助詞,翻譯為“的”。C項,兩個“以”都是介詞,翻譯為“把”。D項中的兩個“乃”都是副詞,翻譯為“于是,就”。11.(1)(這個人)舍棄自己裝飾華美的車子,(看到)鄰人有破車子便想去偷。(2)楚國的土地,方圓大小足有五千里;宋國的土地,方圓大小不過五百里。12.A[參考譯文]墨子先生拜見了楚王,說:“現(xiàn)在這里有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